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布线规范

合集下载

汽车线束布置注意事项

汽车线束布置注意事项

汽车线束布置注意事项随着现代汽车安全性、舒适性及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上的电路数量与用电量显著增加,从而使大量线束在有限的汽车空间中如何更有效合理布置已成为汽车制造业面临的问题。

本文以汽车线束布置为中心,对汽车线束布置注意事项作概要介绍。

一、线束固定点布置合理,固定可靠(1)根据线束在整车上的实际安装位置,为了避免线束的低垂、移位,考虑线束的重量、固定方式和固定位置的方便性,线束必须有足够、合理的固定点和固定方式进行固定。

(2)据线束的走向、车身的具体形状设置固定点,在没有支点的直线距离上两固定点间距一般不大于300mm;在钝角拐点位置可布置一个固定点;在直角拐点需布置两个固定点;锐角拐点在线束中避免出现。

(3)据线束的形状、外径大小选择固定卡扣的类型和大小,并满足承受线束重量的需要。

(4)在和其它线束、电器件连接的插接件位置,在插接件前不大于120mm的合适位置,考虑设置固定点。

(5)考虑在支点位置的干线上设置固定点,固定点距离支点不大于100mm。

(6)在固定卡扣的安装方向上,必须有足够的空间以方便卡扣的安装、拆卸。

二、外观整齐、成束配置(1)线束布置应沿边、沿槽(车身上设计的走线槽),避免线束直接承受压力。

驾驶室内不得有线束外露;在可以观察到线束的位置,如:机舱部位,设置醒目的吸引点或醒目的颜色,在此安装的线束不突出、不显眼。

(2)排列方式在投影方向上,按横平竖直的棋盘式排列,避免斜线布置。

(3)与管路的间隙均匀,与周围零部件的间隙合理。

三、线束避免与周围部件干涉(1)不直接和车身锐边接触,一要留有间隙,二要增加保护避免车身锐边损坏线束外部绝缘层,导致短路事故;(2)安装在振动或运动部件上时,应视实际情况预留长度。

此预留长度根据部件振动幅度、运动件的最大运动行程确定。

保证预留长度能够不使振动在线束上转递、不使线束承受拉力。

线束长时间承受振动传递或拉力则可能导致线束内部接点/插接件端子间出现虚接现象。

新款大众主机电源接线说明跟怎么找方控线

新款大众主机电源接线说明跟怎么找方控线

第1拔座, 8针. 扬声器输出1 Rear right loudspeaker, positive 后右扬声器, 正极2 Front right loudspeaker, positive 前右扬声器, 正极3 Front left loudspeaker, positive 前左扬声器, 正极4 Rear left loudspeaker, positive 后左扬声器, 正极5 Rear right loudspeaker, negative后右扬声器, 负极6 Front right loudspeaker, negative前右扬声器, 负极7 Front left loudspeaker, negative前左扬声器, 负极8 Rear left loudspeaker, negative 后左扬声器, 负极第2个插座, 8针, 电源电压跟CAN线9 CAN bus, high CAN线高10 CAN bus, low CAN 线低11 Display voltage supply, positive, optional for radio module low version only显示屏电压输入12 Voltage supply, negative, terminal 31 电源负极13 Display HV CAN bus low, optional for radio module low version only, not for midline14 Display HV CAN bus high, optional for radio module low version only, not for midline15 Voltage supply, positive, terminal 30 电源正极16 Anti-theft coding control signal, SAFE, positive电源正极(防盗线)第3插座, 12针,电话和话筒1 Microphone input, negative 话筒输入负极2 AUX output, audio, right AUX输出R右声道3 AUX output, common signal earth AUX输出公共地4 Microphone output, negative 话筒输出, 负极5 Telephone audio input signal left, negative 电话左声道输入负极6 Telephone audio input signal right, negative 电话右声道输入负负极7 Microphone input, positive 话筒输入, 正极8 AUX output, audio, left AUX输出L左声道9 Microphone output, positive 话筒输出 , 正极10 Telephone mute (mute switch for radio) 电话静音11 Telephone audio input signal left, positive 电话音频输入, 左, 正极12 Telephone audio input signal right, positive 电话音频输入, 右, 正极第4插座,12针, CD碟箱和CD音频输入1 AM and FM2 radio reception aerial connector, double Fakra, no coding, impedance 50 ohms, colour cream-white (奶文插头无代码)2 FM1 radio reception aerial connector, double Fakra, coding B, impedance 50 ohms, colour cream-white(奶红插头代码B)3 Navigation aerial connector, double Fakra, coding C, impedance 50 ohms, colour signal blue GPS插座1 AUX signal input, left AUX L左声道输入2 AUX signal earth AUX信号地3 CD changer, audio signal earth CD碟箱音频信号地4 CD changer, voltage supply, positive, terminal 30, contact continuous load greater than 1 A , temporary peak load5 A 电源正极5 Not assigned空脚6 CD changer, DATA OUT (data exchange for CD changer control from radio navigation system to CD changer)数据输出7 AUX signal input, right AUX R右声道输入8 CD changer, left audio channel, CD碟箱L左声道9 CD changer, right audio channel, CD碟箱R右声路10 CD changer, control line, switched positive选择信号线11 CD changer, DATA IN (data exchange for CD changer control from CD changer to radio navigation system)数据输入12 CD changer, CLOCK (internal check protocol for data flow monitoring) 时钟信号RNS-510(大众迈腾)DVD导航机的第5插座,26针,视频输入输出各针脚接线给大家做个参考。

汽车布线基本原则

汽车布线基本原则

保护装置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保护装置,如熔断器、 断路器等,以保护电线和连接器免 受过载、短路等故障的影响。
布线在汽车制造中的位置
布线是汽车制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常在车身制造和 装配阶段进行。布线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工种,包括电气设 计、采购、生产、质量检测等部门,以及电工、装配工等工 种。
布线工作通常在专门的布线工位上进行,有些车型可能会采 用模块化布线方式,即将电线和连接器预先布置在一个或多 个模块中,然后将其整体安装到汽车上。
汽车布线基本原则
目录
CONTENTS
• 汽车布线概述 • 布线原则 • 布线实践 • 布线工具与设备 • 布线质量检测与评估 • 布线案例分析
01 汽车布线概述
CHAPTER
布线的定义和重要性
定义
汽车布线是指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将电线、电缆、连接器等组件按照设计要求 进行布置和安装的过程。
重要性
详细描述:该品牌汽车发动机线束布线遵循了科学合理的原则,根据发动机的工 作原理和空间布局,对线束进行了精心设计。在保证功能实现的同时,还充分考 虑了维修和保养的便利性。
案例二:某品牌汽车车门线束布线
总结词:安全可靠
详细描述:该品牌汽车车门线束布线以安全可靠为首要原则,在线束的选材、固定和走向等方面均进 行了严格把控。同时,为应对可能出现的振动和冲击,还增加了额外的固定措施,确保线束不会发生 松动或断裂。
案例三:某品牌汽车底盘线束布线
总结词:防水防尘
详细描述:该品牌汽车底盘线束布线重点考虑了防水防尘的需求,在线束的外层采用了高分子材料进行保护,并在线束的走 向和固定方面采取了多项防水措施。同时,对于可能接触到油污和水渍的部分,还特别增加了保护套和密封件,确保线束的 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整车线束布置规范

