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一学校校长

合集下载

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为什么阅读比上语文课管用多了

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为什么阅读比上语文课管用多了

语文学科的基础是阅读,比起让孩子坐在课堂背“之乎者也”,阅读对于孩子的帮助可能更大。

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在一次演讲中谈到阅读的重要性。

作为语文老师,他认为,老师家长应呵护孩子的成就感,强化阅读的仪式感,保证在中学毕业前阅读量应突破千万字,因为如果没有阅读作为基础的话,孩子的其他能力也很难得到提升。

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还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时候,我作为一个中学的语文老师,遭遇了好多尴尬。

其中,有一年,我在高密四中,有两个班没有语文老师,因为高一新扩了两个班。

没有办法,那个时候,乡村学校要聘到新毕业的大学生很困难。

所以,就在四个月的时间里,将近一个学期,这两个班是没有语文老师的。

学校没有办法,只好让其他班的语文老师来代课。

这个代课是没法代的,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教两个班的语文课,是很辛苦的,再给别的班代课,很困难。

所以,没有办法,只好老师和学生一块儿制定他们的自学计划,让学生去自修,同学们实在感到太枯燥的时候,老师就把学生放到阅览室里去读书,或者把图书馆的书借到教室里让学生读书。

一个学期下来,从学校到语文学科的老师,都捏了一把汗,担心这两个班的语文成绩,可是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却让语文老师很尴尬:这两个班的语文基础知识并不比平行班低,相反,阅读题目和写作题目的成绩比平行班的成绩还略好一点。

这件事情让我们开始思考:我们(语文老师)到底在干什么?我们课堂上那一些汗水,那一些努力,到底起了什么作用?初一孩子能答高三语文卷奥秘就在从小阅读带着这样一种思考,1995年,我来到了高密一中,在一中又遇到了一件事:一位考上大学的毕业生,写信给他没有考上大学、正在一中复读的一位好同伴,介绍各个学科的学习方法。

当谈到语文的时候,这个学生告诫他的同伴,他说了一句话:“语文呐,你可千万别上语文老师的当!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的那些东西没用。

”这封信后来被这个班的班主任老师发现了,回到办公室,她当着全办公室的语文老师就讲了这封信,我发现,老师们好长时间都没有说话,她们真的是被刺疼了!但也确实是被刺中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学生说的话有一定道理,我发现,语文教改的时机到了。

北京十一学校简介

北京十一学校简介

学校设置特色机构:
教育家书院 课程与教学研究院 学生咨询中心 北美教育管理中心 高中科学实验班 二四课程实验班 枣林村书院 自主研修学院 少年科学院 、少年文学院 、 少年社科院、 少年经济学院……
国际部设置
• • • • AP课程; AL课程; IB课程; 留学生部。
• 学校校园面积234亩,现有1430个教学班,
11: 学校共开设有11个国家名字命名的外国文化日课 程,这些国家分别为罗马尼亚、美国、英国、韩国、德 国、法国、西班牙、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 。 31 : 学校共设有奖学金等31个评优项目,其中乐仁奖 学金、思享奖学金、乐群奖学金由学生设立。
课 程
分层课程
分类课程 综合课程
特需课程 ……
我选择什么
我需要什么 我适合什么
1.基于学校培养目标的课程开发与实施。 2.教育是唤醒、发现。 3.教育是服务和引导。 4.课程是学校的产品。 5.教师是课程的生产者。
分层分类综合特需课程体系 课程类型
分层课程 分类课程 综合课程物 语文、英语、历史、地理、政治、体育、技术 艺术、游学、综合实践 枣林村书院、援助课程、特种体育
高中课程
补弱类
提升类
主干必修课程+自选课程(补弱类和提升类) 3+2
高中课程
1-12
主干必修课程+自选课程(补弱类和提升类) 3+2
高中课程
高中课程
高中课程
高中课程
高中课程
6.生物
高中课程
课程定位:兴趣、特长;开阔视野(专业);潜能与引导(未来职业)。
高中课程
课程定位:兴趣、特长;掌握一项终生锻炼身体的体育技能。
• 原中 央委 员、 吉林 省省 长洪 虎

北京市十一中学《学校章程》(全32条)

北京市十一中学《学校章程》(全32条)

以下章程仅供学校参考北京市十一中学《学校章程》北京市十一中学《学校章程》作者:北京市十一中学2014年12月15日,为期一个月的北京市十一学校教代会闭幕,100多位教师代表以不记名方式高票通过了《学校章程》。

章程涉及治理结构、管理机制、教学管理、财务管理等各个方面,全面体现出学校治理的公开透明、有法可依。

李希贵校长说:“《章程》为每一位教师创设安全的工作环境和长效的运行机制,学校将不再以校长的更替而产生动荡”。

北京市十一学校章程北京市十一学校建校于1952年,原为中央军委干部子弟学校,在周恩来、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建立,聂荣臻元帅用新中国的诞生日为学校命名。

学校于1964年划归北京市海淀区管理,1968年开始招收地方子女。

1992年提出并实行“国有民办”办学体制改革,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

2009年底,学校回归公办,2010年被批准为北京市综合教育改革实验学校,2011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深化基础教育学校办学体制改革试验项目学校”。

现为北京市海淀区区属全日制完全中学。

学校秉持“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的宗旨,努力培养志向高远、诚信笃行、思想活跃、言行规范的未来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适应学校发展需要,保障学校依法自主管理,保障学生与教职工合法权益,全面提高办学品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学校全称为北京市十一学校,英文名称为Beijing National Day School,简称BNDS。

校址为北京市海淀区玉泉路66号。

第三条学校由北京市海淀区政府举办,经北京市海淀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登记,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学校为实施六年制完全中学教育的全日制公办教育机构,具有法人资格,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贵希;创建一所令人尊敬的学校

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贵希;创建一所令人尊敬的学校

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创建一所令人尊敬的学校文章来源:全国基础教育名师名家大讲堂新闻中心全国基础教育名师名家大讲堂特邀主讲嘉宾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李希贵,男,现任北京十一学校校长;历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评估中心主任、高密四中语文教师、班主任、副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高密一中校长,高密市教委主任,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兼任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理事、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山东省中语会副会长。

