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一学校2+4模式
北京十一学校看点
看点一:实验班课程个性化在完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设计开发不同的课程。
班内模块分组,按照不同发展方向,组建不同的学习模块,对接不同升学目标。
科学实验班的学生将构建动态的“班内模块”。
学生在学业初期会根据选课类型、学习方式形成不同的“模块分组”。
比如物理竞赛小组、微生物发酵俱乐部、未来经济学家论坛、机器人智能小组等。
随着学业的推进,还可以按照不同发展方向,组建新的学习模块。
比如加强对接清华联考自主招生的研修小组、加强应对美国SAT考试的学习小组等。
学校会对各种类型的“模块”和“分组”,在实验室、图书资料、自习室的使用、专业指导教师的配备、相关信息资源的整合等方面给予针对性的帮助。
看点二:三导师制,师生比1比4科学实验班的每位学生都将受惠于“三导师制”。
学校充分发挥优秀教师资源优势,为每位学生配备3位导师,包括成长导师、学业导师、学术导师。
由经验丰富的教育专家教师担任“成长导师”,指导学生养成优秀的个性品质;由学术专长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教师担任“学业导师”,指导学生构建全面的科学素养;由特聘的大学、科研院所的知名教授担任“学术导师”,发现学生的特点、专长,帮助学生制订个人发展计划,为学生的专业志趣成长提供有利条件。
同时,科学实验班的专任教师与学生比将达到1比4,以保障教师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充分关注。
看点三:多元出口确保质量确保出口质量,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进一步学习的高层次平台,这也是实验的生命线。
学生毕业可以直接对接国内著名大学实验班,可以通过SAT、AP考试申请美国著名大学,可以通过学科竞赛参与大学自主招生录取,也可以参加国内高考。
看点四:四学期制,每年两个小学期为实验考察学期科学实验班每学年实施“四学期制”。
其中包括,两个大学期(各16周),主要在校内完成各学科的必修和选修模块。
两个小学期(各4周),主要在校外(包括大学和科研院所实验室、社会实践场所、国外友好学校等)完成考察、实践和互认学分课程。
初高中一体化课程(2+4)实验班方案
初高中一体化课程(2+4)实验班方案一、背景与目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认识到初高中教育是一个有机整体,应当加强初高中之间的衔接与沟通。
为此,我们提出《初高中一体化课程(2 4)实验班方案》,旨在构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初高中教育的有效衔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本方案的目标是:1. 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初高中学习环境,提高学习兴趣和动力;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二、课程设置1. 课程设置:我们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课程计划,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等。
2. 课程结构:必修课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选修课和实践课则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发展。
3. 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要符合学科规律和课程标准,同时要与初高中知识体系有机衔接,确保学生在初中基础上进行高层次的学习。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项目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2.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勇于创新;3. 定期开展教学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和质量。
四、师资队伍1. 实验班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熟悉初高中教育规律和课程标准;2. 学校将加强对实验班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3. 学校将建立一支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技能的师资队伍,为实验班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五、评价与反馈1. 学校将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实验班的教学效果和质量进行评估和反馈;2. 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3. 根据评价结果,学校将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不断优化实验班的教学方案。
总之,《初高中一体化课程(2 4)实验班方案》旨在构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初高中教育的有效衔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北京中考五所中学试水“二四学制”
北京中考五所中学试水“二四学制”中学“二四学制”是什么?市民王先生最近比较纠结,就读于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初中一年级的孩子今年下半年将面临一个选择,是否参加学校的二四学制选拔测试,走一条不同于传统的初高中之路。