整车线束布置规范

整车线束布置规范前言为提供整车线束布置方法和合格判定标准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由汽车工程研究院标准所管理。

本规范由汽车工程研究院车身技术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编制:校核:审定:批准:本规范的版本记录和版本号变动与修订记录整车线束布置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整车线束的布置原则以及降噪处理等。

本规范适用于**M1类汽车整车线束布置。

2、整车线束布置环境划分2.1电线束布置区域按照干湿区划分,可分为:干区、湿区。

2.2电线束布置区域按照温度区划分,可分为:高温区、低温区。

2.3一般整车线束布置区域呈复合特征,整车布置区域一般可分为:高温湿区、低温干区、低温湿区等区域,如图1所示。

图13、整车线束基本构成3.1、车用线束组成车用线束由接插件、电线、胶带、固定卡、线束保护套(如:护线盒、橡胶波纹管等)等部件组成,线束包含一条主线束和多条分支线束,成枝状分布,如图1所示。

43521图21—接插件2—固定卡3—橡胶波纹管及堵盖4—护线盒5—电线3.2、整车线束基本组成图3整车主线束一般按照线束所处的位置,如发动机舱、驾驶舱、底盘、顶蓬、车门、行李箱等位置将线束大致划分为:4、整车线束布置要求4.1、整车线束布置外观要求4.1.1、机舱线束要尽量布置到看不到的地方,线束颜色尽量采用不显眼的颜色并与周围环境颜色融合。

4.1.2、机舱线束尽量成束布置(集合配线),在不能成束布置时,多线束走线时尽量平行走线,线束间的间隙应均匀,尽量不走斜线,避免空中飞线。

4.1.3、车内线束必须有效隐藏,不能有任何可见线束。

4.2、整车线束布置总体要求4.2.1、线束布置对本体特征要求4.2.2、线束布置一般要求4.2.2.1、尽量避免线束通过法兰边、翻边、金属过孔或者尖锐物旁边,在无法避免的情况下必须采取保护措施。

4.2.2.2、尽量避免线束与运动部件捆扎在一起布置,如无法避免时必须保留运动余量,余量长度为:部件运动行程+20mm。

上海大众汽车零件“排序上线”流程优化设计毕业设计

上海大众汽车零件“排序上线”流程优化设计毕业设计

摘要摘要:随着汽车企业快速的发展,2013年上海大众汽车正式落户长沙。

作为上海大众汽车国内第六大汽车生产基地,很多生产方式都和以前工厂不一样。

在汽车生产过程中,优化汽车零部件物流排序是降低其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砝码;但是,上海大众汽车长沙分厂建立不久,在汽车零部件物流排序过程中尚存在着诸多弊端,已成为制约生产效率的瓶颈性问题之一,因此汽车零部件物流排序改革刻不容缓。

关键词:上海大众排序上线设计优化目录第1章背景 (1)1.1企业背景 (1)1.2选题背景 (1)第2章行业现状 (3)2.1汽车零部件物流概述 (3)2.1.1汽车零部件物流的分类 (3)2.1.2汽车零部件物流的功能组成 (3)2.2企业现状 (3)2.3流程简述 (4)2.4流程优化 (5)第3章现有流程分析 (7)3.1公司的流程管理 (7)3.2一般的排序上线流程 (8)3.2.1排序流程 (8)3.2.2上线流程 (10)3.3入库上线流程的缺点和不足 (11)第4章汽车零部件物流入库上线流程优化 (12)4.1流程优化 (12)4.2流程优化后的效果 (14)结论 (15)致谢 (16)第1章背景1.1企业背景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大众)是一家中德合资企业,中德双方投资比例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0%,德国大众汽车集团40%、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10%。

上海大众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现代化轿车生产基地之一,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上海安亭为总部,安亭、南京、仪征、乌鲁木齐、宁波、长沙的六大生产基地。

基于大众、斯柯达两大汽车品牌,公司目前拥有Polo波罗、Gran Lavida朗行、Touran途安、Lavida朗逸、Tiguan途观、Santana桑塔纳、Passat帕萨特、Lamando凌渡和 Fabia晶锐、Rapid昕锐、Yeti 野帝、Octavia明锐、Superb速派等系列产品,覆盖A0级、A级、B 级、SUV、MPV等不同细分市场。

大众各车型CAN线位置接线方法

大众各车型CAN线位置接线方法

大众各车型CAN线位置接线方法1.?迈腾1.1?CAN线所在位置:所有车型不分高低配,原车CD插头都有CAN线,CD为德赛生产的3AD?035?185CD的车型,为小插头自带CAN线,可用转接线转接。

1.2?OPS:除原车CD为RCD510外,其他配置车型都需从油门踏板上方BCM处接CAN线。

新迈腾B7只要原车带雷达,接完线后都可以显示OPS,老迈腾不支持,需要更换OPS模块。

2.?CC全车系,最低配置RCD510,所以全部都可以直接对插使用,需配备天线二转一。

3.?速腾3.1?CAN线所在位置:原车RCD510的可直接对插;配备方控的,CD为德赛生产的3AD?035?185的车型,为小插头自带CAN线,可用转接线转接,但是不显示OPS;CD为航胜生产的车型,需要从空调控制面板处或油门踏板上方BCM处接CAN线。

3.2?OPS:除原车CD为RCD510外,其他配置车型都需从油门踏板上方BCM处接CAN线。

新速腾只要原车带雷达,接完线后都可以显示OPS,老速腾不支持,需要更换OPS模块。

4.?高尔夫4.1?CAN线所在位置:新款高尔夫6,原车RCD510的可直接对插;CD为德赛生产的3AD?035?185的车型,为小插头自带CAN线,可用转接线转接,但是不显示OPS;老款高尔夫6,原车CD插头无CAN的需要从空调控制面板处或油门踏板上方BCM处接CAN线。

