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_姐妹_和_死者_看_都柏林人_的艺术特色
象征主义手法在《姐妹》中的运用
象征手法在《姐妹》中的运用摘要:《姐妹》是乔伊斯小说集《都柏林人》的开篇之作。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更多从《都柏林人》中一些名篇入手,如《死者》《阿拉比》等。
而作为二十世纪文学巨匠之一,乔伊斯将《姐妹》作为开篇必有其独到见解。
在该小说中,作者大量运用象征主义手法来揭示故事主题,刻画人物性格。
本文试图从象征主义视角分析该文本,旨在让广大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乔伊斯的经典之作。
关键词:乔伊斯;象征手法;姐妹引言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是爱尔兰著名作家,同时也是公认的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都柏林人》(Dubliners, 1914)是其早期创作的短篇小说集。
这部小说集,被文学批评界誉为用英语所写的最著名的小说集,而乔伊斯本人也被文学界冠以“准批评家”的身份,引领了20世纪“作家的评论化”。
小说集以“瘫痪,死亡和宗教”为主题,揭示了当时生活在殖民文化语境下的爱尔兰芸芸众生对未来的冷漠、迷惘、焦虑直到麻木,体现了乔伊斯对大众生活现状的深深焦虑。
《姐妹》是《都柏林人》的第一篇,最早用斯蒂芬. 代达勒斯的笔名,于1904年8月13日发表在拉塞尔主编的《爱尔兰家园》上。
故事的主要内容则是围绕着弗林神父之死展开,而主人公小男孩与六十多岁的弗林神父有着密切的关系。
整个故事多处运用象征主义的手法,引领我们去探索故事背后深层次的文化背景和黑暗现实。
象征主义,名词源于希腊文symbolon, 几经演变,其义变成了“用一种形式作为一种概念的习惯代表”,凡是能表达某种观念及事物的符号或者物品就叫做“象征”。
用于文学评论中的象征主义,起源于19世纪末的法国。
1886年诗人让.莫雷亚斯发表在《费加罗》报上的《象征主义宣言》首先提出了这个名称,他主张用“象征主义者”来称呼当时的前卫诗人。
象征主义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艺术手法,它用自然中的具体事物或形象,来传达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它所追求的效果是要使读者似懂非懂,恍惚若有所悟,使读者体会到此种有深意。
乔伊斯短篇小说《姐妹们》的艺术特征
乔伊斯短篇小说《姐妹们》的艺术特征詹姆斯·乔伊斯,现代主义文学大师,被认为是继莎士比亚后英语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
他在小说领域取得的成就,代表着现代主义文学的一座高峰。
然而,确切的说,乔伊斯是个爱尔兰作家,他于1882年2月2日生于爱尔兰首府都柏林的郊区拉斯加尔。
他一生颠沛流离,历经坎坷,辗转于的里罗马、巴黎等地,多以教授英语和为报刊撰稿糊口,后又饱受眼疾折磨,到晚年几乎完全失明。
但他对文学追求执着,写出了四部经典著作:《都柏林人》、《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尤利西斯》和《为尼芬根守灵》,终成一代巨匠。
1941年1月13日,乔伊斯在瑞士的苏黎世病逝,享年59岁。
在乔伊斯的四部巨作中,《都柏林人》是他久负盛名的短篇小说集,称得上是20世纪整个西方最著名的短篇小说集,是上上之品。
而《都柏林人》的开篇《姐妹们》几乎涵盖了《都柏林人》的所有主题,隐含了乔伊斯本人在童年时所产生的对故乡爱尔兰的局势和社会世态的深深的愤慨之情,儿时的他早已看到了爱尔兰社会黑暗的一面,看透了人们生活的糜烂,道德精神的停滞,教会的腐败以及都柏林政治的瘫痪。
而从那时开始,乔伊斯的思想里就已经产生了需要唤醒爱尔兰人民的思想意识和精神意识这种想法的萌芽。
于是,在他描述这些故事时,他用“混乱”、“厌倦”、“绝望”、“徒劳”等刻薄的词汇把都柏林人民的生活描写出来,几乎不留余地的揭示了都柏林人生活中呆滞的一面。
而他对自己国家的人民生活的这种未曾言明残酷批判并不是对祖国的憎恶,相反,正是因为他爱国情切,为了拯救整个国家、民族,唤醒新一代的崛起,他宁愿背负恶名也要把这部小说集完成、出版。
由此一来,《姐妹们》是乔伊斯中审视爱尔兰社会丑态、试图唤醒并拯救爱尔兰民族意识的开端。
一、语言风格乔伊斯的语言风格独特而隽永,充满现代主义气息。
《姐妹们》语言风格和乔伊斯的其他小说作品风格基本保持一致,预示着乔氏小说风格的诞生。
乔伊斯曾在给出版商的信中强调“总体上采用了一种严肃认真的刻薄风格"(Ellnann 2010)。
乔伊斯短篇小说《姐妹》的功能文体学分析-精神瘫痪
乔伊斯短篇小说《姐妹》的功能文体学分析精神瘫痪论文导读::姐妹》是乔伊斯《都柏林人》的开篇故事。
精神处于麻木的状态。
由于小说的主题是精神瘫痪和死亡。
论文关键词:《姐妹》,功能文体分析,麻木,精神瘫痪一.引言《姐妹》是乔伊斯《都柏林人》的开篇故事,尽管国内有不少学者在研究专著和文学史中或多或少地提到过这部短篇小说,但是,国内文学评论多从主题研究和叙述特色来分析此小说,本文将试从功能文体学的角度,分析《姐妹》的文体特色,旨在说明《姐妹》语言的选择与主题思想的体现紧密地契合在一起,对深化理解小说的瘫痪主题以及对乔伊斯作品的深层次的解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这三方面对小说进行功能文体分析。
为了方便分析,在这里仅对《姐妹》的首段做些剖析,看看语言是如何从功能的角度来为表达思想和主题服务的。
二.对概念功能的分析韩礼德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及物性系统把人类的经验分成六种不同的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3]。
《姐妹》的第一段共有23个语义过程,具体分布如下:表一:语义过程统计表通过表一,我们可以看出,物质过程所占比例不大,这说明无名少年“我”的能动性不强,精神处于麻木的状态。
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在为数不多的三个物质过程中,尽管动作发出者均为“我”,但是动作的目标则只是“房子,窗户”这类毫无生命的物体。
这不仅再次说明了“我”的行为能力有限,仅是一个被动的承受者,而且体现了“我”对教父的默默关注。
本段中的三个物质过程“pass精神瘫痪,study, gaze”表面上看似是主人公的动作,实则表现了“我”的被动心理和消极行为,更加体现了主人公的麻木以及小说“瘫痪”这一主题。
