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街道的绿化设计
街区加强园林绿化整治方案

街区加强园林绿化整治方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化成为人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一环。
街区绿化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因此,加强街区园林绿化整治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要从街区绿地的规划入手,科学合理地设计绿化区域的布局。
通过合理规划,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形成一种多样性丰富的绿色景观,提升街区的整体形象。
其次,要注重绿化植被的选择。
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环境条件的植物,同时考虑到植被的景观效果和生态功能。
在绿化植被的选择上,可以引入一些具有观赏性和生态性的植物,增加绿化的多样性。
另外,要注重绿化技术的提升。
采用现代化的绿化技术,如自动喷灌系统、土壤改良技术等,可以提高绿化的成活率,保证绿化效果的长久稳定。
除此之外,还应注重绿地的管理和养护。
建立健全的绿化管理机制,对绿地进行定期养护和维护,确保绿地的整洁和美观。
总之,加强街区园林绿化整治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不断完善绿化规划、提升绿化品质、改善绿地管理,才能打造出更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第 1 页共 1 页。
道路绿化实施方案范本最新

道路绿化实施方案范本最新一、前言。
道路绿化是城市美化和环境改善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
为了更好地规划和实施道路绿化工作,制定本方案,旨在为各地开展道路绿化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城市道路绿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道路绿化规划不够科学,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二是绿化植物种类单一,缺乏多样性和景观性;三是养护管理不到位,导致绿化带长期处于疏荒状态。
三、实施目标。
1. 提高道路绿化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确保绿化规划与城市规划相协调;2. 丰富绿化植物种类,打造多样化、景观化的绿化带;3. 加强养护管理,确保绿化带长期保持良好状态。
四、实施方案。
1. 绿化规划。
根据城市规划,科学规划道路绿化带的位置、宽度和形式,确保绿化带与道路、建筑相协调。
同时,结合地域特点和气候条件,合理选择绿化植物种类,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绿化景观。
2. 植物配置。
在绿化带中,应选择乔木、灌木、草本等多种植物进行配置,形成丰富多彩的景观。
同时,根据植物的成熟高度和树冠形态,合理布局植物,确保绿化带的整体美观和空间层次感。
3. 养护管理。
加强对绿化带的养护管理,定期修剪、浇水、施肥和除草,保持植物的健康生长。
同时,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确保绿化带的整体健康。
五、实施步骤。
1. 制定道路绿化规划,明确绿化带的位置、宽度和形式;2. 选择适宜的绿化植物种类,进行植物配置和布局设计;3. 加强对绿化带的养护管理,确保绿化带的长期良好状态。
六、实施效果。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和步骤,预计可以达到以下效果,一是道路绿化带与城市规划相协调,形成美观的城市景观;二是绿化带植物种类丰富多样,增加城市绿色空间;三是绿化带长期保持良好状态,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七、总结。
道路绿化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科学规划和精心实施。
本方案旨在为各地开展道路绿化提供参考和指导,希望能够对城市道路绿化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浅议城市街道绿化设计——以贵州都匀市街道绿化设计为例

市容 的作 用 。
2 都 匀市街 道景 观 问题 分析
1 . 2 都 匀市 分车绿 带设 计
都匀 市人 行道 绿化 设计 的现状 是设 计形 式单 一 , 无论 人 行 道 的宽 窄 , 都是 设 计单 排 行 道树 , 仅 能算 是 达 到基 本 绿 化 及遮 荫 的功 能 ,绿 化量 就 打造 生态 园林 城市 而 言远 远不 够 。
在行 道, 主要根 据
借 鉴 其 他城 市 中心 岛绿 地 的设 计 形 式 , 圆形 , 中心 是 现代 雕 塑与 喷泉 , 中间层 为苏 铁 、 小 叶女 贞 等灌 木球 , 外 层是 由灌 木 组成 的图案 。 重形 式 而无 内涵 , 未能 体现地 方 民族 文化特 色 。 1 . 3 . 2 导 向 岛绿 地设 计现 状 都 匀市导 向 岛绿 地设 计较 为 成功 地 改善 了原本 植 物 结构单 一 的都 匀市城 市环境 , 此 类 绿 地主要 设计 在西 苑及 大十字 的 Y形 交叉 道 口上 , 乔 灌 草 比例
1 . 4 人行 道绿 化 带设计
1 都 匀 市道路 绿化 现状
1 . 1 道 路 绿 地 的 限 定 和 分 类
本 文认 同我 国行业 标 准 《 城 市 道 路 绿化 规 划 与 设 计 规  ̄} C J J 7 5中对城市 道 路绿 地 的定义 , 及道 路 和广 场用 地范 围 内可用 于绿 化 的用地 。 并将 都匀 市道 路绿 化用地 分为 分车 绿 带、 交 通 岛绿地 、 人行道 绿化 带及 街边 广场 绿地 。
城市街道绿地设计ppt

交通岛绿地平面形式多呈圆形。目前我国大中城 市所采用的圆形中心岛直径一般为40~60M
docin/sundae_meng
docin/sundae_meng
四、立交桥头绿地设计
道路立体交叉的形式有两种,即简单立体交叉和 复杂立体交叉。
另外,设计行道树时还应注意与路口、电线杆、公交车 站的处理,应保证安全所需的最小距离。
docin/sundae_meng
docin/sundae_meng
docin/sundae_meng
三、交叉路口绿地设计
交通岛位于交叉卧中心,主要是组织交通、约柬 车道、限制车速和装饰道路之用。
依其功能可分为中心岛、方向岛和安全岛等。
城市街道绿地设计ppt
城市街道绿地设计
重点: 行道树种植设计 绿化带的绿化设计 交叉路口、交通岛的绿地设计、路侧绿带
的绿地设计 难点: 交叉路口、交通岛的绿地设计、路侧绿带
的绿地设计
docin/sundae_meng
一、行道树绿带设计
(一)选择合适的行道树种 选择当地的乡土树种或引种后生长良好的树种。
docin/sundae_meng
六、街道小游园绿地设计
以植物配置为主,结合其他园林要素 (一)设计形式: 1、规则对称式 有中轴线规则的几何式 2、规则不对称式 整齐、均衡 3、自然式 道路以曲线为主植物自然式种植 4、混合式 组成几个空间联系过渡要自然,总体格局应协调,不可杂
docin/sundae_meng
七、林荫路绿化设计
(二)林荫路布置的类型 1、街道中间的林荫路 2、设在街道一侧的林荫路。伴山、临水、 3、街道两侧与人行道相连。花园式
绿色街道——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创新与实践