4.2?OPS:除原车CD为RCD510外,其他配置车型都需从油门踏板上方BCM处接CAN线。

5.?宝来5.1?CAN线所在位置:1.新宝来必须从油门踏板上方BCM处接CAN线。

2.全新宝来,原车带方控的使用NAV282机型,其他车型可从油门踏板上方BCM处接CAN 线安装NAV262。

5.2?OPS:全系不支持,除非更换OPS模块。

6?全新捷达6.1?CAN线所在位置:原车带方控的使用NAV284机型,其他车型可从油门踏板上方BCM处接CAN线安装NAV262。

CAN总线详细教程_大众车型

CAN总线详细教程_大众车型

带有中央控制单元的车
带有三个中央控制单元的车
带有三个中央控制单元和总线系统的车
带有三个中央控制单元的CAN驱动网络
车用网络发展原因
电子技术发展----线束增加 线控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
汽车发展带来的问题 (1)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上电子装置越来 越多汽车的整体布置空间缩小 (2)传统电器设备多为点到点通信导致了庞大 的线束 (3)大量的连接器导致可靠性降低。 粗大的线束与汽车中有限的可用空间之间的矛 盾越来越尖锐,电缆的体积、可靠性和重量成为越 来越突出的问题,而且也成为汽车轻量化和进一步 电子化的最大障碍,汽车的制造和安装也变得非常 困难。 (4)存在冗余的传感器。
CAN总线布置、结构和基本特点
CAN总线系统上并联有多个元件。这就要求整个系统的布置 满足以下要求: • 可靠性高:传输故障(不论是由内部还是外部引起的)应能 准确识别出来 • 使用方便:如果某一控制单元出现故障,其余系统应尽可能 保持原有功能,以便进行信息交换 • 数据密度大:所有控制单元在任一瞬时的信息状态均相同, 这样就使得两控制单元之间不会有数据偏差。如果系统的某一 处有故障,那么总线上所有连接的元件都会得到通知。 • 数据传输快:连成网络的各元件之间的数据交换速率必须 很快,这样才能满足实时要求。
第4讲 CAN 数据总线(CAN BUS)
CAN通信技术概述
CAN (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 即控制器局域 网络。由于其高性能、高可靠性、及独特的设计, CAN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外已有许多大公司的 产品采用了这一技术。 CAN最初是由德国的BOSCH公司为汽车监测、 控制系统而设计的。现代汽车越来越多地采用电子装 置控制,如发动机的定时、注油控制,加速、刹车控 制(ASC)及复杂的抗锁定刹车系统(ABS)等。由于这些 控制需检测及交换大量数据,采用硬接信号线的方式 不但烦琐、昂贵,而且难以解决问题,采用CAN总线 上述问题便得到很好地解决。

vw线束标准

vw线束标准

vw线束标准VW线束标准一、引言VW线束标准是指大众汽车集团(Volkswagen Group)在汽车线束领域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线束是汽车电气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将车辆各个电气元件连接起来,实现电力传输和信息传递。

VW线束标准的制定旨在确保线束在性能、质量和安全性方面达到一致标准,以保障车辆和乘客的安全。

二、VW线束标准的背景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汽车的电气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

线束的设计和制造变得愈发重要,因为线束的质量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整个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性。

为了确保不同供应商提供的线束能够达到一致的质量要求,VW集团制定了一套标准化的技术规范。

三、VW线束标准的内容1. 材料要求:VW线束标准对线束所使用的导线、连接器、绝缘材料等各种材料提出了详细的要求。

例如,导线的截面积和材料性能必须符合VW标准要求,线束外部绝缘材料需要具备耐高温、耐磨损、阻燃等特性。

2. 结构设计:VW线束标准对线束的结构设计提出了要求,包括线束连接点的选取与布置、线束支架的设计等。

线束需要根据不同的车型和使用环境进行优化设计,以确保线束的紧凑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3. 电气性能:VW线束标准对线束的电气性能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电阻、绝缘电阻、屏蔽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线束需要经过可靠的测试和验证,以确保符合VW标准的电气性能指标。

4. 制造工艺:VW线束标准还对线束的制造工艺进行了规定,包括绝缘剥离、线束编织、焊接、连接器注塑等各个环节的要求。

制造工艺的规范性对于提高线束的质量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5. 测试要求:VW线束标准要求对线束进行各种测试,包括电气测试、机械测试、环境试验等。

线束需要在各种极端的工况下进行测试,以验证其性能和可靠性。

四、VW线束标准的实施和监控VW线束标准由VW集团的工程师和质量控制部门制定,由VW集团内部的供应商开发团队和质量监控团队负责实施和监控。

1. 实施:供应商需要根据VW线束标准的要求进行线束的设计和制造,并通过VW集团的审核和测试程序,获得认证。

vw pcb标准

vw pcb标准

vw pcb标准PCB,即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是电子产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作为电子元器件的载体,负责连接各种电子元器件,承载信号传输和电源供应等功能。

然而,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对于PCB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为了统一和规范各个厂家之间的PCB制造流程和质量要求,全球范围内应运而生了一系列PCB标准。

VW PCB标准就是其中之一。

VW PCB标准是由大众汽车集团(Volkswagen AG)制定的一套PCB质量和验收标准。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大众汽车集团要求其供应商按照VW PCB标准生产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所使用的PCB。

这些ECU负责汽车中的电子控制和数据通信,直接影响着汽车的性能和安全。

VW PCB标准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首先,VW PCB标准对于PCB的设计和工艺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

在PCB的设计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布线和走线,以保证信号的传输质量和电磁兼容性。

在PCB的工艺制造过程中,要求使用高质量的材料,如高温玻璃纤维布作为基材,以提高PCB的强度和耐高温性能。

此外,VW PCB标准还要求PCB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无铅环保工艺,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VW PCB标准对于PCB成品的质量和可靠性要求进行了严格规定。

其中包括PCB的外观检查、尺寸测量、焊盘连接可靠性等方面。

其中,焊盘连接的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PCB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因此,在焊盘连接的质量检测上,VW PCB标准要求采用可靠的无损检测方法,如X射线检测、红外线检测等,以确保焊盘连接的质量。

另外,VW PCB标准还要求PCB必须具备较高的耐热性能。

汽车中的ECU通常会受到较高的温度和振动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PCB必须能够在严酷的工作环境下稳定可靠地工作。

为了保证PCB的耐热性能,VW PCB标准对于PCB的材料和工艺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