心理过程为12个,占比例最高,这与本文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语场相契合,其中11个心理过程的感知者是“我”,这里体现了男孩对他即将死去的老朋友弗林神父的瘫痪状况的担心,同时也能看出男孩正在模模糊糊地对死亡进行思索。
《都柏林人》:乔伊斯堕落之城中的众生相,失望愤怒只因刻骨深爱
《都柏林人》:乔伊斯堕落之城中的众生相,失望愤怒只因刻骨深爱在全世界的作家里,詹姆斯·乔伊斯是个特殊的存在,他的笔下没有温情、善意与爱,却获得了千万人的喜欢和推崇,文学成就获得了至高的赞誉。
这位生于十九世纪末期的现代主义文学奠基者,在爱尔兰家喻户晓,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便是大部头的《尤利西斯》。
作为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乔伊斯通过描述一天内发生的单一事件向人们展示了一幅人类社会缩影,该小说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三位都柏林人在1904年6月16日,从早上8点到晚上2点钟,一天之内在都柏林的种种经历,14个小时用了100多万字,许多人表示“难懂”。
爱尔兰作家、诗人詹姆斯·乔伊斯《都柏林人》和《尤利西斯》相似,也是通过个体“人”来表现社会现实的力作。
不过,《都柏林人》的视野更广阔,其中的人物形象更加多面性,涉及社会各个层次,各年龄段。
初读《都柏林人》,第一印象也有些“难懂”,但是如果结合当时爱尔兰的历史、乔伊斯的处境、整个社会背景,他的写作意图和作品内涵就不难理解。
一、“失望、愤怒”主题文学《都柏林人》是一本短篇小说集,书中通过15个故事,表现了不同场景中,形形色色的人在面对生活不同事件的反应。
由点及面,以地域“都柏林”为线索,巧妙把各个场景组合罗列,织造出一副“都柏林世相百态图”。
詹姆斯·乔伊斯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15个故事,涉及多个人物角色,但每个人物无一例外表达的都是“失望、愤怒”的情绪。
在《姐妹们》中,乔伊斯写出小男孩面对神父之死的自我感受:“这次他是没救了:已经是第三次中风了。
每天晚上,我凝视着那扇窗,总会轻声念叨一个词——瘫痪。
”然后,他听到姑姑姑父对“神父之死”的议论,又从乔伊莎和南妮姐妹俩口中得知,神父生前“买卖圣职,自个儿单干”,因失手打碎圣餐杯而发疯,精神失常,说“走的很安详”,看到的却是“躺在棺木中,带着死亡的庄严和狰狞”。
看似前后矛盾的细节,给人强烈的“碎裂、坍塌”之感。
论乔伊斯的小说艺术
发现 , 《都柏林人》基本上是一部现实主义 的短篇小说集 , 尽管作者已经发出了告别传 统的信号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 (下称 《肖像》) 中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成分兼而 有之 。他的意识流长篇巨著《尤利西斯》无 疑是一部现代主义的杰作 , 但其中依然不乏 现实主义的成分 。然而 , 在《苏醒》中 , 现 实主义的成分已经微乎其微 , 现代主义开始 被后现代主义所取代 , 无数令人难以捉摸的 梦魇与幻觉 , 各种有形无形 、虚实难辨的东 西 , 像幽灵一般在夜空中飘荡 。由此可见 , 乔伊斯对小说艺术的探索贯穿了其创作的全 过程 。
二
综观乔伊斯的小说创作 , 其艺术形式大 致体现了以下三个原则 。
一 、乔伊斯的小说创造性地运用了时 间 、意识和技巧三位一体的艺术原则 。自从 步入文坛以后 , 乔伊斯刻意将对时间的处 理 、对意识的表现和对技巧的创新作为其小 说实验的兴奋点和突破口 。在处理时间问题 上 , 他遵循了柏格森的 “心理时间”学说 , 毅然摆 脱 了 长 期 以 来 钟 表 时 间 对 小 说 的 影 响 , 大胆地采用了以一日为框架或以一夜为 布局的小说模式 。此外 , 他在意识流小说中 经常将时间颠倒或重叠 , 用有限的时间展示 无限的空间 , 并成功地将人物几十年的复杂
经历压缩在十几小时之内加以集中表现 。他 果断地潜入人物的精神领域 , 将他们最真 实 、最自然的意识活动原原本本地展示在读 者面前 。这无疑是传统作家难以想像的 , 也 是他们望尘莫及的 。而在创作技巧的革新 上 , 乔伊斯充分体现了一个现代主义者的实 验精神和改革意识 。他的艺术手法可谓五花 八门 , 简直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地步 。“其 作品中引起早期的读者最大兴趣的是意识流 技巧 。”②“它无疑激励了 20 世纪富有创新 精神的作家 , 并成为小说的一种基本技 巧 。”③应当指出 , 时间 、意识和技巧不仅构 成了乔 伊 斯 小 说 改 革 中 三 位 一 体 的 艺 术 核 心 , 而且也成为几乎所有现代主义作家所关 注的焦点 。乔伊斯巧妙地驾驭了三者之间的 关系并使其交织一体 , 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 果。
《都柏林人》笔记
《都柏林人》笔记《都柏林人》笔记《都柏林人》,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所著,是20世纪整个西方最著名的短篇小说集。
它置景于乔伊斯的故乡都柏林,截取了中下层人民生活的横断面,一个片段一群人,十五个故事汇集起来,宛若一幅印象主义的绘画,笔触简练,错落成篇,浮现出苍凉世态,遥远,冷清,然而精致,是上上之品。
《姊妹们》,写一个牧师打破圣杯后的精神状态,离群索居,郁郁寡欢,只能和小男孩交流,而最终走向死亡——被视为身体瘫痪和精神失常的状态下。
全篇以男孩“我”的视角贯穿,逝者的形象依靠不同的人的印象表现——一个虔诚过头的牧师。
男孩“我”和牧师的姊妹形成对比,表现了成人世界的冷漠,麻木,孤独,而且,只有死亡可以消解它们。
《一次遭遇》,男孩逃课漫游一天的经历。
特别之处,描叙详尽:男孩的或叛逆活胆怯的个性毕现;最富文学色彩的还是那个荒野碰到的老人,隐秘、荒诞、又富有学识——来无踪,去无影,浪汉的形象。
《阿拉比》,男孩在姑夫家的一次经历,为获得同学姐姐的芳心,去阿拉比市场的过程。
和同学姐姐每一次相遇的描写,生动细腻,传达出少年初恋的深切纯真和迷茫不安——他甚至记得女孩裙服在灯影里的皱褶、光斑,尤其记住了少女口中说出“阿拉比”地名时的音调和神情。
其实,因为姑夫失约,他到达阿拉比,市场将要关闭,他甚至没买到想送给女孩的礼物。
可能,正因为没买到的遗憾,才使男孩记住了这次难忘的暗恋。
