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家庭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文献综述

单亲家庭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文献综述
单亲家庭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文献综述

目录

一、相关概念 (3)

1.1单亲家庭 (3)

1.2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3)

二、研究历史 (3)

三、单亲家庭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4)

四、导致单亲家庭儿童社会性不良发展的因素分析 (4)

4.1家庭关系失衡 (4)

4.2单亲家庭儿童自我心理失调 (4)

五、应对策略 (5)

5.1调节对子女的期望水平 (5)

5.2加强亲子沟通,增强交往意识 (5)

5.3注意对单亲子女的性别角色教育 (5)

六、总结 (5)

参考文献 (6)

单亲家庭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文献综述

摘要: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家是安全的、快乐的。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单亲家庭作为一个特殊的家庭结构出现于社会之中。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对人的成长有巨大的作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儿童未来人格发展的方向和水平。然而单亲家庭儿童在社会性发展上所表现出的问题却相当严重。单亲家庭儿童社会性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对其以后的学习、人际交往有非常大的消极影响。因此,面对日益增多的单亲家庭儿童,我们有必要对单亲家庭儿童社会性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使每一个儿童健康地成长,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身体健康、对祖国现代化建设有用的人才。关键词:单亲家庭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一、相关概念

1.1单亲家庭

中国人口学者刘鸿燕认为单亲家庭的概念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1.家庭成员关系只有一种,即只有单一父亲或母亲与子女关系;2.子女应有年龄界限定,以成年为标准;3.子女的婚姻状况是未婚且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根据这三点,单亲家庭则应被定义为:只有父亲(母亲)一方与其未婚的年龄在18周岁以下的,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其中包括丧偶式单亲家庭、离婚式单亲家庭、未婚式单亲家庭或分居式单亲家庭。

1.2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儿童社会性发展主要指儿童在社会和家庭影响下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形成社会行为的过程。儿童社会化是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化一般应该包括三方面的任务:第一,儿童必须学习适当的行为表现,即这种行为表现必须是社会所认可的符合行为规范的。第二,儿童必须学习扮演其社会角色,学习其社会角色的职责,如男或女的角色,学生或女儿的角色以及团体成员角色等。第三,儿童必须发展其社会态度,使其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能够与不同的人进行各种活动。

二、研究历史

在我国,儿童社会性发展尽管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才日益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但发展迅速,在单亲家庭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领域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研究成果:

1.探讨单亲家庭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大都认为有消极影响,包括对儿童学习、对儿童心理、对儿童性格、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等方面有消极影响。如:员丽萍,《论单亲家庭子女人格的培养》,《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12月第5卷第4期;侯志阳,《单亲家庭儿童社会化问题探析》,《广西教育学学报》,2003年第2期。

2.探讨单亲家庭儿童心理特征,发现单亲家庭儿童心理特征多为消极,分析其原因包括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如:查颖,《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2月第24卷第1期;王风栋、张慧琴,《单亲家庭子女的个性、行为特征与教育》,《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19卷第2期。

3.分析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因素,包括:家庭、学校、同伴群体以及社会等。多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角度入手,探讨促进儿童社会性良好发展的对策。如:李坚敏,《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5年1月第25卷第4期;王勇,《论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化》,《兰州学刊》,2005年第5期;侯志阳,《单亲家庭儿童社会化问题探析》,《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三、单亲家庭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在残缺家庭里,儿童所得到的爱是残缺的,可能给处在社会化关键阶段的儿童带来终生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使孩子在角色认识、结识伴侣、职责承担和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出现偏差。单亲家庭与完整家庭儿童相比,单亲家庭儿童与同伴关系、与父母关系较差,自我评价过高,自我控制能力较低。其中陈会昌等人的研究表明:“与完整家庭子女相比,离异家庭子女与同伴关系、与父母关系较差,自我评价过高,自我控制能力较低,在情绪、品德、性格、学习等方面表现出问题的人数比例较高。

四、导致单亲家庭儿童社会性不良发展的因素分析

4.1家庭关系失衡

单亲家庭儿童社会性发展不良,根本原因是由家庭结构破裂导致家庭关系失调造成的。家庭关系失调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家庭关系失调的后果表现在家庭气氛沉闷。其次,家庭关系失调的后果还表现在家庭教育失当上。

4.2单亲家庭儿童自我心理失调

单亲家庭儿童自身的心理比较复杂。一个家庭解体,无论对离婚者双方还是对其予女心理损失都是极其严重的。家庭解体,受伤害最重的必定是孩子。单亲家庭儿童心理失衡主要表现为自卑孤独、孤僻抑郁、敏感多疑、冷漠暴躁等。

五、应对策略

5.1调节对子女的期望水平

在离异单亲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往往会出现两个极端,一个是期望过高,另一个是期望过低或不抱期望。因此,单亲家长要调节好对子女的期望水平,确立适度的期望值,把生活的支点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这样才不会让子女感到压力,才能促进子女健康成长。

5.2加强亲子沟通,增强交往意识

哈贝马斯强调交往对人的社会化的影响,所以为了单亲家庭儿童社会性良好发展,我们必须重视家庭内部成员的交往。单亲家长应当鼓励孩子参与社会活动,增强其交往意识。儿童社会性的发展,表现在“孩子与成人的关系”和“孩子与孩子的关系”两个方面。家长要多和孩子进行思想沟通,在精神上给予支持。单亲家长要认识到“以孩子教育孩子”是培养孩子社会性的有效措施,鼓励孩子多与其他孩子交往,让孩子在与其他孩子的相互交往中得到发展。

5.3注意对单亲子女的性别角色教育

从个体认知发展的角度看,性别角色的获得和发展也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过程。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和母亲对子女的影响作用是不同的。在单亲子女心灵成长的过程中,两个角色不论优劣,都是需要的。单家家庭的难题是:双亲应给子女的营养失偏了。因此,作为单亲家庭的家长要有意识地改变角色,调换位置去亲近孩子。除此之外,单亲家长还应调动亲戚、朋友中的性别资源,给子女适宜的影响,让其性别角色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培养健康高尚的人格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六、总结