绿色街道——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创新与实践摘要:街道占城市总面积的1/3空间系统,为解决城市景观问题,需要对城市的街道进行相关的设计,促成绿色街道的设计,形成未来生态城市的标志。
形成绿色街道会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绿色街道;城市街道;景观设计通过相关研究表明街道占城市总面积的1/3空间,是一个城市最有代表性的景观,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与道路相关的直接污染已取代了传统的点污染源,成为城市主要污染源之一,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随着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人们海中的深入,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将生态城市作为首要目标。
绿色街道的设计是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1各街道的研究背景与概念解析1.1绿色街道的研究背景1.1.1城市道路规划自西方工业革命以后,汽车成为发达国家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人们的生活方式开始发生了改变,现代化城市建设逐步兴起。
汽车的出现不仅扩展了人们的生活范围,也改变了城市以步行道路系统为主导的空间格局,繁忙的交通割裂了城市空间的有机联系,也破坏了与之相关的城市生活系统。
逐步向郊外进行无序扩张,旧城区作为城市中心逐步衰落,城市道路面积中停车场服务设施等在城市面积中,比重不断上升,导致环境污染的加剧,热岛效应更加明显,提高了城市人口生活的成本。
随着城市环境问题的逐渐加剧,上世纪60年代这种趋势引起了关注,人们开始推行“小规模的、有生命力和充满活力的城市建设”,并提出了一定的措施。
设立了相关的原则。
城市街道的规划和改造,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近30年西方国家开始尝试将直接到类型人实时共享道路设计。
我国也逐步加大了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投入,有意识的控制私家车的数量,鼓励步行与自行车等交通方式。
1.1.2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基础设施是有别于城市规划中的灰色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的概念,等同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部分,强调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态系统建设,是城市道路系统组织与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街道绿化的形式和植物配置

的一 品红 ( : > :. , 须进 行高 度控制 。 冠 高 11 3)必
一
品红 的高度 除受 品种 、 温度 、 相对 湿度及 光
强 等环 境 因素 的影 响外 , 溉 方式 、 培 预 留空 问 灌 栽 及 种植 时 间安排也 会对 一 品红 的高 度产 生重要 的 影 响 。 生产 过程 中 , 首先 尝试通 过 控制环境 和 在 应
14 四板 五 带 式 .
城 市 道 路绿 化 的 布 置形 式 是 多种 多样 的 , 其 中断 面 布置 形 式是 规 划 设计 所 用 的 主要 模 式 , 常
用 的城市 道路 绿化 的形 式有 以下 几种 : 11 一板 二 带式 .
这是 道路 绿化 中最 常用 的一 种形 式 ,即在 车 行道 两侧 人行 道分 隔线 上种 植行 道树 。此 法操 作 简单 、 用地 经 济 、 理方便 。但 当车行 道过 宽时 行 管
高, 无刺 , 无异味。 ②生命力强健 , 耐修剪 , 病虫 害 少 , 性 强 , 污染 , 于 管理 。 ③ 树 木 发 芽 抗 抗 便
早 , 叶晚 , 落 适合本 地 区正 常生长 的乡土 树种 。
根据 以上特点 , 可选择 的 品种 有 : 樟树 、 银杏 、
枫杨 、 患子 、 无 垂柳 、 鹅掌楸 、 广玉 兰 、 昌含笑 、 乐 红 果 冬青 、 楠木 、 杜英 、 贞 、 树等 。 女 栾 2 分车绿化 带形 式的植 物 配置 . 2 四板五带 式 中间的 3个带 是分 车绿 带 ,该 形 式 的植 物配置重 点考虑美 化街 景 ,组织 交通且 不 妨碍 交通 , 并做 到 吸尘 、 噪 , 降 吸收汽 车 排放 的废 气为最佳 ,强调 司机 与行人 的通视 和树种 的观 赏 性 。 车绿化 带植物 配置可 以选择 观花 、 分 观果 的乔 木 ,再配 以丰富 的灌 木和地 被植物 ,组成一 种立 体、 开阔 、 美丽 的绿化带 。 221上层乔木选 择 的品种有 : 花 、 . . 桂 白玉兰 、 叶 红 李、 欢、 合 红花羊 蹄 甲 、 榴 、 杏 、 石 银 苦楝 、 山核 桃 、
街道绿化方案

街道绿化方案街道绿化方案概述街道绿化是指在城市街道两侧或中央地带进行的植被绿化活动。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街道绿化能够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改善空气质量,增加城市景观的美感,为居民提供舒适的行人环境。
本文将介绍街道绿化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用的街道绿化方案。
街道绿化的重要性增强城市形象街道绿化是城市形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在城市道路两侧或中央地带种植各种树木和花草,可以营造出美丽的自然景观,为城市增添生机和活力。
街道绿化不仅能让市民感到愉悦,还能吸引外地游客前来观赏,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改善空气质量城市的空气质量直接影响着居民的健康和舒适度。
街道绿化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减少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
树木和花草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增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清新的空气,减轻了大气污染的影响。
调节城市气候城市的热岛效应是由于大量的人工建筑和道路所造成的。
街道绿化能够通过蒸腾作用和阴凉效应,减少城市的气温,缓解热岛效应,提供舒适的气候环境。
树木的阴影能够有效降低夏季的气温,为行人提供遮阳避暑的场所,同时也能减少冬季的寒冷对行人的影响。
保护生态环境街道绿化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也能为城市提供生态系统服务。
树木和花草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并为城市提供氧气。
此外,街道绿化还能够提供栖息地,吸引各种昆虫和鸟类栖息,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常用的街道绿化方案选择适宜的植物在进行街道绿化时,首先需要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种植。
植物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耐污染、抗病虫害、抗旱性以及生长速度等。
常见的街道绿化植物包括杨树、梧桐、法桐等大乔木,以及玉兰、木槿、榕树等小乔木。
此外,还可以配植一些花草来增加景观效果,比如草坪、郁金香、报春花等。
合理规划绿化带对于街道两侧或中央地带的绿化,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一般来说,绿化带的宽度应根据道路的宽度和要绿化的植物类型来确定。
绿化带可以设置为连续的花坛或草坪,也可以设置为离散的树木和花草。
街道空间环境设计方案

