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皇后简介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100位皇帝皇后顺序表

中国历史100位皇帝皇后顺序表

中国历史100位皇帝皇后顺序表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中国历代皇后列表一、汉1、西汉高祖刘邦皇后吕雉字娥姁(xu)惠帝刘盈皇后张嫣字淑君后少帝刘弘皇后吕氏高祖薄皇后文帝刘恒皇后窦漪房景帝刘启薄皇后景帝刘启皇后王娡武帝刘彻皇后陈阿娇武帝刘彻皇后卫子夫孝武李皇后李夫人赵太后钩弋夫人(赵婕妤)孝昭帝刘弗陵上官皇后孝宣帝刘询许皇后许平君孝宣帝刘询霍皇后霍成君孝宣帝刘询王皇后孝元帝刘奭(shi)王皇后王政君孝成帝刘骜许皇后孝成帝赵皇后赵飞燕孝哀帝刘欣傅皇后孝平帝刘衎(kan)王皇后新朝王莽王皇后史皇后2、东汉光武帝刘秀郭皇后郭圣通阴皇后阴丽华明帝刘庄马皇后章帝刘炟(da)窦皇后和帝刘肇阴皇后邓皇后邓绥安帝刘祜(hu)阎皇后阎姬顺帝刘保梁皇后梁妠桓帝刘志梁皇后梁女莹邓皇后邓猛女窦皇后窦妙灵帝刘宏宋皇后何皇后献帝刘协伏皇后伏寿曹皇后曹节二、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王昭君三、三国1、曹魏文帝曹丕皇后郭氏卞皇后明帝曹叡皇后毛氏郭氏2、蜀昭烈帝刘备皇后吴氏3、吴大帝孙权皇后潘氏会稽王孙亮皇后全氏景帝孙休皇后朱氏末帝孙皓皇后滕氏四、晋1、西晋武帝司马炎皇后杨艳、杨芷妃左棻(fen一声)惠帝司马衷皇后贾南风、羊献容2、东晋明帝司马绍皇后庾文君成帝司马衍皇后杜陵阳康帝司马岳皇后褚蒜子穆帝司马聃皇后何法倪孝武帝司马曜(yao四声)皇后王法慧五、十六国1、前凉文公张骏皇后马氏2、成武帝李雄皇后任氏3、汉光文帝刘渊皇后单氏昭武帝刘聪皇后刘娥、靳月光、靳月华、王氏4、前赵刘曜皇后羊献容、刘氏5、后赵高祖石勒皇后刘氏太祖石虎皇后郑樱桃、杜氏、刘氏6、代代王拓跋什翼犍皇后慕容氏7、前燕景昭帝慕容雋皇后可足浑氏8、前秦明帝苻健皇后强皇后厉王符生皇后梁皇后(文桓帝苻雄皇后苟氏)(宣昭帝苻坚苟皇后)(哀平帝苻丕杨皇后)高帝苻登毛皇后高帝苻登李皇后9、后秦武昭帝姚苌虵皇后即蛇皇后武昭帝姚苌皇后孙氏文桓帝姚兴皇后张氏、齐氏10、后燕成武帝慕容垂昭皇后段皇后惠愍帝慕容宝惠德皇后段皇后惠愍帝慕容宝献幽皇后丁夫人昭武帝慕容盛妃兰氏昭文帝慕容熙苻皇后苻训英昭文帝慕容熙愍皇后苻娀娥11、北燕(惠懿帝慕容云李皇后文成帝冯跋孙皇后文成帝冯跋宋皇后)昭成帝冯弘慕容皇后12、西秦武元王乞伏乾归王后苻氏武元王乞伏乾归皇后边氏文昭王乞伏炽磐皇后秃发氏13、后凉懿武帝吕光妃石氏隐王吕绍妃张氏灵帝吕纂皇后杨皇后(文帝吕宝卫太后末主吕隆杨皇后)14、北凉武宣王沮渠蒙逊皇后孟皇后哀王沮渠牧犍皇后李敬受、拓拔皇后15、南燕献武帝慕容皇后段皇后末主慕容超皇后呼延皇后16、南凉景王秃发傉檀折掘皇后西凉武昭王李暠皇后尹皇后夏国武烈帝赫连勃勃皇后梁皇后六、南北朝1、宋(孝穆赵皇后赵安宗、孝懿萧皇后萧文寿武敬臧皇后臧爱亲、武帝张皇后张阙武帝胡皇后胡道女)少帝刘裕皇后皇后司马茂英文帝刘义隆皇后袁齐妫刘劭皇后殷玉英孝武帝刘骏皇后王宪嫄(前废帝何皇后何令婉)明帝刘彧皇后王贞风后废帝刘昱皇后江简珪顺帝刘准皇后谢梵境2、南朝齐(宣孝陈皇后陈道止、高昭刘皇后刘智容武穆裴皇后裴惠昭、文安王皇后王宝明)郁林王萧昭业皇后何婧英海陵王萧昭文皇后王韶明(明敬刘皇后刘惠端)东昏侯萧宝卷皇后褚令璩(qu二声)和帝萧宝融皇后王蕣华末帝元皇后南阳公主3、南朝梁太祖张皇后张尚录、高祖郗皇后郗徽高祖穆皇太后丁令光、文宣皇太后阮令嬴文帝简皇后王灵宾、昭明帝昭德皇后蔡氏元帝夏太后、敬帝王皇后4、陈武帝陈霸先皇后章要儿文帝陈蒨皇后沈妙容宣帝陈顼(xu 1声)皇后柳敬言后主陈叔宝皇后沈婺(wu4声)华5、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皇后慕容氏、宣穆皇后刘氏明元拓跋嗣妃姚氏太武帝拓跋焘皇后赫连氏、拓跋焘太后窦氏(太武敬哀皇后贺氏、景穆恭皇后郁久闾氏、高宗皇后常氏)文成帝拓跋濬(jun4声)皇后冯氏、皇后李氏孝文帝拓跋宏皇后冯氏冯清、冯润孝文昭皇后高氏高照容宣武帝元恪皇后于氏、高氏、胡氏孝明帝元诩皇后胡氏孝武帝元修皇后高氏东魏孝静帝高皇后太原长公主6、西魏文帝元宝炬皇后乙弗氏、郁久闾氏废帝元钦皇后宇文云英恭帝拓跋廓皇后若干氏7、北齐神武帝神武明皇后娄氏娄昭君文宣昭信皇后李氏李祖娥文襄帝敬皇后元氏冯翊公主、孝昭帝元皇后武成胡后、后主废后斛律氏后主胡皇后为左皇后后主穆皇后穆黄花右皇后8、北周孝闵帝宇文觉皇后元胡摩晋安公主明帝宇文毓皇后孤独氏武帝宇文邕(yong 1声)皇后阿史那氏李皇后李娥姿宣帝宇文赟(yun 1声)皇后杨丽华朱满月、陈月仪、元乐尚、尉迟炽繁静帝宇文阐皇后司马令姬七、隋朝文献杨坚皇后独孤伽罗炀帝杨广皇后萧皇后八、唐朝太宗李世民文德皇后长孙氏长孙皇后高宗李治废后王氏王皇后高宗李治皇后武氏武曌中宗李显皇后韦皇后睿宗李旦肃明皇后刘氏睿宗昭成皇后窦氏窦德妃玄宗李隆基皇后王氏妃武氏武惠妃、妃杨氏杨玉环肃宗李亨皇后张皇后肃宗章敬皇后吴氏代宗李豫睿真皇后沈氏沈珍珠代宗妃独孤氏德宗李适昭德皇后王氏顺宗李诵庄宪皇后王氏宪宗李纯妃郭氏穆宗李恒妃王氏、萧氏、韦氏武宗李炎妃王氏宣宗李忱元昭皇后晁氏懿宗李漼妃王氏昭宗李晔积善皇后何氏九、吐蕃松赞干布皇后文成公主赤德祖丹皇后金城公主十、五代十国1、后梁文惠皇后王氏太祖元贞皇后张氏张惠2、后唐庄宗李存勖(xu4声)神闵敬皇后刘氏刘玉娘明宗李嗣源和武宪皇后曹氏、妃王氏末帝(废帝)李从珂皇后刘氏3、后晋高祖石敬瑭皇后李氏4、后汉高祖刘知远皇后李氏5、后周世宗柴荣宣懿皇后符氏6、南唐列祖李昇皇后宋福金、妃种时光元宗李璟皇后钟氏后主李煜皇后周娥皇、周女英十一、宋1、北宋太祖赵匡胤孝明皇后王皇后、孝章宋皇后太宗赵光义明德皇后李皇后、妃李氏真宗赵恒章穆皇后郭皇后、刘皇后刘娥、妃李氏仁宗赵祯皇后郭皇后、曹皇后英宗赵曙宣仁圣烈皇后高皇后高滔滔神宗赵顼钦圣献肃皇后向皇后、妃朱氏哲宗赵煦昭慈皇后孟皇后、昭怀刘皇后刘清菁徽宗赵佶显恭皇后王皇后、郑皇后、妃韦氏钦宗赵恒皇后朱皇后2、南宋高宗赵构宪节邢皇后邢秉懿宪圣慈烈吴皇后吴芍芬孝宗赵眘(shen4声)成穆皇后郭皇后成肃皇后谢皇后光宗赵悖慈懿皇后李皇后李凤娘宁宗赵扩恭淑皇后韩氏、杨氏杨桂枝理宗赵昀皇后谢道清度宗赵樭皇后全玖十二、辽(契丹)太祖耶律阿保机皇后淳钦皇后述律氏述律平太宗耶律德光皇后靖安皇后萧氏萧温世宗耶律阮皇后怀节皇后萧氏萧撒葛只穆宗耶律璟皇后萧氏景宗耶律贤睿智皇后萧氏萧绰(chao一声)圣宗耶律隆绪皇后仁德皇后萧氏萧菩萨哥兴宗耶律宗真皇后仁懿皇后萧氏萧挞里道宗耶律洪基皇后宣懿皇后萧氏萧观音、萧坦思天祚帝耶律延禧皇后萧氏萧夺里懒妃萧瑟瑟北辽宣宗耶律淳妃萧普贤女西辽德宗耶律大石皇后萧塔不烟十三、金熙宗完颜亶皇后悼平皇后裴满氏海陵王完颜亮皇后徒单氏海陵王完颜亮妃阿里虎、定哥、宣宗完颜询皇后王氏王霓十四、元朝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皇后孛儿帖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皇后脱列哥那定宗孛儿只斤贵由皇后斡兀立海迷失宪宗孛儿只斤蒙哥皇后忽都台、妃也速儿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皇后察必、南必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皇后失怜答里、卜鲁罕武宗孛儿只斤海山皇后真哥武宗皇后弘吉剌氏速哥失里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皇后阿纳失失里英宗庄孛儿只斤硕德八刺皇后速哥八剌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穆耳八不罕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皇后卜答失里皇后明宗孛儿只斤和世王束皇后八不沙宁宗孛儿只斤懿璘质班皇后答里也忒迷失惠宗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皇后答纳失里伯颜忽都、完者忽都十五、明朝太祖朱元璋皇后孝慈高皇后马秀英惠帝朱允文皇后马