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法之词法词类语法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语法讲解—语法属性与特点

现代汉语语法讲解—语法属性与特点
“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 何有于我哉?”(《论语》——“为”;动词前,引出主 动者)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被”、 “见”,动词前,不引出主动者)
“有制人者,有为人所制者。”(《管子》“为……所”, 动词前,引出主动者)
22
当代语法的细微变化:词性活用
8
古代的语法研究
“夫质有精粗,谓之好恶,心有爱憎,称 为好恶……此等或近代始分,或古已为 别,相仍积习有自来矣。余承师说,皆 辩析之。”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
9
古代的语法研究
诗用实字易,用虚字难”(明·李东阳), 词,意内而言外也。(说文) 盖一句中,必用虚字以为衬贴。(清·王
鸣昌)
——语音
我 - 是 - 大学生
——词汇
主- 谓- 宾
——语法
陈述对象 - 判断词 - 判断对象 ——语义
3
定义:组词造句的规则
我打球 鸟唱歌 天下雨
花谢了 作业做完了 水清了
4
我打球——球打我——球我打——打我球 辣不怕——不怕辣——怕不辣
画了一个圆圆的圈。 圆圆地画了一个圈。
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1961
12
50年代是中国语法学研究的高潮
1. 主语与宾语讨论:“台上坐着主席 团”
2. 单句与复句讨论:
3. 词类划分标准的讨论
4. 字与词的讨论
5. “暂拟汉语教学语法体系”
(1956),“全国语法和语法教学
讨论会”(哈尔滨,1981),该语
法体系沿用此今。
13
四.语法的性质:
24
当代语法的细微变化:动词作宾语
玩心跳 玩刺激 穿暴露 吃回扣 很受伤 很形式

语言学概论_第四章语法

语言学概论_第四章语法
1.语法形式:能够体现一类意义或有共同作用 的形式。
2.语法意义:通过一类共同功能所获得的意义。 语法意义不等于词汇意义。
如:英语中名词加词尾“- s”表示复数, “- s” 就是语法形式,“表示复数”就是语法意义。
3、根据语法形式的共同特点把它们归并为几个基 本类型,这种语法形式的类就叫做“语法手段”。
如:“一张动物园”,看起来是量词误用, 其实是“我要买一张去动物园的票”这句 话的成分省略现象。
初中,某数学老师讲方程式变换,在讲台 上袖子一挽大声喝道:同学们注意!我要 变形了!……
5.语法和逻辑
逻辑是语言表现内容的规律,语法是 语言表达形式的规律,二者的关系非常紧 密。逻辑对语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语言 成分之间搭配关系的制约。从基本要求看, 一般人们说话不但要合语法,也要合逻辑。 个别不合逻辑的,只要大家都这么说,都 懂得是什么意思,就不能完全用逻辑来苛 求了。
“科学”本为名词,后产生出“具有科学属 性的”这一意义,用该词修饰或描写此属
严密的系统性 相对的稳定性
语法的高度抽象性
小明喝牛奶。 妈妈已经吃过饭了。 老师在黑板上写字。
语法规则具有强大的递归性
学生在看书。 隔壁的学生在看他的书。 隔壁在xx小学读书的学生在家里看他的辅
导书。 隔壁在xx小学读书的学生在家里看他昨天
从新华书店买来的他一直想要的辅导书。
语法规则具有严密的系统性
江西人不怕辣 湖南人辣不怕 四川人怕不辣
(4)语调是通过整个句子的音高、重音、停顿等 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语调实际上已经是 表达层面上的一种语法手段了。
如:滚蛋!
6.根据语法手段的不同可把人类语言分为:
语言
综合性语言:主要使用词形变化、 词的轻重音等语法手段的语言。 如俄语、德语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一、词法分析方法词法分析方法主要研究汉语中各种词类的构成、意义和用法,以及单词的形态变化规律。

它通过对词类、构词法、词义、词型变化规律等的研究,分析单词的构造和使用规律,从而理解句子的结构和语言表达的方式。

词法分析方法是语法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是其他语法方法的基础。

二、句法分析方法句法分析方法主要研究汉语中句子的构成、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句子结构的范式以及句子在语言中的功能等问题。

