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与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趋势
关于企业类型,在工业行业当中,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亿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在这当中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300人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上,不到300人,同时营业收入300万以上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者营业收入300百万元以下的叫微型企业,这是一个划分标准,在座的可以自己对照一下,自己的企业算是中型企业,还是小型企业。
按照2013年底的国家统计,中国现在有1500多万家企业,在这1500多万家企业当中,1100多万家企业是小型和微型企业。如果再加上个体工商户,那么小型微型企业应该占到企业总数的94%,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就是说我们国家的工业企业,或者说其它类型的企业,从数量上来讲,大部分还是中小微型企业为主。中小微型企业面临很大的困境,这是大家现在普遍的共识。应该说从2008年由美国开始的金融危机之后,咱们国家的整个企业,包括制造业,一直都是非常困难的。从国际上来讲,全球经济也不是很景气,据世界银行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今年的预测,认为美国的经济会有一点点的上升,但是非常缓慢。欧洲的情况也是如此,希腊、意大利、西班牙这些国家,经济还是继续下滑的。日本也经济增长也极为缓慢,甚至没有什么增长。新兴国家印度增长稍微快一点,巴西今年的经济不会很好,因美国和欧洲的制裁,俄罗斯今年的经济形势恐怕也不容乐观。
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一季度的统计数字,GDP增长大概在7.3%,大家知道今年的两会工作报告上,李克强总理宣布了今年的目标,大概是在7.5%左右,这应该是近年来最低的。总体来讲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这个趋势是基本上确定的。关于增速放缓,原因大家都知道,也都非常关心。因为我国前些年的发展模式引发的问题越来越明显,比如雾霾越来越严重,实际上都是前些年的发展方式所造成的一些弊病越来越突出了。为了改变这种方式,
从国家总体上来讲,需要把经济的发展方式改变一下,直接的结果就是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一放缓对在座的各位企业家或多或少都会有所影响,这是影响的一方面。这个影响还不是特别的直接,另外一个影响就是我们国家人工成本在增加,按照劳动人员社会保障部2011年~2015年的五年规划,规划当中提出年均工资增长是13%,那么实际上2013年的全国平均的工资增长是17%。这样的增长可能对银行很有利,但是对老制造业压力很大,人工成本增加。前两天我到过江苏、浙江及广东一些地方,那里招工都非常的困难,这是很多中小企业面临的一大问题。
人工成本增加,原材料也在增加。前两天地震,国际市场铜价马上跟着波动。那么这些价格都在上涨,一方面是因为国际形势不好,影响到我们一些外贸加工型的企业和出口外向型的企业,人工成本增加又使利润空间在不断地压缩。总体来讲,企业面临的大环境和形势都不是很乐观。反映在一季度,大家可以看到通货膨胀指数、物价稳定指数好像表现不错。
对于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可能就不一样了。从刘晓华理事长的工作报告中可以了解到衡器行业有一些产品产量和销售量都在下滑,这是企业的现状。从宏观方面来讲。如果说具体到企业内部,它的结构性矛盾,不但存在而且越来越突出。中小企业的结构性矛盾,应该说是有共性的,简单来说就是小、散、乱、差,关于“小”大家都能够理解,我们的企业规模小。“散”就是说每一个行业,它的企业都非常的分散,集中性比较差。“乱”即无序竞争,同质化竞争,市场不规范,这个既有国家监管的问题,有市场自身的管理问题,也有企业自己的问题。大家可能都知道三一重工和中联中科,本来是两个非常好的企业,一个是民企,一个是国企,在自己的工程机械领域中各有各的优势,如果能够各自发挥特长,去营造良性的竞争环境,对双方的发展都是有益的,但是一山不容二虎,两虎相争,常常是两败俱伤,实在让人惋惜。