而对二四学制了解不多的王先生来说,这种选择的确并不容易。
无独有偶,孩子就读于北京市广渠门中学的赵女士也面临与王先生同样的问题,去年刚刚升入广渠门中学初中的孩子们在去年10月份经过选拔,成为该校二四学制试点班的一员,然而二四学制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大容量的学习探究内容,让赵女士感到孩子的学习比较吃力,是否继续在二四学制班学习,还是回到常规普通的三三制班级学习,成为赵女士最近思考最多的问题。
实际上,对于很多家长来说,二四学制属于一个新生的事物,它仅仅在北京极少部分学校进行试点,与常规普通的三三制相比,其中增加的大量素质拓展内容,更是受到人们的关注。
此外,由于二四学制意味着可以直升高中,每到升学考试时都会引发社会热议。
北京五所中学试水“二四学制”在绝大多数人看来,在初中和高中的学习中,初中三年高中三年这种“三三学制”已成为普遍共识。
然而,北京有几所学校试悄悄水学制改革,实行“二四学制”,即初中两年高中四年。
按照“二四学制”改革计划,初中课程压缩至两年完成,高中从3年延长到4年,为学生创新研究提供更多的时间。
记者盘点发现,目前北京有5所学校试水学制改革,即北京十一学校、北京第八十中学、北京第三十五中学、北京建华实验学校、北京广渠门中学。
其中十一学校是北京市较早探索二四学制改革并运行较成熟的中学名校。
北京担负着16项国家教改试点项目,其中包括“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开展普通高中特色发展试验”,而二四学制的探索实施根源于此,目的是通过改革实验,对中学六年的课程进行整体设计与优化,探索更为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安排独立成体系和普通三三学制相比,二四学制在课程安排上独成体系,并且速度也快。
以北京广渠门中学为例,学校副校长崔楚民告诉现代教育报记者,学校将中学六年的教程进行整体设计,为学生成长提供坚实基础和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北京十一学校高中课程
2010-13,北京市十一学校(普通高中课程) 六、艺术 1.音乐 必修课程:3学分,任选模块,共六个模块: 音乐鉴赏(2学分)、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 蹈、音乐与戏剧表演各1学分。 2.美术 必修课程: 3学分,任选模块,共五个模块: 美术鉴赏、绘画· 雕塑、设计· 工艺、书法· 篆刻、现 代媒体艺术等系列中开设若干模块供选择,每个模 块各1学分。
2010-13,北京市十一学校(普通高中课程) 选修课程:由三个选修系列组成: 系列1:由两个模块组成,侧重物理学与社会的相互关联和相互 作用,突出物理学的人文色彩,各2学分。 系列2:由三个模块组成,侧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显示物理学, 各2学分。 系列3:由五个模块组成,侧重让学生较全面地学习物理学的基 本内容,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较深入地认 识物理学在技术中的应用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各2 学分。
2010-13,北京市十一学校(普通高中课程)
一、语言与文学 1.语文 必修课程:语文1-5模块,每个模块各2学分,共10学分。 选修课程: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 应用、文化论著研读等5个系列组成,下设若干模块 每个模块2学分。 2.英语 必修课程:英语1-5模块,每个模块各2学分,共10学分。 选修课程:分两个系列,系列Ⅰ共6模块(即英语6-11),选择 其中6-10共5个模块,每模块2学分,共10分。
2.历史 必修课程:历史1-4 ,各2学分,共8学分 。 选修课程: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 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2010-13,北京市十一学校(普通高中课程) 3.地理 必修课程:地理1-3 ,各2学分,共6分。 选修课程:地球与宇宙、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 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四、科学 1.物理 必修课程:物理1-2 ,各2学分,另从选修模块中选择1个模块获 2学分,共6个学分。
北京十一学校2+4模式
十一学校:2+4初中段(一)改革学制,实行二?四学制。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从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出发,把中学六年重新划分为二??四学制。
初中两年完成原三年的教学任务,从第三年开始进入高中阶段。
对于不能适应的学生仍按三?三学制。
初中两年的主要任务:完成原初中三年课程教学任务,夯实双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学科学习方法的积淀和学科素养的培养。
在初中学段,各实验区在按照实验方案进行操作、整体考虑工作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经过基础学段的学习不参加中考的实际情况,注意确定每一学年的工作重点,保持学生持续的学习热情,对此,提出以下建议:初一年级的工作重点是:高标准要求,明确奋斗目标,培养并强化学生的实验角色意识,实现高起点;初123456、开设竞赛指导课,鼓励学生在某一学科超前发展。
(三)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课程是实验实施的保障,在国家课程管理政策指导下,利用新课程的弹性特征,以对课程开发的统整为总抓手,探索一套适合优秀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和学习需求的课程体系。
1.课程的选择:引入由国家提供的课程开发项目,并在不同风格的教材中选择适合实验区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和学习需求的教学材料及配套资料。
