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的配镜原则

合集下载

弱视儿童的远视配镜原则

弱视儿童的远视配镜原则

弱视儿童的远视配镜原则
弱视儿童的远视配镜原则是:
1.根据散瞳验光结果,以矫正视力最佳为原则,给予配镜
处方。

2.轻度远视(远视度数小于+2.00DS),一般不必配镜,
而中高度远视的配镜应依据散瞳验光的结果,以最佳矫正视力时的最高度数进行配镜。

3.对于伴有内斜视的弱视儿童,应首先考虑矫正内斜视,
其次才是视力矫正。

4.定期复查视力,每半年至一年重新散瞳验光一次,以便
及时调整眼镜度数。

遵循这些原则有助于有效控制并改善弱视儿童的远视状况。

弱视、斜视

弱视、斜视

精选完整ppt课件
21
斜视
精选完整ppt课件
22
斜视
(三)、视标检查法 单视标检查法:红色滤光片法、单马氏杆检查法、双马氏
杆检查法 注:“内同外交” 内斜视为同侧性复视;外斜视为交叉
性复视。 (1)红色滤光片法:5M处放置一点光源,把红色滤光
片放在患者右眼前,患者右眼看到红色点,左眼看到白色 点,如果两点重合,说明没有斜视;如果红点在右,白点 在左,为同侧性复视,说明是内斜视,需加底向外的三棱 镜矫正,直至两点重合,所加三棱镜度数即为斜视度数; 如果红点在左,白点在右,为交叉性复视,说明是外斜视, 需加底向内的三棱镜矫正,直至两点重合;如果红点在上, 白点在下,为右上斜视(或左下斜视),需在右眼加底向 下三棱镜(或在左眼加底向上的三棱镜),直至两点重合。
全矫,试镜后症状消失;上隐斜用BD下隐斜用
BU 。
精选完整ppt课件
34
斜视
旋转隐斜
……双眼围绕矢状轴旋转的功能有程度差 异的倾向,但能为融合所控制维持双眼单 视
按病因分为:光学性、特发性
矫治:光学性旋转隐斜为眼的斜向散光或 眼镜的斜向轴位造成,需要适当调整斜向 柱镜的轴向和光度;特发性旋转隐斜无有 效矫治方法。
9
弱视
2)散光的配镜原则:无论近视散光还是远 视散光都要足矫。如散光度过高,患者不能 一次接受足矫,可考虑在半年内分次逐步矫 正。
3)屈光参差的配镜原则:屈光参差程度低 (≤3D),可用框架眼镜足矫;屈光参差程 度高,可考虑隐形眼镜;年龄越小,可矫正 的屈光参差就越大。
精选完整ppt课件
10
弱视
球内转51°只司下转;眼球外转39°,只司内旋 和外传) 下斜肌(第一眼位司眼球上转、外转、外旋;眼 球内转51°只司上转;眼球外转39°,只司外旋 和外转)

各种眼病的验光配镜原则

各种眼病的验光配镜原则

近视就是平行光进入眼内后在视网膜之前形成焦点,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不能形成淸晰得影象,病人主观感觉瞧远模糊,瞧近还淸楚,用凹透镜矫正近视.远视就是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在视网膜之后形成焦点,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不能形成淸晰得影象。

病人主观感觉瞧远模糊,瞧近更模糊•:用凸透镜矫正远视。

轻度得远视,通过晶体得调节,主观感觉不明显。

随着年龄得增大,调巧力下降,视疲劳,视物模糊等症状慢慢表现出来。

散光就是由于眼球在不同方向上对光线得曲折能力不一样而引起得。

近视远视或正常眼得屈光情况像足球篮球一样,而散光眼对光线得曲折就像橄榄球一样,有些方向曲折比较大,有些方向曲折比较小,因此成像就无法成为一个点。

您瞧视力表可能也会发现有些方向比较容易辨认,有些方向比较难辨认•瞧远瞧近视力都会受影响,严重得时候会有重影。

常见眼疾得配镜原则眼镜行业得服务对象主要就是觉得视力不满意或者感到视力疲劳得人C配镜目得常见有这样几种情况:1、希望通过配镜提高远视力得近视。

2、希望通过配镜矫正先天性远视以及因远视引起得内斜视及弱视。

3、希望娇正单纯近视或远视镜片仍不能提髙视力得散光。

4、希望通过配镜解决近距离读写困难、年龄在四十岁以上得中老年性老视。

5、希望通过配戴隐形眼镜来达到矫正视力得屈光不正。

6、希望通过配戴眼镜遮盖眼部缺点或达到某些特殊目得得人匕对上述情况,其处理原则分述如下:一、近视近视配镜,总得原则就是:取英最佳视力(1、0)(对数视力表5、0 )得最低度数.青少年学生配镜,应散瞳后检影,或者散睡后电脑验光•以便消除眼得调也避免把假性近视或轻度远视,误认为真性近视而配戴不必要得近视镜。

如近视在一1、0D以内得近视,可能为假性近视,暂不配镜,应先由医生进行治疗.经治疗后,视力确不能提高,根据情况再行配镜,给这些青少年一个可能恢复正常视力得机会。

根据验光得结果还得认真调试,调试得这一过程又叫:主观验光或者主觉验光。

一副眼镜处方得确左,应该就是电脑验光或人工检影(客观验光)加主观验光后得结果。

弱视治疗方法

弱视治疗方法

一、弱视的治疗方法很多:1、遮盖法;2、压抑疗法;3、光栅疗法;4、后像法;5、红色滤光疗法;6、精细作业训练;7、同视机训练等等,根据不同的弱视类型选择一种或数种方法。

二、治疗方法1、遮盖法1)单眼弱视治疗最主要的方法是传统遮盖法,即遮盖患儿的注视眼,遮盖分为全遮盖和短暂性遮盖。

2)屈光参差性弱视首先应全矫其屈光不正,然后遮盖屈光较小的眼,不论其为远视还是近视。

3)形觉剥夺性弱视,如单侧性白内障,首先应做白内障摘除手术,然后再治疗弱视。

2、压抑治疗:光学及药物压抑法治疗原理是利用光学及药物减弱注视眼的视力,同时促进非注视眼的视功能,对不能接受遮盖法治疗,年龄稍大的学龄儿童较适用。

3、光栅疗法:(CAM疗法)又称视觉生理基础疗法。

人的大脑皮层视细胞对反差强、空间频率高的刺激产生活动反应,人们设计一个对比度强的黑白条栅圆盘,旋转各方向刺激弱视眼以提高视力,本法对中心性注视效果好。

4、后像法:旁中心注视的弱视儿童使用遮盖法治疗无效时可采用后像疗法,后像法治疗弱视,需要较长时间,并配备特殊设备,年幼儿不易合作。

5、红色滤光疗法:旁中心注视的治疗还可采用红色滤光胶片法,其原理是利用黄斑中心凹锥细胞对红色滤光胶片敏感的特性。

使用时遮盖注视眼,非注视眼矫正镜片前加一块有一定规格的红色滤光胶片(波长600~640mm),促使黄斑中心注视,以提高视力。

<6、精细作业训练、固视训练、增视疗法、两眼视机能训练及同视机训练(包括同时视训练及消除抑制训练、融像加强训练、立体视加强训练、异常视网膜对应的治疗)在弱视治疗中也占很重要地位。

