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自动化装配技术

合集下载

机械自动化加工技术在汽车制造行业中的应用

机械自动化加工技术在汽车制造行业中的应用

机械自动化加工技术在汽车制造行业中的应用第一篇范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自动化加工技术在汽车制造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汽车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本文将探讨机械自动化加工技术在汽车制造行业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一、机械自动化加工技术简介机械自动化加工技术是指利用机械设备实现加工过程的自动化,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传感器技术和机器人等技术手段,实现加工过程中的自动控制和操作。

这种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加工精度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二、机械自动化加工技术在汽车制造行业中的应用1. 提高生产效率机械自动化加工技术在汽车制造行业中可以实现大规模批量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例如,在汽车零部件的加工过程中,通过使用自动化设备,可以实现多个工序的连续加工,减少了生产时间和人工成本。

2. 提高加工精度和质量机械自动化加工技术具有高精度和高一致性的特点,使得汽车零部件的加工质量和精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在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的制造过程中,自动化设备可以精确控制加工参数,保证零部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从而提高汽车的整体性能和耐用性。

3. 降低生产成本虽然机械自动化加工设备初期投资较大,但长期来看,它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自动化设备可以减少人工操作,降低劳动成本;同时,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4. 提高安全性和环保性机械自动化加工技术可以减少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直接接触,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同时,自动化设备可以实现更加精确的控制,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降低环境污染。

三、结论机械自动化加工技术在汽车制造行业中的应用带来了显著的优势,包括提高生产效率、加工精度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安全性和环保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机械自动化加工技术将在汽车制造行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汽车制造业的发展。

第二篇范文聊到汽车制造,不得不提的一个关键词就是机械自动化加工技术。

那么,这个技术在汽车制造行业中究竟有何妙处?它又是如何改变汽车制造业的游戏规则的呢?让我们一起探究一下。

汽车装配工艺现状及发展趋势 汽车装配技术的发展趋势(最新)

汽车装配工艺现状及发展趋势  汽车装配技术的发展趋势(最新)

摘要: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底盘悬架的装配水平也逐渐提高。

在汽车总装工艺中,底盘悬架的装配主要是将悬架系统装配到整车上。

但是因为悬架的结构不同、车型不同,其装配工艺也不尽相同,而各有特点。

本文结合悬架结构及总装工艺,分析底盘悬架的装配工艺现状,同时对底盘悬架系统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关键词:底盘悬架;装配工艺;现状;发展趋势概述我国汽车产销已连续3年超过了1500万辆,已经成为全世界汽车生产、销售第一大市场,世界各大汽车集团均将目标瞄准了中国市场。

国内的各个汽车集团也不例外,都在扩建、新建、引进合资、海外建厂等,以扩大自己的产能,提升市场占有率。

总装配为汽车组装的最终环节,总装配工艺技术直接制约着汽车工业的发展。

目前各个汽车集团均在引进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装备。

而底盘作为汽车总装工艺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汽车总装车间均设置了专用组装线体及合装线体。

汽车装配又是汽车制造过程的最后阶段,底盘悬架装配工艺直接影响汽车质量。

如果在装配过程中,底盘悬架装配部到位、力矩未达到设计值或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汽车的安全性能、稳定性。

本文以汽车悬架系统装配工艺进行阐述。

1 悬架介绍1.1汽车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

底盘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成形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1.2悬架系统定义悬架系统就是指由车身与轮胎间的弹簧和避震器组成整个支持系统。

1.3悬架系统分类汽车底盘的悬架,当前可以分为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两种,主流的悬架种类主要是麦佛逊式独立悬架、交叉臂式独立悬架、多连杆式独立悬架以及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

如图1所示:2 悬架装配工艺现状2.1悬架组装以某款非承载式SUV的悬架组装为例,说明组装工艺。

车架总成---车架分装---总装流水线---安装前悬左右摆臂----安装左右转向节----安装左右减震器----安装后副车架-----左右后制动器----安装螺旋弹簧----安装左右后减震器2.2以汽车后悬架安装为例,设计状态为车辆半载荷。

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为了满足社会对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人才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制定本课程教学大纲,以指导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汽车制造与装配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汽车制造企业、汽车改装企业、汽车维修企业等领域从事汽车制造、装配、调试、检测、维修等方面的工作,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三、课程设置1.公共课程(1)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形势与政策、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创业教育等。

(2)自然科学类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物理、化学等。

(3)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体育、军事理论、创新创业等。

2.专业基础课程(1)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等。

(2)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金属学、金属材料性能、热处理工艺等。

(3)汽车原理与结构:汽车发动机原理、汽车底盘原理、汽车电气设备等。

(4)汽车制造工艺:汽车制造工艺学、汽车装配技术、汽车焊接技术等。

3.专业核心课程(1)汽车装配技术:汽车装配工艺、汽车装配设备、汽车装配质量控制等。

(2)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检测技术、汽车维修工艺、汽车故障诊断等。

(3)汽车制造企业管理:汽车制造企业运作模式、汽车生产流程管理、汽车质量管理等。

(4)汽车造型与设计:汽车造型设计原理、汽车结构设计、汽车外观设计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与交流等教学方法。

(2)实践教学:采用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1)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平台、在线课程等。