通过句法分析可以揭示句子的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句子的内部结构和语序的规律。

句法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短语结构语法分析和依存句法分析两种。

三、语义分析方法语义分析方法主要研究汉语中的词义、句义以及上下文对语义的影响等问题。

通过对词汇的义项、义体系的分类和构建、句子的义理解析等研究,揭示语言表达中的含义和信息传递方式。

语义分析方法可以帮助理解句子的意义和人们在交流中的意图。

四、语用分析方法语用分析方法主要研究汉语中语言行为和交际行为的规律,包括语言行为的目的、意图、社会因素对语言行为的影响,以及话语之间的关系和交际规则等。

通过语用分析可以了解句子的使用背景、语言行为的目的以及说话人的意图等,从而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语言。

五、文体分析方法文体分析方法主要研究汉语的不同文体在语法和语言表达上的差异和特点。

它通过对文体的特征、结构和语言风格等的研究,揭示不同文体的特点和使用规律。

文体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同文体的表达方式,从而提高我们在不同场合中的语言运用能力。

总之,这五种分析方法可以相互协作,可以全面地揭示汉语语法的各个方面,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汉语。

现代汉语 语法

现代汉语 语法

(二)动词
1、动词的种类
(1)动作 (2)心理活动(3)存在、变化、消失 (4)判断动词(5)能愿动词(6)趋向动词
2、动词的语法特征
(1)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 (2)前面能加副词“不”,但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 (3)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 (4)一部分表示可持续动作的动词重叠可以表示短暂。
2.量词的语法特征
(1)量词总是出现在数词后面,同数词一起组成 数量短语,作定语、状语或补语等。 (2)一部分单音节量词可以重叠,组成BB式。
BB式重叠量词作主语、定语表示“每一”或“许 多 BB式重叠量词作谓语表示“多” BB式重叠量词作状语表示“逐一” 数量短语重叠作定语,表示数量多 数量短语重叠作状语,表示按次序进行
所见所闻 不要被他的话所蒙蔽。 为一部分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
给——加强语气。 连——表示强调。 们——表示群体。
这事儿被他给办砸了。
我把房间都给收拾出来了。
我连想都没想过。
连三岁孩子都懂这理。
小弟弟小妹妹们。
陈士强们拉了一天船,
半夜未到家。
(四)语气词 1.表示陈述语气:的、了、吧、啊、啦、也好、嘛
名、动、形、区别、数、量、副、代、拟声词、叹词

虚词:不能充当句子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词。
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二、实词
(一)名词 1、名词的种类(1)表示人和事物 (2)表时间 (3)表处所 (4)表方位 2、名词的语法特征 (1)常作主语和宾语。 (2)名词前一般能加数量短语不能加副词。 (3)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 (4)有的名词能加“们”表示群体。 3、时间名词和方位词 时间名词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以及状语。 方位名词组成方位短语表处所或时间,也可单用

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

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

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现代汉语语法的总特点:不依赖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而借助语序、虚词等语法手段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

一、语序重要1.语用的语序变化吃了吗,你?2.语义的语序变化我问他——他问我3.语法的语序变化幸福生活——生活幸福二、虚词重要1.虚词的有无导致结构关系及语义的不同撰写文章——撰写的文章徐志摩先生——徐志摩的先生2.虚词的不同导致语义的不同上海大学——上海的大学北京烤鸭——北京的烤鸭3.虚词的有无导致语用意义上的差异木头房子——木头的房子庄严宣告——庄严地宣告三、汉语的词类和句法成分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1.印欧语的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名词——主语、宾语动词——谓语形容词——定语副词——状语2.汉语则不然。

词类的句法功能是多重的。

1.名词主要充当主语和宾语玻璃瓶子青年公寓古代文学今天星期三鲁迅浙江绍兴人电话联系明天见屋里坐2.动词主要充当谓语唱歌是需要技巧的猫很喜欢睡觉同意发表实习报告批评意见展览中心公开宣布联合开发3.形容词主要充当定语天亮了富有是人人渴望的忧伤地望着现代汉语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这种复杂的关系,给我们的启示是:不能仅凭所充当的句法成分来给词分类定性。

四、复合词、短语、句子的结构基本一致1.跟英语比较英语的谓语动词必须是限定动词,短语中的动词必须是不定式或动名词,即同一动词在不同的条件下,表现形式不同。

He flies a plane.To fly a plane is easy.Flying a plane is easy.在一定的条件下,汉语的自由短语加上特定的语调就可以独立成句,而作为短语的形式与独立成句的形式完全相同,这与英语截然不同。