皇后成祖朱棣皇后徐皇后仁宗朱高炽皇后张皇后宣宗朱瞻基恭让胡皇后胡善祥、孙氏英宗朱祁镇孝庄钱皇后钱锦鸾代宗朱祁钰皇后汪氏、杭皇后宪宗朱见深皇后吴废后、王皇后、妃万贞儿宪宗孝穆纪太后纪淑妃孝宗朱祐樘皇后张皇后武宗朱厚照皇后夏皇后世宗朱厚熜皇后陈氏、张废后、方皇后穆宗朱载垕皇后陈皇后、李妃神宗朱诩钧皇后王皇后、妃郑氏熹宗朱由校皇后张嫣或张宝珠思宗朱由检皇后周氏南明唐王朱聿(yu4声)键皇后曾氏桂王朱由榔皇后王氏十六、清朝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孝慈高皇后阿巴亥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哲哲、妃布木布泰(庄妃)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孝昭仁皇后乌拉纳拉氏钮祜禄氏皇后、妃年妃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乌拉纳拉氏皇后、妃和卓氏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宣宗爱新觉罗旻宁孝慎成皇后佟佳氏钮祜禄氏、妃博尔济吉特氏文宗爱新觉罗奕詝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慈安太后)、妃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孝定景皇后叶赫那拉氏(隆裕太后)妃他他拉氏(珍妃)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皇后郭布罗·婉容1.秦始皇(赢政)——中国的第一个皇帝2.汉惠帝(刘盈)——来去匆匆,过眼云烟3.汉景帝(刘启)——政绩并不代表着其成功4.汉武帝(刘彻)——开天辟地的帝王5.汉宣帝(刘询)——中兴之主6.汉哀帝(刘欣)——“同志”皇帝7.汉新帝(王莽)——夺权容易,守权难8.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9.汉明帝(刘庄)——东汉时期小有作为的皇帝10.汉章帝(刘炬)——“章草”皇帝11.汉桓帝(刘志)——碌碌无为的皇帝12.汉献帝(刘协)——东汉最后一个皇帝13.三国魏武帝(曹操)——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14.三国魏文帝(曹丕)——政坛、文坛双峰并峙的皇帝15.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智慧与魅力并存的皇帝16.三国吴大帝(孙权)——智勇兼备的英雄17.西晋武帝(司马炎)——西晋开国皇帝18.西晋惠帝(司马衷)——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亡国之君19.东晋元帝(司马睿)——东晋的第一代皇帝20.东晋孝武帝(司马曜)——中国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皇帝21.十六国汉光文帝(刘渊)——东晋十六国时期汉国开国皇帝22.十六国昭武帝(刘聪)——匈奴汉国第二代国君23.十六国前赵皇帝(刘曜)——神射手24.十六国后赵高祖(石勒)——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少数民族皇帝25.十六国后赵国太祖(石虎)——残暴、偏激、猜疑26.十六国前秦宣昭帝(苻坚)——古代三位最杰出的皇帝之一27.南北朝宋武帝(刘裕)——南朝宋王朝建立者28.南北朝宋文帝(刘义隆)——有着雄图大略的皇帝29.南北朝南齐高帝(萧道成)——“鱼鳞子”30.南北朝齐废帝(萧宝卷)——历史上最为昏庸、荒淫的皇帝31.南北朝梁武帝(萧衍)——南朝皇帝中在位最久的皇帝32.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鲜卑骄子33.南北朝北齐文宣帝(高洋)——历史上最癫狂的皇帝34.隋文帝(杨坚)——历史上有名的“惧内”皇帝35.隋炀帝(杨广)——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36.唐高祖(李渊)——大唐帝国的奠基人37.唐太宗(李世民)一一明君的典范38.唐高宗(李治)——懦弱的皇帝39.唐中宗(李显)——被3个女人左右的皇帝40.唐睿宗(李旦)——两次即位继承大统的皇帝41.武周圣神皇帝(武则天)——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42.唐玄宗(李隆基)——音乐皇帝43.唐肃宗(李亨)——两耳不闻窗外事44.唐代宗(李豫)——唐朝历史上第一个以长子身份即位的皇帝45.唐德宗(李适)——饱尝战火的洗礼和考验46.唐顺宗(李诵)——进入太上皇角色最快的皇帝47.唐宪宗(李纯)——中兴之主48.唐穆宗(李恒)——纵情享乐终其一生49.五代十国后梁太祖(朱晃)——五代时期的第一个皇帝50.五代十国后唐庄宗(李存勖)——喜欢唱戏的皇帝51.五代十国后晋高祖(石敬瑭)——五代时后晋王朝的建立者52.五代十国后晋出帝(石重贵)——善始未能善终53.五代十国后汉高祖(刘禺)——后汉王朝的开国皇帝54.五代十国后周太祖(郭威)——五代时期后周的建立者55.五代十国后周世宗(柴荣)——五代十国时期最有作为的帝王56.五代十国吴武帝(杨行密)——五代十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57.五代十国南唐烈祖(李界)——后废吴主自立,建立南唐58.五代十国南唐后主(李煜)——亡国之后成词宗59.五代十国吴越武肃王(钱镏)——“海龙王”60.五代十国前蜀高祖(王建)——前蜀国的建立者61.宋太祖(赵匡胤)——北宋王朝的建立者62.宋真宗(赵恒)——信小人、远贤臣63.宋仁宗(赵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64.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契丹民族的英雄65.辽太宗(耶律德光)——使契丹走向强盛的人66.辽穆宗(耶律琛)——“睡王”皇帝67.辽景宗(耶律贤)——辽朝皇帝中比较有作为的皇帝68.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女真族的民族英雄69.西夏景宗(李元吴)——中国西夏第一位皇帝70.元太祖(铁木真)——一代天骄71.元太宗(窝阔台)——蒙古帝国第二任可汗72.元世祖(忽必烈)——大元帝国的缔造者73.元成宗(铁穆耳)——守成之君74.明太祖(朱元璋)——布衣天子75.明惠帝(朱允坟)——帝王之旅四年告终76.明成祖(朱棣)——马上天子77.明仁宗(朱高炽)——一个平庸老实人78.明宣宗(朱瞻基)——蟋蟀天子79.明英宗(朱祁镇)——玩童皇帝80.明代宗(朱祁钰)——“代替他人当皇帝”81.明宪宗(朱见深)——糊涂皇帝82.明武宗(朱厚照)——顽童皇帝83.明世宗(朱厚熄)——近支即位,承大统84.明穆宗(朱载重)——平平淡淡才是真85.明神宗(朱翊钧)——一代英主却背负千古骂名86.明光宗(朱常洛)——赋予传奇色彩的皇帝87.明熹宗(朱由校)——木匠皇帝88.明思宗(朱由检)——历史剧中的悲剧人物89.清太祖(努尔哈赤)——开疆扩土、骁勇善战的英雄90.清太宗(皇太极)——血腥人生91.清世祖(顺治)——清人关后的第一位皇帝92.清圣祖(康熙)——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93.清世宗(雍正)——一位扑朔迷离的皇帝94.清高宗(乾隆)——历史上有名的风流天子95.清仁宗(嘉庆)——励精图治却未能扭转历史96.清宣宗(道光)——满清唯一的以嫡长子身份即位的帝王97.清文宗(咸丰)——有重整江山之心,却无回天之力98.清穆宗(同治)——傀儡皇帝99.清德宗(光绪)——清朝第一位非皇子人选而继承大统的皇帝100.末代皇帝(宣统)——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秦:(统一后)公元前22l--2Ol 共15年,历三帝,嬴姓,建都:咸阳。