(2)传统教育技术手段:教材、教案、黑板、实物等。

五、课程考核与评价1.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

101978-中科新松-新松自动化装配检测案例

101978-中科新松-新松自动化装配检测案例

客户 天正 西门子电器
时间 2005年起 2011年起
生产线由自动及半自动设备、手工单元组成 包括装配工位、测试工位、包装工位、数据管理系统 装配和测试工序基本实现完全自动化
63
接触器生产线
低压电器
微型断路器
客户 天正 正泰 长城电气 环宇 华通机电 TCL国际电工 良信
起始时间 2002年起 2002年起 2003年起 2004年起 2004年起 2004年起 2005年起
变速器装配线、测试线 微型汽车、轿车、卡车、重型卡车 MT、DCT
其它部件装配检测线 涡轮增压器、离合器、喷油嘴
……
7
动力总成及附属部件
客户 东风朝柴 重庆力帆 杭州汽车发动机
马瑞利 上海交运动力 杭州前进 杭州依维柯 一汽解放变速箱 重庆聚兴 格特拉克 长城汽车 康明斯 中国重汽大同齿轮
起始时间 2004年起 2004年起 2004年起
85
其他行业应用
其他行业应用
其他行业应用
生产管理系统
基于十余年的工业自动化生产控制实战 经验
借鉴MES系统模块理念
集成生产现场质量数据的全面采集,实 时监控及分析现场的生产数据
实现对生产过程的信息化管理与网络化 监控
生产管理系统实现目标
生产现场状况工艺参数远程监控 制程品质管理,问题追溯分析 物料损耗、配给跟踪管理 生产排程管理,合理安排工单 客户订单跟踪管理,如期出货 生产异常,及时报警提示 设备维护管理,自动提示保养 OEE指标分析,提升设备效率 自动数据采集,实时准确客观 报表自动及时生成,无纸化 员工生产跟踪,考核依据客观
2010年起
天正
2002年起 上海天健
2010年起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毕业论文模板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毕业论文模板

精品合同,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毕业论文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各种先进的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汽车上,先进的电子控制技术使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减少了空气污染,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大大促进了汽车工业的发展。

而汽车的电子控制是从发动机开始的,而发动机的控制技术是从控制点火开始的,在各种工况下,可以通过ECU控制各个执行器从而获得最佳的点火提前角,使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及稳定性均处于最佳。

在整个工作过程中,都可对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通电时间和电流进行控制,不仅提高了点火的可靠性,而且可有效地减少电能消耗,防止点火线圈烧损。

采用爆燃控制功能后,可使点火提前角控制在爆燃的临界状态,以此获得最佳的燃烧过程。

关键词:丰田点火波形故障分析排除目录1 引言……………………………………………………………………………………………1.1 点火系的发展…………………………………………………………………………………2 丰田车系发动机点火系概述……………………………………………………………2.1 传统点火系统………………………………………………………………………………2.2电控点火系统………………………………………………………………………………3发动机点火示波器概述……………………………………………………………………4 丰田车系发动机点火系波形分析………………………………………………………4.1初级点火波形分析…………………………………………………………………………4.2次级点火波形分析…………………………………………………………………………4.3点火提前角信号分析………………………………………………………………………5 故障波形分析………………………………………………………………………………结论…………………………………………………………………………………………………1 引言汽油机点火系统的性能对汽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具有及其重要的影响,但是只有在点火系统满足一定的基本要求才后,才能能使汽油机的各项性能达到较好的水平,因此电控点火系应运而生。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课程简介1》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课程简介1》

?汽车车身制造技术?课程简介温馨提示:课程简介含课程定位、课程设计、课程特色、课程解决方案等。

其中,课程定位分析了本行业的现状及人才岗位需求,课程设计表达了本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特色突出了本课程较以往课程的优势等等。

课程定位1、汽车行业需求分析汽车工业作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工业水平反映,在国家开展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2021年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制造大国,2021至2021年全国汽车产量均到达2021万辆以上。

同时汽车产业出现许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面临着自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新四化〞开展趋势,汽车产业迈入了转型升级关键期。

在汽车行业“新四化〞转型升级背景下,汽车生产工厂“数字化〞升级过程中,自动化生产线越来越多,对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领域人才需求出现了新变化,由中汽人研究部发布的?2021汽车产业技能人员开展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高技能人才占比逐年提升,作为实现汽车强国梦想的重要保障,汽车行业技能人才当下仍然面临着人才总量缺乏,特别是结构不优、素质不高的问题。

汽车转型升级背景下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领域技术型岗位群对应的技术条件变化情况〔工艺、设备、材料等〕及劳动组织发生了变化,企业对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评价及人才培养也发生了变化。

2、区域汽车产业开展现状我校地处的龙泉驿区是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法生态园、中德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试验基地三大国家级产业平台所在地,成为四川省与成都市规划开展汽车产业的“主战场〞和国家级天府新区布局打造以汽车研发制造为重点的主体功能区和高端制造产业基地,已聚集一汽-群众、东风神龙、沃尔沃、吉利领克等11家整车制造企业和博世、李尔等300余家零部件企业,以及信通院、西门子、威马汽车等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龙头企业,形成涵盖全系车型和全链协同开展的汽车产业生态圈及整车产能240万台的产业集群,是全国第六大汽车产业基地。

2021年实现整车产量万辆,占全省90%、全市95%,汽车制造业产值亿元,区域经济总量连续8年位居全省县〔区〕域经济首位,综合实力位列全国百强区第27位、218家国家级经开区第18位,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省县域经济开展模范区等称号。