2.课程的补充:为提高国家课程的教学效力而进行的课程材料的开发活动,是常规教学的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举措。
(六年一贯制实验从一开始,几乎每一位老师在实施教学时,都在对原有的课程进行着不同程度的补充,或拓宽或加深,以更好地适应实验区学生的学习需求,但从整体上还缺乏协作、交流和细致的梳理)。
3.课程的改编:针对原有国家课程,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对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进行某些具体的改动,甚至重新改组,以适应具体的课堂教学情景。
4.课程的整合:超越不同的知识体系而以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来安排学习的课程开发,有不同学科的整合、学科与活动的整合、同一学科内不同教学内容之间的整合等等。
北京十一学校高中课程方案(供参考)
北京十一学校高中课程方案一、课程体系设计的目标: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化课程体系(一)课程体系设计的目标课程体系设计的目标,是否能成功实现,关键就在于这个目标是否清晰,实现标志着成功;没有实现就标志着失败。
课程设计的目标是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个性化课程体系。
目前中国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把不同的孩子教育的最终相同。
所以人才趋同性太强,人才的储备和人才的使用上出现了巨大的问题。
(二)培养适合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化课程体系人和人绝对是不一样的,拿着培养一个人的成功经验,推广到所有的人身上,这肯定是不合适的。
所以要立足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
二、课程改变的范围:(一)高考科目思考就高考的范畴而言,相信还有一个科学的做法。
这个做法,一方面能推进每个孩子的差异性教育,另一方面也能很好的保证高考。
(二)学校课程体系课程改革,不是限定在所谓的校本课程,只有改变国家课程,触及这个领域,才能真正称得上变革的课程。
为此,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统称,形成学校自己的课程体系。
三、课程体系特点:分层、分类课程体系(一)类别上的差异课程体系的特点,是创设分层分类的课程体系,有些课程,孩子们的差异主要在类别上,比如体育,不同的人兴趣不一样,有的喜欢打篮球,有的喜欢网球,有的喜欢武术,它是个类别的差异;比如技术和艺术,差异主要在类别上。
因此,像此类的课程,怎么样满足不同孩子的需求,是强化类别上的不同种类上的提供。
(二)层级上的差异有些课程,实际上它是层级上的差异,比如数学,它是一门逻辑学科,每个人对逻辑的敏感度不同,所以它在学习的层级上差异很大。
语文、英语、体育、艺术、技术,它们是按类别的,这一类和那一类,这就是课程体系。
四、学段设置一学年(两个学期),将每个学期划成三段。
第一、三段是九个星期,第二段是两个星期;九个星期的学段,称之为大学段,最后简称为学段,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果这个孩子读四年高中的话,那是1-16学段,如果你要查他的成绩,一说每个学段,它是唯一的。
北京十一学校2+4模式
十一学校:2+4初中段(一)改革学制,实行二•四学制。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从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出发,把中学六年重新划分为二•四学制。
初中两年完成原三年的教学任务,从第三年开始进入高中阶段。
对于不能适应的学生仍按三•三学制。
初中两年的主要任务:完成原初中三年课程教学任务,夯实双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学科学习方法的积淀和学科素养的培养。
在初中学段,各实验区在按照实验方案进行操作、整体考虑工作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经过基础学段的学习不参加中考的实际情况,注意确定每一学年的工作重点,保持学生持续的学习热情,对此,提出以下建议:初一年级的工作重点是:高标准要求,明确奋斗目标,培养并强化学生的实验角色意识,实现高起点;初二年级的工作重点是: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有一定水平的质疑能力等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培养;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分类指导,制定适当的指导策略,通过加强竞赛等活动,鼓励更多的学生在各方面崭露头角,防止落后生的出现;(二)改革教学内容,对主要学科的教学内容重新整合实行语文、数学、英语工具学科重心下移,物理、化学、生物重心上移并开设科学课(理科综合课)、历史与社会课(文科综合课)和创造课,改革和增加体育课、艺术课。
1、在这一学段,要特别加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工具性学科的教学,适当提高教学标准,适量增加课时。
不仅要使学生在两年的时间优秀地完成原初中三年的教学任务,而且要掌握较完整的语文和外语的听、说、读、写的学习方法,以及数学学习方法、思维习惯等学科素养的培养。
语文和英语一定要增大阅读量,通过说话课、演讲课、辩论课等课型发展学生的中英文的口才,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2、综合物理、化学、生物的内容,设置“科学课”,实施模块教学,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综合五大模块。
北京市十一学校“一人一课表”的选课走班制到底是怎么实现的?
