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_道德品质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_初三上册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三上册复习课教学设计本课的地位作用:本课复习内容是山人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这一单元在全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作用,而且为九年级学习奠定基础。
复习本单元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增强法制能力,学法、用法、守法。
教学目标及依据:根据课程标准感受法制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要求和八年级学生的特点,认知水平,结合教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知行合一,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能力目标:熟练掌握“意义类题型”的答题格式,体验中考,洞悉真题,把握考向。
知识目标:复习回顾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如何对待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和如何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教学重点:消费者的权利教学难点: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
师问:基础知识掌握之后,等同于我们洒下了种子,进入第二环节耕耘希望环节二:耕耘希望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本系列的分值分布,明确易错易考点为了夯实易错易考点,进行专门的题目训练学生展示答案,讲解教师引导学生做聚焦考点的题目(限时训练两分钟)两名学生上台展示,讲解教师引导学生做中考直击的材料分析题一名学生展示,多名学生补充,在展示中总结思路(对个人+对社会)环节三:收获希望教师引导学生再次观看系列框架,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做2017年中考考情预测学生分小组展示,师问:如何没有这节课的基础知识和规律生成,我们会不会做出考情预测学生答:不能师问:那我们做出的考情预测其实是什么呢?学生答:这节课的收获或者小结教师表扬学生收获颇丰结束语:你一步步的成长,老师们静待花开中考直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第十二条规定,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宏凯自然人基因信息、病历资料、健康检查资料等个人隐私和其他个人信息,造成他人损害,被侵权人请求其承担侵权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以支持。
初中道德与法治_诚实守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诚实守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诚信做人做事的美好,树立诚信价值观;体会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养成自觉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意识;能够积极参加社会诚信建设,为营造诚信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过程与方法目标:懂得诚信是每个人必备的道德品质,认识在社会生活中失信给个人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提高辨别能力;学会运用诚信的智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珍惜个人诚信记录。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诚信的含义;了解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对个人、对企业、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明白用实际行动践行诚信。
【教学重点】:诚信的重要性【教学难点】:怎样践行诚信【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分组探究法、情景教学法、问题探究法等。
【学习方法】:讨论法、交流法、自学法【教学过程】环节一:视频欣赏,导入新课播放《诚信中国MV》,让同学们仔细听,也可跟着唱。
听完后请同学说一下本歌曲的主旨,引入新课。
环节二:合作探究,讲授新课出示学习目标和新课导航目标导学一:诚信无价(一)诚信的内涵活动一: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1.学生阅读教材P41“运用你的经验”2.你怎么看待小方的言行?小方如何做才能赢得同学们的信任?提示:不按时赴约耽误了同学的时间,影响了志愿者活动的进程,是不讲诚信的表现。
准时去学校门口集合,如果迟到了应向同学们道歉,说明原因并请求同学们原谅。
我们不轻易许诺,答应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理由。
如果我们的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不逃避,不推脱,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责任,争取他人的谅解。
3.我们如何避免出现类似的行为?提示: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
活动二: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
1、出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出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
2、出示“仁义礼智信”,引出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师总结: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教学设计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为主要目标,内容涵盖了道德和法治的基本知识、公民权利与义务、家庭与社会关系等方面。
本册书共有六个单元,分别是:道德素养、法律意识、公民权利与义务、家庭关系、学校生活和社会实践。
每个单元又包括两个或三个课时,内容丰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但对一些深层次的道德和法律问题还缺乏深入理解。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自觉遵守校规校纪,但遇到一些复杂的社会问题时,还不能很好地运用道德和法律知识进行分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道德与法治的基本知识,提高道德素养,增强法治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他人、遵守法律、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道德素养、法治观念、公民权利与义务等方面的知识。
2.原因:这些内容涉及的理论知识较为抽象,需要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理解和消化。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问题,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
3.案例材料: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
4.视频资源:寻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资源,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初中道德与法治_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思想品德-初中-一、情境导入通过视频:聚焦中美贸易战环节,目的是创设情境,切入本课学习课题:公平、正义人们永恒的追求。
二、展示复习目标:复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公平意识,积极参与良好的合作。
追求公正,具有强烈的社会正义感。
2、【能力】在社会生活中,与人进行良好的合作,提高自己与别人公平合作的能力。