汽车制造工艺流程详解作业指导书

汽车制造工艺流程详解作业指导书

汽车制造工艺流程详解作业指导书第1章汽车制造工艺概述 (4)1.1 汽车制造工艺发展历程 (4)1.2 汽车制造工艺分类及特点 (4)第2章汽车车身制造工艺 (5)2.1 车身冲压工艺 (5)2.1.1 冲压工艺概述 (5)2.1.2 冲压模具及设备 (5)2.1.3 冲压工艺流程 (5)2.2 车身焊接工艺 (6)2.2.1 焊接工艺概述 (6)2.2.2 焊接方法 (6)2.2.3 焊接工艺流程 (6)2.3 车身涂装工艺 (6)2.3.1 涂装工艺概述 (6)2.3.2 前处理 (6)2.3.3 底漆、面漆和清漆 (7)2.3.4 涂装工艺流程 (7)第3章发动机制造工艺 (7)3.1 发动机铸造工艺 (7)3.1.1 概述 (7)3.1.2 铸造材料 (7)3.1.3 铸造方法 (7)3.1.4 铸造工艺参数 (7)3.2 发动机机加工工艺 (7)3.2.1 概述 (8)3.2.2 主要加工方法 (8)3.2.3 加工顺序 (8)3.2.4 机床及工具选择 (8)3.3 发动机装配工艺 (8)3.3.1 概述 (8)3.3.2 装配顺序 (8)3.3.3 装配方法 (8)3.3.4 装配精度及质量控制 (8)第4章变速器制造工艺 (8)4.1 变速器齿轮加工工艺 (8)4.1.1 齿轮材料选择与准备 (8)4.1.2 齿轮热处理 (9)4.1.3 齿轮加工 (9)4.1.4 齿轮检测 (9)4.2 变速器壳体加工工艺 (9)4.2.1 壳体材料选择与准备 (9)4.2.3 壳体检测 (9)4.3 变速器装配工艺 (9)4.3.1 齿轮装配 (10)4.3.2 同步器装配 (10)4.3.3 轴承、密封件装配 (10)4.3.4 总装与调试 (10)4.3.5 检验与包装 (10)第5章汽车底盘制造工艺 (10)5.1 悬挂系统制造工艺 (10)5.1.1 制造前准备 (10)5.1.2 零部件加工 (10)5.1.3 零部件装配 (10)5.1.4 调试与检验 (10)5.2 制动系统制造工艺 (10)5.2.1 制造前准备 (11)5.2.2 零部件加工 (11)5.2.3 零部件装配 (11)5.2.4 调试与检验 (11)5.3 轮胎制造工艺 (11)5.3.1 制造前准备 (11)5.3.2 橡胶部件制备 (11)5.3.3 骨架部件制备 (11)5.3.4 轮胎成型 (11)5.3.5 硫化 (11)5.3.6 检验与包装 (11)第6章电气系统制造工艺 (11)6.1 电池制造工艺 (11)6.1.1 电池包装配 (11)6.1.2 电池测试 (12)6.2 线束制造工艺 (12)6.2.1 线束设计 (12)6.2.2 线束制作 (12)6.2.3 线束测试 (12)6.3 传感器制造工艺 (12)6.3.1 传感器设计 (12)6.3.2 传感器制造 (13)6.3.3 传感器测试 (13)第7章汽车内饰制造工艺 (13)7.1 内饰材料加工工艺 (13)7.1.1 内饰材料选择 (13)7.1.2 内饰材料切割 (13)7.1.3 内饰材料压痕 (13)7.1.4 内饰材料热压成型 (13)7.2.1 内饰组件预装配 (13)7.2.2 内饰组件定位 (14)7.2.3 内饰组件装配 (14)7.2.4 内饰组件调整 (14)7.3 内饰表面处理工艺 (14)7.3.1 表面清洁 (14)7.3.2 表面涂装 (14)7.3.3 表面烫印 (14)7.3.4 表面保护 (14)7.3.5 表面检验 (14)第8章汽车总装工艺 (14)8.1 总装工艺流程规划 (14)8.1.1 工艺流程概述 (14)8.1.2 车身内饰装配 (15)8.1.3 底盘装配 (15)8.1.4 电器系统装配 (15)8.1.5 动力总成装配 (15)8.1.6 调试及检验 (15)8.2 总装线设备及技术 (15)8.2.1 装配设备 (15)8.2.2 检测设备 (16)8.2.3 信息技术应用 (16)8.3 总装质量检测与控制 (16)8.3.1 质量检测 (16)8.3.2 质量控制 (16)第9章汽车制造过程中的自动化与信息化 (16)9.1 汽车制造自动化技术 (16)9.1.1 自动化概述 (16)9.1.2 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16)9.1.3 自动输送线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17)9.1.4 自动检测与控制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17)9.2 汽车制造信息化技术 (17)9.2.1 信息化概述 (17)9.2.2 企业资源规划(ERP)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17)9.2.3 制造执行系统(MES)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17)9.2.4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17)9.3 智能制造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17)9.3.1 智能制造概述 (17)9.3.2 智能制造关键技术 (17)9.3.3 智能制造在汽车制造企业的实践案例 (18)9.3.4 智能制造发展趋势 (18)第10章汽车制造质量与生产管理 (18)10.1 汽车制造质量控制策略 (18)10.1.2 质量控制流程 (18)10.1.3 质量控制方法 (18)10.2 汽车制造生产管理方法 (18)10.2.1 生产计划管理 (18)10.2.2 生产线平衡 (18)10.2.3 精益生产与智能制造 (18)10.3 汽车制造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措施 (18)10.3.1 环境保护策略 (19)10.3.2 安全生产管理 (19)10.3.3 职业健康与劳动保护 (19)第1章汽车制造工艺概述1.1 汽车制造工艺发展历程汽车制造工艺的发展历程可追溯到19世纪末。

《汽车变速箱装配自动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汽车变速箱装配自动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汽车变速箱装配自动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零部件的制造精度和装配效率要求越来越高。

其中,汽车变速箱作为汽车动力传递系统的重要部分,其装配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整车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因此,为了提高汽车变速箱的装配效率和产品质量,设计并实现一套汽车变速箱装配自动测量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

二、系统设计目标本系统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汽车变速箱装配的自动化测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具体目标包括:1. 精确测量: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实现汽车变速箱各部件的精确测量,确保装配精度。

2. 自动化操作:通过自动化装配设备和测量系统,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3. 实时监控:实时监测装配过程和测量结果,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4. 数据分析: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提供支持。

三、系统设计1. 硬件设计本系统硬件部分主要包括传感器、自动化装配设备、控制计算机等。

传感器用于精确测量汽车变速箱各部件的尺寸和位置,自动化装配设备负责完成装配工作,控制计算机负责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和数据处理。

(1)传感器选择:选用高精度、高稳定性的传感器,如激光测距传感器、视觉传感器等,确保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2)自动化装配设备:采用先进的机器人和机械手等设备,实现自动化装配操作。