北京市十一学校“一人一课表”的选课走班制到底是怎么实现的?随着全国各地新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高考科目采用“3+3模式”的省市在不断扩大,“选课走班”日趋普遍。
“选课走班”增加了课程的丰富性,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课程需求,但是如果没有系统的规划和设计,“选课走班”就只能流于“选科走班”,甚至仅提供几种捆绑式的组合,大大降低了课程的选择性,难以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目标。
北京市十一学校以“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为价值追求,通过构建可选择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实现了一人一张课表的选课走班。
学校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构建了“分层、分类、综合、特需”的课程方案,旨在使学生通过可选择的课程发现自己、唤醒自己,找到目标和方向,拥有学习的内动力,更好地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一、分层课程:难度分层,适合学生不同发展方向数学和科学领域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科自身体系逻辑严密,在基础教育的不同阶段,按照难度螺旋上升。
这样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差异常常表现为对难易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
同时,学生的学习差异也体现了他们独特的发展需求,不同的发展需求对这些课程的难度要求也不同。
因此,根据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方向,我们在数学和科学领域对课程进行分层设计。
以高中数学为例,学校设置了数学 I、数学Ⅱ、数学Ⅲ三个层次的课程。
其中数学I是为将来升入大学准备选择人文社会、语言、法律、经济、商科、农林、中医、艺术、教育、心理等专业方向的学生以及有店铺意愿的学生开设的。
它立足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包括国家必修和选修I的内容,满足国家统一高考的要求。
数学Ⅱ主要针对准备选学金融、工程、矿业、师范等专业的学生开设。
它将普通高中数学必修和选修I课程进行整合,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略有拓展。
数学Ⅲ是为喜欢数学,并且自主学习能力强,善于独立思考,准备选学计算机、信息学、数学、物理等专业方向的学生开设的。
北京市十一学校章程
北京市十一学校章程一、学校名称北京市十一学校二、学校宗旨本学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宗旨,致力于提供优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学校定位1. 教育定位:北京市十一学校是一所全日制义务教育学校,面向全市招生,以提供优质教育为目标。
2. 办学定位:本学校秉承“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并重”的办学理念,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多元智能培养。
四、学校管理机构1. 学校领导:学校设校长一人,副校长若干人,由教育主管部门任命。
2. 学校教职员工: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职员工应具备相应的教育背景和资质。
五、学校课程设置1. 课程体系:本学校按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设置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综合素质培养要求的课程。
2. 课程内容: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体育、艺术、实践活动等,力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六、学校教育教学管理1. 教育目标:本学校坚持德育为先,注重学生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2. 教学管理:学校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包括教学计划、教材选用、教学评价等,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七、学校师生关系1. 师德要求:学校要求教师具备高尚的师德师风,关心学生,尊重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能。
2. 学生权益保障:学校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的学生管理制度,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学习环境。
八、学校安全管理1. 学校安全责任:学校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责任,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学习环境的安全。
2.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学校建立健全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保障学生和教职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九、学校与家长合作1. 家校合作机制:学校与家长建立紧密的沟通渠道,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2. 家长参与教育:学校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没有班级”的学校:北京市十一学校改革考
“没有班级”的学校:北京市十一学校改革考作者:李希贵来源:《云南教育·视界(综合)》2014年第05期身高体壮的蔡立德,是一名高二的学生。
他说自己很喜欢现在的学校,觉得这里“自由、尊重人”。
他的学校位于北京西边,占地200多亩,有漂亮的体育场和办公楼。
校园里还专门建了一所校史馆,就在体育场的正对面,暗红色的外墙显示了这所学校的非同寻常。
北京市十一学校(下文简称“十一学校”),原为中央军委子弟学校。
1952年,当人们还无法估量朝鲜战争要持续多久时,前线将领们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子女教育和安全问题被提上了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重要议程,十一学校作为中央军委子弟学校应运而生。
周恩来总理批示建校,罗荣桓元帅的爱人林月琴女士担任校长。
因为是在国庆节这天建校,故聂荣臻元帅以“十一”为学校命名。
可以说,这是一所从创校之初就肩负着独特使命的学校。
在新一轮的教改中,十一学校被批准为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深化基础教育学校办学体制改革试验项目学校”。
如今,十一学校的校长李希贵正跟他的同事们进行着一场内容丰满的教育改革,有学者用“惊心动魄”来形容这里正在发生着的故事。
4 000张课程表蔡立德一周的学习生活,在外人看来,多少有点“眼花缭乱”。
作为理科生,他的必修课有数学和物理课,但这两门课都按难度分为五个层次供学生自主选择,蔡立德选择了代表最高难度的ⅴ级,数学课甚至还包括微积分。
在课程说明“适用学生”一项中,对数学V是这样描述的:“四年制高中数理方向、酷爱数学、具备较好的数学思维的学生;对初中、高中和大学的内容进行统整。
”选修课,体育课程他选择了乒乓球。
蔡立德说自己更喜欢羽毛球,可是每学期开学网上选课的混战中他总是被其他同学捷足先登。
另一门选修课——模拟联合国,则是蔡同学的挚爱。
这门课有个特点,“一班一国家,一校一世界”,每个学生都可以在里面选择自己所要代言的国家。
他至今清楚地记得自己刚上这门课时,被分配的国家是一个小国,正深陷反恐战争泥沼,亟待一个强有力的发言人在国际场合为自己的国家争取利益。
