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汗证PPT课件

合集下载

小儿推拿中医治疗理论培训课件小儿多汗

小儿推拿中医治疗理论培训课件小儿多汗

气阴两虚
• 症状:盗汗为主,也可盗汗、自汗并见, 体弱神萎,心烦少寐,手足心热,口干低 热,舌质淡少苔,或见花剥苔(地图舌), 脉细软。
• 治则:益气养阴 • 处方:二马,清补脾,天河水,肾顶。
五分钟推拿法
• 处方:补脾,取天河水,补肾阴,分阴, 腑三关一,逆运内八卦,总筋,补脾,补 肾阴,平肝,清心,运水入胃,虎口入天 门,搓擦百会,涌泉,揉厥阴俞,脾俞, 肾俞。
多汗
• 小儿汗证,是指小儿在安静状态下,全身 或局部出汗过多为主的病证。汗证有盗汗 与自汗之分,夜间入睡后汗出,醒后汗止 者为盗汗;白天安静状态下,或稍作活动 即汗出较多者为自汗。汗证多见于婴幼儿 和学龄前期儿童,尤其平素体质虚弱者, 则更易发生汗证。婴幼儿睡后头部微有汗 出,以及气候炎热,衣被过厚,剧烈活动, 乳食过急等导致的汗出,均属正常生理现 象,不为病态。汗证为中医病证,在西医 学常见症状,每次1包冲服。适 用于气阴两虚。 2.龙牡壮骨冲剂 每日2次,每次1包冲服。 用于各类汗证,对有佝偻病患儿更合适。 3.黄芪止汗冲剂 每日2次,每次1包冲服。 适用于营卫不和。
小验方
• 五倍子粉适量,温水或醋调成糊状,每晚 临睡前敷脐中,用橡皮膏固定。用于盗汗。
• 黄芪,防风,白术,女贞子,打粉,蜂蜜 调和,临睡前贴敷脐中,用橡皮膏固定。 用于气阴两虚。
护理
• 1.患儿宜多晒太阳,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2.积极治疗各种急、慢性疾病,并注意病
后调理。 3.患儿勤换衣被,保持皮肤清洁与干燥。
汗后避免直接吹风,慎用辛散药物。
诊断要点
• 1.小儿在安静状态下,全身或局部汗出很 多。 2.寐则汗出,醒则汗止者称盗汗;白天安 静状态或稍事活动汗出者称自汗;但头汗 出较多则可称头汗。 3.需除外因传染病、风湿热、结核病等引 起的汗出。

04汗证 PPT课件

04汗证 PPT课件

其汗。并明确指出生理性的出汗与气温高低及衣着
厚薄有密切关系。如《灵枢· 五癃津液别》说: “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
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尿与气。”在出汗
异常的病证方面,谈到了多汗、寝汗、灌汗、绝汗
等。
“灌汗”,证名。指汗多如灌水之状 。
一、概述 (二)历史沿革
生理 《内经》对汗的生理,病理作了讨论: 《素同·阴阳别论篇》汗的生成:“阳加阴谓之 汗”,是阳气蒸化阴液而形成;
四、病因病机
(五)心血不足 劳心过度 久病血虚 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心 液不藏而外泄则盗汗。
四、病因病机
(六)热邪郁蒸 风寒入里化热 感受风热、暑热之邪 热盛于内,迫津外泄 则大汗出。
饮食不节,湿热蕴结,熏蒸肝胆,汗出色黄。
病因病机
素体虚弱
病后体虚
阴阳偏盛 表虚冒风 劳伤心脾 血证出血
肺气不足 表卫 失司
1.昼日汗出溱溱,动则益甚者为自汗; 2.寐中汗出津津,醒后自止者为盗汗; 3.外感热病中,全身战栗而汗出为战汗;
4.病情危重时,全身大汗淋漓,汗出如油者为脱汗;
5.汗出色黄,染衣着色者为黄汗。
六、相关检查
血沉、抗“O”、血清甲状腺激素和 性激素测定、胸部X线摄片、痰培养等, 以鉴别风湿热、甲状腺功能亢进、肺结 核等疾病引起的汗多。
《金匮要略》指出:“黄汗之为病,身 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 腰髋驰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 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
一、概述 (三)西医学范畴
甲状腺功能亢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更年期综合征、风湿热、结核病、低血糖、 虚脱、休克及肝病、黄疸等某些传染病以汗 出为主要症状者,均可参考本篇进行辨证论 治。