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级课题,其中《语文实验室计划》被列为国家教育部、人事部“特级教师计划”,并获山东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出版《教育艺术随想录》《中学语文教改实验研究》等专著;在国家级报刊发表《让语文素养融进血液》《一个教育局长的听课手记》等二十多万字;先后参与教育部更新教育观念报告团,教育部高中新课程实验专家组,教育部《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编写组等项工作。

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齐鲁十大教育新闻人物等称号。

现著有《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在教育界反响强烈;曾经出版《学生第二》、《学生第一》。

把“伟大”写入学校愿景记者: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目标,北京十一学校对自己的办学目标是这样描述的:“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将‘十一学生’塑造成为一个值得信任的卓越的品牌;把十一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受人尊敬的伟大的学校。

”把“伟大”写入学校愿景,令人十分震撼,据我所知,全国很少有中小学这样定位自己的目标追求。

我想问的是:为什么要提出“伟大”的概念?这样的目标定位与中小学教育的基础性特点是否冲突?李希贵:有人说,确定这样一个战略目标有很大的风险,我非常同意这个说法。

达到品德崇高、才识卓越这样一个伟大的境界,的确并非易事。

但是,经过反复慎重的思考,经过学校骨干会议、教代会反复认真的讨论,最后我们仍然感到自己无法摆脱这样一个伟大的使命。

这主要是因为十一学校特殊的地位和特殊的历史。

关于伟大,莎士比亚曾说过一段话,有些人生而伟大,有些人通过奋斗而成就伟大,有些人却是被迫伟大。

优秀班主任队伍该如何打造

优秀班主任队伍该如何打造

优秀班主任队伍该如何打造教育园圃05-06 2020:“老师不愿当班主任,这个学校永远不会好”优秀班主任队伍该如何打造没有优秀的班主任队伍,就不会有优秀的学生和一流的学校——这已成基础教育的共识。

然而,一些普通校的班主任队伍建设却堪忧,在岗的班主任希望换岗,任课教室不愿意做班主任。

一支优秀的班主任队伍该如何打造?日前,记者全程参与了“李希贵校长优秀校长培养基地”关于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案例交流会。

现将会议内容摘要整理,希望对基础教育领域有所帮助。

李希贵现任北京十一学校校长,国家督学。

去年,海淀区为李希贵等3位中学校长创建了“海淀区优秀校长培养基地”,李校长成了海淀区10位中青年校长们的老师。

李校长这个“老师”不喜欢一人讲课10人听课,而是大家围成圆桌,讨论学校管理中面临的普通问题但也是校长有能力解决的问题。

用李校长的话说,讨论就说矛盾和问题:说得越具体越好,角度越是不同越好;成熟的思考说出来好,不成熟的更好,最重要的是思维的碰撞,思考成果的共享。

该团队每月举办一次活动。

张校长:我现在很困惑的是好教师不当班主任。

前年、去年、今年我们3年对老师的心理调试发现,三分之一的班主任有大病,如肾病,包括恶性肿瘤,他们超负荷,心里的压力太大,是由不幸福感造成的。

家属也不支持女班主任的工作。

有些女老师的爸爸、妈妈、婆婆、公公就打电话,说不能让这个女老师当班主任。

很多班主任老师自己的孩子教育也出现了问题。

我们给班主任老师加了很大的待遇,但也只是中等偏上,班主任老师觉得付出与投入不成正比。

现在80后、90后的人的自我意识很强。

让80后的老师统领90后的孩子,这对我们的管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李希贵校长:你们学校现在的升学率是什么?张校长:三本是80%多,一本是40%多,二本60%多。

李希贵校长:我觉得怎么定位老师的业绩很重要。

光看升学率对老师是不公平的,必须看家长怎么评价老师,学生怎么看待老师,看教师在学生心理的变化上、人格的培育上的付出。

李希贵校长的教师激励法

李希贵校长的教师激励法

不要评价。譬如,对一些青年老师
来说,需要通过对他们备课情况
的检查发现他们教学中的优点和 问题,然后促进他们成长进步,但
却不适合以此评价他们的工作,
因为,对备课情况的评价是最容
易引发诸如“弄虚作假” “千人一 面”等问题的。有些检查需要认真
仔细,但评价却不要太计较。如对
学生的常规检查,如果我们与老 师“分分”计较,老师就必然与学
在领导学校的过程中,非常注重
组织成员的参与,强调唤醒组织
成员的主体性,调动人的潜能和
性,
总 北京
十一学校构建一套多元的教师激
励机制的方法,一起看看吧。
!.把检查和评价分开,淡化
和慎用评价
为什么要“淡化评价” 在任何组织里,评价都是一
个高利害的武器。正式的评价应

标的
, 是一
业性 强的工作,
不 ,在
不是 学,
著位置6我们希望通过奖励他们 的孩子,让教职工感受到学校对
他们 人幸福家庭的 ,
此备受激励6 这样的事情让大家都很轻
松&评价者无须萍精竭虑,被评价
者也心情愉悦6当然,非正式表扬

为,
须出
诚,且要以事实为依据,尽量避免
面面俱到,评价所涉及的方面必
须6
3.设置多种展示舞台
案例5 以“发现身边教职工的闪光
案例8 为帮助教师成长,学校成立 了“教育家书院”,专门负责教师 的专业发展6书院充分考虑到教 师发展的不同需求,设置了多层 次、多类别的教师专业发展课程, 供教师选择6为了减轻行政命令 式的专业成长可能带来的压力和 负担,“教育家书院”明确为民间 组织,以学术而非行政的方式推 进,激发教师自主提升的愿望和 需求,变被动成长为主动成长6 每一位教师都十分在乎自己 的学术发展,如果牵线搭桥,让老

读李希贵有感

读李希贵有感

读李希贵《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李希贵现任北京十一学校的校长,李校长不愧为当代教育家,从书中能深深体会到:1、大胆创新。

不管是当老师,校长还是局长,他都能抓住工作的重点,他说“教学工作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并去用大胆创新的精神开展工作,总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2、向书学习。

他的发展始终离不开读书,他把书中的理论运用到教学和教育中去,这是他成功的关键,书中他极力推荐玛丽·凯的《掌握人性的管理》和松下幸之助的《经营人生的智慧》这两本书,因为这两本书都是关注“人学”的书,以人为中心,就像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一样。