2015一汽大众速腾全车电路图安装位置-插头接线板

2015一汽大众速腾全车电路图安装位置-插头接线板

New Sagitar安装位置编号805 / 1版本03.2015插头接线板和对接插头插头连接一览1 -空调装置上鼓风机的对接插头,-T10a-安装位置→章节2 -副驾驶员侧A 柱旁的对接插头,-T28a-安装位置→章节3 -副驾驶员座椅的接线板,-T10d-, -T3l-,-T2be-安装位置→章节4 -副驾驶员侧B 柱旁的对接插头,-T28c-安装位置→章节5 -后部保险杠的对接插头,-T6af-安装位置→章节6 -驾驶员侧B 柱旁的对接插头,-T28b-安装位置→章节7 -驾驶员座椅接线板,-T10c-, -T3k-, -T2q-安装位置→章节8 -驾驶员侧A 柱旁的对接插头,-T28-/ -T32c-安装位置→章节9 -诊断接口-U31-,-T16-安装位置→章节10 -转向系对接插头,-T6z-安装位置→章节11 -发电机对接插头,-T4t-安装位置→章节12 -发动机对接插头,-T14-安装位置→章节13 -前部保险杠的对接插头,-T8l-安装位置→章节14 -散热器风扇对接插头,-T4x-安装位置→章节15 -阳光照射光电传感器的对接插头,-T4n-安装位置→章节空调装置上鼓风机的对接插头A -10 芯黑色插头连接-T10a-副驾驶员侧A 柱旁的对接插头A -28 芯黑色插头连接-T28a-副驾驶员座椅的接线板A -2 芯黑色插头连接-T2be-B -3 芯黄色插头连接-T3l-C -10 芯黑色插头连接-T10d-1 -28 芯黑色插头连接-T28c-后部保险杠的对接插头-6 芯黑色插头连接-T6af--箭头-1 -28 芯黑色插头连接-T28b-提示图示针对副驾驶员侧情况。

驾驶员侧大致可由此推出。

驾驶员座椅接线板A -2 芯黑色插头连接-T2q-B -3 芯黄色插头连接-T3k-C -10 芯黑色插头连接-T10c-仅用于高端车辆A -28 芯插头连接-T28-仅用于低端车辆A -32 芯插头连接-T32c-诊断接口-U31-A -16芯插头连接-T16-。