三、治疗弱视为什么要戴镜前面已提到弱视者多伴有屈光不正,检查弱视一定要散瞳验光,目的是准确地验出实际屈光度,才能配出合适的眼镜。

而弱视只有在戴眼镜矫正屈光不正的基础上同时进行弱视训练,让清晰的物像反复刺激视网膜注视中枢,提高视觉敏感度,才有可能提高视力,所以治疗弱视必须戴镜。

四、什么叫遮盖疗法遮盖疗法是简单易行的治疗弱视的基本方法,也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治疗弱视最有效的方法,可单独应用或与其他训练并用。

弱视的治疗方法儿童弱视治疗最快多久

弱视的治疗方法儿童弱视治疗最快多久

弱视的治疗方法儿童弱视治疗最快多久1、使用弱视治疗仪治疗需要弱视仪中的精细图标训练萎缩的视力,或特殊色光唤醒睡觉的视细胞才能尽快治好。

如果不用弱视仪尽快治好而让弱视长期存在,可以引起、加重近视,如错过治疗弱视的敏感期,可导致终生低视力。

2、戴镜治疗治疗弱视首先要矫正孩子的眼睛屈光度,因为大多数弱视都是由散光、近视或远视等引起,眼镜可以矫正这些屈光不正使物象变得清楚,就像将眼晴(照相机)的焦距调好一样,是治疗弱视的基础。

如果不戴镜,很多弱视根本治不好。

最好在医院或医生建议的有眼保健知识的眼镜店验配。

3、盖健眼儿童弱视眼镜,锻炼差的眼镜。

如果是一只眼镜好一只眼镜弱视的小朋友,那么基本都是独眼侠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样的小朋友绝大多数看东西都是用好的眼镜,这样一来,那差眼就更差了,被好眼抑制着,得不到锻炼。

所以治疗弱视的第四个原则就是盖住好眼锻炼差眼。

这点很浅显也看似很容易做到,但是其实不然,广大家长一定要重视这一点,不盖的话治疗效果很差,盖的话广大家长一定要做好小朋友的心理辅导,因为治疗弱视的小朋友一般都是处于读幼儿园或者小学这个阶段,所以遇到这样的情况有必要先做做孩子的心理辅导,还有可以让学校的老师配合。

弱视怎么矫正1、光学药物压抑疗法本法应用时较为复杂,需在医生指导下施行。

首先两眼放瞳验光,充分矫正屈光度数,根据弱视眼的视力调整两眼屈光度数后配眼镜。

然后,健眼每曰滴1%阿托品药水一次,迫使弱视眼看远或看近,以锻炼弱视眼,使弱视眼的视力不断进步。

2、穿针穿珠训练患儿戴了矫正眼镜后,用红线穿针或穿珠子,每次穿200-300根针或200-300粒珠子,促使多用近目光。

以提高视力。

3、后象疗法是矫治旁心注视,增进视力的方法,利用保护眼底中心凹区,用带3o,5o,7o圆形黑点的后象镜,6V15W强光照黄斑区,使其产生后象,抑止旁心注视,兴奋中央视功能,此时注视视标(十字或视力表可看见的E字),一日二次,每次反复做2~3次。

儿童眼睛弱视的配镜原则

儿童眼睛弱视的配镜原则

儿童眼睛弱视的配镜原则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弱视的配镜原则大部分弱视儿童均为屈光不正性弱视和屈光参差性弱视,即使在斜视性弱视和先天性弱视中,亦有不少患儿存在屈光异常。

因此矫正屈光,予以一个比较清晰的聚焦视网膜成像以改善黄斑区的功能,实是治疗儿童弱视的首要步骤。

它可以矫正屈光不正以促进视功能发育,还可以减轻或消除眼位的偏斜,改善空间频率的敏感度。

弱视儿童的配镜种治疗性配镜和一般的光矫性配境完全不同。

它必须以阿托品散瞳验光的屈光度数为基础(应以检影为主、电脑验光的数据为参考),参照弱视儿童的相关年龄和弱视的程度,扣除其生理性屈光范围,考虑双眼平衡,再结合原瞳孔的实际试戴效果,才可设定配境度数。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治疗效果的进退,每半年或一年应作阿托品散瞳验光复查屈光度的改变,适时的更换相应的镜片。

配戴矫正屈光不正的眼镜:多数弱视患者存在各种不同程度的屈光不正,首先需要配戴矫正眼镜,其配镜原则如下:一、无斜视的弱视按验光结果,以矫正视力最佳为原则,根据屈光状态、视力、年龄、给予配镜处方。

在试镜基础上,在获得最佳视力的镜片中进行筛选,远视眼中可选其中较高屈光度镜片,近视眼选较低屈光底镜片。

1、远视根据患儿年龄,扣除其生理性远视度数配镜。

例如:(1)年龄 4~5岁验光 +5.0DS配镜 +3.0DS或+3.50DS(2)年龄 6 岁验光 +5.0DS配镜 +4.0DS(3)年龄 5 岁验光 +5.0DS^+1.25DC*90配镜 +3.50DS^+1.0DC*90(4)年龄 5岁验光 +5.0DS三周复验 +3.50DS→0.2、+2.0DS→0.5,仍应配镜+3.50DS。