3、平等和放权。

不管是对待学生还是他的属下,他都坚持平等的原则和放权的原则。

哪怕一件小事都会平等对待每个人;只要学生能做的事情,他绝不插手,更不会一把抓,给学生充分自由发展的空间。

他越是平等,放权,学生就越有信心,积极地去把事情做好。

除了以上这些,李校长还有一些人生的感悟让我受益无穷:1、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

他说,“在什么时间干什么事,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干什么事就要干好什么事”,细想一下,如果我们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就是很了不起的。

2、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

李校长说这是改变他一生的哲学命题。

的确,如果我们充分的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热爱学生,学生肯定能感受到,他们的积极性就会高涨,先不说对学习的好处,以后,学生们在工作中也会用这样的态度去对待别人,也是很大的成功。

3、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

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现在的自己已不是之前的自己了,再用之前的方法和思想去做事情是行不通的,但是要记住,“不重复自己,需要可贵的自省;而不重复别人,则需要自信”。

4、不要像一般人一样生活。

李校长总能比别人看的更远,总能方法更巧妙,总能方式更独特,总能思想更先进……所以致使他取得了超出别人的成功。

总之,这一切的理念成了让他的学生、学校、属下自由呼吸的基础。

以上这些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当然书里还有很多教学,教育和管理的先进思想,需要我在今后的阅读中和实践中去学习和体会。

平生只想办好一所学校——北京十一学校原校长李金初访谈纪实

平生只想办好一所学校——北京十一学校原校长李金初访谈纪实

《平生只想办好一所学校》人民教育》今年第十期刊登的关于北京十一学校原校长李金初访谈纪实的文章太好了。

我认真读了两遍,特推荐给全市教育系统的校(园)长及教育行政干部,相信大家读后定能从中受到很多启发,引发一些思考。

同时建议大家方便时到北京十一学校考察学习。

——杨国顺平生只想办好一所学校——北京十一学校原校长李金初访谈纪实朱哲在基础教育界,很多人都熟悉“李金初”这个名字。

这位被称作“敢为天下先”的改革者,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教育奇迹!他曾用20年的岁月,把一所普通学校改造成为全国知名学府。

带着对他的崇敬和好奇,记者于今年初春,来到位于北京西郊美丽的十一学校,走访了这位去年秋末刚刚离任的著名校长。

四月的北京,春寒料峭。

在恢宏典雅的学校国际部,记者见到了李金初校长。

初识之下,很难想象他已是一位年近七旬的人。

采访中,他笑声爽朗、思维清晰,不乏年轻人的活力,自始至终流露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正是这样一位看似普通而实则睿智的校长,曾博得过教育部原部长陈至立、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的一致称赞。

“平生无大志,只想办好一所学校”的思想,成为他独有的教育名言。

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促成了李金初的成功?20年的校长经历,李金初有哪些值得挖掘的宝贵经验和大家分享呢?追梦——“我有一个梦想,即使路途布满荆棘,也始终追梦不已”。

人生因追梦而精彩,不知疲倦的追梦人,以他的奋斗和付出,把十一学校带入优质快速发展的轨道。

记者:您说过“平生无大志,只想办好一所学校”,您心目中一所好学校的标准是什么?李金初:好与不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教育目标的理解和认识等都发生了变化,好学校的标准也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中。

但一些基本要素是相同的,首先一所好学校最重要的是要有优秀的、先进的办学价值观;其次要形成自身独特的学校文化;最后,一所好学校要拥有优良的师资力量。

创办一所“好”学校是李金初矢志不渝的追求。

北京市十一学校原校长李金初:要由教育家来办学

北京市十一学校原校长李金初:要由教育家来办学

北京市十一学校原校长李金初:要由教育家来办学时间:2009-12-10 10:27:26 来源:人民网尊敬的主持人,各位领导,各位校长,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应邀在“首届京师教育论坛”上来做一个发言。

今天发言的题目是《让教育成为多种体制办学的百花园》,也是我今天发言的主题。

先看两张熟悉的照片(图片演示)。

这是温家宝总理9月4号教师节前夕在北京市35中调研。

在这次调研中,总理发表了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谈话,其中他谈到,我们的教育有两个不相适应,他说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总理讲,我们的教育在培养杰出人才方面不能说在世界上已经占到了应有的地位。

根据报道,今年年底,我们有可能在经济总量上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

最近由中央教科所和中国教育报联合公布的中国教育竞争力报告中显示,在选取的世界53个国家中,中国排名第29位。

看到排名前面的五位以及排在中国之前的亚洲的这些国家,这与我们的经济地位和我们现在在国际上的声誉地位是相称的吗?在所选取的53个国家中,我们的教育投入居末位,是最后一名。

总理非常忧虑我们教育的发展,他提出要求,教育应该大胆改革,特别是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和改革,要求我们冲破传统的观念束缚。

我今天的发言,侧重在办学体制方面,因为我在十一学校和我现在所在的建华学校长时间的担任校长,在办学体制的改革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有一定的体会。

我很幸运,在国有公办的学校、国有民办的学校和民有民办的学校这三种基础教育体制学校都曾担任过校长。

我们首先看一看国有公办体制下的北京十一学校。

这个学校它创建于1952年,是新中国诞生日十一为学校命名的这样一个很特殊的学校。

它原本是中央军委的子弟学校,级别很高。

我们看一组数据,学校占地286亩,在北京是很大的学校,在1955年,教职工编制是300人,还有一个警卫排,但是学生是500名。

李希贵简介

李希贵简介

李希贵简介李希贵,现任北京十一学校校长;历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评估中心主任、高密四中语文教师、班主任、副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高密一中校长,高密市教委主任,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兼任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理事、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山东省中语会副会长。

李希贵一路走来,总是改革的先锋:当老师,他改变教学方式,给学生权利和时间;当校长,他要让孩子自由呼吸、自主成长;当局长,他给学校和老师更大权力,四十多岁的他也成了中国教育界年轻的“名局长”。

李希贵有三个三:三个角色——教师、校长、局长三个关键词——读书、思考、改革三个教育追求——学生潜能的唤醒与主体性的彰显,让学生“自由呼吸”;教师主体性的尊崇与张扬,让教师“自由呼吸”;实现学校的个性化发展,让学校“自由呼吸”。

