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领导者的魅力(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掌握什么是领导者的魅力;
●了解魅力两论的概念;
●掌握不同视角下的领导者魅力;
●知道领导者的人格魅力和方略魅力。
何为领导者的魅力
一、魅力两论概念
1.魅力之源
源于特质
造成领导者魅力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人的特质。
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情绪体验和行为动作会影响自身的气质;
第二,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会影响自身的性格;
第三,所能为者和可能为者会影响自身的能力;
第四,主观评价和行为倾向会影响自身的态度;
第五,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会影响自身的认知。
源于习得
魅力不是天生的,需要在平时生活中学习和积累,也就是所谓的习得。
作为领导者,应该坚持智、信、仁、勇、严。
智,就是要立功,做知识渊博、多谋善断的人;
信,就是要立信,做言而有信、表里如一的人;
仁,就是要立德,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
勇,就是要立足,做进不求名、退不避罪的人;
严,就是要立威,做奖罚分明、以身作则的人。
源于事件
领导者的魅力也通常源于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领导者作为公众人物,在公众舞台上的“表演”和“观众”对“表演”的评价是一体两面,领导者不可能不“表演”,“观众”也不可能不评价。
因此领导者要考虑的就是“表演”的最佳状态,也就是做到“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
2.魅力之基
领导者魅力的基础在于领导者和追随者的互动关系。
作为领导者,要制造、培养、巩固一批追随者,让自己的精神依存在于追随者的心中。
领导者必须具有四种内在的能量:影响力、感召力、应急力和自制力。
影响力
在领导工作中,从政工作者需要有观点、有习惯、有旗帜、有格局,其中影响力是不可或缺的。
有影响力的领导者有四个主要特征:
观点方面。
善于用自己的思想改变别人的思想。
习惯方面。
善于用自己的行为改变别人的行为。
旗帜方面。
善于用自己的理念改变组织的方向。
格局方面。
善于用自己的主张改变组织的进程。
对管理者来说,天赋所致的影响力被称之为特质派;后天习得的影响力被称之为学问派或行为派。
事实上,两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感召力
感召力是获得别人认同的能力。
感召力与影响力的不同之处在于:影响力从内向外散发,感召力则由外向内聚拢;影响力的基点是领导者个人,感召力的基点则是追随者。
有感召力的领导者有四个主要特征:
谦恭。
谦卑可亲,恭敬可爱。
有童心。
天真可信,单纯可戴。
和蔼。
温和可亲,风趣可近。
灵活。
敏捷可动,善变可立。
有感召力的领导者,会用言行感动追随者,使其高度认同;会用言行激励追随者,使其刻意模仿;会用言行鞭策追随者,使其产生共振。
只有既能够让他人崇拜自己,也能够崇拜他人,才能在不断进步中取得更大成就。
应急力
领导者遇到重大、危机性事件的时就,才会真正考验到领导者的应急能力。
危机性事件常常会产生三个效应:
第一,涟漪效应。
危机就像将石头丢入水中,水面的波浪像涟漪一样会越传越远,当前的危机可能带来更大的危机。
第二,蝴蝶效应。
一个小扰动逐渐放大的效应,近区危机可能带来远处更大的危机。
第三,多米诺骨牌效应。
该效应产生的能量是十分巨大的。
首发危机处理不当,可能带来后续更大的危机。
要点提示
危机事件会产生的效应:
①涟漪效应;
②蝴蝶效应;
③多米诺骨牌效应。
有应急力的领导者有四个显著特征:
坚毅性。
在障碍面前不屈不挠,更加自信。
保护性。
愿意承担高风险,并避免造成事情的不可逆。
吸纳性。
愿意吸收新经验,尝试新方法。
容错性。
能够容忍下属不明确的回答。
自制力
作为领导者,一定要拥有对自己控制的能力。
有自制力的领导者有四个主要特征:
谨慎。
懂得谨言有益、慎言无害。
均衡。
懂得拿捏有度、把握分寸。
合宜。
懂得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明智。
懂得通达事理、见招拆招。
领导者锻炼自制力时,最重要的是注意情感要适度、适时、适所。
二、不同视角下的领导者魅力
领导者如果没有魅力,就很难有追随者和拥护者。
领导者魅力主要体现在三个不同的视角下。
1.开放的视角
改革开放为领导者打造了一个开放的世界,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在开放的世界中,一个领导者没有魅力,也就没有立足力,就很难得到公众的信服;在开放的世界中,与其摆平少数人让自己得到晋升,不如将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出色。
从开放的视角来讲,要想将工作做到出类拔萃,领导者需要做到四个方面:
第一,有知名度,体现自己特色,得到自己期待的东西。
第二,有美誉度,得到上级认可。
第三,有信任度,得到大众的认同;
第四,有曝光度,得到媒体关注。
2.执政党的视角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到:
“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
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
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
”
中共中央提出,执政党应该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国际五大能力。
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第二,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第三,有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第四,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第五,有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3.从业者的视角
中国共产党中的领导干部,既包括体制内的,也包括所谓的“六类人”,即受雇于民企、外企、个体户、中介组织、自由职业者和私营业主等新型阶层的同志。
这两个群体都是时代的精英,但两者从交流中均产生了不同的自我要求以及向对方学习的必要。
从不同视角可见,为官者地位高低和魅力大小没有必然联系。
三、领导者的人格魅力与方略魅力
1.人格魅力
做人是做官的基础,领导者的人格魅力就是领导魅力的基础。
领导者的人格魅力,就是领导者在被领导者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领导者得到被领导者信任和服从的精神感召力,是被领导者对领导者心悦诚服的态度。
基于领导者个人内在素质和公众形象的魅力,使领导者对被领导者造成一种权力难以达到的巨大影响力。
作为领导者,人格魅力主要由五部分构成:
气质
气质是一种天赋,是人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动作。
性格
性格是一种社会认同,是人的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
能力
能力是一种本事,是人的所能为者和可能为者。
态度
态度是一种倾向,是主观评价和行为倾向。
自我
自我是与他人的根本差异性,指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
2.方略魅力
方略魅力是指领导者为了完成使命而谋划和实施的通盘计划和策略。
如果领导者的人格魅力讲究的是给人留下良好印象,以达成领导的效能,领导者的方略魅力的直接目的即行之有效。
站在方略的角度,有魅力的领导者应该符合以下特征:
眼界开阔
作为领导者,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思路开阔
作为领导者,要多谋善断、留有余地。
胸襟开阔
作为领导者,要吃得起苦、吃得起亏。
3.人格魅力与方略魅力的关系
人格魅力与方略魅力构成了领导者的人生风格,就如同舟之两桨、车之两轮、机之两翼,缺一不可。
只有人格魅力而无方略魅力,容易被人称为花架子,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只有方略魅力而无人格魅力,容易被人称为莽夫子,有实无形,中用不中看。
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成为领导者中的极品,成为真正出类拔萃的领导者。
外方内方的毛主席
毛泽东是一个外方内方的人,在人格和方略上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毛泽东早年爱好思考,他的最后成功得益于政治天赋:始终谋方向、谋路线、谋大局。
其次,毛泽东是一个成功的教师,能够既准确又富有激情地将自己的路线传达给追随者。
再次,毛泽东是一个天然的牧师,有能力将与自己身份相距甚远的车夫、农民聚集在党旗下,举起右手一起宣誓。
最后,毛泽东能够不惜一切代价,捍卫自己的政治主张,并与一切反对力量做不妥协的抗争,直至胜利。
外圆内方的邓小平
与毛泽东恰恰相反,邓小平是一个外圆内方的人。
在人格方面,邓小平柔中带刚、绵里藏针;在方略方面,邓小平韬光养晦、从不伸头。
在和平年代,只有做到外圆内方,才能站得稳、走得远。
温家宝:一个富有魅力的大国总理
温家宝说:“要做一个勇于创新的领导者,要做到‘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
(1)人生轨迹
26岁之前:人生发展的第一阶段(1942—1968年)
此阶段特点:日新月异,允公允能。
温家宝,1942年9月生,天津市人,毕业于南开中学。
1960—1965年,在北京地质学院地质矿产一系地质测量及找矿专业学习。
196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北京地质学院地质构造专业读研究生,1967年9月参加工作,1968年毕业。
研究生学历,工程师。
这个阶段是温家宝积累专业知识的阶段,也是步入党政工作的开端。
26岁—39岁:人生发展的第二阶段(1968—1981年)
此阶段特点:坚韧弘毅,厚德载物。
1968—1978年,温家宝在甘肃省地质局地质力学队任职技术员、政治干事、队政治处负责人。
1978—1979年,在甘肃省地质局地质力学队担任党委常委、副队长。