3、【知识】知道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知道公平需要正义,分清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
通过展示复习目标,目的是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知识梳理:1、公平的含义和要求各是什么? (P4)2、社会公平主要表现是什么?★(P6)3、为什么要维护公平?(意义)★(P8 )4、我们应怎样维护社会公平?★(P8)5、什么是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P9)6、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不同结果? (P11)7、怎样做一名有正义感的人?★(P12-13)通过知识梳理,目的是让学生复习巩固基础知识四、探究学习:1、通过社会链接:走进农民工。
目的是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有一些不公平现象。
2、通过走进校园:美丽就在我们身边环节。
目的是让学生知道社会到处充满着正能量,教育学生以后能够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五、能力提升:教师设计中考题型。
通过中考出现的选择题和价值判断题,目的是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
六、本课小结:让学生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以及自己对这堂课的满意度。
学情分析道德与法制--初中--近年来,由于受到一些社会消极因素以及不良家庭环境的影响,青少年在思想方面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缺乏正义感、责任感,缺乏团队合作意识等。
这些思想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或多或少地给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
针对这种情况,对学生进行公平意识、规则意识、团队意识等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效果分析道德与法制--初中--这节课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使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得益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熏陶,。
初中道德与法治_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心中有他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心中有他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感悟、体验等活动,培养与人为善的观念和品质,在交往中善待他人,做到理解、宽容、帮助他人。
能力目标:通过组织讨论分析等活动,真正学会换位思考,增进相互理解,能够在生活中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知识目标:通过讨论交流等活动,知道尊重他人,宽容他人,帮助他人等是友善的具体要求。
教学活动一情境导入:感悟友善欣赏系列图片,学生说感受,回想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引导:友善犹如一首动听的乐曲,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生动、和谐。
那对我们中学生友善有哪些具体要求呢?今天我们一起乘上友善之舟,做到心中有他人,开启友善之旅。
二探究新知:走进友善环节一理解他人1课件出示小虎系列故事一学校运动会风波,学生思考:小刚没有做到什么?教师总结:理解他人有何意义? (1)理解体现的是对他人的关爱和体贴。
(2)一个善于理解他人的人,待人友善,往往能让人有好感并愿意亲近,减少误会和摩擦,与他人的关系也会更加融洽。
2.读经典故事“管鲍之交”,分享怎样理解他人?生总结:理解他人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
理解他人的感受,给予尊重;理解他人的苦衷,给予体谅;理解他人的需求,给予帮助;理解他人的付出,心怀感恩;理解他人的处境,友善相待……在理解中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体会换位思考1.晚上看电视,爸爸妈妈喜欢看的节目和自己喜欢的节目不一样,你2.新学期开学,老师让你帮着发书,而有的书皮有点破损或污渍,你3.终于考完试了,你想和同学欢闹到深夜,可邻居们却还要休息,你4.累了一天,上公交车好不容易抢到了一个座位,可正好有位老人站在你的旁边教师总结:换位思考就是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环节二宽容他人展示六尺巷图片,哪位同学能够讲出与这副图片有关的故事?提出问题:1. 从故事中可以看出傅以渐有什么样的品质? 2.傅以渐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教师总结(1)宽容表现为宽厚、容忍 ,有气量、不计较。
初中道德与法治_弘社会正气 扬道德风帆—优秀品质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弘社会正气扬道德风帆——优秀品质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了解有关优秀品质的理论知识,掌握主观题答题技巧并能熟练运用。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在生活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优秀品质,做一个“四有”小公民。
【教学重难点】感悟并实践优秀品质,提升自身道德修养。
【教学过程】【导入】主题演讲:寻找身边的感动(学生课前搜集令其感动的人物及其事迹,做主题演讲)【新课讲授】(一)知识篇学生自主回顾所学习过的优秀品质,罗列到学案上。
师生共同总结。
师:生活中,有无数的人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些优秀品质,一起进入感悟篇,认识一位时代楷模。
(二)感悟篇视频:“时代楷模”朱彦夫师:视频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朱彦夫凭借顽强的意志挑战着极限人生,他的事迹也出现在了我们中考的试题上。
[直击中考]文字材料:2014年青岛中考第38题结合以上材料,谈谈时代楷模朱彦夫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学法指导]主观题答题技巧运用技巧分析以上问题。
师:朱彦夫的故事让我们感悟了坚强,感受了奉献,感动继续,请同学们分析一下下列先进人物身上体现了哪些优秀品质。
[感动继续]耶鲁村官—秦玥飞;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诺奖得主—屠呦呦。
师:生活中,不仅有像朱彦夫一样的时代楷模,屠呦呦一样的诺奖得主,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平凡的人物让我们感动。
(三)榜样篇语音材料:“最美孝心少年”王荠悦“大国工匠”宁允展师:坚强与快乐的王荠悦,勇攀质量高峰的宁允展向我们展示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见贤思齐,结合材料,说说你将怎样以实际行动展示当代中学生的风采。
师:从“时代楷模”朱彦夫,到青岛的身边榜样王荠悦、宁允展,无一不在用实际行动弘扬者社会正气,向社会传递着正能量。
其实不止他们,在座的我们也可以是优秀品质的践行者。
(四)践行篇材料:为缅怀心中的英雄,弘扬雷锋精神,我校于3月举行了以“弘扬雷锋精神,做新时代志愿者”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教学设计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统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为核心,本册内容主要包括:道德与法治的关系、公民的权利与义务、遵守社会规则、诚信做人、尊重他人、自我保护、与人交往和沟通的技巧等。
这些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提高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为成为合格的公民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心理都在发生变化,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
