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的分类(一)

合集下载

危险源的辨识内容解读

危险源的辨识内容解读

危险源的辨识内容解读1.危险源的分类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可将危险源分为两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1)第一类危险源,即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

常见的第一类危险源见表14-2o表14 - 2第一类危险源(2)第二类危险源。

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措施失效的各种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

它包括人、物、环境三个方面的问题。

具体内容见表14-3。

表14-3第二类危险源的因素第二类危险源往往是一些围绕第一类危险源随机发生的现象,它们出现的情况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第二类危险源出现得越频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

(3)两类危险源的关系一起小故的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 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

第二类危险源的控制应该在第一类危险源控制的基础上进行,与第一类危险源的控制相比,第二类危险源是一些围绕第一类危险源随机发生的现象,所以对它们的控制更困难。

2.危险源的状态危险源的状态主要包括危险源的正常、异常和紧急3种状态。

(1)正常危险源的正常状态是指在口常的生产条件卜.可能产生的职业健康安全问题。

(2)异常危险源的异常状态是指在开/关机、停机、检修等可以预见到的情况下,产生的与正常状态有较大差异的问题。

例如,危险化学品储存罐检修时,面临的危险比正常状态下要大得多。

(3)紧急危险源的紧急状态,例如,火灾、爆炸、大规模泄漏、设施和仪器故障、台风、洪水等突发情况。

3.企业中存在危险源的场所辨识危险源应注意企业中存在危险源的业务活动和活动场所,主要有以下几种。

(1)厂址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自然灾害、周围环境、气象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方面,进行危险源的辨识。

(2)厂区平面布局①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布置;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

安全系统工程之第一类危险源介绍

安全系统工程之第一类危险源介绍
工安全
加强应急救援预案 的制定和演练,提
高应急救援能力
运行阶段预防
定期检查设 备,确保设 备运行正常
加强员工培 训,提高员 工安全意识
制定应急预 案,应对突 发事件
加强安全监 管,确保生 产安全
第一类危险源的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
01
化工厂爆炸: 由于设备故 障或操作失 误导致的爆 炸事故
02
建筑工地坍塌: 由于设计缺陷 或施工质量问 题导致的坍塌 事故
04 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 各种可能的危险源,并采取 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增加安 全设施、改进工艺流程等。
施工阶段预防
加强安全教育,提 高施工人员的安全
意识
制定严格的施工规 范和操作规程,确
保施工安全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及时发现和消除安
全隐患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确保施工环境安全
配备必要的安全设 施和设备,确保施
安全系统工程之第一类 危险源介绍
演讲人
目录
01 第一类危险源的定义 02 第一类危险源的预防措施 03 第一类危险源的案例分析
第一类危险源的定义
危险源分类
01 第一类危险源:指可能 导致事故发生的不安全 因素,如设备故为,如违章操作、违 反安全规定等。
03 第三类危险源:指可能 导致事故发生的不安全 环境,如恶劣天气、自 然灾害等。
04 第四类危险源:指可能 导致事故发生的不安全 管理,如安全管理不到 位、安全培训不足等。
第一类危险源的特点
固有危险性:指物质或能量本身所具有的危险特 性,如易燃、易爆、有毒等。
潜在危险性:指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引发事故的危 险源,如设备故障、人为失误等。
故障树分析法:通过分析导致事故的各个

危险源识别

危险源识别

危险源识别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时常会面临各种潜在的危险源。

危险在很多时候来临时是隐蔽的,我们需要具备识别危险源的能力,以便及时做出应对和防范措施,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本文将探讨危险源的种类、识别方法以及应对策略。

危险源种类危险源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但不限于:1.物理危险源:如高温、高压、尖锐物等,容易引发事故。