单亲家庭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针对他们身上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每个个体身上存在的个别问题,各界都要加以重视,从关爱入手,促进他们社会性发展,使单亲儿童也能够身心和谐地成长,成为幸福的“社会人”。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单亲家庭儿童每天都要接触的环境,单亲家庭儿童处于这三者相结合的成长环境中,三者对于其教育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峻性和迫切性,形成坚固的三位一体,共同促进单亲家庭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要使家庭、学校、社会一起“联手”共同关心、爱护单亲家庭儿童,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成长的社会氛围,开创他们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著作

1.彭立荣主编,《婚姻家庭大辞典》,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10月,第1版,第48页。

2.刘鸿雁,《单亲家庭研究综述》,《人口研究》, 1998年3月,第22卷第2期。

3.陈会昌等,《离异家庭子女的社会性发展特点》,《心理发展与教育》,1990年第3期。

4.李幼穗著,《儿童社会性发展极其培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5.傅安球、史莉芳著,《单亲家庭子女心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10月版。

6.埃利斯·凯施莫著,《单亲家庭》,世界知识出版社(北京),1990年版。

7.阿德勒著,《自卑超越》,作家出版社,1986年9月第1版。

8.阿德勒著,《挑战自卑》,李心明译,华龄出版社,1996年版。

9.弗洛姆著,萨茹菲译,《爱的艺术》,西苑出版社,2003年6月版

期刊

1.李平、黄洁华。《单亲与完整家庭未成年子女心理状况比较研究》,《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年第15卷第13期

2.张洁、庄小薪,《单亲家庭与完整家庭教育模式及其子女性格发展的比较研究》,《云南师大大学学报》,2001年4月第2卷第2期

3.李强,《单亲子女教育问题及对策》,《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4.李学宁.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分析和对策[J].教育导刊,2004,(16)

5.查颖.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2)

5.张长燕.单亲儿童交往能力的培养

6.林仙.离异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包容性竞争及发展

包容性竞争促进包容性发展 在场的各位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专业,101034班的陈祥乐,很高兴能够以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的身份站在这里讲话,心里有点紧张,希望大家能够谅解。 言归正传,昨天收到演讲题目的时候我很是迷惑。首先,包容的字面意思是宽容、容纳。书上说包容是一种美德,它可以使你的人格得到升华,让你的心灵得到净化。那和发展有什么联系?于是我特意上网查了一下关于包容性发展的介绍才知道,原来“包容性发展”是胡锦涛主席在2011年博鳌亚洲论坛的年会开幕式演讲中提到的,并且被选定为2010年年会的主题。该主题的含义就是要使全球化、地区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利益和好处,惠及所有国家,使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效益和财富,惠及所有人群,特别是要惠及弱势群体和欠发达国家。 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包容性竞争”促进“包容性发展”。我所理解的包容性竞争就是要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前提下,还要顾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经济建设固然重要,它是社会发展的源动力,没有了经济基础,其他的都是天方夜谭。但是过于激烈、无序、残酷的强调经济发展,势必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动荡、对抗,最终也无多少和谐可言,甚至可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陷入功亏一篑、前功尽弃之险境。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包容性”的态度看待问题。我们不只要做到经济上与发达国家比拼、抗衡,还要拿出一部分经历来投入到我们的生态环境,精神文明以及政治文化等方面上来。例如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展现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更是体育竞技乃至更高的体育精神上面的竞争。这一点我们国家做的非常出色,2008年奥运会就是一个最好的见证。还有我们的载人航天技术,核武器方面的研究等,都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然而这些还是不够的,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与发达国家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例如科技的发展,医疗事业的发展,计算机的研究与应用等等,然而这些方面的竞争同样的也都体现了竞争的包容性,因此我们也要在这些方面投入一定的精力,争取更全面的发展。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第一部分:学前儿童情绪能力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情绪能力的发展 (一)对情绪的识别 幼儿能够通过面部表情识别他人的内心世界。 3 岁左右的大多数幼儿已经能够正确命名“快乐”的表情 3-4 岁的幼儿开始学会识别“伤心”和“生气” 4-5 岁的幼儿逐渐学会使用“害怕”这个情绪标签 研究表明,西方幼儿识别“伤心”早于“生气”,相反,中国幼儿识别“生气”早于“伤心”。研究者认为,这和中国父母的情绪表达习惯是相吻合的。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父母更重视自身的权威性,愤怒更容易维护个人权威,而伤心则被认为是内心脆弱的表现,因此父母更倾向于表现愤怒而非伤心,这样,中国幼儿接触愤怒的生活情境相对较多,对于?愤怒”的识别也相对较好。(二)对情绪的理解 情绪理解是指幼儿看不到表情也能够理解在一个具体情境下他人的情绪感受。例如,问一名幼儿:“妈妈给小明买了一盒巧克力,小明会有什么感受?大多数幼儿能够理解小明的情绪。这种情绪理解能力在幼儿阶段发展迅速。5一6岁的幼儿已经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体验给出合理的解释,而且与表情识别不同,幼儿对消极情绪产生的原因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与生活中消极情绪更容易引起成人和幼儿的讨论有关。 情绪表达能力的发展

情绪表达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强。出生时婴儿会表现出好奇、痛苦、厌恶和满足。两个月时,婴儿开始展露社会性微笑。2—7 个月出现的其他基本情绪是愤怒、悲伤、快乐、惊讶和恐惧。2 岁时,婴儿开始表现出复杂的情绪,例如尴尬、害羞、内疚、嫉妒和骄傲,这些情绪又被称为自我意识的情绪,都是在自我评价过程中产生的。最初这些情绪只有在成人在场观察他们的行为时才会产。例如:一个3 岁的孩子在一个高高的滑滑梯上独自玩耍并不会产生自豪感,但是当父母在旁边时,他便会很得意地对父母说:“看,我高不高! ”而父母故作激动的表情会让孩子感到非常满足,他会乐此不疲地滑下爬上向父母显示自己的本领。在父母的引导和强化下,幼儿逐渐将成人的评价标准内化,直到学龄阶段才能够在没有外部监督的情况下为自己的行为感到骄傲、羞愧或内疚。 三、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 (一)情绪调节策略的发展 1. 幼儿的自我情绪调节 初生婴儿的情绪调节比较困难。他们只能通过将身体从引起不愉快的物体旁边移开或是通过不断吸吮的方式减少某些不愉快的冲动,大部分时候他们只能通过哇哇大哭来发泄自己的情感2—3 个月的婴儿能够采用控制视觉注意的方法来调节情绪。例如:父母在逗宝宝时,宝宝乐不可支,但是突然会把视线移开几秒钟,宝宝的这一举动其实是为了获得片刻的休息,调节一下情绪,然后还想继续玩下去。 当婴儿够爬行或走路时,则会更加积极主动地采用接近或回避的方式调节情绪,如当看到一个发出较大声响的电动机器人时可能会表现出警觉,并爬到一边远远地看着 2—3 岁的幼儿通常采取独自游戏的方式来调节自己的情绪体验,因为在独自玩物游戏的过程