(5)若年龄< 4岁,阿托品散瞳验光,其远视度数<+2.50DS者,一般不予配镜,可随访观察。

2、高度远视最好配两副眼镜,足矫镜用以训练时戴和近用;平时戴镜度数则以扣除相关年龄的生理远视度数来配。

弱视配镜原则

弱视配镜原则

弱视配镜原则
1. 矫正度数要精确:对弱视者来说,矫正度数的精确性非常重要。

眼镜度数不准确可能会让弱视者的视力变得更差。

因此,建议在眼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配镜。

2. 调整镜片中心:弱视者的眼睛往往有不同程度的散光和斜视。

在配镜时,要根据弱视者的具体情况,将镜片中心调整到最合适的位置。

3. 建议使用单光学镜片:单光学镜片是指将所有度数都加入一个镜片中,其优势是镜片比较薄,对于某些度数较高的弱视者来说,可以更加轻便舒适。

4. 选择高反射镜片:高反射镜片可以提高镜片透射率,减少光线反射,从而提高视力。

这对弱视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需要尽可能多地接收光线刺激。

5. 注意抗菌处理:由于弱视者的免疫系统较弱,镜片表面容易生长菌类。

因此,在配镜时应尽可能选择镀有抗菌层的镜片,有助于保护眼睛健康。

6. 配合视力训练:对于弱视者来说,眼镜只是一种辅助手段。

为了获得更好的效果,还要配合视力训练和日常保健。

只有全面提高弱视者的视觉功能,才能实现更好的矫正效果。

弱视验配的重要性

弱视验配的重要性

弱视验配的重要性作者:黄卓人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第06期摘要:弱视是眼科一种常见的多发病,我国弱视发病率约2%-4%,弱视的孩子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据中国目前来看全国大约有1000万弱视儿童,弱视严重影响到他们未来的成长。

防治弱视,任重道远,作为防治弱视的第一步,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正确理解弱视,以及规范的诊断是我们视光学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

关键词:弱视;诊断标准;斜视;屈光不正;矫正中图分类号:R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8-0288-01首先了解一下弱视:凡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以功能性因素为主所起的远视力≤0.8,且不能矫正者均列为弱视。

一、诊断条件1:弱视发生的时期,视觉发育期内儿童视力发育敏感期是0-12岁,关键是0-3岁,在此期间的各种异常视觉感官(是指弱视发生的病因),可导致弱视的发生。

换言之,一般10-12岁以后,患者的视力发育以完善,不会引起弱视的发生。

所以在临床上对于矫正视力异常的病例,如有以往视力正常的证据,弱视的诊断不成立,需要积极寻找其他引起视力异常的原因,而继续为患者矫正视力。

二、诊断条件2:异常视觉经验1.单眼斜视。

单眼斜视是引起弱视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因主视眼对斜视眼的压抑作用,导致弱视的发生。

交替性斜视中双眼黄斑部获得视觉信息的机会均等,一般不会引起弱视。

2.屈光参差。

由于两眼的屈光参差较大,黄斑形成的物像大小清晰度不等,屈光度较高的一眼存在形觉剥夺,导致发生屈光参差性弱视。

两眼球镜相差1.50D,柱镜相差1.00D即可以使屈光度较高的一眼形成弱视。

3.高度屈光不正:(1)中度、高度远视:远视4.50DS以上即可能引起弱视,弱视严重程度和远视的度数成正相关;(2)超高度近视:中低度患者因患者可以接受近距离的视觉信息,一般不会导致弱视的发生,只有-8.00DS-?-10.00DS以上的超高度近视才是弱视发生的危险因素;(3)散光2.00DC以上的散光可以引起弱视。

屈光参差的配镜原则

屈光参差的配镜原则

屈光参差的配镜原则
屈光参差的配镜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对于双眼度数相差过大的情况,优先选择使用角膜接触镜进行矫正。

因为角膜接触镜不会像框架眼镜那样出现放大率的差异,所以不会引起重影。

2. 如果必须配戴框架眼镜,双眼的屈光不正度数差距应控制在300度以内。

如果双眼度数相差过大,需要选择配戴角膜接触镜。

3. 在配镜时,应根据不同情况对镜片度数进行适当的调整。

例如,如果低度眼不足1.5度,可以不等值下加;如果一只眼视力很差,只要有光感,也需要正常下加,以防止产生视疲劳及症状。

4. 对于一眼正视一眼近视的情况,完全矫正后可以不等值下加。

例如,读书写字时,近视眼可以下加2.50度,正视眼下加1.00度可以预防近视度发展和屈光参差扩大。

5. 对于一眼正视一眼远视的情况,完全矫正后可以不等值下加,远视眼只要有光感就应正常下加,正视眼下加1.50度,减少视疲劳。

以上是屈光参差配镜的一些原则,具体情况可能还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

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验光师。

小儿眼科科普

小儿眼科科普

小儿眼科科普每个人小时候都有—个梦想,探险家、飞行员、运动健将等,可是没有良好的视力保障,—切都可能失之交臂。

随着婴幼儿接触电脑等电子产品越来越频繁,眼科疾病的出现越来越低龄化。

小儿眼科疾病已经成为了很多父母的最大困扰。

下面,我给大家讲—下小儿眼科中发病率较高,危害性较大的两种小儿眼科疾病,小儿弱视和小儿斜视。

小儿弱视篇1.什么是弱视?弱视是视觉发育期由于单眼斜视,未矫正的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或形觉剥夺导致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的视力,或双眼视力相差两行或两行以上。

2.弱视的分类有哪些?(1)斜视性:内斜最多。

(2)屈光不正性:远视最多,也有近视者或各种散光。

(3)屈光参差性:以远视为多,亦有个别单眼较大近视者。

(4)形觉剥夺性:由于屈光间质混浊,如先天性白内障,也有角膜病可引起,先天性上睑下垂等。

3.弱视的程度有哪几种?弱视的程度按矫正视力的多少分为轻、中、重三度。

轻度弱视:矫正视力未0.6—0.8。

中度弱视:矫正视力未0.2—0.5。

重度弱视:矫正视力≤0.1。

4、弱视有什么危害?弱视是视觉功能障碍,不仅影响孩子的视力,还影响将来的就业和工作,使他们不能从事有前途的行业,而且对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还可导致视力终生低下、斜视、单眼抑制,而不能形成立体视觉,戴任何眼镜都不能矫正视力。

5、如何判断孩子患了弱视?婴儿不同于成人,不会问答说话,要了解其视力是否已产生了弱视非常困难.有关专家曾对婴儿视力进行专题研究,证明3岁以前是人眼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在此期间出现眼病,并且未及时治疗,视力就会下降,弱视也就不可避免.又由于弱视的孩子—般无特殊症状,所以做父母的,我们平时应注意观察孩子的—些异常表现,如:(1)有无斜视。