是的,每个孩子的心灵里,都有着这样的一次经历,然而,《阿拉比》的可贵,在于传神的表达。
而且,可能是成年后对往事的怀恋,真的显得遥远清冷,而又真切动人。
确是精品。
“她说话的时候,不停地转动手腕上银镯。
她不能去,因为那星期修道院里将做静修。
她的两个弟弟也另外两个男孩在抢夺帽子,只有我一个人站在栏杆旁边。
她抓着一根栏杆的尖头,把头低向我这边。
从我们的门对面射出的灯光,照出她脖子上的白白的曲线,照亮了她脖子上下垂的头发,并向下照亮了她在栏杆上的那只手。
《都柏林人》作品赏析
小说内容梗概 《一朵浮云》
小钱德勒和老朋友加拉赫在一起喝酒,加拉赫已经在 伦敦成了一名大记者。钱德勒在都柏林陷入了工作的死胡 同里,要么做公正人,要赫的谈 话使钱德勒想到了自己的窘况。他有家,又害羞,所以不 能像他的朋友一样离开爱尔兰。那晚回家后,他意识到自 己永远也无法成为诗人,因为他的家庭负担太重。
小说内容梗概 《无独有偶》
法林敦是一位嗜酒的文书,工作不如意,老板又瞧不 起他。在一次谈话中,由于法林敦回答问题时带着讥讽的 口吻,老板很是生气,要他为自己的态度道歉,法林敦只 好照做。一天,他花了不少钱想一醉方休,结果却在朋友 们面前丢人现眼,所以那晚他很生气,还觉得喝的不够尽 兴。回到家后,酒醉的他对每个人都发脾气,并把自己受 的窝囊气发泄在儿子身上。于是他打儿子汤姆,但让人觉 得荒谬的是儿子汤姆最后居然还在为父亲祈祷。
小说内容梗概 《圣恩》
克南先生,一个经济衰退时期的商业推销员,一直在 与嗜酒的毛病作斗争。为了戒酒,他的朋友坎尼安先生以 及麦科伊先生与他的妻子一起商量,打算带他参加去佩登 神父专为生意人办的宗教静修班。那天在教堂里,克南先 生看到那么多熟悉的面孔,感到非常舒服。佩登神父的布 道不太难,而且让生意人觉得十分放松。
小说内容梗概 《死者》
在一年一度的节日舞会上,莫坎家的老处女姐妹朱莉 娅姨妈和凯特姨妈正招待着许多客人。舞会向来规模宏大, 家庭的成员,以前的学生,朱莉娅唱诗班里的队员都来了。 屋子里充满了欢乐和笑声。客人中有她们的侄儿加布里埃 尔,一个敏感的文人。他在舞会上发表了一篇演讲,称赞 他的姨妈们。演讲真诚感伤,让姨妈们都流下了眼泪。那 晚,加布里埃尔对他的妻子格莉塔满怀激情。回到旅店后, 他发现妻子依旧爱着为她死去的旧情人迈克,并意识到自 己在妻子心目中微不足道的地位。窗外下着雪,落在爱尔 兰的每一片土地上,这让加布里埃尔想到了死亡。
《都柏林人》中“窗”对主题的表现作用
《都柏林人》中“窗”对主题的表现作用作者:叶婷来源:《青年时代》2016年第13期摘要:在《都柏林人》小说集中,叙述者反复利用“窗”的临界性,对比窗内外人物形象、客观世界,突显及深化主题。
本文以其中《姐妹们》、《阿拉比》和《死者》三篇中的“窗”为例子,分析“窗”的丰富含义,透过窗内窗外洞察都柏林人精神瘫痪的现状,探讨“窗”对“瘫痪”、“逃离”等主题的揭示、突出及深化所起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窗”;“瘫痪”;“逃离”;“顿悟”“窗”把内心世界和外部生活隔离开,也标志着家里和外部世界的界限,引发人们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或遭遇的期,具有深远的象征意义。
《都柏林人》中的人物通过窗户来审视自已、观察他人的生活。
“窗”既是小说情节中的现实场景,又超越情节,具有独立的空间意义。
《都柏林人》充分利用“窗”的临界性质进行了窗内外人物形象的对比,突显了其“瘫痪”、“逃离”、“顿悟”主题。
一、《姐妹们》中生死相隔之“窗”在《姐妹们》中,“我”和弗林神父因“圣餐杯”事件身心陷入瘫痪,而“窗”隔断了我们的交流,加重我们的精神混沌。
弗林神父因“我”的过错打破圣餐杯而变得行为古怪,夜里不去信徒家赴约,反而跑到忏悔室里痴笑,使得原本濒临死亡的精神状态进一步恶化。
“我”觉得神父不久后会离世,所以“一连好几个晚上从他的房前经过,留意观察他那透着灯光的方窗”,等待他去世的迹象。
窗外自责的“我”只敢在夜晚注视着那扇隔断弗林神父与他交流的窗,而弗林神父也许把“窗”当作保护伞,将自己和外界隔离。
他的行为使“我”感到压抑,“每当我抬头望着那扇窗户的时候,嘴里便会轻轻滴念叨着‘瘫痪’这两个字”。
二、《阿拉比》中偷窥暗恋之“窗”在《阿拉比》中,“窗”似乎是叙事者情感外泄的通道,窗内的他渴望拥有一份初恋。
叙事者渴望见到暗恋对象曼根的姐姐,所以每天早晨“我把窗帘拉下,使它离框边有不到一英寸的缝隙,这样,我就可以偷偷看她了”。
叙述者透过“窗”观察外面的世界——曼根家的门口,对单相思的他来说曼根的姐姐就是全世界。
詹姆斯·乔伊斯都柏林人读后感6篇
詹姆斯·乔伊斯都柏林人读后感6篇《都柏林人》读后感(1):都柏林的迟疑在简洁的问题上,乔伊斯是海明威的前辈.前辈总不及后辈彻底,况且,有谁能比一个虚无主义者更简洁呢?乔伊斯的简洁有时被描述为"pared-to-the-bone"式的.在《尤利西斯》里头,这种鲜明的简洁已被另一种东西所代替,《都柏林人》却把这种简洁保存得很好.与海明威那种武夫似的简洁相比,乔伊斯仿佛显得更优雅----但实际上并不是更优雅,而是更迟疑.乔伊斯的段落间存在着这一迟疑,它把文本的节奏拉长了,造出恍惚的效果.这简直是女性化的,让人想起伍尔芙.然而当然不是伍尔芙----伍尔芙是回旋,而乔伊斯只是迟疑.他的迟疑是在每次下刀前的一刻;下刀之后,总是能成功地保证"贴骨而削".这么说吧:《都柏林人》里的乔伊斯是神情恍惚、动作柔软而迟缓的削木人,他的木品光滑整洁;海明威是麻利的削木人,噼里啪啦砍出一件光秃秃的好看玩意儿;而伍尔芙比乔伊斯更恍惚、更柔软,并且她只爱细致地雕刻旋涡状的装饰物.《都柏林人》读后感(2):大师的小书(2011年5月号《书城》杂志。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人说:“打开世界地图,并不等于周游了世界。
”文学也一样,说再多的“浪漫主义”、“古典主义”、“雪莱”、“托尔斯泰”也没有用。
文学是要一本一本读着,一个巷子一个巷子走下来的,谁也代替不了。
退一步讲,嚼别人吐出来的甘蔗渣有什么乐趣!那些耸人听闻而又不知所云的概念和名词,给予我们的只不过是榨干了汁汁水水的所谓“文学常识”。
听得越多,越围绕作品形成一个符咒,几乎变成卡夫卡的“城堡”,使人无法进入。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悖论——评论读得越多,越是不想读原作。
“名著就是谁都知道却人人不想去看的书。
”可谓一语道破。
沸沸嚣嚣的评论有时还真是一场无预谋的骗局。
之前基于不知从哪儿听来的粗浅印象,我一直对乔伊斯怀有深刻的偏见。
对大名鼎鼎的意识流、如雷贯耳的现代主义,从来都是望而生畏、敬而远之的,总觉得它们无外乎华而不实的文学实验,只是捉弄人的花纹和漩涡。
《死者》中的现代主义特色
