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纪上半叶中国服装造型结构变化的文化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学校教师硕士学位论文
(2009届)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服装造型结构变化的
文化探析
The Cultural Analysis for the Structure Designing Changes of Chinese Garment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研究生姓名孙志芹
指导教师姓名诸葛铠(教授)
专业学位名称设计艺术学
研究方向服装设计理论研究
论文提交日期2009年9月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服装造型结构变化的文化探析
中 文 摘 要
20世纪上半叶是中华民族多灾多难、战乱频然、内忧外患的时期。

从服饰的造型结构观之,其中发生了深刻的、根本区别于传统服饰的变化。

一方面,这种变化来源于时代大势,服饰文化不得不在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作出被迫的改变,同时,客观上造就了我国服饰近代化发展的历程;另外,服饰造型结构的变化又在强大的传统势力的牵制下,也不得不在新旧、中外的冲突中进行艰难的折衷和妥协,中国化的元素还是得以少量的保留。

其表现在:服装造型由长而宽向短而合体发展,逐渐体现人体轮廓,彰显曲线美;服装结构线条由平直的直线裁逐渐向曲线裁剪过度,裁剪方式也由整片裁剪发展到分片裁剪;服装加工工艺由手工缝制逐渐过渡为机器缝制,传统镶、嵌、滚、绣等手工装饰工艺的运用逐渐趋于简洁。

从文化角度加以审视,这种服饰结构上的变化与时代风云密切对映:20世纪上半叶我国政治制度的频繁更迭、社会思潮的风起云涌、民风民俗的改容换貌等因素,都是服装结构变化的深层次动因。

论文从制度上——政权多次更替,传统“衣冠之治”解体;思想上——民权思想新生,服饰样式西化;民风上——改容换貌日盛,服装文化多元三个方面进行了解析。

关键词:20世纪;服装;造型结构;文化因素
作者:孙志芹
指导教师:诸葛铠
The Cultural Analysis for the Structure Designing Changes of Chinese Garment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bstract
The first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is a period that Chinese nation experienced much disaster. From the structure designing of the garment, the profound and basic changes that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can be seen clearly. On the one hand, these changes come from the trend of era. Western modern civilization forced it to change. Objectively, the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is brought up at the same time. On the other hand, because of the traditional constraint that made the structure designing of the garment compromise with new and old, Chinese and foreign, but a littl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lements also be preserved. These reflects are as follows: garment shape’s development is form long and wide to short and fit, human outline can be seen more and more clearly and that made the curve beauty expression; garment structure lines’ variation is from straight to curve and cutting pattern’s variation is from full wafer to slicing; garment process’s sewing is from hand to machine, traditional manual sewing technology such as beset, embedded, rolling, embroidery and so on are more and more concise.
From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 of the garment,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variation of the structure designing is corresponding to the age situation closely. The elements of the regime change of politics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social thoughts’ emergence, folk customs’ change, etc are the reason for it. This paper’s analysis focus on three aspects: First, in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garment model is discussed; Second, in the perspective of ideological, the westernization of garment style is discussed; Last, in the perspective of folk customs, the diversification of garment culture is also discussed.
Key words: Twentieth century; Garment: Structure designing; Cultural elements
Written by Sunzhiqin
Supervised by zhugekai
目录
一、引言 (1)
(一)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水平 (2)
(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4)
二、20世纪上半叶我国服装造型结构的变化 (6)
(一)20世纪上半叶我国服装造型结构变化特点 (6)
1 由“整体性”转向“分片式” (6)
2 由直线转向曲线 (8)
3 由简单转向复杂 (12)
(二)推进服装造型结构变化的科学技术 (15)
1 新颖面料的研发促进服装造型重点转型结构 (16)
2 丰富的辅料发展优化服装结构造型 (18)
3 裁剪技术的进步有助于服装造型结构的现代化 (19)
4 加工设备的更新有益于服装造型结构的复杂化 (21)
三、20世纪上半叶我国服装造型结构变化的文化因素 (23)
(一)制度上——政权多次更替,传统“衣冠之治”解体 (23)
1 政权多次更替,传统服饰制度难以为继 (23)
2 贵族统治崩溃服饰等级的象征性消退 (25)
(二)思想上——民权思想新生,服饰样式西化 (27)
1 新生思想促进服饰改革步伐 (28)
2 个性解放推动服装多样化发展 (30)
(三)民风上——改容换貌日盛,服饰文化多元 (32)
1 崇洋风气促使部分城市人服装西化 (32)
2 求同存异与西方服饰文化接轨 (34)
3简朴作风引领社会新风尚 (35)
四、结语 (37)
(一)全文总结 (37)
(二)今后工作的展望 (38)
参考文献 (3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41)
致谢 (42)
一、引 言
(一)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在服饰文化成为时尚风向标的当前,如果把视线重新回到20世纪伊始,服饰文化的衍变是整个一百多年来时局变幻、风云跌宕的生动写照。

