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易:漫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易:漫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云易:琴棋书画与诗词歌赋- -漫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发表于2014 年04 月30 日

(前注:“艺术”一词,在很多场合下有不同的定义范围,但在此文中指广义的“艺术”,即包括了绘画,文学,音乐等等所有的表达情感的创作形式。)

上个世纪的80年代,在我就读的美术学院来了一位法国留学生。此人在美院读了差不多六年的研究生,之后在法国驻华大使馆做了为期一年的艺术专员。在中国的多年生活中,她几乎成了一个“中国通”,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能基本听懂四川话,写一手大多数中国学生写不出来的书法(绝没有夸张,虽然她并不能熟读中文,但她的书法作品如果没有签名的话完全可以被误看成古代大师作品)。在读书期间,她常去一家茶馆听川戏,经常还摇头晃脑地学唱。她把重庆的川江号子介绍到法国,亲自带着她在长江边上找到的两个地道川江号子歌手去巴黎参加世界各大河流民歌的比赛。毕业时,她带走了自己收集的大量中国传统艺术品(一共7大木箱,木箱约3尺高/宽,6,7尺长)。当时有流传说她是法国派来的“文化间谍”。不管这个传说是真是假,像她这样的西方“文化间谍”在中国近代和现代史上还真是数不胜数。

那么,为何西方人对中国传统艺术如此痴迷?笔者的答案是,因为中国的传统艺术,有着中国传统思想中不具备的普世意义。

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是100%的完全优越或者完全低劣,而是精伪并存的。如果我们把“文化”定义为一个民族的精神

领域创造的总和,那么文化的内容包括思想上和感情上的两方面的创造。笔者认为,中国文化中的思想部分–意识形

态(这一部分经常是狭义的“文化”定义中的全部含义)- 基

本上是非常消极的,是需要被当代中国人抛弃的糟粕;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感性创造部分,即艺术部分,则是中国文化的积极部分,是需要被中国人认识并保存的文化精华。

1,中国传统艺术的整体发展过程:从粗狂到精致

和世界其他任何一个民族一样,中国的传统艺术走过了一个从原始粗狂到精致复杂的过程。以视觉艺术为例,中国的艺术,不管是民间艺术还是精英艺术,留下的遗产都及其丰富: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商周的青铜器,流行于战国和两汉的画像砖,兴起于汉魏,繁盛于唐代的佛教艺术,还有最具中国特色的书画艺术,以及贯穿华夏文明始终的各种手工艺术,等等,每一种形式及每一个时代,都禀赋着不可被取代的独特风格。

中国早期的艺术品以粗狂为特征,具有和其他民族几乎完全

一样的风格。这似乎印证了人类同出一源的理论。最早的彩陶,和中东一带出土的陶器在制作工艺和艺术风格两方面几乎都毫无二致,说明了华夏祖先和中东原始文化的联系。陶器是出现在大多数原始部落的器皿,是人类学会制作工具的象征。中国的陶器和其他民族的一样,以简练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图案,凝重的色彩,记录了新石器时代人对大自然的原始印象。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商周的青铜器也具有浓厚的“异族”风格,标志着中国早期文明继续受中东文明的影响。虽然中国进入青铜时代晚于中东地区,但中国的青铜器的量之大,制作之精致,从目前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均为世界之最。这体现出中国在青铜时代高度发达的文明程度。商代的青铜鼎始于战国,盛行于秦汉的画像砖以其流畅奔放的动感见长。画像砖是在装饰的建筑材料(砖,石)上制作的艺术品。中国古代的画像砖其风格和技术极其独特,采用了模印(一种把在木质材料上制作好的图案模型印在砖坯上再烘烤之的

技术),雕刻(直接在石头上雕刻,主要是浮雕)等手法。

在画像砖中出现了大量的对人物和现实生活的描绘,其人物造型虽然夸张,但却动态栩栩如生,充满了强健的生命力(这种丰满的生命力在中国后来的艺术作品中再难见到)。东汉

画像砖东汉画像砖中国的手工艺品- 漆器,瓷器,玉器等等- 也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这些工艺品因其制作技术之精致,装饰图案之精美,都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

宝。其中漆器工艺更是中国文化的独创。中国的漆器早在原始时期就已经出现,并在以后的历史中不断发展和成熟,并在各个时代都显示出不同的风格。在湖南马王堆出土的大量汉代漆器延续了早期彩陶的原始古朴风格,其简洁的图案样式,浓烈的色彩(多为红,黄,黑),体现了早期华夏民族

的质朴的天然性情。汉代之后的漆器,色彩逐渐丰富,制作愈加细腻。中国的制漆技艺先后流传到东南亚和日本等地。值得一提的是,漆器技术在当代的日本被发扬光大,手工艺技术被机械工艺技术取代,使得这种精美的手工艺术品成了普通人都能消费得起的日常工艺用品。湖南马王堆出土的汉代漆器以漆器技术制作的古琴(唐代)始于汉魏,盛于唐朝的佛教艺术,是在宗教历史和艺术双方面都具有极高价值的巨大遗产。佛教艺术主要体现在石窟中的壁画和雕塑中。早期的佛教艺术在风格上有很重的异国(印度)情调,其内容多为佛教经书图解,造型极度简练,色彩单纯,给人以一种严肃阴深的视觉印象,体现了早期印度佛教中对人生的悲观态度。佛教艺术发展到隋唐以后,风格巨变,从阴暗苦涩到富丽堂皇,展示了佛教“中国化”的精神历程- 从悲观的厌世情节到享乐的入世情怀。最著名的佛教艺术遗产有敦煌石窟,云岗以及龙门石窟等。此外大量的经书插图艺术也是最为宝贵的艺术精品。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张木板插图画,就是佛教经典金刚经插图(现藏于大英图书馆)。敦煌壁画(北魏)

敦煌壁画(唐代)金刚经插图(木版画)民间艺术也是中国艺术传统不能忽略的一个重要部分。从民间年画,剪纸,到各地流行的风格各异的民歌,中国的民间艺术极其丰富多彩,更流传下华夏古老的也是在当今少见的对生命的热情。

如果说中国早期–尤其是新石器时代的和文明之初–的

艺术风格和世界其他各地的风格有很大的一致性的话,从汉朝以后,开始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貌,即在对现实的超越之后的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2,中国传统艺术最为显著的两个特征:和谐与单纯

“和谐”,是中国传统艺术风格的精髓。和谐首先体现在人和

自然的关系中。在中国传统艺术表现中,最强调的不是“真实”,而是“意境”。“意境”这个词听起来玄妙,其实不然。凭笔者的个人理解,“意”即主观,“境”即客观,意境相结合,就是主观和客观皆备的和谐状态。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在此可以和西方艺术做对比。西方现代的抽象艺术是只有“意”没有“境”的绝对主观,而西方传统的很多写实主义艺术作品,则是只有“境”没有“意”的对自然的被动模仿,由此,意境皆备的中国古代

艺术,其实是一种艺术上的理想境界。

意境也明显地体现在中国的传统诗词中。在古代士大夫们的眼中,文学是高于绘画的。“画”,强调的是被动的对自然的

描绘,而只有像写诗那样的“写”,才是把主观感受灌输于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