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专业课程教学方法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探讨【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01
本人从事一年级《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根据中职学校学生的升学和就业的需要,在教学中,我认为《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主要涉及四类主要的知识块:硬件组装(匹配)、故障检测、软件安装及软件测试。下面具体探讨“硬件组装”、“故障检测”、“软件安装”及“软件测试”四类主要的知识块如何按照“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⒈“硬件组装”知识块
该知识块的教学组织与实施一般过程为:课堂设计——示范引导——模仿试做——纠错重做——复述总结。主张课堂组织以学生小组为中心,内容教学以任务为驱动,形成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探究式学习氛围。各环节具体操作要求如下:
课堂设计——将社会需要设计为相应的课堂学习行为,形成以培养专业能力为核心、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为两翼的课堂教学预案。
示范引导——主讲教师进行操作示范,在此过程中结合录像、课件、网络、软件进一步向学生展示操作的全过程。
模仿试做——学生在观看完老师的演示后开始动手实际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发现个别错误与一般错误。
纠错重做——及时纠正个别错误,集体讲评一般错误,之后让
学生重做一些步骤。
复述总结——最后老师对操作步骤进行复述,特别提醒容易出错的步骤和环节,总结整堂课技能要点、方法要点和社会需要要点。
例如,在“为系统安装网络硬件”课例中,抓住其中的网卡安装、插槽选择、金手指的接触情况、网卡类型的选择,ip地址的设置等几项关键技术,而在网络原理、网络iso的分层则一带而过只作简单介绍。教师先讲解示范,接着由学生试做,同时教师巡回指导,发现个别性问题,及时指导解决;针对一般性问题,教师则讲评纠错;之后对一般性问题容易出现的环节,让学生重做有关步骤。
2.“故障检测”知识块
“故障检测”包括硬故障和软故障的检测,硬故障是指计算机硬件出现的问题,软故障是指软件运行出现的问题。该模式的一般过程为:课堂设计——预设故障——分组讨论——尝试修复——纠错重试——分析总结。上课前教师提前预设若干个可控制故障,上课开始时分组讨论每个故障产生的原因,在讨论的基础上小组尝试排除故障。这种模式采用问题驱动来展开。各环节具体操作要求如下:
课堂设计——将社会需要设计为相应的课堂学习行为,形成以培养专业能力为核心、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为两翼的课堂教学预案。
3.“软件安装”知识块
“软件安装”包括系统软件安装和应用软件安装,以及多操作
系统安装。“软件安装”行为引导教学模式的一般过程为:课堂设计——软件介绍——安装提示——学生安装——个别辅导——总结提高。本模式教学以问题或任务为驱动展开。各环节具体操作要求如下:
课堂设计——将社会需要设计为相应的课堂学习行为,形成以培养专业能力为核心、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为两翼的课堂教学预案。
软件介绍——介绍所要安装的软件背景知识,包括软件的开发商、版本的演化、最新版本的功能等。
4.“软件测试”知识块
“软件测试”就是用软件对硬件系统进行性能测试,目的是观察或比较不同品牌的组件的性能表现。“软件测试”行为引导教学模式的一般过程为:课堂设计——布置任务——分组操作——结果报告——比较分析。这个过程采取任务驱动来展开。各环节具体操作要求如下:
课堂设计——将社会需要设计为相应的课堂学习行为,形成以培养专业能力为核心、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为两翼的课堂教学预案。
布置任务——软件测试包括两类任务,一是匹配性测试,一是系统优化测试。教学中可以选择某一类任务或两类任务组合进行。
分组操作——学生在明确任务后开始分组测试。
结果报告——对小组测试参数进行分析,形成一个有说服力的
组件选择方案或匹配优化的测试报告。
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现在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各个学校都有许多淘汰的计算机,但它们都还可以正常使用。我们可以利用它们建立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验室,在加上一些典型的、比较新的演示教师机,基本就能满足教学要求,解决学生的动手操作问题。上述大部分教学都应该在组装与维修的实验室进行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在本课程中还有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那就是实训部分。《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训的目的是锻炼和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动手综合能力。学生可在基本掌握各部分内容的基础上集中进行相关实验,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实训,提高学生的软硬件安装水平和排除故障的能力。
本课程考试改革的目的旨在加强学生技能、能力培养,使学生重视实践性技能的学习。课程考试采用抽签抽取问题决定操作考试和口试内容的考试方法。通过建立涵盖《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各关键技术的项目库,给出各操作项目的难度系数,考试前将这些操作项目作为考试内容公布给学生,让他们全面准备,这些项目涉及组装、测试、维护和维修的主要方面,目的是要学生全面掌握操作内容。考试时,让每个学生随机抽取一个项目,学生先口头陈述本操作项目的原理、方法、步骤和过程等,然后再进行动手操作,操作完成后学生还可以再作补充陈述。教师根据操作与口试结果,以及所选择项目的难度系数,以操作与口试7:3的比例给学生评定本
课程考核成绩。具体安排为整个考试总时间为3小时,包括口试和操作考试。口试陈述、答问30分钟,其余时间为操作考试时间,操作完成后学生还可以再作补充陈述。
考试程序为:
(1)学生抽取考试项目。
(2)根据项目名称,口头陈述本项目的原理、方法、步骤和过程,期间老师根据学生陈述情况随时提出问题,学生口头回答。老师做好相应口试记录。
(3)学生进入操作考试,教师和辅导教师全程监控,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4)操作完毕,有需要再陈述的学生可以提出补充陈述要求,否则离开考场。监考老师合议评定学生考试成绩。
如上面的考题学生基本都能回答正确,这样进入社会工作后,基本可以达到用人单位对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的要求。那我们的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
附加:
本课程所需要的实验条件:
1、一个具有电脑能正常运行的组装机房,计算机的各个硬件:要跟上市场步伐:
2、学生能有一个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修的市场调查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