——你在干什么?——学习汉语。

你学习汉语。

我知道你学习汉语。

2.跟构词法比较汉语复合词很多是从自由短语发展而来的,因此结构大体一致。

词短语句子联合父母父亲母亲我和他?偏正乡音努力学习快跑!述宾知己撰写论文抓住他!词短语句子述补改进放好说清楚!主谓地震灯亮灯亮了。

现代汉语词法分析知识点整理

现代汉语词法分析知识点整理

现代汉语词法分析知识点整理词法分析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关注词的构成、分类、形态变化以及词的语法功能等方面。

以下是对现代汉语词法分析的一些关键知识点的整理。

一、词的构成(一)单纯词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单纯词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单音节单纯词,如“天”“地”“人”“走”“跑”等。

2、多音节单纯词:联绵词,包括双声联绵词(如“伶俐”“蜘蛛”)、叠韵联绵词(如“骆驼”“徘徊”)和非双声叠韵联绵词(如“鸳鸯”“马虎”)。

叠音词,如“猩猩”“姥姥”。

音译外来词,如“咖啡”“沙发”“巧克力”。

(二)合成词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

合成词的构成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复合式联合型,如“道路”“骨肉”“国家”。

偏正型,如“冰箱”“红花”“飞快”。

补充型,如“提高”“说服”“船只”。

动宾型,如“司机”“管家”“美容”。

主谓型,如“地震”“月亮”“民主”。

2、附加式前加式(前缀+词根),如“老”(老虎、老师)、“第”(第一、第二)。

后加式(词根+后缀),如“子”(桌子、椅子)、“头”(苦头、甜头)、“儿”(鸟儿、花儿)。

3、重叠式完全重叠式,如“姐姐”“哥哥”“刚刚”。

部分重叠式,如“绿油油”“红彤彤”“白茫茫”。

二、词的分类(一)实词实词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如“学生”“书本”“北京”。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如“跑”“想”“有”“发展”。

3、形容词,表示性质、状态等,如“美丽”“聪明”“高”“大”。

4、数词,表示数目或次序,如“一”“二”“第一”“第二”。

5、量词,表示计算单位,如“个”“只”“条”“把”。

6、代词,能代替实词和短语,如“你”“我”“他”“这”“那”。

7、副词,常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如“很”“都”“已经”“常常”。

现代汉语知识梳理-语法篇

现代汉语知识梳理-语法篇

语法第一节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体系语法概念:①语法规律,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②指语法学(知识或理论),即语法学者对客观语法实施的说明,有主观性。

词类词法构词法语法学研究:构形法句法成分句法句法结构句子分类语法的性质:抽象性、稳固性、民族性、递归性汉语语法的特点:汉语缺少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和词类标志。

因此现代汉语语法呈现出一系列分析性语言(与综合性语言相对)的特点:①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②词法结构和句法结构基本一致;③词的多功能性(可充当多种句子成分)。

④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

语法单位: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短语(由词组成的、没有语调的语言单位,是组织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句子(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句法成分: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

主谓:陈述关系。

主语:被陈述的对象。

谓语:陈述主语。

动宾:动语:表动作行为,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成分。

宾语:表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涉及的对象。

偏正:定语: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状语: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中补:补语是动词、形容词形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层次分析法第二节词类一、词类划分依据词类: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分类依据:语法功能(主要):实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词的职位。

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能否充当、充当什么)词与词或短语的组合能力(实词与实词、虚词依附实词或短语)形态:构形形态、构词形态。

意义: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

二、实词概念: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意义实在,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一)名词种类:①专有名词;②普通名词;③时间名词;④处所名词;⑤方位名词语法特征:①经常放在动词前后分别作主语和宾语。