北京市十一学校章程
北京市十一学校章程一、学校概况北京市十一学校(以下简称“十一学校”)是一所位于北京市的优秀学校,成立于1990年。
学校占地面积约100亩,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优美的校园环境。
学校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二、教育目标1. 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素养,使其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2. 提供优质的学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其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注重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教育。
三、课程设置1. 学校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设置各学科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艺术、体育等。
2. 学校注重素质教育,开设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包括音乐、美术、舞蹈、乐器、科技创新等,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发展需求。
3. 学校注重实践教育,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实验活动、实地考察等,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
四、教学管理1. 学校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连贯性。
2. 学校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拥有一支高素质、富有经验的教师团队,他们具备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3. 学校注重课堂教学质量,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4. 学校注重评价和反馈,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
五、学生管理1. 学校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制定个性化的学生发展计划,关注学生的学业、思想、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发展。
2. 学校注重班级管理,建立和谐的班级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学校注重学生安全教育,制定安全管理规定,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4. 学校注重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六、校园文化1. 学校倡导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价值观。
北京市十一学校章程
北京市十一学校章程一、学校简介北京市十一学校是一所位于北京市中心的综合性学校,成立于1990年,前身为北京市第十一中学。
学校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优秀的师资力量。
学校秉承“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学校目标1.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学校以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扎实学科基础和创新能力的学生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领导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促进全面发展:学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体育、科技等方面的兴趣和特长。
3. 建设和谐校园:学校致力于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校园文化,倡导尊重、宽容、合作的校风,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温馨的氛围中成长。
三、学校管理1. 学校领导:学校设有校长和副校长,负责学校的日常管理和决策工作。
校长由教职工代表选举产生,任期为四年。
2. 教师队伍: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具有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经验。
学校注重教师的培训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和职业发展机会。
3. 学生管理:学校实行班主任制度,每个班级都有专职班主任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教育指导。
学校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品德培养,组织开展各类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课程设置学校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要求,设置了全面的课程体系,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体育、艺术等学科。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开设了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选修课程。
五、教育教学质量保障1. 教学质量评估:学校建立了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2. 家校合作:学校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定期举办家长会和家长培训活动,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3. 学科竞赛: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并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北京市十一学校章程
北京市十一学校章程一、学校名称北京市十一学校二、学校宗旨北京市十一学校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材,以德育为根本,以科学发展为导向,以创新精神为核心,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三、学校管理机构1. 校董事会:由学校的股东和相关利益方组成,负责制定学校发展战略和重大决策。
2. 校长办公室:校长领导下的行政办公机构,负责学校的日常管理和决策执行。
3. 教务处:负责学校教学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包括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制定、教师培训等。
4. 学生管理处:负责学生的入学、注册、奖惩、升学指导等工作。
5. 各学科教研组:负责各学科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
四、学校教育理念1. 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道德品质、智力、体质、美育、劳动教育等。