晋朝皇后羊献容生平简介_皇后羊献容的墓在哪里

晋朝皇后羊献容生平简介_皇后羊献容的墓在哪里

晋朝皇后羊献容生平简介_皇后羊献容的墓在哪里羊献容,泰山南城人,先后嫁过两个皇帝,分别是晋惠帝司马衷与前赵末帝刘曜,在皇后之位上五废六立。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晋朝皇后羊献容生平简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晋朝皇后羊献容生平简介羊献容,泰山南城人,父亲是羊玄之在西晋时期任职侍中,祖父是羊瑾是西晋的尚书右仆射,先后嫁过两个皇帝,分别是晋惠帝司马衷与前赵末帝刘曜,在皇后之位上五废六立。

公元300年,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因迫害太子司马遹而被赵王司马伦废杀,贾南风死后,在孙秀的建议下,羊献容被立为皇后,这是羊献容第一次登上皇后的宝座,并为司马衷生下了一个女儿即清河公主。

公元303年,司马颖与司马颙打着讨伐羊玄之与皇甫商的旗号讨伐长沙王司马乂,于次年,司马颖将羊献容废为庶人,并幽禁在金墉城。

同年,司马越等人伐司马颖,恢复了羊献容的皇后之位。

但司马越很快战败,张方将羊献容废黜,不久之后,张方带着司马衷到了长安,并在长安建设了西留台,令荀藩在洛阳设东台,随后羊献容的后位被恢复。

仅是公元304年这一年,羊献容就经历了两废两立。

公元305年,张方再一次将羊献容废黜,同年,周权助羊献容复位,但周权被洛阳的县令何乔攻灭后,羊献容再次被废。

随后司马颙以司马衷的名义下诏处死羊献容,幸得荀藩等人力保,羊献容才免于一死。

公元306年,司马衷回到了洛阳,重新迎立羊献容为皇后。

公元307年,司马衷中毒身亡,羊献容担心司马炽继位自己不能称太后,于是想要立前太子司马覃为帝,但没有成功。

司马炽即位后,尊羊献容为惠帝皇后,住弘训宫。

公元311年,前赵刘曜等人攻陷洛阳,接收了羊献容。

刘曜对羊献容很是喜爱,公元318年,刘曜登上了帝位,册立羊献容为皇后。

羊献容为刘曜生了三个儿子,深受刘曜宠爱,刘曜甚至允许羊献容参加朝政。

公元322年,羊献容过世,死后葬在显平陵,谥号献文皇后。

皇后羊献容的墓古人有点身份的,都会在临死前提前找风水先生去帮自己看看墓地,然后开始存棺材本儿。

文德皇后郭女王的生平简介

文德皇后郭女王的生平简介

文德皇后郭女王的生平简介郭女王(184年4月8日-235年3月14日),即文德郭皇后,字女王,曹魏王朝第一位皇后,祖籍安平广宗。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德皇后郭女王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郭女王的生平简介文德郭皇后祖上世代为郡县长吏,父亲郭永官至南郡太守,长兄郭浮为高唐县令。

郭氏生于汉灵帝中平元年三月初十(184年4月8日),恰值汉朝清明节前夕,出生就有异常之象。

她年少清秀慧美,父亲郭永引以为奇,说道:“这孩子真是我家的女中君王啊!”于是以“女王”作为她的字。

然而她却早早失去父母,于战祸中流离飘泊,后寄身在铜鞮侯家中。

建安十八年(213年)五月,汉献帝册拜曹操为魏公,建魏国,定国都于邺城。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曹操晋封为魏王。

在此期间,郭氏被比她小三岁的曹丕纳为妾,彼时郭氏的年龄在29岁到32岁之间,官兼五官中郎将与副丞相的曹丕对她非常宠爱。

郭夫人有才智谋略,在曹丕与其弟曹植争嫡之时,常常献予计策。

曹丕得以立为世子,就有她的筹谋之助。

郭氏深得宠遇,然而始终没有生下子女。

后来曹丕即位魏王,册封郭氏为魏王夫人。

曹魏建立,拜为贵嫔,位次皇后。

黄初三年九月初九,曹丕在许昌立她为后。

郭女王做了四年的皇后,后曹丕病笃驾崩,由太子曹叡继位,郭女王成为皇太后。

八年后逝世,谥曰“文德皇后”,葬于魏文帝首阳陵西侧。

郭女王贤后开国郭皇后兄弟早逝,让堂兄郭表过继给她父亲郭永为子,拜其为奉车都尉。

她的外亲刘斐要与他国(或指吴、蜀)女子通婚,郭后听说这件事,就告诫说:“各位亲戚遇婚嫁之事,都应该与乡里门户相对者联姻,不得借权势强与他方人家通婚。

”她姐姐的儿子孟武还乡后求娶小妾,她便下敕文劝阻说:“当今由于战乱,妇女不多,应尽可能地将她们配给前方将士为妻。

有权势的人家不能聘娶为妾。

各位亲戚在这件事上都应谨慎,不要自取其咎,遭受刑罚。

” 且常常告诫郭表、孟武等人说:“汉朝皇后的家族,很少能有保全的,都因为骄横奢侈,不可以不谨慎!”郭后自微寒时嫁与曹丕,到如今位极椒房,虽然身受殊宠,内心却愈发温穆恭静,供养太后卞氏,以孝道闻名。

文德皇后郭女王生平简介

文德皇后郭女王生平简介

文德皇后郭女王生平简介文德皇后郭女王的原名叫做郭嬛,曹魏的第一位皇后。

下面是本人为你收集整理的郭女王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郭女王生平简介郭女王,即文德郭皇后,字女王,安平广宗人,魏文帝曹丕的夫人,曹魏的第一位皇后。

公元184年4月8日,郭女王出生,生时天有异象,自小言谈举止与众不同,因此深得父亲郭永看中。

但郭女王的双亲与兄弟在战乱中都不幸去世,她的少女时代颠沛流离,没落于铜鞮侯家中。

公元213年,曹操被封为魏公,彼年已二十九岁的郭女王被曹丕纳为妾,很是宠爱。

曹操离世之后,曹丕继魏王位,郭女王被封为魏王夫人,同年,曹丕为帝,她被晋为贵嫔,位仅次皇后。

曹丕称帝后将曹叡之母甄宓留在邺城,甄宓有怨言,曹丕为此大怒,将其赐死,其中便有郭女王盛宠的原因。

公元222年,欲定皇后之位,曹丕要立郭女王,中郎栈潜谏言应立大族女子而非妾,曹丕不听,遂立郭女王。

郭女王成为皇后之后仍是备受宠爱,上慈下孝,六宫均无怨言,且生性节俭,不事享乐。

郭女王虽受盛宠,但没有儿子,曹丕便令其抚养甄宓之子曹叡。

公元226年误会,曹丕病重,临终前将曹叡立为太子。

曹叡继位之后,尊郭女王为皇太后,称永安宫太后。

公元235年,郭女王在许昌去世,终年五十一岁,曹叡将其安葬于首阳陵,追谥其为文德皇后。

郭女王的原名三国时候的女王并不是我们现在的女王的意思了,只是一个名字而已。

郭女王的一生是富有传奇色彩的,是曹丕的第一任皇后,后人对于她的评说是聪明过人的,并且多次帮助曹丕解决政务问题,深的曹丕的喜爱。

那么,很多朋友比较好奇的是郭女王原名是什么呢?其实郭女王的原名叫做郭嬛,据说在她小时候言谈举止就比较的得体,家里面的人对她都是比较重视的,也注定了郭女王不平凡的一生。

郭女王之所以这么有名,除了自身的修养和美貌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她的政治才能是比较突出的,能够帮助曹丕出谋划策解决政治上面的问题,成为君主的贤内助,这也是郭女王能够当上曹丕第一任皇后的主要原因。

