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 环境卫生学研究方法(2014)
环境卫生学第8版pdf
环境卫生学第8版pdf引言概述:环境卫生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类健康关系的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方便学习和研究,环境卫生学的教材逐渐发展出多个版本,其中第8版是目前较为权威的版本。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环境卫生学第8版的内容。
正文内容:1. 环境卫生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1.1 环境卫生学的定义和范围:介绍环境卫生学的基本定义,以及其所研究的范围和涉及的领域。
1.2 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原理:解释环境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包括环境因素对健康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2. 环境卫生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2.1 环境卫生学的研究方法:介绍环境卫生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如调查、观察、实验等。
2.2 环境卫生学的技术手段:详细阐述环境卫生学中常用的技术手段,如环境监测、污染物分析等。
3. 环境卫生学的重要领域和应用3.1 空气污染与健康:探讨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包括大气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和危害。
3.2 水污染与健康:介绍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包括水中常见的污染物和水源保护的重要性。
3.3 食品安全与健康:强调食品安全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包括食品中的常见污染物和食品安全管理的措施。
3.4 噪声与健康:讨论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包括噪声的来源、对听力和心理的影响等。
3.5 建筑环境与健康:探讨建筑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包括室内空气质量、室内装修材料的选择等。
4. 环境卫生学的政策与管理4.1 环境卫生政策:介绍环境卫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包括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4.2 环境卫生管理:详细阐述环境卫生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包括环境监测、环境评估和环境风险管理等。
5. 环境卫生学的未来发展趋势5.1 环境卫生学的前景与挑战:探讨环境卫生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新兴环境问题和技术的应用。
5.2 环境卫生学的国际合作:介绍环境卫生学在国际上的合作与交流,包括国际组织和跨国合作项目。
5.3 环境卫生学的应用领域拓展:探讨环境卫生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
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
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环境卫生学是一个研究人类生活环境与卫生健康相关问题的学科,主要关注人们生活和工作所处的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环境监测和评价环境监测和评价是环境卫生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其主要目的是研究环境中各种有害因素的分布、浓度、来源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这些有害因素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
环境监测旨在精确测量环境因素的浓度和浓度分布,确定环境因素对公众健康的影响标准,评估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改善和治理措施。
评价结果可用于制订环境标准和监测规范,指导环境监管和管理行为。
二、环境卫生与健康危害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环境卫生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环境污染、气候变化、饮食卫生、环境噪声等因素可引起一系列卫生问题,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免疫力下降、过敏性疾病、皮肤病、癌症等。
环境卫生学家通过研究上述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旨在提高公众对卫生问题的认识度,指导人们选择更加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卫生健康的风险。
三、环境卫生治理和管理环境卫生治理和管理是环境卫生学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
环境卫生治理和管理包括环境污染治理、环境噪声治理、微生物控制、营养与健康、毒理学、职业病防治等。
环境卫生治理和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治理和管理措施,改善人类生活环境,保障公众健康。
同时,与环境卫生决策相关的法律、政策等相关机制的制定、落实和监管都属于环境卫生管理的范围之内。
总之,环境卫生学是一个以人体健康为中心的综合性学科,其研究内容涉及环境监测和评价、环境卫生与健康危害以及环境卫生治理和管理等领域。
环境卫生学研究可以指引相关机构与行业建立健康清洁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人体健康保障提供前提条件。
环境卫生学研究内容
环境卫生学研究内容根据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及上述各种环境因素,可将环境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理论研究这是解决环境与健康问题的基石,是环境卫生学的前沿领域。
通过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基础研究可望解决环境卫生学中的重大理论问题。
这一领域所取得的任何进展和突破,都会对揭示环境因素与机体相互作用的奥秘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这也是当今人们提出并实施环境基因组计划的原因所在。
采用先进的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环境污染物在细胞水平(如细胞行为和功能,细胞信息传递和调控等),蛋白质水平(如应激蛋白的形成,蛋白质的功能,代谢酶的多态性等)及基因水平(如基因的应答,损伤,修复与调控,基因的多态性等)上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揭示某些环境相关疾病的发病原因和多种环境因素的致病机制及人群易感性或耐受性的差异,极大地丰富环境卫生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对环境卫生学的发展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2、确认性研究各种环境介质中存在着诸多环境因素,其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模式十分复杂。
有些环境因素由于对机体作用的强度和频率不同而呈现出其生物学效应的双重性,在浓度适宜时对健康有益,浓度过高则对健康有害。
各种污染物的生物学效应多种多样,同一污染物对不同个体可产生不同的效应,而不同污染物对同一个体有时也可产生相同或类似的效应。
由于环境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极其复杂,医学|教育网|整理|且涉及面广,其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远未阐明,在研究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时,既要考虑单一环境因素的作用,也要考虑多因素的联合作用;既要重视污染物的急性作用,又要重视其慢性影响;既要揭示污染物的早期效应,又要揭示其远期效应。
同时,在确证环境因素与健康的关系时,还应及时发现反映机体接触污染物的暴露生物标志(biomarker of exposure),反映污染物对机体影响的效应标志(biomarker of effect)和反映机体对污染物反应差异的易感性生物标志(biomarker ofsusceptibility)。
环境卫生学
发现Biblioteka 生物因素水传播疾病生物因素