《死者》中的现代主义特色“《都柏林人》标志着乔伊斯决心告别传统、走上文学实验与革新道路的重要开端。
”《死者》是《都柏林人》中的最后一个故事,从中可以看到明显的现代主义的倾向。
除了已被人们探讨过的象征主义,还有最为显著的两点是印象主义和自由间接引语的使用。
印象主义是19世纪后期在唯美主义和自然主义基础上产生的艺术潮流,“最初反映在绘画中,后来渗透到戏剧领域。
印象派艺术家追求表现人的自我感受与瞬间印象,并强调光、色、声、影、形的艺术功能及对感官的刺激作用。
乔伊斯是最早将印象主义运用于小说的英语作家之一。
”这种写作风格从主观角度刻画人物、场景或行为,精确的描绘瞬间、微妙和复杂的情感和情绪。
在《死者》中,乔伊斯不仅通过使用不同的绘画色彩和光线来捕捉加布里埃尔对他的妻子的突发的印象和情感,还将主人公隐晦微妙的情绪波动诉诸音乐,给小说增添了艺术的美感和诗意。
这段描写加布里埃尔站在远处观察自己的妻子使用了印象主义手法:他静静地站在过道的暗处,试图听清那声音所唱的是什么歌,同时盯着他的妻子望。
她的姿态中有着优雅和神秘,好像她就是一个什么东西的象征似的。
他问自己,一个女人站在楼梯上的阴影里,倾听着远处的音乐,是一种什么象征。
如果他是一个画家,他就要把她这个姿势画出来。
她的蓝色毡帽可以在幽暗的背景上衬托出她青铜色的头发,她裙子上的深色拼花衬托出那些浅色的来。
他要把这幅画叫做《远处的音乐》,假如他是个画家的话。
读者跟随着加布里埃尔的视角,走进暗处观察格莉塔。
他的妻子总站在阴影里,被昏暗的光线包裹。
这种印象主义的刻画有两层象征意义。
一方面,包裹他妻子的昏暗光线象征了格利塔没有激情和活力,在精神上已经死亡。
她无法摆脱束缚她的旧传统和精神瘫痪。
另一方面,加布里埃尔从不曾真正接近自己的妻子,他总是从她的身后观察她,而看不到她的脸。
这暗示了他们精神交流上的鸿沟,夫妻俩从未了解对方。
描绘他妻子的色彩都是暗淡而黑暗的(阴影、幽暗、深色),这些色彩美丽、忧郁却缺乏活力。
试析乔伊斯《死者》中的“死亡”主题
试析乔伊斯《死者》中的“死亡”主题摘要:《死者》是爱尔兰现代作家詹姆斯·乔伊斯早期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压轴篇。
《都柏林人》以爱尔兰首都为背景,描绘了都柏林市井百姓“精神死亡”的生活状况,其目的是唤醒民族意识。
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精神死亡”这一主题在《死者》中的体现及意义。
论文关键词:詹姆斯·乔伊斯,《都柏林人》,《死者》,精神死亡一、心如死水一潭的少女莉莉和缺乏音乐激情的玛丽·简莉莉是看门人的女儿,莫坎家的女佣,在圣诞舞会上脚不点地地忙碌着。
她身材细长,是个正在发育的姑娘,而“面色发白,头发呈干草色。
”从肖像描写上看,她是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少女,但严重营养不良,脸色缺乏应有的红润,这说明置于英国殖民统治下的爱尔兰下层人民的生活穷困。
但精神上如何呢?当男主人公加布里埃尔与她开玩笑地说,在某个好日子里会去参加她和那年轻人的婚礼时,她辛酸地说:“现在的男人都是只说废话,直到骗走你身上的所有的东西。
”(P.252)本来是一个花季少女,应该有花儿一般的甜蜜梦想,对爱情充满憧憬与希望的,却说出了让人心酸的话语,语言虽尖刻,却让人洞悉她那颗冰冷的心。
小说中没有交代她的过去,但从中不难发现她小小年纪肯定经历了坎坷痛苦的人生,屡受伤害,以至于对今后的人生不再抱有任何幻想。
在她眼里,加布里埃尔同其他任何一位白人男性一样,都是只会占女人便宜的一路货色,他们是长期处于统治地位的英国殖民势力的象征,这反映了在资本主义文明蹂躏下的下层社会的小人物的孤独、麻木和可怖的灵魂。
玛丽·简是两位老姑娘的侄女,上过专科学校,是位音乐教师。
舞会上,她弹奏的曲子充满速奏和困难的乐章,加布里埃尔虽然喜欢音乐,但听不进去,因为她弹奏的曲子没有主旋律,而且他也怀疑其他听众能否听出什么主旋律来。
但在曲子结束时客厅里报以热烈的掌声,“掌声最热烈的地方来自于门口那四个年轻人,在曲子开始时他们到点心房去了,而琴声结束时他们又回到了门口。
《都柏林人》的“顿悟”手法解读的论文
《都柏林人》的“顿悟”手法解读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摘要:《都柏林人》是由一连串的精神顿悟组成的,大多数的都柏林人都陷在严重的精神瘫痪状态,整个小说集要唤起的是一个不正常的感官隔离的世界,当视觉和听觉发生碰撞的时候,就触发了主人公对自己的处境和自我的本质的顿悟。
关键词:都柏林人;顿悟乔伊斯的文学生涯始于他1904年开始创作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
在写给出版商理查兹的一封信中,他明确地表述了这本书的创作原则:“我的意图在于给我的祖国撰写一章精神史。
”[1]这实际上也成了他一生文学追求的目标。
在乔伊斯眼中,处于大英帝国和天主教会双重压迫和钳制下的爱尔兰是一个不可救药的国家,而都柏林则是它“瘫痪的中心”,在这个城市里每时每地都上演着麻木、苦闷、沦落的一幕幕活剧。
《都柏林人》共有15篇小说,各自独立而又相互呼应,为一个共同的主题服务。
基本上可以分为四部分,分别写童年、少年、成年和社会生活。
在艺术手法上最引人注目的是“顿悟”的使用。
乔伊斯在从各个方面表现都柏林人精神世界的瘫痪、无能时,常常选取他们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卑微、可怜、可耻的瞬间加以刻画,并突出其象征意义,使主题凸现。
这种顿悟又被他称为“主显”,即天主显灵,从艺术角度看也使得每一篇小说都获得了神韵。
一大多数的都柏林人都陷在严重的瘫痪的冲突中。
其中最严重的牺牲者是弗林神甫和伊芙琳。
弗林神甫是瘫痪的天主教牧师,在他的职业生涯失败之后,精神上就变得不济了,身为牧师,而应付不了牧师的职责,从而不能自拔。
伊芙琳一例是更为剧烈的冲突,因为她是唯一一个有人给提供了具体的积极的逃走机会的人物;她完全有可能实施她的决定,然而在要割断和这座城市和她的家庭的束缚的一瞬间,她变得“like a helpless animal”。
实际上,整个小说集要唤起的就是一个毫无结果的碎片的世界,一个不正常的感官隔离的世界。
简论_都柏林人_的表现艺术
[收稿日期]2000-03-24[作者简介]周小群(1955 ),男,江苏苏州人,南通师范学院外语系教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外国文学研究。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二 年第三期简论!都柏林人∀的表现艺术周小群(南通师范学院外语系,江苏南通226007)#摘 要∃乔伊斯的!都柏林人∀是现实主义作品。