上海大众新帕萨特轿车_802-安装位置:接地点

上海大众新帕萨特轿车_802-安装位置:接地点

上海大众全新帕萨特轿车安装位置编号 802 / 1版本 10.2012接地点接地点一览655接地点,在左侧大灯上❑在发动机舱内,左纵梁前部左侧❑安装位置→车锚❑接地点布置→章节12发动机舱内左侧接地点❑安装位置→车锚❑接地点布置→章节640接地点 2-,在发动机舱内左侧❑安装位置→车锚❑接地点布置→章节1接地带,蓄电池 - 车身❑仅适用于带 1.4 l / 1.8 l / 2.0 l 发动机的车辆❑安装位置→车锚❑接地点布置→章节44接地点,左侧 A 柱下部❑安装位置→车锚❑接地点布置→章节670接地点 2,在左侧 A 柱上❑安装位置→车锚❑接地点布置→章节605接地点,在上部转向柱上→车锚❑接地点布置→章节接地点,后左侧面件中662❑安装位置→车锚❑接地点布置→章节行李箱左侧接地点50❑安装位置→车锚❑接地点布置→章节接地点 2,在行李箱中左侧676❑在行李箱内左侧后部 ( 仅适用于带 3.0 l 发动机的车辆 )❑安装位置→车锚❑接地点布置→章节气缸盖罩上的接地点 116❑在气缸盖罩左侧 ( 仅用于带 1.4 l 发动机的车辆 )❑安装位置→车锚❑在气缸盖罩左侧 ( 仅适用于带 1.8 l / 2.0 l 发动机的车辆 )❑安装位置→车锚❑在气缸盖后部左侧 ( 仅适用于带 3.0 l 发动机的车辆 )❑安装位置→车锚❑接地点布置→章节接地点,在右侧大灯上656❑在右大灯后部储液罐旁❑安装位置→车锚❑接地点布置→章节变速箱和发动机地线的接地点652❑在变速箱左侧支承上 ( 仅适用于带双离合器变速箱 0AM / 02E / 自动变速箱的车辆 )❑安装位置→车锚❑在起动马达固定螺栓上 ( 仅适用于带手动变速箱的车辆 )→车锚❑接地点布置→章节接地点,右侧 A 柱下部43❑安装位置→车锚❑接地点布置→章节右侧 A 柱下部接地点 2617❑安装位置→车锚❑接地点布置→章节接地点(音频),在前中控台下面 610❑安装位置→车锚❑接地点布置→章节行李箱内的右侧接地点51❑安装位置→车锚❑接地点布置→章节655接地点,在左侧大灯上- 箭头 A-12发动机舱内左侧接地点-箭头 A-640接地点 2-,在发动机舱内左侧-箭头 B-1接地带,蓄电池 - 车身(仅适用于带 1.4 l / 1.8 l / 2.0 l 发动机的车辆 )-箭头-44接地点,左侧 A 柱下部-箭头 A-670接地点 2,在左侧 A 柱上-箭头 B-605接地点,在上部转向柱上-箭头-662接地点,后左侧面件中-箭头-50行李箱左侧接地点-箭头-676接地点 2,在行李箱中左侧 ( 仅适用于带 3.0 l 发动机的车辆 )-箭头-16气缸盖罩上的接地点 1(仅用于带 1.4 l 发动机的车辆 )-箭头-16气缸盖罩上的接地点 1(仅适用于带 1.8 l / 2.0 l 发动机的车辆 )-箭头-16气缸盖罩上的接地点 1(仅适用于带 3.0 l 发动机的车辆 )656接地点,在右侧大灯上-箭头-652变速箱和发动机地线的接地点 ( 仅适用于带双离合器变速箱 0AM / 02E / 自动变速箱的车辆 )-箭头 B-652变速箱和发动机地线的接地点 ( 仅适用于带手动变速箱的车辆 )-箭头 -43接地点,右侧 A 柱下部-箭头 A-617右侧 A 柱下部接地点 2-箭头 B-610接地点(音频),在前中控台下面-箭头-51行李箱内的右侧接地点-箭头-接地点布置电路图中的名称线束内部连接点功能/部件1 接地带,蓄电池 - 车身--蓄电池 -A-→注释→注释→注释12 发动机舱内左侧接地点652---转向辅助控制单元 -J500-16 气缸盖罩上的接地点1306-带功率输出级的点火线圈 1 -N70-带功率输出级的点火线圈 2 -N127-带功率输出级的点火线圈 3 -N291-带功率输出级的点火线圈 4 -N292-带功率输出级的点火线圈 5 -N323-→注释带功率输出级的点火线圈 6 -N324-→注释43 接地点,右侧 A 柱下部--ABS 控制单元 -J104-44 接地点,左侧 A 柱下部--带记忆功能的座椅调节和转向柱调节装置 -J136-→注释滑动天窗控制单元 -J245-→注释366-离合器位置传感器 -G476-→注释仪表板中的控制单元 -J285-端子 15 供电继电器 -J329-车载电网控制单元 -J519-转向柱电子装置控制单元 -J527-供电继电器 1,端子 75 -J680-左侧脚部空间照明灯 -W9-时钟 -Y-367左后可加热座椅调节开关 -E128-→注释右后可加热座椅调节开关 -E129-→注释后部空调操作和显示单元 -E265-→注释启动装置按钮 -E378-→注释制动信号灯开关 -F-制动踏板开关 -F47-高压传感器 -G65-供电继电器,总线端 50 -J682-电子转向助力控制单元 -J764-→注释点火起动按钮照明装置灯泡 -L190-→注释368驾驶员侧化妆镜接触开关 -F147-副驾驶员侧化妆镜接触开关 -F148-雨水与光线识别传感器 -G397-→注释按钮照明灯泡 -L76-中控台照明灯泡 -L150-前部车内照明灯 -W1-左后阅读灯 -W11-右后阅读灯 -W12-副驾驶员侧阅读灯 -W13-驾驶员侧阅读灯 -W19-自动防眩的车内后视镜 -Y7-→注释392左前制动摩擦片磨损传感器 -G34-→注释388205后部车窗升降器锁止开关 -E39-前左车窗升降器 -E40-后视镜调节开关 -E43-后视镜调节转换开关 -E48-驾驶员车门中的后左车窗升降器开关 -E53-驾驶员车门中的后右车窗升降器开关 -E55-驾驶员车门中的前右车窗升降器开关 -E81-后盖开锁开关 -E188-车外后视镜加热按钮 -E231-后视镜内折开关 -E263-→注释驾驶员侧车内上锁的按钮 -E308-驾驶员侧车门控制单元 -J386-中央门锁 Safe 功能指示灯 -K133-驾驶员侧车内联锁指示灯 -K174-后部车窗升降器锁止指示灯 -K194-按钮照明灯泡 -L76-后视镜调节开关照明灯泡 -L78-驾驶员侧车门开门器照明灯泡 -L108-207左后车门接触开关 -F10-左后中央门锁上锁单元 -F222-左后车门控制单元 -J388-左后车门开启照明灯 -L110-M45-驾驶员座椅靠背调节开关 -E96-→注释驾驶员腰部支撑调节开关 -E176-→注释驾驶员座椅的前部高度上调按钮 -E208-→注释驾驶员座椅的前部高度下调按钮 -E209-→注释驾驶员座椅的后部高度上调按钮 -E210-→注释驾驶员座椅的后部高度下调按钮 -E211-→注释驾驶员座椅前后位置的前调按钮 -E212-→注释驾驶员座椅前后位置的后调按钮 -E213-→注释驾驶员座椅温度传感器 -G59-→注释带记忆功能的座椅调节和转向柱调节装置 -J136-→注释→注释可加热前座椅控制单元 -J774-→注释左后脚部空间照明灯 -W45-→注释→注释M49可加热式驾驶员座椅 -Z6-→注释可加热驾驶员座椅靠背 -Z7-→注释50 行李箱左侧接地点--后窗遮阳卷帘控制单元 -J262-→注释384-左侧后雾灯灯泡 -L46-左侧尾灯灯泡 -M4-左后转向信号灯灯泡 -M6-左侧制动信号灯灯泡 -M9-左侧倒车灯灯泡 -M16-高位制动信号灯灯泡 -M25-左侧尾灯灯泡 2 -M49-385尾门把手中的解锁按钮 -E234-后行李箱盖闭锁单元 -F256-后盖中中央门锁电机 -V53-左侧牌照灯 -X4-右侧牌照灯 -X5-394-左侧后座椅温度传感器 -G94-→注释→注释左侧可加热式后座椅 -Z10-→注释→注释可加热左侧后座椅靠背 -Z11-→注释→注释51 行李箱内的右侧接地点--燃油泵控制单元 -J538-386-右侧尾灯灯泡 -M2-右后转向信号灯灯泡 -M8-右侧制动信号灯灯泡 -M10-右侧倒车灯灯泡 -M17-右侧尾灯灯泡 2 -M50-391-右后座椅温度传感器 -G95-→注释→注释可加热后座椅控制单元 -J786-→注释→注释右侧可加热式后座椅 -Z12-→注释→注释可加热右侧后座椅靠背 -Z13-→注释→注释M54-副驾驶员座椅纵向调节开关 -E64-→注释→注释→注释副驾驶员座椅的前部高度调节开关 -E65-→注释→注释→注释副驾驶员座椅的后部高度调节开关 -E66-→注释→注释→注释副驾驶员座椅靠背调节开关 -E98-→注释→注释→注释副驾驶员腰部支撑调节开关 -E177-→注释→注释→注释605 接地点,在上部转向柱上366-离合器位置传感器 -G476-→注释仪表板中的控制单元 -J285-端子 15 供电继电器 -J329-车载电网控制单元 -J519-转向柱电子装置控制单元 -J527-供电继电器 1,端子 75 -J680-左侧脚部空间照明灯 -W9-时钟 -Y-367左后可加热座椅调节开关 -E128-→注释右后可加热座椅调节开关 -E129-→注释后部空调操作和显示单元 -E265-→注释启动装置按钮 -E378-→注释制动信号灯开关 -F-制动踏板开关 -F47-高压传感器 -G65-供电继电器,总线端 50 -J682-电子转向助力控制单元 -J764-→注释点火起动按钮照明装置灯泡 -L190-→注释368驾驶员侧化妆镜接触开关 -F147-副驾驶员侧化妆镜接触开关 -F148-雨水与光线识别传感器 -G397-→注释按钮照明灯泡 -L76-中控台照明灯泡 -L150-前部车内照明灯 -W1-左后阅读灯 -W11-右后阅读灯 -W12-副驾驶员侧阅读灯 -W13-驾驶员侧阅读灯 -W19-自动防眩的车内后视镜 -Y7-→注释392左前制动摩擦片磨损传感器 -G34-→注释610 接地点(音频),在前中控台下面--移动电话操作电子装置控制单元 -J412-→注释倒车摄像头 -R189-→注释385-多媒体系统显示单元 1 -Y22-→注释多媒体系统显示单元 2 -Y23-→注释387-收音机及导航系统带显示单元的控制单元 -J503-→注释收音机 -R-功率放大器 -R12-→注释外部音频源接口 -R199-→注释617 右侧 A 柱下部接地点2372-警报灯开关 -E229-起动/停止模式按钮 -E693-→注释→注释车载电网控制单元 -J519-稳压器 -J532-→注释→注释闪烁警报装置指示灯 -K6-尾部遮阳卷帘开关照明灯泡 -L77-→注释378空气质量传感器 -G238-→注释车载电网控制单元 -J519-数据总线诊断接口 -J533-弯道灯和大灯照明距离调节控制单元 -J745-→注释诊断接口 -U31-手套箱照明灯 -W6-右侧伸腿空间照明灯 -W10-左侧喷嘴加热电阻 -Z20-右侧喷嘴加热电阻 -Z21-371大灯照明距离调节器 -E102-→注释驻车辅助按钮 -E266-→注释→注释驻车辅助系统按钮 -E581-→注释Tiptronic 开关 -F189-→注释→注释→注释选档杆档位 P 锁止开关 -F319-→注释→注释→注释高压传感器 -G65-副驾驶员侧车门外把手接触传感器 -G416-→注释Climatronic 控制单元 -J255-→注释空调器控制单元 -J301-→注释驻车辅助控制单元 -J446-→注释进入及起动许可控制单元 -J518-→注释驻车辅助系统控制单元 -J791-→注释驻车辅助指示灯 -K136-→注释→注释驻车转向辅助系统指示灯 -K241-→注释大灯开关照明灯泡 -L9-大灯照明距离调节设置器照明灯泡 -L54-→注释按钮照明灯泡 -L76-开关和仪表调节器照明灯泡 -L155-→注释369-点烟器照明灯泡 -L28-后部点烟器照明灯泡 -L32-点烟器 -U1-12 V 插座 -U5-后部点烟器 -U9-带插座的逆变器(12 V - 230 V) -U13-→注释391-左侧后座椅温度传感器 -G94-→注释→注释右后座椅温度传感器 -G95-→注释→注释左侧可加热式后座椅 -Z10-→注释→注释可加热左侧后座椅靠背 -Z11-→注释→注释右侧可加热式后座椅 -Z12-→注释→注释可加热右侧后座椅靠背 -Z13-→注释→注释M54-副驾驶员座椅纵向调节开关 -E64-→注释→注释→注释副驾驶员座椅的前部高度调节开关 -E65-→注释→注释→注释副驾驶员座椅的后部高度调节开关 -E66-→注释→注释→注释副驾驶员座椅靠背调节开关 -E98-→注释→注释→注释副驾驶员腰部支撑调节开关 -E177-→注释→注释→注释副驾驶员座椅温度传感器 -G60-→注释右后脚部空间照明灯 -W46-→注释→注释M52可加热式副驾驶员座椅 -Z8-→注释可加热副驾驶员座椅靠背 -Z9-→注释389206副驾驶员车门中的车窗升降器开关 -E107-副驾驶员侧车内锁闭按键 -E309-副驾驶员侧车门控制单元 -J387-副驾驶员侧车内联锁指示灯 -K175-按钮照明灯泡 -L76-副驾驶员侧车门开门器照明灯泡 -L109-208右后车门接触开关 -F11-右后中央门锁上锁单元 -F223-右后车门控制单元 -J389-右后车门开门器照明灯泡 -L111-640 接地点 2-,在发动机舱内左侧--抗干扰滤波器 -C24-→注释散热器风扇控制单元 -J293-370-高音喇叭 -H2-刮水器马达转换继电器 1 -J368-刮水器马达控制单元 -J400-冷却液继续补给泵 -V51-→注释→注释281带功率输出级的点火线圈 1 -N70-→注释→注释→注释带功率输出级的点火线圈 2 -N127-→注释→注释→注释带功率输出级的点火线圈 3 -N291-→注释→注释→注释带功率输出级的点火线圈 4 -N292-→注释→注释→注释冷却液循环泵 -V50-→注释冷却液继续补给泵 -V51-→注释283带功率输出级的点火线圈 1 -N70-→注释带功率输出级的点火线圈 2 -N127-→注释带功率输出级的点火线圈 3 -N291-→注释带功率输出级的点火线圈 4 -N292-→注释带功率输出级的点火线圈 5 -N323-→注释带功率输出级的点火线圈 6 -N324-→注释652 变速箱和发动机地线的接地点12-655 接地点,在左侧大灯上380-Motronic 控制单元 -J220-→注释发动机控制单元 -J623-→注释→注释→注释374-左侧气体放电大灯预接装置 -J426-→注释左侧大灯电源模块 -J667-→注释左侧白天行车灯和停车灯控制单元 -J860-→注释左侧停车灯灯泡 -M1-→注释左前转向信号灯灯泡 -M5-左侧近光灯灯泡 -M29-→注释左侧远光灯灯泡 -M30-→注释左侧静态弯道灯 -M51-→注释左侧前雾灯灯泡 -L22-左侧大灯防眩调整电磁铁 -N395-→注释左侧大灯照明距离调节伺服马达 -V48-→注释373制动液液位警告信号触点 -F34-发动机舱盖接触开关 -F266-→注释→注释机油油位和机油温度传感器 -G266-→注释→注释→注释空调压缩机调节阀 -N280-382左侧大灯照明距离调节伺服马达 -V48-→注释375-双离合器变速箱机电装置 -J743-→注释379-双离合器变速箱机电装置 -J743-→注释393-多功能开关 -F125-→注释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 -J217-→注释656 接地点,在右侧大灯上--大灯清洗装置泵 -V11-→注释381-低音喇叭 -H7-右侧气体放电大灯预接装置 -J427-→注释右侧大灯电源模块 -J668-→注释右侧白天行车灯和停车灯控制单元 -J861-→注释右侧前雾灯灯泡 -L23-右侧停车灯灯泡 -M3-→注释右前转向信号灯灯泡 -M7-右侧近光灯灯泡 -M31-→注释右侧远光灯灯泡 -M32-→注释右侧静态弯道灯 -M52-→注释右侧大灯防眩调整电磁铁 -N396-→注释右侧大灯照明距离调节伺服马达 -V49-→注释390右侧大灯照明距离调节伺服马达 -V49-→注释662 接地点,后左侧面件中--正导线中的调频频率分滤器 -R179-670 接地点 2,在左侧 A 柱上--新鲜空气鼓风机控制单元 -J126-→注释带插座的逆变器(12 V - 230 V) -U13-→注释新鲜空气鼓风机 -V2-→注释377-机电式驻车制动器控制单元 -J540-676 接地点 2,在行李箱中左侧--蓄电池 -A-→注释1)仅用于带 1.4 l 发动机的车辆2)仅适用于带 1.8 l 发动机的车辆3)仅适用于带 2.0 l 发动机的车辆4)仅适用于带 3.0 l 发动机的车辆5)仅适用于带电动座椅调节和记忆功能的车辆6)仅适用于带折叠式滑动天窗的车辆7)仅适用于带手动变速箱的车辆8)仅适用于后部带有 Climatronic 自动空调操作与显示单元的车辆9)仅适用于带进入及起动许可的车辆10)仅适用于带雨量传感器的车辆11)仅适用于带自动防眩车内后视镜的车辆12)仅适用于带制动摩擦片磨损显示的车辆13)仅适用于带自动起停系统的车辆14)电动可调式驾驶员和副驾驶员座椅15)可加热式前后座椅16)仅适用于带有脚部空间照明的车辆17)仅适用于带电动后窗遮阳卷帘的车辆18)自 2012 年 11 月起19)仅适用于带移动电话的车辆20)仅适用于带倒车摄像机系统的车辆21)仅适用于带后座区娱乐装置(RSE)的车辆22)仅适用于带收音机导航系统的车辆23)仅适用于带驻车转向辅助系统的车辆24)仅适用于带了音响系统的车辆25)仅适用于带收音机导航系统 / RCD 310 / RCD 510 的车辆26)仅适用于带卤素大灯的车辆27)仅用于带有手动调节空调器的车辆28)仅适用于带驻车距离报警(前/后)的车辆29)仅适用于带驻车距离报警(后) / 带驻车距离报警(前/后)的车辆30)仅适用于带气体放电灯大灯的车辆31)仅适用于带双离合器变速箱 02E 的车辆32)仅适用于带双离合器变速箱 0AM 的车辆33)仅适用于带自动变速箱的车辆34)仅适用于带大灯清洗装置的车辆35)截至 2012 年 11 月。