02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课题单元二学前儿童社社会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课时理论学时2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社会性的心理结构以及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特点;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制。 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的作用。 3.素质目标:尊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愿意成为儿童社会学习的正面榜样。 教学重点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主要教材参考资料李洪亮主编《幼儿社会教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3年,第1版甘剑梅主编《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 教学过程教学基本步骤与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分配 Ⅰ问题情境(导学) Ⅱ学习知识【情境分析】 情境:小乖乖成长记 2006年6月16 日:下午两点,伴随一阵哭声,小乖乖从孕育她的宫殿 里来到了这个世界…… 2006年6月18日:今天小乖乖睡觉的时候,很明显地笑过…… 2008年4月12日:妈妈下班回家,小乖乖看见妈妈非常开心,呵呵笑着 奔向妈妈…… 2009年9月10日:今天是妈妈送小乖乖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小乖乖不愿 意离开妈妈,她哭得很伤心的样子真让人难受…… 2011年6月1日:幼儿园举办庆“六?一”演出,小乖乖和小朋友们手拉 手唱歌跳舞,非常开心…… 2.问题:案例中的前后两次哭和前后两次的笑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3.小结:案例中的前后两次哭和前后两次的笑意义是不同的,其中蕴涵着儿童 社会性的产生与发展(生理性的哭与笑发展到社会性的哭与笑)。那么,儿童 的社会性发展有哪些特点,有哪些影响因素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单元二学 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一、社会性的结构 【图示讲解】 从构成成分上看,社会性包括社会性认知、社会性情感和社会性行为技 能。社会性认知是指个体与社会生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对人、对己、对事物 (如环境、规范和文化)的认知。社会性情感是指个体与社会生活相互作用 而产生的对人、对己、对事物(如环境、规范和文化)的情感体验。社会性 行为技能是指个体与社会生活相互作用中,学习并掌握的利于适应社会生活 的行为技能。 从具体内容上看,社会性主要包括自我意识、社会交往意识、社会环境 意识、社会规范意识、社会文化意识等五个部分。如图所示,个体与社会生 活相互作用主要包括自我与社会中的人的相互作用、自我与社会环境的相互 情境教学法 5分钟 讲授法 10分钟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的概念:社会性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也就是人们为了适应社会生活所形成的符合社会传统习俗的行为方式。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以及意义: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孩子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的。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有:亲子关系、伙伴关系、性别角色、亲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社会性发展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是儿童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未来的发展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最重要目标。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其亲生子女、养子女或继子女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通常被分成三种类型:民主型、专制型及放任型。不同的亲子关系类型对幼儿的影响是不同的。同伴关系的发展:对幼儿来说,影响同伴关系的主要因素是外表及个人性格。在儿童的交往中,有的孩子存在一些问题,成为交友困难的儿童, 他们是被忽视型幼儿和被排斥型幼儿。在幼儿期,要尽量帮助那些交友困难的幼儿,使他们逐渐被同伴接受。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以儿童性别概念的掌握为前提的,男女儿童通过对同性别长者的模仿而形成的自己这一性别所特有的行为模式,即性别行为。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影响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因素,一是生物因素,二是社会因素。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有:社会生活环境、儿童日常的生活环境及移情。攻击性行为的发展: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幼儿攻击性行为频繁,主要依靠身体上的攻击,并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受父母的惩罚、榜样、强化及挫折的影响。独生子女社会性的发展: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社会性无明显差异。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中可能存在两极分化现象。其产生的原因不外乎三方面:确实缺失、独特、家长—子女关系。为促进独生子女良好社会性的发展,应注意家庭教育和幼儿园集体教育。

关于包容性发展课堂教学方案实践研究

关于“包容性发展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包容性增长”概念的提出: “包容性增长”的概念最早是在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展望亚洲发展的报告中提出的,该报告指出“要把关注的重点从应对严重的贫困挑战,转向支持更高和更为包容性的增长”。随后各国政要开始频繁使用“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但是,真正使“包容性增长”为国人所熟知的则是胡锦涛主席在各种国际会议上的讲话。例如,在2009年11月的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胡锦涛主席首次倡导“包容性增长”;此后,在2010年9月16日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胡锦涛主席再次使用“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强调“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内涵丰富,包括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它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包容性增长倡导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成果,作为一种价值导向就是要让人民过上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包容性增长寻求的是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与可持续性。 核心词对教育教学价值的思考: 1公平合理分享成果:机会均等,公平参与,关注需求,成果分享,各得其所。 2 幸福而有尊严地生存:享受学习,激发兴趣,满足需求,个性发展。 3 协调可持续性发展:形成能力,掌握方法,产生愿景,渴望提高。 一什么是“包容性发展课堂教学”? 包容性: 本研究涉及的是学生,面对来自各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经历与基础、性格差异与适应能力不同、有各种不同需求以及发展目标的学生,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以人为本,积极评价不同的地域文化与个人生活背景对他人的影响,吸纳一切先进文化元素,尊重差异,鼓励竞争,“和而不同”,体现出首都教育的公平、公允的容纳特点。 主要特点应表现为:接纳、认同、完善、提高、发展