街道空间环境设计方案一、背景及问题陈述市区的街道空间环境设计一直是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工作之一。
然而,当前街道空间环境存在一些问题,如公共设施老化、缺乏绿化、交通拥堵等,需要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来解决。
二、公共设施改造与提升1. 更新公共座椅:以人性化设计为出发点,选择舒适、耐用的座椅,并合理设置座椅的数量和位置,以提供更多的休息点。
2. 安装垃圾箱:在合适的位置安装垃圾箱,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人们丢弃垃圾,保持街道整洁。
3. 修改道路标志牌:重新规划和统一标志牌的样式,使其更加直观、易于辨认,方便行人和车辆的导航。
三、绿化提升1. 种植树木和花草:在街道两侧以及中央绿化带种植适宜的树木和花草,增加街道的绿化面积,净化空气,改善景观。
2. 架设阳伞和遮阳棚:在烈日炎炎的夏季,为行人提供遮阳区域,让市民可以在街道上舒适地行走,增加步行的舒适性。
3. 灯光设计:优化夜间街道照明,选择节能、环保的照明设备,通过巧妙的灯光布置,提升街道夜间的视觉效果。
四、交通管理与改善1. 配置自行车停车点:设置自行车停车点,鼓励市民使用自行车出行,减少机动车数量,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2. 划定行人专用区域:将人行道划分为行人专用区域,与车道划分清晰,提高行人通行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3. 增设交通信号灯:根据交通情况和行人需求,增设交通信号灯,引导车辆和行人合理交通,提升交通流畅度和安全性。
五、社区参与与宣传1. 持续的宣传与教育:通过社区宣传活动、文化节庆的机会,向居民普及街道环境保护和整治的重要性,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2. 建立社区维护机制:利用社区力量进行街道环境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定期开展义务清扫等活动,形成一种自治的环保机制。
六、实施与监测1. 编制具体实施方案:根据上述设想,编制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部门和措施。
2. 监测和评估: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建立监测机制,定期评估街道空间环境改善的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
园林规划设计中城市道路绿化形式(附图)

园林规划设计中城市道路绿化形式(附图)城市道路的设计须依据道路类型、性质功能与地理、建筑环境进行规划和安排布局。
设计前,先要作周密的调查,搞清与掌握道路的等级、性质、功能、周围环境,以及投资能力、苗木来源、施工、养护技术水平等进行综合研究,将总体与局部结合起来,作出切实、经济、最佳的设计方案。
城市道路绿化断面布置形式是规划设计所用的主要模式,常用的有一板二带式、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式及其他形式。
(一)一板二带式一板二带为一条车行道,二条绿带,这是道路绿化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中间是车行道,在车行道两侧与人行道分割线上种植行道树。
其优点是:简单整齐,用地经济,管理方便。
但当车行道过宽时行道树的遮荫效果较差,又不利于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混合行驶时交通管理(图4-9)。
(二)二板三带式即分成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和两条行道树,中间以一条分车绿带分隔,构成二板三带式绿带。
这种形式适于宽阔道路,绿带数量较大,生态效益较显著,这种形式多用于高速公路和人城道路。
由于各种不同车辆,同向混合行驶,还不能完全解决互相干扰的矛盾(图4-10)。
(三)三板四带式利用两条分车绿带把车行道分成三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行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四条绿带,故称三板四带式(图4-11)。
此种形式占地面积大,却是城市道路绿化较理想的形式,其绿化量大,夏季庇荫效果较好,组织交通方便,安全可靠,解决了各种车辆混合行驶互相干扰的矛盾,尤其在非机动车辆多的情况下更为适宜。
(四)四板五带式利用三条分车绿带将车道分为四条,而规划为五条绿化带,使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辆均形成上行、下行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保证了行车速度和交通安全。
若城市交通较繁忙,而用地又比较紧张时,则可用栏杆分隔,以便节约用地(图4-12)。
(五)其他形式按道路所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特点,因地制宜地设置绿带,如山坡道、水道的绿化设计。
道路绿化断面形式虽多,究竟以哪种形式为好,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能片面追求形式,讲求气派。
2024年城市道路公园绿化养护参考方案范本