有名字记载的后妃——魏晋南北朝(北魏)

有名字记载的后妃——魏晋南北朝(北魏)

有名字记载的后妃——魏晋南北朝(北魏)1、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嫔耿寿姬《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耿嫔墓志》:魏故高宗耿嫔墓志铭”嫔讳寿姬,定州钜鹿曲阳人也。

2、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夫人于仙姬《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于夫人墓志》:夫人讳仙姬,童年幼咬,早练女训。

3、北魏孝文帝元宏废后冯清(正史无载)4、北魏孝文帝元宏幽皇后冯润,字妙莲(正史无载)5、北魏孝文帝元宏贵人高照容(追尊文昭皇后)《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魏文昭皇太后山陵志铭》:皇太后高氏,讳照容,冀州勃海条人,高祖孝文皇帝之贵人,世宗宣武皇帝之母也。

6、北魏宣武帝元恪皇后高英《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魏瑶光寺尼慈义墓志铭》:尼讳英,姓高氏,勃海条人也,文昭皇太后之兄女。

7、北魏宣武帝元恪贵嫔司马显姿《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魏故世宗宣武皇帝第一贵嫔夫人司马氏墓志铭》:夫人讳显姿,河内温人,豫郢豫青四州刺史烈公之第三女也。

8、北魏宣武帝元恪贵华王普贤《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魏故贵华恭夫人墓志铭》:魏故贵华夫人王普贤,徐州琅邪郡临沂县都乡南仁里人也。

9、北魏宣武帝元恪灵皇后胡仙真(正史无载)《北史演义》称之为胡仙真。

10、北魏孝明帝元诩充华潘外怜《北史·卷十六列传第四》:嵩以帝嫔潘外怜有幸,说云,元叉欲害之。

11、北魏孝明帝元诩充华卢令媛《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魏故充华嫔卢氏墓志铭》:谥曰昭,嫔讳令媛,范阳涿人,魏司空容城成侯之十一世孙,录事府君之元女。

12、北魏孝明帝元诩左昭仪胡明相《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肃宗左昭仪胡明相墓志》:昭仪讳明相,安定临泾人也。

13、北魏孝明帝元诩尔朱嫔尔朱英娥(正史无载)14、北魏孝庄帝元子攸皇后尔朱英娥(正史无载)15、北魏孝武帝元修情妇元明月《北史·卷五·魏本纪第五》:帝之在洛也,从妹不嫁者三:一曰平原公主明月,南阳王同产也。

16、北魏孝武帝元修情妇元蒺藜《北史.卷五.魏本纪第五》:三曰蒺藜,亦封公主。

晋武帝皇后杨芷简介_杨芷怎么死的

晋武帝皇后杨芷简介_杨芷怎么死的

晋武帝皇后杨芷简介_杨芷怎么死的杨芷(259年—292年),是西晋晋武帝的皇后,字季兰,杨芷也是是西晋时期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二任皇后。

那杨芷是怎么死的?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晋武帝皇后杨芷简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晋武帝皇后杨芷简介杨芷相貌美丽清纯,不仅如此,性格也是温柔善良,在后宫深得大家的喜爱,晋武帝也十分宠爱她。

她为晋武帝生有一子:渤海殇王司马恢。

不过其子在两岁时就夭折了,此后再没有生育。

杨芷的父亲杨骏没有什么本事也没什么名望,因为靠着杨芷做了临晋候,司马炎也因为他是杨芷的父亲,不顾其他大臣的不满而重用杨骏。

在晋武帝驾崩后,太子妃贾南风被立为皇后,本来就很记恨杨芷,而杨芷的父亲不把蕙帝司马衷当回事,做出了许多超出自己职权范围的事情,让贾南风更加的憎恨杨芷。

永平元年,贾南风鼓舞楚王司马玮发动宫廷政变,并且诬陷杨芷的父亲谋反,对此司马衷采取了措施,罢免了他的职务,不仅如此杨骏还遭到了楚王等人的追杀。

杨芷便写下帛书像城外求助,不料却被贾南风的人发现,将它公之于众,借此机会贾南风说他们父女俩共同谋反,最后杨芷被废除了皇太后之名,成为庶民。

元康二年杨骏死后,诛族,特赦的杨芷的母亲庞氏被准许与杨芷住在一起,贾南风并没有就此收手,仍然鼓动人心,将杨芷的母亲处死,杨芷的求情也没有得到理睬。

杨芷做皇后黄太后的时间共计15年,她的侍从全被贾南风遣散,然后独留杨芷一人,最终活活饿了8天,直至死去。

杨芷怎么死的杨芷是西晋时期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二任皇后,她性格温和善良,也深得晋武帝的宠幸,但她的结局却是很悲惨的,那么杨芷怎么死的呢?杨芷有一子司马恢,不过在其两岁时就夭折,从此以后再无生育。

杨芷先是被贬庶民,然后又被诛族,最后被遣散侍从活活被饿死。

其实杨芷的命运如此,有部分原因在于他的父亲杨骏,杨骏没有什么才干,做过一些小官,也没有什么名望,但是晋武帝看在杨芷的面子上封杨骏为临晋候,并且给予重任。

太子司马衷是第一任皇后杨艳的长子,因为有宫女怀了太子的孩子,太子妃贾南风将其杀死,引得司马炎大怒要将其打入冷宫,杨芷的求情让贾南风逃过一劫,可是贾南风却认为是杨芷在背后捣鬼,所以对其产生了怨恨。

有名字记载的后妃——魏晋南北朝(萧齐时期...

有名字记载的后妃——魏晋南北朝(萧齐时期...

有名字记载的后妃——魏晋南北朝(萧齐时期...
有名字记载的后妃——魏晋南北朝(萧齐时期)
1、齐高帝萧道成昭皇后刘智容
《南齐书》:高昭刘皇后,讳智容,广陵人也。

2、齐武帝萧赜武穆皇后裴惠昭
《南齐书》:武穆裴皇后,讳惠昭,河东闻喜人也。

3、齐文帝萧长懋文安皇后王宝明
《南齐书》:文安王皇后,讳宝明,琅邪临沂人也。

4、齐郁林王萧昭业皇后何婧英
《南齐书》:郁林王何妃,名婧英,庐江灊人,抚军将军戢之女也。

5、齐恭王萧昭文皇后王韶明
《南齐书》:海陵王王妃,名韶明,琅邪临沂人,太常慈女也。

6、齐明帝萧鸾明敬皇后刘惠端
《南齐书》:明敬刘皇后讳惠端,彭城人,光禄大夫道弘孙也。

7、齐废帝萧宝卷皇后褚令璩
《南齐书》:东昏褚皇后名令璩,河南阳翟人,太常澄女也。

8、齐废帝萧宝卷贵妃潘玉儿(又名潘玉奴、本名俞尼子)
《南史》:齐东昏侯妃潘玉儿,有国色。

《能改斋漫录》:东坡《和杨公济梅花诗》云:月地云阶漫一尊,玉奴终不负东昏。

《南史》:所幸潘妃本姓俞名尼子,王敬则伎也。

9、齐废帝萧宝卷妃吴景晖
《洛阳伽蓝记》:宝卷有美人吴景晖,时孕综经月,衍因幸景晖,及综生,认为己子,小名缘觉,封豫章王。

10、齐和帝萧宝融皇后王蕣华
《南齐书》:和帝王皇后名蕣华,琅邪临沂人,太尉俭孙也。

魏晋南北朝皇帝列表

魏晋南北朝皇帝列表

魏晋南北朝皇帝列传肖营子高级中学唐友整理魏国皇帝列表:三国曹魏(220年——266年)魏国,又称曹魏,首都洛阳,始于魏文帝曹丕,灭亡于魏元帝曹奂,共5帝。

魏文帝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220年—226年在位7年,年号:黄初(220年—226年)魏文帝曹丕,魏武帝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曹魏的开国皇帝,220年曹操去世,曹丕代汉称帝,定国号魏,改元黄初,并定都洛阳,史称曹魏。

魏文帝在位七年时间里,曹魏实力进一步增强。

葬首阳陵。

魏明帝曹叡(204年——239年)226年—239年在位14年,年号:太和(227年—233年)青龙(233年—237年)景初(237年—239年)魏明帝曹叡,字元仲,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之“三祖”,文学成就不及操、丕。

葬高平陵。

魏哀帝曹芳(232年——274年),240年—254年在位15年,年号:正始(240—254),嘉平(249年—254年)魏哀帝曹芳,字兰卿,为魏明帝曹叡之养子。

根据《魏氏春秋》记载,曹芳可能是任城王曹楷之子,为曹彰之孙、曹操之曾孙。

司马炎代魏称帝后,改封曹芳为邵陵县公。

274年,曹芳病逝,谥号为厉公。

魏废帝曹髦(241年——260年)254年—260年在位,年号:正元(254年—260年),甘露(256年—260年)魏废帝曹髦,即魏高贵乡公,字彦士,魏文帝曹丕之孙,东海定王曹霖之子。