肇始于1911年的辛亥革命,从本质上告别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服饰文化作为“衣冠之治”的核心价值土崩瓦解。

剪辫易服、告别缠足、崇尚洋装等潮流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局部地区显示出一种非常态的“繁荣”和多样化特征。

当高档时装成为西方达官贵人追逐目标的时候,具有半殖民半封建特征的中国,也在几个具有国际意义的都市,延续和传承着这股世界服饰文化发展的时尚潮流。

在设计史论研究领域,民国设计史当前为人们所关注。

就本课题而言,从一个具有技术性的视角,重新解读和认识这一时期的服饰文化,一是延续和继承这一研究的热点。

另外,在服饰时尚盛行的当今,重新在世界服饰的发展视野中审视这段时期的中国服饰文化,可以对中国服饰近代化过程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认知视点。

再者,一般的设计研究都重视对设计现象、风格流派和思潮的探讨,本课题试图从服装结构学的角度切入,以20世纪上半叶设计文化的地理生态、社会生态和经济生态为背景,重新认识和解读这个时期的服饰变化,以期从结构的变化中,来感知和体验20世纪上半叶中国服饰文化独特面貌。

本课题还努力在整个文化背景发展的时代特征中,来描述当时的服饰的结构之变。

当传统服装日益显露它的陈旧,数千年的宽衣大袖难以为继,而各类洋装纷至沓来得时刻;当西装和中山服风靡一时,旗袍的款式得以丰富发展,新式裁剪层出不穷的时刻……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历史时期画卷,我们不难感受到上海、香港、广州等都市时尚男女的服饰,在传统与现代、开放与保守诸多带有对立意义的元素中体现出一种多元中的扭曲、繁荣中的颓废的时代特征。

如果进一步考察,《易·系辞下》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作为脱离蛮荒,成为文明进步标识的服装一直列衣、食、住、行之首。

在当前设计文化业走向多元和个性的后现代,重温20世纪上半叶的那段服饰结构变化的历史,以文化的视角加以分析,本课题对当前服装的设计和当前服装如何吸收西方文化也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水平
论文着重以20世纪上半叶的时代语境为出发点,探究服装造型结构变化的文化内涵。

在资料收集方面既需了解服装史的发展、探究服装造型结构变化历程中深层次文化因素,也需要了解20世纪以来社会发展进程方面的资料介绍。

1.相关历史资料收集
由于近代报刊业的发展,大量民国时期的报刊、杂志、画报等均有很好保存,为近代服饰的研究提供了丰富资料,如《申报》、《大公报》、《时报》、《良友》月份牌画报等。

另外,近代思想文化的研究资料较为充足,著述颇多,如:《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辛亥革命回忆录》、《孙中山全集》等,为当时社会演变提供了详实资料。

2.相关服装史论研究著作
至目前为止,有关中国历代服饰史料研究的书籍比较多,如:沈从文等撰写的《中国服装史》,该书结合实物、图像、壁画、墓俑等文物资料对旧石器时代至清末的服饰变化做研究分析。

虽然著作对近代服装的发展只作简明扼要的说明,但所提供的史料图片,有利于借鉴、分析、研究;周锡保编著的《中国古代服装史》以丰富的历代形象资料和图片资料来说明辛亥革命后的主要几种服饰的演变,从政治变革而引起的服饰制度、条例改变的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服饰的演变特点;华梅撰写的《中国服饰》对近代服装史出现的“文明新装”和“改良旗袍”的发展作了较详细说明;安毓英,金庚荣编著的《中国现代服装史》以大量篇幅来说明20世纪上半叶服装发展历程,涉及到中山装、旗袍的造型结构变化的描述,但没系统就造型结构变化做研究;杨源编著的《中国服饰百年时尚》一书提供了大量的近代服饰图片。

此外还有许多以记载服装发展历程的服装史方面的书籍,在这不一一展开说明,这类服饰史学的书籍的共同特点是较为宏观全面的记载服装变化历程,但历代服饰的描述多于理论探究。