1979—1981年,在甘肃省地质局担任副处长、工程师。
温家宝与胡锦涛的人生经历有着某些相似之处:同样26岁离京,温家宝是服从分配,胡锦涛是自行申请调离;同样去过甘肃,温家宝在地质力学队工作,胡锦涛在刘家峡工程局房建队劳动;都善于做人生角色的切换,从技术工作者转成管理工作者。
温家宝和胡锦涛都既有良好的理工科背景,又有较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文素养,在人生最困难的时候,恰是这方面的素养使他们躲过一劫。
39岁—43岁:人生发展的第三阶段(1981—1985年)
此阶段特点:进城进京,宠辱不惊。
1979年温家宝在甘肃省地质局担任副处长、工程师,是副处级,1981年提副局,成为甘肃省地质局副局长,1982年提正局,成为地质矿产部政策法规研究室主任、党组成员,1983年提为副部,成为地质矿产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党组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
1982年是温家宝人生阶段的第三个转折,因为孙大光伯乐识良驹。
孙大光把全国被选拔为副局级干部的年轻人分期、分批地组成小组,自己带队到全国进行考察、听汇报、讨论,然后写成文件。
温家宝与孙大光于1981年8月第一次接触,之后参加了第二批和第四批考察。
经过两次仔细观察,孙大光确定温家宝是棵好苗子,于是向中央汇报,调温家宝回京。
43岁—51岁:人生发展的第四阶段(1985—1993年)
此阶段特点:不失不越,不折不扣。
1985年,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的王兆国缺一个办公室副主任,因此向胡耀邦提出申请,胡耀邦对这个名额提的要求是:学工程技术出身,文字功底较好,人比较低调。
温家宝恰好满足所有的要求,成为了中央办公厅副主任。
1986年,顶层领导全部通过,提升温家宝为中央办公厅主任,这是温家宝政治生命中的里程碑事件。
1987年,温家宝开始任职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兼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书记。
1992年,任职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书记。
温家宝工作的几年中,经历了极其复杂的环境,但他做到了不失不越、不折不扣。
51岁—60岁:人生发展的第五阶段(1993—2002年)
此阶段特点:知恩图报、鞠躬尽瘁。
1993年,温家宝成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1997年,成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1998年,成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党组成员,中央金融工委书记。
2002年,成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党组成员,中央金融工委书记。
随着年龄增长,温家宝逐渐从办公厅工作走上新的台阶,他在江泽民身边工作了五年,在朱镕基身边工作了五年,是唯一一个没有当过封疆大吏而做到总理的人。
温家宝将这些总结为执行力和公信力,在政府报告中提出:“提高我们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
61岁—现在:人生发展的第六阶段(2003年至今)
此阶段特点:殚精竭虑,不负众望。
2003年3月18日,温家宝就职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党组书记。
温家宝曾在回应记者答问时引用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形容自己会将最后的精力全部献给国家和人民。
并且希望留给后人两点精神遗产:第一,遇到灾难时不要退缩,要勇于面对,并且带领人民去克服,这需要坚定、勇气和信心;第二,一个政府,除了对人民负责、服务、献身和廉洁以外,不应该有任何特权,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权力都要为了人民。
从2003年的SARS爆发到2008年的冰雪灾害和特大地震,从2009年山西屯兰煤矿事故到2011年恶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温家宝都亲自作出批示,甚至亲身参与到事件的处理过程中,确实做到了殚精竭虑,不负众望。
总理的言传身教,对于当今各级官员为人从政,无疑具有振聋发聩的启迪与导航作用。
(2)人生感悟
低头做事,全靠本事。
“我首先对全国人民讲几句话,感谢人民对我的信任。
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我出生在农村的一个教育世家,我的祖父、父亲和母亲都是教员,我的孩提时代是在战乱中度过的,战火烧毁了我的全家,包括爷爷亲手办的那座小学。
旧中国的苦难在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摘自温家宝2003年3月18日答记者问)
埋头做事,兢兢业业。