包容性发展理论

包容性发展理论 “包容性”已成为我国新阶段中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政策关键词。包容性发展要求机会供给、竞争参与及收益分享的有效协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我们也没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中国经济将会停滞不前。但发展过程中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拉大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进一步增长的严重问题,突出表现在收入份额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等方面。30年前,我们感叹中国反映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过低,还不到0.3,那是一种不正常的状态。30年后,我们又进入到了另一种不正常状态,2010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0.5,一跃而成为全球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这种锐变对于形成一个稳定的经济体是极其不利的,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基础结构在这种状态下其实并不稳定。 理论上看,一个国家内部最为稳定的结构被认为是椭圆形的社会阶层结构,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资源性的收入能够很好地补偿低收入群体。而现在来看,巨大的基尼系数使我们相信中国的社会结构似乎和金字塔模式更为接近。在金字塔模式下,国家所能获取的资源并不能很好地维系金字塔底部庞大人群的更好的需求,也难以创造足够的机会使金字塔底部人群的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推进这种社会结构的变革,促进金字塔底部的人群在不受制度限制的情况下,进入到椭圆形的中部去,已经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面对的重要课题。 如果单纯依靠政策的补给,显然是力不从心和不可持续的,我们需要的是基于自然生存法则的、能让每一个自由人都有机会受惠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原先的发展模式似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包容性的发展模式被认为是中国未来解决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之一。2009年11月,胡总书记出席新加坡亚太经合组织第17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就世界经济增长发表重要讲话,首次强调了“包容性、可持续、平衡的经济增长”。2010年 9月,胡总书记出席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再次强调

多元文化文献综述定稿

多元文化文献综述 【引言】 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信息流通越来发达的情况下,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新的文化也将层出不穷。我们在现代复杂的社会结构下,必然需求各种不同的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这些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就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也就是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多元文化。多元文化自诞生起一直广为国内外学者关注,不同的社会文化影响下,人们对其研究的出发点和立脚点也不同。多元文化不仅仅是我们今天社会的一种文化形态,也是人们思想信念、价值观念的承载体,一种特定背景下的意识形态。因此,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对于多元文化的研究更显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多元文化;多元文化教育 【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开始注意此问题,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直到今天,多元文化仍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根据中国知网上已载的论文数量看,自90年代初至今天,关于多元文化的研究论文整体上呈现一种逐年递增的趋势,尤其在我国融入全球化浪潮的2000年以来,更是达到了研究多元文化的高峰。从搜集到的相关研究文献来看,将多元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或文化状态的专著及研究较少,国内学者主要集中于对多元文化内涵的解读和多元文化的应用研究。 (一)关于多元文化概念的研究: 根据现有的资料来看,我国学者对多元文化这一概念主要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来分析的。在宏观上,大多学者把多元文化理解为一种不同于以往单一文化而是多向发展,具有包容性的文化的总体形态。例如,郑荣双(1999)认为,“多元文化是指在一个集团群体、社会共同体、区域联合体等系统中共存的, 并且在系统结构中存在着一定相互联系的几种文化,即它必须是相互联系的文化。”在微观上,多元文化指的是“人类群体之间价值规范、思想观念乃至行为方式上的差异。”①也有学者通过对多元与文化两个词的解释来分析,例如,陈平(2004)认为,“元”,“始也”,“端也”。②即每个元,都是一个开始和起端。从字面上看,多元文化,是指具有不同起始端点的文化。③多元文化早已成热门话题,国内学者大多认为多元文化既包括文化形式上的相互联系,也包括内容上的多样融合,但其准确内涵究竟是什么,迄今并无定论。 (二)关于多元文化的比较研究: 多元文化起源于西方,虽然我国对其研究起步晚,但研究者在利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对多元文化作了充分的探讨,尤其注重对“多元文化”、“文化多元主义”与“多元文化主义”的比较研究。例如,刘曙辉(2008)认为“文化多元主义是一种针对文化差异性和多样性的情境为克服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等偏见和歧视而强调不同文化独特性的事实描述或政策”④;王希(2000)提出,“多元文化主义既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历史观、一种文艺批评理论,也是一种政治态度、一种意识形态”⑤;韩家炳(2006)认为,“多元文化”、“文化多元主义”以及“多元 ①郑金洲:《多元文化教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②《中华大字典》,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102页。 ③陈平:《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载《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④刘曙辉:《文化多元主义的宽容困境》,载《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1卷第3期。 ⑤王希:《多元文化主义的起源、实践与局限性》,载《美国研究》2000 年第2 期。

社会融合文献综述

社会融合文献综述 1如何理解社会融合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融合”概念逐渐取代“平等”概念成为社会政策实践和研究中的核心概念之一。社会融合理论可以划分为一个基础和三个层次。一个基础,即社会融合的基础理论,包括脆弱群体理论、社会分化理论、社会距离理论和社会排斥理论。“社会融合”是一个动态的、渐进式的、多维度的、互动的概念(杨菊华,2009),是“一个综合而有挑战性的概念,而不仅仅具有一个维度或意义”(张文宏、雷开春,2008) o社会融合是迁入人口在迁入地逐步接受与适应迁入地的社会文化,并以此构建良性的互动交往,最终形成相互认可,相互“渗透、交融、互惠、互补”(周皓,2012)o 二、社会融合相关的国内外理论 许多研究在归纳总结“社会融合”理论渊源时认为,在众多流派中,“融合论”(Assimilation)(也称“同化论”)、“多元文化论” (Pluralism or Multiculturalism) 和“区隔融合论” (SegmentedAssimilation)是最为重要的三个理论(张文宏、雷开春,2008;杨菊华,2009) o西方关于社会融合的理论主要分为“同化论”、 “多元论”和“区隔融合论”三种。 “同化论”的代表人物有克雷夫科尔、特纳、帕克以及戈登(黄匡时, 2010; Park, 1924;马戎,2004)。①它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针对特定对象提出来的。这是一个族群内部传统文化逐渐消失,外部主流文化不断侵入的过程 (Simons 1901; Leonard & Kitsuse 1955 Spiro, 1955)。②但事实上,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其它地方,真正意义上的同化始终没有出现。“多元论”是相对于“同化论”提出的。它主张各群体内部应该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认同,保存原有的种族和族群文化(Berbrier, 2004)。③经验研究中,多元融合原本以种族移民为研究对象,之后扩展到妇女、同性恋、残疾人等弱势群体( Berbrier, 2002)④ 其最初是一种政治主张,目的是对抗具有明显种族歧视的同化论。它强调当移入地文化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时,新移民会倾向于维持原有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多元化的社会和经济秩序(Portes, 1980)。⑤“区隔融合论”主要是针对移民二代的融合而提出。它认为,移民的人力资本(教育、技术、文化)及他们在流入地最早遭受的待遇与社会融合模式之间存在互动(Portes 1995)o 三、社会融合的相关测量维度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