三国时期曹魏的第四任皇帝,公元254-260年在位。

在司马昭谋士贾充的指使下,曹髦被武士成济所弑,年仅20岁。

魏元帝曹奂(246年——302年),260-265年在位5年,年号:景元(260年六月—264年五月),咸熙:(264年五月—265年)魏元帝,本名曹璜,字景明,魏武帝曹操之孙,燕王曹宇之子。

三国时曹魏最后一代皇帝,265年,曹奂禅位于晋王司马炎,此后被废为陈留王,谥号为元皇帝。

司马炎于266年篡魏自立,国号晋,曹魏遂亡。

三国蜀汉(221年——263年)蜀汉,又称季汉,三国之一。

历史趣谈:皇后贾南风长相恐怖 竟然也荒淫风流

历史趣谈:皇后贾南风长相恐怖 竟然也荒淫风流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皇后贾南风长相恐怖竟然也荒淫风流导语:贾南风(257年-300年),即惠贾皇后,小名峕[shí],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东北)人。

她是西晋时期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充的女儿。

貌丑而性妒贾南风(257年-300年),即惠贾皇后,小名峕[shí],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东北)人。

她是西晋时期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充的女儿。

貌丑而性妒,因惠帝懦弱而一度专权,是西晋时期“八王之乱”的始作俑者之一。

后死于赵王司马伦之手。

贾南风的父亲贾充,山西临汾人。

贾充先娶中书令李丰之女为妻,再娶城阳太守郭配之女郭槐,生二女:贾南风、贾午。

郭槐生性嫉妒,颇为放荡。

而生长在这样一个家庭里的贾南风,不仅既妒且淫,还继承了其父的权谋。

这一切,是她日后能登上政治舞台,导演出一幕幕闹剧的重要条件。

272年,晋武帝的太子司马衷已满13岁,司马炎想纳元勋卫瓘[guàn]的女儿为太子妃,而贾家使朝中大臣的舆论倒向贾女,这样,武帝就同意了与贾家订婚。

当时,贾南风已满15岁,比太子大两岁。

贾午原被当成第一人选,但因身材矮小,贾南风这才得以入选,被册立为太子妃。

司马衷身为太子,但智商太低。

相反,贾妃则属于精明、早熟的类型。

司马炎是统一三国、建立晋朝的开国之君,然而提到这位太子,心中总有些不安。

卫瓘借酒装醉,用手抚摸御座,自语道:“这么精美的御座,多可惜啊!”皇帝只是笑着说:“卫公呀,你真的是大醉了吧!”卫罐也就不再进言。

武帝想试下太子的智商,将一个疑案交给太子,命他限期复奏。

贾妃托人代笔,再送呈武帝,武帝非常满意。

司马炎一死,太子司马衷登上皇位,史称惠帝。

朝中形成两大势力:生活常识分享。

三国中的140位女性人物,看看都有谁?

三国中的140位女性人物,看看都有谁?

三国中的140位女性人物,看看都有谁?三国历史中人物众多,上至帝王将相,下到黎民百姓,涉猎广泛,其中的主要人物大部分为男性,然而在众多男人之中,也有许多女性的人物形象十分出彩,今天,我们来看看三国演义中那些点缀在男人斗争之间的女性人物们。

汉献帝的6名皇后及妃嫔伏寿:汉献帝皇后,伏完之女,作为皇后二十年,后被曹操幽闭而死。

曹节:汉献帝第二任皇后,曹操次女,对曹丕代汉并索取玉玺,而愤摔玉玺。

曹宪:汉献帝妃嫔,曹操之女,汉献帝被废为山阳公,曹节为山阳公夫人。

曹华:汉献帝妃嫔,曹操之女,被曹操与曹宪、曹节一齐都送给刘协做了妃子。

董贵人:汉献帝妃嫔,董承之女,因父参与衣带诏事件被牵连,虽有身孕仍被杀。

宋都:汉献帝妃嫔,常山太守宋泓之女,封贵人。

曹操的妻妾16员,名声不是盖的丁夫人:曹操结发妻,曹昂养母,因曹昂战死,而与曹操结怨,后被打发回娘家。

刘夫人:曹操爱妾,生有曹昂、曹铄和清河长公主,死后子女由丁夫人抚养。

卞夫人:曹操妻子,生有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后被立为王后。

邹夫人:曹操爱妾,张济遗孀,被曹操强纳,直接引发张绣造反,曹操兵败宛城。

杜夫人:曹操爱妾,原为秦宜禄之妻,生子秦朗,又生曹林、曹衮、金乡公主。

尹夫人:曹操爱妾,原何进儿媳,生何晏,后被曹操迎娶,再生曹矩。

环夫人:曹操爱妾,生曹冲、曹据、曹宇,曹冲天资聪颖,曹宇被曹叡托后事。

秦夫人:曹操爱妾,生曹玹、曹峻二子。

陈夫人:曹操爱妾,生二十五子曹干。

王昭仪:曹操之妾,二十五子曹干养母。

孙姬:曹操爱妾,生曹上、曹彪、曹勤。

李姬:曹操爱妾,生曹乘、曹整、曹京。

周姬:曹操爱妾,生曹均。

刘姬:曹操爱妾,生曹棘。

宋姬:曹操爱妾,生曹徽。

赵姬:曹操爱妾,生曹茂。

孙权的10名妃嫔,来源广泛谢夫人:孙权第一任嫡妻,谢煚之女,颇有姿色,深得孙权母亲的喜欢。

徐夫人:孙权第二任嫡妻,吴郡豪族徐琨之女,曾抚养孙权长子孙登。

潘谨淑:孙权第三任妻子,吴国第一任皇后,生孙权第七子孙亮,后遇刺而死。

南北朝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皇后

南北朝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皇后

南北朝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皇后李氏,中山(今河北定县)安喜人,其父李惠年青时就被封为南郡王,母亲韩氏是襄城王韩颓的女儿。

李氏因有德有才,兼外貌出众而远近闻名。

也是由于太出众之故,十八岁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婆家。

后来,北魏太子拓跋弘挑选美女时,她以出众的美貌、高雅的气质被选中。

(图为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画像)北魏献文帝天安元年(丙午,公元466年),拓跋弘继承王位,李氏被封为夫人。

北魏献文帝皇兴元年(丁未,公元467年)八月戊申日,李夫人生下一子拓跋宏。

当时,北魏因有一条规矩:凡是后宫所生子被立为太子,其生母必须自杀。

这条规矩代代相传,没有人能够更改。

所以,李夫人听到接生婆说生的是儿子时,她当时吓得昏死过去。

北魏献文帝皇兴三年(己酉,公元469年)六月,拓跋宏被议定为太子,李夫人也就走完了她短暂的一生。

当冯太后让她说出自己在南朝的亲属姓名,以便赏赐时,李夫人讲出几个人的名字后便捶胸呼号,惨不忍睹。

冯太后只好劝慰她说:“孩子,你也知道,我们老祖宗为了避免中原王朝母后干政和外戚专权的祸害,早在代北之时就立下了这条规矩,凡是后宫生下的皇子,被立太子时,生母就要赐死。

我知道你还年轻,很爱孩子,但老祖宗的规矩不能更改啊!”李夫人因无法抗拒这条极其残忍的规矩,只好含恨结束自己的生命。

死后葬于云中金陵。

北魏献文帝皇兴五年(辛亥,公元471年)八月,献文帝拓跋弘在冯太后的逼迫下,禅位于五岁的儿子拓跋宏,即北魏孝文帝。

18岁的献文帝则做了太上皇,而李夫人的父亲李惠及李惠的弟弟李初、李乐,还有李惠的堂弟李凤,以及李夫人的几个兄弟,这时侯都很有势力,时刻准备操纵即位不久的拓跋宏。

而李惠本人就很有作为,在任秦州、益州、雍州、青州剌史时政绩就不错,并且断案如神,很受官员和百姓的尊敬和爱戴。

所以,这让冯太后感觉到极大的威胁。

北魏孝文帝承明元年(丙辰,公元476年),孝文帝拓跋宏,追谥其母李夫人为思皇后。

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年(戊午,公元478年)十二月癸巳日,冯太后以叛国罪名将李夫人一家全送上了断头台。

三国两晋南北朝历代帝王名片

三国两晋南北朝历代帝王名片

魏武帝曹操——治世能臣,乱世奸雄
姓名:曹操
职称:太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生卒年份:公元155~220年,享年66岁
最高职务:曹魏大业奠基人
皇帝工龄:4年(公元217~220年)
(217年始,名为汉臣,实为皇帝)
最大政绩:为北方统一奠定了基础
最大错误:生性多疑,错杀好人
荣誉称号:武皇帝
老爸:曹嵩,追谥为太皇帝
老妈:丁氏,追谥为太皇后
家庭出身:高干家庭
老婆:丁夫人
接班人:曹丕
最得意:挟天子以令诸侯
最痛心:心爱的儿子曹冲早夭
最擅长:奸诈多疑
最失意:赤壁之战大败
现在住址: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高陵
个性签名:不能流芳百世,那就遗臭万年,奸雄也是雄哦!