寄生虫和生物性变应原(如植物花粉,真菌孢子,尘螨和动物皮屑等)。在正常情况下,空气,水,土壤中 均存在着大量微生物,对维持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但当环境中的生物种群发生异常变化或环境中有生物性污 染时,可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间接或潜在的有害影响。即使在发达国家,水污染引起的健康危害仍时有报道, 例如1993年4月在美国威斯康辛州曾爆发了由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引起的介水传染病,有40。3万人患 病,4000余人住院治疗,有112人死亡。而在发展中国家生物性污染广泛存在,并可引起相关疾病的爆发流行。
定义
定义
环境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也已成为环境科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pettenkofer(佩滕科费尔)设立卫生学教室,是环境卫生学之父。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
环境卫生学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阐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人体对环境的 作用所产生的反应,即环境与机体间的相互作用。这是环境卫生学的基本任务。对于人类而言,环境是指围绕人 群的空间及其中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庞大系统。它由多种环 境介质(environmental media)和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factors)组成,前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 境条件,通常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物质形态而存在,能够容纳和运载各种环境因素;而后者则通过环境介质 的载体作用,或参与环境介质的组成而直接或间接对人体起作用。具体来说,环境介质是指大气,水,土壤(岩 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环境因素则是被介质容纳和转运的成分或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的组成成 分。环境介质的三种物质形态(气,液,固)在地球表面环境中通常是不会以完全单一介质形式存在的,例如水 中可含有空气和固态悬浮物,大气中含有水分和固态颗粒物,土壤中含有空气和水分。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介质 的三种物质形态可以相互转化,其物质组成也可以相互转移。例如水中的酚,氰可挥发到大气中,土壤中的氰化 物既可通过渗漏进入地下水,也可通过挥发释放到大气中。环境介质的运动可携带污染物向远方扩散。由此可见, 人体暴露接触污染物是通过多种环境介质综合作用的结果。此外,环境介质还具有维持自身稳定状态的特性。虽 然长期以来环境曾遭受过无数次自然突变事件如地震,火山爆发等及人类活动的严重干扰,但环境介质的整体结 构和基本组成仍能保持相对稳定。这表明环境介质对外来的干扰具有相当的缓冲能力。但当外来的干扰作用超出 了环境介质本身固有的缓冲能力时,就会使环境介质的结构,组成甚至功能发生难以恢复的改变。
环境卫生学
环境卫生学第一章绪论一、环境卫生学的定义1、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二、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1、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阐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人体对环境的作用所产生的反应,即环境与机体间的相互作用。
2、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介质的三种物质形态可以相互转化,其承载的物质也可以相互转移。
3、环境卫生学研究的环境通常包括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
前者如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后者如人类为从事生活活动而建立起来的居住、工作和娱乐环境以及有关的生活环境因素等。
4、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按其属性可分为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三类。
四、一些概念1、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EDs):有些环境化学物质,如有机氯化合物、二噁英、烷基酚、邻苯二甲酸酯等,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和调节发育过程的体内天然激素的生成、释放、转运、代谢、结合、效应造成严重的影响,被称为~。
2、一次污染物:是指从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3、二次污染物:是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初始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4、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由于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使某些地区的水和(或)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当地居民通过饮水、食物等途径摄入这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某些特异性疾病,称为~。
第二章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第一节人类的环境1、环境:是指以人为主体的外部世界,是地球表面的物质和现象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各种自然及社会要素构成的统一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重要条件。
2、人类的环境:是指环绕于地球上的人类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物质因素及社会因素的总体。
环境卫生学
4. 食物链
在生态系统中高营养级生物以次营养级生物为食物,依次逐级吞食, 以食物形成链锁关系,称为食物链。许多食物链交织形成食物网。 例如:甲基汞
水 圬泥 (1倍)
浮游生物 小虾 小鱼 中鱼 大鱼 人 (万倍)
生物放大作用,物质通过食物链,使得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的 浓度 比低级营养级生物体内的浓度增加很多倍,这作用称为生物放大作用。
四、一次污染与二次污染
1. 一次污染是环境受到该有害因素的第一次污染 2. 二次污染是该有害因素移出该环境后,再次对该环境造成污染。
五、一次污染物与二次污染物
1.一次污染物是从污染源直接排出的污染物。 2.二次污染物是一次污染物在环境中受到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的作用转化为另一种化合物,毒性比原一次污染物更强。 。
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
一、自然环境的基本构成
气圈 水圈 土壤岩石圈 生物圈
地球上所有生物可涉及的空间。包括大气圈下层、岩石圈 上层、整个的水圈和土壤圈。
二、生态系统
1. 概念:生物群落与其周围的环境组成的综合体 生态系统多种多样,生物圈是自然界最大的生态系统 2. 最大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绿色植物 生物群落 消费者…………人类、食草动物、食肉动物、杂食动物…
4.健康效应谱(P.20) 5.易感人群和高危险人群 ⑴ 易感人群又称敏感人群;对环境中有害因素作用的反应比普通人群更
为敏感,易受伤害。 ⑵ 高危险人群,是指处在高危险环境中的人群。例如高暴露人群。 6.基因多态型
寻找易感基因对发现和保护易感人群十分重要
五、微量元素
1. 概念 (1)常量元素:占人体内化学总量的99.95%的元素称常量元素。 主要有C、H、O、N、S、K、Na、P、Ca、Mg等11种元素。 (2)微量元素:在人体内正常含量小于人体体重0.01%的元素称 微量元素。主要有Cu、Zn、Fe、Se、F、I等。
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一)
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一)1.人类自然环境的构成包括()。
A.大气圈B.水圈C.土壤岩石圈D.生物圈E.以上都包括【答案】E2.下列哪项不是反映小气候对人体影响的常用生理指标()。
A.皮肤温度、体温B.脉搏、心率C.代谢产热量D.出汗量E.温热感【答案】C3.下列哪项不是健康城市的标准()。
A.清洁的环境、可靠的食品、饮水、能源供应B.舒适的生活条件、便利的交通体系C.各种娱乐和休闲场所,方便市民沟通和联系D.保护文化遗产、改善健康服务质量E.保证市民在营养、饮水、住房、收入、安全等基本要求【答案】B4.环境卫生学研究的对象包括()。