第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 第一节社会性及其对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 一、社会性简介 当一个人独处时,是谈不上"社会"的,但身边只要再有一个人,"社会"就构成了。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小社会;一个单位,也是一个小社会。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各种各样的"社会",人的生存一天也离不开社会。人每天都在各种小的、中型的、大的社会群体中,充当 着各种角色,表现着自己的"社会性"。你跟别人打交道的方式、你对别人的态度、你怎样受 别人的影响、你怎样影响别人……所有这一切,都是一个人社会性的表现以及表现自己的社 会性的场合。 (一)社会性的产生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大多数学者实质上都是把人类各种不同的需要归属于两大类, 即生物性(生理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生物性需要是指保存和维持有机体生命和延续种族的 一些需要,如对饮食、运动、休息、睡眠、觉醒、排泄、避痛、配偶、嗣后等的需要。动物 也有这类需要,所以这些需要也叫生理性需要或原发性需要;社会性需要是指与人的社会生活 相联系的一些需要,如劳动需要、交往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成就需要等。社会性需 要是后天习得的,源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属于人类社会历史的范畴,并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 不同而有所不同。社会性需要也是个人生活所必需的,如果这类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使个 人产生焦虑、痛苦等情绪。比如,人自出世之后便成为各种社会团体中的一分子。从婴幼儿 时期起,人就想与他人亲近、与他人来往,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许、关心、友谊、爱护、接受、 支持和合作。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不但没有因为自身力量的壮大而削弱这种需求,反而还 增加了这种需求。有人对绝对孤立状态下的人(如一些宗教团体成员、遇难船上的人、隔离实验的志愿参加者)的个案研究表明,长时间的孤独隔离会产生突然的恐惧感和类似忧虑症发生 的情感,并且隔离时间越长,产生恐惧和忧虑就越重。沙赫特也曾做实验说明:人是很难忍受长时间与他人隔绝的。所以,社会性需要是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 的一个根本特征。 我们这里所说的社会性,就是源于人类社会性需要而产生的。 首先,社会性是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的产物,人在交往中获得了社会性。当人一出生时, 由于他的身上还没有任何人类社会的烙印,他只是一个自然的客观存在,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自然人"。但是,由于这个自然人生活在人的社会环境中,与人进行某种形式的交往,学习该社会所认可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并把这种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内化,变为自己的行 为准则,使自己逐渐适应周围的社会生活。假如一个人远离了社会生活,失去了人际交往, 那他只能是个自然人,而永远不具有社会人所具有的社会性。 其次,社会性是人的社会化的内容和结果。作为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所获得的特征, 社会性几乎涉及了人自身智能以外的所有内容,即使狭义地界定社会性,它也涉及社会生活 中的各种个人属性,如情感、性格、交往、社会适应等等。 (二)社会性的内容 关于社会性的内容,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都在关注,但关注的角 度有所不同。 心理学家重视个体在社会性发展和演变中的那些心理规律,试图发现人的遗传因素、情 绪、气质、智力特征等怎样在其中发挥功能,以及个体之间、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教育学 家重视教育对儿童社会化过程的影响作用,试图寻找有效的措施和训练、组织方法,因此他

包容性社会发展:从理念到政策

包容性社会发展:从理念到政策 提要:本文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回顾了包容性社会发展相关理念的历史演进和理论脉络,对包容性社会发展的概念、政策要素和战略路径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我国关于包容性发展的理论探讨和政策实践。文章指出,包容性社会发展第一次提出了独立的社会发展计划,是真正以社会自身为政策目标的发展理念。在战略层次上,“包容性”作为社会发 展的内在机制和规律,不仅应该成为社会发展主流范式的核心理念,更应该操作化,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有效政策体系。关键词:社会包容包容性发展包容性社会发展一、引言 在战略层次考量社会发展范式,不仅是社会政策的基本视角,更是社会理论的内在企求。发展的终极目标和主要机制是什么,以及如何实现更加美好的发展,一直是政策制定者和理论工作者的关注所在。冷战结束后,“包容性”理念和政策逐 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共同青睐。不过,关于“包容性”的含义众说纷纭,其政策赋值更是取决于不同 的发展语境。因此,不仅是实践领域,理论界对包容性相关概念的理解和使用也莫衷一是,不同的学科背景往往有不同的取舍。这些主要由国际机构提出的概念,比如“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发展”,不可避免地体现了建言者的机构宗旨和诉求,将“包容性”镶嵌于经济增长的话语体系中,进而受到经济发

展理论和政策体系的接纳和推崇。在社会学话语体系中,“社会包容”并不是一个经典的概念范畴,尽管其思想源远流长。所以,社会学家们并未对国际机构提出的“包容性社会发展”概念有敏锐和充分的解读。但从现实经验看,包容性社会发展理念正逐步成为社会政策规划的主流思想。因此有必要对“包容性”相关概念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渐进的实践形式进行回顾和梳理。二、理念及相关概念发展包容性社会发展(inclusive social development)具有深厚的理论思想渊源。早期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对于“团结”的界定,以及后来印度籍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所言的“人类发展”,都从不同方面为包容性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溯源和实质机制。可以说,包容性早就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共同关注的议题。从社会学视角看,包容性社会发展的理念来源于社会整合、社会融合、社会凝聚等众多概念和思想。(一)理念来源社会整合(social integration)是个含义丰富或者说语焉不详的概念。兰德克曾指出,无法给出一般意义的社会整合概念,但可将其分为四类:文化整合、交流整合、功能性整合和规范性整合(Landecker,1951:332-340)。社会整合的内涵连续来源于社会学的宏大叙事,诸多经典社会学理论包含了社会整合元素,如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涂尔干的社会团结理论、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以及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等等。斯宾塞通过类似有机体生长