(2)看书看电视时,是否歪头、偏脸。

(3)看东西是否很近。

(4)在阳光下是否—眼眯缝怕光。

以往人们通过让婴儿看活动的画面和小灯泡,来观察其眼睛是否有反应。

最简便而且准确的方法则是P1法,就是通过婴儿对看带花边儿的亮点和无色亮点的反映来确定其视力的好坏。

验光配镜的处方原则

 验光配镜的处方原则

验光配镜的处方原则大部分人有配戴眼镜的需求,儿童、青少年、成年人的屈光不正、中老年人的老花等。

然而,眼镜处方的确定并不是独立单一的过程,而是需要综合考虑视觉的发育状态、用眼需求等诸多因素。

因此,配镜遵循处方原则很重要。

学龄前儿童配镜需充分考虑视觉发育及屈光度发育的问题;学龄期患者配镜需要考虑近视进展问题;青年人配镜需要考虑用眼需求及舒适度问题;中老年配镜除了考虑用眼需求及舒适度,还需要重点关注视近的清晰舒适持久问题。

关键词:近视、远视、散光、老视、处方原则在人的一生中,眼睛的视力、屈光度、双眼视功能状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各个年龄阶段都有其各自的特点。

为了更好的促进配戴者的视觉发育及满足配戴者清晰、舒适、持久的用眼需求,年龄是配镜处方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以下是我考虑年龄因素总结的配镜处方原则。

学龄前儿童学龄前儿童的眼睛屈光状态正处于正视化的发展过程中。

所谓正视化【1】,就是出生时人眼几乎都是远视眼,随着眼睛结构的发育,远视度数逐渐下降,直到6到8岁变成正视眼的过程。

我们把学龄前儿童的这种远视度数叫做生理性远视,具体见表1。

在给学龄前儿童下配镜处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生理性远视度数不矫正;生理性远视是正常的屈光状态,不需要远视眼镜矫正。

二、保留生理性远视度数进行矫正;患者的远视度数超过了生理性远视度数,且影响了视力发育,可保留生理性远视度数进行矫正。

三、远视度数全部矫正;远视者为了看清物体,会应用一定的调节;由于调节、集合、缩瞳三联动,大量的调节可能产生过度的集合,从而影响眼位产生内斜症状。

对于远视伴有调节性内斜的患者,需要在充分麻痹睫状肌的情况下,验出全远视的度数并足度矫正即足矫。

表1 年龄与生理性远视度数对应学龄前儿童的视觉功能处于不断发育过程中,特别表现在视力的提升上。

刚出生的婴儿只有手动的视力,只能依稀看到拥抱着他的妈妈的脸轮廓。

在外界物像的不断刺激下,视力得到发育并逐渐提升。

视力的发育见表2。

配镜处方原则

配镜处方原则

配镜处方原则一、远视眼1.≤3岁的小儿,如远视度数≤3.00D,无明显散光和屈光参差,可先不配镜;>3.00D,部分矫正;2.4-10岁,相应视力下限:4-5岁:0.6;6-7岁:0.7;8岁或以上:0.9;中低度远视,视力正常,可不配镜;凡视力未达到上述视力下限,都应予以配镜,初次配镜度数不宜低于散瞳验光度数的1/2;高度远视,可进行分次配镜;,或的3.7-18岁,属学龄期和青春期,有学习的需求;如近视影响到学习,即使浅度数也予以配镜;配镜度数≤-0.50D的需在备注中注明原因;4.19-40岁,近视度数趋于稳定,根据用眼需求和适应情况进行配镜,更改配镜处方需谨慎;5.>40岁,近视度数会趋于变化,应定期复查;6.近视眼的配镜度数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散瞳验光度数基础上稍作调整,允许比散瞳验光度数高-0.25~-0.50D;7.假性近视不要配镜,转门诊医生处理调节紧张;8.中高度近视,如有试戴不适的,可分次配镜;9.如旧镜过矫:I如为青少年,处于近视发展阶段,不宜过矫;配镜时应根据实际情况一次性或分次降到验光度数,并向病人及家长充分解释;II如成人过矫≤0.75D,无任何疲劳症状者,可暂不换镜或按旧镜度数配镜;过矫≥1.00D或有疲劳症状者,应根据实际情况一次或分次降到验光度数;III调节紧张明显的转屈光科;10.近视眼应如何戴镜;-2.50D以下的低度近视,可在视远时戴,视近不用戴;-2.50D以上的近视,建议经常戴镜;11.有屈光科或眼肌科意见的,按专科意见进行配镜;三、散光眼,散如果散光的等效球柱镜度为正,类似远视眼,可考虑适当降低正球镜度,保留生理性调节;以下内容仅涉及球镜度的调整,柱镜的处方原则请参见之前所述;1.单纯远视散光/复性远视散光等效球镜度为正,可考虑降低球镜度,保留生理性调节;应以等效球镜度作为依据:可降低的最大正镜度为等效球镜度,但一般不宜超过等效球镜度的一半;参考例子8岁小儿,验光度数为+2.00×90;等效球镜度为+1.00D,可保留生理性调节,可降低的最大正镜度为+1.00D,但一般不宜超过+0.50D.假设柱镜足矫,以下处方都是正确的:球镜度足矫: +2.00×90球镜度降低+0.25D:-0.25/+2.00×90;球镜度降低+0.50D:-0.50/+2.00×90;也可通过降低正柱镜的形式保留生理性调节,但不建议单纯为保留生理性调节而降低柱镜度,柱镜度是否调整应参照之前所述的处方原则考虑;2.单纯近视散光/复性近视散光等效球镜度为负,不考虑保留生理性调节的问题;3.混合性散光此类散光的等效球镜度可能为正,为零,或为负,在进行处方时要区别对待:等效球镜度为负:不可降低正镜度;等效球镜度为零:不可降低正镜度;1.双眼等效球镜度相差小于2.50D的,尽可能足矫;2.双眼等效球镜度相差大于2.50D的,也有可能适应足矫;如果屈光参差是眼球长差异引起的,戴框架眼镜好;如果是眼球屈光力差异引起的,戴隐形眼镜好;在未知屈光参差性质的时候,可先给足矫或接近足矫的度数进行试戴;3.如果双眼矫正视力理想,但不接受框架眼镜足矫的,诊屈光专科决定配隐形眼镜,做激光手术还是高度数欠矫配框架眼镜;4.小儿屈光参差性弱视,应尽量予以足矫,转屈光科进行遮盖和弱视治疗;5.眼镜在垂直方向屈光差异大的,应建议病人尽量通过镜片中心区域视物;6.屈光参差太大或矫正视力相差太远,不可能获得双眼视的,按好眼进行配镜;如果差眼的屈光状态与好眼相同,配接近好眼的度数;如屈光状态相反,配平光;参考例子①OD:-2.00→1.2;OS:-10.00→0.05 屈光状态相同配镜:OD-2.00;OS:-2.00②OD:-2.00→1.2;OS:+10.00→0.05 屈光状态相反配镜:OD-2.00;OS:PL7.屈光参差如何戴镜:①屈光参差的等效球镜度≤1.00D的,戴镜方式参照相关屈光不正的戴镜方法;②屈光参差的等效球镜度>1.00D,建议经常戴镜;③屈光参差太大导致差眼废用的,戴镜方法参照好眼的屈光状态而定;8.有屈光科或眼肌科配镜意见的,按专科意见进行配镜;,。