但乔伊斯在技巧方面追新求奇异、顿悟、象征和处心积虑地求平庸使它有别于传统短篇小说,为它抹上了浓浓的现代主义文学色彩。
!都∀奠定了乔伊斯在世界文坛上的地位。
#关键词∃乔伊斯;表现艺术;现实主义;现代主义;象征#中图分类号∃I56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873(2000)03-0054-04Looking into the Art of Presentation in Joyce %s DublinersZHOU Xiao -qun(Faculty of Foreign Languages,Nantong T eachers College,Jiangsu 226007)Abstract:Joyce %s Dubliners is generally regarded as a realistic work.However,the extensive use of epiphany and symbolism,together with the pursuit of the peculiar and the commonplace on the part of the author,makes the short story all the di fferent from i ts traditional counterparts,lending it a touch of modernis m.It can be taken for granted that Dubliners alone would have secured Joyce in i ts own right a unique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short stories.Key words:Joyce;art of presentation;realism;modernism;symbolism乔伊斯是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大师,他的!尤利西斯∀则是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作品。
乔伊斯《死者》中的死者涵义及创作主旨研究
龙飘飘内容摘要:《死者》是现代主义小说大师乔伊斯短篇小说集的压轴之作。
本文主要分析《死者》中的诸多“死者”类型,这些死者可以分为生理意义上的死亡,以及精神意义上的死亡。
最后通过对这些“死者”类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家的良苦用心,即在死亡中寻求希望,以及从中我们也可以挖掘出作家对都柏林的那种又爱又恨的深切情感。
关键词:乔伊斯《死者》涵义创作主旨《都柏林人》是现代主义小说大师詹姆斯·乔伊斯早期的短篇小说集。
这本小说集的主题则正如乔伊斯自己所说的:“我正在写一系列‘求降显灵文’,一共十篇。
我已经完成了一篇。
我给这一系列取名为《都柏林人》,我要暴露血液麻痹,即瘫痪的灵魂,也就是许多人称之为一个城市的灵魂”。
而短篇小说集的最后一篇《死者》可以说是这本书的高潮与总结,因它篇幅较长,所以常常被看作是中篇小说,它与康拉德的《黑暗的心灵》还被并列为20世纪前期英国小说中最杰出的中篇小说。
在这篇中篇小说中,乔伊斯不仅描写主人公伽布里欧的个人生活,更是将整个都柏林城瘫痪麻木的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
《死者》表面上描写的是一派热闹的宴会场景,但其实到处充满着死亡压抑的气息。
本文主要分析《死者》中的诸多“死者”类型,这些死者可以分为生理意义上的死亡,以及精神意义上的死亡。
最后通过对这些“死者”类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家的良苦用心,即在死亡中寻求希望,以及从中我们也可以挖掘出作家对都柏林的那种又爱又恨的深切情感。
一.生理意义上的死者《死者》中有很多地方提到死去的人,也即生理意义上死去的人,这些人虽已不在人世,但他们的魂灵因生者的不断回忆而变得鲜活生动,并影响着生者的生活。
这些死者包括伽布里欧的母亲、逝去的伟大的歌唱家老帕金森,这些死者因人们的不断提起而永存,这反映出新一代的人比不上旧时代的人,同时也反映出都柏林人的守旧以及都柏林社会的停滞不前。
就这样,在如此热闹的圣诞晚宴上,那些对生者有着深刻影响的死者时时浮现在生者的脑海中,吞噬着生者的生命与思想,占据着生者他们自己生活。
《都柏林人》读书报告
主题——悔罪
《姐妹们》中,弗林神父心智上神秘的混乱以及 他与“我”一个孩童之间,有些暧昧的关系,都在 “我”奇异的梦境中得到了说明:那神父分明想要忏 悔什么,而“我”被动的成为了别人悔罪的寄托。 《遭遇》虽然写的是孩童逃学,但那种渴望自 由的情绪和之后的幻灭,与人生其他时候的感受别无 二致,而“我”与那位神秘年长绅士的遭遇,也是有 着明显的忏悔和倾听忏悔的性质,到最后,那年长者 悔罪的诉说也影响了“我”,以致“我”在想到自己 的同伴时,也有了悔罪的口气:“我是真的很懊悔, 因为在我心里,我曾经一直有点瞧不起他。” 《伊芙琳》里,少女初次掌握自己命运的努力, 没有被父亲的权威压抑,却在最后一刻向上帝祈求指 引的时候,遭到了因悔罪而导致的挫折。
Page 2
LOGO
写作背景
乔伊斯《都柏林人》问世于19 世纪末,当时的爱尔兰政治仍处于英 国政府的专制下,爱尔兰民族自治运 动虽高潮迭起,但囿于英政府的高压 并没有发展起来。此时的爱尔兰经 济也很不景气。在政治经济形势混 乱低迷的环境,整个爱尔兰社会都 弥漫着麻木不仁、死气沉沉的精神 状态。这种精神状态被乔伊斯定义 为“瘫痪”(Paralysis),精神瘫痪 这一主题在乔伊斯的作品中集中表 现在宗教瘫痪、政治瘫痪、情感瘫 痪、心理瘫痪4个方面。
LOGO
片段节选——《伊芙琳》
她突然感到有一阵冲动的恐惧,就站了起来。逃 吧!她一定要逃!弗兰克会救她。他会给她生活,也 许还有爱。可是她想活。她为什么就该没有幸福?她 有权获得幸福。弗兰克会用双臂接住她,用双臂抱住 她。他会救她。 她觉得自己两颊冰凉,在迷乱的痛苦中,她祈祷 上帝来指引她,指出什么才是她的责任。如果她去了, 明天她就会和弗兰克一起航行在海上,朝着布宜诺斯 艾利斯航行。他们已经预定了行程,他为她做了这么 多,她还能后撤吗?她很忧伤,她一直翕动着嘴唇, 默默做着热诚的祷告。
乔伊斯《都柏林人》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都柏林人》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创作的一部小说,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该小说是乔伊斯的处女作,也是20世纪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