“我从在大学学地质到从事地质工作,整整25年,这期间大部分是在非常艰苦和恶劣的环境中度过的,我深知人生的艰辛,也知道国家建设的艰难,但我也树立了一种信心: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不畏艰险,勇于攀登,一定能达到光辉的顶点。
”(摘自温家宝2003年3月18日答记者问)
抬头拉车,专心致志。
“我在中南海工作了18年,这是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十分重要的一个时期。
我亲眼目睹了在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同志的领导下,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面貌发生的历史性变化。
我经历了这场伟大的实践。
……全国2500多个县(区),我跑遍了1800多个。
这使我更深切地了解了国情和人民的状况,我深知人民的期待,我绝不辜负人民给我的期望,一定要以人民给我的信心、勇气和力量,忠实地履行宪法赋予我的职责,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不负众望。
”(摘自温家宝2003年3月18日答记者问)
仰头前行,善始善终。
听完温家宝总理的发言后,德新社记者提问:“朱镕基开始当总理时,他说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他都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和他比起来,您觉得自己的工作风格怎么样?”总理的演讲稿是提前准备的,记者的问题是临时提出的,因此回答更能反映温总理的特质。
温家宝回答道:“朱镕基总理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个领导人,他有许多优点值得我学习。
至于我自己,大家普遍认为我是一个温和的人。
但同时,我又是一个有信念、有主见、敢负责的人。
在我当总理以后,我心里总默念着林则徐的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就是我今后工作的态度。
”(摘自温家宝2003年3月18日答记者问)(3)人生风格
经历本身就是财富,经历本身就是本领。
知识、经验与信念,是人生鼎立的三足。
统观温家宝的人生风格,可以总结为16个字:坚持信念、把握操守、稳打稳扎、步步为营。
领导者的人格魅力修炼
一、培养激情
激情指的是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领导者要想感召他人、应对危机、保持自制,充满激情是十分重要的。
1.何谓激情
构成激情的要素主要有:状态、心态、气势。
状态
“激情”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强烈的、具有爆发性的情感,如狂喜、愤怒等。
人生会经历高峰期,也会有低谷期,还有处于两者之间的高原期,只有充满激情的人,才能在不同时段保持守恒状态。
产生激情不难,保持激情不易,长期保持激情对人生很重要。
所谓“天助自助者”,在低谷时,要学会安慰自己;在高原时,要学会激励自己;在高峰时,要学会告诫自己。
心态
心态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状态,充满激情的心态是积极、向上、平和的。
激情是反映事业成就的标尺,激情是由对某种事物极度热爱而产生的一种亢奋心情,人在充满激情时会不惜为目标牺牲一切;激情促使人保持活跃的状态,精神高度集中,信心百倍,做事情游刃有余,工作效率提高。
气势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作为领导者,只有做到这三种状态,才能有气势,从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有能力的领导者不会强迫他人追新求异,而是充满激情地将价值观、交流和行动合二为一,为他人打造一面镜子,让其认清自己最深层的愿望和最强烈的动机,以此激励他人勇于创新并付诸行动。
2.激情产生力量
激情看不到、摸不着,但对人的成功无比重要。
具体而言,激情的生产力量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使领导者度过低谷
政治舞台上的成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通向成功的道路上布满荆棘,大浪淘沙,不得志的低谷期最能考验从政者的恒心和意志力,只有充满激情的信心和执著坚持的人,才有可能迎来低谷之后的辉煌。
使人保持战斗的状态
现代社会可谓危机四伏,无论身处哪个领域,竞争都十分残酷,稍有疏忽就可能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要想获得成功,就要坚持不懈,时刻保持战斗的状态。
不懈努力的源动力
激情是一种对生活充满希望、对人生充满渴望的态度,是一种执著的追求,是对更高层次境界的向往。
想做一个积极进取、走向成功的人,激情是不可或缺的。
改革和进步的必要条件
点燃激情是革新的意义所在,仅把管理当做革新,是一种片面的想法。
作为领导者,发动革新固然很有必要,然而领导者思想错位、领导无方的现象比比皆是,原因就在于没有认识到激情的作用。
激情是领导艺术的核心之一,领导者必须逐渐激发新观念,将其运用于生产实践新方法中。
3.激情两论
激情最主要的体现就是自信和乐观两个方面。
自信
自信是生机的表现形式之一,有激情的人最不缺乏勃勃生机,总是特别有自信。
自信的特征。