他们对社会现象和问题有自己的看法,但有时缺乏正确的判断力和处理能力。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但还需要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理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社会规则的意义,学会与人交往和沟通的技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我约束力、判断力和法律意识。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兴趣,培养诚信、尊重、公正、负责任的品质,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社会规则的意义,与人交往和沟通的技巧。
2.难点: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提高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
2.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案件,引导学生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统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辅助教学。
3.案例: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初中道德与法治《道德品质专题复习课》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复习目标】专题训练道德品质教育设计人朱统进①充分证明了孝敬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②是对我们孝敬父母优良传统的推进③孝敬父母属于道德范畴,不宜入法④有利于引导社会的主流价值倾向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3、2010 年6 月19 日晚,第二届海峡论坛在福建省厦门市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海峡论坛以“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为主题,参加本届论坛的台胞人数突破万1、巩固基础知识:知道道德品质所包含的内容(竞争与合作,诚信,公平正义,勇担责任,热爱集体,亲近社会、奉献社会,热爱祖国,维护民族团结,弘扬民族精神,与他人交往);懂得具有这些优秀道德品质的重要意义。
2、巩固典型题目的答题方法,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重点】1、从具体事例中体会先进人物身上具备的优秀道德品质。
2、结合具体材料分析感悟良好道德品质的作用或意义,能灵活将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有机结合。
【学案】任务一、课前独立完成1、通过复习教材,我知道的道德品质有:——————————————————————————————————————————————————————。
2、结合所学与身边生活,列举三例具有优秀道德品质的事例并小组内交流:(1)————————————————————————————————————————————————————————————————————————-。
(2)—————————————————————————————————————————————————————————————————————————。
(3)—————————————————————————————————————————————————————————————————————————。
任务二、单项选择训练1、享有“天下第一店”殊荣的同仁堂有一副对联,上联是“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下联是“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_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标解读本节课主要是完成课程标准中“一2.6能够分辨是非善恶,为人正直”这一内容标准。
而且是不仅能分辨是非善恶,还要知道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不同影响。
教材分析“生活中有是非善恶”,由“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和“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两个层次构成。
这两个层次主要是通过大量的事例,使学生从中认识到在我们这个社会中充满了真、善、美,但也存在着假、恶、丑,能够比较客观、全面地认识社会生活。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的方式使学生理解真、善、美和假、恶、丑对社会和个人造成的影响,从而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追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也为第二个项目的学习打下思想基础。
“是非善恶对社会和个人的不同影响”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说它是重点是因为,只有让学生明白是非善恶对社会和个人的不同影响,才能为学习“面对生活中是非善恶,如何作出正确选择”打好基础。
说它是难点是因为以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水平去理解“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教授本课时教师充分创设探究情境,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利用通俗生动的事例材料,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以达到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有利于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地判断。
学情分析中学生存在是非善恶标准不明,辨别能力差的的问题。
同时,对于生活中的是非善恶现象,不会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因此课堂中注重夯实“双基”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问题能力。
基于以上的课标解读、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如下:1、知识目标:能够区分生活中的是非善恶,知道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不同影响。
2、能力目标: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能够注意观察社会生活,从中分辨是非善恶;培养辩证思维能力,能够初步全面、客观地评价人和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客观、全面地认识社会生活中充满了真、善、美,也存在着假、恶、丑。
初中道德与法治_道德品质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专题训练道德品质教育设计人【复习目标】1、巩固基础知识:知道道德品质所包含的内容(竞争与合作,诚信,公平正义,勇担责任,热爱集体,亲近社会、奉献社会,热爱祖国,维护民族团结,弘扬民族精神,与他人交往);懂得具有这些优秀道德品质的重要意义。
2、巩固典型题目的答题方法,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重点】1、从具体事例中体会先进人物身上具备的优秀道德品质。
2、结合具体材料分析感悟良好道德品质的作用或意义,能灵活将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有机结合。
【学案】任务一、课前独立完成1、通过复习教材,我知道的道德品质有:——————————————————————————————————————————————————————。
2、结合所学与身边生活,列举三例具有优秀道德品质的事例并小组内交流:(1)————————————————————————————————————————————————————————————————————————-。
(2)—————————————————————————————————————————————————————————————————————————。
(3)—————————————————————————————————————————————————————————————————————————。