中医内科-汗证PPT学习课件

中医内科-汗证PPT学习课件
自汗 盗汗
1
一、概述
1.定义 2.历史沿革 3.范围
2
1.定义:
自汗、盗汗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 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
其中: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白 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
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亦 称为寝汗。
3
2.历史沿革
(1)早在《内经》即对汗的生理及病理 有了一定的认识,明确指出汗液为人体 津液的一种,并与血液有密切关系,所 谓血汗同源。
24
《类证治裁》“当心汗,为思虑伤脾。” 《医宗必读》“脾虚者,壮其中气,补中
益气汤、四君子汤。” 《医学入门》“但升柴俱易蜜水炒过,以
杀升发之性,又欲其引参、芪至肌表, 故不可缺也。” 加减:汗多加止汗药;便溏加健脾止泻 药。
25
(三)分证论治
2.心血不足证 主症:自汗或盗汗,心悸少寐。 兼心血虚症状:神疲气短,面色不华,健忘 舌脉:舌质淡,脉细。 证机概要:心血耗伤,心液不藏。 治法:养血补心。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黄汗
汗出色黄如柏汁,染衣 着色,湿热郁蒸之表现
多见口中粘苦,渴不欲饮, 小便不利,苔黄腻,脉弦 滑等症。
18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 (三)分证论治
19
(一)辨证要点
1.辨自汗、盗汗: 2.辨阴阳虚实:自汗多属气虚不固,盗
汗多属阴虚内热。但因肝火、湿热等邪 热郁蒸所致者,则属实证。
20
(二)治疗原则
虚证:治以益气、补血、养阴,调和营卫; 实证:清肝泄热、化湿和营; 虚实夹杂者,则根据虚实的主次而适当兼顾。 此外,由于汗证均以腠理不固,津液外泄为共

《中医儿科学》汗证 ppt课件

《中医儿科学》汗证  ppt课件
1.肺卫不固 小儿脏腑娇嫩,元气未充,腠理不密,若先 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脾胃失调,肺气虚弱,均可自汗或盗汗。 肺主皮毛,脾主肌肉,肺脾气虚,表虚不固,故汗出不止。
ppt课件
6
2.营卫失调 营卫为水谷之精气,正常情况下,营行脉中, 卫行脉外,营卫之行不失于其常。
若小儿营卫之气生成不足,或受疾病影响,或病后护理 不当,营卫不和,致营气不能内守而敛藏,卫气不能卫外而 固密,则津液从皮毛外泄,发为汗证。
ppt课件
18
一、中成药剂
1.玉屏风口服液每服1支,1日2次。用于肺卫不固证。 2.生脉饮口服液每服1支,1日2次。用于气阴亏虚证。
二、外治疗法
1.五倍子粉适量,温水或醋调成糊状,每晚临睡前敷脐中, 用橡皮膏固定。用于盗汗。 2.龙骨、牡蛎粉适量,每晚睡前外扑。用于自汗、盗汗,汗 出不【预防与调护】
一、预防 1.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增强小儿体质。 2.注意病后调理,避免直接吹风。 3.加强预防接种工作,积极治疗各种急、慢性疾病。
二、护理 1.注意个人卫生,勤换衣被,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拭汗用柔软干 毛巾或纱布擦干,勿用湿冷毛巾,以免受凉。 2.汗出过多致津伤气耗者,应补充水分及容易消化而营养丰富的食 物。勿食辛辣、煎炒、炙烤、肥甘厚味。 3.室内温度湿度要调节适宜。
ppt课件
12
2.营卫失调
证候:以自汗为主,或伴盗汗,汗出遍身而不温,微寒 怕风,不发热或伴有低热,精神疲倦,胃纳不振,舌质淡红, 苔薄白,脉缓。
治法:调和营卫。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常用药:黄芪益气固表; 桂枝温通卫阳,配芍药敛护营阴,共生姜、大枣调和营卫, 助黄芪以固表;浮小麦、煅牡蛎收敛止汗。
ppt课件
11