小企业的包容性发展

林恩茶业,有容乃大 摘要:包容性发展是国家层面的新战略思想,这种新战略是否能够应用于企业的发展,在中国企业的适用性如何,效果如何等都不得而知,尤其是中小企业在现实环境中能否运用这种战略思维获得发展还值得深入探讨。本案例描述了江西“林恩茶叶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林恩)在发展的过程中,运用“包容性发展”的理念克服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源不足及竞争等问题,通过与农户共同入股建立茶叶专业合作社,采取最低保护价收购全部原料,帮助合资企业打开国内市场,让每一个利益链上的人获利等“包容性发展”策略,建立其品牌与口碑,同时阐释了“包容性发展”内涵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林恩茶叶中小企业包容性发展 0引言 下午六点,南昌已经是傍晚时分,刚从广交会赶回来的林恩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利人踏着匆匆的步伐回到公司。一进大门,茶的清香就洗去了他满身的疲惫。走进办公室,桌上放着的几篮子新鲜的土鸡蛋,更让他由衷地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对于一个中小企业家来说,能够得到上游供应商----茶叶种植农户的尊重和支持,是一件很难得的事,可是袁利人却看似轻松地做到了,看着同行艳羡的眼光,只有袁利人自己心里明白,这一路走来,自己付出的艰辛与汗水。 1背景介绍 1.1茶叶行业背景介绍 茶叶是世界性三大消费饮料之一。当今,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种茶,其中有30多个国家能稳定地出口茶叶,而进口茶叶的国家遍及五大洲160多个国家和地区,钟情于茶饮的人超过20亿。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茶叶的年消费量更是超过300万吨,茶已经成为了世界性饮料。 在诸多产茶国中,印度、中国、斯里兰卡、肯尼亚和印度尼西亚五国的茶叶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总量的80%左右,在世界茶叶市场上具有主导性的作用。 1.2中国茶叶行业发展前景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园面积为世界第一,茶叶产量居世界第二位,历年来,我国茶产品出口也呈现了大幅增长势头,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茶,作为一种健康饮品、一种精神饮品、一种情感饮品、一种文化饮品,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喜爱和追求。目前,茶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六大保健食品之首,可以预测,茶将成为21世纪世界“第一大饮料”。我国是茶叶的故乡,有6大茶类,20个产茶省,8000万茶农,是名副其实的产

第七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第七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知识目标: 1、了解学前儿童性别同一性、性别稳定性、性别恒常性获得的年龄特点及发展顺序。 2、理解学前儿童性别差异的表现及性别差异的形成原因。 3、了解皮亚杰、科尔伯格道德认知结构理论,熟悉学前儿童道德判断的特点。 4、了解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的作用及特点。 5、熟悉学前儿童亲社会性行为、反社会行为的内容及特点。 技能目标: 1、了解如何培养和促进学前儿童的性别角色的发展。 2、掌握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培养方法。 3、形成关于学前儿童正确的道德认知、心理理论观点和科学育人的态度。

问题导入: 今天,对冬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冬冬要上幼儿园了。早上,妈妈送他的时候,冬冬边走边问:“幼儿园的小朋友多吗?”“老师凶不凶?”“幼儿园可以吃到汉堡包吗?”到了幼儿园以后,冬冬发现如果有新来的小朋友哭了,老师就会抱起他(她),冬冬也想让老师抱一抱,就假装大声地“哭”了起来,老师果然也抱了他,他很开心。晚上回到家,冬冬又问了妈妈一个问题:“为什么男孩子小便可以站着,而女孩子必须蹲着呢?” 第一节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获得 对于性别角色,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有不同的解释: 从生理学角度的解释是:“多多少少是根植于解剖学、生理学和早期经验之中,并在外貌、态度及行为上将两性分开来的那些相对稳定的特质。” 从心理和行为角度的解释是:“社会认定适合于男性和女性的性格、态度、价值观和行为。” 从社会学习理论角度的解释是:“性别角色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套与自己性别相适应的行为模式。” 根据科尔伯格的发展阶段理论,儿童性别角色的获得要经历性别同一性、性别稳定性和性别恒常性三个主要时期。儿童性别同一性、性别稳定性与性别恒常性间的关系具有以下特征:首先,性别同一性的产生早于性别稳定性,是性别稳定性和恒常性的基础;其次,儿童所处的生活情境对其性别恒常性的发展影响不大;再次,性别恒常性出现最晚,在9岁左右,儿童开始能够用言语解释性别的稳定性和恒常性。 (一) 性别同一性的获得 性别同一性是儿童对自己和他人性别的正确标定,即根据社会对性别角色的要求来确认自己。学前儿童的性别同一性出现的时间是1.5~2岁,但是由于文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第一部分:学前儿童情绪能力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情绪能力的发展 (一)对情绪的识别 幼儿能够通过面部表情识别她人的内心世界。 3岁左右的大多数幼儿已经能够正确命名“快乐”的表情 3-4岁的幼儿开始学会识别“伤心”与“生气” 4-5岁的幼儿逐渐学会使用“害怕”这个情绪标签 研究表明,西方幼儿识别“伤心”早于“生气”,相反,中国幼儿识别“生气”早于“伤心”。研究者认为,这与中国父母的情绪表达习惯就是相吻合的。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父母更重视自身的权威性,愤怒更容易维护个人权威,而伤心则被认为就是内心脆弱的表现,因此父母更倾向于表现愤怒而非伤心,这样,中国幼儿接触愤怒的生活情境相对较多,对于~愤怒”的识别也相对较好。 (二)对情绪的理解 情绪理解就是指幼儿瞧不到表情也能够理解在一个具体情境下她人的情绪感受。例如,问一名幼儿:“妈妈给小明买了一盒巧克力,小明会有什么感受?大多数幼儿能够理解小明的情绪。这种情绪理解能力在幼儿阶段发展迅速。5一6岁的幼儿已经能够对自己与她人的情绪体验给出合理的解释,而且与表情识别不同,幼儿对消极情绪产生的原因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与生活中消极情绪更容易引起成人与幼儿的讨论有关。 二、情绪表达能力的发展 情绪表达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强。出生时婴儿会表现出好奇、痛苦、厌恶与满足。两个月时,婴儿开始展露社会性微笑。2—7个月出现的其她基本情绪就是愤怒、悲伤、快乐、惊讶与恐惧。2岁时,婴儿开始表现出复杂的情绪,例如尴尬、害羞、内疚、嫉妒与骄傲,这些情绪又被称为自我意识的情绪,都就是在自我评价过程中产生的。最初这些情绪只有在成人在场观察她们的行为时才会产。例如:一个3岁的孩子在一个高高的滑滑梯上独自玩耍并不会产生自豪感,但就是当父母在旁边时,她便会很得意地对父母说:“瞧,我高不高!”而父母故作激动的表情会让孩子感到非常满足,她会乐此不疲地滑下爬上向父母显示自己的本领。在父母的引导与强化下,幼儿逐渐将成人的评价标准内化,直到学龄阶段才能够在没有外部监督的情况下为自己的行为感到骄傲、羞愧或内疚。