2024年城市道路公园绿化养护参考方案范本引言城市道路公园绿化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它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还能够改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道路公园绿化养护方案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提出一份2024年城市道路公园绿化养护参考方案,助力城市建设和绿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绿化规划1. 制定长远的城市道路公园绿化规划,确保绿化布局合理,避免重复建设和低效用地。
2. 根据城市的发展规划和区域特点,科学确定不同地区的集中绿化和分散绿化比例,合理分配绿化资源。
3. 针对城市道路公园绿化的功能需求,确定不同绿化带的植物种类和数量,实现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4. 考虑城市特点,合理规划植被景观和水景景观,并结合景观照明设施提升夜间绿化效果,创造美丽的夜景。
二、植物选择与配置1. 根据土壤状况和气候特点,选择适应性强、抗逆能力强的本地植物种类,减少对外来植物的依赖。
2. 结合城市道路公园绿化的功能需求,合理配置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使绿化景观更加丰富多样。
3. 选择具有矮化性和控制生长的植物品种,避免植物过高影响交通和视线。
4. 采用自动灌溉系统,保证植物的水分供应,减少养护工作的难度和成本。
三、养护管理1. 建立健全的养护管理体系,确保公园绿化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 设置专人负责绿化养护工作,定期巡查植物的生长状态和病虫害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3. 定期修剪整修植物,保持良好的观赏效果和通行条件。
4. 加强施肥管理,合理施用有机肥料,提供充足的营养,增强植物的抗逆能力和生长状态。
四、环境保护1. 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2. 积极推广可持续的养护方式,如雨水收集利用和废物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建立绿色意识教育体系,倡导市民参与养护管理,提高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五、紧急应对1. 设立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处理自然灾害和意外事件对城市道路公园绿化的影响。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规划设计分析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规划设计分析摘要:城市绿地规划与建设是一件关系全民身心健康的大事,必须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根据城市的自然条件、历史基础,经济实力、文化民俗,制定城市绿地专项规划,明确绿地建设的方针、目标、对策。
该文结合道路工程和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分析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规划设计。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规划城市道路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段,因而其环境也具有特殊性。
从地上部分来说,由于每天车流、人流量很大,空气中充斥着各种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氯化物、粉尘等,对植物的生长非常不利。
如粉尘覆盖在植物的叶表面上,会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二氧化硫会直接伤害植物的叶表皮细胞,破坏叶肉组织的结构,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同时,城市的空中布满了各种各样的电力、电信和电缆的线网,对植物的生长有一定的限制,而不像旷野的树,可以任其自然生长。
1城市道路绿化形式1.1一板两带式一板两带式的优点主要是如何用经济、对车辆的遮阴效果提高,以及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交通管理难度增大。
城市景观绿地属于城市中的一类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和观赏性的公共绿地,点小量多、分布广泛,因此对改善城市景观、装点街景、美化市容等方面有着较突出的作用。
1.2两板三带式两板三带式为中间一条分车绿化带将两条单向车行道隔离开,车道外侧两条绿化带,再外侧无或有人行道的绿化形式。
分车隔离绿化带种植修剪一定高度和形状的乔木和灌木,也可称这些植物为防眩树。
1.3三板四带式三板四带式为中间一条快车道,两侧由两条分车绿化带将两条慢车道与快车道分开,慢车道外有两条行道树绿化带,带动城市土地开发,提高商业零售机会,现代城市中,由于城市广场建设所引发、出现的“广场文化”和“广场经济”对带动城市土地开发和提高商业零售机会等方面都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1.4四板五带式四板五带式是利用三条分车绿化带将车道分为四条,中央一条分车绿化带把两条单向快车道分开,两条分车绿化带把两条慢车道与快车道分开,最外边的两条人行道由两条行道树绿化带将其与慢车道分开的绿化形式。
城市街道`广场绿化设计 广场设计导则

四、微气候
广场的位置应尽可能在全年内得到充足的阳 光。 在夏季非常炎热的地方,应利用植被、遮阳 篷、花架等提供阴凉。 作为一种城市政策,对建筑高度和体量进行 控制以增加公共空间的光照量。 广场午间时的温度在一年中超过55华氏度的 月份少于三个月,应考虑增添户内公共开放 空间。
对于午间平均温度超过55华氏度的月份,应研究 光影分布来预测座位区的位置。
广场设计导则
对附近公共开放空间进行细致的分析。 委托人和设计师应确定广场的各种设计功能——建筑的视 觉退让距离、过渡区、午间休闲、公共汽车等侯处等。 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应考虑街区位置和广场类型之间的关系。 在其服务半径内,目前未享受到服务的人能在项目建成之 后得到相应的服务。 服务范围内应有足够的工作人员确保对午间光顾者的服务。 广场的位置应利于多种人群的使用 广场的位置不应对通往城市中心区的现有或拟建步行体系 造成干扰 应充分考虑地方气候,若户外空间在一年之中使用少于三 个月,应考虑建设室内公共空间。
八、座位
设计应认识到座位在鼓励广场使用方面是最重要 的因素。
座位应满足大多数广场上常见的各种类型的休息 者的需要。
冬季座位应布置在那些午间有灿烂阳光的地方, 在很热的地方,座位应有遮荫。
广场座位的布置是否考虑到了闲坐者通常会被吸 引到那些他们能够看到其他人穿行的地点?
为了增加广场的整体座位容量,辅助座位应融入 广场设计之中,以免人数较少时,使用者置身于 座椅的海洋之中而感到恐惧。
七、交通
广场的设计应是改进了城区的现状交通模式而不 是搅乱现状交通。
为了鼓励步行,应利用由安全步道、商业中心及 步行街等组成的人行系统把各个广场连接起来。
应预留预测了在交通高峰期从人行道到建筑入口 之间人们可能会走的直线路径。
道路绿化建设方案

道路绿化建设方案1. 引言道路绿化是指通过在道路环境中植树、种草等活动,提高城市道路的生态环境质量,增加绿色景观,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
本文将提出一份道路绿化建设方案,旨在探讨如何在我们的城市道路中实施绿化工作,以期改善城市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2. 目标和原那么2.1 目标•提升城市道路的景观价值,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城市道路的生态环境,减少空气污染;•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活动空间。
2.2 原那么•遵循可持续开展原那么,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破坏生态平衡;•结合道路特点和使用需求,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绿化设施。
3. 绿化设计3.1 道路绿化种类选择在选择绿化植物时,应考虑以下因素:•植物的适应能力:应选择能适应城市环境的植物,如耐污染、耐旱、耐盐碱等;•植物的生长特点:应选择生长速度适中、根系不破坏道路地基的植物;•植物的景观效果:应选择具有欣赏价值的植物,如花卉、观叶植物等。
3.2 绿化布局在道路绿化的布局中,应采取分区域的设计,根据道路宽度和功能需求划分不同的绿化带。
例如,可以设置道路两侧的行道树,中央分隔带的草坪等。
同时,应结合周边环境进行设计,使绿化带与建筑、道路等相协调,形成统一的景观效果。
3.3 绿化设施除了植物的选择和布局,还需要考虑道路绿化的配套设施:•花坛和花境:可以设置花坛和花境,增加道路绿化的美观性;•草坪和休闲设施:在道路的中央分隔带或空地上设置草坪,供市民休闲活动使用;•蓄水设施:为了保持植物的生长和道路的洁净,可以设置雨水收集设施。
4. 养护管理4.1 种植养护•种植适宜的植物:根据现场情况,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做好土壤改进:进行土壤改进,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水性;•定期浇水和施肥:根据植物的生长需要,进行定期的浇水和施肥工作;•进行病虫害防治: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
4.2 清洁维护•定期修剪植物: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定期的修剪工作,保持植物的形状和良好的景观效果;•清理垃圾和杂草:定期清理道路绿化带中的垃圾和杂草,保持道路的整洁;•检查绿化设施:定期检查绿化设施的状况,及时修复和更换损坏的设施。
城市街道园林景观植物设计分析孙羽