李希贵的教育思想的确有点与众不同,主要是新的课程理念让人受益匪浅,他作为一个市的教育局长,表现出的那种研究的素质,他把行政工作当作一种文化去研究,不浮在理论的层面上,而是狠抓落实,他在繁忙的工作中始终坚持听课,始终把教学研究放在极重要的位置上,始终立足课堂。

这也许就是他只所以能成为国家督学、博士生导师的主要原因吧,一个教育界的行政领导,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批文件、发通知、高高在上地指挥,而是本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态度,让自己始终扎根于一线,这才是教育的希望!李希贵精彩语言辑录1、当学校把教师放在第一位的时候,教师也会把学生放在第一位。

2、敢于在一些地方认输,不是真的输了,说到底还是为了赢。

有所不为,是为了大有作为。

3、改革者要有“大船”意识,其中既要有“艄公不努力,耽误一船人”的紧迫感,更要有“万人划船唱大风”的团队文化。

4、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

5、没有仓库的学校是一种理想,它其实是想告诉人们,学校里不应该有库存起来的资源。

6、世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位置的财富。

一个聪明领导者的重要任务,就是去寻找那些放错了位置的财富。

李希贵

李希贵

李希贵: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我们都知道阅读对语文的重要性,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曾在一次实验交流会上列举了那些令语文教师们感到尴尬的事例,想要说明的是: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但是当我们把课堂分割零碎了之后,孩子们就感受不到生命的活力了。

在“尴尬”中捕捉语文教学改革的良机曾经是山东一位出色的中学语文教师和校长的李希贵,善于在“尴尬”中捕捉语文教学改革的良机。

他在山东高密四中任教时,有一年,高一新扩建的两个班没有语文老师,“当同学们感到实在太枯燥的时候,老师就把他们放到阅览室里去读书,或者把图书馆的书借到教室里来。

”学生们依靠自学,就这样过了一个学期。

让语文学科的老师们感到惊讶又尴尬的是:这两个班的语文期末考试成绩,并不比其他班级差,在阅读题目和写作上的表现,比其他平行班还要略胜一筹。

李希贵说,这件事情使得他们开始思考:我们语文老师到底在干什么?我们在课堂上付出的那些汗水和努力到底能起什么作用?让语文老师们尴尬的事情还包括李希贵在山东潍坊工作期间所做的一次小规模问卷调查,他请41名学生回答:在中学的语文学习中,对你帮助最大的是什么?答案五花八门,如“自己登上讲台讲了一节语文课”、“当校刊的编辑”、“积累了300首宋词,看完了《家》、《春》、《秋》”等。

“但是在所有的答案里边,没有一个提到是因为老师教得好。

”李希贵说。

让语文老师们尴尬的事情总是发生。

1996年,李希贵让刚上初中一年级的儿子和初中四年级的侄女,参加了高三上学期的语文期末考试,他们分别获得了82分与85分的成绩,而高三年级(含两个复读班)的平均分是84.5分。

李希贵至今还保存着那两份试卷。

后来,他又让儿子在初三的时候参加了一次高考,语文成绩是122分。

大量的阅读让孩子的语文成绩遥遥领先他们取得这些令人惊讶的分数,不是语文老师的功劳,而应归功于阅读。

“他们自己的阅读涵养、积累和感悟,提高了他们的语文成绩。

”李希贵说。

这两个孩子在他的指点下,阅读了大量适合他们年龄、年级的图书,“我书架的书在不断地减少,他们书架上的书在不断地增加,当他们买的书不能满足需求的时候,就把我的书也偷偷地拿到他们的书架上,有些还写上了他们的名字”。

对话李希贵——学生第一

对话李希贵——学生第一

对话李希贵——学生第一李希贵,男,现任北京十一学校校长;历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评估中心主任、高密四中语文教师、班主任、副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高密一中校长,高密市教委主任,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兼任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理事、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山东省中语会副会长。

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级课题,其中《语文实验室计划》被列为国家教育部、人事部“特级教师计划”,并获山东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时间:2014年1月23日下午地点:中国教育学会第26次全国学术年会现场主持人:各位嘉宾、各位老师,李校长也已经到了会场,下面首先请大家看一个片子,这个片子介绍的是学生的一天。

希望大家认真看这个片子,看了以后大家才会更好地听李校长的报告。

今天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刚刚大家看的片子,第二个阶段就是李校长做主题报告,第三个就是大家交流互动。

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李校长做主题报告。

李希贵:谢谢李老师。

我大会提出来大家提问的时候能够有的放矢,就希望我先做一个介绍。

非常快乐来到这里,也特别感谢各位选择这个会场,我今天给大家的介绍是因为这本书《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这是2005年,袁振国(音)教授主编了一本书,其中有我的一本《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当时最初的题目是“创造自由呼吸的教育”,后来出版社说袁振国教授提出来说改一下同不同意?说把“创造”改成“为了”,我当然同意,但是我一直没有问袁教授“为什么”。

已经快十年了,我当初的理解,“为了”是一种理想,能够持续追求。

“创造”就不一样了,必须马上去做,我估计袁教授担心我立即去做有麻烦,所以他希望变成理想。

但是我还有点不甘心,来到十一学校以后,就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

刚刚看到的片子已经有这么点意思,在校园里学生表现出舒服、自由,还有责任心,已经看到了教育的图样。

但是自由之后带来很多东西,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就是这个片子背后的东西。

一个是自由的胞弟——“自主”。

有时候我们不愿意给学生自由的原因,往往是害怕学生没有自主水平,但是当我们永远不给学生空间,永远不给学生自由的时候,学生就永远没有自主水平。

普评制点评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的走班制

普评制点评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的走班制

普评制点评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的走班制普评制点评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的走班制摩梭社会的走婚制,无论有多少儿女,全都因为男不娶女不嫁而不分家,不分家就能从组织上(也就是从最根本制度上)保障永远尊老爱幼,永远不会有空巢老人、失独老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新困境儿童、非法拐卖妇女儿童,全都因为男不娶女不嫁而婚姻自主,男女平等,也就是重女但是不轻男,所以,没有婆媳是天敌,所以,家庭和谐,所以,社会和谐,所以,没有家庭暴力黄赌毒,所以没有了好多好多的社会问题……为此,我连续发表了好多文章。