包容性领导的探索性研究

龙源期刊网 包容性领导的探索性研究 作者:段诚唐宁玉 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01期 摘要: 包容性领导的概念正在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对包容性领导的定义,学术界没有统一的认识,基于中国文化对包容性概念的理解,梳理包容性相关学术研究、文献,通过探索性访谈研究,对包容性领导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并提出包容性领导的价值。 关键词:包容性领导;中国文化;访谈 中图分类号: C936 ; ;文献标志码: A ; ; 文章编号:16720539(2016)01005306 一、前言 包容性概念是目前社会、组织管理共同关注的热点。2011年,主题为―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的博鳌亚洲论坛在中国海南举行。―包容性发展‖的理念以其高度的现实性与深刻的思想性,开始得到关注[1]。在经济发展方面,2010年举行的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前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了题为《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的 致辞,对―包容性增长‖进行了论述。陈柳钦认为,包容性增长是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状态的一种描述,并且这种状态至少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二是对所有社会成员的包容;三是平等的机会利用,这三者相互关联、相辅相成[2]。而实施包容性的社会政策应从弱势群体本身出发,倡导人人机会均等,从而用这种机会均等消灭因个体背景不同而产生的社会不平等[3]。在企业管理中,包容性被视为一种组织文化或一种领导方式,在多样性 越发复杂的组织管理中将对组织发展起到特别的作用,因此值得进行研究关注[4]。 另外一方面,新生代员工进入公司中对组织管理正带来越来越多挑战。不同年代的人经历不同的成长环境,带来更多个体差异,文化多样性越来越受到组织的关注,在不同组织中不同年代的人群的理念和行为表现与其他群体之间存在着差异,形成了更复杂的组织多样性,这给组织管理带来更多复杂性。迫切需要适应多样性管理的领导力理论的提出。 因此,从包容性发展看包容性社会,再到组织管理,为适应多样性的组织,我们拟探索包容性领导的概念,对现有学者关于包容性领导的概念的文献进行回顾梳理,结合对全国分布的员工关于包容性领导的访谈,提出包容性领导的概念,再对包容性领导的实践意义提出思考与建议。 本文认为,包容性领导行为在中国环境下既与上述定义有类似之处,也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被赋予了新的定义。通过梳理研究者历年的文献,在中国文化下对包容性的解释,以及访谈调研,本文试图对中国背景下的包容性领导的概念进行重新定义。

包容性发展

包容性发展:世界共享繁荣之道 2011年4月,以“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在中国海南举行。“包容性发展”这一理念以其高度的现实性与深刻的思想性,得到了各国与会人士的广泛认可。作为当今世界负责任大国,中国如何推进包容性发展,对于世界特别是亚洲地区进一步增强合作共享繁荣关系重大、意义深远。 一、发展的“包容性”: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新课题 “包容性发展”概念的形成,可以追溯到2007年由亚洲开发银行提出的“包容性增长”。亚行注重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包容性增长”明确了一国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要实现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种社会发展进步目标,提高社会公平的程度,即经济增长对其他各项社会进步目标的包容。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成就不能公平地由社会各阶层共享,经济实现了增长,但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增长的包容性问题,受到了国际社会和各国各界的高度关注。 在经济学意义上,“发展”与“增长”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产出的增加和经济规模的扩大;而“发展”则首先是指经济与技术结构的进步与现代化,同时包括通过经济增长摆脱贫困落后、消除文盲、改善卫生健康状况与自然环境等多个方面。 从“包容性增长”到“包容性发展”,“包容”的对象也得到拓展。除了要求在发展进程中实现社会公平等目标外,包容性发展还特别注重一国发展不损害其他国家的发展,不对其他国家构成不利。这是因为,一国经济的发展既会为其他国家创造贸易投资机会,也会因其战略与政策的负外部性对其他国家形成各种不利影响,导致其他国家发展的困难。因此,世界需要寻找各国共同发展、共享繁荣的道路。 包容性发展是当今时代各国普遍追求发展条件下促进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理念与发展思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一国的经济政策与发展方式必然会深刻地影响其他国家。共享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是世界各国必然要面临的一大选题。这就是包容性发展的实质。就现实而言,后国际金融危机的世界经济需要建立更为合理的发展格局,重建平衡,避免类似美国金融泡沫式的发展导致世界灾难的重演。这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望,为此世界各国的政策与战略之间需要相互包容。 对于亚洲地区来说,经济增长在全球领先,但是区域发展中的协调与合作也日益成为共同面临的新课题。今天的亚洲,发展这个主题普遍置于优先位置,但各国之间的发展竞争也相应更为激烈。尽管区域合作不断推进,但各国的发展政策对其他国家的不利影响并未受到足够的关注。因此,以包容性发展实现各国的共同繁荣已成为区域合作的共同要求。“包容性发展”在博鳌论坛15个备选主题中之所以被最终选定,也表明它受到了普遍认可与高度关注。 正如博鳌论坛副理事长曾培炎所说,包容性发展是不同国家、民族与公民共同发展、平等参与、成果共享的发展模式。与传统的发展模式相比,包容性发展将更具有开放性、普遍性、可持续性,缓解以往由于发展机会不平等造成的发展结果不平衡,做到权利公平、机会均等、规则透明、分配合理,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包容性发展也是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它将致力于消除不同民族间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的差异带来的障碍,共同应对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世界性难题,追求各个国家互利共赢、各种文明兼容并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实现包容性发展:国际经济合作的新领域 实现包容性发展的关键之一在于国际经济合作,既包括各国国内发展战略与政策的协调,也包括推进国际经济合作机制的形成与制度的建设。包容性发展旨在构建世界各国机会均等、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与传统合作单纯强调的市场开放和国际竞争相比,包容性发展更注重发展机制的兼容性、发展成果的共享性与发展条件的可持续性。