A.自然环境B.生活居住环境C.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和生物圈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答案】D5.引起"富营养化"的原因是()。
A.能量流动失去平衡B.温室效应C.酸雨D.氮循环不平衡E.以上都是【答案】D6.居住建筑密度是指()。
A.每人居住建筑用地面积B.单位面积上的居住人数C.使用面积占建筑面积之比D.居住建筑基底面积/居住建筑用地面积E.每万平方米上的建筑物个数【答案】D7.环境影响评价是指()。
A.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评价B.多年的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的评价C.将来要建设的项目可能对环境的影响评价D.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评价E.寻找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的评价【答案】C8.下列哪项不是氯化消毒的方法()。
A.普通氯化消毒法B.氯胺消毒法C.折点消毒法D.二氧化氯消毒法E.过量氯消毒法【答案】D9.下列何者不包括在生活饮用水标准中()。
A.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B.毒理学指标C.细菌学指标D.水体自净指标E.放射性指标【答案】D10.酸雨是指降水的pH值小于()。
A.6.6B.5.6C.4.6D.3.6E.2.6【答案】B11.测定大气中有害气体的采样高度为()。
A.呼吸带高度B.0.5米的高度C.1.0米的高度D.3米的高度E.5米以上高度【答案】A12.某工厂每日燃煤1000吨,煤中含硫量为1%,约有10%的硫转入炉渣中,该工厂每日可向大气中排放SO2()。
《环境卫生学》简答题与问答题大全
《环境卫生学》简答题与问答题大全《环境卫生学》是一门研究保护和改善人类居住环境以及预防环境相关疾病的学科。
它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饮用水卫生、空气质量、噪音污染、固体废物管理等。
接下来,我们将回答一些与《环境卫生学》相关的简答题和问答题。
【简答题】1. 什么是环境卫生学?环境卫生学是研究保护和改善人类居住环境,预防环境相关疾病的学科。
2. 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包括饮用水卫生、空气质量、噪音污染、固体废物管理等。
3. 为什么饮用水卫生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饮用水卫生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因为水是生命之源,几乎所有生物体都需要水来生存。
如果饮用水受到污染,人们可能会接触到有害物质,导致水传播的疾病发生,如霍乱、痢疾等。
4. 如何保护和改善饮用水卫生?保护和改善饮用水卫生的方法包括建设水处理厂,加强水源保护,定期监测水质,为居民提供安全的饮用水等。
5. 空气质量差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哪些影响?空气质量差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多种影响,如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过敏和免疫系统问题等。
6. 如何改善空气质量?改善空气质量的方法包括减少工业排放、提高车辆尾气排放标准、推广清洁能源、加强城市绿化等。
7. 噪音污染对人类健康有哪些影响?噪音污染会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睡眠障碍、心血管疾病、压力和焦虑等。
8. 如何减少噪音污染?减少噪音污染的措施包括合理规划城市布局、提高交通工具和机械设备的隔音性能、室内装修降噪等。
9. 固体废物的管理对环境有哪些影响?不正确的固体废物管理会导致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10. 如何进行合理的固体废物管理?合理的固体废物管理包括分类回收、垃圾焚烧、垃圾填埋和资源化利用等。
【问答题】1. 请简要介绍饮用水卫生的监测方法和标准。
饮用水卫生的监测方法包括采集水样进行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指标的检测。
常用的监测指标包括总大肠菌群、大肠杆菌、氨氮等。
标准方面,不同国家和地区有各自的饮用水卫生标准,如中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质量指南》。
小自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
小自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 社会环境卫生B. 食品卫生C. 职业卫生D. 环境卫生答案:A2. 以下哪项不属于卫生学的研究范畴?()A. 疾病的预防B. 疾病的治疗C. 健康促进D. 环境卫生答案:B3. 卫生学中“三级预防”的概念不包括以下哪项?()A. 病因预防B. 临床前期预防C. 临床预防D. 治疗答案:D4. 环境卫生学的主要任务是()。
A. 研究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B. 研究环境因素对动物健康的影响C. 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健康的影响D. 研究环境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答案:A5. 食品卫生学的核心是()。
A. 食品安全B. 食品营养C. 食品口感D. 食品外观答案:A6. 职业卫生学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工作效率B. 预防职业病C. 提高生产质量D. 增加企业利润答案:B7.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A. 空气卫生B. 水卫生C. 土壤卫生D. 食品卫生答案:D8. 卫生学中“健康”的定义是()。
A. 没有疾病B. 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C. 身体强壮D. 精神状态良好答案:B9. 环境卫生学研究的污染物不包括()。
A. 化学污染物B. 生物污染物C. 物理污染物D. 社会污染物答案:D10. 职业卫生学中“职业病”的定义是()。
A. 与职业活动有关的疾病B. 与职业活动无关的疾病C. 任何与工作无关的疾病D. 任何与工作有关的疾病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卫生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A. 环境卫生B. 食品卫生C. 职业卫生D. 个人卫生答案:ABC2. 环境卫生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现场调查B. 实验室分析C. 统计分析D. 理论推导答案:ABC3. 食品卫生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A. 食品添加剂B. 食品原料C. 食品加工过程D. 食品包装材料答案:ABCD4. 职业卫生学的研究任务包括()。
环境卫生学
环境卫生学一、引言环境卫生学是研究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维护和改善人类生活环境的学科。
环境卫生学通过分析环境与健康的关系,为制定环境政策和实施卫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探讨环境卫生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影响因素以及保护方法。
二、基本概念环境卫生学是卫生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关注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环境卫生学旨在通过研究环境因素如何影响人类健康,制定卫生政策和实施措施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三、研究内容环境卫生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 1. 空气质量:分析空气中的污染物质对健康的影响,控制大气污染的程度。
2. 水质卫生:研究水质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制定水质标准和水处理技术,保障饮用水安全。
3. 食品安全:研究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对健康的影响,加强食品卫生监测和管理。
4. 环境噪声:探讨噪声对健康的危害,规范城市噪声管理。
5. 废物处理:研究废物处理及资源回收的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6. 环境与职业健康:探讨环境与职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保障从业人员健康。