任务二、单项选择训练1、享有“天下第一店”殊荣的同仁堂有一副对联,上联是“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下联是“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个与该对联意思最贴近的横批( B )A.科技为本 B.诚信立业 C.勤俭持业 D.艰苦创业2、新修改的《中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该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下列关于对“常回家看看”入法的看法,你认为恰当的是:( C )①充分证明了孝敬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②是对我们孝敬父母优良传统的推进③孝敬父母属于道德范畴,不宜入法④有利于引导社会的主流价值倾向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3、 2010年6月19日晚,第二届海峡论坛在福建省厦门市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初中道德与法治_初中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二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复习课教学设计课题: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课型:复习课复习目标:1、通过家庭、社会生活的变迁感受共和国的巨变,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理解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2、准确说出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知道确立这一制度的根本依据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3、结合实例分析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积极意义。
4、结合材料理解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全国人民大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5、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能够增强责任意识,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光荣义务。
复习重难点:难点:区分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重点:结合实例说明党的地位、作用;理论联系实际说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意义。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复习过程:环节一:播放歌曲,导入复习。
播放视频《歌唱祖国》,等待上课。
师:同学们,刚才播放的课前歌曲是《歌唱祖国》。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此走向繁荣富强。
歌声响起,伟大的祖国,从屈辱走向独立,从贫穷走向富强,一幅幅画卷展现在眼前。
激动之情油然而生: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
环节二:认定目标,自主复习。
多媒体展示:复习目标(略)师:请同学们根据复习目标,结合导学案上的知识排查,自主复习本单元知识,组内互查。
(15分钟左右)环节三:梳理知识,构建结构环节四: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师:在这个科技迅速发展的云时代,学习的方式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我们的录播教室就是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还有一位同学和我们一起互动学习。
让我们来看看他给我们提出的问题吧。
(一)思考:(1)这份政府报告清单告诉我们什么?(2)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首先独立思考1分钟,小组交流1分钟。
小组展示。
(二)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民大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京举行。
来自全国各地区、各民族、各条战线上的2907名代表带着人民的重托,肩负神圣的使命,齐聚北京,共商国是。
初中道德与法治_《尊重他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尊重他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阅读戴尔·卡内基的故事,开展“为你点赞”的小活动,进一步感悟如何学会并践行欣赏他人。
能力目标:通过看图辨析情景中同学的做法是否正确,思考“如果是你,你的做法”,了解如何尊重他人;通过“杭州图书馆免费对乞丐免费开放”案例,思考生活中哪些设施是为尊重他人而设立的,进一步了解如何平等对待他人;赏析最经典的心理学图片,感悟换位思考的重要性。
知识目标:通过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采访许渊冲老先生时三次下跪的事例,感悟并了解尊重的含义。
通过回音壁游戏,能感受尊重带来的良好心理体验,了解尊重他人的价值和意义。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尊重从我做起教学难点:尊重从我做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呈现整个八上教材第二单元的思维导图,以学习过的整个单元知识进行导入,并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教师介绍董卿,她是央视的知名主持人,端庄、得体、大气、知性;《中国诗词大会》,她的蕙质兰心让很多观众惊讶;《朗读者》中,作为制作人及主持人的她,又让观众看到她更多的才情。
用《中国诗词大会》中董卿采访许渊冲老人时下跪的图片,引出董卿三次下跪的故事;通过网友评价图片,阐述她尊重他人的这一举动感动了万千网友。
二、新授内容(一)出示学习目标:1.能感受尊重带来的良好心理体验,尊重每一个人。
2.能列举尊重他人的实例,说明尊重他人的价值和意义;学会换位思考,欣赏他人,平等对待他人。
3.能知道尊重的含义,懂得尊重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和意义,知道如何尊重他人。
(二)问题探究一: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课本P32-36内容,限时5分钟,思考:1、_____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
2.我们应该_____、 _____、 _____努力做社会主义道德的践行者。
3.什么是尊重?(是什么?)4、为什么要尊重他人?(为什么?)5、怎样尊重他人? (怎么做?)(三)问题探究二:1.活动一:游戏——回音壁游戏分为两轮,全班同学分为两组,一组说一个句子后,另外一组重复。
初中道德与法治_九年级第四单元试卷讲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四单元测试试卷讲评2.内容解析:本节课,通过试卷讲评,学生自我反思,梳理知识,查缺补漏,解决疑难和遗忘知识;掌握各类题型的做题方法和做题技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二、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梳理知识,查缺补漏,解决疑难和遗忘知识。
2.能力目标:掌握各类题型的做题方法和做题技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习的自信,培养正确的考试观,培养在成绩面前不骄傲、在挫折面前不气馁的良好心理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回归教材,梳理教材知识,查缺补漏,提高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科学解题,规范答题。
四、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反思提高。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六、教学准备:认真分析试卷的特点及学生的解题情况,尤其是学生在此次考试中暴露出的平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各组同学对教师讲评的需求,为教学活动作好准备。
七、教学过程:导入讲评课:师:同学们,上一节可我们对第四单元进行了测试,今天对第四单元试卷讲评一下。
反思启迪智慧、有反思才有提高。