浅谈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浅谈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摘要 儿童期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当前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和教育对策及其意义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温暖、关爱、平等的生活氛围,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学会遵守规则,促进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关键词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儿童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在其生物特性基础上,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下,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培养社会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儿童心理特征。[1]经过这种心理特征的发生和发展,儿童由自然人逐渐成为能适应生活环境、能与周围人交往并以自己的独特个性特征体现自身的社会人。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对学前儿童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对于学前儿童社会性的概念界定不清楚并且存在分歧 学前儿童社会性教育在理论界定上存在不统一的现象,第一是人们对“社会性”的概念理解不统一,第二是人们对学前儿童社会性教育内容的界定不全面。综观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教育的研究,有关概念的模糊与不一致以及社会性内容的不确定,正是当前困扰这一领域研究的主要问题。人们只知道社会性的含义十分广泛,却无法对之做出明确的定义。 2、对0—3岁儿童社会性发展及教育的研究显得薄弱[2] 我们虽然不赞成“3岁定终生”这一观点,但是0—3岁阶段儿童的社会化经验将对其今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总体上说,0—3岁婴儿社会性发展及教育研究仍然是我国儿童社会性发展及教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仍与西方国家有较大差距。 3、对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社会化的研究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社会化问题应成为我国儿童社会化研究的重要内容。然而,综观我国已有的学前儿童社会化研究,社会性情绪情感发展及其教育的研究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目标上存在重理性灌输,轻情感体验的弊端。 二、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九章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概述

第九章学前儿童的社会性 教学目标: 1.掌握社会性概念和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2.了解儿童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的特点与表现 3.理解亲子交往的意义与引导的方法 4.社会性行为的培养和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儿童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的特点与表现 教学课时: 6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社会性概述 一、什么是社会性 原发性(生理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 社会性需要也是个人生活所必需的,如果这类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使个人产生焦虑、痛苦等情绪。比如,人自出世之后便成为各种社会团体中的一分子。从婴幼儿时期起,人就想与他人亲近、与他人来往,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许、关心、友谊、爱护、接受、支持和合作。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不但没有因为自身力量的壮大而削弱这种需求,反而还增加了这种需求。 有人对绝对孤立状态下的人(如一些宗教团体成员、遇难船上的人、隔离实验的志愿参加者、智利被困矿工)的个案研究表明,长时间的孤独隔离会产生突然的恐惧感和类似忧虑症发生的情感,并且隔离时间越长,产生恐惧和忧虑就越重。 所以,社会性需要是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根本特征。 当然,现代科学证明了,很多动物都具有社会性,但是动物的社会性远没有人类的复杂罢了。 当人一出生时,由于他的身上还没有任何人类社会的烙印,他只是一个自然的客观存在,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自然人”。但是,由于这个自然人生活在人的社会环境中,与人进行某种形式的交往,学习该社会所认可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并把这种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内化,变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使自己逐渐适应周围的社会生活。【各种不同的社会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是不同的:举例“东西方的礼仪”、“中国和韩国的礼仪”“古代和现代的婚姻、恋爱”】 自然人心理社会化社会人 儿童在和周围人群(主要是父母、祖辈等家里人)交往中,逐步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习惯、社会规范和特定的人际关系,即具有所谓一定的社会性。(书P105)(社会性是人的一种心理特性,它是指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建立人际关系,理解、掌握和遵守社会行为准则,以及人们控制自身行为的心理特性。)

第十san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第十三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一、填空题 1、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从一个,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 2、狭义的亲子关系是指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即;广义的亲子关系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作用方式,即父母的。 3、儿童的依恋行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和。 4、亲子关系通常可以分为三种:、和。 5、婴儿的依恋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和。 6、2岁以内儿童的同伴交往有三个阶段:、简单相互作用阶段和。 7、同伴交往有四种类型受欢迎型、、和一般型,和的儿童存在交友困难。 8、也称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行为。 9、影响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有:父母的惩罚、榜样、和。 二、单项选择题 1、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 A、社会性 B、社会性发展 C、性格 D、个性 2、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 A、亲情 B、依赖 C、依恋 D、依靠 3、所谓,是指一个人身上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特点。 A、性别角色 B、性别行为 C、性别同一化 D、性格 4、属于一种社会规范,是对男性和女性行为的社会期望。 A、性别角色 B、性别行为 C、性别同一化 D、性格 5、是指个体帮助或者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 A、亲社会行为 B、道德情感 C、到的体验 D、移情 6、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A、亲社会行为 B、攻击性行为 C、分享行为 D、道德感 7、是社会性发展的核心内容。 A、人际关系的建立 B、性别行为的发展 C、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D、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8、是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前提 A、分享 B、谦让 C、合作 D、移情 9、是幼儿期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主要方面。 A、谦让 B、合作 C、分享 D、援助 10、依恋一般在产生。 A、3个月左右 B、6个月左右 C、1岁左右 D、3岁左右 11、是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 A、父母的惩罚 B、榜样 C、强化 D、挫折 12、有些幼儿看多了电视上的打打杀杀镜头,很容易增加其以后的攻击性行为。在此,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主要是。 A、父母的惩罚 B、榜样 C、强化 D、挫折 13、壮壮为了别人手中的玩具而打他人,壮壮的行为属于。 A、敌意性攻击 B、工具性攻击 C、目的性攻击 D、意向性攻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