12汗证分析课件PPT文档48页

12汗证分析课件PPT文档48页

心液不藏
劳伤心脾 久病血虚
心血不足 心失所养
风寒入里化热、风热、暑热 热淫于内,迫津外泄
饮食不节,湿热蕴结,熏蒸肝胆
汗出色黄
汗 液 排 泄 异 常
15
诊断
1. 主要依据 不因外界环境影响,在头面、颈胸、四肢、全身出汗超出正常者。
2. 分类诊断 昼日汗出溱溱,动则益甚者为自汗; 寐中汗出津津,醒后自止者为盗汗; 外感热病中,全身战栗而汗出为战汗; 病情危重时,全身大汗淋漓,汗出如油者为脱汗; 汗出色黄,染衣着色者为黄汗。
28
辨证论治 — 分证论治 — 自汗
加减: (1)乏力甚加人参、白术、大枣补中益气; (2)四肢厥冷加桂枝、肉桂通阳补肾; (3)汗多者加浮小麦、龙骨、牡蛎以止汗敛阴。
29
辨证论治 — 分证论治 — 自汗
4. 热郁于内 主症:蒸蒸汗出,但头汗出,或手足汗出。 兼症:面赤,发热,气粗口渴,口苦,喜冷饮,胸腹胀闷,烦躁
汗证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脾胃病科 张景洲
zjz362126
2
概述 — 西医范围
甲状腺功能亢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更年期综合征、风湿热、 结核病、低血糖、虚脱、休克及肝病、黄疸等某些传染病以汗 出为主要症状者,均可参考本篇进行辨证论治。 注:少数人由于体质因素平时即爱出汗,而无其他症状者,则
自汗
3. 心肾亏虚;4. 热郁于内
盗汗 1. 心血不足;2. 阴虚火旺 汗证 脱汗
战汗 黄汗
23
辨证论治 — 分证论治 — 自汗
1. 营卫不和 主症:汗出恶风,周身酸楚。 兼症:或微发热,头痛,或失眠,多梦,心悸。 舌脉:苔薄白,脉浮或缓。 治法:调和营卫。 方药:桂枝汤。 桂枝、白芍 — 温经解肌,合营敛阴,合用调和营卫; 生姜、大枣、甘草 — 协同上药调和营卫。

儿科常见病诊断与治疗培训课件汗腺炎的诊断与治疗

儿科常见病诊断与治疗培训课件汗腺炎的诊断与治疗
危害
儿科常见病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长 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严重时可导致死 亡或长期后遗症。
儿科常见病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
加强儿童保健工作,提高儿童免疫力,定期进行体检和疫苗接种,注意个人卫 生和环境卫生。
控制
及时诊断和治疗,加强医患沟通和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对儿童常见病的认识和 预防意识。
02
汗腺炎的概述
典型案例三:汗腺炎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总结词
介绍预防和控制汗腺炎的方法,包括预防措施和控制手 段。
详细描述
预防和控制汗腺炎的关键在于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 过度出汗和摩擦。同时,注意饮食调理,避免刺激性食 物和药物。对于已经患病的患者,需要按时按量使用医 生开具的药物,并定期进行复查。家长也应该关注孩子 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通过这些措施,可以 有效预防和控制汗腺炎的发生和发展。
ERA
汗腺炎的治疗 汗炎的治疗
抗生素
针对感染引起的汗腺炎,使用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
用于缓解疼痛和消炎,如布洛芬。
汗腺炎的治疗 汗腺炎的治疗
• 外用药:如局部涂抹的消炎药膏,可减轻皮肤红肿和炎症 。
汗腺炎的治疗 汗腺炎的治疗
切开引流
对于脓肿形成的患者,医生可能会进行 切开引流手术,以排出脓液并促进愈合 。
ERA
儿科常见病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儿科常见病是指儿童期高发的疾 病,具有发病率高、易感人群广 泛的特点。
分类
儿科常见病主要分为感染性疾病 、慢性疾病、营养性疾病和心理 行为问题等。
儿科常见病的特点与危害
特点
儿科常见病发病年龄较集中,多与儿 童生长发育阶段相关,且病情变化较 快,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中医基础--汗症ppt课件