当我们重新回顾反思这份试卷,相信大家在共同探讨交流中,会积累更多的学习经验,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师:首先进入时政播报时间(时政播报员)师:今天我们学习任务是(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一、考试情况整体分析1、考试基本情况对比值得表扬的方面:(1)多数同学学习努力,能认真对待考试,对自己负责。
希望再接再厉。
(2)成绩优秀的同学:张慧琳、肖传敏、张汝欣、肖化振、赵前坤、郭晓萌、矫玉州、崔丽丽等。
进步快的同学:张钊凡、刁书豪、赵淑婷、赵启贤、王亚菲等。
答题规范、卷面整洁的同学:张慧琳、张汝欣、郭晓萌、李昊楠、胡晓雯、阴文静、李一鸣等。
二.试卷详析,查因纠错:师:从整张试卷和同学们取得的成绩来看,本次考试试题题量适中,难易程度适中,是比较好的一份试题。
初中道德与法治_中考政治心理道德品质专项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中考政治心理健康专题复习我健康我快乐中考政治心理健康专题复习教学设计我健康我快乐一、专题背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给健康下过一个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指躯体上没有疾病,还应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健全与最佳状态。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生理、心理的剧变时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增长知识、培养能力的大好时机,是塑造健康心灵的最佳阶段。
而近年来,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呈现种种问题:有的学生稍遇一点小事就如临大敌,心理十分脆弱;有的学生神经过敏,对一些小事过分担忧、焦虑;有的学生对人十分冷漠,缺少朋友,也有的不能正确处理与异性同学的关系,过早陷入早恋泥潭;有的学生对考试过分紧张,甚至于恐慌;有的学生独立能力差,自制力不强,稍不如意便大打出手;有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极差等。
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严重影响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入,思想品德学科对塑造学生健康心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尝试着把初中阶段所有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有关的知识点重组,结合一些典型的案例,既加强了知识点的深层次化的认识,“连点成线”,又让心理教育融入到思品课堂,加强了学科间的渗透,也符合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新课标要求。
二、主要内容1、自尊2、自信3、自立4、自强5、挫折6、意志7、青春期心理烦恼8、情绪9、逆反心理10、闭锁心理11、考试焦虑三、涉及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三节、第七、八、九、十课;七年级下册第十一课第二节、第十二、十三课;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二节;九年级第十二课第一节四、复习目标1、从具体事例中体会先进人物身上具备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挫而不折、意志坚强等优秀品质,感悟如何培养这些心理品质,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2、正确认识并克服闭锁心理、逆反心理,学会与同学、父母、老师交流沟通,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3、增强自我调适、自我控制能力,学会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4、正确对待考试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五、主干知识网络(附后)六、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从同学们洪亮的声音中我感受到了同学们扑面的热情和高昂的斗志,希望同学们能把这份热情和斗志一直保持到这节课的结束,好不好?生:好师:积极发言,好不好?生:好师:善于合作,好不好?生:好师:同学们都成了三好学生了。
初中道德与法治_九年级下册专项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本课堂教学设计
九年级学生面临毕业,特别是临近中考,思想,心理,行为等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九年级学生在复习和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对学生生的做题能力进行重点培养,来迎战中考。
这就要求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进行各种题型的专项训练,来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教师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多鼓励,多督促,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
《专项训练1-单项、情景分析》效果分析
本节课通过教师训练单项选择和情景分析两种题型的做题方法,让学生体验感受,运用方法渗透到做题中,让学生有根可寻,心中有思路,从而达到见到不同题型,可手到擒来,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通过学生自学感悟,小组交流,上台展示等环节,真正让学生将做题方法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九年级下学期临近中考,学生对七到九年级所有教材知
识都掌握的基础上进行专项复习,主要是针对中考题型进行的专项训练,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教材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方法的传授,能促使学生更快更准确的提高解答问题的能力。
141学本课堂达标题
课程的基本理念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并向成年人过渡,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
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本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本节课符合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学习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积极探究和体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情分析报告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情分析报告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学科。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教学质量,特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情进行了深入分析。
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态度1、兴趣方面通过课堂观察和问卷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表现出较高的兴趣。
他们认为这门课程能够帮助他们理解社会现象,指导自己的行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然而,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课程缺乏兴趣,认为内容枯燥、理论性强,与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
2、学习态度大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
但也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存在敷衍了事、抄袭作业等现象。
他们认为这门课程不是主科,对升学影响不大,因此不够重视。
二、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方法1、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较大差异。