一般来说,自信的人拥有以下特征:
第一,勇于担当。
自信的人将失败总结为努力不够,将成功归功于发挥超常,对自己与他人都是同样的标尺。
第二,活得坦荡。
自信的人会对别人的成就表示由衷钦佩,会把别人的先进看作对自己的鞭策,把别人的批评看作对自己的关爱。
第三,活得宽容。
自信的人会因别人讽刺中的幽默开怀大笑,会把别人的指指点点当做对自己的关心,把别人的误解看做一种意外。
要点提示
自信的特征体现:
①勇于担当;
②活得坦荡;
③活得宽容。
自信的运用。
自信是激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地用好自信对管理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具体来说,需要注意三个方面:
第一,彰显自信。
自信的人要懂得彰显自己,懂得长期高度肯定自我、有时适度悦纳自我、瞬间刻意为难自我的重要性。
第二,用好自信。
自信源于长期的生活阅历,要用好自信,领导者需要做到:从大局考虑,相信自己事业的合法性;从日常出发,坚信忙碌的合理性;从失误考虑,坚信出错的合情性。
第三,把握自信。
具有自恋人格的人更愿意勤奋工作,但过分自恋就是自负。
领导者要把握好自信、自恋、自负之间的度,最大限度地提升自信心、审查自恋心、克服自负心。
乐观
乐观的特征。
与自信的人相类似,乐观的人同样拥有很多好的特征:不论环境如何恶劣,都会努力寻找发展的机会,从不把时间浪费在抱怨命运的不济和感叹不公上,坚信只要永不放弃,就一定能扼住命运的咽喉。
乐观的运用。
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主要从三个方面正确对待乐观:
第一,学会乐观。
乐观是心胸豁达的表现,是身心健康的法宝,是人际交往的基础,是工作顺利的条件。
领导者要学会思考问题,学会乐观。
第二,不分状态。
人生有四个状态:进、退、留、转。
所谓“进”,即向上走,但凡向上走,都要明白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道理;所谓“退”,是向下走,但凡向下走,都要明白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道理;所谓“留”,是指留下,但凡留下,都要懂得坚持信念、把握操守的道理;所谓“转”,是指离开,但凡离开,都要懂得组织决定、历练人生的道理。
一个人如果在这四种状态下都能保持平和、恒定的心态,前途就会不可限量。
第三,少发牢骚。
要学会在任劳任怨中找到人生的目的、人生的态度和人生的价值。
乐观的修炼。
管理者想要成为乐观的人,还可以采取“陈氏五法”。
第一,养神:学会休息;
第二,养志:学会退让;
第三,养性:学会阅读;
第四,养眼:学会放松;
第五,养志,学会克制。
二、培养责任感
责任指一个人从业过程中应尽的职责,责任感指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负责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
责任感强调的是主观感受,生活在不同社会条件下的人们,由于经历、地位不同,对同一事物形成的态度和价值观就会不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行为活动方式。
1.何谓责任感
责任感是一种自觉的态度,没有责任感的组织,是无序和低效的组织;没有责任感的领导,是无良和无能的个体。
总的来说,责任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
态度
态度是一个人看问题的视角,包括知、情、意三个方面。
“知”。
是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应用知识、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情”。
是情感,指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高级社会性情感,常用来描述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
“意”。
是意志,指人类特有的、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的心理现象。
从这三个视角来说,领导者要懂得看问题客观公正的重要性,懂得表形态喜哀适度的重要性,懂得达目的坚毅持久的重要性。
价值观
价值观包含三个方面:
第一,尺度;
第二,与尺度相关的标准;
第三,根据尺度和标准得到的结论。
尺度是价值观的核心。
尺度(价值尺度)即判别问题的度量衡,同一件事情,人们所站的角度不同,尺度就不同,判断标准就不同,得到的结论也就完全不同。
管理者的价值观要做到:把握恒定尺度、把握正确标准、做出合理结论。
责任感反映的是人的思想品德。
有责任感的人总是和顾全大局、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助人为乐、谦逊礼让等优良品德联系在一起,在帮助别人获得幸福中得到满足。
行为习惯
中国自古提倡仁、义、礼、智、信,这是培养责任感的有效方式。
第一,仁的方面。
领导者要保持恻隐之心。
第二,义的方面。
领导者要保持羞恶之心。
第三,礼的方面。
领导者要保持恭敬之心。
第四,智的方面。
领导者要保持是非之心。
第五,信的方面。
领导者要保持真诚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