中医基础--汗症ppt课件
不足→汗液外泄:自汗盗汗 4.阴虚火旺
烦劳过度,亡血失精,或邪热耗阴→阴虚火 旺→蒸津外泄:盗汗自汗
整理版课件
8
5.邪热郁蒸 情志不舒,肝郁化火;嗜食肥甘,湿热内生 →邪热郁蒸→迫津外泄:汗多 6、阳气衰微 阳气衰微→阴津失固 →大汗出→脱汗 7、正邪交争 正邪交争→战汉
整理版课件
9
综上所述,汗证的 病 位:卫表肌腠,与肺心肾密切相关。 病 机:阴阳失调,汗液外泄。 病 性:分虚实
整理版课件
21 汗是心液,流汗过多,会造成心之气阴受伤,虚火 内扰,导致心悸惊惕、短气烦倦等证。耗气伤津, 致使体内元气不足,阴津亏虚。也会使电解质紊乱, 血粘度增高,头晕乏力等,
气属阳,血属阴。血气嫩弱,若大病久病之后, 气血亏损;或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体弱,气阴虚亏。 气虚不能敛阴,阴亏虚火内炽,迫津外泄而为汗。 汗证有虚实之分,虚证有肺卫不固、营卫失调、气 阴亏损,实证则为湿热迫蒸。
整理版课件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实:热邪迫津外泄 虚:气(阳)虚固或阴虚火旺,津液外泄。
整理版课件
10 辨证要点- - 辨虚实及证候特点 一般来说,汗证以属虚者多。 自汗 寤时汗出。多属气虚不固,然实证也或有之。 盗汗 寐则汗出。多属阴虚内热,然气虚、阴虚、湿热也 间或有之。 脱汗属阳虚不固,阴不内守,阴极阳竭之证。大汗淋漓, 如油如珠,并伴亡阳或亡阴证。 黄汗多属湿热蕴蒸之实证。汗出色黄,染衣着色。 战汗属外感病中,正邪剧烈交争的转折点。或正胜邪退, 疾病向愈;或邪胜正虚,疾病加重。外感病中,突然恶 寒战栗汗出。
热者,或火热蒸腾,迫津外泄;或阴虚火旺,心 液外泄。汗出而热,或热气蒸腾,汗臭粘腻。

《汗证中医内科》课件

《汗证中医内科》课件
病例2
患者张某,女,32岁,办公室职员,经常熬夜工作,易出汗,尤其在紧张或情绪 波动时明显,伴有失眠、心悸等症状。
病例分析与讨论
分析
病例1患者由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导致气虚,汗孔开合失 司,汗出较多。病例2患者由于长期熬夜工作,导致心血不足 ,心神不宁,汗出异常。
讨论
针对不同病因引起的汗证,中医内科治疗需根据个体差异进 行辨证施治,以调整人体内部环境,恢复汗孔开合的正常生 理功能。
盗汗
夜间出汗,醒后汗止,常伴有 失眠多梦、口渴咽干等症状。
战汗
高热后出汗,伴有全身乏力、 脉搏细速等症状。
自汗
白天出汗过多,活动后加重, 常伴有气短乏力、神疲懒言等 症状。
脱汗
大汗淋漓,甚至突然昏倒,呼 吸困难等严重症状。
黄汗
汗出如黄柏汁,伴有身热不扬 、小便不利等症状。
汗证的病因与病机
病因
多因营卫不和、阴两虚、湿热内蕴 等因素引起。
中药内服、针灸、拔罐、推拿等。
中药治疗
其他疗法
根据不同病因病机,采用益气养阴、固表 止汗、疏风散寒等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气血,达 到止汗效果;拔罐和推拿有助于疏通经络 、调和气血,辅助治疗汗证。
03
汗证的中医内科治疗
内治法
中药治疗
根据不同证型,采用益气、养阴、清热、温阳等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如玉屏风 散、当归六黄汤等。
根据病情需要,可选用 适当的中药进行调理。
可采用针灸、推拿等中 医治疗方法进行调理。
日常保健
01
02
03
04
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 眠时间。
适量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
注意饮食调理,保持营养均衡 。

