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考点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看待中国环境威胁论?

环境问题在我国如此的严重,究其原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地理因素,亦有经济、人文社会等因素,而且我们国家的具体国情又使其具有特殊性,

(1)经济因素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同时也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这个阶段正是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时期,因而我国在这一时期承受的生态环境压力会更为沉重。

第一,经济发展引起的环境问题恶化。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对社会生产力的极大解放,这种解放刺激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对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和各行业污染物排放量也会随之高速增加。然而,由于国民经济尚处在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转型时期,人们只关注于经济增长的数字,却往往忽略了其背后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造成环境的极大破坏;我国近年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呈几何级数增长。

第二,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市场经济发展所追求的是高额利润,是相对少数人的利益,而环境保护则是多数人的利益,二者是对立状态,法律对这种显性冲突的社会关系,比较容易做出规范。而我国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经济利益的主体和环境利益的主体具有统一性。但近年来,我国农村环境恶化尤为明显,一些乡镇企业的农民为“脱贫致富”,宁肯容忍环境污染对国家、所在集体和本人的损害。对此,国家不得不采取强制措施关闭“十五小”企业。但在一定意义上,政府既是冲突调解者,又常成为冲突的一方(地方利益),违法阵营庞大,法律执行的难度极大。

(2)人文社会因素

第一,我国人口众多,环境的资源压力大,环境问题与人口有着密切的互为因果的联系。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一定地理环境和生产力水平的条件下,人口增长应有一个适当比例,人口问题与环境问题是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庞大的人口数量及快的增长,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可以这样说,我国的人口问题是短时期内很难扭转的最大社会问题之一,这是用不着忌讳的。人口问题导致了我国资源的绝对短缺,因而往往出现了对资源的无节制开发的现象,这种现象伴随着惊人的浪费,给我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第二,公众环保意识普遍较差。“所谓环保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环境状况和了解环保规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念而发生的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它最终体现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上。”目前我们国家的大多数人对于环境问题的客观状况缺乏一个清醒的认识,据调查,国民对于环境状况的判断大多是态度中庸,无敏感性,对许多根本性的环境问题缺少了解,甚至是根本不了解,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社会公众不愿意主动地去获取环境知识。2000年“世界环境日”前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教育部联合进行的对全国公众环境意识的调查报告得出的结果是,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知识水平还都处理较低的水平,环境道德较弱,我国公众环境意识中具有很强的依赖政府型的特征,政府对于强化公众环境意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从这些大量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国民的环保意识是有多么的差。一国的国民的环保意识如此的差,可以想象这个国家的环境问题又是怎样的一个状况了。

第三,环境问题与贫困等其它的社会问题交叉在一起,又有形成恶性循环的趋势。环境问题在当今世界各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们可以归纳出这样一点,富国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与污染物相关的环境污染,而穷国环境问题主要是与自然资源相关的环境破坏,前者比较容易得到防治和恢复,而后者的防治和恢复则要困难的多。我国的环境问题也有类似情况,在平原、沿海及大城市等经济发达的地区,环境问题主要以以环境污染为主,如今经过不断地治理正在不断有所缓解;而西部相对贫困地区,环境破坏引起的生态环境恶

化十分严重,且日益呈现出环境问题与贫困同步深化,形成恶性循环的趋势。

环境威胁论

美国是中国环境威胁论的中坚力量,日本、韩国和印度助长了中国环境威胁论。

主导国家渲染中国威胁论的动机:1、处于对本国环境安全的担忧2、夸大中国的环境问题,逃避并转嫁国际责任3、以环境威胁为借口,在经济和外交领域遏制中国。

中国环境威胁论对中国的影响

1、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形象。国家形象,也称国家对外形象,是一个综合体,是国家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它是一系列信息输入和输出产生的结果,可以看作是国际社会公众对一国相对稳定的总体评价因此,国家形象的塑造是一个自我塑造与自我塑造被他者认可的过程,认知主体的文化背景、价值体系、利益动机的差异,常常导致国家的自我形象与他我形象的不统一或存在较大的认知分歧,中国环境威胁论的制造与传播,介入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形象塑造,给中国的国家形象造成了冲击。中国环境威胁论的传播体现了威胁论主导国家学术界和舆论界对中国国家形象(主要是环境领域形象)的构建,他们大多从自身利益出发,一再认为中国的污染威胁了世界环境,强调中国是全球污染威胁和能源威胁,集中构建了中国一味发展经济而不顾环境保护不愿承担全球环境治理责任、过渡消耗能源、第一碳排放大国等方面的负面形象。

一味地指责中国的责任,忽略中国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努力,不客观公正地正视这个问题, 都体现出/中国环境威胁论制造者的别有用心,中国环境威胁论给中国塑造的这种负面形象,影响了公众对中国的认知与认同感,给中国积极树立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蒙上了一层阴影

2、给中国解决环境问题带来了压力

中国环境威胁论指责中国是全球温室气体第一排放大国,加剧了全球环境问题,要求中国在环境治理中必须承担与发达国家类似的减排义务。从1997年到现在,大多数发达国家不仅自己未能完成京都议定书中的承诺,还通过转嫁责任来限制中国的发展"它们在要求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同时,还对中国的能源消费和环境容量进行约束"各主导国家渲染中国环境威胁论的一般性套路就是,提出中国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显著增加的领域或数量,例如资源消耗量或二氧化碳排放量,对这些数字不进行任何客观的!历史的!公正的分析,对中国的相关努力也视而不见,就得出/中国威胁的结论,并要求中国承担相应的责任"它们试图通过威胁论施压,迫使中国做出改变或调整,从而抑制中国发展的步伐

在全球范围和水平下,中国既是世界上最大的污染者之一,又是能源和资源最大的需求者之一在这种发展背景下的中国环境威胁论论调,必然会给中国的资源开发带来额外的舆论压力,在某种程度上拖住经济发展的步伐。中国环境威胁论主导国家的这种强硬态度,给中国参与解决环境问题带来了很大压力,有调查显示,大多数气候变化官员和相关学者认为谈判涉及的国际规范因素(如中国环境威胁论、环境责任论、全球环保理念等)对中国的政策影响比较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