(3)控制计算机:选用高性能计算机,配备专业软件,实现数据的实时处理和分析。

2. 软件设计本系统软件部分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结果输出等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负责从传感器和自动化装配设备中获取数据,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输出模块将处理后的数据以图表等形式展示给操作人员。

(1)数据采集:通过与传感器和自动化装配设备的接口连接,实时采集数据。

(2)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滤波、数据转换、数据分析等。

(3)结果输出:将处理后的数据以图表等形式展示给操作人员,同时将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中以备后续分析。

整车装配实训报告(3篇)

整车装配实训报告(3篇)

第1篇一、实训目的本次整车装配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汽车整车装配的基本流程、操作技能和注意事项,提高学生对汽车结构的认识,增强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实训,学生能够了解汽车各部件的功能和装配方法,为今后从事汽车维修、装配等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训时间与地点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实训地点:XX汽车学院汽车实训中心三、实训内容1. 整车装配概述(1)汽车整车装配的基本流程:汽车整车装配主要包括发动机装配、底盘装配、车身装配、电气系统装配等环节。

(2)汽车装配的特点:汽车装配具有工序复杂、精度要求高、质量要求严格等特点。

2. 发动机装配(1)发动机部件的识别与检查:熟悉发动机各部件的名称、形状、材质和功能,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无损。

(2)发动机装配步骤:按顺序装配发动机各部件,包括曲轴、连杆、活塞、气缸盖、凸轮轴等。

(3)发动机装配注意事项:确保各部件安装正确,注意润滑和密封。

3. 底盘装配(1)底盘部件的识别与检查:熟悉底盘各部件的名称、形状、材质和功能,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无损。

(2)底盘装配步骤:按顺序装配底盘各部件,包括传动轴、悬挂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

(3)底盘装配注意事项:确保各部件安装正确,注意调整和校准。

4. 车身装配(1)车身部件的识别与检查:熟悉车身各部件的名称、形状、材质和功能,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无损。

(2)车身装配步骤:按顺序装配车身各部件,包括车门、车顶、车底、内饰等。

(3)车身装配注意事项:确保各部件安装正确,注意调整和校准。

5. 电气系统装配(1)电气系统部件的识别与检查:熟悉电气系统各部件的名称、形状、材质和功能,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无损。

(2)电气系统装配步骤:按顺序装配电气系统各部件,包括电池、发电机、点火系统、照明系统等。

(3)电气系统装配注意事项:确保各部件安装正确,注意接线牢固和绝缘。

四、实训过程1. 准备阶段(1)了解实训内容,熟悉实训要求。

自动装配技术

自动装配技术

自动装配技术学校:沈阳工学院专业:机械制造设计及其自动化班级:学号:姓名:什么是自动装配技术自动装配指的是一种利用自动机械或生产的货物的方式装配机器人和装配货物,至少部分是独立于人的控制操作系统的方法。

在大多数情况下,自动化的机器是用来生产产品使用标准化部件添加一系列特定的运动或活动通常被称为一个装配线。

在许多科技公司,医学研究和临床的公司和工厂,自动装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第十九世纪早期,1908和1915之间,自动化装配作为一个常规的制造实践是出世在像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公司。

通过规范中使用的零件的制造福特T汽车,除了用机械组装,福特是更好的能够生产数百本流行的车辆销售给世界各地的消费者。

这使得它更便宜和更快的生产汽车。

然后引入了许多其他行业作为这一成功的结果自动装配。

今天,许多工厂自动化组件,用于创建零件,然后组装各种消费产品,从食品到电子。

工人手上的过程监督和确保装配线的流量保持很长一段时间,最大限度地在最短的时间内生产出质量产品数以千计的能力。

多使用的机器需要仔细的校准和调整,而不需要任何其他人的相互作用。

医学的研究设施食品加工植物通常使用自动化装配过程在人类接触危险区域或可能造成污染的产品。

机械手操纵或机器人装配设备用于处理产品系统在一个密封的环境以减少这方面的风险。

技术人员在玻璃的障碍,保持产品的安全与人类接触,但允许质量管理过程。

大型制造企业使用更大的自动化装配过程包括重型机器设备放在一起的大型产品的使用,如汽车。

在这些环境中的装配系统是由一个中央控制中心只有几个工人操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装配汽车的独立。

虽然这种形式的制造业似乎代替了工人,它改善了装配和在许多行业,减少人身伤害和失败率,使汽车的消费者更实惠。

1.自动装配系统的典型机构有哪些①槽轮机构②板形凸轮间歇传动机构③能自动找正孔中心和对正孔轴线的弹性随动架式手腕—使轴产生微小位移④能自动找正孔中心和对正孔轴线的弹性随动架式手腕—使轴产生微小偏移⑤垫圈自动装入工作头⑥螺母自动装入工作头⑦槽口铆接的操作情况举例: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更多的企业都在选择自动化机械装配,如同富士康在近来三年内要增加100万台机器人来解决员工问题。

塑型加工中的自动化装配

塑型加工中的自动化装配

塑型加工中的自动化装配一、塑型加工概述塑型加工是一种将材料通过外力作用使其改变形状和尺寸的加工方法。

它广泛应用于金属、塑料、陶瓷等多种材料的加工领域。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快速发展,塑型加工中的自动化装配技术逐渐成为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关键。

自动化装配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还能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1.1 塑型加工的基本原理塑型加工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外力对材料进行塑性变形,使其达到预定的形状和尺寸。

这种加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锻造、挤压、拉伸、冲压等。

塑型加工过程中,材料的内部结构和性能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1.2 自动化装配技术的发展自动化装配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简单的机械自动化到现代的智能自动化的转变。

现代自动化装配技术集成了计算机控制、传感器技术、机器视觉和等多种先进技术,能够实现更加复杂和精细的装配作业。

二、塑型加工中的自动化装配技术自动化装配技术在塑型加工中的应用,涉及到从原材料的准备、加工过程的控制到最终产品的装配等多个环节。

以下是一些关键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2.1 原材料的自动化处理在塑型加工的起始阶段,原材料的自动化处理是确保后续加工顺利进行的前提。