四、影响因素环境卫生学研究发现,环境卫生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影响因素主要包括: 1. 空气污染: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可导致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
2. 水污染:饮用水中的污染物对人体器官造成损害,引发疾病。
3. 食品安全:食物中的化学物质和微生物污染会导致食物中毒和慢性疾病。
4. 环境噪声:长期暴露在高强度噪声环境下容易引发听力损伤和心理问题。
5. 废物处理:不当的废物处理会导致土壤和水源污染,对环境和健康造成危害。
五、保护方法为了维护环境卫生和保护人类健康,应采取以下措施: 1. 提倡绿色生活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政府部门应完善环境卫生监测体系,及时发布环境质量信息。
3. 推广环保技术,提高废物处理和水处理的效率。
4.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规范环境卫生管理。
5. 倡导公众环保意识,提高人们对环境卫生的重视程度。
第三章 环境卫生学
第三章环境卫生学environmental health/ environmental hygiene环境与公共卫生学院叶晓蕾教学目的掌握: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了解:我国环境卫生工作的主要成就及今后任务2教学内容➢环境卫生学发展史➢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环境卫生学的研究方法➢环境卫生学的现状和展望3第一节环境卫生学的形成与发展❖经验卫生学阶段——18世纪以前❖实验卫生学阶段——18世纪至19世纪末❖现代卫生学——十九世纪末以来4经验卫生学阶段❖指人类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对引起健康损害的一些状况的感性认识阶段。
☐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377年):论空气、水、土壤❑古罗马在公共卫生方面有较高的水平,修建了城市的水道、下水道和浴场。
5经验卫生学阶段❑古人卫生习俗---讲“风水”、凿井而饮,《礼记》“鸡初鸣,咸盥漱”❑《黄帝内经》提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左传》“土薄水浅,其恶易覯。
……,土厚水深,居之不疾。
”6实验卫生学阶段❖时间:18世纪至19世纪末❖产生的原因和条件:❑产业革命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在医学科学中形成了病理学、微生物学等基础医学学科,给环境卫生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手段。
❑由于工业的发展、人口的集中,造成环境严重污染,传染病、职业病广为流行。
人们开始用实验方法研究阐明空气、水、土壤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逐渐形成劳动卫生、环境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等分支学科。
7现代卫生学阶段❖当前环境科学是异常活跃的研究学科。
随着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及生物信息学的发展, 尤其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及蛋白质组技术研究的深入, 环境卫生学研究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环境健康学、环境毒理学、环境流行病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基因组学8第二节环境卫生学的范围和内容一、定义: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关系的科学。
既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又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卫生(2014)业务能力等级标准
67-环境卫生(专业业务能力)(2014年修订)一、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效应研究1.熟悉环境危害因素变迁,掌握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效应关系研究方法,能够制定并组织实施环境危害预警预案。
2.熟悉环境危害因素与人群健康效应关系与机制,能够完成环境健康危险度评价。
3.参与卫生部直属单位环境卫生领域科研或国家级环境卫生工作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订。
4.能够在环境卫生学与环境卫生工作领域引进新方法、新技术。
二、环境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1.能够识别人群居住环境卫生质量状况与健康效应关系,并做出评价与预测。
2.对人群居住及活动场所中的有害物质,运用环境流行病学方法,做出危险性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3.对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原因、发病规律以及环境因素在疾病流行中的作用、因果关系进行调查分析,并能够提出干预对策。
4.掌握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基本特征,采用环境流行病学方法判明事件性质,评价事件的环境危害及人群的健康威胁,并提出处理建议。
三、环境卫生工作方法学研究1.参与地方性环境基准、环境卫生标准、监测检测标准方法等研究。
2.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或技术探讨环境污染物与人群健康效应间关系。
3.能够从环境卫生学角度,按照一定环境质量标准及评价程序,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进行调查分析,并作出科学客观和定量的评价和预测。
4.能够协助有关部门建立环境卫生突发事件预警机制、拟定相关应急预案及组织实施,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
四、区域性环境卫生专题调查1.熟悉环境污染性疾病以及公害病致病因素及发生发展规律,能够主持完成区域内环境污染性疾病调查分析。
2.能够独立完成区域内点 (面) 源环境污染事故调查。
3.能够独立完成辖区内环境卫生监测方面(包括主要环境介质如大气、水体、土壤等质量)专题调查。
4. 能够组织实施环境卫生专业领域相关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等课题研究。
五、指导解决辖区内有关疑难技术问题1.制订区域性环境卫生工作中长期或年度计划、相关人员培训与考评方案。
环境卫生学
环境卫生学环境卫生学是以人为本的,研究人的生存环境、卫生问题和卫生保障体系的一门学科。
人类的生存环境是指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人口聚集区、城市、乡村等,包括房屋、食品、水源、空气等方面。
而环境卫生则是指保障人类生存环境的卫生水平,预防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对人类的危害,达到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稳定发展的目标。
一、环境卫生学的概念环境卫生学是以环境卫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研究建立和发展现代的环境卫生理论和技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人类和环境的健康和稳定发展。
环境卫生包括环境和人类卫生两个方面,是指在正常环境条件下,保障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它主要通过对生活环境、工作环境、交通环境等进行科学的定量研究,建立和发展相应的防范措施和技术,实现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环境卫生学的基础环境卫生学的基础包括环境科学、卫生学、社会医学、预防医学等。
其中,环境科学是环境卫生学的基础,它主要研究环境系统的结构、功能、特性、变化规律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卫生学则是环境卫生学的应用基础,主要研究健康与疾病的概念、病因、流行病学、预防措施和卫生教育等问题。
社会医学和预防医学是环境卫生学的补充基础,前者主要研究社会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后者则主要研究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三、环境卫生问题环境卫生问题是指在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环境对人类健康和生存带来的威胁和影响。
环境卫生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环境:水是人类生命必需的物质之一,但是在水源污染、水生态退化、水资源匮乏等方面,会给人类造成很大的困扰。
2、空气环境:空气可以为人类提供呼吸所需的氧气,但当空气污染、大气环境恶化等问题出现时,可以带来危害。
3、土地环境:农田、城市用地等,都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但在地质环境、土地污染等方面会造成困扰。