大众 MIB 接线图纸

大众 MIB 接线图纸

电子通讯信息设备1控制单元-J794-插头-装配概览1-GPS天线插头插头颜色:蓝色导航天线输入插头仅适用于带导航系统的车型2-USB接口颜色:红色对接到前部信息显示和操作单元控制单元的显示单元-J685-3-USB接口颜色:黄色USB接入信号4-多针脚插头,18针脚,喇叭输出电源针脚定义→插图5-多针脚插头,12针脚,CAN总线针脚定义→插图6-多针脚插头,12针脚,外部音频,USB接口针脚定义→插图7-多针脚插头,12针脚,电话话筒,倒车摄像头针脚定义→插图8-光纤接口仅适用于装备带低音炮音响系统的车型预留9-天线插头插头颜色:白色AM/FM天线输入插头多针脚插头Ⅰ,18针脚,喇叭输出电源1-喇叭,正极,右后2-喇叭,正极,右前3-喇叭,正极,左前4-喇叭,正极,左后5-喇叭,负极,右后6-喇叭,负极,右前7-喇叭,负极,左前8-喇叭,负极,左后9-未占用10-未占用11-未占用12-未占用13-未占用14-未占用15-未占用16-未占用17-负极连接,接线柱3118-正极连接,接线柱30a多针脚插头Ⅱ,12针脚,CAN总线1-CAN-H,总线高位(信息娱乐系统)2-E380多媒体系统操作单元信号3-未占用4-未占用5-未占用6-CAN-H,总线高位(信息娱乐系统)7-CAN-L,总线低位(信息娱乐系统)8-E380多媒体系统操作单元信号9-未占用10-未占用11-未占用12-CAN-L,总线低位(信息娱乐系统)多针脚插头Ⅲ,12针脚,电话话筒,倒车摄像头1-R38电话话筒,正极连接2-未占用3-未占用4-未占用5-未占用6-R189倒车摄像头7-R38电话话筒,负极连接8-未占用9-未占用10-未占用11-未占用12-R189倒车摄像头多针脚插头Ⅳ,外部音频,USB接口1-外部音频源接口接地2-外部音频源接口信号3-USB接口电源5V4-USB接口接地5-未占用6-未占用7-外部音频源接口信号8-屏蔽线9-未占用10-未占用11-未占用12-未占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布线规划-v041.布线标准和规范上海大众公司所有区域内的布线系统使用前都需要经过测试,达到并符合IEEE802,EIA / TIA –568B,ISO / IEC – 11801系列标准中相关的电气规范。

2.布线系统区域规划2.1.网络布线区域规划2.1.1.网络布线房间上海大众区域内用于线缆连接及网络设备安装的房间分为以下几种:主干级布线间:整个上海大众区域内共设三个主干级布线间,用于安装主干级网络设备。

主干级布线间要求面积应大于30平方米,分别位于不同的独立区域。

对外有三个以上独立走向的弱电通道连接,需要架空地板、双电源、空调等设施。

区域级布线间:上海每个独立区域内至少设2个区域级布线间,用于安装区域级网络设备。

区域级布线间要求面积大于20平方米,两个区域级布线间之间的距离应大于30米。

对外有三个以上独立走向的弱电通道,需要架空地板、双电源、空调等设施。

单体级布线间:区域内各建筑单体内(办公楼,车间等)至少设1个单体级布线间,用于安装单体级网络设备,面积应大于10平方米,对外有二个以上独立走向的弱电通道,需要双电源、空调等设施。

接入级布线间: 各个网络接入点(办公楼内各楼层, 车间的小区域)至少设有1个布线机柜,用于安装接入级网络设备,面积应不小于 2.4m×2.4m,以满足网络机柜的安装及正常维护的需要,对外连接单体弱电通道,需要电源、空调等设施。

(以上布线间的基础能源设施需要与TM相关部门共同配合解决)(主干布线间和区域级布线间的具体要求参照系统服务科技术文档中《数据中心场地标准》一文。

)2.1.2.网络布线机柜上海大众区域内的网络布线机柜建议使用800mm×800mm标准机柜,19英寸内径。

机柜前端两边需要配备理线槽,后端需要配备电源条,提供12个以上的220V,10A国标插座。

机柜顶端应配备风扇,总高度一般不超过二米(42U)。

布线机柜的安装地点应满足机柜的前后门能够同时完全开启,并且侧板可以取下。

2.1.3.网络布线电缆及光缆上海大众区域内网络布线采用以下类型线缆:G.652单模光纤: 用于连接各区域之间主干网络。

62.5μm多模光纤: 用于区域内主干网络和车间内现场区域的水平布线。

Cat.6双绞线(UTP): 用于办工区域的垂直布线。

Cat.5双绞线(UTP): 用于办工区域的水平布线。

(上述线缆和光缆及与之相配套的布线产品建议使用CommScope(康普)系列、R&M系列布线产品,部分特殊区域可根据需要采用电气及光学性能更佳的布线产品。

)2.1.4.网络布线配线架及用户端信息点上海大众布线机柜内的配线架应使用标准19英寸 RJ45模块式配线架和标准19英寸光缆配线架。

用户信息点:用户端模块应使用标准8针模式连接插座,插座应符合TIA/EIA 568B,ISO/IEC 11801系列标准所规定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

用户端使用RJ45接口,RJ45插座到接入级布线间线配架之间的线缆距离应不大于90米。

2.1.5.网络布线系统连接上海大众各个区域的布线系统之间参照以下规则连接:主干级布线间之间: 通过单模光纤连接。

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上海大众自行施工或向电信运营商租用的形式实施,每条可使用芯数应不小于48芯。

三个主干级布线间之间应经过完全不同的物理走向相连接。

各区域内的二个区域级布线间与主干级布线间之间: 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上海大众自行施工或向电信运营商租用的形式实施,每个区域级布线间通过二路单模光纤分别与二个主干级布线间连接,每条可使用芯数应不小于48芯, 二条单模光纤应经过不同的物理走向相连接。