自动化技术可以应用于原材料的搬运、定位、切割和预热等环节,提高原材料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2.2 加工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塑型加工过程中,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可以精确控制加工参数,如压力、速度、温度等,以适应不同材料和产品的需求。

自动化控制系统通常包括传感器、执行器和计算机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调整加工过程。

2.3 产品装配的自动化产品装配是塑型加工的最后阶段,自动化装配技术在此阶段的应用可以大幅度提高装配速度和质量。

自动化装配系统通常包括机器人、传送带、定位系统和装配工具等,能够实现产品的快速、精确装配。

2.4 质量检测与反馈在自动化装配过程中,质量检测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自动化质量检测技术可以实时监测产品尺寸、形状和性能等参数,及时发现并纠正生产过程中的偏差。

自动变速箱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自动变速箱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自动变速箱工作原理一、综述如果你开过自动档的车的话,你就知道自动档和手动档有两大区别①自动档没有离合器,不像手动.②自动档不用换档,把档把拨到DRIVE D档就行。

③自动变速箱(加上扭矩转换器TORQUE CONVERT有勺地方叫它湿式离合器)和手动变速箱(加上离合器)用完全不同的方法做到了相同的功用。

Hg Eturl 业汽车中自动变速箱的位置跟手动变速箱一样,自动变速箱的主要作用就是把引擎的输出变换出很大的速度变化范围输出到驱动轮上。

奔驰CLK自动变速箱的解剖图宝马7型的6速变速器手动和自动变速箱之间一个很重要的不同就是,手动变速箱通过把不同直径的齿轮锁住到输出轴上来达到改变齿轮比,而自动变速箱却用同一组齿轮的不同排列来产生不同的齿轮比。

那组齿轮叫做行星齿轮一个自动变速箱是两个行星齿轮组合在一起组成的一个整体从左到右:圈齿RING轮GEAR行星载体PLANETCARRIER和两个太阳齿SUN GEARS 任何行星齿轮都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太阳齿行星齿和行星齿载体圈齿每个组成部分都可以变化成为输入,输出或者静止。

选择不同的组合, 就可以得到不同的齿轮比。

这样的话一组齿轮毋需和其他齿轮联上,分开就可以输出不同的齿轮比。

把两组齿轮排成一行就可以得到四个前进档和一个倒车档。

FljrwtiMl •Gofwwclml toOutput Power Flow(gjyOQQ Mr/* 验uft扭矩转换器(也叫湿式离合器)TORQUE CONVERTER工作原理如果你读过上面关于手动变速箱的讨论,你就知道引擎是通过离合器和手动变速箱连接的。

如果没有离合器的话要停车的话就非得把引擎关掉。

但是用自动变速箱的汽车是不用离合器的。

它使用的是扭矩转换器。

现在我们来看看为什么自动变速箱需要扭矩转换器,扭矩转换器的工作原理和扭矩转换器的优点和不足。

和手动变速箱一样,自动变速箱的汽车也需要在车轮和变速箱静止时能够让引擎仍旧能够转动。

汽车无极变速知识点总结

汽车无极变速知识点总结

汽车无极变速知识点总结一、汽车无级变速的原理汽车无级变速技术是一种通过离合器和变速器组成的系统,其原理是通过调整变速器内部的传动比例,使得发动机的转速和车轮的转速相匹配,从而实现汽车的加速和减速。

1.传动比传动比是指发动机转速和车轮转速之间的比值,传统的手动变速箱通过离合器和齿轮组合来调节传动比,而无级变速技术则通过调节液压或电控系统来实现。

传动比的调节可以使得发动机在最佳转速范围工作,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

2.离合器无级变速技术中的离合器起着连接和分离发动机与变速器的作用,它的设计和控制对于汽车的启动、加速和减速过程至关重要。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压盘和分离轴承来实现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连接,通过控制压盘的压力来调整传动比。

3.变速器无级变速技术中的变速器采用了钢带、液压元件或电动机来调节传动比,使得汽车在加速和减速过程中可以实现平稳的驾驶感受。

传统的变速器需要通过齿轮组合来调整传动比,而无级变速技术则通过调节液压或电控系统来实现。

4.电控系统无级变速技术中的电控系统起着调节变速比和控制离合器的作用,它通过传感器和计算机控制变速器的工作,使得汽车可以根据驾驶人员的操作实现平稳的加速和减速。

电控系统还可以根据车辆的行驶状况实时调整传动比,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性能表现。

二、汽车无级变速的优点无级变速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手动变速箱和自动变速箱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 平顺性:无级变速技术可以实现无级变速,使得汽车在加速和减速过程中可以实现平顺的驾驶感受,提高了车辆的舒适性。

2. 燃油经济性:无级变速技术可以使得发动机在最佳转速范围工作,提高了汽车的燃油经济性,降低了燃油消耗。

3. 动力性能:无级变速技术可以根据车辆的行驶状况实时调整传动比,提高了汽车的动力性能,使得汽车在加速和爬坡过程中更加出色。

4. 操作便利:无级变速技术可以通过电控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减轻了驾驶人员的操作负担,使得驾驶更加轻松。

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课程标准

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课程标准

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课程标准《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课程类型:修课方式:编写人:编写系部:审核人:制定时间: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2.开课时间:第2-2学期3.学时/学分数:56学时/XX学分4.课程类型:核心专业课5.授课对象: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二课程定位以及性质《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是本院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

本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程主要介绍:1、机械装配分类2、汽车装配的组织形式3、发动机装配工艺4、变速器的装配工艺5、汽车总装配工艺过程6、汽车检测线7、汽车检测项目及标准8、汽车调试技术2.前导课程:《汽车结构与拆装》《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汽车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后续课程:《质量工程》《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三课程目标描述(一)能力目标描述1、了解汽车装配工艺分类;2、掌握汽车互换性装配技术要点;3、能够对活塞、连杆分组装配的活塞销进行分组检测;4、掌握调配法、修配法装配技术技巧,能够解答装配工艺尺寸链;5、能够调整主减速齿轮啮合和轴承轴向游隙;6、能够对汽车转向、制动、灯光进行调试操作。