2.化学危险源:各种有害化学品、气体等,可能造成中毒或爆炸。

3.生物危险源:包括各类细菌、病毒等,可能引发传染病。

4.机械危险源:机器设备的运行可能会导致损伤。

5.人为危险源:如安全操作不当、缺乏安全意识等,引发事故的风险增加。

危险源识别方法环境观察对周围环境进行观察是最基本的危险源识别方法。

观察建筑结构、设备状态、气味等因素,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定期检查定期对工作场所、生活环境等进行检查,查找潜在的危险源并做好记录。

建立健全的检查制度,确保每个细节都得到关注。

使用仪器设备利用专业的仪器设备检测环境中的潜在危险,如气体检测仪、温度计等。

这些设备能够帮助人们更准确地发现危险源。

应对策略一旦发现危险源,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紧急撤离:在危险情况下,第一时间进行紧急撤离,确保人身安全。

2.采取防护措施:根据危险源的不同性质,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装备、切断电源等。

3.报警求助:在无法控制局势时,及时报警求助,寻求专业机构的支援。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危险源无处不在,只有不断提高警惕意识,学会识别危险源,并合理应对,才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危险源识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危险源分类

危险源分类

1) 第一类危险源是指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这是事故发生的物质性前提,它影响事故发生的后果的严重程度,是事故发生的物质根源。

表1是事故发生的出发条件、必要条件。

① 物的不安全因素包括物的不安全状态(习惯称其为隐患)和物的故障或失效,如设备(设施)缺陷或腐蚀、防护缺陷、作业场所无安全通道或间隔不足、警告标志不完善、工器具缺陷、防护用品缺陷、违反人机工程学的因素(如阀门安装位置不恰当导致强迫体位作业等)以及机械设备(及零部件)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功能等。

② 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照明、粉尘、通风换气、噪声和振动等。

③ 个体人的失误包括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等)、操作失误(误动作、违章作业等)、监护失误及其它;3) 第三类危险源是指不符合安全的组织因素,包括组织程序、组织文化、规则、制度等,例如安全安文化理念方面缺失、安全培训缺失、安全管理松懈以及人员挑选、考核、配备方面的问题(如未考虑人的职业适合性问题、健康状况异常、负荷超限、心理异常、生理异常、从事禁忌作业、辨识功能异常)等。

4) 三类危险源间的关系① 一起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三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发生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第三类危险源是人因事故的基本原因,第三类危险源的存在导致第一类危险源控制失效,出现物的不安全状态,诱发人的不安全行为。

所以没有第三类危险源,就没有人因事故的发生。

② 三类危险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危险源辨识的首要任务是辨识第一类危险源,在此基础上辨识第二类危险源,进而辨识更深层次的因素—第三类危险源。

第二、三类危险源的控制应该在第一类危险源控制的基础上进行。

5) 危险源描述:① 可根据使用的危险物质或能量的量来描述危险源的危险性,当设施(单元)中的危险物质或能量的量达到(或超过)临界量时,构成重大危险源。

危险源的四个基本分类

危险源的四个基本分类

危险源的四个基本分类一、物理危险源物理危险源是指那些能够直接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危险因素。

物理危险源的分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机械危险源:包括旋转、移动或运输设备产生的机械能,如旋转机械、传送带、起重机、机器人等。

在使用这些设备时,人员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佩戴防护装备,以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

2. 电气危险源:包括电流、电压、电磁场等电气能量。

电气危险源可能引发触电、电击、电火灾等事故。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应加强对电气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合理使用电气设备,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

3. 噪声危险源:包括工作场所、交通运输、娱乐场所等产生的噪声。

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中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听力损伤、心理压力增加等。

因此,合理控制噪声污染,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对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4. 辐射危险源:包括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主要来自核能、医疗设备等,如X射线、γ射线等;非电离辐射主要来自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

长期暴露在辐射环境中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如癌症、遗传性疾病等。

因此,人们应加强对辐射的防护和管理,减少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二、化学危险源化学危险源是指那些能够对人体产生毒害、腐蚀、爆炸等危害的化学物质。

化学危险源的分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毒性物质:包括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等。