穴位贴敷2PPT课件

穴位贴敷2PPT课件

.
14
辩证思路
小儿汗证往往自汗盗汗并见,辩证当分清虚 实。 虚汗:平时体虚易感冒,肢体欠温,食欲不 振,舌质淡或淡红或舌红苔少。
实汗:唇红口干,手足心热,舌质偏红、苔厚黄腻。
.
15
治疗
治则: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虚汗:益气固表、健脾益气、益气养阴,在补益的同 时,结合收敛止汗。 实汗:当予梳利。脏腑积热宜清热导滞;湿热郁滞宜 清热利湿。 邪去则正安,不可过早收敛,以免邪滞留恋。若汗出 过多,大汗淋漓,则无论虚实均应敛汗以治其标。
.
7
操作流程
① 查对医嘱,定好穴位,在穴位上做好记号。 ② 消毒局部皮肤。 ③ 将贴片贴于穴位上。 ④ 观察患者反应。
操作后:整理用品,洗手。
.
8
五、敷贴的注意事项
① 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贴治穴位不可过
多,每穴的贴治面积不可过大,贴治时间 不可过长,以免发泡面积过大或药物吸收 中毒,更要避免药物入眼入口,用过的药 物,特别是含有毒药者,需教育患者不要 随地乱扔,要妥善处理,以免发生意外。
.
23
谢谢!
.
24
⑤ 避免在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的部位进行
贴敷治疗。
⑥ 掌握不同贴敷药物的适应症,外治也需要做
到辨证论治。
.
10
六、穴位贴敷治疗小儿 汗证
.
11
定义:汗证是指在安静状态下,以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为 主的一种不正常出汗的病症,多见于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 尤其素体虚弱者。
生理学多汗:由外界环境因素所致,如天气炎热、室温过 高、乳食过急、或食辛辣之物、穿衣盖被过多、剧烈运动、 恐惧惊吓等致汗,入睡后1-2小时多汗。
药物因素:患病后误治或使用药物辛温太过,或 用解热镇痛药过多,使机体虚其表而耗其气,损 其阳而泄其阴,破津外泄而成汗证。. Nhomakorabea13

中医儿科学课件-汗证

中医儿科学课件-汗证
二、外治療法
1.五倍子粉適量,溫水或醋調成糊狀,每晚臨睡前敷臍中, 用橡皮膏固定。用於盜汗。 2.龍骨、牡蠣粉適量,每晚睡前外撲。用於自汗、盜汗,汗 出不止者。
三、單方驗方
1.黃芪散黃芪、牡蠣粉、生地各30g。共為細末,每服3— 6g。用於盜汗。 2.糯稻根30s,浮小麥、癟桃幹各10g。水煎服。用於自汗。 3.浮小麥30g,麻黃根10g。水煎代茶飲。用於自汗。
一、辨證要點 汗證多屬虛證。 自汗以氣虛、陽虛為主;盜汗以陰虛、血虛為主。 肺衛不固證多汗以頭頸胸背為主; 營衛失調證,多汗而撫之不溫; 氣陰虧虛證汗出遍身而伴虛熱徵象; 濕熱迫蒸證,則汗出膚熱。
二、治療原則 汗證以虛為主,補虛是其基本治療原則。 肺衛不固者益氣固衛, 營衛失調者調和營衛, 氣陰虧虛者益氣養陰, 濕熱迫蒸者清化濕熱。 除內服藥外,尚可配合臍療等外治療法。
反復呼吸道感染小兒,表虛不固者,常有自汗、 盜汗;而小兒汗多,若未能及時拭幹,又易於著涼, 造成呼吸道感染發病。
二、病因病機
汗是人體五液之一,是由陽氣蒸化津液而來。如《素 問·陰陽別論》所說:“陽加於陰,謂之汗。”心主血,汗為 心之液,陽為衛氣,陰為營血,陰陽平衡,營衛調和,則津液 內斂。反之,若陰陽臟腑氣血失調,營衛不和,衛陽不固,腠 理開闔不利,則汗液外泄。小兒汗證的發生,多由體虛所致。 其主要病因為稟賦不足,調護失宜。
證候:以盜汗為主,也常伴自汗,形體消瘦,汗出較多, 神萎不振,心煩少寐,寐後汗多,或伴低熱,口幹,手足心灼 熱,哭聲無力,口唇淡紅,舌質淡,苔少或見剝苔,脈細弱或 細數。
治法:益氣養陰。
方藥:生脈散加減。常用藥:人參或黨參益氣生津,麥 冬養陰清熱,五味子收斂止汗,生黃芪益氣固表,癟桃幹收斂 止汗。
4.濕熱迫蒸