各区域内的两个区域级布线间之间:采用二路单模光纤和二路多模光纤连接,每条可使用芯数应不小于24芯,相同种类的二条光纤应经过不同的物理走向。

各区域内的一个单体级布线间与所在区域内的两个区域级布线间之间: 每个单体级布线间通过二路单/多模光纤分别与二个区域级布线间连接,每条可使用芯数应不小于12芯, 二条光纤应经过不同的物理走向。

接入级布线间与上一级单体布线间之间: 采用单/多模光纤或者六类双绞线连接。

光纤可使用芯数应不小于12芯,六类双绞线应不小于4路。

单体内现场光纤用户应使用6芯多模光纤直接接入其所在单体的单体级布线间,其他用户的主机可以使用Cat.5双绞线(UTP)就近接入附近的布线间, Cat.5双绞线(UTP)的长度应不大于90米。

(以上布线连接需要的物理管道由厂内相关部门提供)2.2.通信布线区域规划2.2.1.系统要求通信布线系统应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和独立性。

能应对不同供应厂商的布线产品,独立于诸如程控交换设备,配线架,传输设备等中枢节点设备和设施。

这个系统应该是一种层次化的模块组合系统,即整个系统被划分为若干个相互独立而相互补充的主次干线系统,一旦某个子系统发生故障或需要扩容变更,则不会影响其它系统,更不会影响整个通讯网络。

2.2.2.区域布局规划上海大众通讯线路布局规划分为二个层面:第一层面:连接各分散区域的主干网络系统,通过第一层面系统把分散的区域的通讯业务联通起来,要求同计算机网络,根据需求光缆到达各区域通信机房并上配架即可。

第二层面:建立在各区域内的次干缆系统,通过这个第二层面的布线系统把区域内不同生产区域,管理大楼等的通讯业务联通起来。

结合上海大众的特点,区域内一个建筑内部的通讯系统延伸到另一个建筑物中,要针对不同用户的通讯需要,尽可能支持多种通讯业务,而且还要兼顾到今后通讯技术的发展。

第二层面的综合通讯布线系统分为楼内、楼外二大部分,和6个子系统组成。

这6个子系统是:1、区域内楼外布线系统。

2、建筑物接入系统。

3、建筑物内垂直布线系统。

4、电信间系统。

5、建筑物水平布线系统。

6、工作区布线系统。

(1)区域内楼外布线系统。

这个系统采用星形放射式拓扑结构,汇结点通向主干网。

这个系统传输介质可用多模光缆也可用电缆(视安装设备而定)。

采用星形放射式结构便于系统的维护与重构。

并兼顾到上海大众各区域发展以及通讯业务量增加的需求。

(2)建筑物接入系统建筑物接入系统是室外布线系统与室内布线系统的物理接口。

可采用综合布线方法选用机柜。

整个接入系统应能安须接入:光电转换器,短接线电缆交叉接入端子,适配器和电器保护装置。

如,在接入系统中要接入固态电路保护器。

固态电路保护器平时对于回路是透明的,一旦超过临界电压(265—345V),开关电路便自动把电压引入地下,并能回复,固态电路保护器毋须日常维护,从而保证建筑物内通讯网络的安全。

至于浪涌电流保护装置则采用通常的熔断器或热继电器,提供阀值为350-500mA的限流保护。

(3)垂直布线系统根据ISO/IEC11801推举,在垂直布线的实施中,话音和数据干线应分缆,这样利于操作,维护和管理,每个楼层的电信间(或跳线箱)均应有一根独立的垂直配线与设备间总配线架连接。

根据每个楼层所需水平配线的数目,对于话音传输,垂直配线和水平配线的线对数比例为大于1:2,考虑到扩容的需要,垂直布线通常至少应有60%的冗余度,并采用复接方法。

室内线缆应采用5类双绞电缆。

(4)电信间系统电信间实际上是一个楼层配线终端系统,这个系统交叉连接配线架及楼层电话设备,是每个建筑或建筑物内每层唯一可移动、增加和变化的节点。

所需交叉连接配线架大小取决每个楼层的通信设备数目和预期扩容量。

电信间配线架通常是模块化的。

配线架固定在墙上或地面上,模块化插座连接器可选放在配线架上、配线架从上到下顺序排列和扩容。

最多为8列,列与列之间有双环跳线通道。

配线架应离墙或设备大于80cm.,距天花板大于20cm。

各楼层跳线箱距地面在200cm左右。

全公司应采用统一的配线架(或跳线箱)布置,并把配线架分成二个部分:配线列和馈线列。

配线列(横列面)用于终接接线板上的水平配线,馈线列(直列面)用于终接PABX和其它设备。

每个建筑单体,都需要设置至少一个电信间。

电信间需要配备2个接地插坐和2个带13A熔断器的双坐220V电源接线盒。

电信间的面积应不小10平方米,可以与单体内的网络布线间共用。

单体内其它区域或楼层可以使用跳线箱。

(5)水平布系统根据TIA/EIA 568标准规定通信布线必须具有10年以上的生命周期。

水平布线系统应采用5类双绞线,电话插座接线方法参照EIA / TIA –568B标准(见图)。

这样有利支持多种通讯业务,还可大幅度节省投资。

另外作为水平布线系统的主要构件之一的通讯接线合是布线系统与工作区系统设备的物理接口。

安装在工作区的墙面或地板上,建议10M2 工作区域至少安装两个两口电话接线合。

线对3线对2 线对1 线对4+ - + - + - + - (T568B (ALT) 接法)1 2 3 4 5 6 7 8白/橙橙白/绿兰白/兰绿白/棕棕另外在具体布线过程中,用于数据传输和用于语音传输的电缆应分开。

不允许用同一根电缆的不同线对支持不同的通讯业务。

建筑物的每层面应进行饱和式布线,即根据楼层面积最大容量布线,方便用户终端的移动、增加和变更。

免去重新布线的费用和烦恼。

水平布线要远离电磁干扰源,线缆布置后须进行链路测试。

保证各类通讯业务信息传递的畅通。

(6)工作区布线系统工作区布线系统的范围是从信息插座到用户终端本身,在这个系统中,不管是采用墙式插座还是地板插座,都必须方便用户移动,增加,改变用户终端的连接且平时较易管理与测试,所以一块插座电信插口须二个以上。

2.2.3.通信布线系统配件线缆、插座板、保安插、跳线箱、配线箱等通信布线系统配件须经专业单位制造并且全公司统一。

建议使用西门子、朗讯、梅兰日立或电气及光学性能更佳的布线产品。

3.竣工文档所有布线工程完成后,施工单位应提交竣工文档。

竣工文档中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系统结构图、各机柜示意图、配架电缆配线表、跳接箱配线表、设备随带工具以及所有线路的测试报告。

所有竣工文档需要在交付使用前以电子版和书面的形式提供至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计算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