这些物质对人体的毒害程度不同,有些甚至会引发严重的中毒症状甚至死亡。

因此,在接触这些物质时应注意佩戴防护装备,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和储存。

2. 腐蚀物质:包括酸、碱等具有腐蚀性的物质。

这些物质能够对皮肤、眼睛等造成腐蚀伤害,甚至引发化学灼伤。

在使用这些物质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佩戴防护装备,保护自身安全。

3. 爆炸物质:包括易燃物、易爆物、自燃物等。

这些物质在特定条件下能够迅速释放大量能量,引发爆炸事故。

在储存、运输、使用这些物质时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安全操作,防止事故的发生。

4. 放射性物质:包括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废物等。

危险源的分类[1]2

危险源的分类[1]2

危险源的分类[1]2危险源的分类危险源的分类方法较多,现介绍两种常见的分类方法: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GB/T 13861-1992)的规定,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分为以下6 类。

1、物理性危险源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其他设备设施缺陷)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4)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5)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6)电磁危害(电离辐射:X射线、丫射线、a粒子、B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7)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土滑动、料堆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运动物危害)8)明火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物体、高温液体、其他高温物质)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温物体、低温液体、其他低温物质)11)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12)作业环境不良(作业环境乱、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通风不良、缺氧、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13)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14)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15)其他物理性危险源。

2、化学性危险源1)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2)自燃性物质3)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4)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5)其他化学性危险源3、生物性危险源1)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微生物)2)传染病媒介物3)致害动物4)致害植物5)其他生物性危险源4、心理、生理性危险源1)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2)健康状况异常3)从事禁忌作业4)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5)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6)其他心理、生理性缺陷5、行为性危险源1) 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2) 操作失误(误动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失误)3) 监护失误4) 其他行为性危险源6、其他危险源参照事故类别分类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 GB 6441-1986) ,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可将危险源分为如下20 类:1.物体打击指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

危险源等级一二三四级划分标准

危险源等级一二三四级划分标准

危险源等级一二三四级划分标准危险源等级一二三四级划分标准一、引言危险源等级划分,是对危险源的危险性和危害性进行科学评价和分类,以便采取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

它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要求之一,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危险源等级划分的标准,从一级到四级不同级别的危险源的特点和相关措施。

二、危险源等级划分标准1. 一级危险源一级危险源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国民经济具有严重危害的危险源。

它的特点是危害性高、易导致重大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

比如在化工厂中,储存大量高毒性物质的罐区;在煤矿中,存在致命性的瓦斯超标区域等。

对于一级危险源,必须实行最严格的管理措施,确保零事故发生。

2. 二级危险源二级危险源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国民经济具有较大危害的危险源。

它的特点是危害性较高,可能导致较大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

比如在建筑工地上,存在高处坠落风险较高的施工区域;在化工车间中,操作重要设备的操作台等。

对于二级危险源,必须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3. 三级危险源三级危险源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国民经济具有一定程度危害的危险源。

它的特点是危害性一般,可能导致一般伤亡和一般经济损失。

比如在医院中,普通手术室内可能存在的感染风险;在食品加工厂中,可能存在的一般性食品安全隐患等。

对于三级危险源,必须加强监管和安全防范,确保日常安全生产。

4. 四级危险源四级危险源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国民经济具有较小危害的危险源。

它的特点是危害性较低,可能导致较小伤亡和较小经济损失。

比如在办公室中,一般的架子、桌角等可能存在的碰撞伤害,以及一些轻微的火灾风险等。

对于四级危险源,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和日常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个文章写手,深入了解危险源等级划分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在编写本文的过程中,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危险源等级划分标准是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类危险源,从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危险源分级标准

危险源分级标准

危险源分级标准危险源分级标准是指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危害程度和可能造成的损失,将危险源进行分类和分级,以便实施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危险源分级标准的制定对于有效预防和控制事故风险,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危险源的分类。

