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区文化人文分析

各城市精神汇总

一、上海

海派文化,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融汇吴越文化等中国其它地域文化的精华,吸纳消化一些外国的主要是西方的文化因素,创立了新的富有自己独特个性的海派文化,其特点是:吸纳百川、善于扬弃、追求卓越、勇于创新。

“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上海海派文化,体现在上海文化的方方面面:开放性、创造性、扬弃性、多元性。

上海人性格分析

1、上海人精明,被人称为“门槛精”。

2、自负自傲--上海人的自负是众人皆知的。

3、上海在长期的工商业历史的影响下,实惠哲学成为上海人根深蒂固的观念。

4、守法守纪,契约意识和法制观念强使上海人形成了追求合理化、追求平等与规范的观念。

二、浙江

浙江文化从吴越文化衍生而来,燕赵尚武,吴越尚文,这种文化性格与他们所处的地域不无关系。浙江虽然富为鱼米之乡,却人多地少,生存竞争激烈,所以浙江人闯世界的很多。浙江人比较勤奋,因为浙江大部分都是自己创业的人.金华,萧山,宁波,义乌,台州,温州人都是代表。这些地区的人

都是很上进,且肯吃苦头。杭州倒是比较安逸,杭州人普遍比较小家子气.但温、台这边的人就很"霸气",基本都是暴发户要不就是集团企业,人们都很有商业头脑。萧山和杭州这样的也是,地极市的人都很喜欢城市生活,不爱打拼。萧山人也很能干。宁波不用说了,浙江的贸易港口,小上海之称的城市。

温州人:敢闯敢拼,敢做,有担当。温州人的理财观有些与众不同,常有不按常理出牌的,因此也取得了些出人意料的收获。温州人对股市不太感冒,目前国内上市的温企并不多。但炒房和炒汇却比较火爆,比如炒汇,资金并不多的温州汇市去年的成交额名列全国第三,频繁地交易足以说明汇市的巨大吸引力。炒房一族更为厉害,东奔西跑,四处寻觅投资良机,为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做了不小的贡献,却还落得臭名昭著。冤是冤,不过有钱赚,懒得管那许多了。

三、江苏

江苏人的素质很高。江苏南部属吴文化,中部属淮扬文化,北部则属于汉文化。江苏人的性格差别蛮大,但总体来说是中庸。江苏自古富庶,人杰地灵,人民生活安居乐业,地形属平原,水源丰富,气候温和,所以这里的人们不缺吃穿,不存在离家在外的现象,缺乏一些闯劲,所以性格显得中庸,求稳。这里经济发达,教育先进,治安良好,福利较完善。

苏南和苏北之争:

一条长江,把江苏分为“江南”,“江北”。历史上,江南人有很强的优越感。而对江北人几乎有一种天生的歧视。今天,苏南经济蒸蒸日上,苏北依然死水微澜。

长江天堑,划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文化圈。江南属吴越文化,江北则更亲近于北方;历史上,江南之地,少受战乱侵扰,族性单一,多为古之百越后裔;江北则融合各地各族之血,其民族成分复杂。自永嘉之乱起,北方世族南迁,江南江北,便在民族,文化上产生了断层。江南一向自奉“华夏正朔”,视北人为“虏”;江北则以承中华故地,以江南为“蛮夷”。隔阂已然很深。

江南人,有一种很浓烈的故乡情结,即便世居北土,也改变不了浓重的吴音;为了保留文化传统,宁可“江阴十日”,“嘉定三屠”;江北则是一色的江淮官话。如此,江南人江北人,一开口说话便被打上标签,语言是区别“族类”的最佳工具:“刚拨拧”成了地域歧视的代名词。

江南历来富庶之地,江北历史上除了扬州,多为贫穷之地。一条长江,不仅仅造成南北冲击平原肥沃程度的差异,也自古是天然的军事屏障:江南人民有肥沃土地,又少受北族侵扰,早早就从“生存”向“发展”阶段跨越,成就了江南思维开阔,文化发达的个性;而江北,却经常挣扎在“生存线”上,自魏晋始,延至唐宋,直至明清,战乱频仍,也造成北人自安天命,忍辱负重的性格特征。