城市街道园林景观植物设计分析孙羽发布时间:2021-08-20T09:12:28.818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5期作者:孙羽[导读] 城市街道园林景观是展示城市整体风貌的重要体现,在城市街道规划设计中承担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街道园林景观植物设计仍有提升的空间,基于此,探索并论述了城市街道园林景观植物的设计作用、形式、原则,分析了我国城市街道园林景观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园林景观植物设计的发展策略。
天津市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天津 300074摘要:城市街道园林景观是展示城市整体风貌的重要体现,在城市街道规划设计中承担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街道园林景观植物设计仍有提升的空间,基于此,探索并论述了城市街道园林景观植物的设计作用、形式、原则,分析了我国城市街道园林景观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园林景观植物设计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城市街道;园林;景观植物;设计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向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但是,部分地区城市化建设占用了大量的绿地和农田,森林绿地的覆盖面积锐减,产生了诸多问题。
在此背景下,国家和各级政府纷纷号召人们通过实际行动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断增加相应投入,提高城市绿化面积,加强对城市街道园林景观植物的设计,采取多种措施改善城市道路环境质量。
但是,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依然存在着树种单一、结构不合理、过分雷同、缺乏有效管理等诸多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个人调查研究,系统分析了现阶段城市街道园林景观植物设计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能加强园林景观植物设计,改善城市街道环境。
1、城市道路植物景观配置模式根据城市道路的特征,总结其景观配置模式主要有:自然式、规则式、混合式、密林式、简易式、多层式。
1.1自然式自然式是根据地形与环境来模拟自然景色的绿化模式,从植物的配置到活动空间的组织、地形的处理等都以自然手法来组织,形成一种连续的自然景观组合。
论述街道景观设计

论述街道景观设计街道景观设计是指对城市的街道进行规划和设计,以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街道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市民的出行、休闲和社交活动。
良好的街道景观设计可以使城市更加宜居、绿化、人性化,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本文将从街道绿化、景观元素、人行道设计、雨水处理四个方面论述街道景观设计。
街道绿化是街道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布局的绿化带、树木和花卉,可以增加街道的美观度,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
绿化带可以分隔行车道和人行道,起到缓冲和保护的作用,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
树木和花卉的选择也需要考虑到季节性变化,以保证全年都有不同的花卉盛开,提供不同的景观效果。
景观元素是街道景观设计的核心内容。
景观元素包括街道家具、雕塑、喷泉等,能够增加街道的艺术感和文化氛围。
街道家具可以提供人们休息和交流的场所,例如长椅、休息亭等。
雕塑是街道景观设计中常见的元素,可以展示城市的形象和特色,增加艺术气息。
喷泉可以增加街道的活力和观赏性,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人行道设计是街道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人行道是行人活动的主要场所,必须考虑到人们的行走需求和安全问题。
人行道的宽度应根据人流量和需求进行合理划分,既要保证行人通行的舒适度,又要避免拥堵和危险。
在人行道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残疾人和老年人的需求,设置无障碍设施,保证他们的安全和便利。
雨水处理是街道景观设计中需重视的环保问题。
城市的雨水在街道上容易积水,影响市民的出行和生活。
街道景观设计应考虑到雨水的排放和蓄水系统的建设。
可以通过设置雨水花园、雨水滞留区等方式,让雨水逐渐渗入地下,减少雨水排放的压力和对下水道的负荷,起到涵养水源和减轻城市污染的作用。
街道景观设计是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通过合理的绿化、景观元素、人行道设计和雨水处理,可以打造宜居、美丽和生态友好的城市街道。
街道景观设计也需要考虑到城市的特色和文化底蕴,传递出城市的形象和风貌。
浅谈城市街道园林景观的设计

2 0 1 3 年第 4 期
浅谈城市街道园林景观 的设计
孙 波
( 普 兰店市市 政园林 工程有 限公 司 , 辽宁 普兰 店 1 1 6 2 0 0 )
摘
要: 城 市街道景观代表着城市的主要形 象, 随着A- 4 q 对生活环境要 求的提 高, 城 市街 道 园林景观的设计越 来越
密 林 式街 道 两 侧 主要 布 置 乔 木 、 灌木 、 常 绿 树 和地 坡 形 成 的浓 密树 林 。 竖 向层次 丰 富 , 街 道空 间有 明确 的方 向性 , 行 人 与 汽车走 入其 中如人森 林之 内。 密林 式街 道植物 景观 一般
了人工和外来资源( 例如水能量等 ) 的投入 , 符合 环保要求 , 又成 为 吸 引野 生 生物 , 特 别 是 鸟类 昆 虫 ( 蝴蝶 、 蜻蜓 、 萤 火 虫 等) 和两栖 动物( 青蛙、 龟、 蟹等 ) 的绿色源头, 造就人性化并 符合 可持续 发展 要求 的小 城镇 街道水 景景 观 。
中。
2 城 市街道 空 间环境 的设计 思 路
2 . 1 景观 的人 性化 设计
自 然式 是根据地 形与环境来模 拟 自 然景 色的绿化模式 , 从 植物配置到 活动 空间的组织 、 地形 的处理等都 以 自然手法来组 织, 形成一种连续的自然景观组合。自 然式植物配置: 一方面讲 究树木花卉的四时生态, 植物的自 然形象与建筑、 山、 水的配合关 系; 另 一方面则 追求 大的空间 内容 与色彩变 化 , 强调整体 的景观 效果 。 沿街在一定宽度 内布置成由不 同植物种类组成的 , 具有高 低、 浓淡、 疏密和各种形体变化的 自 然树丛 , 注重植物层次、 色彩
1 . 4 密 林 式
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方法