部分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善于总结归纳知识点。
而另一部分学生则依赖教师的讲解,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遇到问题时缺乏解决的能力。
2、学习方法在学习方法上,部分学生能够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善于做笔记,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
但仍有很多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只是机械地背诵知识点,不注重理解和运用,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三、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1、基础知识通过阶段性测试和课堂提问发现,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参差不齐。
部分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理解清晰,能够准确表述;而有些学生则对基础知识模糊不清,概念混淆。
2、知识运用在知识运用方面,多数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但在分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有所欠缺。
部分学生在遇到综合性较强的问题时,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对学生学习的影响1、教学方法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参与度。
而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关于初三思想品德复习课教学反思
关于初三思想品德复习课教学反思初三思想品德复习课教学反思1一学期转眼即逝。
.反思过去,有许多的感慨,酸甜苦辣皆俱全.思想政治课是老师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上思想政治课的老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为此,就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而灵活的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技巧。
思想政治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品德课的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达到教学目的。
反思以往,很有必要,为此浅谈点滴体会。
一、政治老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打铁先要自身硬”,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老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
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
二、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
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课本的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运用“读、议、讲、测”是课堂教学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我时时问学生学习情况,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引导。
帮助她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难题,成为她们的良师益友。
课堂上我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
三、利用好社会大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初中政治课推行素质教育重要途径。
其主要方式是走出去和请进来。
同时结合实际,在第二课堂活动中举行时事演讲,辩论赛、政治小论文。
这样,使学习生动活泼,在思想政治课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得到升华,从而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追求欲望和创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学生政治学科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水平,获得良好的效果。
反思带来的快乐我感受颇深,如今尝到了甜头。
“亲其师,信其道”。
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老师,往往对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对学生的教育事半功倍。
快乐老师就是教育教学的快乐,就有学生学习生活的快乐。
初中道德与法治_九年级下册专项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本课堂教学设计
九年级学生面临毕业,特别是临近中考,思想,心理,行为等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九年级学生在复习和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对学生生的做题能力进行重点培养,来迎战中考。
这就要求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进行各种题型的专项训练,来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教师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多鼓励,多督促,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
《专项训练1-单项、情景分析》效果分析
本节课通过教师训练单项选择和情景分析两种题型的做题方法,让学生体验感受,运用方法渗透到做题中,让学生有根可寻,心中有思路,从而达到见到不同题型,可手到擒来,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通过学生自学感悟,小组交流,上台展示等环节,真正让学生将做题方法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九年级下学期临近中考,学生对七到九年级所有教材知
识都掌握的基础上进行专项复习,主要是针对中考题型进行的专项训练,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教材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方法的传授,能促使学生更快更准确的提高解答问题的能力。
141学本课堂达标题
课程的基本理念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并向成年人过渡,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
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本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本节课符合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学习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积极探究和体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3年初中思想品德课后教学反思(精选7篇)
2023年初中思想品德课后教学反思(精选7篇)初中思想品德课后教学反思1今年6月,教化部颁布了新的全日制义务教化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试验稿)》,这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中的一件大喜事。
新课标继承和发扬了旧课标的优点,在诸多方面有了新的创新和突破,出现出很多新亮点。