4、噪声环境:噪声污染可能对人类的心理和生理产生影响,如头疼、失眠、竖眼、耳鸣等。
总之,环境卫生问题是人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我们必须重视此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提高环境卫生水平。
环境卫生学的研究方法
环境卫生学的研究方法嘿,咱今儿个就来聊聊环境卫生学的研究方法。
你说这环境卫生学啊,那可太重要啦!就好像咱家里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咱生活的大环境也得让人舒舒服服的呀!先来说说现场调查法。
这就好比侦探去案发现场找线索呢!咱得去实地看看,了解环境的各种情况。
看看那空气咋样,水干不干净,土壤有没有问题。
这可不能马虎,得仔细着点儿,不然怎么能发现问题的根源呢?就像医生看病,不把症状弄清楚,怎么对症下药呀!还有个实验研究法,这就像是在实验室里做实验。
咱可以模拟各种环境状况,看看不同因素对环境的影响。
这可有趣啦,就好像自己在创造一个小小的世界,然后观察里面的变化。
通过这样的实验,咱能更深入地了解环境卫生的奥秘呢!监测法也不能少呀!就跟咱平时量体温、测血压似的,得时刻关注着环境的变化。
空气质量得监测吧,水质也得盯着呀,还有那些污染物的浓度啥的。
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不然等问题严重了,那可就麻烦啦!流行病学方法也挺重要呢!这就像是追踪疾病的传播途径一样。
咱得看看环境因素和健康之间的关系。
是不是某种环境问题导致了某些疾病的高发呀?这可得弄清楚,不然大家的健康怎么保障呢?咱再想想,类比一下啊,环境卫生学的研究方法就像是给环境做体检。
现场调查是全面检查,实验研究是深入剖析,监测是日常的健康关注,流行病学方法就是找病因。
你说,要是没有这些方法,咱怎么能让环境保持健康呢?这环境卫生学的研究方法,可不是随便说说的,那是真的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美好,让大家都能健健康康的。
所以啊,咱可不能小瞧了这些方法,得重视起来呀!咱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干净、美丽、健康的环境里吧,那这些研究方法就是实现这个愿望的重要手段呢!你说是不是这么个理儿?。
环境卫生学理论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
环境卫生学理论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环境卫生的定义是()。
A. 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之间的关系B. 研究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C. 研究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及其规律D. 研究环境质量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答案:C2. 以下哪项不属于环境卫生的研究内容?()A.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B. 环境卫生标准C. 城市规划与管理D. 生态平衡答案:D3. 环境卫生的研究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现场调查B. 实验室研究C. 统计分析D. 环境卫生监测答案:D4. 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是()。
A. 自然环境B. 生活环境C. 环境污染D. 人群健康答案:B5. 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基本条件是()。
A. 环境污染B. 暴露人群C. 暴露时间和强度D. 环境质量答案:B6. 环境卫生学的基本任务是()。
A. 制定环境卫生标准B. 评价环境质量C. 保护环境,维护人群健康D. 研究环境污染的来源和规律答案:C7. 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基本环节不包括以下哪项?()A. 暴露B. 毒性作用C. 疾病发生D. 环境自净答案:D8. 环境污染的来源不包括以下哪项?()A. 工业污染B. 农业污染C. 生活污染D. 自然灾害答案:D9. 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不包括以下哪项?()A. 污染物减排B. 污染物治理C. 环境保护宣传教育D. 生态恢复答案:C10. 环境卫生监测的目的不包括以下哪项?()A. 掌握环境污染状况B. 评价环境质量C. 制定环境卫生标准D. 预测环境污染发展趋势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1. 简述环境卫生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答案:环境卫生的研究对象包括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环境卫生标准、环境质量评价、环境污染的来源和治理等方面。
12. 简述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基本条件。
答案: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基本条件包括暴露人群、环境污染、暴露时间和强度、环境质量等。
《环境卫生学》(专升本)复习题与答案
《环境卫生学》复习题与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室内氡主要来自A、家用电器B、家用化学品C、吸烟D、燃料的燃烧E、房屋地基及建筑材料正确答案:E2、评价居室空气清洁度一般用下列指标,除了A、大肠菌群总数B、二氧化碳C、链球菌总数D、二氧化硫E、细菌总数正确答案:A3、人类便于取用的河水、湖水及浅层地下水等淡水仅占水圈总水量的A、0.01%左右B、12.0%左右C、5.0%左右D、0.2%左右E、1.0%左右正确答案:D4、具有抗佝偻病和红斑作用的电磁波A、波长200~276nm的紫外线CB、波长320~400nm的紫外线AC、波长275~320nm的紫外线BD、波长400~760nm的可见光E、波长760nm~1mm的红外线正确答案:C5、《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是国务院于A、1996年发布的B、1985年发布的C、2001年发布的D、1991年发布的E、1987年发布的正确答案:E6、哪一项是漂白粉质量的指标A、加氯量B、需氯量C、余氯D、有效氯含量E、含氯量正确答案:D7、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复杂性A、人群处于低水平长时间暴露状况,探索敏感而特异的反应指标困难B、受污染影响的人群反应的个体差异大,包括劳、幼、病、弱甚至胎儿及具有遗传易感性的敏感人群C、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作用而发生迁移、富集和转化,被污染的母体形式或转化后形成的新污染物通过多种环境介质(水、空气、食物等)多种途径进人人体D、A+B+C+DE、往往是多因素的联合作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效应可有相加、协同、拮抗和独力作用等多种联合方式表现出来正确答案:D8、评价居室空气清洁度最常用的指标是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一氧化氮D、可吸入颗粒物E、臭氧正确答案:A9、根据工厂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选择工业用地,污染较轻、运输量中等的工业A、应设在居住区内的独立地段,用绿化带与住宅群隔开B、铁路、公路或码头附近C、独立的远郊工业区D、布置在城市边缘的工业区E、卫生条件最好的地段正确答案:D10、测定大气中有害气体的采样高度为A、0.5米的高度B、5米以上高度C、呼吸带高度D、3米的高度E、1.0米的高度正确答案:C11、已知暴露因素,研究健康效应常可采用的研究方法A、前瞻性调查研究和现况调查研究方法B、动物实验研究C、以上都不是D、现况调查研究E、病例对照调查正确答案:A12、关于大气卫生防护的规划措施,哪一项是错误的?