自近代以来,差距在不断扩大。上海开埠,江南以其地理的

便利,文化的亲近,和财富的积累,开上海工商之先,宁波,绍兴,无锡等地商贾大批涌入上海,先入为主的成为了上海的上层;而江北,地理偏远,文化差异,积贫积弱,一开始便处于劣势。而由于“马太效应”,穷人和穷人抱团,富人和富人成群,各不往来;加之历史文化语言的巨大隔阂,分化越发明显,江北人在上海,多为社会底层,江南人即便为工人,待遇也较不同。如此,地域歧视也就越来越大。

因此,江南对江北,便形成了“经济上,文化上,语言上”的全方位歧视,以至于互不通婚的地步。

文化之间的差异是最重要的原因。

首先,江南比江北,有更大的内聚力。

其次,江南人眼界更为开阔,更“外向”。

其三,江南人有更为进取的性格。

江北的劣势:

江北的农业文明性格,比较根深蒂固。农民有其吃苦耐劳的一面,也有自安天命,不思进取,逆来顺受的一面。在这个工业文明,市场经济的年代,江北人依然喜欢“等,靠,要”,吃大锅饭,指望政府;在苏州,几乎所有国企都已转制,而江北,很多人依然以吃“大锅饭”为荣。这样的差距,是非常可怕的.

四、东北

东北是中华文化的起源地、发源地之一,东北文化不是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的中心。黄河流域进入农耕文化在世界范围内都是较早的和发达之后的,孔孟代表的文化是中国进入农业文明以后产生的精英文化。而东北在那个时代,从生产方式的角度比,与中原相比是相对落后的,所以没有产生同时期中原那样的精英文化和文化伟人。东北文化的主体是肃慎族系文化和华夏文化融合的结果,同时兼收并蓄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特点。

大庆精神产生于60年代石油会战,47年前,铁人王进喜一句"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壮语,感动、激励了几代人。大庆精神,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字,“爱国、创业、求实、奉献”。

东北人性格分析

东北人性格豪爽,直率,虎气,大部分喜欢坦诚相待,不拐弯抹角,对朋友可以两肋插刀,对非友善的人同样也能落井下石。东北人心肠热,但也心肠硬。

文化荒漠和粗糙的生活方式——东北人的文化,应该说是相对比较贫瘠的,更多的是朴实无华,通俗易懂的乡村文化。

东北语言的亲和力——它从来都是直白和直通人心的,质朴而纯真,不矫揉造作,不留余地,就像东北方言所常用的那句话——“可着劲儿造”。

对于现今大多数的东北人来说,颜面比一切都重要,没有了脸面,在他们看来,什么也没了,宁可死要面子活受罪。

东北人直,或者说东北人没心眼,“狗窝里放不住剩馒头,有啥就涝啥”,对什么不满就要发泄。东北人讲义气,心眼好。

匪威“东北虎”——东北人打架第一个是“猛”字,一个是“虎”字,外地人似乎缺了这两点。

大连——高傲的大连人。大连不大,但大连人出门在外,总会让别人感觉很大,牛气冲天。大连人能喝酒,胃口也好,量也不算小,饮食上顾不上讲究精工细作,顾不上讲究美食美味。大连人愿意交朋友,交上了朋友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朋友了。大连人很有忍耐性——大连人性格爽快,大方的另一方面,就是承受力极强,大连人自古就视野开阔,接纳力强,融合速度快,不保守,不排外,是外来打工者的天堂。

五、北京

“底气”十足的皇城子民——北京乃首善之区,北京人见多识广,既受官文化熏染,又承八旗子弟余风沐浴。

北京人普遍过着悠闲的生活,是全国最养尊处优的人群。北京的脏活、累活基本都由外地人做,外地人一旦离开北京,北京将立即瘫痪。

官文化:北京人对当官的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痴迷,因为在他们看来,权+钱=一切。他们对特权是认同和迷恋的,在北京所谓最牛X的,绝对不是有钱的,而是有势(特权)的。