它通过15个独立的故事,展现了都柏林市民的生活、爱情、奋斗和挣扎,反映了当时爱尔兰社会的风貌。
这部小说以其丰富的人物刻画、精湛的叙事技巧和深刻的社会寓意而广受赞誉。
让我们一起来追溯一下《都柏林人》这部伟大作品的历史背景。
乔伊斯在这部小说中运用了现实主义的手法,将都柏林市民的生活细节以及社会环境刻画得栩栩如生。
他巧妙地运用了内心独白、情节交织、象征意义等多种手法,将人物心理、情感、欲望和命运展现得淋漓尽致。
通过这些生动的描绘,乔伊斯成功地展现了都柏林这座城市的多样性和繁华。
让我们来深入挖掘一下《都柏林人》中的主题和内涵。
乔伊斯在小说中通过15个独立的故事,探讨了各种人生命运、内心矛盾、对爱情的追求和对自我认知的探索。
每个故事都以一个独特的视角呈现了都柏林市民的生活,揭示了他们的困境和挣扎。
这些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都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同身受。
这些故事所蕴含的深刻内涵,使得《都柏林人》成为了一部具有代表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接下来,让我们来总结一下《都柏林人》这部小说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和震撼。
乔伊斯在《都柏林人》中对人性、社会现实、情感挣扎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探讨,他的作品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人生境遇下的各种生存状态和选择,从而更好地理解人性、社会和人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乔伊斯对爱情、友情、家庭、事业等方面的描绘也带给我们很多思考,使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了人生的真谛。
让我们来共享一下我对《都柏林人》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对我来说,《都柏林人》是一部充满人性关怀和社会关怀的作品,它通过真实的城市生活和多彩的人物形象,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立体的世界。
乔伊斯的叙事技巧和深刻意义使得这部小说成为了一部永恒的文学经典,让人在阅读中不断感受到情感和智慧的碰撞。
2.2-从《死者》看阿奎那的美学思想
文本分析库从《死者》看阿奎那的美学思想1.知识点:阿奎那美学思想2.知识点讲解:中世纪经院哲学的代表人物托马斯·阿奎那的美学思想对詹姆斯·乔伊斯早期的作品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从“整一”原则在结构上的体现、“和谐”原则在文本中的体现、“明晰”原则在主题上的体现三个方面,阐述了阿奎那美学思想在《死者》中的体现,为研究乔伊斯的作品开辟了新的道路。
3.实体内容:一、“整一”原则在结构上的体现(一)外部结构的整一《死者》是《都柏林人》这部短篇小说集的一个组成部分,和其他故事一起在结构上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体。
《都柏林人》中的15个故事可以分为四组:第一组中的《姐妹们》、《偶遇》、《阿拉比》讲述的是关于儿童的故事;第二组中的《伊芙琳》、《车赛之后》、《两个浪子》和《寄宿公寓》是关于青少年的故事;《一朵浮云》、《无独有偶》、《粘土》和《痛苦的往事》组成了第三组,故事均发生在成人身上;而最后一组则包括《常青藤日》、《一位母亲》和《圣恩》,是关于人们的社会生活方面的。
这四组在结构上构成了三、四、四、三的左右对称的格局。
其中,前三组是按时间的顺序,描述了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而第四组描述的是人们的社会生活。
《死者》作为整个小说集的尾声,描述了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社会生活,是对故事的归纳和总结。
因此就整体而言,《死者》是这部小说集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死者》和《都柏林人》中的其他故事一起,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二)内部结构的整一整个故事发生在圣诞节的那天晚上,客人聚集到加布里埃尔的姨妈家,大家先是跳舞、聊天,然后吃饭,宴会结束后离开。
所有的事情在时间上没有出现断层,都是按照时间顺序发展的,所以就故事发展的时间顺序而言,这个故事是连贯的。
故事发生的场景主要有两个——加布里埃尔的姨妈家和宾馆。
加布里埃尔是先去姨妈家赴宴,宴会结束后去的宾馆,所以就故事发生的场景而言,这个故事也是连贯的。
都伯林人
《都伯林人》没有结局的结尾历史悠久的爱尔兰培育了许多优秀的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其中最有戏剧性色彩的是詹姆斯·乔伊斯。
他是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大家,但是他的作品却大都是没有人买的零销售量。
《都伯林人》是乔伊斯代表性的作品,十五个短篇故事描绘了都伯林的生活画面和风土人情,宗旨是要揭露都伯林生活中的“精神麻痹”。
这十五篇故事的结尾很有欲言又止的趣味。
《都伯林人》在描写中十分强调真实,具体到每个地点每个人物,而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也没有小说的虚构性,像是一种记录。
乔伊斯描写的主人公基本都是“小人物”,城市中普通的小男孩、流浪汉、女佣等等,都是平凡的人平凡的事,表达着真正的城市风貌市民精神,或者说是真正的都伯林。
这跟乔伊斯本人就是都伯林人有关,所以他能看到真实的都伯林,就像《偶遇》,那就是作者小时候经历过的。
故事中两个喜欢玩打仗游戏喜欢冒险的小男孩逃学出去郊游,一路上吃吃喝喝,玩玩看看,小孩子眼中的一切在成人看来很无聊,可每个人确实经历过那么一段爱冒险的童年。
旅程的最后,一个老头儿的出现让这个“冒险”故事更有趣了,老头儿和小孩子谈论“情人”的话题,而后又和“我”单独谈起要鞭打“跟妞们搭讪”的小子。