()A、避免在山谷内建立有废气排放的工B、城市绿化对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有重要作用C、将工业区配置在当地最小风向频率的上风侧D、将工业区配置在当地最小风向频率的下风侧E、工业企业与居民区之间应设置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正确答案:D13、慢性镉中毒主要影响A、心脏B、肝脏C、甲状腺D、脑E、肾脏正确答案:E14、环境卫生学的研究方法是A、环境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方法B、流行病学C、环境监测D、以上都不是E、毒理学正确答案:A15、哪项不是环境流行病学暴露测量的好指标A、血红蛋白加合物的含量B、骨骼中重金属的含量C、环境介质中某种污染物的浓度D、血液、尿液等生物材料中污染物的代谢产物的含量E、血液、尿液等生物材料中污染物的含量正确答案:B16、土壤污染的来源不包括()A、地质环境中区域性差异导致土壤中某些元素过高B、大气污染物C、固体废弃物D、化肥及农药的使用E、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正确答案:A17、生态系统内形成的生态平衡,是何种性质的平衡A、永恒的开放式平衡B、自然的、动态的相对平衡C、波动式平衡D、封闭的绝对平衡E、间断性平衡正确答案:B18、机体保持热平衡M±C±R-E=S,式中S代表A、辐射B、蒸发C、对流D、蓄积E、代谢正确答案:C19、对生态系统描述不正确的是A、构成生物群落的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主体B、生态系统是一个封闭的系统C、使生物圈内能量和物质循环的一个功能单位D、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有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E、借助于各种功能流(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所连接的稳态系统正确答案:B20、欲了解居室的实际采光能力A、自然照度系数B、人工照度C、采光系数D、开角E、入射角正确答案:A21、环境污染物急性危害的产生主要包括下列类型A、以上均是B、事故性排放的环境污染事件C、环境生物性污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D、核泄漏事件E、大气污染的烟雾事件正确答案:A22、漂白粉的消毒作用主要是因为下列哪项的杀菌作用A、三氯胺B、氯C、次氯酸D、一氯胺E、二氯胺正确答案:C23、关于紫外线功能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色素沉着作用是机体对紫外线照射的保护作用B、短波紫外线(C线)病作用有杀菌作用可清洁空气C、过强紫外线照射可引起光照性皮炎、眼炎、甚至皮肤癌D、经常接受短波紫外线照射,有利机体健康E、紫外线B段对日常生活有抗枸偻病作用正确答案:D24、清洁水量BOD520一般应小于()A、4B、1mg/LC、2D、5mg/LE、3正确答案:B25、引起痛痛病的化学元素是A、CdB、CrC、HgD、CuE、As正确答案:A26、环境卫生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是A、环境污染治理B、环境因素的调查与监测C、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与转归D、环境质量评价E、环境因素的健康效应正确答案:E27、我国的《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对以下项目提出了卫生要求,除了A、新风量B、空气质量C、照度D、噪声E、小气候正确答案:A28、以下哪一项是居室容积的确定依据A、室内CO2上升量,室内O2消耗量等因素B、人的CO2呼出量,室内自然换气次数等因素C、人的CO2呼出量、室内O2消耗量等因素D、人的O2需要量,室内自然换气次数等因素E、室内外CO2含量之差正确答案:B29、欲了解水源周围污染情况,应进行A、水质卫生特征测定B、流行病学调查C、水质检验D、水源环境卫生调查E、毒理实验正确答案:D30、根据实验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诱发人类癌症主要是与A、遗传性因素有关B、化学性因素有关C、病毒因素有关D、放射性因素有关E、物理性因素有关正确答案:B31、次生环境是指A、天然形成的环境条件,没有人为作用影响B、无生物活动所形成的环境C、某些元素分布不均造成的环境D、由于人类活动(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E、天然形成的环境条件,受到动物的活动影响正确答案:D32、经常通过土壤-人途径而致病的是A、破伤风和肉毒中毒B、伤寒、痢疾等肠道传染病C、乙型脑炎D、流感E、钩端螺旋体病正确答案:A33、集中式给水水源水质不符合要求的是A、只经氯消毒即供饮用者,原水总大肠菌群数不应超过100个/L,同时进行沉淀、过滤和氯消毒者,则不应超过1000个/LB、水源水中如含有饮用水水质标准中未列入的有害物质,其含量应不超过地面水中按感官或毒理作为限制指标而制定的最高容许浓度C、高氟区或地方性甲状腺肿病病区,应分别选用含氟、含碘适宜的水源水D、水源水的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经净化处理后,应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E、水源水的毒理学和放射学指标,必须直接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正确答案:A34、下列哪种元素与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发生无关A、IB、PC、FD、AsE、Se正确答案:B35、污染物被生物吸收后,在生物体内蓄积,使体内的浓度大大超过环境中的浓度,这种转归形式称为A、污染物的转化B、污染物的迁移C、水体富营养化D、生物富集E、有机物腐殖质化正确答案:D36、痛痛病是一种()A、地方病B、职业病C、传染病D、公害病E、职业性多发病正确答案:D37、居室净高越高,越有利于以下卫生状况,除外A、有利于通风换气B、有利于采光C、有利于保暖D、改善室内小气候E、空气清洁正确答案:C38、引起骨痛病(痛痛病)的化学元素是A、HgB、F2C、CdD、PbE、Cr正确答案:C39、当两种化学物质同时进入机体产生联合作用为各单项化学物质毒性总和A、混合作用B、协同作用C、拮抗作用D、独立作用E、相加作用正确答案:E40、我国现行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细菌总数应为()A、<10个/m1B、<100个/m1C、<3个/m1D、<50个/mlE、<1000个/ml正确答案:B41、下列哪个不是痛痛病患者的症状A、周围神经炎B、低分子蛋白尿C、多发性骨折D、四肢变形E、骨质疏松正确答案:A42、紫外线可致A、肝血管肉瘤B、皮肤癌C、肝癌D、间皮瘤E、白血病、肺癌正确答案:B43、生物转化可使毒物转变为A、有的毒物毒性降低,有的毒性则增加B、毒性增加C、毒性降低D、活性降低E、活性增加正确答案:A44、水的化学耗氧量代表A、水体中可被氧化的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的含量B、水体中可被氧化的无机物的总量C、水体中氧化和还原性有机物的总量D、水体中氧化物的含量E、水体中可被氧化的有机物的总量正确答案:A45、关于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的论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为了防止污染物慢性和潜在性危害而制订的B、是以基准值为主要依据考虑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制订的C、对任何大气污染物均需制订D、指任何一天内多次测定的平均浓度的最高容许值E、是污染物在任何24小时内的平均值均不能超过的限值正确答案:C46、污染物通过生物体的吸收、代谢、生长、死亡等过程,进行转移的转归形式称为A、生物富集B、有机物腐殖质化C、水体富营养化D、污染物的转化E、污染物的迁移正确答案:E47、为满足饮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对作为水源水的地表水常规处理过程为()A、过滤——混凝沉淀——消毒B、混凝沉淀——过滤——消毒C、消毒——混凝沉淀——过滤D、消毒——过滤——再消毒E、过滤——澄清——消毒正确答案:B48、净化饮水最常用的混凝剂是A、硫代硫酸钠B、硫酸铝C、臭氧D、漂白粉E、硫酸钙正确答案:B49、水体的生物净化作用通过需氧细菌和下列哪项使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A、亚硝酸菌B、厌氧微生物C、氧化还原反应D、紫外线照射E、溶解氧正确答案:E50、饮用水消毒的主要目的是A、保持水中的余氯B、杀灭病原菌预防介水传染C、改善水物理性状D、消灭大肠杆菌E、消灭虫卵,预防血吸虫病正确答案:B51、环境卫生学所研究的环境主要包括A、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B、生活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C、自然环境和生活居住环境D、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E、自然环境和劳动环境正确答案:C52、我国的《医院候诊室卫生标准》对以下项目提出了卫生要求,除了A、照度B、噪声C、新风量D、二氧化碳E、小气候正确答案:C53、城市噪声的来源是A、建筑施工噪声、交通噪声、机场噪声B、建筑施工噪声、火车噪声、机场噪声C、交通噪声、工业生产噪声D、交通噪声、工业生产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其他噪声E、室内噪声、交通噪声、其他噪声正确答案:D54、健康危险度评价的主要特点是A、其评价方法可以在更大的程度上保证健康B、A+BC、把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定量化D、以可接受的危险程度代替安全性E、A+C正确答案:E55、肺癌发生率一般较高,在A、燃煤农户的居民中B、乡村居民中C、燃柴农户的居民中D、空气中苯并(a)芘浓度较高地区的居民中E、城市居民中正确答案:D56、医疗废水主要含有A、砷氟等元素B、含有生产原料,中间产品和终产品的无机物或有机物C、氮、磷、钾等化肥D、有机物及肠道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卵E、病原体及各种医疗、诊断用物质正确答案:E57、对大气污染状况进行监测时,点源监测布点方式,哪一种是不应选择的A、棋盘式布点B、捉烟波采样C、烟波下方采样D、四周布点E、扇形布点正确答案:A58、作为理想的饮用水水源首选为A、浅层地下水B、江河水C、降水D、深层地下水E、水库水