参见【中华论坛】普评制点评郑州“皇家一号”覆灭记普评制发表于:2014-04-25 15:05:53 阅读:2834 参与:2 回复:2/data/thread/1011/2770/15/77/1_1.ht ml【中华论坛】普评制点评今日说法窦玉沛谈南京饿死女童案发表于:2014-03-14 17:20:02 作者:普评制阅读:23/data/thread/1011/2768/87/37/8_1.html【中华论坛】普评制点评我国60以上老人约二亿近半空巢普评制发表于:2014-03-14 08:20:03 阅读:1953 参与:8 回复:4/data/thread/1011/2768/85/10/8_1.ht ml【中华论坛】普评制点评《焦点访谈》管不住的“莞式服务作者:普评制发表于:2014-02-12 21:04:46 阅读:3840 参与:19 回复:7/data/thread/1011/2767/97/11/1_1.ht ml【中华论坛】普评制再次点评今日说法她们的幸福被谁埋葬作者;普评制发表于:2013-09-06 02:21:41 阅读:404 参与:29 回复:7/data/thread/1011/2763/88/92/7_1.ht ml【中华论坛】普评制点评贪官们淫乱的行为让人触目惊心作者;普评制发表于:2013-08-22 11:37:20 阅读:7776 参与:165 回复:27/data/thread/1011/2763/44/89/7_1.ht ml【中华论坛】普评制点评吕频爱离骗太近范悦求婚纪英男作者;普评制发表于:2013-06-28 05:22:50 阅读: 1445 参与:45 回复:17/data/thread/1011/2761/72/56/4_1.ht ml【中华论坛】普评制点评摩梭末代王妃肖淑明作者;普评制发表于:2013-06-17 02:42:31 阅读:1930 参与:176 回复:29/data/thread/1011/2761/36/71/7_1.ht ml【中华论坛】普评制点评摩梭人祖母房被卖记作者;普评制发表于:2013-06-14 23:09:34 阅读:874 参与:56 回复:16/data/thread/1011/2761/31/28/7_1.ht ml【中华论坛】普评制点评6岁男被母割颈还忍痛跳起救母作者;普评制发表于:2013-06-07 18:40:21 阅读:6851 参与:147 回复:29/data/thread/1011/2761/10/15/5_1.ht ml【中华论坛】普评制点评家庭冷暴力属家庭暴力作者;普评制发表于:2013-06-05 23:59:24 阅读:603 参与:43 回复:14/data/thread/1011/2761/03/36/4_1.ht ml【中华论坛】普评制点评[今日说法]她们的幸福被谁埋葬作者;普评制发表于:2013-06-05 17:36:33 阅读:2058 参与:201 回复:44/data/thread/1011/2761/02/42/6_1.ht ml【中华论坛】普评制点评去年200多妇女死于家庭暴力作者;普评制发表于:2013-06-05 09:39:51 阅读:697 参与:30 回复:11/data/thread/1011/2761/00/55/0_1.html【中华论坛】普评制点评少年弑父杀姐让人情何以堪作者;普评制发表于:2013-05-28 13:25:54 阅读:1141 参与:36 回复:12/data/thread/1011/2760/75/67/3_1.ht ml【中华论坛】普评制点评高中女生家门口被男同学杀害作者;普评制发表于:2013-05-27 17:56:32 阅读:2186 参与:55 回复:26/data/thread/1011/2760/73/17/2_1.ht ml【中华论坛】普评制点评女太漂亮男家怕守不住结果偷一把作者;普评制发表于:2013-05-26 04:51:35 阅读:9169 参与:55回复:17/data/thread/1011/2760/68/13/1_1.ht ml【中华论坛】普评制点评广东乐昌狠心母亲溺亡一双儿女作者;普评制发表于:2013-05-16 09:01:06 阅读:1632 参与:37 回复:15/data/thread/1011/2760/35/71/6_1.ht ml【中华论坛】普评制点评南京富二代女儿才一百天杀妻续作者;普评制发表于:2013-05-05 16:21:16 阅读:3337 参与:28 回复:12/data/thread/1011/2760/01/14/3_1.ht ml【中华论坛】普评制点评大兴几乎相同的灭门惨案再次发生作者;普评制发表于:2013-05-01 07:17:04阅读:2622 参与:17 回复:10/data/thread/1011/2759/88/08/8_1.ht ml【中华论坛】普评制点评大兴灭门惨案主因作者;普评制发表于:2013-05-01 04:19:57阅读:2819 参与:21 回复:9/data/thread/1011/2759/88/01/4_1.ht ml【中华论坛】普评制点评日本女子杀光全家叹“人不如狗”作者;普评制发表于:2013-04-28 06:45:42 阅读:5552参与:65 回复:25/data/thread/1011/2759/80/20/1_1.ht ml【中华论坛】普评制点评母会情人把幼子女锁家数月致死作者;普评制发表于:2013-04-18 03:26:51阅读:2360参与:13 回复:12/data/thread/1011/2759/48/67/4_1.ht ml【中华论坛】普评制论摩梭人为人类所做出的最大贡献是什么?作者;普评制发表于:2013-03-24 10:33:13 阅读:3261 参与:42 回复:25/data/thread/1011/2758/23/27/7_1.ht ml走婚制的本质就是把选择权交给了女人,从而实现了男女平等,从而实现了家庭和谐、社会和谐。

2023年《学生第一》读书笔记

2023年《学生第一》读书笔记

2023年《学生第一》读书笔记2023年《学生第一》读书笔记1班主任向大家推荐了一本书,书名是《学生第一》,作者是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一看他的简历,哇,了不得,曾经是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长,兼任国家督学。

这样一个在教育行政部门呆过,又督导过学校工作是怎样当好校长的呢?带着好奇心我只用了一个晚上就读完了这本书。

一、“学生第一”在十一书中的66个小故事,每一个都诠释着李希贵校长的办学理念和思想。

在十一学校,无论是学校的开学护照,校园机会榜,学生出版社,还是校园吉尼斯,学校里面开公司,校园泼水节等等活动都是学生自主、自由来进行。

在十一学校,“接待客人”被精心开发成一门特色课程,“十一学生大使团”应运而生。

学生们以自己富有创意的方式,向来自四面八方的参观者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展示自己的风采。