眼睛验光员(初级)

眼睛验光员(初级)

眼睛验光员(初级)眼睛验光员(初级)第⼀章接待1.远视眼表现为远近视⼒下降、假性近视,常伴有内斜视,容易出现视疲劳症状。

2.近视眼表现:1、远视⼒下降,近视⼒可正常,视⼒通常可以矫正。

2、⾼度近视者有眼前⿊影飘动、眼球突出的表现。

3、外隐斜或外斜视居多,视疲劳较少出现。

3.散光眼常有眯眼、歪头、视物较近等表现,视⼒下降且矫正视⼒差,多有时疲劳症状表现。

4.⽼视是⼀种⽣理现象,不是病态,也不属于屈光不正。

5.⾼度屈光参差的屈光度较⾼的眼易形成废⽤性弱视。

6.显斜视以共同性斜视最为常见,表现为⼀眼注视⽬标时,另⼀眼偏斜。

7.隐斜视应与间歇性斜视进⾏鉴别,可以通过遮盖去遮盖试验进⾏鉴别。

8.弱视是指单眼或双眼的最佳矫正视⼒较同年龄正常者低⼀⾏或⼀⾏以上,也是可以⽤遮盖治疗法治疗。

(弱视0。

8以下,单⼀眼且⼿术药物都不能改变好的。

)9.低视⼒是指患者双眼的视觉功能减退达到⼀定程度(⼤于等于0.05且⼩于0.3,矫正后最好也不过0.3。

),不能⽤⼿术、药物或常规的屈光矫正⽅法提⾼视⼒。

10.⽩内障是晶状体混浊所致,主要以⼿术治疗为主。

双眼⽩内障囊内摘除术后表现同为⾼度远视。

11.准分⼦激光是⼀种波长为193nm的特殊激光,它在切削组织时由于不产⽣热效应,因此,可以对⾓膜组织进⾏精确切削⽽不会产⽣不良的效应,⼿术后可出现夜间眩光、近视、虚影及视物模糊。

12.⾓膜塑型术后⼀般远视⼒可达正常,可能残留低度数的近视和散光,可由于偏位引起不规则散光,双眼度数可能存有⼀些差异,看近时因要多使⽤调节⼒⽽容易疲劳。

由于⾓膜中⼼区直径5mm左右⾯积的曲率变平,瞳孔周边⾓膜区曲率变化较⼤,可能夜间会有眩光。

影响视觉的常见症状13.视⼒下降:A视⼒急剧下降视⽹膜中央动脉阻塞、急性闭⾓型青光眼、眼底出⾎、视⽹膜脱离、视神经炎症B视⼒逐渐下降⽼年性⽩内障,视⽹膜疾病。

影响视⼒矫正的常见眼病14.⾓膜疤痕:半透明者称为云翳,不透明者称为⽩瘢。

2019年眼科1季度三基考题-屈光与弱视

2019年眼科1季度三基考题-屈光与弱视

2019年眼科1季度三基考题屈光与弱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以上正视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正视化仅发生在6岁之前B.刚出生时人眼的散光会因正视化影响发生较大的变化C.人的平均屈光度向正视方向移位,整个屈光度的分布趋于稳定的过程称为“正视化”D. 近视、远视眼的正视化过程都会伴随眼轴变长而变化E.以上说法均正确2.以下关于散光的说法正确的是()A.现实生活中容易找到一只完全没有散光的眼睛B.散光的主要症状是视力降低和视物疲劳,有时产生视物变形、头痛C.散光与角膜曲率异常没有关系D.顺规散光指角膜高屈光力子午线位于水平位E.以上说法均正确3.婴幼儿双眼视功能一般到何时能达到类似成人的水平( )A.刚出生B.出生后2个月C.出生后3-4个月D.出生后5-6个月E.出生后1年4.近反射三联征指看近目标时同时发生的()三种现象A.调节、集合、瞳孔缩小B.调节、集合、瞳孔散大C.调节、集合、眼球内转D.调节、集合、眼球下移5.轴性远视眼,眼轴长每缩短1mm,矫正镜的顶焦度约需()A.加+3.00DB.减+3.00DC.加+6.00DD.减+6.00D6.近视眼依屈光成分分为轴性近视、曲率性近视和()A.单纯性近视B.继发性近视C.指数性近视D.变性近视7.弱视患者配镜后,调整眼镜的度数,需要多久一次()A.每月一次B.视力每提高两行1次C.双眼视力差小于两行1次D.每半年-1年1次E.治疗镜不用换,直至视力正常8.婴幼儿型内斜视一般发生在什么时候()A.出生即有B.出生6个月以内C.出生1年以内D.出生后2年E.3岁之前9.屈光调节性内斜视戴眼镜的原则()A.正镜尽量要足度矫正B.负镜尽量要足度矫正C.只矫正散光D.不戴镜,选择手术治疗E.以上都不对10.下列哪种弱视,治疗预后较差()A.屈光不正性弱视B.屈光参差性弱视C.斜视性弱视D.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所致的弱视E.双眼先天性白内障所致的弱视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不规则散光:在同一条子午线上,或在同一条子午线的不同部位,屈光力量表现不同的就称为不规则散光。

配镜处方原则

配镜处方原则

配镜处方原则一、远视眼1.≤3岁的小儿,如远视度数≤,无明显散光和屈光参差,可先不配镜;>,部分矫正。

2.4-10岁,相应视力下限:4-5岁:;6-7岁:;8岁或以上:;中低度远视,视力正常,可不配镜;凡视力未达到上述视力下限,都应予以配镜,初次配镜度数不宜低于散瞳验光度数的1/2;高度远视,可进行分次配镜;3.10岁-30岁中低度远视,裸眼视力正常,无任何视疲劳或调节紧张症状的,可暂不配镜;凡出现视物不清或视疲劳症状的,要进行适当的配镜;配镜度数不宜低于散瞳验光度数的1/2;如配镜后仍有视近不清或视疲劳症状,应增加度数配镜直至足矫;中高度远视,可分次配镜;调节紧张明显的,转屈光科;4.30岁以上:中低度远视开始出现症状,如有症状予以适当配镜,并倾向足矫;如病人度数较高,或较难适应,可分次配镜;5.远视合并调节性内斜视,不管远视度数如何,予以足矫配镜;若远视度数(或等效球镜度)大于+,初次配镜,可先配+,以后再增加度数至足矫;6.凡远视眼或远视散光的小儿配镜,须向家长解释开始戴镜时可能会比较模糊,一定要坚持戴镜,适应后就能看清楚。