②前面一般能够加上表示名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

③一般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

汉语语法

汉语语法



5、多重复句
பைடு நூலகம்






多重复句: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句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层次上组合起来的复句。 划线分析法:用竖线表示多重复句的层次关系和分析的方法。 切分法:层层切分,切分到分句为止。 切分时,注意标点符号,分号是句中最大的语气停顿;注意结构关系;注意逻辑 语义关系。 分析例句: 1) 无论准确也好,|| 鲜明生动也好,| 字眼儿总要用得恰如其分。只有这样,| 表 并列 无条件 唯一条件 现的概念才会准确,|| 也才能使人感到鲜明。 并列 2) 既然政治或外语成绩不合格就不能录取,|你如果想攻读硕士学位,||就要好好 复习这两门课。 推论因果 假设条件 3) 不管是企业单位还是事业单位,|| 他都愿意去工作,| 但是有一个先决条件,|| 这些单位必须是省城的单位。 条件 转折 补充 4)义理、考据和辞章这三者中,义理应当是灵魂,|| 是统率,| 因为形式是为内 容 并列 因果 服务的,|| 而材料是要由观点来统率的。 并列

汉语中大多数语素用汉字表示,所以汉字被 称作“语素文字”。
词类体系
从两个角度的划分——实词与虚词: 功能标准:能否充当句法成分——实词能 虚词不能

汉语 词类 体系
实词十种:名、动、形、数、量、代、 区别、副、叹、拟声;
虚词四种:介、连、助、语气
3、短语(词组)

由词跟词按一定句法规则组合而成 比词大的能独立运用的、没有句调的 语言单位。
结构类主要从两大结构类型看:

实词与实词组合——组合方式及形成关系 偏正短语、述宾短语、述补短语、联合短语 主谓短语、同位短语、兼语短语、连谓短语 实词与实词或实词与虚词组合——以词命名 实与实:量词短语、方位短语 实与虚:介词短语、助词短语

现代汉语笔记(语法)

现代汉语笔记(语法)

第一节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体系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通俗点说,语法就是说话所遵守的词句排列组合的规律。

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平常说的语法事实;另一个指语法学。

语法学是研究、描写、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学科,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

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化(形态)。

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语法体系也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

另一个是指语法学体系,即语法学说的系统性。

一个民族语言的语法系统只有一个,一个民族语言的语法学体系可以不止一个。

二、语法的性质(一)抽象性(二)稳固性(三)民族性三、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一)语法单位语法单位可以分为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

它们都是语言中的音义结合体。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语素可以组合成合成词,有的可以单独成词。

词:是最小的能够单独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一部分词加上句调可以单独成句。

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

大多数短语可以加上句调称为句子。

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二)句法成分句法成分是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

句法结构指由词逐层组装成的短语里或句子里的词类系列。

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

动语: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成分。

宾语:是动作所支配、所涉及的对象。

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状语:是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第二节词类(实词)一、词类的划分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

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是参考依据。

汉语语法之词法词类语法特征

汉语语法之词法词类语法特征

• 综合性—单一性 无条件—有条件 大型—中
型—小型
22
4.1区别词形容词区分
• 能否作定语 • 能否作谓、补语、状语 • 能否加副词“不”
二者都能 形能区否
形能区否
23
5.副词
• 副词: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 度、范围、时间等意义。
• 类别:表程度——很,最,挺,顶,非常, 十分,极其,格外,分外,更,更加,越, 越发,有点儿,稍,稍微,几乎,过于, 尤其。
• 当“对”表示“向”和“对待”时不能互 换。
• “对于”和“关于”区别: • A、二者意义不同,“对于”引进动作的对
象,“关于”的宾语表示牵涉的范围。 • B、“关于”总是位于句首,在主语前面,
“对于”主语前后都可。 • C、“关于”构成的介词短语可以作标题。47
2.连词
起连接作用,连接词、短语、分句和句子。 1)部分连词用法* 2)同形介词和连词的区分方法*
度量衡 集体单位 个体单位 不定量词
借自名词
借用
专用 借自动词 动量词借用来自40特征• A.一般不单独使用,与数词或代词结合才 可作句法成分
• B.部分量词可以重叠,有“每一、全部”的 意义
41
三、虚词
• 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 义,不单独作句法成 分 1.介词* 2.连词* 3.助词* 4.语气词*
➢ 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表可能、 必要和人的主观意愿等。如:能, 能够;愿意,愿;应该,应当 , 会,可以,肯,敢,要。
➢在句子里常作状语,还可以作谓 语或谓语中心。
15
(3)趋向动词
• 表示移动的趋向:上,下, 进,出,回,开,起,过, 来,去,出来。
• 特殊之处:用在动词或形 容词后面作趋向补语。