从丰富多彩的必修课程到斑斓多彩的选修课程,这些活动和课程给他们带来了快乐,促进了他们的成长。

孩子是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获得了成长的经验和经历;在快乐中享受生活和学习!十一学校,学生们自己在经营、在打理;十一学子,是自己在成长、在发展!而十一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们默默地为学生搭建起一个又一个宽广的舞台,舞台的主角,永远都是学生第一!二、“教师第一”在十一李校长之前写过《教师第一》,因此《学生第一》只用了很少的笔墨来阐述对教师的管理,可依然把学校的办学理念体现出来,就是学生第一、教师第一。

迎新酒会、教师互助中心、评选月度人物、青年才俊、表彰教职工的优秀子女、退休纪念册、设立教工健康促进中心等等无不体现着学校领导对老师从青年到暮年的关爱,而老师将这些关爱全都转化为了对学生的爱,对工作的爱。

这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三、“校长第一”在十一读完整本书,看完200张图片,我发现对李校长的印象既模糊又清晰。

模糊的是这么多图片我竟然记不清李校长的样子,因为只有几张合影中有他,况且位置还在旁边;清晰的是李希贵是一位从普通教师成长起来的集教育专家和教育官员为一体的当代教育的风云人物。

教育是为孩子的未来做准备——访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

教育是为孩子的未来做准备——访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

近日,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应沈阳市教育部门邀请来沈讲学,其间,本刊记者就教育改革的一些问题对其进行了采访。

本刊记者:李校长,您好!非常欢迎您来沈阳为沈阳教育界的同仁传经送宝。

北京市十一学校的教育改革为全国教育界树起了一面旗帜。

请您谈谈在改革中,做为校长应该关注什么?李希贵:很高兴接受你们的采访,能和沈阳的同行们分享我们改革的一些做法。

当下有很多理念不能落地,原因何在?是因为我们缺少某些原则、模型、路径、要素。

比如很多人在描述十一学校的改革时都会提到“走班制改革”,我不断地纠正这种说法,这项改革是一种育人模式的改革,“走班”只是表面现象,我们不能简单地模仿方法而忽略了方法背后的价值观,所以今天我要谈的是从世界观到方法论。

世界观是一个人对世界的基本看法,方法论是改造世界的方法。

世界观是方法论的理论基础,方法论是世界观的实践体现。

也就是说,看法与做法、理论与路径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定位。

首先说说原则。

为什么我们经常把好经念歪了,我们的世界观总是帮不了方法论,一切为学生总是落不到校园里或课堂上,这是为什么?是因为我们确立了错误的方法论原则。

在宏观的世界观与微观的方法论中间,我们应该建立中观层面的原则,构造非平衡的开放性。

4月14日,是科比的告别赛。

在告别赛的前一天晚上,大家都在争论明天的科比赛该不该放假,该不该让学生看球赛。

很多干部请示我,这样的事情有很多,学校干部遇到类似的情况每次都要请示校长。

尽管我们的世界观很明确,以学生为中心,但是为什么他们还要不断地请示校长?因为确立方法论的基本原则一直藏在我们内心,我们始终没有告诉过他们。

我们始终淡化着行动纲要、价值观,但其实这是作为一个领导者最重要的工作。

这些基本原则是什么呢?1.需求。

我们一定要设身处地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但是学生的需求一定不是这些学生、那些学生的需求,而是各种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都要满足。

如果你把所有教室的电视打开作为看球的场地,那你就会伤害另一些学生的需求。

创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校——兼谈北京十一学校联盟总校校长李希贵的办学理念

创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校——兼谈北京十一学校联盟总校校长李希贵的办学理念
54
研究
创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校
——兼谈北京十一学校联盟总校校长李希贵的办学理念
陈文晖 / 北京服装学院教授
教育改革已成为新时代基础教育发展 进程中的重要共识,对于教育现代化的推 进至关重要,而创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校 是建立现代学校的重中之重。促进学生全 面发展,培养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学 生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李 希 贵 校 长 以 丰 富 的 教 育 实 践、 办 学 经 验、 理论探索,实现了北京十一学校的现代化 转型,为我国基础教育界特别是中学教育 改革树立了标杆。
习的良好学校教育生态。四是校长的智慧和才华、无为而 治的境界是领导学校转型、创建现代学校制度模式的关键。 十一学校的变革转型让人们感受到国际化学校的影子,对 正在改革中的我国中学教育不失为一面镜子。
丰富的教育实践和管理领导经验是动力源泉。李希贵从 基础教师工作做起,逐步成为校长再到局长,教育过程的各 种要素已尽在心中;任职于潍坊的高密四中、一中,再到北 京十一学校,他不停地探索基础教育变革路径。北京十一学 校的改革转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因为“ 选课走班”突 破了班级教学的传统教学组织形式,而且用心解决了社会资 源的整合向学校教育资源、课程资源的转化问题,破解了社 会、学校、家庭教育合力最大化的难题。这不仅仅因为以课 程为导向,调动了教师自主权与研究的积极性、学生主动选 课的主体意识,而更是给教师以人生规划、生涯规划,主动 迎接未来社会选择和学生自我选择发展方向深度教育、教学 相长的为良师益友的平等机遇。十一学校的改革经历了发现 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一系列过程,课堂教学的预设 与生成,使每堂课都与众不同。在走向现代学校的路上,每 所学校的情况各不相同,但学校改革必须有优秀的校长把握 正确的方向、坚定的目标、鲜明的思想,丰富的理论和大胆 的实践的原则。

品味李希贵的教育思想

品味李希贵的教育思想

品味李希贵的教育思想品味李希贵的教育思想(上)今天在国防大学礼堂听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的讲座《一切皆有可能》,结合自己的感悟,以对话体的形式呈现如下:李希贵:十一使命,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把学校办成教职工心灵的栖所,教师施展才华的舞台,教职工的幸福家园。