除纯粹研究服饰史论外,还有一批针对服饰文化、服饰艺术研究方面的论著。

如:诸葛铠等撰写的《文明的轮回:中国服饰文化的历程》是一本深入到文化层次来解读服装发展历程的著作,以详实的史料、图文并茂阐述近代服装变化中的文化历程,文中思路独特、观点鲜明,特别是第七章《华夷之辨——中西服饰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更为本论文的撰写起了引导作用;张竞琼撰写的《西“服”东渐——20世纪中外服饰交流史》,以服装为载体剖析20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演
变,在第一章《西服初渐中国(1900——1949)》对20世纪上半叶服装西化原因作不同层面的分析,特别选用媒介的影响来分析外来服饰传播的途径,更完整的概括出20世纪我国服装西化现象的全貌;徐清泉撰写的《中国服装艺术史》将服饰作为一门实用艺术,从历史流变、经济依托、环境影响、政治伦理规约、内外交流、民族标识、民族塑造,观念统摄、现实表达、审美特征及传承发展等视角出发对中国服饰艺术进行全方位考察,为全面研究服装理论开辟了新的途径;李当岐撰写的《西服文化》对了解西服发展及20世纪进入我国的西装造型提供了详实资料;陈高华,徐吉军编著的《中国服饰通史》中第十二章,由刘志琴撰写的《民国时期的服装》,不同于一般服饰史论以罗列服装款式变化为主,而是从社会变革方向着手写民国时期的服装变化。

另外,此书所配的民国时期的彩图有较大的借鉴作用。

这类从文化角度或艺术角度出发研究服装发展的书籍,着重服装服装发展的文化背景分析,主要特点是理论较深刻。

3.相关社会文化学研究著作
除了专业从事服饰研究的人士外,其它学科的一些学者也对服饰研究有所涉及。

如:薛君度,刘志琴主编的《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与观念变迁》,从社会变革和人们着装观念的改变对近代服装发展的影响;另外一本由刘志琴,闵杰编著的《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第二卷》,详细记录近代社会每一年所发生的大事件,对近代社会的发展做了详细梳理;罗苏文撰写的《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研究女性群体在近代中国文明演进过程中所呈现的变化趋向,为解读女性心理变化历程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史全身撰写的《中华民国文化》从社会习俗变迁阐述民国服饰变迁;此外还有:汪林茂撰写的《晚清文化史》、胡滨主编的《西方文化与近代中国》、虞和平主编的《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一卷》等等,从文化深度来写社会的发展,为全面了解20世纪上半叶社会形态和人文思想提供参考。

4.相关服装造型结构研究著作
对20世纪上半叶服装造型结构系统研究的著作比较少,就手头掌握的资料有:臧迎春编著的《中西方女装造型比较》是从服装造型角度出发写中西方服装差异,著作第三章《20世纪以来中西方女装造型的相互影响与各自的发展》,作者从窄衣与宽衣造型比较谈中西方服装的发展及相互影响,提及到20世纪女装造型结构发展历程,但比较笼统。

张浩、郑嵘合著的《旗袍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对中国传统纹样的面料、纹样和镶嵌等传统工艺的制作有详细介绍,可以从侧面了解传
统服装的造型特点。

季学源、陈万丰主编的《红帮服装史》,提供了较详细的红帮发展历程,及社会意义,为对近代的服装制作业研究提供参考材料。

一些学术论文对近代服装的各方面也颇有研究,为论文的撰写提供可贵的参考价值。

如:诸葛铠先生撰写的《从中西比较看中国近代服饰的转型》,对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西方服饰观念和中国转型期的文化观作比较,论述了近代服装发展如何受西方的影响;卞向阳撰写的《论晚清上海服饰风尚》,通过对文选、画报、照片及实物分析,论证20世纪初上海时尚中心的形成和发展;石磊所写的《近代上海服饰研究及上海市档案馆的相关资料》一文在论述上海女装西化过程的同时也反映出上海市档案资料收集、整理的全面性,为论文提供了史料收集线索。

还有些文章较零碎的对20世纪上半叶服装的款式、造型、结构变迁等各方面有所论述。

针就所能掌握的资料分析,基本没有专门对20世纪上半叶服装造型结构变化中的文化探析做系统分析。

对所能查阅到的资料作如下小结:
1)图片资料比较丰富,而文献资料相对较难寻找。

2)对史料文献、图片的研究比较多,对造型结构变迁的系统研究不多。

3)文献资料大多只记载服装的款式造型外部特征,对服装的内部裁片分析较少。

对推动造型结构变化深层次的文化分析不多。

(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0世纪上半叶,是一个政权变更频繁,新旧思潮猛烈撞击,传统与现代汰选和融合,东、西方文化剧烈碰撞的历史。