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方法策略一、引言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城市的形象、生态和交通等方面。
本文将详细探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各个方面,包括空间布局设计、植被与绿化配置、地面铺装与材料选择、街道设施与小品设计、文化元素与特色营造、照明系统与夜景规划、生态与可持续性考虑、人行与车行交通规划、安全与防灾措施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统一。
二、空间布局设计空间布局设计是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核心。
应合理规划街道的空间布局,使其满足行人与车辆的通行需求,同时提供丰富的空间层次感。
利用建筑、植被和地形等元素,创造开放、半开放或封闭的空间,提供多样化的活动空间。
三、植被与绿化配置植被与绿化配置是提升街道景观的重要手段。
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进行合理的配置,可以营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和生态效益。
利用乔木、灌木、花卉等植物,打造层次分明的绿化带,为街道增添生机。
四、地面铺装与材料选择地面铺装与材料选择对于街道景观的品质至关重要。
选择耐用、美观的铺装材料,如石材、瓷砖、沥青等,确保街道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同时,考虑采用有特色的铺装设计,提升街道的整体形象。
五、街道设施与小品设计街道设施与小品设计是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细节体现。
提供完善的街道设施,如垃圾桶、座椅、照明灯具等,满足市民的基本需求。
同时,设计具有特色和美感的小品,如雕塑、喷泉、艺术装置等,提升街道的艺术氛围。
六、文化元素与特色营造文化元素与特色营造是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独特之处。
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将其融入街道景观设计中。
通过建筑风格、文化符号和传统元素的运用,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街道景观。
七、照明系统与夜景规划照明系统与夜景规划是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合理设置照明灯具,提供足够的照明强度,保证夜间行人的安全。
同时,利用灯光打造具有特色的夜景,提升城市的夜间形象。
八、生态与可持续性考虑生态与可持续性是现代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必然要求。
在设计中应注重环保和节能,选择可再生和环保的材料。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

摘要:城市街道是城市的框架,是联系城市各个功能区的纽带。
本文首先从概念方面探索园林,绿化,景观。
继而分析了街道景观功能,我国街道景观存在的问题,街道景观设计原则,最后从几个方面分析街道景观设计,并着重分析城市街道绿化,从而论述城市街道景观的重要性,并对要求设计者及城市有关领导提出建议。
关键词:街道景观园林绿化原则1.概念探讨作为地理名词,景观泛指地表自然景色。
城市街道景观则涵盖城市街道景色和人造的景色。
园林是西晋沿用下来的名词,园林设计是园林学的中心,孙筱翔教授提出Landscape Architecture 可译为园林设计是正确的。
园林设园林设计因素包括构思立意、自然地形地貌的利用和塑造、园林建筑布置、园林小品、园路和场地、园林植物、置石等。
是文科和理科的贯穿,科学性和艺术性的交融。
绿化是建设绿地的行为,城市街道景观不仅有街道绿化要求,还要顾及园林城市建设,体现该城市的文化和艺术。
2.1 街道景观功能2.1 街道景观是城市景观的框架,有人把城市街道景观比喻成城市景观的血管,在城市交通运输,购物,交往,都离不开城市街道景观。
2.2 城市街道格局是城市特色的重要反映每个城市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及形成年代的不同,其街道格局也不同,随城市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用地不断增加,有的城市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四周发展,典型的如我国首都北京,有的脱离老城在附近另辟新城,典型的如山西的平遥市,有的新旧城结合,典型的今天的沈阳城。
不论哪种形式的城市,其街道格局都反映着历史的发展过程,记载着重要历史事件和故事。
生活在其中的人门在这些特殊的地点就会产生相应的联想,想的是这个城市曾经发生的一切,可以说城市街道记载着城市的历史,蕴涵城市的文化。
例如:邯郸新改建学步桥街区,该区以邯郸学步的故事建成。
在城市中由于一些有代表性的历史时期所形成的格局,也就确定了该城市的发展形态,由此形成了城市空间布局的特色,从而在市民中形成相应的文化特色,可以说城市街道格局反映了城市的特色。
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课件

三 城市道路绿地规划
(一)道路绿地规划与设计基本原则
1.道路绿地规划建设应与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同步进行
2.道路绿地规划应满足交通安全的要求
3.确定道路绿地率
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 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红线宽度在40-50m的道路绿 地率不得小于25%;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 得小于20%。
1 高速干道:为方便城市各大城区之间远距离高 速交通服务。
2 快速干道:城市各分区间较远距离交通道路。 3 交通干道:是大中城市道路系统的顾家,城市各 用地分区之间的常规中速交通道路。
4 区干道:作为分区内部生活服务性道路。 5 支路:小区街彷内道路,直接连接工厂、住宅区、 建筑。
6 专用道路:城市考虑特殊要求的专用公共汽车道、 专用自行车道,城市绿地系统中和商业集中地区 的步行林荫路等。
精选课件
10 装饰绿地:以装点、美化街景为主,不让行人进 入的绿地。
11 开放式绿地:绿地中铺设游步道,设置坐凳等, 供行人进入游览休息的绿地。
12 通透式配置:绿地上配植的树木,在距相邻机动 车道路面高度0.9m至3.0m之间的范围内,其树冠不 遮挡驾驶员视线的配置方式。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二 城市道路类型
⑥布置形式宽度较大的林荫道宜采用自然式布置,宽度 较小的则以规则式布置为宜。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4)滨河路绿地绿化设计 滨河路是城市中临河流、湖沼、海岸等水体的道路。
其侧面临水,空间开阔,环境优美,是城镇居民游 憩的地方。
精选课件
滨河路绿地的规划布置 ①一般滨河路的一侧是城市建筑,在建筑和水体之间设置
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
城市街道园林景观设计