梁恕俭:我曾经效力4年的北医附中,校训是尊重、适合、和谐、发展,想来有异曲同工之妙。

李希贵:当一个组织越来越依赖制度,管理容易僵化,导致水泄不通,有些问题永远不可能用制度解决。

梁恕俭:当前的所有教育问题都可归结到体制上来,制度是体制的一部分。

好的制度使好人办好事,使一般人办不成坏事或不敢办坏事,而过多的制度使人好事、坏事都办不成。

李希贵:管理是一门了不起的艺术,它的最高境界就是让每一个被管理的人都感到自己的重要。

梁恕俭: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这是李希贵先生的一条重要的管理思想。

每个人都渴望自己成为重要人物,只有抛弃以权压人的传统管理理念,才能使我们的教育焕发生命的活力,实现真正自由呼吸的教育。

李希贵:在笼子里出生的鸟,认为飞翔就是一种病。

梁恕俭:夏虫不可以语冰!中国绝大多数教育管理者都是笼中鸟,都想飞又无法挣脱。

李希贵:竞争关系,永远不会成就团队。

建设拥有自愿分享功能的学习型组织,需要改变以甄别和排队为特征的评价制度。

梁恕俭:文人相轻,教师之间必须打破竞争壁垒,才能彼此欣赏,共同成长。

李希贵:校长要调停管理与文化的冲突,尽量选择以文化的力量推动工作,但是,也不要希望文化能解决所有问题。

梁恕俭:教育的终极是文化,文化可以用四句话表达: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梁晓声语)。

李希贵:鼓励先进,允许落后。

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处理学生。

过去的经验解决不了新的问题。

相互倾听,就是对双方关系的最好投资。

梁恕俭:在校长眼里,教师第一;在教师眼里,学生第一;如此而已。

李希贵:对于人我是没有统治欲的,要是你对人有统治欲,你就不适合做一个校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十一学校校长:为什么阅读比上语文课更管用?【高尔夫亲子网导读】阅读很重要,但是阅读和我们中小学的传统语文学习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就不是大家都清楚的了。

而现实情况是,随着孩子年级的增长,课外阅读的时间是越来越少,孩子们会花很多时间去上语文课,做语文练习,准备语文考试,相比之下,阅读越来越边缘化。

很多家长会说,没办法呀,学校要我们做的我们怎么可以不做,不做成绩要落后的呀。

情况真的是这样的么?所以啊,请你看看这篇文章。

本文来自一个北京名校校长,语文老师李希贵的一次给语文老师做的演讲,他坦率地告诉语文老师们:如果语文教学还是老一套,无论是在提高语文成绩、写作水平,还是在提高整体素质上,让学生去阅读都要比上语文课有用。

李校长算的是懂得语文教学的真专家了。

我很喜欢他这篇演讲,因为他用很多真实发生的学生案例、教学案例来说明问题,绝不空泛的讲道理,随便的下结论。

难得又有一位资深老师和大家说说知心话、实话。

虽然文章有点长,相信你会读下去。

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感悟李希贵现任北京十一学校校长还是在八十年代初期的时候,我作为一个中学的语文老师,遭遇了好多尴尬。

其中,有一年我在高密四中,有两个班没有语文老师,因为高一新扩了两个班。

没有办法,那个时候乡村学校要聘到新毕业的大学生很困难。

所以,就在四个月的时间里将近一个学期,这两个班是没有语文老师的。

学校没有办法,只好让其他班的语文老师来代课。

这个代课是没法代的,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教两个班的语文课,在座的各位老师都知道,教两个班的语文课是很辛苦的,再给别的班代课很困难。

所以没有办法,只好老师和学生一块儿制定他们的自学计划,让学生去自修,同学们实在感到太枯燥的时候,老师就把学生放到阅览室里去读书,或者把图书馆的书借到教室里让学生读书。

一个学期下来,从学校到语文学科的老师都捏了一把汗,担心这两个班的语文成绩,可是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却让语文老师很尴尬:这两个班的语文基础知识并不比平行班低,相反阅读题目和写作题目的成绩比平行班的成绩还略好一点。

这件事情让我们开始思考:我们(语文老师)到底在干什么?我们课堂上那一些汗水、那一些努力到底起了什么作用?带着这样一种思考,1995年我来到了高密一中,在一中又遇到了一件事:一位考上大学的毕业生,写信给他没有考上大学、正在一中复读的一位好同伴,介绍各个学科的学习方法。

当谈到语文的时候,这个学生告诫他的同伴,他说了一句话:“语文呐,你可千万别上语文老师的当!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的那些东西没用。

”这封信后来被这个班的班主任老师发现了,回到办公室她当着全办公室的语文老师就讲了这封信,我发现老师们好长时间都没有说话,她们真的是被刺疼了!但也确实是被刺中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学生说的话有一定道理,我发现语文教改的时机到了。

为了统一老师的思想,也统一社会、家长的思想,在那个学期的期末,我就让刚刚上初中一年级的儿子和上初中四年级的内侄女参加了高三的语文期末考试。

卷子批出来就更加让我们老师尴尬了:当时高三还有两个复读班(高四),他们的平均分是84.5分,但是这两个孩子的平均分却跟高三的平均分不相上下,初一的孩子考了82分,初四的孩子考了85分,这两张试卷直到今天我还保存着。

这两个孩子一个差了六年,一个差了三年,虽然老师在语文课堂上进行了大量的讲解、大量的训练,但他们有的是什么呢?他们有的是在不同的年龄大量的适合他们的名篇名著的阅读。

因为我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提出、购买和推荐了适合他们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阅读书目,购买了大量的图书,而且我书架的书在不断地减少,他们书架上的书在不断地增加。

当买的书不能满足的时候,他们就把我的书也偷偷地拿到自己的书架上,有些还写上他们的名字。

暑假的时候,我让读初一的儿子写下“你最喜欢的十本书及其理由”,他在初一读的都是这样一些书:《纸牌的秘密》、《涅克维奇精选集》、《死水》、《鹅掌女王烤肉店》、《伊豆的歌女》、《唐宋名家词选》、《雍正王朝》、《苏菲的世界》、《契诃夫精选集》、《戴高乐传》。

其中,《戴高乐传》他买了三本,每一本都比照着读,而且能找出同样一场战争,哪个传记写得比较好,哪个传记写得有问题。

这十本书当中,有三本书是哲学书籍。

就是说一个孩子的认识水平,如果我们给他积累了、如果给他大量地铺垫了,他的高度就会超出他这个特定年龄段。

正是因为他们自己的阅读、涵咏、积累和感悟,就提高了他们的语文成绩。

我记得后来他在初三的时候又参加了一次高考,当时考了122分,但是再到三年之后高三参加高考的时候,也没有突破123分。

这就说明:语文到了一定程度以后,有些东西是考不出来的,但是阅读的力量却能够影响一个孩子的终生。

有了这样一个经验之后,我们就在这一年进行了改革,把常规的语文课由每周六节改成了两节,由老师在课堂上完成教材、四节由学生自主阅读,把学生放到阅览室。

这些学生非常努力,学习非常有成果。

他们的语文成绩当时在潍坊遥遥领先,而且不仅仅是语文成绩遥遥领先,更重要的是还影响到了他们的整体素质,在这些学生之中,还出了一个山东省的文科状元。

由此我们感觉到:语文学科的基础就是阅读,尽管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能力有听、说、读、写,但是如果没有阅读作为基础的话,孩子的其他能力是很难得到提升的。

