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与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与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可以分为六个历史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初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继续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调整时期;深化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期;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时期。造成大学生思想变化的原因与经济的发展、校园环境、家庭教育理念、社会舆论的导向以及西方观念的影响相关。因此,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思想,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多方面的努力。
标签:改革开放;大学生;思想;探究
一、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历史变化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初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六中全会)。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重新确立。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上是复杂多样的,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求真务实的精神日益突出,但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信条初见端倪。
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十二大—十三大)。党的十二大开始把中国带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政治轨道,并且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经济迅速发展,社会思潮呈现多元化,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上也出现了偏差,如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严重泛滥,过于重视个人价值,思想观念多元化等。
3.继续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调整时期(十三大—十四大)。党的十三大报告正确分析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为制定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供了科学依据。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大政方针,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作为中心议题。这些政策的提出使人们在思想上更加理性。大学生在这一阶段,一方面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争做“四有新人”,另一方面也表现为自我意识较强,倾向于实用主义价值观。
4.深化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期(十四大—十五大)。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上,总体呈现复杂化、多样化趋势,功利主义倾向开始出现,学生对学习的目的性产生了偏差。
5.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十五大—十七大)。党的十五大要求知识分子加强学习,提高自己,努力成为先进思想的传播者、科学技术的开拓者、“四有”公民的培育者。十六大郑重地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在了党的章程上,作为我党长期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上,总体上仍保持科学的价值
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行动的指南。但受市场经济负面作用的影响,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抬头,学习的功利色彩变重。
6.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时期(十七大至今)。党的十七大对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出新的部署,更加重视促进教育公平。这一时期我国政治局势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发展,使广大大学生充满信心,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充满希望。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上,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人心,人生目标选择更加理性。
二、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观念变化的原因浅析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探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的发展引发大学生思想的转变
首先,不同的生产力水平导致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差异。从纵向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水平提高,科技不断进步,大学生的思想更加开放更加自由;从横向来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行了“优先发展东部”的战略,东部经济较为发达,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更加新颖。中西部经济虽然相对落后,但是大学生对国家政策意识的认同感很强,更加踏实勤劳。然而生产力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如东部大学生过分注重享乐,艰苦奋斗精神缺失,富裕的生活条件引发节约意识的淡薄等。
其次,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差异。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开放性、自主性也催生出大学生高效率、高信誉、注重自我发展等优秀品质。但市场经济的弊端也影响着当代大学生,过分推崇金钱万能,导致诚信意识的缺失,法制观念的淡薄。
最后,个人财富的悬殊引起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差异。这种差异刺激大学生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以创造更多的财富。可是个人财富的差距客观上容易引起大学生的攀比情绪,会产生嫉妒的心理,导致大学生思想的偏差。
(二)校园环境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邓小平非常重视教育和科技工作。他多次说过:“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①,“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我看这是关键。”②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才不再仅仅是知识层面上的佼佼者,道德和心理也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尺度,因此,现代高校普遍重视“两课”教学,广泛开展了德育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积极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另外,校园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对大学生思想的变化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目前一些高校的周边环境并不是特别健康,学校周边譬如网吧、KTV等娱乐场所的泛滥,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因此纯净校园周边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氛围显得尤为重要。
(三)家庭教育理念的不同导致大学生思想的变化
当代的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是家中的掌上明珠,家庭更加注重对他们的教育,使他们更好的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现代化技能。但是独生子女多数又在父母的溺爱中成长,缺乏体验生活、投身实践的机会,自主意识较差,从而使得他们在面对时下激烈的社会竞争时,往往不知所措,思想上也很难承受。
(四)社会舆论对大学生思想的导向作用
改革开放初期,信息较为闭塞,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束缚了人们的思想的延伸。随着报纸电视等媒体业的发展,信息更新的速度在加快,在这些是非混杂的信息中,需要有正确的社会舆论做导向。大学生接收信息的速度快、容量大,但很难判断信息的准确度,容易受到社会舆论的左右。
(五)西方观念的传入导致大学生思想的偏差
随着改革的深入,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念和资产阶级自由化等思想也逐渐被大学生熟知。然而某些西方国家传播的思想,正是淡化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的武器。而当代的大学生思想过于单纯,不能认识到问题的危害性,不能对事物做出客观正确的判断,容易接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观点。
综上所述,引起大学生思想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对其思想进行引导和规范。
三、如何规范和引导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的思想观念
(一)社会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首先,树立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如今社会舆论的主流是健康的,是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相适应的,但也不乏其中有不良的舆论导向。舆论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因此需要在全社会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避免西方资本主义极端思想麻痹大学生头脑,让大学生认识到西方国家传播资本主义思想的本质,即“淡化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③。要保证大学生的主流思想健康积极,对国家对社会主义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
其次,构建绿色网络环境。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大众传媒,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信息资源共享,无限制交流等需求,然而环境的复杂性以及缺乏有效地管理和保护,造成了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缺乏甄别的能力。社会应该关注大学生上网的目的性,为学生上网提供应有的条件和指导,为学生制造利用网络的学习氛围;整顿和规范网吧,遏制暴力、色情、迷信等不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信息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