概括起来,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增加了人文性在以往的政治课教学中,人们过于强调了政治课的政治性,忽视了政治课的“人文性”,政治课给人们一种只能讲政治的感觉,使初中的政治课教学缺少了人情味,远离初中生的生活,严峻地影响了初中的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反观世界各国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化,尤其是美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化则非常重视“人文件”和“渗透性”教化。
它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化时,没有政治课的名称,也没有强调政治性,但它们却实实在在地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化,这种思想政治教化不仅效果好,而且富有人情味,学生简单接受。
新课程标准以更加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进行了新的定位,在继承和发扬旧课程标准强调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性”特征之外,增加了“人文件”。
强调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要“注意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育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须要与生活体验,敬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主动进取的人牛看法,培育坚毅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从这一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特别重视用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让小学生在鲜活的中学生活中感受、体验、理解国家和社会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要求,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和习惯,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更贴近中学牛的生活,“更富有人情味,使之成为一问受初中生欢迎的课程。
2.加大了品德教化的力度初中生一般都是13~15岁的孩子,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做人的关键时期,囚此,必需紧紧围绕他们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思想品德问题进行教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训练道德品质教育设计人【复习目标】1、巩固基础知识:知道道德品质所包含的内容(竞争与合作,诚信,公平正义,勇担责任,热爱集体,亲近社会、奉献社会,热爱祖国,维护民族团结,弘扬民族精神,与他人交往);懂得具有这些优秀道德品质的重要意义。
2、巩固典型题目的答题方法,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重点】1、从具体事例中体会先进人物身上具备的优秀道德品质。
2、结合具体材料分析感悟良好道德品质的作用或意义,能灵活将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有机结合。
【学案】任务一、课前独立完成1、通过复习教材,我知道的道德品质有:——————————————————————————————————————————————————————。
2、结合所学与身边生活,列举三例具有优秀道德品质的事例并小组内交流:(1)————————————————————————————————————————————————————————————————————————-。
(2)—————————————————————————————————————————————————————————————————————————。
(3)—————————————————————————————————————————————————————————————————————————。
任务二、单项选择训练1、享有“天下第一店”殊荣的同仁堂有一副对联,上联是“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下联是“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个与该对联意思最贴近的横批( B )A.科技为本 B.诚信立业 C.勤俭持业 D.艰苦创业2、新修改的《中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该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下列关于对“常回家看看”入法的看法,你认为恰当的是:( C )①充分证明了孝敬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②是对我们孝敬父母优良传统的推进③孝敬父母属于道德范畴,不宜入法④有利于引导社会的主流价值倾向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3、 2010年6月19日晚,第二届海峡论坛在福建省厦门市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海峡论坛以“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为主题,参加本届论坛的台胞人数突破万人。
这( A )①有利于推动两岸民间交流与合作②说明扩大两岸交流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③有利于进一步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推动和平统一进程④从根本上解决了两岸的分歧和矛盾A. ①③B. ①②③C.①②D. ①②③④4、 2010年12月12日下午,来自上海复旦大学的18名学生在黄山风景区迷路,当地民警全力搜救。
为保护学生的安全,在给学生让道的过程中,年仅24岁的黄山风景区公安局民警张宁海不幸坠入30多米深的悬崖。
我们应当这样认识张宁海的行为(B)①他具有无私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②他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③他对自己极其不负责任,行为错误④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责任”的含义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5、暑假期间,中学生小峰在网吧认识了社会闲散人员张某等三人,四人整日形影不离。
因上网缺钱,张某建议“干一票”,小峰虽然害怕,但为了“哥们儿义气”,参与了多次抢劫,小峰犯抢劫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6年。
这个案例警示我们( A )①在积极寻找友情的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善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②在外圈交往中应该十分谨慎③建立真正的友谊必须以分清正确与错误、正义与邪恶为前提④学生不能与社会上的人交朋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回首我空军发展之路,一位网友留言:我们建国初期勒紧裤腰带买了米格15,再到后来的歼-5,歼-6,强5,歼-7,歼-教6/7,歼-7Ⅲ,歼-8,歼-8Ⅱ,飞豹,枭龙,歼-10,歼-11,歼-11B,空警2000/200一直到现在的歼-20,为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感到骄傲!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 A )①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②核心是爱国主义③是支撑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精神支柱④是我们民族的灵魂,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任务三、非选择题训练1、郭明义,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全国红十字志愿者之星、鞍钢矿业公司模范共产党员、鞍钢精神文明建设标兵、鞍山市道德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希望工程突出贡献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等。
他用自己微薄的工资撑起了180个家庭的天,用6万毫升鲜血挽救了75条鲜活的生命,用20年执着的无私奉献激发了5000多人的爱心。