(二)知识目标描述1、了解汽车装配的分类和组织形式2、了解汽车发动机装配工艺特点3、了解自动变速的装配特点4、熟悉汽车总装配的工艺路线。

5、了解汽车检测的有关工艺。

6、了解装配尺寸链的计算。

7、了解汽车检测后的调试工作。

8、了解汽车的整车检测标准。

(三)素质目标描述1、培养学生汽车生产现场的管理能力;2、使学生能够根据工艺文件要求,对汽车整车及部件进行调试;3、学生能够对汽车整车进行检测,保养,维护;4、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5、技术资料的使用和收集,工作计划的制定等社会能力的培养,使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得到全方位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编号章节课程内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和建议学时其他1汽车总装配工艺设计概述1了解汽车总装配基础知识;2、掌握汽车总装配工艺设计的内容和所需编制文件;3.简单了解几种主要汽车总装配线型式。

汽车AMT技术

汽车AMT技术

汽车AMT技术关键字:汽车AMT 自动变速器AMT(Advanced Manufactuing Technology,先进制造技术):人们往往用AMT来概括由于微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等给传统制造技术带来的种种变化与新型系统。

具体地说,就是指集机械工程技术、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等多种技术为一体所产生的技术、设备与系统的总称。

要紧包含: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集成制造系统等。

AMT是制造业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之一,但并非充分条件,其优势还有赖于能充分发挥技术威力的组织管理,有赖于技术、管理与人力资源的有机协调与融合Advanced Manufactuing Technology,先进制造技术。

在汽车方面AMT有另一说法,AMT 代表机械式自动变速器,这个比较特殊,其具体情况就是他以手动变速器为母体,将手动变速器的离合器分离及换挡拨叉等靠人力操纵的部件实现自动操纵。

即通过电动或者液压动力实现。

驾驶员操纵汽车与自动变速的一样。

这样就实现了手动变速器的自动化。

即汽车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

汽车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是在干式离合器与齿轮变速器基础上加装微机操纵的自动变速系统。

它能根据车速、油门、驾驶员命令等参数,确定最佳挡位,操纵原先由驾驶员人工完成的离合器分离与接合、换挡手柄的摘挡与挂挡与发动机的油门开度的同步调节等操作过程,最终实现换挡过程的操纵自动化。

AMT保持了原有机械变速器的基本结构,比较常用的进口AT(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器),具有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成本低、易于制造、工作可靠及操纵方便等优点,特别是其省油的特点适合于我国大、中巴与载重车应用。

AMT全称之Automate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中文叫做电脑操纵液力换档机械式变速箱。

其工作原理是在机械变速箱(手动档)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要紧改变手动换档操纵部分。

即在总体传动结构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加装微机操纵的自动操纵系统来实现换档的自动化。

试析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自动化装配技术

试析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自动化装配技术

并设计 出这些物料与其周 围其他硬件 的连接状况 三个步骤依 需要 大量 的人工 。 对于产 品装配 , 生产现场有不 良率偏高 的情形 , 而这 关 系. 并且每一步骤都涉及到诸多的信息流 。 些不 良品大部分是 因为人员装配错误所造成 . 而导致这个错误 的原 因 次进行 .
2 . 2装配限制模型 在于设计时并没有考 虑到进行装配生产时人员对于产 品的装配认知 . 在一个装配式 的产 品之中 . 包含着许 多零部件 . 而这些 发动机和 导致许多发动机和变速箱装 配的位置不对 . 而导致装配的产品不 良。 则会产生互相干 扰的限制 . 例如先 装了发 以往为了避免量产后 才发现错误 . 在一个产品在开发之初或是 对 变速箱在进行装配 的时候 . 则会造成其他部分装配时的障碍。为 产 品 做 设 计 变 更 时 .供 应 商 需 先 完 成 一 个 实 体 原 型 ( P h y s i c a l 动机和变速箱 的某个部分之后 . 装配 的顺序在整个装配的作业 中也扮演非常重要的 P r o t o t y p i n g , P P ) , 以测 试产品的各项 机能 , 而其顾客也可 以根据这个 实 了避免这个情形 . 它可以保证 发动机 和变速箱在进行装配时的顺 畅 体原 型. 来 确认 产品是否在各方 面无误 . 是否可 以符合 自己产 品的用 角色 .
下. 本文首先分析 了汽车发 动机和 变速 箱 自动化装配技术的应用思路 , 进 而探讨 了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 自动化 装配系统 的构成。
【 关键词】 发动机 ; 变速箱 ; 自 动化 ; 装 配技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程分析 图形 : ( 2 ) 利用 绘图软件绘制出 3 D元件 的贴 图 , 并进行相应材 1 . 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 自动化装配技术的应用思路 ( 3 ) 利用虚拟实境软件设计装配 当中的各种物料之 间的 生产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就是一个以装配为主的生产线 。 在现场 料质量 的设定 :

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自动化装配技术分析

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自动化装配技术分析

AUTO PARTS | 汽车零部件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自动化装配技术分析卢昌云贵州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贵州省福泉市 550500摘 要: 随着我国加强了国产汽车的研发力度,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不断增多。

但是与国外汽车生产技术相比较,国产技术水平仍比较低,这其中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汽车变速箱和发动机技术上。

国产汽车受到进口汽车变速箱生产技术的影响,逐渐倾向于使用新技术,朝着性能优化和简单化的方向发展。

当前,我国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自动化装配技术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为广大客户提供性能优良、安全可靠的汽车。