2. 创新教育: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全人教育: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五、学校课程设置1. 小学部: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
2. 初中部: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
六、学校师资队伍1. 教师招聘:根据学校的教学需求,通过公开招聘、面试等方式选拔优秀的教师。
2. 教师培训: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和教学研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
七、学校教育资源1. 教学设施:学校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设施,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2. 教育技术:学校配备先进的教育技术设备,支持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化教学和学习。
3. 教育合作:学校与国内外优秀学校和机构开展教育合作,共享教育资源和经验。
八、学校活动和社团1. 学生社团: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团队合作能力。
2. 校园文化活动:学校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包括文艺演出、运动会、科技展览等,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北京十一学校24模式
十一学校:2+4 初中段(一)改革学制,实行二?四学制。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从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出发,把中学六年重新划分为二?四学制。
初中两年完成原三年的教学任务,从第三年开始进入高中阶段。
对于不能适应的学生仍按三?三学制。
初中两年的主要任务:完成原初中三年课程教学任务,夯实双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学科学习方法的积淀和学科素养的培养。
在初中学段,各实验区在按照实验方案进行操作、整体考虑工作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经过基础学段的学习不参加中考的实际情况,注意确定每一学年的工作重点,保持学生持续的学习热情,对此,提出以下建议:初一年级的工作重点是:高标准要求,明确奋斗目标,培养并强化学生的实验角色意识,实现高起点;初二年级的工作重点是: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有一定水平的质疑能力等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培养;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分类指导,制定适当的指导策略,通过加强竞赛等活动,鼓励更多的学生在各方面崭露头角,防止落后生的出现;(二)改革教学内容,对主要学科的教学内容重新整合实行语文、数学、英语工具学科重心下移,物理、化学、生物重心上移并开设科学课(理科综合课)、历史与社会课(文科综合课)和创造课,改革和增加体育课、艺术课。
1、在这一学段,要特别加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工具性学科的教学,适当提高教学标准,适量增加课时。
不仅要使学生在两年的时间优秀地完成原初中三年的教学任务,而且要掌握较完整的语文和外语的听、说、读、写的学习方法,以及数学学习方法、思维习惯等学科素养的培养。
语文和英语一定要增大阅读量,通过说话课、演讲课、辩论课等课型发展学生的中英文的口才,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2、综合物理、化学、生物的内容,设置“科学课” ,实施模块教学,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综合五大模块。
打破传统学制—二四学制
采取选拔制度,如不适应进度 可申请转普通班 在“小升初”后,根据学 生的意愿,不单独招生,而是入校之后通过“统一的摸底考试考试+夏令营 考察”来筛选的。挑选原则为“看分不唯分”,利用夏令营观察学生的处 事态度和方法,考查学生的学习潜质、意志品质以及抗挫折能力。采取流 动制,每学期会根据学生的综合情况变动一次,所以不适应二四学制的学生 可以申请转回普通班学习,而普通班的孩子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二四 班学习。
本市担负着国家教改试点“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开展普通 高中特色发展试验”项目。35中和80中都是项目试点学校,在“二四”学 制改革后,将把“灌输式”授课转变为学生体验、探究、实践性学习。试 点班的学生与普通班课程的不同,教育专家表示,这种学制改革旨在培养拔 尖创新型人才。
试点“初二高四”要求学校必须将初中3年的课程压缩至两年教完,而 高中的课程却要延长1年。记者从35中了解到,该校将编排后的课程分为三 类,即大纲课程、素质拓展课程和社会实践类课程。专门安排高中教师为初 中试点班学生教授大纲课程。
初中的课程有三年缩短质两年传授其实也增加了学生老师们的课业负担刚进入初中的学生们正处于小升初的过渡阶段这样的改革无疑是忽略了学生们的适应能力老师也要将三年的以至于高中的课程融入其中更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学生们融会贯通教师的责任就更加重要压力也越大改革虽好但是不适合于所有学生二四学制可以用来对待那些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强的学生这样更能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关于“二四”学制升学改革
中考 按照规定,“二四”试点学生到初三时将正常参加中考,如果报考 本校,升学不与考试成绩挂钩,也就是我们目前熟知的直升。对此,35中 的一位试点班老师说。“学生虽然参加中考,但没有升学压力,减轻了学生 负担,可以把大量用于复习的时间用来帮助孩子们探究学习。”
北京市十一学校改革
北京市十一学校改革:还需现行高考制度配合核心提示:在此轮新教改中,十一学校被确定为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深化基础教育学校办学体制改革试验项目学校”。
全校范围内采取“选课走班制”,取消了“班级”的概念,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
21世纪经济报道[编者按]中国的基础教育屡遭诟病,僵化的办学体制是病根。
为了应对统一高考,中国的学校普遍存在课程“千校一面”、学生“千人一面”的局面,遵循“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办学体制极端僵化。
尽管2004年教育部开启新一轮课程改革,但从改革成效来看,仍然是在传统教育模式的框架内修修补补,并没有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育途径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基础教育怎么改?成为中国教育改革难以回避的一个重要议题。
北京十一学校的尝试,或许可以成为这场挣扎前行的教育改革的一个突破口。
在此轮新教改中,十一学校被确定为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深化基础教育学校办学体制改革试验项目学校”。
近三年来,该校拟定并实施了一整套综合改革方案,核心是以课程改革为抓手,全校范围内采取“选课走班制”,取消了“班级”的概念,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
身高体壮的蔡立德,是一名高二的学生。
他说自己很喜欢现在的学校,觉得这里“自由、尊重人”。
他的学校位于北京西边,占地200多亩,有漂亮的体育场和办公楼。
校园里还专门建了一所校史馆,就在体育场的正对面,暗红色的外墙显示了这所学校的非同寻常。
北京市十一学校(下文简称“十一学校”),原为中央军委子弟学校。