“我”的反应很激烈又不敢表现,这让人不得不多想,“我”是在赞同老头儿的话而忐忑不安。
故事的最后“我”似解脱般呼唤着小伙伴,“我却悔恨了,因为我在内心一直有些瞧他不起。
”是最后一句话,作者并未交代老头儿来自哪所以没有解释老头儿将归去何方,本来就只是一场偶遇。
但是,故事之前打大部分陈述就看似是无用的背景介绍了,虽然其中描写了很多都伯林的景象,可一个莫名其妙的老头儿破坏了之前和谐欢愉的氛围。
而作者写了一个有结尾但没有结局的故事,“我”只是暂时逃脱了神经兮兮的老头儿,但是他能不能逃过自己,作者没有总结也没有议论。
《阿拉比》也是一样,结尾是“我抬头凝视着黑暗”“眼里燃烧着痛苦和愤怒”,“我”究竟在愤怒什么,是愤怒姑父忘记晚上“我”要去集市导致太晚了什么都买不到了;还是愤怒自己买不起华丽的花瓶;还是痛苦自己兑现不了承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从《姐妹》和《死者》看《都柏林人》的艺术特色李兰生 《都柏林人》(Dubli ners,1914)是爱尔兰小说大师詹姆斯・乔伊斯的第一部作品。
这部“以莫泊桑和契诃夫式的现实主义手法”①、把都柏林生活的方方面面刻画得入木三分的短篇小说集在世界文学宝库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美国学者布伦达・马尔多克斯(Brenda Maldox)认为,该作品是“用英语创作的最优秀的短篇小说”。
②作品蕴含着种种象征意蕴,对主题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揭示,流露出对爱尔兰尤其是对人类普遍命运的种种价值关怀,给读者以强烈的道德震撼。
作为一部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表现出了许多独到的艺术特色。
首先,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短篇小说集子。
传统的短篇小说集一般都是作者所创作的全部短篇小说的集合,所采用的题材、揭示的主题和选择的场景等基本上都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干的;每一篇都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各篇在主题的阐发和拓展层面上看不出有多少内在的联系;篇目的排列顺序如果不是按照创作所完成的时序安排,就是按照编定者预先确定的某些意图来锁定的,如《海明威短篇小说集》、《马克・吐温短篇小说集》、《莫泊桑短篇小说集》、《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集》等等。
然而,《都柏林人》却有着与这些短篇小说集完全不同的结构特征。
它是按照乔伊斯的创作思想、围绕着一个中心主题(cen2 tral motif)组合而成。
15个故事之间在主题的阐发上环环相扣、互相吻合,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使整部集子具有相当于一部长篇小说的内在逻辑架构,而每个故事似乎又成了长篇小说的一章。
第二,《都柏林人》采用了类似于交响乐曲式的艺术表现技法。
它的中心主题“瘫痪和死亡”把各个故事串联起来,并以不同的音色、调式、旋律及种种变奏,进行了充分的艺术表现。
这种特色拓展了主题的幅度和深度,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第三,“瘫痪和死亡”的主题把《都柏林人》一书切分成四部分,每一部分都具有自己的副主题,形成了主题和副主题之间的变奏和回旋(交响乐中的变奏曲式和回旋曲式),分别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乐章。
第四,从小说的艺术技巧上看,《都柏林人》融合了现实主义(或称自然主义)和象征主义的某些叙事手法。
在这些短篇中,・81・乔伊斯以平稳的节奏、“一丝不苟的平庸”(scrupulous meanness)风格③、清晰的叙述和简单的情节结构,把他对都柏林沉闷现实的“心灵顿悟(epiphany)”象征性地表现了出来。
上述种种特点也就构成了《都柏林人》一书独特的艺术魅力。
笔者拟从这部作品中的《姐妹》和《死者》两个故事入手,对乔伊斯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作出探讨。
一《姐妹》(The Sisters)和《死者》(The Dead)分别是《都柏林人》的首篇和末篇,前者于1904年8月13日首次发表在一份叫做《爱尔兰家园》(The I rish Homestead)的周刊上,而后者在1914年小说集出版时才出现。
④如果说《都柏林人》是一部交响曲,那么,《姐妹》就是这部乐曲的序曲,而《死者》就是尾声。
从音乐学上说,序曲是奏鸣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是乐曲主题的呈示部;尾声是回旋曲的一部分,它是乐曲主题发展的高潮。
在交响乐中,奏鸣曲和回旋曲通常构成第一乐章和第四乐章(一般说来,交响曲都有四个乐章,但也有少于四个乐章的),因此,序曲和尾声分别是交响乐中呈现主题和深化主题最重要的部分。
同艾略特一样,乔伊斯也是一个精通音乐技法的艺术大师,他颇能巧妙地运用交响曲和赋格曲的某些表现手法。
这一点在《都柏林人》一书的结构上表现得比较充分。
乔伊斯是这样来安排他的15个故事的:第一乐章:童年,包括《姐妹》、《路遇》(An Encounter)、《阿拉比》(Araby)这三篇;第二乐章;青少年,包括《伊芙琳》(Eve2 line)、《车赛之后》(After the Race)和《两豪侠》(Two G allants);第三乐章:成年,包括《寄宿舍》(The Boarding House)、《一片小云》(A Little Cloud)、《互相般配》(Counterparts)、《泥土》(Clay)和《痛史》(A Painful Case);第四乐章:社会生活,包括《委员会房子里的常青藤日》(Ivy Day In the Committee Room)、《一位母亲》(A Mother)、《祈祷》(Grace)和《死者》。
乔伊斯在《都柏林人》这部短篇小说集中之所以这样来安排这15个故事,正是在于他想把“音乐和小说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高度地统一起来,并能使之“相互阐发”⑤,最大限度地实现主题与主题、主题与副主题以及副主题与副主题之间的交响和共鸣。