关键词:汽车 发动机 变速箱 自动化装配技术从当前我国国产汽车的研发情况来看,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起步时间较晚,相关技术的发展还很不成熟,尤其是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研发技术,特别是在发动机以及变速箱上面,仍然需要依靠国外的技术。

1 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自动化装配技术应用思路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就像是一个以装配为核心的生产线路,在生产现场需要大量的人力参与。

在装配产品上,生产现场可能存在不良率的问题,而这些不良产品大部分是由于装配工作人员的失误造成的,其主要的因素是由于汽车设计过程中并未考虑到人工对汽车装配生产带来的影响,导致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在装配中经常出现错误,进而出现产品不良的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装配错误的问题,在开发产品之处或者是变更汽车设计的时候,汽车供应商通常会首先制作一个实体的原型,测试产品的各项机能是否符合标准,这样客户还可以根据实体原型确认产品的质量,是否符合自己的使用要求。

如果发现问题,可以要求供应商进行修改或者是变更设计,一直到确认没有错误之后,才可以进行产品的大量生产。

生产实体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如果还停留在设计变更阶段,通过开发汽车试题原型为汽车装配工作人员做设计评估,从而进一步改善产品。

但是这种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周期也比较长。

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并不具备可行性。

因此,结合自动化虚拟实境技术,以虚拟模型的方式代替原先的实体原型,不仅降低经济成本,而且还可以缩短周期。

航空发动机关键装配技术综述与展望

航空发动机关键装配技术综述与展望

航空发动机关键装配技术综述与展望发布时间:2022-11-15T09:23:27.194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第7月第13期作者:黄杰[导读] 发动机设备被广泛应用在各种机械工程中,有关部门对发动机装配技术要求十分严格。

黄杰AMECO西南航线中心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摘要:发动机设备被广泛应用在各种机械工程中,有关部门对发动机装配技术要求十分严格。

航空发动机是典型的高复杂度、高精密性、高集成度机械系统,其高性能、高安全性、高寿命需求以及日益增长的批量化生产需求对生产质量和效率提出了很高要求。

航空发动机装配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核心技术,相关研究得到国内外科研机构及相关企业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总结航空发动机典型装配工艺与技术体系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航空发动机尺寸和质量估算方法及特点、自动化装配工艺装备等主要研究方向,并对未来航空发动机装配精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航空;发动机;装配技术;展望引言航空发动机是极为复杂、涉及多学科、集成诸多尖端技术的工程机械系统,其研制水平是国家科技实力、工业基础、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

在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航发)成立、“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之后,我国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能力取得显著进展,但因绝对难度大、启动时间晚而与世界顶尖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根据WorldAirForces2021相关数据,在数量上,我国军用飞机不到航空强国的1/4;在构成上,我国战斗机中的二代机占比超过45%,而发达国家基本淘汰了二代机。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与国际地位的提升,一些国家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相应的国际形势发生明显变化。

国防实力是大国博弈的基础和支撑。

我国应尽快突破国产航空发动机关键核心技术,促进航空发动机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和科技自立自强,以此增强空域控制权并保障国家安全。

1航空发动机尺寸和质量估算方法及特点分析航空发动机尺寸和质量估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利用统计数据拟合的经验公式计算法;二是根据部件简化构型计算发动机部件质量的构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工艺与装备·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王技术
测爨测试技术。

物流输送技术,{弋码打露及识嬲技零
是物流输送中的主要技术,可以猩运送零件的同时对
零件进行识别追踪‘21。

·60·霭4上汽齿轮变速襁装配线
2发动机和变速箱装配线制造目标
装配线对产品的最终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发动机和变速箱生产厂家对装配线越来越重视,
裁遗爨标也越来越离,现代纯酶发动撬装配线裁遮强
标包括质量控铡设计到过程的每一个步骤中,设备簏
保证其应有的能力和功能,每一个工位的操作都具有
唯一性(装配线能保证操作工的装配时不会产生任何
错误),生产线皇动讫、智能化、数字化,在装配工芝过
程中锟及时发现震萤缺陷,发动枧下线质量稳定并霹
预测,最终给客户提供近乎零缺陷的产品。

装配线制
造商的首要任务是实现这些制造目标。

3发动机和变速箱装配线制造目标的实现所
依存的关键技术
上面提到的发动机和变速箱装配线制造目标的实
现所依存的关键技术是多方面的,主要关键技术有以
下死个方蘑。

(1)机器入技术
装配机器人是工业生产中,用于装配生产线上对
零件或部件进行装配的工业机器人。

常用的装配机器
入主簧有平面关节型(SCARA)装配撬器人、垂直多关
节黧装配机器人穰童焦坐标墼装配褫器入。

其中平面
关节型装配机器人是一种精密型装配机器人,具谢速
度快、精度高、柔顺性好的特点。

獯直多关节型装配机
器人大多具有6个盘由度,可以农空闻上任意一点确
定经意姿势p,。

臼前国际上已经出现双臂装配机器人,相比传统
的单臂装配机器人,它可以完成更复杂的装配动作。

双臂装配机器人的关键技术主要为双臂运动轨迹规
翅,双譬的协调控制及双臂操诈力、力矩控制等。

在经
过了多年的设计改进之后,日本安川MOTOMAN系列
双臂装配机器人已进入到产品化阶段。

国外也开始了
双臀机器人应用于汽车装配的可行性探索,并对双臂
视器入豹装配牲簏迸行了分桥H1。

通过机器人可以实现自动柔性拧紧(图5),每台
机器人可以集成1—4个拧紧轴,’甜以实现自动伺服变
轴距,可以自动换套筒,最适用予多品种混线柔性生
产。

概器人还可实现对多种零件、多个平匿的柔性涂
胶(图6),自动涂胶工位机器人除完成涂胶功能外,还
能实现涂胶头的清理,油浸保护,最大限度的保证了系
统的可靠性积使用寿命。

 万方数据
2009年第3期·工艺与装备·
桁架机械手搬运路线需采用防护设施,防护设施
下面可设物流通道,保证物流畅通,定位精确,可以解
决人机工程和损伤工件问题。