1952年,当人们还无法估量朝鲜战争要持续多久时,前线将领们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子女教育和安全问题被提上了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重要议程,十一学校作为中央军委子弟学校应运而生。
周恩来总理批示建校,罗荣桓元帅的爱人林月琴女士担任校长。
因为是在国庆节这天建校,故聂荣臻元帅以“十一”为学校命名。
可以说,这是一所从创校之初就肩负着独特使命的学校。
在新一轮的教改中,十一学校被批准为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深化基础教育学校办学体制改革试验项目学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一学校:2+4初中段(一)改革学制,实行二•四学制。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从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出发,把中学六年重新划分为二•四学制。
初中两年完成原三年的教学任务,从第三年开始进入高中阶段。
对于不能适应的学生仍按三•三学制。
初中两年的主要任务:完成原初中三年课程教学任务,夯实双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学科学习方法的积淀和学科素养的培养。
在初中学段,各实验区在按照实验方案进行操作、整体考虑工作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经过基础学段的学习不参加中考的实际情况,注意确定每一学年的工作重点,保持学生持续的学习热情,对此,提出以下建议:初一年级的工作重点是:高标准要求,明确奋斗目标,培养并强化学生的实验角色意识,实现高起点;初二年级的工作重点是: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有一定水平的质疑能力等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培养;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分类指导,制定适当的指导策略,通过加强竞赛等活动,鼓励更多的学生在各方面崭露头角,防止落后生的出现;(二)改革教学内容,对主要学科的教学内容重新整合实行语文、数学、英语工具学科重心下移,物理、化学、生物重心上移并开设科学课(理科综合课)、历史与社会课(文科综合课)和创造课,改革和增加体育课、艺术课。
1、在这一学段,要特别加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工具性学科的教学,适当提高教学标准,适量增加课时。
不仅要使学生在两年的时间优秀地完成原初中三年的教学任务,而且要掌握较完整的语文和外语的听、说、读、写的学习方法,以及数学学习方法、思维习惯等学科素养的培养。
语文和英语一定要增大阅读量,通过说话课、演讲课、辩论课等课型发展学生的中英文的口才,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2、综合物理、化学、生物的内容,设置“科学课”,实施模块教学,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综合五大模块。
降低教学内容的理论难度和对学科体系的严格追求,多角度、多形式寻找科学课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要切实加强观察、采集、实验、动手操作和实践的环节,注重思考、探求、分析和直接发现。
如通过查阅科技发明的历程资料、追溯科学家的成长等形式,体验科学发明的艰辛和科学精神的内核。
3、综合设置“历史与社会课”,要降低教学的理论难度,运用主题式、活动式、合作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处理信息、分工合作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如耐挫折而不回避困难、善分析而不止步于现象、善解决问题而不停留于只是提出问题等。
避免大拼盘,注重学科之间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活动形式等方面的整合。
4、加强音、体、美学科的教学,每周增加体育1课时,音、美适量增加课时。
体育课要以增强健身意识,健身强体为主要目标(而不是运动技术),每两周或至少每个月要进行一次自然体育课(如跑步到玉渊潭公园)和军事体育课,以培养学生耐劳、吃苦的体力和意志品质。
5、设置综合活动课。
综合活动课是以综合性、专题性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学生主体的实践活动及体验学习为主要形式,以促进学生的情感、能力、认知的统一协调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内容有主有次、有分有合、交叉互补。
参考我校制定的《初中阶段综合活动课指导纲要》,多方面寻求综合活动课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6、开设竞赛指导课,鼓励学生在某一学科超前发展。
(三)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课程是实验实施的保障,在国家课程管理政策指导下,利用新课程的弹性特征,以对课程开发的统整为总抓手,探索一套适合优秀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和学习需求的课程体系。
1.课程的选择:引入由国家提供的课程开发项目,并在不同风格的教材中选择适合实验区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和学习需求的教学材料及配套资料。
2.课程的补充:为提高国家课程的教学效力而进行的课程材料的开发活动,是常规教学的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举措。
(六年一贯制实验从一开始,几乎每一位老师在实施教学时,都在对原有的课程进行着不同程度的补充,或拓宽或加深,以更好地适应实验区学生的学习需求,但从整体上还缺乏协作、交流和细致的梳理)。
3.课程的改编:针对原有国家课程,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对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进行某些具体的改动,甚至重新改组,以适应具体的课堂教学情景。
4.课程的整合:超越不同的知识体系而以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来安排学习的课程开发,有不同学科的整合、学科与活动的整合、同一学科内不同教学内容之间的整合等等。
如科学与综合活动课、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等的整合。
5.课程的拓展:拓宽正规课程,为学生提供获取知识、内化价值观、掌握技能的机会。
如专题讲座、参观学习、数学实验室、竞赛辅导等等。
6.课程的新编:结合学生的需求、教师的特长、学校的实际,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全新的课程板块和课程单元。
如社会课教材、综合活动课指导纲要的编写等。
(四)改革教学模式,实施主体性教学模式以创建优质课堂、探索具有实验区特色的课程实施方式为指导,实验区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确定为:为学生建立系统的基础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育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
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追求”,倡导“对话与交流”,以此为指导,六年一贯制实验区强调改革传统的教师独占课堂的旧模式,构建师生互动的、共同参与课堂活动的主体性教学新模式。
在贯彻新课程理念和对学生实际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加强加快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学校和教师要为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学习创设和提供最优的环境和条件。