2019-贾南风的历史故事背景_贾南风人物事迹-优秀word范文 (5页)

2019-贾南风的历史故事背景_贾南风人物事迹-优秀word范文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贾南风的历史故事背景_贾南风人物事迹贾南风(257年-300年),即惠贾皇后,小名峕(shí),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东北)人。

她是西晋时期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充的女儿。

貌丑而性妒,因惠帝懦弱而一度专权,是西晋时期“八王之乱”的始作俑者之一。

后死于赵王司马伦之手。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贾南风的历史故事背景,给大家作为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贾南风人物简介贾南风,生于三国魏高贵乡公甘露元年(256年)。

卒于晋惠帝永康元年(300年),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人,是西晋惠帝司马衷之妻,又称惠贾皇后。

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丑女人:据史书上记载,惠贾皇后身材矮小(约1米4左右),面目黑青,鼻孔朝天,嘴唇保地,眉后还有一大块胎记。

贾南风人物生平嫁予太子贾南风,小名旹,是贾充和郭槐的女儿,于公元257年(甘露二年)出生。

贾南风公元271年(泰始七年),贾充被任命到长安镇守,这令贾充十分忧虑,荀勖于是建议贾充嫁女儿给尚未娶太子妃的太子司马衷,藉婚事而令到出镇计划被搁置。

经过皇后杨艳及荀勖等极力推荐,晋武帝司马炎最终同意让司马衷娶贾南风。

公元272年(泰始八年),贾南风正式被册立为太子妃。

其实贾充一开始想把小女儿嫁给司马衷,由于小女儿年龄小,个子太矮,临时决定由贾南风代替妹妹出嫁。

司马炎认为太子司马衷并不聪明,不宜作储君,而大臣和峤等亦曾这样说过,于是司马炎特意试验他,召集所有东宫属官参加宴会,同时写了问题给司马衷作答。

贾南风见问题后,知道司马衷必不懂作答,于是十分害怕,但东宫属官都参加了宴会,于是找来外面的人代答,答案大多都引据古义。

给使张泓看后说:“太子不读书,但答题却引经据典,一定会被识破是代答的,倒不如按意思直接作答吧。

”贾南风同意,并让张泓代答,而由司马衷抄写。

一百五十年的乱局 两晋十五帝皇帝列表及简介

一百五十年的乱局 两晋十五帝皇帝列表及简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一百五十年的乱局两晋十五帝皇帝列表及简介导语:晋朝(265420年),是中国历史上九大一统朝代之一。

它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历史时期,合称“两晋”,总历时156年。

西晋朝(265—420年),是中国历史上九大一统朝代之一。

它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历史时期,合称“两晋”,总历时156年。

西晋(265年-316年)为武帝司马炎所创立,定都洛阳,历4帝;东晋(317年-420年)为元帝司马睿所建立,定都建康(今南京),历11帝。

司马氏在三国时期为曹魏世族。

265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国号晋,即晋武帝。

280年灭孙吴而统一天下,晋惠帝继位后朝廷渐乱,领有军权的诸王纷纷争权,史称八王之乱。

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大量百姓与世族开始南渡。

316年,西晋灭亡,北方从此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康建立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

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

两晋时期少数民族迁至中原,加强了民族融合,北人南迁,开发了江南地区。

两晋总历时156年。

420年,刘裕建立宋,东晋灭亡,中国进入南北朝时期。

晋朝虽为汉末以来中国文化中衰之时期,但在哲学、文学、艺术、史学、科技等等方面也有新的发展。

时天下大乱,士族文人多不以道义为重,儒学中衰。

旷达之士,目击衰乱,不甘隐避,则托为放逸,遂开清谈之风。

晋室之兴,世乱未已,向秀之徒,益尚玄风。

玄学与印度东传之佛教交汇,中国文化逐渐转变为儒释道融合之状况。

一、武帝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晋朝开国皇帝。

司马懿之孙,司马昭嫡长子。

265-290年在位25年。

司马炎于265年袭父爵晋王,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国号晋,生活常识分享。

魏晋南北朝的皇后制度

魏晋南北朝的皇后制度

魏晋南北朝的皇后制度“皇后”为皇帝嫡妻,是皇帝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皇后名称首创于秦始皇,而真正形成制度并不断完善则是在西汉时期。

如《汉书外戚传》云:“汉兴,因秦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嫡称皇后,妾皆称夫人。

”魏晋南北朝时期,皇后制度基本继承汉代,但也具有一些新的时代特点。

譬如多立皇后与不立皇后。

一、多立皇后魏晋南北朝皇后制度的一个突出变化是多立皇后。

此事始见于东吴末帝孙皓时期。

据《三国志吴书妃嫔传》记载,孙皓好色,初立皇后滕氏,后为满足淫欲,并削弱滕氏尊位,便开始多立皇后——“皓内诸宠姬,佩皇后印玺者多矣。

”孙皓多立皇后的原因主要是不愿受到中国传统嫡妻制度的约束。

根据“礼无二嫡”(《晋书礼志中》)的规定,所谓“一室之中,岂容二妻”(《礼记郊特牲》),即使贵为天子,可以妻妾成群,但其嫡妻亦即皇后(先秦时期称王后)却仅有一人。

她们被视为天下之母,并掌管后宫。

如《后汉书皇后纪序》云:“《周礼》王者立后,……后正位宫闱,同体天王。

”这对于沉湎酒色的孙皓无疑是一个很大制约。

所以要想为所欲为,作为历史上的一个昏君,孙皓便开始从制度上打破这一制约,以至“后宫千数,而采择无已”(《三国志吴书妃嫔传》注引《江表传》)。

而多立皇后则只是其中一个特别突出的事例。

孙皓多立皇后还有着裁抑外戚的意图。

滕氏为五官中郎将滕牧之女,天兴元年(264年)十月甫立为皇后,滕牧便以后父被封为“高密侯,拜卫将军,录尚书事”(《三国志吴书妃嫔传》)。

及至多立皇后,藤后失宠,尊位自然降低,而滕牧也被剥夺了执政权力,最后竟被放逐苍梧。

此外,孙皓之所以多立皇后,也多半借鉴了历史上的一些先例。

在儒学经典中便明文记载着舜娶帝尧二女的事例,所谓“釐将二女于妫汭,嫔于虞”(《尚书尧典》。

事实也是如此。

史载北周宣帝宇文赟同时册立四后,便据此下诏说:“帝降二女,后德所以俪君;天列四星,妃象于焉垂耀。

朕取法上玄,稽诸令典,爰命四后,内正六宫,庶弘赞柔德,广修粢盛。

皇后贾南风是谁

皇后贾南风是谁

皇后贾南风是谁贾南风,晋惠帝司马衷的第一任皇后,其父贾充是三国末期曹魏以及西晋初期的重臣。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皇后贾南风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皇后贾南风的简介贾南风出生于公元257年,相貌丑陋,且又黑又矮。

公元271年,贾充被派到长安镇守,贾充对此十分担心,于是想要将女儿嫁给当时尚未娶亲的太子司马衷。

在皇后杨艳等人的极力推荐下,司马衷最终同意了这门亲事。

公元272年,贾南风正式成为了皇太子妃。

其实贾充本来是想嫁小女儿的,但小女儿太年幼,这才决定让贾南风代替。

司马衷为人愚钝,司马炎认为他不适合当储君,但在贾南风的帮助下,司马衷顺利通过了司马炎的试验。

贾南风善妒又诡诈,所以司马衷很少去宠幸其他的妃嫔,而其他妃嫔若是有怀孕的,贾南风毕用狠辣的手段除之。

司马炎去世之后,司马衷继位,贾南风被立为皇后,密谋杀害了太后杨和太傅杨骏,并诛杀了外戚杨氏一族,开始独揽大权。

贾南风还迫害太子司马遹,造下无数杀孽,这引起了司马越等人的不满,于是八王之乱爆发,可以说西晋时期八王之乱的始作俑者就是她。

公元300年,司马伦假造诏书废黜了贾南风,在诛杀了贾氏的势力后,独揽大权,不久将贾南风毒杀,贾南风终年四十五岁。

皇后贾南风的外貌怎样贾南风,即惠贾皇后,小名峕,平阳襄陵人。

她是西晋时期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充的女儿。

貌丑而性妒,因惠帝懦弱而一度专权,是西晋时期“八王之乱”的始作俑者之一。

后死于赵王司马伦之手。

她被后人称为第一丑后,而成为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丑女人。

据史书上记载,惠贾皇后身材矮小(约1米4左右),面目黑青,鼻孔朝天,嘴唇包地,眉后还有一大块胎记,“丑而短黑,妒忌多权诈”。

想象一下,这样一个女人却能成为皇后,令天下人目瞪口呆。

对于她相貌的种种丑化,虽则可能出自封建社会男权至上的思想与历史学家鄙其劣迹的情绪,但一般认为她姿色并不出众,《世说新语》〈容止〉篇亦有提到此事。

其为人凶妒暴虐,也是不言而喻,这也可以从她残杀怀孕妃嫔的事件中窥见一斑。

杨艳晋武帝司马炎皇后

杨艳晋武帝司马炎皇后

杨艳[晋武帝司马炎皇后]人物生平武元杨皇后杨艳(238年-274年)字琼之,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人,杨文宗的女儿,晋武帝司马炎的皇后,姿容美丽,性陕隘。