(3)防错技术
防错是一种在工艺过程中识别和消除人工和自动
操作错误的方法,可以通过限位开关、视觉系统、条形
码系统、智能料架、光电传感器、机械防错等多种方式
来实现。

防错的种类主要有防漏拧紧、拧紧顺序防错、防零
件漏装、防漏操作、防止零件装错、托盘姿态防错、托盘
与工件的匹配防错等。

装配线的防错水平是装配线档
次的重要指标之一。

(4)在线过程验证技术
过程验证是指利用功能性试验进行验证的技术,
作为工艺流程的一部分,是检查缺陷问题的一种有效
方式。

发动机在线过程验证环节相对较多(图9),主要
有发动机曲轴回转力矩检测、曲轴轴向间隙检测,发动
机总成泄漏测试,气门拍打试验,气门密封检测、锁片图6缸体底面机器人柔性涂胶机激光检测,活塞环检测等。

变速箱在线过程验证主要
(2)桁架机械手技术
有压装力和位移监控、在线测量选垫片、气密试验等。

桁架机械手可以实现高速、高效、高精度的搬运功
能。

桁架机械手根据实际需要可做成双臂的、单臂的,
搬运行程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跨度可达十几米
或更长(图7、图8)。

图8缸盖导管压装上料桁架机械手
图9发动机在线过程验证举例
(5)功能试验技术
功能试验是通过与制造和产品工程中规定的功能参数完全一致或模拟类似的数据对产品质量进行验证。

有代表性的功能试验有发动机冷试台架,泵功能试验台架,喷油嘴属性台架,如使用空气作为替代介质进行模拟操作。

目前发动机装配线上配置冷试设备已成为普遍要求,发动机在线冷试后可以减少发动机热试的比例,节省热试机的设备投入,节省大量的能源,减少排放。

(6)总线控制技术
总线控制方式是目前国内外普遍应用在工业环境下的一种控制方式。

从电气安装技术角度,在总线方式下用来连接现场电器元件的I/0处理单元,如PLC
·61.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自动化装配技术
作者:孙立琴, 丛明, 赵强, 温海营, SUN Li-qin, CONG Ming, ZHAO Qiang, WEN Hai-ying
作者单位:孙立琴,SUN Li-qin(大连豪森瑞德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辽宁,大连,116036), 丛明,赵强,温海营,CONG Ming,ZHAO Qiang,WEN Hai-ying(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辽宁,大连
,116023)
刊名: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英文刊名:MODULAR MACHINE TOOL & AUTOMATIC MANUFACTURING TECHNIQUE
年,卷(期):2009,(3)
被引用次数:0次
1.程振彪国外汽车装配及质量控制技术发展趋势 1999(02)
2.张小林浅析汽车发动机装配线规划设计 2008(12)
3.董欣胜.张传思.李新装配机器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期刊论文]-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7(08)
4.Park Chanhun.Park Kyoungtaik.Kim Doohyung Design of dual arm robot manipulator for precision assembly of mechanical parts 2008
5.段明皞.苏锡年.朱晓民汽车发动机装配线控制系统研究及应用[期刊论文]-制造业自动化 2008(02)
6.李宏虚拟装配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期刊论文]-现代制造工程 2004(12)
7.朱海霞柔性、精益、零缺陷--第四届汽车发动机现代制造技术国际研讨会纪实(上) 2008(09)
1.期刊论文张国锋凤凰涅磐大齿步入新的发展轮回-汽车零部件2009(3)
中国重汽集团大同齿轮有限公司(简称大齿)坐落于驰名中外的云冈石窟所在地--大同,是生产重型汽车变速箱和汽车发动机齿轮的国有大型企业.经过三次技术引进和持续不断的技术改造.公司现已形成年产重型汽车变速箱1 2万台、汽车发动机齿轮60万件的生产能力,其主导产品重型汽车变速箱和汽车发动机齿轮均为山西省标志性名牌产品.
2.期刊论文罗绍兴.王延波.LUO Shao-xing.WANG Yan-bo汽车双联主动齿轮的冷锻成型工艺-汽车工艺与材料
2001(10)
介绍了汽车变速箱中的一个关键零部件一双联主动齿轮的冷态镦粗、挤压及冲孔的复合成型工艺.该生产工艺自动化程度高、成型质量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锻后机加工的工作量,节约了大量的金属原材料及机加工成本.
3.学位论文杨力军湖北天俊公司汽车零部件营销策略2009
中国加入WTO后的几年中,中国汽车工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汽车市场全面启动,汽车产量2008年达到近800万辆。

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有力支持,作为生产汽车发动机关键零部件之一的变速箱同步器锥环产品的公司,天俊在国际市场运作方面己经拥有成熟的经验,但是面对中国汽车工业这几年的井喷式发展和中国特有的市场环境都要求天俊公司这个零部件企业如何适应这个新的竞争环境,新的发展趋势。

本论文从营销战略管理的基本原理出发,对中国汽车产业和汽车零部件产业
的营销环境进行了分析。

同时结合汽车变速箱同步器锥环的0EM市场和售后市场,从品牌定位,市场细分,渠道策略,定价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天俊公司变速箱同步器锥环在中国OEM整车市场和售后市场采取的营销战略。

文章随后分析了天俊公司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品牌定位不清,产能不够,售后渠道混乱,研发投入不够,产品成本高,市场开拓不力,在此基础之上,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改进建议。

伴随战略的改变和面临全新的市场环境,天俊公司应该注重市场调查,合理地进行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的选择,从分析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着手,加强品牌定位,制定相应的价格策略,强化研发,攻占中高端市场,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渠道的管理和国际市场的开拓,从而适应国际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hjc200903016.aspx
授权使用:广东工业大学图书馆(gdgydxtsg),授权号:1c5388ac-95c0-47a0-853a-9ebc00b61a03
下载时间:2011年4月5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