举例说明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

举例说明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

举例说明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语法特点:(1)词形没有形态变化。

一个词不管作主语、还是作宾语,它的发音和词形都没有什么变化。

一些语法范畴和功能都不像有些英语、俄语那样通过词形的变化来表现。

(2)复合词为主。

现代汉语的词法以词根复合构词法为主。

这种方法具有很强的能产性,可以满足言语交际对词汇量的需求。

而且,也便于对词汇意义的理解和掌握。

如:“天”可以构成“今天”“昨天”“前天”“明天”“星期天”“春天”“秋天”“蓝天”“天下”“天气”等等大量的词。

(3)量词丰富。

有量词是汉藏语系各个语言的共同特点。

量词丰富是汉语的一大特点。

汉语的许多名词要求与特定的量词相搭配。

因此,可以说量词是对名词的外部特征的一种分类标志。

动词涉及到的“量”也使用量词,即“动量词”。

除了固定的量词之外,还使用大量的临时量词。

例如:“一碗饭”“一顿饭”“一次饭”“一口饭”“一餐饭”“一粒饭”“踢了他一下”的量词,还可以用“一顿”“一脚”(“脚”是临时量词)。

(4)存在兼类词。

例如动词兼名词、动词兼介词、动词兼形容词等等。

(5)句法与词法的一致性。

词和短语以及句子结构方面具有一致性。

例如:“地震”(主谓结构的词)与“水土流失”(主谓结构的短语)“提高”(主补结构的词)与“看清楚”(主补结构的短语)优点:为汉语的学习和应用提供了方便的基础;缺点:存在词与短语划界不清的现象,特别是在双音结构中,这一问题显得十分突出。

(6)语序和虚词是主要语法手段。

使用相同的词却因语序不同而表达不同的意思。

例如:“大抓工业”和“抓大工业”;“我要学”和“要我学”;“事出有因、查无实据”和“查无实据、事出有因”;“说不好”、“不好说”、“不说好”;使用不同的介词,意思完全不同。

例如:“把他打了”和“被他打了”。

现代汉语语法__层次分析法

现代汉语语法__层次分析法

现代汉语语法__层次分析法现代汉语语法是对现代汉语词汇、句法和语义结构的规范和研究的体系。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研究语法的方法,通过将语法现象按照不同的层次进行分析,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

下面将从词法、句法和语义三个层次对现代汉语语法进行层次分析。

一、词法层面在现代汉语中,词语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词法层面的分析主要关注词语的形态和意义。

词法层面的分析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词的形态学分析:对词的形态进行分析,包括词的构词法、词的派生、词的形音义变化等。

例如,“高兴”是一个由动词“高”和形容词“兴”构成的词语。

2.词类的划分:根据词语的形态、句法和语义特征,将词语划分为不同的词类。

例如,“大”可以用作形容词、副词或量词。

3.词语的义项划分:对词语进行义项划分,确定每个词义的不同概念和用法。

例如,“红”可以表示颜色、政治立场等不同义项。

二、句法层面句法层面的分析主要关注句子的成分和结构,揭示句子的语法规则和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

句法层面的分析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句子成分的分类和功能:对句子成分进行分类和赋予不同的语法功能,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例如,在句子“我喜欢吃水果”,“我”是主语,“喜欢”是谓语,“吃水果”是宾语。

2.句子的句法结构:对句子的结构进行分析,了解句子的主要成分和次要成分之间的组合关系。

例如,在句子“他认真地写作业”中,“他写作业”是主要句子成分,“认真地”是次要成分。

3.句法关系的标记:通过语法标记或语序来表示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汉语中,主语一般出现在谓语前面。

三、语义层面语义层面的分析主要关注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意义和逻辑关系。

语义层面的分析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词语的语义分类:对词语的意义进行分类,了解不同词义的概念和用法。

例如,“打”的词义包括“打人”、“打球”等不同意义。

2.句子的语义结构:通过句子中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来解析句子的意义和逻辑关系。

现代汉语语法结构分析(详)

现代汉语语法结构分析(详)