7.远视眼应如何戴镜:I10岁之前,远视配镜后应经常戴镜;II10岁之后和成人,若为低度远视,只在视近有疲劳症状,可只在看近时戴;中,高度远视建议经常戴镜;8.有屈光科或眼肌科意见的,按专科意见进行配镜。

二、近视眼1.≤2岁的小儿,中低度近视,可先观察;高度近视,进行部分矫正;2.3-6岁,学龄前期,以防治弱视为主。

一般单纯的中低度近视不会导致弱视,≤的近视可先观察;大于的近视予以部分矫正;3.7-18岁,属学龄期和青春期,有学习的需求。

如近视影响到学习,即使浅度数也予以配镜;配镜度数≤的需在备注中注明原因;4.19-40岁,近视度数趋于稳定,根据用眼需求和适应情况进行配镜,更改配镜处方需谨慎;5.>40岁,近视度数会趋于变化,应定期复查;6.近视眼的配镜度数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散瞳验光度数基础上稍作调整,允许比散瞳验光度数高~;7.假性近视不要配镜,转门诊医生处理调节紧张;8.中高度近视,如有试戴不适的,可分次配镜;9.如旧镜过矫:I如为青少年,处于近视发展阶段,不宜过矫;配镜时应根据实际情况一次性或分次降到验光度数,并向病人及家长充分解释;II如成人过矫≤,无任何疲劳症状者,可暂不换镜或按旧镜度数配镜;过矫≥或有疲劳症状者,应根据实际情况一次或分次降到验光度数;III调节紧张明显的转屈光科;10.近视眼应如何戴镜;以下的低度近视,可在视远时戴,视近不用戴;以上的近视,建议经常戴镜;11.有屈光科或眼肌科意见的,按专科意见进行配镜。

青少年近视的配镜原则与配镜选择

青少年近视的配镜原则与配镜选择

青少年近视的配镜原则与配镜选择在这个电子产品普遍存在的时代,青少年近视已经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近视不仅仅是青少年自身的问题,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所以现在青少年的近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关注,今天我们就来科普一下青少年近视配镜原则与配镜选择。

首先我们要知道,配镜的原则是什么?1、先验光如果孩子眼睛有近视,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验光,检查出孩子具体是多少度近视,并且根据视力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镜片,也就是验光结果才能给出准确的眼镜度数。

如果孩子有远视,那么一般不需要验光就能配镜。

而如果孩子有弱视,那么就需要进行弱视训练,如果弱视程度严重,那就需要进行近视的散瞳验光才能知道孩子具体有多少度近视,以及是否需要戴眼镜矫正。

如果孩子眼睛没有问题,只是出现了弱视症状,那么也就不用太担心了。

2、检查用眼环境青少年近视,在没有配镜之前,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用眼环境。

尤其是阅读环境,包括学习负担、学习方式、照明条件、学习材料、桌椅高低等。

如果学习负担比较重,需要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的话,那么需要选择相对较高一点的桌子,并且选择使用护眼灯;如果是学习方式不正确导致眼睛近视的话,那么应该考虑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3、检查视力情况很多人都会觉得,只需要通过电脑验光来检查一下视力情况,就可以配出一副完美的眼镜。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在给青少年进行视力检查的时候,我们不仅要检查双眼的屈光状态,还需要根据眼睛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瞳距。

这一点对验光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电脑验光仪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眼睛实际的视力情况。

但是对于青少年来说,由于眼睛还在发育阶段,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孩子目前的视力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

4、确定瞳距和眼位在配镜前,验光的第一步就是确定瞳距和眼位。

瞳距是指两眼瞳孔之间的距离。

一般情况下,瞳距就是双眼瞳孔中心之间的距离,即左眼为23 mm,右眼为23 mm。

两眼的瞳孔距离必须一致,否则会引起眼疲劳,而不能矫正近视。

散光和远视的配镜原则

散光和远视的配镜原则
8
分析处理
学龄前儿童,眼球正视化影响会逐渐减弱,所以其散光量也逐渐稳定, 而且此时的散光多是顺规散光为主,配镜处方的原则是尽量全矫正,如 果全矫不能接受则适当欠矫正,以减少弱视发生的可能。儿童的适应能 力非常强,一般也不必担心其戴眼镜舒适度的问题。比如双眼都是高度 散光的儿童,尽管这样的儿童双眼间视觉信号间不存在竞争现象,但双 眼均有可能造成屈光不正性弱视,所以要尽量全矫正。
16
分析
从上述检查数据看,本例是一个低度的复性近视散光,有 视疲劳症状。检查无远视、调节问题、集合问题,眼位也 正位。视光医生毛剑波考虑,本例散光虽然低,但是是逆 规散光,对视觉质量的影响较大。原来配镜时可能是验光 师图省事就用等效球镜度代替散光了。但戴这样的眼镜视 近时散光始终存在而无法清晰地聚焦而引起视疲劳症状。
10
案例三、婴幼儿低度散光是否要配镜?
女,3岁,父母带儿童体检,没有发现异常症状和眼科器质性病变, 在外院做屈光检查时发现有散光。家长带着病例来询问是否应该给小 孩配镜。
病例如下: 检查: 裸眼远视力: 右眼 不配合 左眼 不配合 裸眼近视力: 右眼 不配合 左眼 不配合 1%阿托品散瞳验光检影: 右眼: +0.75DS/+0.75DC*180——不配合 左眼: +0.50DS/+0.50DC*180——不配合 诊断:复性远视散光
2
二、但是如果新的配镜处方中散光(柱镜)成分 也发生变化,或第一次配镜中、高度的散光镜, 则适应起来就相对困难。柱镜成分的改变会在短 时间内引起患者对物体的距离、大小、形状等感 觉产生较多的改变,甚至会出现视物扭曲、走路 时物体倾斜等视觉空间的变形,严重的甚至头痛、 恶心等不适。如果给予一段时间的适应,多数人 都会适应新的处方并克服刚刚配戴时的不适,值 得验光师注意的是这种短时间适应是正常的生理 反应,关键问题是配戴者能否在排斥眼镜前适应, 而不至于不愿配戴新眼镜。