我去过很多行业,发现越是技术含量低、行业门坎低的产品或者企业,无序竞争甚至恶
性竞争就表现得越发明显,这就是所说的“乱”。关于“差”,也不用多说了,一个是我们本身的整个中国制造业的产品技术水平、质量水平、企业管理水平,用“差”来形容也不为过。并不是说没有好的企业,在座的可能很多企业很优秀,有自己非常成熟的管理办法,有很多专利技术,也有一些叫得响、有竞争力的产品。但是就中小企业总体的状况而言,小、散、乱、差,这是目前我国企业的普遍现状。
现在我国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一个挑战就是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我国发展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原来的一些竞争优势渐渐失去,中国制造业遇到了发展瓶颈。在国际上有一个产业梯次缓急理论。比如,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全世界的皮鞋英国做的最好。到了四五十年代就是意大利、西班牙的皮鞋做的好,再往后就是台湾、新加坡、日本的鞋做得好。等到了中国经济崛起,中国的皮鞋也上去了,按照这种转移理论,下一阶段应该转到非洲去了。但是中国的很多制造业的老板雄心勃勃地说,我们要打破这种规律,我们要延续我们的生产周期,还要继续保持我们的这种竞争优势。假如在皮鞋行业可以做到,但是像一些纺织品和服装,这种转移就已经出现了。因为同样来比较的话,比如说越南的工资就比中国低很多,工人工资最低工资相当于中国的60%,缅甸可能相当于30%。我想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了,我们到美国去,买回的T恤或者衬衣基本上都是中国产的,也有哥伦比亚生产的。过去大家到美国买东西,基本上都是“中国制造”,但是现在很多的纺织品产地已经转移到了比咱们发展更晚的一些国家了。那么在我们衡器行业是否存在这样的问题,有没有可能一些国外的企业把他们的技术设备转移到了比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一些国家了,那么这样的一种挑战我想大家应该考虑如何面对。
另外一个挑战是经过这么20多年时间,中国中小企业的高管年龄普遍增长,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现象。那么接下来面对的挑战,就是时代的变化,企业的工人在变化。我去年到一个企业去,跟一个老板谈说到了工人的问题,说现在的90后小孩到厂里上班,把头发染成
的红的和绿的,在车间上班的时候不时地溜出去上厕所,但又不能不让人家上厕所。后来发现,原来他们是到厕所用手机上网玩游戏去了,这就是企业面临的一个新问题——管理。这一代的工人,他们的父母进城打工,那就是拼死拼活的加班,苦一点、累一点不要紧,只要能赚钱给孩子盖房子改善生活就行。新一代的工人,前两年大家都知道珠海工人罢工,本田的南海工厂工人罢工,这些工人罢工的原因就是不愿意加班。这一代工人和第一代的工人不一样,这是各个企业都要面临的一些挑战。就是说你怎么适应,一个是自身的年龄增长,一个是企业员工的年轻化。
再有一个我们面临的市场也不一样了,去年底马云被请到了中南海参加座谈会,大家细心一点看那个照片,马云穿着一件短袖的T恤,我后来写了一个评论,我说这是第一个穿着T恤在中南海开会的,在总理面前发言而且滔滔不绝,侃侃而谈,把总理办公室当成他们公司的会议室了。他非常有底气,而不像柳传志等老一代的企业家那样穿着衬衫、打着领带一本正经地汇报,因为他是玩电商的,他讲的那些东西别人听着发楞,李克强总理评价说他给国家提供了一个新的增长点。马云一年的电子购物的总额等于美国全国的总量。那么这样一种销售模式,商业模式的市场变化,对很多企业恐怕也是冲击。义乌小商品城原来都是实体商店,每天车水马龙,熙熙攘攘。我去年底跟浙江大学的几个老师搞了一个调查,看到了很多商店门可罗雀,老板店员在里面打磕睡,玩电脑。这说明销售方式改变了,很多的老板封了店铺干脆转型搞网店了。当然这跟我们衡器行业生产制造企业不一定有关系,但是销售模式变化本身,可能过去我们有一些企业老板会非常得意地说我有很稳定的销售渠道,我有我的一帮铁哥们,有忠实的分销商,他们帮助我打市场,帮助我卖东西。但是现在形势变了,像公牛插座企业,原来最得意的时候做到全国第一,销售额达30亿元,主要就是靠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那么一旦有竞争对手开始网上销售,销售环节少了,销售成本低了,而按原来的销售模式,你还能保持销售30亿元的水平吗?恐怕不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