色通 道被 人为 开发不 当而破 坏 , 失去 了作 为永久 生物栖 息地和城 市 中残 遗 的 自然保 护地 的功 能和价值 。
3 城市街道空间环境的设计原则
在 当代城 市街道 景观 空 间人 性化 设计 中 , 们要 注 我
尊 结果 是 不仅 阻碍 了交通 , 影 响 了居 民 的生活 , 至 危 重突 出城 市特 有 的 自然风 景 、人文 环境 与 民俗 风情 , 也 甚 重并满足 当地 居 民生理 、心理 及精 神上 的各种 需求 , 强 及他 们 的生命 。
括 起来 有 以下 二个 方面 :
性生 活价值 追求 的体验 。
( 肆 意破坏 当地 重要 的人文一 自然 历 史景观 要素 。 2 )
我 国是一个 多 民族 的国家 , 同民族文 化融 合 当地 自然 不
环 境发 展 , 形成 了各 具特 色 的城 市地 方 风格 ; 们在 城 我
关键词 :街道景观; 环境; 绿化; 探索
1 现代城市街道景观存在的问题
大 多 数城 市 以往 那 种 亲切 宜 人 、 界面 连 续 、 间尺 空 度适 当的街 区组织被 现代城 市 的发展 完全摧 毁 了。 近年 来 也 开始 重视 城 市街 道 景观 的设计 , 对街 道 空 间 、 景观 设 计有 了较 多的思考 , 但还 是存 在 一些共 同的 问题 。概
的城 市街道 景观文 化和城 市风 貌 。
空间方面 的联 系 , 得居 民和外 来者 失去 对小城 镇 关键 街道 景观 空 间人 性化 设计要 尊重 历史 、 使 继承和 保护 历史 保证顶 层房屋 的正常使用 。 散尾 葵 、 旅人蕉 , 同时营造休 闲空问 的趣 味性 。 向上最 要注 意保 护好 防水层 , 竖 ②水 、 电管线 的敷 设 同园建 配 合施 工 , 园建 施 工 在 低 矮 的葱 兰 、 沿街 草 、 生 草 等 。用 草坪 的 植物 学 功 能 花 差 ,在 满 足 景观 要 求及 实 用性 的前提 下 尽 可能 少植 草 完成 后 , 可进行 绿化 施工 。 方 坪 , 坪在南 方屋顶 只宜 种植 台湾草 。 草 () 5屋顶花 园施 工注 意 的几个 问题 : 不渗 不漏 ; 检验合 格后 方可进 行 下一 工序施 工 。其 次 经 ③ 绿化 施 工完 成 后 , 可进 行 成 品灯 、 品配 套施 方 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城市道路绿地率
我国城市规划有关标准规定: 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 红线宽度大于50米的道路绿地不得小于30%; 红线宽度40--50米的道路绿地不得小于25%; 红线宽度小于40米的道路绿地不得小于20%。
第三节 道路绿地规划设计
一、城市道路绿带的种植形式 二、道路绿地规划设计原则 三、道路分车绿带(分隔带)设计 四、行道树绿带设计 五、交叉路口的绿化种植设计 六、停车港和停车场的绿化
1、一板二带式
即1条车行道,2条绿带。适用于路幅 较窄、车流量不大的次干道和居住区道路, 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优点是简单整齐、用地比较经济、管 理方便。
缺点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不便 于组织交通。当车行道过宽时,绿化遮荫 效果差。
2、二板三带式
即车行道中间以一条绿带隔开,分成 单向行驶的2条车行道,道路两侧各1条行 道树绿带。适用于机动车多、夜间交通量 大而非机动车少的道路。其优点是有利于 绿化布置、道路照明和管线敷设,道路景 观好。
第四章 城市街道的绿化设计
第一节 城市道路规划的一般知识 一、我国城市道路分类及其主要技术指标
《道路广场园林绿地设计》 梁永基、王莲清主编,林业出版社。
我国城市道路分为四类: 1、快速路 2、主干路 3、次干路 4、支路
1、快速路
在特大城市或大城市设置,联系市区 和主要的近郊区、卫星城对外公路等,为城 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对向车行 道之间应设中央分隔带,其进出口应采用全 控制或部分控制,快速路上的机动车道两侧 不应设置非机动车道,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 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进出口,机动车 设计时速60-80千米/小时。
二、城市街道的范围
(一)道路的总宽度及内容 (二)道路横断面的类型 (三)道路绿化的断面布置形式
(一)道路的总宽度及内容
红线:在城市规划中将城市建筑用地与道路用 地界线,常以红色线条划分称为红线。
建筑红线: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或构 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 线,又称建筑控制线。
道路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 城市绿线:规划的城市公园及其他绿地的外围
一、城市街道绿化的内容 二、城市街道绿化的作用 三、城市道路绿地率
一、城市街道绿化的内容
街道绿化是指建筑红线之间的绿化, 其内容包括:人行道绿化带(行道树绿化带 和路侧绿带)、分车绿带、广场和公共建筑 前的绿化地段,街头休息绿地、绿化停车 场、立体交叉的绿化、高速公路、滨河路、 花园林荫道等多种形式。
(三)分车带的宽度
因路而异,没有固定的尺寸。最窄 为1.5米,常见2.5-8米。
(四)分车绿带设计要点
1、以草皮为主,高速公路不种乔木。一般 干道的分车带上可以种植70cm以下的绿篱, 灌木,花卉,草皮。(我国许多城市在分 车带种植乔木,一是遮荫,二是车辆行驶 速度不过快)。
2、分车带靠近机动车道,应选择耐瘠薄, 抗逆性强的树种。灌木宜采用片植方式 (规则式或自然式)利用种内互助的内含 性,提高抵御能力。
3、次干路
次干路应与主干路结合组成道路网, 是城市中数量最多的、一般的交通道路, 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服务功能。次干 路两侧可设置公共建筑物,并可设置机动 车、非机动车停车场、公共交通站点和出 租车站。
4、支路
为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是地区通向 干道的道路,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 为主,支路可满足公共交通线路行驶的要求, 也可作自行车专用道。支路可与平行快速路的 道路相接,但不得与快速直接相接。
(一)设立分车带的目的
将人流与车流分开,机动车辆与非 机动车辆分开,保证不同速度的车辆能等 速前进,并保证行车安全;行人过街停歇, 照明杆柱交通标志;公交车辆停靠。
(二)分车带的类型