《姐妹》与《死者》是《都柏林人》中象征意蕴很浓的两个短篇,在艺术上十分巧妙地体现了这种交响和共鸣,因而最集中地反映出了乔伊斯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二《姐妹》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无名的小孩听到一位他(她)熟悉的神父去世的消息后,心里朦朦胧胧产生了对死亡的某些思考。
这个小孩后来又与其姑妈(或姨妈)去那位神父的灵堂吊唁死者,所看到和听到的情形又使他陷入了沉思。
这个短篇故事的情节很简单,通篇都是平凡琐事,不能形成波澜,但是,它所揭示的主题却非常耐人寻味,它试图通过小孩那双还很幼稚的眼睛,去揭露都柏林人的文化瘫痪意识。
在故事中,神父死前的生活习惯,他的打扮穿着、举止言谈等等,在小孩的心中产生了某种朦胧感。
对神父所患的“瘫痪症”小孩先是感到有些蹊跷,就像听到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磐折形”和基督教教理问答中的“买卖圣职”这些字眼一样;可是后来,“(瘫痪)这个词听起来像是某一个犯了罪、作过恶的人的名字,它使我恐惧,但是我却渴望着能靠它更近一些,能睁眼看看它那致命的结果。
”这是小说第一段中的几行叙述文字,可以看作《都柏林人》中心主题的呈示部分。
・91・从《姐妹》和《死者》看《都柏林人》的艺术特色本段的第一行文字“这次他没有救了:这是第三次发作”,奏响了序曲部分的第一个乐句,与后起的其他语句,及至整篇故事形成了交响和共鸣;这种交响和共鸣渐进发展,在《都柏林人》的其他故事中构成辉煌宏大的多声部变奏,直到在《死者》一篇中反复出现,发展成高潮。
这是乔伊斯精心创造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十分切合他早年就已形成了的创作思想,为后来写出《尤利西斯》和《芬尼根的守灵》这样的长篇杰作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早在1906年以前的两年中,乔伊斯正在为《都柏林人》的出版四处奔波。
在给出版商的一封信中,他强调说:他正在给自己的国家写“一章道德史”⑥,并声称他之所以选择了都柏林这座“差不多是威尼斯的三倍”、“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大英帝国排行第二的欧洲大都市”为素材,决不是因为这座城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是因为在他看来,“瘫痪的中心”⑦。
于是,揭露和表现这个“瘫痪的中心”便成了创作《都柏林人》的主要动机。
围绕着这种动机,乔伊斯用他那支犀利的笔,深情而又略带嘲讽地谱写了一部关于都柏林人的命运交响曲。
这里,他让人们以严肃的目光审视现代都柏林人的“麻木疲软”、道德沦丧、文明的失落、精神的空虚、宗教的虚妄、历史的虚无、文化的迷失、爱情的变形等等。
这些由“瘫痪和死亡”变奏发展而来的副主题在每一个故事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进而又以瘫痪→麻木→死亡→复苏的递进模式,通过《姐妹》中奏鸣曲似的表现手法导向《死者》的主题,并使之深化、回旋、发展,用最强烈的音符去全面唤醒爱尔兰乃至全世界的文化意识。
三《死者》是《都柏林人》的“压轴”之作,由于它深邃的象征内含,可以看作是乔伊斯走向艺术成熟的一个标志。
小说分成四个部分,主要的叙事线索如下:(1)主人公加布里埃尔和妻子格丽塔去姨母家参加一年一度的圣诞舞会和聚餐;(2)艾弗斯小姐对加布里埃尔提出批评,说他是“一个不愿意脱离英联邦的人”(a west Briton )⑧,稍后,加布里埃尔在晚宴上发表演说;(3)加布里埃尔夫妇告别聚餐会回到旅馆过夜,格丽塔向丈夫透露了多年埋在心底的秘密:在爱尔兰西部乡村度过少女时代的她有过一个叫做迈克尔・弗雷的情人,他常给她唱一支名叫“奥格里姆的姑娘”的爱尔兰民歌,这位患了肺炎的痴情少年伫立在格丽塔的窗前向她表白爱情,因淋雨后病情加重而死去;(4)妻子因哀伤过度,抽泣不止,沉睡过去。
加布里埃尔站在窗前,无言地凝视着飘飞的雪花,陷入了对死亡的沉思。
如果说《姐妹》所揭示的“瘫痪和死亡”主题仅仅只是由瘫痪向死亡进行平面推移的话,那么,《死者》却把这一主题引向更广更深的层面。
它增加了这个主题的诗性张力,使之具有一种立体感。
因此,欣赏和解读《死者》,必须透过作品情节结构所揭示的表层意义,去探寻关于“死亡”的哲学、文化和审美的深层意蕴,去玩味这部具有丰富象征意义的作品的“秘响旁通”。
正如英国批评家Matthew Hodgast 所说:“这样,乔伊斯告诉我们对于这篇故事不能望文生义,而要透过它苦心经营的现实主义去寻找象征意义或比喻意义。
”⑨《死者》的象征意义在小说中首先通过圣诞夜那场纷纷扬扬的大雪表现出来:……在爱尔兰普降大雪。
大雪落在黑夜的中部平原的每一个角落,落在无树的小山丘上,轻柔地落入艾伦沼泽中,直到西部波涛汹涌的香农河口,大雪也落・02・外国文学评论 No.1,1999在了埋葬着迈克尔・弗雷的荒凉墓地的每个角落,落在积了厚厚一层雪的那些歪歪斜斜的十字架和墓碑上,落在墓园小门的尖铁栅上,落在光秃秃的荆棘丛中。
他听到大雪从太空中轻轻落下,好像是它们末日的降临,轻轻地落在了一切生者和死者的身上。
这时,他的灵魂慢慢逝去。
⑩这场飘落在爱尔兰各个角落的大雪使作品富于深刻的象征意义,它以回旋曲式的方式反复出现在加布里埃尔的现实世界和潜意识中,唤起了读者对人类普遍命运的价值关怀;这场雪覆盖了一切:生者和死者、生命和无生命、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实……;它埋葬着一切、涤荡着一切、彻底地消除一切矛盾与对立。
就在加布里埃尔对妻子的过去感到妒忌和不安的时候,“他的灵魂接近了那个居住着无数死者的世界,他能意识到他们的存在,却无法理解这种存在为何是那样不可捉摸、忽隐忽现。
他的自我也渐渐消失在一个灰蒙蒙、看不见摸不着的世界里:这个实在的世界,这些死者曾一度建造过它并生活在其中,而此刻却正在解体、正在衰落。
”加布里埃尔终于获得了一种顿悟:现代的都柏林、爱尔兰、整个欧洲……都在走向衰落。
他期待着有朝一日,那座瘫痪的城市、那个正在衰落的世界会在严冬的一场大雪过后,得到全面的复苏。
这也许正是《死者》所要揭示的深刻主题。
从一般意义上说,死亡就是一切的终结,是一种存在转化为一种不存在。
然而,《死者》所要揭示的主题却超越了这种一般意义。
乔伊斯是要通过“死亡”这个生物意义上的命题去阐发一种深刻的审美意义,亦即:虽然那些沉睡了几千年的、属于爱尔兰文化所独有的民族传统,还在受到强大的大不列颠文化的压制和奴役,但是,这种民族传统复苏的日子已经不远;那场圣诞夜普降在全爱尔兰的大雪预示着爱尔兰文化复兴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