危险源可以分为物理性危险源、化学性危险源、生物性危险源、机械性危险源、人为因素等几大类。

物理性危险源包括高温、高压、高噪声等;化学性危险源包括有毒气体、腐蚀性化学品等;生物性危险源包括病原体、有害微生物等;机械性危险源包括旋转机械、运输机械等;人为因素包括操作失误、违章操作等。

二、危险源的分级标准。

1. 一级危险源,一级危险源是指具有极大危害程度和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危险源,如高压电线、有毒气体等。

对一级危险源必须采取最严格的管理和控制措施,确保人员不得接近、不得操作,以及必要的隔离和防护措施。

2. 二级危险源,二级危险源是指具有较大危害程度和可能造成较大损失的危险源,如高温设备、腐蚀性化学品等。

对二级危险源必须采取较严格的管理和控制措施,确保人员接近、操作时必须佩戴防护装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

3. 三级危险源,三级危险源是指具有一定危害程度和可能造成一定损失的危险源,如噪声、震动等。

对三级危险源必须采取一般性的管理和控制措施,包括警示标识、安全教育培训等,确保人员了解危险源的特点和危害程度,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

三、危险源分级标准的应用。

危险源分级标准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和组织科学合理地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各类危险源的管理责任和控制措施。

通过对危险源的分级,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还可以指导相关部门对各类危险源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进行。

四、危险源分级标准的完善和改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产工艺的不断更新,新型的危险源不断出现,原有的危险源分级标准可能存在滞后性和不足之处。

危险源的分类

危险源的分类

危险源的分类一、自然灾害类危险源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无法避免自然灾害的威胁。

自然灾害包括地震、台风、洪水、干旱等。

这些灾害给人类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损失。

地震是地壳发生剧烈震动的自然现象,常常造成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

台风是一种狂风暴雨的天气现象,常常伴随着强烈风力和暴雨,给沿海地区和岛屿带来严重威胁。

洪水是由于降雨过多或河流堤坝决堤等原因引起的水位上升,常常造成淹没、土地退化和农作物损失等问题。

干旱是指长时间缺乏水源的气候现象,常常导致土地荒漠化、农作物减产和饮用水短缺等问题。

二、生物类危险源生物类危险源是指对人类和生态系统产生威胁的病原体、有毒物质和害虫等生物。

这些生物可以传播疾病、污染环境、破坏农作物和危害人类健康。

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微生物,它们可以引起各种传染病,如流感、艾滋病和疟疾等。

有毒物质包括毒蘑菇、毒蛇和毒蜘蛛等,它们的毒素可以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死亡。

害虫包括蚊子、苍蝇和蟑螂等,它们可以传播疾病、污染食物和破坏农作物。

三、化学类危险源化学类危险源主要指对人类和环境产生危害的化学物质。

这些化学物质可以通过空气、水和食物等途径进入人体,并对人体的器官和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

常见的化学类危险源包括有毒气体、有害化学品和放射性物质等。

有毒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它们可以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和呼吸困难等健康问题。

有害化学品如重金属、农药和工业废水等,它们可以导致中毒、癌症和生态系统破坏等严重后果。

放射性物质如铀、镭和钚等,它们可以导致放射性污染、辐射疾病和遗传突变等问题。

四、人为类危险源人为类危险源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各种危险情况。

人类的技术和行为不当往往导致了许多灾难性事件的发生,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常见的人为类危险源包括火灾、交通事故和核事故等。

火灾是由于火源和可燃物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燃烧现象,常常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

危险源的分类

危险源的分类

危险源的分类
危险源应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

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

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

危险源一般分为七类:
1、化学品类:毒害性、易燃易爆性、腐蚀性等危险物品;
2、辐射类:放射源、射线装置、及电磁辐射装置等;
3、生物类:动物、植物、微生物(传染病病原体类等)等危害个体或群体生存的生物因子;
4、特种设备类:电梯、起重机械、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
5、电气类:高电压或高电流、高速运动、高温作业、高空作业等非常态、静态、稳态装置或作业;
6、土木工程类:建筑工程、水利工程、矿山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等;
7、交通运输类: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