其中,应主要抓好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作业布置、班风学风建设五个方面:1.教师。
教师是教学中的主体,要力求成为学生的指导者、鼓励者、合作者。
这里最关键的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心中有学生、对学生高度的关注,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与沟通。
2.教学方法。
废除满堂灌、注入式,注重自学自研、讨论、探究。
到了第二学段的适当时期,数学、物理、化学学科采用“自学自研——讨论问难——教师精讲——运用评价”的教学模式。
3.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环境,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超强技术条件。
4.作业布置。
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化,改变单纯做题的形式。
可以做题,也可以查资料(包括从网上和文献上查资料)、看参考资料、写论文、搞调查、搞活动等等。
即使是做题,也可有多种形式,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习的兴趣。
5.班风、学风建设,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积极健康向上的优良班风和学风。
(五)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在适当的时候,数学、英语实行分层教学。
(六)构建内容丰富、层次多样、选择性大的选修课和活动课程体系选修课的开设要针对实验班的特点,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的提升,个性特长的发挥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我校前几年实验班在选修课方面的探索和经验的基础上,注重六年一贯制实验班物化成果的收集、整理,形成一套适合优秀学生发展水平的、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选修课讲义》。
(七)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不仅仅是一个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简单问题,而是将信息技术既作为意识、观念,又作为内容、方法和手段融于教和学的过程之中。
为此,教师要提高两者整合的能力,学生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学会收集、利用、交换、共享信息资源,这不仅是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能力的需要,也是将来适应信息社会中工作、生活的需要。
(八)改革德育工作,构建德育新体系1.新德育的基本理念“德育的实质是人对人的理解”。
据此,我校新德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关注每个儿童,先有学生个体,又有学生集体,既注重德育的个体性,又关注学生在集体中的生活、成长,实现学生个体和集体的同步健康成长。
2.新德育的基本目标培养具有远大理想、爱国热情和世界眼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新德育的基本特征(1)主体性:自己教育自己、实行自主管理。
(2)民主性:师生平等、互尊、对话。
(3)开放性:面向生活,构建社会、自然、学校、家庭相结合的大德育格局。
(4)个性化:承认学生个性差异,帮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
4.新德育的原则、方法原则:信任、尊重、理解、期望。
方法:体验、沟通、建构、激活、层次递进。
建议:各年级要在此德育理念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要求,在具体的实施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形成六年一贯制实验区年级和班级工作的特色。
(九)改革评价机制,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淡化评价的甄别和选优功能,改变仅以学习分数评价学生的单一机制。
立足以下方面,建立一套内容多元、方式多样,能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主动发展的评价体系。
详见附件。
1.取消传统的阶段考试、期中考试。
2.考核的内容多元、方式多样。
3.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和个性评价,考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能力等。
4.改变传统的“分数加评语”的评价模式,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5.适度增加一定的拓展竞赛,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保持持续的学习热情十一学校:2+4高中段一、培养目标总体目标:十一学校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结合校本特点,把培养目标定位于:为学生优秀做人、成功做事奠定坚实的根基——为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爱国情操、国际意识,人文情怀、科学头脑,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各有特长的适应国际交往的新型的高水平的人才奠定扎实宽厚的基础。
具体目标:1、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1)具有鲜明的“荣辱观”和“廉耻感”,了解中外历史和中国的国情国策,怀有一颗热爱祖国、报效社会之心,具有“一切为了祖国”的崇高人生价值观和强烈的爱国情感;(2)具有民主和法制意识,具有对自己、社会、国家、民族的责任感;(3)养成诚信豁达的人文情怀,有感恩之心,坚韧意志;(4)品行端正,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具有国际视野,有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2、科学文化素质。
(1)能较好地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有一门最喜爱的学科并形成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终身受用的治学习惯。
(2)精通阅读技巧,具有较好的阅读学习能力,能较好地解读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具有沟通合作与交流的意识与能力,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能用英语简单交流;(3)具有较好的信息素养,练就一手熟练操作电脑的技能并学会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具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学习化社会所需的终身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
(4)基本树立起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发展和提高以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实验探究、实践操作等为主要内涵的学习能力与品质。
3、良好的人文素养。
(1)继承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形成仁爱、宽厚、勤劳、朴实、诚信、礼让、善良、自强不息等优良品质;(2)形成理解、合作与创新意识和能够协调人、自然与文化的关系的能力,树立起讲文明,懂礼貌,辨善恶,知荣耻,热爱集体,乐群善交,遵纪守法,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