▪ 谓语动词“拿”、“娶”、 “买”都表获 取义,即表示主语得到什么,这些句子都 是定中短语作宾语,是单宾语句。
从结构上看,这些句子中的谓语动词 没有带双宾语,“拿了我”、“娶了他”、 “买了他”不能构成动宾结构(有的不能 搭配,有的与原意不符或表义不完整)
(7)存现句 表示人或事物存在、出现或消失的句
▪ 他前不久去了北京。→* 他前不久把 北京去了。
d. “把”字句中如果有否定词或能愿动词等, 这些词应该放在“把”字结构之前。
我没把衣服洗完。
你不应该把今天该做的事情留到明天。
(3)“被”字句 由介词“被”引出施行动作的
人或事物,构成“被”字结构作状 语。
①倒塌的房屋被战士们重新建 好了。
②树叶被风吹走了。
第二节 现代汉语的词法结构
词法:指词的结构规则,包括词的构 造、形态变化、词的功能等内容。
◆词类:词的语法类别
(一)词类划分的依据(标准) 根据词的语法特征来划分:
(1)词的组合能力 (2)词的造句功能 (3)词的变化形式 例:红、红色
(二)词类划分的结果 ▪ 邢福义:十一类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 代词
单句
主谓句
动词性主谓句 形容词性主谓句 名词性主谓句 主谓谓语句
非主谓句
动词性非主谓句 形容词性非主谓句 名词性非主谓句 叹词性非主谓句
2.句类 根据句子的语气功能而划分出来的句
子类型。 (1)陈述句 (2)疑问句(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
正反问) (3)祈使句(肯定意义、否定意义) (4)感叹句
子。它的基本意义是表示某处存在、出现或 消失了什么人或事物。例如:
台上坐着主席团。 前面来了一支队伍。 山脚上走过一群野猪。 教室里有五十张桌子。

小学教材中的词汇和语法分析

小学教材中的词汇和语法分析

小学教材中的词汇和语法分析小学教材是孩子们学习语言文字的重要来源,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通过对小学教材中的词汇和语法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提高语文水平。

本文将针对小学教材中常见的词汇和语法现象进行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一、词汇分析小学教材中的词汇主要包括基础词汇和常用词汇两大类。

基础词汇是构成语言基本单元的词语,如动词、名词、形容词等;而常用词汇则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频繁出现的词语,如数字、颜色、家具等。

通过对这些词汇的学习和记忆,学生可以逐渐积累丰富的词汇量,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图片教学、游戏教学等,帮助学生轻松快乐地掌握词汇。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故事、诗歌等文学作品,为他们提供更多语境下的词汇学习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词汇的用法和含义。

二、语法分析语法是语言的基本规则和结构,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重要内容。

在小学教材中,语法知识主要包括句子结构、词类、语法成分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初步了解语言的基本组成和运用规则,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语法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解析句子结构、分析词类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语法知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语法练习题、语法填空等形式,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语法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总结通过对小学教材中的词汇和语法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知识内容丰富多彩,既有基础的语言规则,又包含丰富的语言表达方式。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学教材中的语言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愿广大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不断积累词汇量,提高语法水平,成为优秀的语言表达者。

现代汉语_第三章_语法

现代汉语_第三章_语法
语素、词、短语是语法的静态单位、备用 单位,句子、句群则是语法的动态单位、 使用单位。
语法结构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法单位按照一定的方 式组合起来,就是语法结构。
分析语言的各种语法结构体的结构,就是 对语言进行语法分析。
自由形式和粘着形式
可以作为一句话单说(包括回答别人问题 时单说)的形式是自由形式,不能单说的 是粘着形式。如“天”、“高”、“说 明”、“碗筷”是自由形式;“阿”、 “吧”、“袖”、“高射”、“人造”是 粘着形式。
黑板/误伤
黑色西服/特别严格
碰壁/动员
吃盒饭/高唱凯歌
提高/说明
洗干净/说清楚
很多词组加上语调就可以成为句子。 吃盒饭。 说清楚! 年纪小。
*句子和短语
英语: 有明显区别。例如: He flies a plane. To fly a plane is easy. Flying a plane is easy.
无限的句子,有限的规则。
稳固性
语法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演变,但是 语法 的变化比词汇、语音的变化缓慢得多,而且语法很 难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而改变。
与上古相比,语音面貌、所用的词汇都发生了很大 变化,但是语法变化很小。
例如,语序和虚词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都是重 要的语法手段;古代汉语中主语在谓语之前,修饰 语在中心语之前,现代汉语也是如此。
什么是语法?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律。
语法是人们说话时所要遵守的一种规则。
语法是一种语言里组词造句的规则。因此语法包括 词法(构词法、词类)和句法(短语和句子的结构 规则)。
语法是一种语言中由小的音义结合体组成大的音义 结合体所依据的一套规则。
语法的特征
同语音、词汇、修辞、语用等相比,语法 具有:

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

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

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现代汉语语法是指当代汉语语法的一种描述体系,在语言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通过对汉语词汇、短语和句子的形态和句法结构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归纳,以了解和解释汉语的语言规则和规律。

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简洁灵活:现代汉语语法具有简洁而灵活的句子结构,语法规则相对较少,词序灵活多变。

这使得汉语表达的时候能更好地体现思维的灵活性和个人的情感表达。

2.重视词法:现代汉语语法注重词法的研究,对各类词性进行系统分类和规范,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通过研究词的形态和语义特征,揭示了汉语词汇的丰富性和灵活性。

3.语序灵活:现代汉语语法注重语序的研究,它具有主谓宾的基本语序,但在特定语境中,语序可根据需要进行前置、后置、倒装等变化。

这种语序灵活性使得表达更生动有力,也增加了语言的表达方式。

4.句法特征明显:现代汉语语法中,句子的基本结构主要由主语、谓语、宾语和补语构成,而且各成分在句中位置明确。

例如,主谓宾语结构在汉语中非常常见。

5.缺少时态变化:与一些其他语言相比,现代汉语语法中的时态变化相对较少。

汉语的动词时态多通过上下文来判断,借助了修辞手法如词语的重复、连词的使用等,以弥补时态变化所带来的不足。

6.语音、语义结合:现代汉语语法将语音和语义有机地结合起来,强调了语音对语法的影响。

例如,汉语中的声调变化对词义和句意的表达具有重要作用。

7.篇章结构清晰:现代汉语语法在句子组织的基础上,还注重对篇章结构的研究。

通过对篇章结构的分析,可以揭示文章的逻辑关系和信息组织方式,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整体结构和内容。

总之,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是结构简洁灵活、词法重视、语序灵活、句法特征明显、缺少时态变化、语音、语义结合以及篇章结构清晰。