本文着力对1900——1949年期间服装造型结构变化进行纵向和横向研究。

纵向研究表现为对服装造型结构的发展历程做探寻,归纳服装裁剪如何由平面转为立体,如何由昔日注重装饰效果转为注重穿着机能的变化历程;横向研究表现为对推动服装造型结构变化的先进科技作探讨,探索造型结构如何受面料、辅料、加工技术、生产设备等因素影响。

最后由服装造型结构变化层面上升至文化层面,考察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化变迁的基本风貌,探讨制度变革、思想更新、社会风尚等因素变迁对服装造型结构的影响,并尝试对己有文化变迁的理论进行新的探索和思考。

本文所研究的服装主要是针对于汉族服饰,在对汉族服饰研究时又侧重对那时期有代表性的服装做具体结构分析,典型服装的造型结构分析足以能体现一定时期变化风貌。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阐述20世纪上半叶我国服装造型结构的变化
2)推动服装的结构变化的发生变化的科技因素分析
3)探讨政权变更对服装造型结构的影响
4)探索新生思想对服装造型结构的影响
5)讨论社会风气对服装造型结构的影响
二、20世纪上半叶我国服装造型结构的变化
20世纪上半叶,虽是时局动荡和社会剧变,但是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吸纳和接受也成为大势所趋。

由此对我国现代服装业和纺织业的转型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尤其是在中国局部地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 社会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

服装行业也呈现出不拘规范、异彩纷呈的局面。

造型结构从一个侧面,具体生动地反映出此时的社会图景,折射着时代风云变幻。

而尤以民国时期的变化最为剧烈。

它以中西交织、满汉交融为特色,反映出我国服装业在新旧、中西之间艰难蜕变的轨迹。

(一)20世纪上半叶我国服装造型结构变化特点
跨入20世纪以来,除旧立新成为社会风尚,外来服装引领社会时尚,传统服装的垄断地位被打破,数千年传承下来的平面裁剪也逐渐发生改变,裁剪方式由整片裁剪发展到多片裁剪;裁剪线条由以直线为主过渡到以曲线裁剪为主;服装造型由平面视觉的追求转化为对立体造型、穿着机能的重视;加工工艺从手工缝制逐渐过渡到机器缝制,传统镶、嵌、滚、绣等繁琐装饰工艺的运用逐渐趋于简洁。

1 由“整体性”转向“分片式”
中国传统服饰秉承“天人合一”与“师法自然”的哲学思想。

因此,不管中国历史上王朝如何更替,但服饰基本保留着这种大一统的观念,具体表现为:宽衣造型,
平面直线裁剪。

《庄子齐物论》论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把“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

这种思想直接表现在服装的具体裁剪上。

传统服装裁剪讲究面料的完整性,以强调整体性为主。

整片裁剪造就传统服装宽衣博带,追求一种顺其自然的空间效果,体现人和自然之间的审美和谐。

这与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主张“师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相一致。

人是自然之子,是天地之气化育而成,人必须以天、地为师,以自然为师,法天地自然规律而行事。

其次,中国人“羊大为美”
的审美思想,讲究自尊、含蓄、中庸的性格,服
图1 十字裁剪意象图(自绘)
装造型以隐藏人体的胸、腰、臀体型特征为主,借助宽袍大袖强化着装的神韵,显示庄重的体积美。

西方裁剪自16世纪以来就着重合体造型,这是由西方讲究实用、追求“理性的美”的审美思想和西方人凹凸有致的身体结构特点所决定的。

西式服装崇尚人体美,裁剪切合人体。

服装裁剪显著特征是:做肩缝、装衣袖、前后衣片分离的分割式裁剪,整件衣服由多块衣片组合而成,并且衣片的外形轮廓呈弧线状或曲线状。

如19世纪被称为西方男装的代表拉翁基夹克,造型特征为四粒扣,小驳领,前下摆为直的或圆弧形,通常在左胸大袋上面设有手巾袋,结构特征是通过在胸、腰部位做省,从而使胸围部位的体积隆起,腋下设前后片分割线,使侧面腰线处贴合人体,腰围部位收拢,臀围部位放出(如图21、图3所示)。

20世纪以来,我国服装的裁剪变化首先表现在衣片的整体性到部件性。

传统服装结构多以连身连袖整片裁剪为主,一块面料要求最大限度的不被破坏、为了表现面料的完整性而忽视人体曲线,也限制了手臂的上抬活动。

民国以后,女装开始运用分片裁剪法,最初只是前后片分开裁剪,后来发展为前、后、袖片均分开裁剪,分片裁剪的目的是提高衣片对人体的覆盖率,使服装更加贴体(如图4所示)。