根据《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第二条规定目前,按照重大危险源的种类和能量在意外状态下可能发生事故的最严重后果,重大危险源分为以下四级:
(1)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事故的;
(2)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特大事故的;
(3)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
(4)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一般事故的。

具体重大危险源的等级认定按国家有关标准规定执行。

危险源 分类

危险源 分类

危险源分类(一)第一类危险源事故是能量的意外释放作用于人体造成伤害。

所以,在生产现场中产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拥有能量的能量载体属于第一类危险源。

常见的第一类危险源有:带电的导体;奔驰的车辆;产生、供给能量的装置、设备;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如起重吊车及其下方);能量载体;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如强烈放热反应的化工装置,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化工装置等);一旦失控可能发生能量突然释放的装置、设备、场所(如各种压力容器等);有火灾、爆炸、中毒危险的各种物质和生产、加工、储存这些危险物质的装置、设备、场所。

第一类危险源的危险性与能量的高低、数量的多少有密切关系。

(二)第二类危险源导致约束、限制能量的措施(屏蔽)失控、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的直接原因。

从系统安全的观点而言,这些原因因素,包括人、物、环境三个方面的问题。

人失误可能直接破坏对第一类危险源的控制;人失误也可能造成物的故障,进而导致事故发生。

例如,工人超载起吊重物造成钢丝绳断裂,发生重物坠落伤人事故。

物的故障,是指由于性能低下不能实现预定功能的现象。

物的不安全状态即是一种故障状态。

物的故障可使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措施失效而发生事故。

例如电线绝缘损坏发生漏电;管路破裂使其中有毒有害介质泄漏;压力容器泄压装置故障,使内部介质压力上升、导致容器破裂等。

人失误会造成物故障;物故障也会诱发人失误。

环境因素主要指系统运行的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照明、粉尘、通风换气、噪声和振动等物理环境,以及企业和社会的软环境。

不良的物理环境会引起物的故障或人失误。

例如,潮湿的环境会加速金属腐蚀而降低结构或容器的强度;工作场所强烈的噪声影响人的情绪,分散人的注意力而发生人失误。

企业的管理制度、人际关系或社会环境影响人的心理,可能引起人失误。

第二类危险源往往是一些围绕第一类危险源随机发生的现象,它们出现的情况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危险源的概念与分类

危险源的概念与分类

危险源的概念与分类一、概念危险源是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 28001-2011》中的定义)。

简言之,就是事故发生的根源或源头,凡是有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都称为危险源。

二、从导致事故和伤害的角度(即在事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分类1、第一类危险源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把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它是造成系统危险或系统事故的物理本质,也称为固有型危险源。

2、第二类危险源导致约束或限制能量措施失效、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是导致第一类危险源失控,作用于人员、物质和环境的条件,它是系统从安全状态向危险状态转化的条件,是使系统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系统事故的触发原因,又称为触发型危险源。

3、两类危险源的关系事故的发生是这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是导致事故的能量主体,是事故发生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是促使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

第一类危险源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三、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根据GB/T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6类。

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15类):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电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运动物危害、电磁辐射、明火、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粉尘与气溶胶、作业环境不良、标志缺陷、信号缺陷、其它物理危险和有害因素。

2、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4类):自燃性物质、易燃易爆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

3、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4类):致病微生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传染病媒介物。

4、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5类):辨识功能缺陷、负荷超限、从事禁忌作业、健康状况异常、心理异常5、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3类):操作失误、指挥失误、监护失误6、其它危险、有害因素。

什么叫危险源

什么叫危险源

什么叫危险源?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分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

一般来说,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一定要及时加以整改,否则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

做为道路运输行车行业,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巨大破坏的根本原因,主要是高速行驶的汽车具有较大的动能,遇到阻隔,能量意外释放。

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在于,驾驶员操作不当,车辆的转向、制动等控制装置失效等,使得高速行驶的汽车的巨大能量意外释放。