正确答案:D59、校正有效温度是通过下列哪一项测得的热感觉指标A、干球温度、绝对湿度、风速B、干球温度、相对湿度、风速C、黑球温度、绝对湿度、风速D、黑球温度、相对湿度、风速E、湿球温度、相对湿度、风速正确答案:D60、居室内空气中的CO2标准要求时A、<0.001%B、<0.007%C、<0.07%D、<7%E、>0.07%正确答案:C61、作为有无二次污染的信号,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管网末梢水的游离性余氯不低于A、0.5mg/LB、0.2mg/LC、0.01mg/LD、0.02mg/LE、0.05mg/L正确答案:E62、污染物在水环境中所发生的转化包括以下过程,除了A、光转化B、生物转化C、化学转化D、迁移转化E、物理转化正确答案:D63、公共场所自身卫生管理工作不包括A、建立岗位责任制B、有卫生许可证C、配备卫生管理人员D、为顾客直接服务的人员健康合格证E、卫生服务与全服务的考核同步正确答案:B64、当前水质指标中,表示硬度的化合物是A、硫酸镁B、碳酸钙C、硫酸钙D、碳酸镁E、重碳酸钙正确答案:B65、人群受砷污染,随着砷浓度的增加,慢性砷中毒患病率也增加A、是拮抗作用B、是剂量-效应关系C、是剂量-反应关系D、是“阈值”E、是生物半减期正确答案:C66、以下对土壤有机物转化为腐殖质的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氧化过程B、腐殖质化过程C、无机化过程D、无害化过程E、自净过程正确答案:C67、化学原单位在土壤和农作物中减少75%~100%所需时间是A、以上都不是B、作用时间C、时效关系D、半减期E、残留期正确答案:E68、自然照度系数(%)A、由人工光源发生的照度B、室内水平面上散射光照度与同时间同高度的室外空旷处的散射光照度之比C、由工作面中心至窗上缘连线与工作面水平线之夹角D、室内工作点至对侧窗外遮光物上端的连线与该室内工作点至窗上缘连线之间的夹角E、窗户的有效透光面积与居室地面积之比正确答案:B69、机体保持热平衡M±C±R-E=S,式中C代表A、代谢B、蒸发C、蓄积D、对流E、辐射正确答案:C70、当大气垂直递减率γ<0时,此时A、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升高而下降B、大气温度随着高度下降而上升C、以上都不是D、大气温度随着高度下降而下降E、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升高而上升正确答案:E71、普通加氯消毒法要求在加入消毒剂后必须接触30分钟,这主要是因为A、次氯酸首先渗透细菌膜,然后氧化破坏菌体内的磷酸丙糖去氢酶,使细菌产生糖代谢障碍而死亡B、消毒剂先起沉淀作用,后起消毒作用C、消毒剂需要缓慢升温后起作用D、消毒剂需要缓慢水解生成次氯酸,方起作用E、如果消毒剂用量减少,可以缩短时间正确答案:A7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环境卫生学研究的范畴A、环境质量评价B、城乡规划卫生C、环境污染治理D、公共场所卫生E、家用化学品卫生正确答案:C73、以下健康调查中有关调查对象的选择条件哪一条是错误的A、对照人群除暴露情况与研究人群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大致相同B、尽量避免职业暴露C、居住年限不少于5年D、尽可能选择高暴露人群E、不可选择老人、小孩等体弱人群正确答案:E74、食物链的概念是A、由于食物污染而引起中毒的因果关系B、生物与生物之间因食物而建立起的连锁关系C、食物之间的串联关系D、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E、生物之间因食物不同而串联起的连锁关系正确答案:B75、水俣病的发病机制是A、与脑细胞的脂类亲和,穿过血脑屏障,侵犯部位主要在下丘脑B、甲基汞吸收入血,与脑细胞的脂类亲和,通过胎盘屏障C、甲基汞在胃内转化为氯化甲基汞,再吸收入血,与脑细胞的脂类亲和D、氯化甲基汞进入胃内,再吸入血,与脑细胞的脂类亲和E、甲基汞吸收入血,与脑细胞的脂类亲和,穿过血脑屏障正确答案:C76、大气正常组成为A、氦、氖、氩、氪、氙B、O2和稀有气体C、SO2、CO、NOXD、N2、O2、氩气、CO2及微量稀有气体E、O2、CO2、水蒸气正确答案:D77、一次污染物是指A、以上都不对B、由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化学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与其它物质发生了反应C、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中的化学性污染物,其理化性状保持未变D、这种污染物不是直接从污染源排放到环境中的,而是原来就存在在环境中的化学物E、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中的化学性污染物,发生了一些物理性变化正确答案:C78、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规定大肠菌群不超过A、100个/mlB、3个/mlC、3个/1000mlD、100个/3mlE、100个/100ml正确答案:C79、水体被粪便污染的最好的判断指标是A、伤寒杆菌B、细菌总数C、痢疾杆菌D、大肠菌群E、肠球菌正确答案:D80、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主要是水中哪种物质含量过度升高A、铁、B、氯酚C、氮、钾等元素D、氮、磷等元素E、溶解氧正确答案:D81、下面是反映小气候对人体影响的生理指标,除了A、热平衡测定B、皮肤温度C、有效温度D、温热感觉E、体温正确答案:C82、当城镇内主要是六层建筑物时,所需最小服务水头为()A、20mB、24mC、18mD、28mE、30m正确答案:D83、下列哪些物质是氯化副产物A、酸性氯化呋喃、环己烷B、二氯化氢、溴仿C、氯仿、酸性氯化呋喃D、卤化氢、氯化氢E、卤化氢、氯化钾正确答案:C84、水中细菌,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氯化消毒时所消耗的氯量为A、需氯量B、加氯量C、以上都不是D、有效氯E、余氯量正确答案:A85、水质监测采样点应设置在()A、水源取水口B、居民经常用水点处C、出厂水口和管网末梢D、水源取水口、出厂水口和居民经常用水点E、出厂水口正确答案:D86、环境有害因素导致机体有害效应存在一个生理和病理逐步变化的过程,如当接触CO浓度升高,则机体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升高,其二者关系是A、对立统一关系B、剂量-反应关系C、因果关系D、剂量-效应关系E、相互作用关系正确答案:D87、关于土壤的“环境容量”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环境容量是重金属溶解在土壤中的最大值B、环境容量是采取预防措施的重要依据C、环境容量是土壤中重金属不对农作物产生危害的最大负荷量D、环境容量是制定卫生标准的依据E、环境容量是在不超过土壤卫生标准前提下能容纳的污染物最大负荷量正确答案:A88、工业废水主要含A、病原体及各种医疗、诊断用物质B、含有生产原料,中间产品和终产品的无机物或有机物C、有机物及肠道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卵D、氮、磷、钾等化肥E、砷氟等元素正确答案:B89、饮水氯化副产物主要有A、氯化汞B、氯仿C、次氯酸D、氯化镁E、氯化钙正确答案:B90、居住区与工业区之间设置的卫生防护带内,应该设置A、绿化带B、经常居住的房屋C、公园D、学校E、医院正确答案:A91、水的碳酸盐硬度是A、钙、镁等离子总含量B、钙、镁的硫酸盐和氯化物C、钙、镁的重碳酸盐和碳酸盐D、钙、镁等盐类总含量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92、环境的自净作用的三大作用方式A、还原作用、络合作用、吸附作用B、稀释作用、沉淀作用、扩散作用C、硝化作用、氨化作用、无机化作用D、中和作用、氧化作用、分解作用E、物理作用、化学作用、生物作用正确答案:E93、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是指A、在低雷诺数的气流中与密度球具有初始沉降颗粒直径B、在低雷诺数的气流中与颗粒单位密度球具有初始沉降颗粒直径C、在低雷诺数的气流中与单位密度球具有终末沉降颗粒直径D、在低雷诺数的气流中与密度球具有终末沉降颗粒直径E、在低雷诺数的气流中与颗粒与单位密度球具有中间沉降颗粒直径正确答案:C94、地面水自净作用中最重要和最活跃的净化是A、物理净化过程B、微生物净化过程C、生物净化过程D、物理化学净化过程E、化学净化过程正确答案:C95、有关大气对流层特征和卫生学意义哪一项论述是错误的A、对流层空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B、对流层空气流动有助于地面污染空气的净化C、所谓气温垂直递减是指每下降100m,温度下降度数D、我们研究的大气卫生,主要是指对流层大气E、正常的气温垂直递减率是0.65℃/100m正确答案:C96、水被有机物污染后,在有氧气的条件下,经微生物作用,分解成二氧化碳、水、硝酸盐、硫酸盐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比性、代表性、随机性
2.暴露监测及暴露估计 3.健康资料的收集 4.健康损害指标的统计分析
举例:
原子弹爆炸与白血病的关系调查
研究方法:定群研究(前瞻性研究) 研究对象:暴露组:距离爆炸中心<2500m
对照组:距离爆炸中心>2500m 暴露监测与估计: γ射线和中子射线
2.蓄积性和耐受性试验:
(1)蓄积性试验:蓄积系数 固定剂量法 递增剂量法 二十天试验法
(2)耐受性试验
3.亚急性、亚慢性毒性试验:
目的是在急性试验的基础上,在较短时间内了解受试 物对机体的主要毒性作用及其靶器官,探讨敏感的观测 指标和剂量-反应关系,为慢性毒性试验提供设计依据.