是新时期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一下问题(1)我们要学习他的哪些优秀品质?1、勇于承担责任2、无私奉献,不求回报3、对党和国家、人民的忠诚4、富有爱心5、关爱社会6、尊重生命(2)我们青少年如何让自己生命更有价值?1、养成亲社会行为,关心社会,服务社会2、勇于承担责任,敢于担当3、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身素质4、热爱祖国,传递社会正能量任务四、达标检测一、单项选择(每小题6分,共30分)1、随着手机无线上网业务的普及,拥有手机的中小学生用手机上网日渐时髦。
而一些手机网站上的不良信息也在中小学生的手机中悄悄传播。
为抵制手机网站中不良信息的侵害,作为未成年人,我们应该( B )①远离不良手机网站,培养高雅情趣②明辨是非,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③拒绝接触所有网站,以免受到侵害④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克服盲目猎奇心理A. 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据悉,上海世博会期间,陆续有约8万名园区志愿者、10万名城市站点志愿者和近200万名城市文明志愿者上岗。
志愿者服务世博( A )①有助于创建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一个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②是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对社会负责的行为③可以使自身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④会吸引众多关注的目光,使自己名利双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年关逼近,身为建筑承包商的孙水林,为了履行在过年前给工人们付清工资的诺言,雪夜中驱车千里从北京赶往湖北黄陂老家,一家5口不幸在冰雪路上命殁异乡;他的弟弟强忍悲痛,在年前了却了哥哥的遗愿。
他们的行为告诉我们( A )①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事的一种美德②讲诚信必然要付出沉重代价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建立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④无论许下什么承诺都要去兑现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4、2010年11月3日晚,腾讯公司突然宣布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
由于腾讯QQ拥有6亿注册用户,而360软件的用户量了高达3亿,因此中国绝大多数互联网用户被迫卷入360公司和腾讯公司的争端,不得不“二选一”。
这一争斗不但使腾讯股票市值蒸发逾百亿港元,也让360公司的上市计划受到影响。
这一事件给我们的启示是( C )A.竞争意味着“你死我活”,就要通过各种方式压倒对手B.竞争与合作是水火不容的关系C. 现代社会充满竞争,竞争对手不能相互排斥,而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D.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有了合作,人就能出人头地5、从汶川的抗震救灾到青海玉树的抗震救灾,从抗击云贵发生的大面积旱灾到最近一段时间的抗洪救灾,全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用坚强和团结谱写了一曲了一场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壮丽凯歌,彰显了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
这说明( A )①民族精神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②“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③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前提④抗击自然灾害,是我国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共20分)“香港好人”阿福,一位香港货柜车运输公司老板,一位徒步走中国为“中华骨髓库”募捐的志愿者,一位在汶川地震灾区奋战3个月的志愿者,最后倒在了青海玉树的土地上。
香港各大媒体高度评价了阿福的壮举,称赞他是“香港英雄”,“港人之光”。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联系所学知识,评价一下阿福的行为。
(4分)(1)、身为老板为社会他人所做的体现了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2)募捐、做志愿者说明他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有爱心、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2、你参加过哪些公益活动?(4分)爱心捐款、社会实践、植树、扶助老弱病残、志愿者活动3、参加公益活动有什么意义?(6分)(1)可以使我们进一步了解社会,增进关心社会的情感(2)有助于我们完成社会责任(3)帮助他人、方便他人,使他人渡过难关(4)使自我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5)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4、我们怎样用实际行动向阿福学习?(至少两方面 6分)(1)学习上刻苦努力,迎难而上(2)生活中有爱心,培养责任意识,主动承担责任(3)在做好自己的事情的同时,更多的去关爱社会,服务社会(4)当他人或者国家遇到困难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勇担重任,共度难关(5)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任务五、学习反思:1、通过本课学习完成了目标中的哪些内容?2、感觉哪些内容掌握的不到位?进行针对性的补救学习。
【教案】活动一:教师明确课题,多媒体出示复习目标,学生齐读复习目标,自由读道德品质包含的内容2-3遍。
(时间设置2分钟)活动二:预习交流展示,完成任务一(时间设置6分钟)1、学生在读记复习目标基础上,补充1我知道的道德品质有的内容2、教师明确任务:小组内交流展示列举的具有优秀道德品质的事例,每位同学都要展示,每小组内选出最优秀的三例,可以不是同一个同学的,以备班内交流展示3、学生小组内交流展示,选出本组的优秀事例,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所列举事例展现的是哪一种优秀道德品质4、各小组在班内展示活动三:学生根据课前所下发的知识网略,整体把握本专题所涉及到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时间设置3分钟)1、道德品质是个体在于外界接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与心理品质有所不同,但是二者又密切相连,要将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综合运用。
2、道德品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与他人、集体和社会、国家),每个方面还是和以前内容相同,侧重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问题活动四:完成学案任务二、三(时间设置18分钟)1、学生自我完成后师友合作,统一认识,解决疑难,不能解决的留到班内交流,教师巡视2、师友小组提出存在的疑问班内交流,其他小组帮助解决,教师引导3、如果学生没有涉及到,教师提出单选3让学生思考讨论,②说明扩大两岸交流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的说法是否正确,教师最后明确,这是个有效途径和方式但不是基础,基础是“一个中国”原则,这是不容含糊的。
4、非选择题部分,教师引导学生从材料中找出相关答案。
活动五:完成达标检测(时间设置14分钟)1、学生独立限时完成2、同桌互换试卷,3、教师多媒体出示答案,学生同桌互批,计算出成绩4、教师统计出优秀、及格人数活动六:学习反思,学生谈学习收获,完成学案任务五(时间设置2分钟)课后反思: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即将迎来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选择,本学期学习任务主要进行总复习,相对比较繁重,背负的压力明显增大,而且处于该年龄段的学生性情多变,须加强沟通与理解、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