工业生产作业过程的危险源一般分类?(一)化学品类:毒害性、易燃易爆性、腐蚀性等危险物品;(二)辐射类:放射源、射线装置、及电磁辐射装置等;(三)生物类:动物、植物、微生物(传染病病原体类等)等危害个体或群体生存的生物因子;(四)特种设备类:电梯、起重机械、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五)电气类:高电压或高电流、高速运动、高温作业、高空作业等非常态、静态、稳态装置或作业;(六)土木工程类:建筑工程、水利工程、矿山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等;[2](七)交通运输类: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

道路运输行车危险源分为哪几类?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将危险源划分为:根源危险源(又称第一类危险源)例如:高速行驶的汽车、极端自然灾害等。

状态危险源(又称第二类危险源)例如:转向失控、制动失效、驾驶员操作不当、轮胎爆胎、疲劳驾驶、冰雪路面、过马路猛路的行人、交通事故的占道车辆、闯红灯的电动自行车等。

根源危险源是客观存在的,是不能消除的;状态危险源大多数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道路运输行车危险源主要有哪些?1、人的不安全行为(驾驶员、其他交通参与者)2、物不不安全因素(车辆本身特点、车辆结构、技术状况、车辆内物品、车载货物)3、道路的不安全因素(典型道路、特殊路段、路面通行条件)4、行车环境不安全因素(夜间、特殊天气、自然灾害)5、道路运输企业管理不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这些危险源中,有的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如车辆故障等;有的可能是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或根本原因,如企业管理不完善。

危险与隐患—危险源分类

危险与隐患—危险源分类
项目六:危险与隐患
任务一:危险源分类
危险源
概念
危险源 hazard
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 28001-2011》)中的定义为: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分类
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 (根源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 (状态危险源)
分类
第一类危险源
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 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分类
分类
第二类危险源
导致能量或危险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称 作第二类危险源。
状态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 人的失误 物的故障 环境因素
第二类危险源
人的失误
➢ 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被要求的标准,即没有完 成规定功能的现象。
人的不安全行为也属于人的失误。 人的失误会造成能量或危险物质控制系统故障,
使屏蔽破坏或失效,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第二类危险源
物的故障
➢ 机械设备、装置、元部件等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实 现预定的功能的现象。
从安全功能的角度,物的不安全状态也是物的故障。 物的故障可能是固有的,由于设计、制造缺陷造成的;
也可能由于维修、使用不当,或磨损、腐蚀、老化等 原因造成的。
第二类危险源 环境因素
第二类危险源
两类危险源之间的关系
两类危险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危险源辨识的首要任务是辨识第一类危险源,
在此基础上再辨识第二类危险源。
危险源与事故隐患关系
危险源与事故隐患关系
根源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
1. 产生、供给能量的装置、设备。 如工作中发电机、变压器,油罐等。

重大危险源清单

重大危险源清单
触电伤人
一级
定期检查,及时更换损坏的电器元件
37
宿舍用电
私接、私拉电线
触电伤人
一级
加强检查,杜绝私拉现象
38
使用大功率电器
火灾
二级
加强检查,杜绝使用
39
现场照明
手持照明灯具或潮湿作业场所未使用安全电压
触电伤人
一级
按规范要求使用安全电压
类别:3、职业伤害及卫生防护类
序号
危险源
可能导致的事故
分级
控制措施
126
临时用电及施工用电
触电
施工所用电气设备绝缘必须良好,凡有裸露带电的电气设备和易发生电击的危险区,都要设围栏、护网、箱、闸等屏护设栏设施。
施工用电的线路及设备,应按施工组织设计安装设置,并符合供电部门的规定。
严禁将电线线路搭靠或固定在机械、栏杆、钢管、扒钉等金属件上。
手持电动工具应由专人管理,手柄绝缘良好,凡不符合要求的机具严禁使用。
122
库房
未远离火源
火灾
二级
远离火源,配备灭火器,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123
油料
未远离火源
火灾、爆炸
二级
远离火源,单独存放
类别:7、
序号
危险源
可能导致的事故
控制措施
124
安装、拆卸施工电梯、塔吊、龙门吊架、吊机等起重设备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以及高处作业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制定安全施工措施,报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审批,并在施工时由专业技术人员现场监督
吊物坠落、伤人
一级
加强检查、确保限位、保险装置齐全有效
2
起重钢丝线磨损、断丝超标
吊物坠落、伤人