这些特点使得现代汉语能够在表达思想和情感方面更具有表达力和多样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带“的” (2)不能直接作谓语、主语、宾语 (3)不能前加“不”,否定时加“非”
20
区别词举例
• 正副男女荤素金银单 • 慢性 彩色 上等 初级 大号 万能 野生 亲生 草本 • 人造 冒牌 特等 劣等 远程 中程 特级 独生 野生 • 活期 长期 无偿 潜在 现行 稀有 民办 大陆性 综合性
21
4
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
(一)四级语法单位: 语素——词——短语——句子 (二)四级语法单位的关系 (三)句法成分: 主语-谓语-宾语 定语、状语--补语
5
一、词类的划分与标准
词类:指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参考词汇学关于“词”的分类)
6
词类
一、词类的划分与标准* 二、实词* 三、虚词* 四、兼类与活用*
12
2.1特殊动词
(1)判断动词‘是’(要跟副词“是” 区分)* (2)能愿动词 (助动词)* (3)趋向动词*
13
(1)判断动词‘是’(要跟副词“是” 区分)
• 放在主宾之间有多种作用: A、表示事物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B、表示事物的特征、质料、情况 C、表示事物的存在
14
(2)能愿动词 (助动词)
7
(一)词类与词性的区别:
1.词类是词的语法类,着眼于总体 (以语言中所有的词为研究对象进行 分类,分类的结果得出词类) 2.词性是词的语法特性,着眼于个体 (以语言中个别的词为研究对象加以 归类,归类的结果得出词性。)
8
(二) 词类划分的标准
主要是词的语法功能,兼顾词的形态和意义
充当什么成分 语法功能 (独立充当句法成分) 能:• 1、语法结构规律 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 律 • 2、语法学 研究语法的学科
1
语法的性质和特点
(一)抽象性 (二)稳固性 (三)民族性
2
四级语法单位的关系
备用单位 语素→词→短语 运用单位 句子
(词或短语+句调组成)
3
(三)句法成分:
短语和句子结构的组成成分。其特点是两 两相对,一个缺失,另一个也不存在。 主语——谓语——宾语 定语、状语——补语 兼语(动语——宾语兼语主语——谓语) 汉语句子中另有独立语。 句法成分不同于句子成分。
区别词:表示事物的属性,而属性 往往是对立的,所以区别词常常成 对或成组出现
• 男—女 金—银 雌—雄 单—双 正—副 公— 母 长期—短期 • 活期—死期 无偿—有偿 民办—国办 阴性— 阳性 国营—民营 • 西式—中式 男式—女式 慢性—急性 有限— 无限 民用—军用 • 精装—简装 职业—业余 大陆性—海洋性 直 线型—流线型 • 综合性—单一性 无条件—有条件 大型—中 型—小型 22
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表可能、 必要和人的主观意愿等。如:能, 能够;愿意,愿;应该,应当 , 会,可以,肯,敢,要。 在句子里常作状语,还可以作谓 语或谓语中心。
15
(3)趋向动词
• 表示移动的趋向:上,下, 进,出,回,开,起,过, 来,去,出来。 • 特殊之处:用在动词或形 容词后面作趋向补语。 • 如:他跳起来了。
4.1区别词形容词区分
• 能否作定语 • 能否作谓、补语、状语 • 能否加副词“不” 二者都能 形能区否 形能区否
23
5.副词
• 副词: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 度、范围、时间等意义。 • 类别:表程度——很,最,挺,顶,非常, 十分,极其,格外,分外,更,更加,越, 越发,有点儿,稍,稍微,几乎,过于, 尤其。 表范围——都,总,共,总共,统统,只, 仅仅,单,光,一齐,一概,一律,单单, 就 表肯定、否定——必,必须,必定,准,的 确,不没有,没,未,别,莫,勿,是否, 24 不必,不用,甭
18
3.2动形区别
• 能否带宾语 动大多能,形否 • 能否受“很”修饰 心理动词、性质形 能 • 重叠方式:AA AABB(形) AA ABAB (动)
19
4.区别词
• 定义:又叫非谓形容词,是表示事物 的特征和分类、只能修饰名词作定语、 不能作谓语的词。
表示事物的属性,有分类的作用
• 特征:(1)能直接修饰名词作定语,多数
16
3.形容词
• 定义 表示性质状态等 • 特征: 〔1〕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 〔2〕性质形容词大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 〔3〕不能带宾语 〔4〕有小部分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早早 (5)少部分单音性质性质形容词可带叠音 词缀
17
3.1名词与谓词(动词、形容词)的区别
• • • • 能否经常作主语、宾语 能否经常作谓语 能否受“不”修饰 能否用“V不V”提问 多能 • 能否重叠 名能 谓能 谓能 谓大 谓部分能
词的形态
不能:虚词(依附实词和短语能力) 构形形态: 重叠 构词形态 :词缀
词的意义(语法意义)
9
二、实词
1. 2. 3. 4. 5.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区别词* 副词* 6.代词* 7.拟声词* 8.叹词* 9.数词* 10.量词*
10
1.名词
• 定义: 表示人或事物的词。 • 类型: 人、物、时间、处所、方位 • 特征: (1)经常作主语和宾语 (2)前面一般可以加上表物量的数量短语 (3)一般不能重叠表示共同的语法意义 (4)表人的名词后能够加“们”表群体
• 表情态、方式的——大肆、肆意、特意、亲自、 猛然、忽然、公然、连忙、赶紧、悄悄、暗暗 • 表时间、频率的——已,已经,曾,曾经,刚, 才,刚刚,正,在,正在,将,将要,就,就要, 马上,立刻,顿时,终于,常,常常,时常,时 时,往往,渐渐,早晚,一向,向来,从来,总 是,始终,永,永远,赶紧,仍然,还是,屡次, 依然,重新,还,再,又,也,再三 • 表语气的——难道,岂,究竟,到底,偏偏,索 性,简直,就,可,也许,难怪,大约,幸而, 幸亏,反倒,反正,果然,居然,竟然,何尝, 何必,明明,恰恰,未免,只好,不妨
11
2.动词
• 定义 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 看)、心理活动(爱,恨,怕, 想念,打算) 或存在、变化、 消失(在,存在,发生,有,演变, 发展,死亡,消失)等 • 特征 (1)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 (2)能够前加副词“不”,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 (3)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 (4)有些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暂、轻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