(1)动物选择 (2)试验期限 (3)剂量分组 (4)染毒方式 (5)观察指标 :一般性指标、 特异性指标、
2.形成病因假设阶段:
(1)患者组织样品的检查; (2)环境中可能的线索调查; (3)考虑可能的暴露途径。
3.检验病因假设阶段:
(1)查阅世界各地类似的发病事件报告; (2)确定化学物质的暴露和毒性效应的特意性
生物学标志; (3)确定实验室检查分析方法; (4)确定收集到的流行病数据的范围和类型; (5)组织专职人员作出现场调查的决策; (6)制订动物毒理学研究的计划。
二、环境流行病学研究的内容
(一)暴露测量 1.环境测量 2.生物检测
(二)健康效应测量 * 选择早期敏感指标 * 针对敏感人群和高危人群
三、环境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
(一)现况调查 (二)病例-对照研究 (三)队列研究
前瞻性队列研究 回顾性队列研究 (四)实验验证研究(干预试验)
四、环境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应用
影响环境毒物毒性作用的因素:
1.毒物因素 2.接触条件 3.实验动物因素 4.环境因素
环境化学毒物的毒性评定方法:
1.急性毒性试验:目的是在短期内了解试验物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毒性大小,为其它毒性试验提供设计依据。
(1)急性致死毒性试验 LD100 与 LD50
(2)急性非致死毒性试验 急性阈剂量(浓度)的测定 局部刺激试验: 急性皮肤刺激试验 急性眼刺激试验
4.验证病因假设阶段的追踪性研究
(1)普及宣传,精确评价疾病流行范围和严重程度; (2)确定特定人群的污染来源和引起暴露的决定因素; (3)采取相应措施去除病因因子或减少高危人群的暴露。
环境毒理学研究
环境毒理学研究内容:
1.环境毒物在机体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2.环境毒物对机体的影响及毒作用机理; 3.环境毒物对机体影响的作用条件和影响因素; 4.环境毒物及其转化产物的毒性及其评定方法; 5.制订环境卫生标准
环境卫生学研究方法
胡前胜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huqsh@
环境流行病学研究
一、环境流行病学研究的目的
1.研究与环境有关的疾病的分布规律,揭示环境因素的 健康效应;
2.已知暴露因素,研究其对健康的影响; 3.出现健康异常,探寻环境病因; 4.健康危险度评价,提出防治措施。
环境化学物
摄 入
胃肠道 (吸收)
肝脏
胆汁
吸 入
肺脏
接 触
皮肤
门脉血
血液和淋巴
(分布) 组织
(贮存)
靶器官 (损害)
粪便
肾脏 尿
肺脏 分泌腺 (排泄)
呼出气 分泌物
环境化学物的生物转化:
组织蓄积 排出
无 生 环境化学物 物 转 化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水解反应 结合反应
Ⅰ相反应 排 出
Ⅱ相反应
环境毒物的毒作用类型:
常规检查指标: 血液学指标;肝、肾功能指标;
病例组织学指标;毒物分布、代谢、排泄指标。
4.慢性毒性试验
目的试评价受试物在长期小剂量作用的条件下对机体 产生的损害及其特点,确定其慢性毒作用阈剂量和最大 无作用剂量,为制订最高容许浓度(MAC)提供依据。
(1)试验动物 (2)试验期限 (3)剂量分组 (4)观察指标
举例:水俣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经过
事件发生:动物
人
流行病学特征:
1.时间分布:
2.空间分布:
3.人间分布:1-70岁都发病,无性别差异
推论:1.不是传染病
2.与鱼贝类有关
3.是食物中毒
实验研究:
1.毒物提取
2.动物试验验证
病因流行病学研究各阶段的重点工作:
1.描述性阶段:
(1)确定“病例”的定义; (2)描述病的分布及特征; (3)当地动物疾病的流行情况。
以T65剂量估计分<1rad,1-99rad和≥100rad 健康效应:发病率、死亡率(死因) 结果:剂量-效应关系:
<1rad白血病发病率增加1-2倍; ≥100rad与<1rad比,RR增加37.5倍; 时间-效应关系:以五年为观察周期递减
(二)已知疾病,探索病因
1.一种新的疾病的突然暴发流行 2.一种地方性疾病的连续发生和反复流行 3.某些常见病的发病率增加
5.特殊毒性试验
(1)致突变试验
目的是确定化学物改变细胞内遗传物质的能力, 确定其致突变与对哺乳动物的影响,对可遗传损伤、 致癌性以及其它有关损伤进行评价或预测。
致突变作用的类型:
A.基因突变: 碱基置换:转换、颠换 移码突变
B.染色体畸变:
a.染色体结构异常: 染色体型畸变:裂隙、断裂、缺失、倒位、 易位、重排、重复和插入 染色单体型畸变:姐妹染色体交换
1.变态反应 2.特异体质反应 3.速发或迟发毒性作用 4.可逆和不可逆毒作用 5.局部和全身毒作用
环境毒物的联合作用类型:
1.独立作用: 2.相加作用: 3.协同作用: 4.拮抗作用:
(1)功能拮抗 (2)化学拮抗 (3)配置拮抗 (4)受体拮抗
环境毒物毒作用的一般机理:
1.干扰正常受体-配体的相互作用 2.干扰膜功能 3.干扰细胞的能量产生 4.与生物大分子结合 5.钙稳态失调 6.选择性细胞致死作用 7.体细胞非致死遗传改变
b.染色体数目异常:
试验方法遵循《化学品测试准则》有关规定进行设计 和实施。
(2)致癌性的研究方法(5个阶段4个决定点)
阶段A: 化学物的结构 阶段B:体外短期试验
DNA损伤试验 基因突变试验 染色体效应试验
决定点1:
A.如果1个以上的试验得到遗传毒性的明确证据, 则判断位可疑致癌物。
B.如果Ames试验和肝细胞DNA修复试验均为阳性, 揭示受试物具有致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