危险源分类

危险源分类

危险源识别和评价参考文件2一、危险源分类根据GB/T13861-92《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危害因素分为六类。

一、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4)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5)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6)电磁辐射(电离辐射:X射线、Y射线、a粒子、自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7)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土滑动、料堆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运动物危害);8)明火;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他高温物质);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温固体、低温液体、其他低温物质);11)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12)作业环境不良(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通风不良、缺氧、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13)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14)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15)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

二、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1) 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2) 自燃性物质;3) 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4)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5)其他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源的分类(一)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也就是说,危险源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

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

例如,从全国范围来说,对于危险行业(如石油、化工等)具体的一个企业(如炼油厂)就是一个危险源。

而从一个企业系统来说,可能是某个车间、仓库就是危险源,一个车间系统中可能某台设备是危险源。

因此,分析危险源应按系统的不同层次来进行。

根据上述对危险源的定义,危险源应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

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

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例如物质的压力、温度、化学稳定性,盛装容器的坚固性,周围环境障碍物等情况。

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

如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又如压力容器,压力升高是其敏感触发因素。

因此,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

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

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实际上,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即不安全因素种类繁多、非常复杂,它们在导致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方面所起的作用很不相同,相应地,控制它们的原则、方法也不相同。

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
用,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1.第一类危险源分析
根据能量意外释放论,事故是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作用于人体的过量的能量或干扰人体与外界能量交换的危险物质是造成人员伤害的直接原因。

于是,把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一般地,能量被解释为物体做功的本领。

做功的本领是无形的,只有在做功时才显现出来。

因此,实际工作中往往把产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拥有能量的能量载体看作第一类危险源来处理。

例如,带电的导体、奔驰的车辆等。

(1)常见的第一类危险源
可以列举工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第一类危险源,表中列出了可能导致各类伤亡事故的第一类危险源。

①产生、供给能量的装置、设备
产生、供给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能量的装置、设备是典型的能量源。

例如变电所、供热锅炉等,它们运转时供给或产生很高的能量。

②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
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相当于能量源。

例如起重、提升机械、高度差较大的场所等,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的势能。

③能量载体
拥有能量的人或物。

例如运动中的车辆、机械的运动部件、带电的导体等,本身具有较大能量。

④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
伤害事故类型与第一类危险源
事故类型
能量源或危险物的产生、贮存
能量载体或危险物
物体打击
产生物体落下、抛出、破裂、飞散的设备、场所、操作
落下、抛出、破裂飞散的物体
车辆伤害
车辆,使车辆移动的牵引设备、坡道
运动的车辆
机械伤害
机械的驱动装置
机械的运动部分、人体
起重伤害
起重、提升机械
被吊起的重物
触电
电源装置
带电体、高跨步电压区域
灼烫
热源设备、加热设备、炉、灶、发热体
高温物体、高温物质
火灾
可燃物
火焰、烟气
高处坠落
高度差大的场所、人员藉以升降的设备、装置
人体
坍塌
土石方工程的边坡、料堆、料仓、建筑物、构筑物边坡土(岩)体、物料、建筑物、构筑物、载荷冒顶片帮
矿山采掘空间的围岩体
顶板、两帮围岩
放炮、火药爆炸
炸药
瓦斯爆炸
可燃性气体、可燃性粉尘
锅炉爆炸
锅炉
蒸汽
压力容器爆炸
压力容器
内容物
淹溺
江、河、湖、海、池塘、洪水、贮水容器

中毒窒息
产生、储存、聚积有毒有害物质的装置、容器、场所有毒有害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