汗证PPT课件

汗证PPT课件
到止汗,偏 于凉血除蒸者有地骨皮、胡黄连、青蒿、 银柴胡、白薇(其余凉血退蒸而止汗请 参看“虚热”一节所归纳的药物);偏 于泻火存阴者有黄柏、知母。 通过收敛固涩而达到止汗者有龙骨、牡 蛎、白芍、山茱萸、酸枣仁、五倍子、 五味子、麻黄根、浮小麦、糯稻根须。

9

通过补益作用而达到止汗者有黄芪、白 术、人参、太子参、山茱萸、酸枣仁、 白芍、柏子仁。
从临证来看,自汗以阳气不足多见,盗 汗以阴血不足多见。由于汁证是汗液外 泄的病证,故亦常选用收敛固涩之品。
桂枝、白芍治汗,宜于营卫不和之自汗。 二药配伍可调加营卫,若单用则无此作 用。此外白芍亦可用于阴虚阳浮引起的 盗汗。


酸枣仁治汗,因其敛阴,宜于自汗、盗 汗,尤以心肝血虚不足者多用。
3

柏子仁治汗,因其养血,主治盗汗,但 不及酸枣仁多用,作用亦不及酸枣仁强。
汗证
共10幅
1

出汗有自汗、盗汗、战汗、绝汗等,此 处仅就治治疗自汗、盗汗的药物加以归 纳。
自汗是指不因外界环境因素影响,白昼 时时出汗,盗汗是指寐中汗出,醒来汗 止。 致病之因常见有肺气不足,营卫不和, 阴虚火旺,邪热郁蒸。治疗方面应分别 益气固表,或调和营卫,或滋阴降火, 或清泄里热。
2




7

青蒿治汗,取其清热凉血退虚热,其一 用于阴虚发热盗汗,其二用于暑热外感 之自汗,其凉血退蒸作用强于地骨皮、 胡黄连。
银柴胡治汗,取其退虚热,功似地骨皮、 胡黄连,然胡黄连以阴虚夹湿热多用, 侧重于脾胃病变,银柴胡侧重于肝胆病 变,地骨皮侧重于肺经病变。 白薇治汗,宜于阴虚发热盗汗,尤多用 于产后体虚发热汗出。
此外,具有收敛止汗的药物如乌梅、诃 子、罂粟壳也具有此作用,一般来说, 具有收敛作用的药物大多均有收敛止汗 之功。