她才貌俱佳,少女时有人为她看相,说她乃是“极贵”的后妃之相。

杨文宗是曹魏的贵族,封(mǎo)亭假,司马昭当时虽是曹魏的大臣,却早有异心,听到消息之后,便将杨艳聘作长子司马炎的妻子。

公元二六五年(三国武元杨皇后魏元帝咸熙二年),司马炎建立晋朝,称晋武帝,册立杨艳为皇后,杨艳生了三男三女:毗陵悼王司马轨、晋惠帝司马衷、秦献王司马柬、平阳公主、新丰公主、阳平公主。

在杨艳的三个儿子里,长子司马轨早逝,次子司马衷是个天生弱智,三子司马柬则聪明伶俐。

按理来说,司马衷既是白痴,皇位就应该传给同为嫡子的司马柬了。

但是杨艳却坚决反对,说必须立长,非要司马衷做太子不可。

她应该也知道白痴皇帝可能带给国家的恶果,但是做为母亲,她却觉得自己对于儿子的天生白痴非常负疚,一定要把最好的一切都补偿给司马衷不可。

武帝偏偏在这方面与杨艳颇有同感:他也是长子,却从小不得父亲司马昭的欢心。

于是夫妻同心,其利断金,不管群臣怎么争辩,白痴司马衷还是在九岁这年坐上了太子宝座。

然而,痴肥白胖的司马衷儿时可能还看着有几分可爱可怜,渐渐长成之后,却蠢得无以复加。

有一次,他听说民间发生了饥荒,有不少百姓都被饿死了,居然瞪着眼睛问左右侍丛:“他们怎么会饿死呢?没米饭吃,可以吃肉糜嘛!”司马衷的“独到见解”令朝野一片哗然,就连他自己的老师卫瓘都不愿袒护他,当着晋武帝的面说皇帝的宝座“此座可惜。

”司马炎也渐渐觉得自己当初的决定失误,想要改立太子。

然而杨艳闻讯后却勃然大怒,指责司马炎不遵“立长”的“古制”,坑害儿子。

司马炎迫于后院大火,只得罢休。

如果说杨艳立储犯了大错,在为白痴儿子选老婆的事上,她更是大错特错。

泰始七年(公元271),司马衷十三岁,到了选太子妃的年龄。

晋武帝拟立卫瓘的女儿为太子妃,贾充的妻子郭槐,以重金贿赂杨皇后,结果立了贾充的女儿贾南风为太子妃,贾南风性嫉妒,太子宫中其他姬妾怀孕,都被剖腹杀死,晋武帝大怒,准备废去太子妃贾氏,杨皇后又代为求情,说:“贾充有功晋室,贾南风年青不懂事,虽有妒杀之罪,看在她父亲的面上,不可废掉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郭女王(魏文帝曹丕皇后):《二十五史》中称她郭嬛,女王是她的字,郭女王是南郡太守郭永与堂阳君董氏之女,出生时有异象,年幼时郭永赞叹其女说:「此乃吾女中王也。

」,遂以「女王」为女儿立字,嫁给曹丕后,曹丕对乖巧聪慧的郭女王很是宠爱,不顾她大自己3岁多,坚持立她为后,最近史学家新考证郭女王大名叫郭照*甄宓(一作甄洛)(魏文帝曹丕正妃):世称甄妃,是中国历史上极贤淑的美女之一,拥有传奇的身世和结局。

中山无极人(河北省无极县),东汉王朝宰相(太保)甄邯先生的后裔。

父亲甄逸先生,担任过上蔡(河南省上蔡县)县长(县令),生有三男五女。

三男的顺序是:甄豫、甄俨、甄尧。

五女的顺序是:甄姜、甄脱、甄道、甄荣、甄洛。

甄洛女士是甄家最幼的女儿。

建安年间,袁绍为次子袁熙取她为妻。

后来曹操与袁绍宣战,袁熙被外调出去守幽州,甄氏独身留在冀州照顾婆婆。

袁绍兵败,曹军将冀州踏平,曹丕对美貌的甄洛一见钟情,不顾她大自己4岁多,趁乱娶她为妻,很是宠爱,之后她为丕生下魏明帝曹睿及东乡公主。

后因曹丕得了新宠郭女王等人,郭女王趁机陷害,利用曹睿是不足月生下来的,诬称甄氏怀孕二月才与曹丕结婚,曹睿是否为曹家的骨肉,很值得怀疑,曹丕以此事询问甄氏,甄洛被曹丕冷落,后来郭女王又诬陷甄洛埋木偶诅咒曹丕并与曹植有感情,甄洛被曹丕赐死,也有人说她喜欢曹植,引起曹丕的嫉恨,被赐死,时年40岁。

死后以糠塞口,以发遮面,极为凄惨。

郭女王随即被立为皇后。

魏文帝对于甄妃和曹植错综复杂的关系难以释怀,因此仅封她为妃,所以甄妃始终未能得到母仪天下的皇后地位。

而曹植十分思念她,获得甄妃遗枕后感而生梦,梦见甄妃来对她说她已为洛水之神。

曹植醒来,感慨万分,遂作《感甄赋》,这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一般人欣赏其文字的优美,到处传抄,几乎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

曹丕似乎不曾加以追究,但是四年以后,他的儿子曹睿继位为魏明帝时,反而脸上有些挂不住了,遂下令改《感甄妃》为《洛神赋》,欲借溺死于洛水的宠妃,以转移读者的思路,然而这一切都不重要了。

曹丕死后,群臣本来想迎立当时为雍丘王的曹植为帝,因此曹睿即位后,对于他这位才华横溢而又深得人心的叔叔,产生了莫大的戒心,因而一而再,再而三地徙封不已,曹植恍如飘萍,不堪颠沛之苦,遂寂寂无欢而死。

后人有诗说:“君王不得为天子,半为当年赋洛神。

”后来顾恺之为其观三国曹魏时建安著名文人,读曹植所写《洛神赋》后大为感动,遂成《洛神赋图》。

此卷一出,无人再敢绘此图,故成为千百年来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名著和最为世人所传颂的名画.把甄妃与洛神相提并论,实际上也是一种对甄妃的怀念和寄托。

历史上的甄皇后不仅贤德,而且文才出众,,留有《甄皇后诗选》,其中的《塘上行》堪称乐府诗歌的典范,脍炙人口,流传至今*薛灵芸(小名夜来)、莫琼树、陈尚衣(一作田尚衣)、段巧笑(魏文帝曹丕妃):薛灵芸出生在三国时期的东吴,是浙西常山赞乡地方的一位乡野姑娘,十五岁(一作十七岁)时成为魏文帝曹丕妃。

她父亲薛业是东吴的赞乡亭长,虽然官职不高,但因为人善良厚道,在当地颇具声望;她母亲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妇人,她的纺织、刺绣都在当地堪称一绝。

因受母亲影响,薛灵芸从小就学会了绣花,十岁时她所绣的牡丹花,便能引来成群的蝴蝶围着花儿上下翻飞,甚能以假乱真。

薛灵芸个头高挑,皮肤白皙,双眸如山泉一般清澈明亮。

夜里,薛灵芸常和母亲一道,坐在昏暗的蒿火旁,就着篙火的光亮纺丝和刺绣。

因她的艳名在四乡里传扬得甚广,于是几乎天天都有好奇的少年借着夜色,从门缝或窗棂间偷看火光下忙碌着的薛灵芸,因为她引人入胜的美貌,和她工作时专注怡人的神情,使得那些窥艳的少年常常要痴痴地看到薛家灭了灯火,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但因薛家的声望和薛灵芸的洁身自好,这些少年谁都只敢在外面偷偷倾慕,无人敢起不安份的念头。

薛灵芸的美名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广,最后竟然连魏都洛阳都有人知道常山出了一个绝世美人,并把这事传到了魏文帝曾丕耳中。