我讲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有一次在河南开封,开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杜复平女士给我提供了她儿子上小学三年级时的一个故事:在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时,用错了语文卷子,用的是下学期,快考完的时候才发现用错了试卷。

但是来不及换了,只好把试卷中的文言文题目去掉了。

阅卷出来以后,他儿子的考试成绩是98分,只差两分满分。

这个学校有个很好的做法,就是孩子自己认为成绩不理想的话,可以申请参加二次考试,档案记录最高成绩。

这个孩子想:我考下学期的卷子都考了98分,如果考学过的卷子肯定能满分,于是就申请了二次考试。

用了上学期的考卷,结果考完后一阅卷成绩为93分。

语文这个学科跟理科还是不一样,它不是一一对应的,靠一个系列、一个梯级、一个台阶去给学生提高成绩。

它必须通过大量的积累,然后才能有一个提升。

在语文课堂上确实有许多让我们反思的事件,2006年《中国教育报》曾经在“读书栏目”报道了一件事:病假条换来的课外阅读。

有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开始由于偶然的生病请假,结果在家里读书让她感到比在学校里上语文课更加快乐。

这种阅读的愉快体验带来的是让她不断请假、不断旷课,以这样的方式来换取课外阅读。

这是一个让我们语文老师感到很辛酸的案例,但是却带给这个孩子四百多部名著的阅读,从小学二年级到初中一年级写了一百多张病假条,她的成绩也特别突出。

在潍坊的时候,我曾经对学生搞过这样一个调查:在中学的语文学习期间,对你帮助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在41份问卷里面,有好多学生谈到了自己登上讲台讲了一节语文课,当学校校刊的编辑,积累了300首宋词,看完了《家》、《春》、《秋》,坚持看《读者》,收集好文章做剪报,写周记,一次迎奥运征文获奖的鼓舞,利用班级图书角进行读书,等等。

但是在所有的答案里边,没有一个提到是因为老师讲得好,这个问题特别耐人寻味,特别值得我们研究。

我们好多课堂确实是因为大量的、繁琐的一些环节而影响了孩子的阅读,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但是当我们把课堂分割零碎了之后,孩子就感觉不到生命的活力。

我随便找了过去的一个课堂实录,这是一个老师上朱自清的《春》开始的几分钟,老师:“请打开书的23页,读一下文章的名字。

”同学们就读:“春。

”老师又问:“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啊?”学生就说:“朱自清。

”老师接着追问:“看一看下面的注释,朱自清是哪里人?”学生就看注释,老师随后问道:“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是什么?”就这样一路问下来,搞得非常零碎。

这样的课堂看上去好像有点极端,但这确实是好多好多语文课堂的一个现实状况。

这样就把学生本来应该有的阅读时间就搞得没有了。

语文主题学习的概念基于上述的现实状况,所以我们提出了“语文主题学习”这样一个思路,希望学生通过欣赏、通过分享、通过诵读、通过比较和模仿,来打下阅读的基础。

但是对一个学校来说、对一个老师来说,选择这样一些能够让学生去阅读的图书还是有困难的,于是我们这个团队就开发了适合特定学生、特定年级和特定单元学习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这个阅读量看上去确实很大,而且我们要求是课内阅读,但是经验告诉我们,世界上各个国家的调查数据也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阅读完全是可以通过课堂完成的。

有这么一些数据大家可以看一下:上海市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阅读4000万字,九年时间学生要读400本书,平均每人每年要读45本书左右。

但是这个规定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世界上平均每年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人,他们平均每年每人读书达64本,这不是指学生,还包括成年人。

我们国家再加上成年人,平均就不到一本了。

世界上平均每年读书最多的国家是前苏联,平均每人每年读书达55本,现在美国已经全面启动了全民读书计划,每年要达到50本。

中小学生应该有多少阅读量?关于阅读量,好多名家都通过自己的阅读经历提出了一些想法,你像张光斗说:“如果一本书10万字,那么每个中小学生每年读40本书,一年就是400万字。

”《小布头奇遇记》的作者孙幼军说:“以平均每本书10万字计算,中小学学生每个月至少应该读一本,认真地读,而不是走马观花,能读两本更好。

”柳斌主任说:“每天课外读一篇千字文,应该是个基本的要求。

如果能做到,则一年之内,可达到36万字,十二年则可阅读430多万字。

所以,中小学阶段阅读500万至1000万字应当是合适的。

”那么说这样一些话,是想说明一个道理,就是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都要培养,但是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给不同年龄的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不同的读物有这样一个经典的说法,可以说明不同年龄读不同书的重要性。

三岁孩子眼中的爸爸:“哇!爸爸太伟大了,他什么都知道。

他不仅认识‘一’,还认识‘二’,他连‘四’都会写呢。

”这个两三岁、三四岁孩子眼中的爸爸太高大。

但对不起,到了青春期的孩子,他就有感觉了,他说:“爸爸好像有时候也不对。

”到了二十岁甚至感觉到他爸爸简直太迂腐了,没有办法和他对话。

到了三十岁就有点骄傲:“如果老头子当年和我一样老练的话,他该赚到多少钱啊?”但是一过四十岁,就开始感觉到:“也许爸爸说的话有一点道理,当初可能需要听听他的意见。

”过了六十岁对爸爸就非常崇拜了:“爸爸太了不起了,我当初要是听他的话该多好!”我们过了四十五岁的人,都特别愿意、越来越愿意和爸爸妈妈多待一会儿,多聊一会儿,多坐一会儿,跟二三十岁的那种感觉是不一样的。

这样一种规律同样适合我们的阅读,就是说: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让他能有不同的理解,让他理解不同的事物,一定要基于他的生活。

你看,在没有进行课改之前,我们一年级的小学教材,我随便想起一篇——《小八路》:“他是谁?你看他身穿军装,头戴军帽,脚穿草鞋,胳膊上还有臂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