小儿汗病护理PPT课件

小儿汗病护理PPT课件

心理因素: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可能导致小儿汗病
症状
01
出汗量异常:小儿汗病患者 出汗量明显高于正常儿童
03
出汗部位:小儿汗病患者出 汗部位可能涉及全身,也可 能局限于某一部位
02
出汗时间:小儿汗病患者在 白天或夜间都可能出现出汗 现象
04
伴随症状:小儿汗病患者可 能伴有其他症状,如食欲不 振、睡眠不安等
02
针灸疗法:通过针刺特定穴位,调节小儿脏腑功能,缓解汗病
03
中药汤剂:根据小儿体质和病情,开具中药汤剂,调理脏腑,治疗汗病
04
食疗:通过饮食调理,补充小儿营养,改善汗病症状
西医疗法
01
药物治疗:使用抗胆碱能药物、 抗组胺药物等药物进行治疗
03
饮食调理:调整饮食结构,避 免辛辣、油腻等食物
05
心理治疗:进行心理疏导,减 轻心理压力,缓解症状
心理护理
01
保持良好的家庭氛围,避 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02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 和需求,给予关心和支持
03
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疾病,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04
提供适当的娱乐和休闲活 动,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
增强体质
1
2
3
4
加强锻炼:鼓励孩 子进行户外活动,
增强体质
合理饮食:保证营 养均衡,多吃蔬菜
水果
小儿汗病护理PPT 课件
x
目录
01. 小儿汗病的概述 02. 小儿汗病的护理方法 03. 小儿汗病的预防措施 04. 小儿汗病的治疗方法
病因
01
遗传因素:部分小儿汗病与遗传有关
02
环境因素:高温、潮湿等环境因素可能导致小儿汗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煅牡蛎收敛止汗。
加减:精神倦怠、胃纳不振、面色少华加党参 、淮山药健脾益气;口渴、 尿黄、虚烦不眠 者加酸枣仁、石斛、柏子仁养心安神;汗出恶 风,表证未解者,用桂枝汤祛风解表。
16
气阴亏虚
• 证候 以盗汗为主,也常伴自汗,形体消瘦,
汗出较多,神萎不振,心烦少寐,寐后
• 分析 本证多为表虚者,病后正气未复,营卫 失和,卫气不能外固,营阴不能内守,津液无 以固敛,故汗出遍身,微寒怕风,或伴低热; 肺脾受损,故精神疲倦,胃纳不振。舌淡红、 苔薄白、脉缓均为营卫失调之象。
15
• 治法 调和营卫。 • 方药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 常用药; 黄芪益气固表;
桂枝温通卫阳,配芍药敛护营阴,
汗多,或伴低热,口干,手足心灼热,
哭声无力,口唇淡红,
舌质淡,苔少或见剥苔,脉细弱或细数。
• 分 析 多见于急病、久病、重病之后失于调养,或素 体气阴两虚,故形体消瘦;气虚不能敛阴,阴虚易生内 热,迫津外泄,故汗出较多;汗为心液,汗出则心血暗 耗, 血虚则心神不宁,故神萎不振,心烦少寐,寐后 汗多,或伴低热;气阴亏损故哭声无力。口唇淡红,舌 质淡,脉细弱,均为气阴不足之象;苔少或见剥苔,脉 细数, 则为阴亏之征。
13
• 治法 益气固表。
• 方药 玉屏风散合牡蛎散加减。
• 常用药:
重用黄芪益气固表,
白术健脾益气,
防风走表御风调节开合,
牡蛎敛阴止汗,
浮小麦养心敛汗,
麻黄根收涩止汗。
加减:脾胃虚弱,纳呆便溏者加山药、炒扁豆
、砂仁健脾助运;汗出不止者,每晚在睡前
用龙骨、牡蛎粉外扑,以敛汗潜阳。
14
营卫失调
• 证候 以自汗为主,或伴盗汗,汗出遍身而不 温,微寒怕风,不发热,或伴有低热, 精神疲倦,胃纳不振,舌质淡红, 苔薄白,脉缓。
汗证
张颖群 医师
1
[ 概述]
• 汗证是指不正常出汗的一种病证,即小 儿在安静状态下,日常环境中,全身或 局部出汗过多,甚则大汗淋漓。多发生 于5岁以下小儿。
• 汗是由皮肤排出的一种津液。汗液能润 泽皮肤,调和营卫,清除废秽。小儿由 于形气未充,腠理疏薄,在日常生活中 ,若因天气炎热,或衣被过厚,或喂奶 过急,或剧烈运动,都较成人容易出汗 ,若无其它疾苦,不属病态。
• 除内服药外,尚可配合脐疗等外治疗 法。
11