眼镜处方原则

眼镜处方原则

中年人 远视患者

有临床症状,亦应以适度眼镜矫正为好;
如症状严重者,应配能够接受的最高度数的矫正镜 片。
科大医院
2.成年人屈光不正的配镜原则
远视眼
老年人 远视患者
全部远视转变为固定性远视,不论视近、视远都要借助 于眼镜。 配镜时需要注意,如用主觉验光法,应采用被检者主觉 所能接受,而获得最好视力的最高度数,如在睫状肌麻痹 作用下作扩瞳检影,则矫正度数应较实际测得度数略低, 留下一定的调节,即留下一定潜伏性远视,以适应睫状肌 的生理性张力。有的主张如用1%阿托品散瞳者,可少矫正 +0.75D。通常是根据显性远视度数,再加上1/4潜伏性远视 度数,作为矫正的标准。 总之,在实际临床配远视镜时,要根据患者的年龄、职 业、症状、眼位、健康、精神状态等差别,灵活具体掌握 ,特别是年龄、眼位和症状是主要的参考依据。年龄越小 ,潜伏性远视越多,远视度数要减少的稍多一点;症状越 重,则远视度数要少减少一些或争取大部分或全部矫正。
散光眼
屈光参差
高度屈 光不正
特殊屈 光不正
科大医院
纲要
3.老视眼的配镜原则及方法
原则
基本原则 年龄外的其它影响因素 镜片的更换
方法
按年龄计算老视度数 按近点、调节广度计算老视度数
科大医院
1.儿童屈光不正配镜原则
对于弱视及斜视患儿
减少,等适应后再分次给足。
如果散光度数低于+0.50D.C,且近视散光轴在180度,
远视散光轴在90度,只要不产生眼肌疲劳也可不配。
科大医院
1.儿童屈光不正配镜原则
大屈光 参差

屈光参差是指两眼的屈光度不等。
一般原理
因两眼每相差0.25屈光度,物象大小就要相差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部分弱视儿童均为屈光不正性弱视和屈光参差性弱视,即使在斜视性弱视和先天性弱视中,亦有不少患儿存在屈光异常。

因此矫正屈光,予以一个比较清晰的聚焦视网膜成像以改善黄斑区的功能,实是治疗儿童弱视的首要步骤。

它可以矫正屈光不正以促进视功能发育,还可以减轻或消除眼位的偏斜,改善空间频率的敏感度。

弱视儿童的配镜种治疗性配镜和一般的光矫性配境完全不同。

它必须以阿托品散瞳验光的屈光度数为基础(应以检影为主、电脑验光的数据为参考),参照弱视儿童的相关年龄和弱视的程度,扣除其生理性屈光范围,考虑双眼平衡,再结合原瞳孔的实际试戴效果,才可设定配境度数。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治疗效果的进退,每半年或一年应作阿托品散瞳验光复查屈光度的改变,适时的更换相应的镜片。

配戴矫正屈光不正的眼镜:多数弱视患者存在各种不同程度的屈光不正,首先需要配戴矫正眼镜,其配镜原则如下:一、无斜视的弱视按验光结果,以矫正视力最佳为原则,根据屈光状态、视力、年龄、给予配镜处方。

在试镜基础上,在获得最佳视力的镜片中进行筛选,远视眼中可选其中较高屈光度镜片,近视眼选较低屈光底镜片。

1、远视根据患儿年龄,扣除其生理性远视度数配镜。

例如:(1)年龄4~5岁验光+5.0DS配镜+3.0DS或+3.50DS(2)年龄 6 岁验光+5.0DS配镜+4.0DS(3)年龄 5 岁验光+5.0DS^+1.25DC*90配镜+3.50DS^+1.0DC*90(4) 年龄5岁验光+5.0DS三周复验+3.50DS→0.2、+2.0DS→0.5,仍应配镜+3.50DS。

(5)若年龄< 4岁,阿托品散瞳验光,其远视度数<+2.50DS者,一般不予配镜,可随访观察。

2、高度远视最好配两副眼镜,足矫镜用以训练时戴和近用;平时戴镜度数则以扣除相关年龄的生理远视度数来配。

如:验光+8.0DS,配镜:训练或近用取+8.00DS,平时戴+6.50DS。

若矫正视力< 0.1,首次配镜应予足矫,配镜+8.0DS,每1~2个月复查,6个月根据视力的进步,另配一副扣除生理屈光度(如减去2.0D)平时戴用。

高度远视戴镜者在眼球转动测试或上下视时,视线会偏离镜片光学中心而产生三棱镜效应,易致视疲劳和不适应。

因此,两眼镜片光学中心距离最好取看远和看近时的平均值。

3、屈光参差两眼眼球相差在3.0DS以上,或者散光相差> 2.0DC,则应认为有屈光参差。

儿童的参数为球镜≥1.5D、柱镜为≥1.0D。

配镜时原则上两眼度数不能相差3.0DS以上,否则易因双眼像差明显而不适应。

如:(1)验光:右眼+2.0DS 左眼+5.50DS^+0.75*90配镜:①右眼+1.0DS 左眼+4.0^+0.50*90或②右眼平光(遮盖)左眼+5.0^+0.50*90(2)验光:右眼+1.50DS→1.2 左眼+7.0DS→0.2配镜:右眼平光左眼+6.0DS或+6.50DS若不遮盖右眼,虽不会引起复视,但因左眼视功能被右优势眼所抑制,实际上左眼的戴镜不起效应,不能引起兴奋刺激作用。

4、散光循规与斜规散光在配镜时应稍减度数,一般取低矫到最好视力,对于较高散光度数更应在第一次配镜时予以适度降低。

例如:(1)4~5岁验光+1.50DS^+1.00DC*90配镜+0.75DC*90(2)4~5岁验光+4.0DS^+2.50DC*90配镜+2.50DS^+2.0DC*90(3)4~5岁验光+3.50DS^+1.50DC*65配镜+2.00DS^+1.25DC*65(4)逆规散光应予足配或第一次稍低配,待适应后再予调整。

如:验光+2.0DS^+3.5DC*180、配镜+0.50DS^+2.50DC*180,待3~6个月后,再换镜+0.50DS^+3.50DC*180验光+1.0DS^+2.0DC*180、配镜+2.0DC*180或+1.75DC*180。