黄初二年,甄妃去世,曹丕为之闷闷不乐,虽然后宫粉黛如云,但却没有一个能让他动情的,多情善感的曹丕幻想着要在杏花春雨、莺飞草长的秀丽南国,物色一位未经雕琢的璞玉,这时他听人说起江南有一绝色美人薛灵芸,不但姿色秀美,而且擅长女红,所绣花鸟栩栩如生,所缝制的衣物更是贴身合体,人们誉之为“针神”,从而向往不已。

然而,当时虽然曹丕称帝,但整个中国并不全在他的掌握之下。

魏国主要占据了北方地区,西蜀则有刘备,东吴有孙权,薛灵芸的家乡常山郡,正是孙权的势力范围,曹丕心有所往,但却鞭长莫及。

正当曹丕陷入懊恼时,恰好江东孙权于黄初二年八月底遣国使奉表前来投魏,曹丕大为高兴,一方面为他的政权,一方面也为了他能获得吴国境内的薛灵芸。

于是,曹丕派使节往吴国,拜孙权为大将军,封吴王,并加“九锡”之礼。

可见他内心的兴奋是不可抑制的。

既然魏文帝如此看重,孙权着实非常感激,除了把大批的贡品送到洛阳外,还风闻曹丕对于常山郡中一位薛姓美女十分向往,就急忙命令常山郡守谷习着力办成这件事。

谷习受命后,以郡守身份亲访酂乡亭长薛业,薛业受宠若惊,但听说是要送他女儿薛灵芸到洛阳去作魏文帝妃,心中又有些犹疑,他想:一个乡野俗女到了皇宫,怕是难以伺候好皇帝,那样,小则女儿受冷落,大则牵连全家遭殃。

这样想来,他便婉言推辞,谷习放下身份,百般劝导,总算获得了薛业的首肯。

于是留下千金聘礼,准备择吉日赶行程,送薛灵芸往魏都洛阳。

生长在僻乡的薛灵芸,从来就不曾离开过故乡一步,也从未曾离开过父母的羽翼之下;如今即将远离故土,进入皇宫深院,还不知怎样的命运在等待着自己,因此心中倍感惶恐和无助,在临行前的几天里,日日泪水洗面。

及至登车上路,她的眼泪更象启闸的泉水,哗哗直淌,随从递上五唾壶给她承接泪水,只见流进壶中的泪水都带着血红;等到抵达洛职,玉唾壶中已盛满了血泪,后世因而称女子的眼泪为“红泪”,后来成了一个通用的典故,如红蜡烛垂的是“红泪”,子规鸟哀啼泣血等,据说唐代杨玉环被召入宫前,“泣涕登车,时方寒,泪结为红冰”。

魏文帝曹丕对这位江南美女似乎特别用心,他听到薛灵芸一行动身的消息,先是派了五百名吹鼓手前去东吴迎接薛灵芸,接着亲自督促魏国机械部门制作了十辆迎亲专用车“安车”,派大批兵马护送。

直到长江北岸迎接送亲的队伍。

所谓“安车”,是曹丕发明的一种华丽而舒适的交通工具,车篷上镶满了各色金玉珠宝,车轮车轭全用粉丹画上漂亮的花纹,前车装饰着龙凤图案,整个车看上去就象一座金碧堂皇的小宫殿;车身四周还安有百子铃,车行之际,叮咚和鸣,令人心旷神怡;驾车的牲畜是尸涂国进贡的青毛骈蹄牛,行走起来快如马又稳似驴。

迎亲的大军在长江边接到了薛灵芸一行,薛灵芸换乘上“安车”继续北行,一路上,魏文帝下令各地人在路旁燃烧香草,沿途香气氤氲,缭绕不散,据说可避疫疾。

曹丕之所以要把迎亲之事办得这样铺张气派,一方面是为了倾慕已久的薛灵芸,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宣扬魏国的实力,更重要的是借以说明对吴土一乡野女子的尊重,来感化东吴臣民,使他们对魏国心悦诚服。

曹丕还命人在洛阳城外数十里处,筑土为台,台高三十丈,高耸入云;在台下四周布满蜡烛,名叫“烛台”,预备在薛灵芸到来之际,自己登高等使之用,大道旁边,每隔一里埋设一根五尺高的铜柱,用以标志里程。

所以走路的人口诵歌谣曰:青槐夹道多尘埃,龙楼凤阙望崔嵬。

清风细雨杂香来,土上出金火照台。

“土上出金”所指乃道旁树立的铜柱,而“火照台”的意思就是那由蜡烛映照着的土台。

汉是火德、魏是土德,“火照台”即火伏而土兴。

也就是汉亡而魏兴,“土上出金”则隐喻魏灭而晋兴。

薛灵芸抵达洛阳城外正是入夜时分,只因从城郊至城里的沿路上,排满了粗大的红烛,烛光闪烁,把周围照耀得如同白昼一样,生长的僻乡、用惯了幽暗惹火的薛灵芙,见到这种场面,是惊呆了,怀疑自己是不是登上了王母瑶台。

魏文帝乘坐雕玉皇辇登烛台等候她,遥见车马滚滚,尘埃腾空,迤逦而至,宛如云雾弥漫,因而感叹道:“过去说朝为行云,暮为行雨,今非云非雨,非朝非暮!”于是又称薛灵芸为“夜来”。

及见到灵芸,是她娇羞切切,纯朴清雅,象一朵远离尘嚣的荷花,美丽中透满了纯洁,使曹丕欣喜至极,急忙上前握住她的纤纤玉手,同登雕玉辇,进入宫中。

外夷蓄邦听说魏文帝新娶美妃,特派人送来火珠龙驾钗庆贺,这火珠龙鸾钗乃是域外异宝,白天看上去就象普通的龙凤金钗,但一到夜晚,就闪烁着晶莹的光芒,亮丽夺目。

曹丕拿过火珠龙鸾钗,准备替薛灵芸插上发髻,可他掂了掂,心觉此钗太重,戴在纤秀的薛灵芸头上恐怕有累佳人,他顿生怜香惜玉之情,脱口念道:“明珠翠羽尚不胜,况乎龙鸾之重,如何消受得了。

”因命人替薛灵芸收好火珠龙鸾钗,仅作观赏,不必戴在头上。

曹丕对薛灵芸的关爱之情,从这件小事上就可见一斑。

薛灵芸就是一块没有人工雕饰的美玉,以她纯朴、自然、善良的风貌生活在宫中。

她不懂得宫廷的繁文缛节,也不了解朝廷中的争斗倾轧;她只把曹丕看成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丈夫,以她所能了解的夫妻之情,温柔地、真切地、委婉地、无微不至地侍奉夫君。

薛灵芸的到来,仿佛一股原野里清新的风吹进曹丕历经沧桑的心田,使他享受到一般的帝王所难以体味到的真挚相依的夫妻之情。

夫妻挚情,在普通的百姓中很容易产生,一般的人也就常常不觉得特别珍贵;但贵为至尊,富拥天下的帝王与后妃因为有着权势、财富、子嗣等因素的影响,反而难以产生纯真的夫妻之情。

而魏文帝曹丕偏又对这种纯真之情十分向往,所以薛灵芸对他来说是多么的难得,至此他才算是真正有了情感的归宿。

因为有对薛灵芸的真爱,所以他对薛灵芸生活习惯与宫中礼制不合的地方也就很能宽容。

例如,薛灵芸在家乡已习惯在昏暗的灯光下缝织刺绣,以便节省灯火;到皇宫后,宫殿灯火通明,她觉得真是极大的浪费,因此也要求全部熄灭,只剩下一支蜡烛照着她缝织刺绣。

曹丕也应允了她的要求,常常伴坐在一旁,在幽幽烛光下,默默望着忙碌着的薛灵芸,有时甚至产生幻觉,以为自己与妻子,是一对过着男耕女织生活的乡野夫妻。

薛灵芸心灵手巧,所缝制的衣物,新颖美观,手工精致,自从她入宫后,曹丕所着服饰,都是由她亲手剪裁缝制,凡不是薛灵芸缝制的衣服,曹丕一概不穿,薛灵芸能绣曹丕最喜欢的迷迭香;宫女们也纷纷向她学习缝织和刺绣技巧,人们都称她是“针神娘娘”。

一次,曹丕不小心,在后花园中挂破了衣裾,他脱下衣服丢在一旁,又换上新装,贵为天子的他已习惯不穿破旧衣装了。

薛灵芸见了也不作声,只默默地拾起衣眼,用细针精心地把破口处织补好,并在织补处巧妙地绣上一些花纹,使破口处完全看不出破绽。

她把衣服挂好,并不叫曹丕换上。

几天后曹丕发现他丢掉的衣服又挂在床头,便拿了过来,一看破处已修补得天衣无缝,他十分感动,知是薛灵芸所为,赶紧把衣服换上身。

从此后,他对薛灵芸缝制的衣服穿得更爱惜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