(三)分证论治
12
肺卫不固
• 证候 以自汗为主,或伴盗汗,以头部、肩背
部汗出明显,动则尤甚,神疲乏力,面
色少华,平时易患感冒。
舌淡,苔薄,脉细弱。
• 分 析 本证主要见于平时体质虚弱的小儿。阳主卫 外而固密,肺主皮毛,肺卫不固,津液不藏,故汗出 。头为诸阳之会,肩背属阳,故汗出以头部、肩背明 显。动则气 耗,津液随气泄,故汗出更甚。气阳不 足,津液亏损,故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肺卫失固, 腠理不密,外邪乘袭,故常易感冒。舌质淡,脉细弱 为气阳不足之象。
9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 辨虚证、实证 汗证多属虚证。 自汗以气虚、阳虚为主; 盗汗以阴虚、血虚为主。 肺卫不固证多汗以头颈胸背为主; 营卫失调证多汗而不温; 气阴亏虚证汗出遍身而伴虚热证象; 实证多由湿热迫蒸所致,症见汗出肤热。
10
(二)治疗原则
• 汗证以虚为主,补虚是其基本治疗原 则。 – 肺卫不固者益气固表; – 营卫失调者调和营卫; – 气阴亏虚者益气养阴; – 湿热迫蒸者清热泻脾。
7
• 由此可见,小儿汗证有虚实之分 • 虚证有肺卫不固、营卫失调、气阴
亏虚, • 实证则为湿热迫蒸。
8
[临床诊断]
– 诊断要点
• 小儿在安静状态下,正常环境中,全身或局 部出汗过多,甚则大汗淋漓。
• 寐则汗出,醒时汗止者称盗汗;不分寤寐而 出汗者称自汗。
• 排除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结核感染、风 湿热、传染病等引起的出汗。
肺气虚弱,均可自汗或盗汗。肺主皮毛,脾主 肌肉,肺脾气虚,表虚不固,故汗出不止。
• 营 卫为水谷之精气,化生血脉,行于经隧之中
为营气,其不循经络而直达肌表,充实于皮毛
分肉之间为卫气,故有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之
论述。正常状态下,营卫之行 不失其常。若小
儿营卫之气生成不足,或受疾病影响,或病后
护理不当,营卫不和,致营气不能内守而敛藏
,卫气不能卫外而固密,则津液从皮毛外泄,
发为汗证。
6
• 气属阳,血属阴。小儿血气嫩弱,若大病 久病之后,气血亏损;或先天不足,后天 失养的体弱小儿,气阴虚亏。气虚不能敛 阴,阴亏虚火内炽,迫津外泄而为汗。
• 小儿脾常不足,若平素饮食甘肥厚腻,可 致积滞内生,郁而生热。甘能助湿,肥能 生热,蕴阻脾胃,湿热郁蒸,外泄肌表而 致汗出。
之汗。” • 心主血,汗为心之液,阳为卫气,阴为营血,
阴阳平衡,营卫调和,则津液内敛。 • 反之,若阴阳脏腑气血失调,营卫不和,卫阳
不固,腠理开阖不利,则汗液外泄。
5
• 小儿汗证的发生,多由体虚所致。其主要病因 为禀赋不足,调护失宜。
• 小儿脏腑娇嫩,元气未充,腠理不密,所以容 易出汗。若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脾胃失调,
3
• 小儿汗证,多属西医学植物神经功能紊 乱,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及结核感 染,也常以多汗为主症,临证当注意鉴 别,及时明确诊断,以免贻误治疗。
• 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表虚不固者,常 有自汗、盗汗;而小儿汗多,若未能及 时拭干,又易于着凉,造成呼吸道感染 发病。
4
[病因病机]
• 汗是人体五液之一,是由阳气蒸化津液而来。 • 如《 素问·阴阳别论》 所说:“阳加于阴,谓
17
• 治法 益气养阴。
• 方药 生脉散加减。
• 常用药:
人参或党参益气生津,麦冬养阴清热,
五味子收敛止汗,生黄芪益气固表,
瘪桃干收敛止汗。
加减:精神困顿,食少不眠,不时汗出,面色无华
,为气阳偏虚,去麦冬,加白术、茯苓益气健脾
固表;睡眠汗出,醒则汗止,口干心烦,容易惊
2
• 小儿汗证有自汗、盗汗之分。 • 睡中出汗,醒时汗止者,称盗汗; • 不分寤寐,无故汗出者,称自汗。 • 盗汗多为阴虚,自汗多为阳虚。 • 但小儿汗证往往自汗、盗汗并见,故在
辨别其阴阳属性时还应考虑其它证候。
• 本节主要讨论小儿无故自汗、盗汗,至 于因温热病引起的出汗,或属重急病阴 竭阳脱、 亡阳大汗者均不在此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