5、近视儿童的近视性弱视一般都是病理性近视,应及早诊治,并因其近视程度发展较快,可以早在2岁前就予以阿托品散瞳验光配镜矫正。

起初,它常以混合性散光的形式出现,以后转为复性近视散光,且散光度数较大,它往往与先天性弱视同存或与其他先天性眼病同存,可有明显内斜。

因此,配镜矫正仅为其治疗的第一步,应考虑有其它治疗的配合。

第一副镜片可以配得稍浅,以使患儿能适应肯戴,若短期内患儿戴镜适应好,即应改为足矫。

以后应每隔半年或一年作阿托品散瞳复验,予以基本足配。

二、伴内斜视的弱视首次配镜要给予足度镜矫正,配镜后要定期复查视力,每半年至1年重新散瞳验光1次。

调节性内斜视在维持眼位正、视力好的情况下酌情减低球镜片,通常1年减少1D;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或非调节性内斜视再次验光时应适当减少远视度数,避免出现调节麻痹。

这种内斜常与看近时过度调节有关,因此对中度以下的远视,原则上应予以足矫。

高度远视者,若矫正视力> 0.1,可足矫或稍减去部分生理性远视度数;而低度远视者则除应予足矫,还应考虑其弱视是否另有原因。

如:1、年龄4~5岁验光+4.50DS配镜+4.0DS或+4.50DS2、年龄6岁验光+8.50DS配镜+8.0DS或+8.50DS3、年龄4~5岁验光+8.0^+1.0*90配镜+7.50DS^+0.75DC*90或+8.0DS^+0.75DC*90三、伴外斜视的弱视学龄前儿童,如远视度≤+2.50D,且对视力影响不大,可暂不配镜。

超过+2.50D时应获得最后矫正视力较低度数处方,但一般减少不超过1/3。

如果屈光不正为近视性,按散瞳验光结果给镜。

远视者应给最好视力的最低度数,学龄前儿童外斜弱视≤+2.50DS则一般不予配镜,近视者应予最好视力的较高度数。

如外斜10度:1、年龄5~6岁验光+4.0DS配镜+2.0DS2、年龄5~6岁验光-1.0DS^-2.50DC*180配镜-1.0DS^-2.0DC*1803、年龄5~6岁验光-1.0DS^-2.50DC*90配镜-1.0DS^-2.50DC*90四、带有散光的弱视原则上不予增减,按实际结果处方。

对高度远视散光与近视散光,可酌情减量。

应半年至1年验光1次,根据屈光状况、斜视度及矫正视力情况的变化而变换眼镜度数。

这类弱视儿童的屈光异常比较常见,日后多演变为复性近视散光,它的配境有以下几个特点:1、近散易使视力提高,但因主要度数为近视范畴,其以后演变的近视度数上升可能也较快。

2、验配原则上应尽可能配戴远散,但其弱视的视力提高相对较慢。

3、先配近散,待视力上升稳定后再转换成远视。

但有些弱视儿童的近视不一定可以转换成远散,或者达不到近散的矫正视力。

例如:年龄:4~6岁:(1)验光+0.75DS^-1.25DC*80配境-1.0 DC *180或+1.0DC*90(2)验光+1.0DS^-1.50DC*180配境-1.25DC*180或-0.25DS^+1.25DC*90(3)验光+1.75DS^-2.75DC*180配境-0.50DS^+2.25 DC *90或+0.50DS^-2.25DC*180(4)验光+1.75DS^-4.50DC*180配境+0.50DS^-4.0DC*180(5)验光+2.0DS^-2.50DC*180配境+2.0 DC *90或+0.50DS^-2.0DC*180五、配境后随访复诊配境后一个月应复查戴镜效果,以后每隔3~6隔月复查,必要时可作适当调整。

随访中应注意双眼矫正的屈光度平衡,注意因戴足矫镜而引起的外斜。

要考虑到患孩戴镜的几种不适应可能性:1、验光不准,或处方时换算差错;2、镜片安装位置不合适,或镜架变形;3、镜片光学中心制配不准确。

注意:轻度和中度弱视儿童经配镜矫正屈光后,视力有逐渐恢复正常的可能;而高度远视和混合散光者则除戴镜矫正屈光,还必须进行综合训练治疗。

六、弱视儿童治愈后脱镜指标脱镜的标准应符合以下四项指标或无远视散光符合以下三项指标者:1.双眼裸远近视力≥1.0半年以上,视力不下降或没有降至1.0者。

2.眼位:正常3.远视屈光度≤+3.00DS4.远视散光度≤+1.25DC一.儿童散瞳原则:1.8岁以下儿童:全部阿托品散瞳验光1)不合并有斜视、合并外斜视儿童阿托品散瞳三天。

2)合并有内斜视儿童阿托品散瞳五天(去除调节因素)。

3)弱视儿童,能够经常坚持戴镜,换眼镜前由医生决定是否可以用米多丽散瞳验光(调节放松)2.8岁以上儿童:1)初诊儿童主诉视力不佳,米多丽或者托品酰胺散瞳验光。

2)散瞳验光后视力不能矫正者,转弱视斜视门诊请医生诊治。

3)合并弱视的儿童用阿托品散瞳验光。

4)验光后,如果是单纯近视,验光室可直接复验后处方配镜。

5)验光室对于一些特殊配镜儿童可以请医生会诊配镜方案(高度近视、大度数散光、进行性近视儿童)。

二.儿童配镜原则:1.不合并斜视弱视(不合并弱视)1)近视为最佳视力的最低度数矫正,视力矫正到1.0即可2)远视减去调节配镜,由验光师试镜并根据视力和症状配镜(远视减掉1D调节)3)对于不配合检查的患儿近视常规配镜,远视再减除1D的调节配镜。

2.弱视的儿童配镜(不合并斜视)1)6岁以下儿童,远视、散光足量矫正。

2)6-9岁儿童,高度远视适当减少,散光足量矫正,二次配镜时远视给足。

3)9岁以上儿童,高度远视,高度散光按照2/3首次配镜,二次配镜争取给足。

4)屈光参差儿童,低龄儿童可以超常量给镜(双眼可超过300度以上)。

大龄儿童根据医嘱适当逐情给镜。

3.弱视儿童配镜(合并斜视):如果弱视合并斜视需要治疗,则按弱视配镜原则配镜,不考虑斜视情况,弱视治愈后再根据斜视及手术配镜原则配镜。

4.斜视儿童配镜(不合并弱视)1)外斜视、外隐斜A.合并远视,低矫配镜B.合并近视,足量矫正2)内斜视,内隐斜A.合并远视,足量矫正B.合并近视,适当低度矫正C.调节性内斜视,远视全矫配镜,换镜时要根据同视机检查结果适当减远视度数,应该在保证斜视度数不增加的前提下减少远视度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