辛亥革命领导人孙中山先生率先穿着、随后逐渐风靡全国的中山装,外形上呈方形,较合体,翻立领,装袖,门襟等距排列五粒扣呈中轴线,左右四个口袋均衡对称,形成庄重且平衡的风格。

由图5、图6可见,中山装造型结构与西 1由:李当岐.西服文化[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58所提供的图改绘
.
图2 1987年的拉翁基套装
图3 拉翁基结构图(自绘)
装如出一辙,绱袖、吸腰、收腋下省、前开襟,结构合理,裁片与身体各部位结构一致,便于活动,所不同的是将翻驳领改为立领,保守的立领和加袋盖的贴袋符合中国人性情的含蓄、内敛。

这种中西合璧的造型既适应时代的发展又适应中国人的审美观,因而更易被民众接受,更能达到推广效果。

2 由直线转向曲线
我国传统服装均是直线裁剪,忽略人体曲线,女装尤其突出。

纵观历代女性服饰总是衣长过膝、裙长过足,自脖子到脚尖,都遮掩的严严实实,根本无法显示女性玲珑身段。

“削肩,细腰,平胸,薄而小的标准美女在这一层层衣衫的重压下失踪了,她的本身是不存在的,不过是一个衣架子罢了”2。

这是传统女装求禁、求弱的的形态写照,层层衣衫不仅束缚女性身体和行动自由,也禁锢了女性思想自由。

民国建立后,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思想观念也不断更新,女性可以 2 张爱玲. 张爱玲文集:第四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3:29—30.
图6 中山装结构图(自绘)
图5 中山装款式图(自绘)
图4 女装分片裁剪意象图(自绘)
按照自己的审美观来自由选择服装,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引进西方突出形体美的裁剪方式,西方自中世纪采用“省道”开始,就以人体为基础,以曲线裁剪再现或者夸张人体造型。

西装、连衣裙、大衣等无一不是以曲线裁剪为主。

随中西方文化的不断交融,西方女装强调形体美的观念逐渐为中国人所接受。

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思想家张竞生直接表态:“我主张采用最简便的洋女装,因其费省而窈窕。

”3 “五四”运动后,都市时髦女性开始追求能够体现体态美的服装,这种思想转变在对旗袍的改装中显得尤为突出。

满族旗袍的造型特点本是宽大、冗长、不突乳、不显臀。

但到20世纪20年代末,衣长不断减短,袖口也逐渐缩小,腰身的外轮廓线也不断向内收拢,侧缝裁剪线一改以往的直腰直线式为收腰曲线式,省道也开始出现在旗袍裁剪中,中式连袖改为西式装袖,面料与身体的服帖度更大,满族旗袍的宽大离身已荡然无存。

如图7、图8、图9所示,不难看出,服装外部形态的变化不只是外轮廓线的改变所能达到的,而是各部位结构变化的共同结果,且服装的变化都必须在符合人体穿着的前提下变化。

因此,有必要对影响造型结构变化的几个关键点作分析,研究20世纪上半叶我国服装造型结构由直线向曲线转变的具体过程。

(1)肩线塑造
3 张竞生.美的人生观[M].上海:北新书局,1925:21—23.转引自:张竞琼,民国时期服装功能性设计的研究
[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06.4.
图7 20年代初(自绘) 图8 20年代中期(自绘) 图9 30、40年代(自绘)
观察民国以前的女装,肩部是一个被忽略的关节,传统服装中没有肩缝、落肩、肩斜的说法,结构上也没明确肩端点的具体位置,加之传统服装均为连袖,从结构上看,颈侧点到袖口边缘呈水平状态,这种造型结构并不符合人体的自然肩斜。

二十年代末,受西洋女装影响,肩线由直线转为斜线,有了结构意义上的肩斜线,由于袖子仍为连袖,但有了肩缝,袖子也必然为两片袖结构,随后又发展到装袖(如图10所示)。

服装由最初的无肩斜到有肩斜其应用的结果是使服装更为适体,肩斜的出现是平面裁剪向立体裁剪过渡的必要环节。

(2)三围曲线塑造
我国传统服装外形像大写英文字母H ,形象地称为H 型,主要特点除了平肩外,胸、腰、臀无明显尺寸变化。

从造型上看,侧缝以直线为主,衣片无省道。

从着装状态看,女性的胸、腰、臀部曲线完全掩盖在“宽衣博带”之中。

直到上世纪初,在欧美服装造型的影响下,上海女性率先开始展示形体,二十年代末的女装
侧缝由传统的直线转为有变化的曲线,到三、四十年代旗袍的侧缝曲线更加明显图10 肩斜线的变化(自绘)
图12 改良旗袍侧缝
图11 清末旗袍侧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