A、分隔上下行车辆的(一条带); B、分隔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两条带); C、分隔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并构成上下行的 (三条带)。
2、主干路
为连接城市的主要工业区、住宅区、客货 运中心等主要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 是城市内部的交通大动脉。自行车交通量大时, 宜采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形式,如三幅路 或四幅路。
主干路两侧不宜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 的公共建筑物。若必须设置时,建筑红线后退, 让出停车和人流疏散场地,不宜建成商业街。
长不宜小于8厘米。
三、道路分车绿带(分隔带)设计
道路分车绿带是指车行道之间可以绿 化的分隔带,位于上下行机动车道之间的 为中间分车绿带,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 车道之间或同方向行驶机动车道之间的为 两侧分车绿带。
(一)设立分车带的目的 (二)分车带的类型 (三)分车带的宽度 (四)分车绿带设计要点 (五)分车带的长度 (六)人行横道线与分车绿带的关系 (七)分车绿带上汽车停靠站的处理 (八)中间分车带的种植设计 (九)两侧分车绿带
将常绿树、乔木、灌木等几种树木 用同样间距、同样大小,形成高低不同 的多层次规则式种植
4、自然式 采用自然式种植。
5、花园式 街道小游园或林荫道。
6、滨河式 滨河、湖、海等水体的道路。
二、道路绿地规划设计原则
1、道路绿地要与城市道路的性质、功能相适 应;道路绿化要符合行车视线(安全视距) 和行车净空要求。
缺点是用地面积较大,建设投资高。
5、其它(滨河路)
由于城市所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 城市景观要求不同,道路横断面设计产生 许多特殊形式。如滨河路等。
三、城市工程管线
1、地上杆线:包括电力杆线、电讯杆线、 电车杆线等。
2、地下管线:包括上水管道、下水管道、 煤气管道、热力管道、电力 电讯道等。
第二节 城市街道绿化的作用
3、分车绿带的植物配置应形式简洁、树形 整齐,排列一致。
分车绿带上种植乔木时,其树干中心 至机动车道路缘石外侧距离不能小于0.75 米。
4、被人行道或道路出入口断开的分车绿 带,其端部应采取通透式栽植。
通透式栽植是指绿地上配置的树木, 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9-3.0米的 范围内,其树冠不遮挡驾驶员视线的配置 方式。
行车最小净高(米)
车行道种类 机动车 行驶车辆种类 各种汽车 无轨电车
最小净高
4.5
5.0
非机动车
有轨电车 自行车、 行人
5.5
2.5
其他非机 动车
3.5
引自《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2、道路绿地应起到应有的生态功能; 3、道路绿地设计要符合用路者的行为规律
与视觉特性; 4、道路绿地要与其他的街景元素协调,形
一、城市道路绿带的种植形式
1、列植式 2、叠植式 3、多层式(密林式) 4、自然式 5、花园式 6、滨河式
1、列植式
同一种类或品种的乔木或灌木按一 定的间隔排列成1行种植。在比较窄的绿 带上使用最简单、最多见的形式。在较 宽的绿带中可用双行或者多行列植 。
2、叠植式 相邻两列树木呈品字形排列
3、多层式(密林式)
所以行道树选择除符合其改善环境作 用,如深根,冠大、吸尘、减尘、降噪、 杀菌,还应考虑地区特性(地方特色)及 合理规划,也就是多样性规划,单一易引 起虫害发生。
(二)多样性规划
生态学指出: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 统越稳定,一个健康的群落的关键是“保持多 样性”,多种多样的树木使昆虫的食物受到限 制,由此带来的多重营养结构和食物链能有效 控制昆虫数量,保持良好的绿化。
3、人行横道线在分车绿中间通过时,人 行横道线的位置进行铺装,铺装两侧 不要种植绿篱或灌木,以免影响行人 和驾驶员的视线。
(七)分车绿带上汽车停靠站的处理
公共汽车或无轨电车等车辆的停靠 站设在分车绿带上时,大型公共汽车每一 路大约要30米长的停靠站。在停靠站上需 留出1-2米宽的地面铺装为乘客候车使用。 绿带尽量种植乔木为乘客提供遮荫,分车 绿带在5米以上时,可种植绿篱或灌木, 但应设护栏进行保护。
3、三板四带式
即利用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3条, 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 车行道两侧的行道树绿带共有4条绿带。适 用于路幅较宽,机动车、非机动车流量大的 主要交通干道。
4、四板五带式
利用3条分隔带将车道分为4条,共有 5条绿带,适用于大城市的交通干道。
优点是各种车辆均形成单向行驶,互 不干扰,保证了行车速度和行车安全。
(三)行道树的种植方式
1、行道树的定义:沿道路或公路旁种植 的乔木。
2、行道树的种植方式 (1)树带式 (2)树池式
(1)树带式 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留出一条不小
于1.5米宽的种植带,视树带的宽度种植乔 木、绿篱和地被植物等形成连续的绿带 。
在树带中铺草或种植地被植物,不要 有裸露的土壤。
在适当的距离和位置留出一定量的铺 装通道,便于行人往来。若是一板两带的 道路还要为公交车等留出铺装的停靠站台。
(2)树池式
在交通量比较大、行人多而人行道又狭 窄的道路上采用树池的方式。树池式营养面 积小,又不利于松土、施肥等管理工作,不 利于树木生长。
树池的边缘高度与人行道路面的关系: 第一:树池的边缘高出人行道路面8-10cm 第二:树池的边缘和人行道路面相平; 第三:树池的边缘低于人行道路面。
树池的形状有圆形、方形、长方形 及不规则形状等。
中间分车绿带种植形式:三种
1、绿篱式 整形修剪成一定高度和形状,栽植宽度
大,行人难以穿越。树间无间隔,杂草少, 管理容易。
2、整形式 同一种类单株等距种植或片状种植;不
同种类单株间隔种植;不同种类间隔片植。 3、图案式 修剪成几何图案,整齐美观,但需经常
修剪,养护管理要求高。
(九)两侧分车绿带
A、分车绿带宽度小于1.5米时,绿带只能种植 灌木、地被、草坪; B、分车绿带宽度等于1.5米时,以种乔木为好。 两株乔木之间种植灌木,注意选择耐荫的灌木 和草坪或适当加大乔木的株距。 C、绿带宽度大于2.5米时可采取落叶乔木、灌 木、常绿树、绿篱、草地和花卉相互搭配的种 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