北京的包容性还是不错的。北京的文化是兼融的,官方体制文化、知识分子文化和民俗文化处于共生状态,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和平共处,各拿各的调,各吹各的号。

北京人油嘴滑舌,善打哈哈,侃爷辈出,号称“京油子”。——民间有京(北京)油子,卫(天津)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一说。傻Bi是中国最难听的话,是北京人“发明”的。常常挂在嘴边的是“丫的”或“丫挺的”,类似“他妈的”那句“国骂”,用北京的土话来说就是“丫头养的”,骂人家是私生子。

北京人总体善良,大气,有同情心,讲义气,热心肠。北京人喜欢管闲事,尤其是关心国家大事,爱侃政治,小道消息不少。北京人交朋友多半看感觉,见面就熟,如果对脾气,不管你是什么人,一两杯酒下肚,就是哥们儿,一旦熟了,遇事托他们一般不会打回票。北京人太热情,正是这种“自来熟”的天性,表达了他们骨子里“不见外”的责任感,也正是这样他们爱“管闲事”,爱“抛头露面”。

好面子,真是北京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在待人接物上,老北京人总是客客气气的,说话总是“您

您”的,请人帮忙他们会把“劳驾”或“劳您驾”“劳你大驾”挂在嘴边上。

何乐而不“侃”呢?——北京人有特殊的语言陶醉感。一口嘣响溜脆的北京话,一口甜亮脆生的京片子,足以让京人特别钟情于“说”。确实善“侃”,陶醉于“侃”甚至“侃”的只重辞句,抑扬顿挫,不重内容的地步。

爷文化--我丫就大爷。北京玩儿就要玩出个色彩,混就要混出个名堂,走出去是个“爷们儿”,倒下去是条“汉子”,一张嘴就是“侃爷”,一闭嘴就是“哥们儿”。北京人自以为“天子脚下,高人一等”,做生意的是“倒爷”,能吹牛的是“侃爷”,赤露着上身的叫“膀爷”,连蹬三轮车的也叫“板爷”。在“京爷”文化的笼罩下,就好象“在上海人看来外地人都是乡下人,在北京人看来外地人都是下级”。

六、河北

侠义燕赵人——燕赵人多有一股侠义之气,秉性耿直,性格直率,充满着骨气和血性,而燕赵文化有自己的文化性格,它充满着一种悲壮之美,充满着一种阳刚之气,燕赵文化世代传承,存在着一种尚武遗风,充满着文化的悲剧之美。

河北人做生意,总以保本为前提。

老实与圆滑浑然一体,这大概是河北人一大特色,他们

在利益面前很少张牙舞爪,总是“温,良,恭,俭,让”,知道关键时刻拼的是耐性,是涵养。

七、天津

“卫嘴子”是中国人对天津人的总体界定,它把天津人的性格特点做了最根本的概括。既然是“卫嘴子”那就一定爱说。

热土难离——天津人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咱们天津卫是一方宝地。”天津人认为自己的家乡最得意的特产是狗不理包子,十八街大麻花和耳朵眼炸糕。

在外地,天津人很容易团结在一起,又特别“护群儿”,坚持自己的老乡利益,又很爱为朋友两肋插刀。

天津人争强好胜,遇事喜欢炫耀,讲究“摆谱儿”,显示气派。

天津人得了病,喜欢用民间偏方,在日常生活中,有“萝卜就茶,气的大夫满街爬”一说,这萝卜与茶叶都能增加肠胃蠕动,有助消化。

八、内蒙古

马背上的民族——一代一代蒙古人总是自发地与自然抗争,形成了一种放荡无拘,粗犷豪迈的自然人格。在不断的

漂泊移动中,蒙古各部创造了震惊世界的草原文明和游牧文化,说蒙古游牧文化是“马背上成长的文化”,一点也不为过。

蒙古人的居室——蒙古包,是用树枝和细棍制成,极易拆建,移动时用牲畜驮运十分方便,所以蒙古人的搬迁十分简便迅速,没有什么牵挂和顾忌。

能征善战的尚武精神与英雄崇拜——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勇敢而强悍的民族,是一个崇拜英雄,崇尚英雄主义价值观的民族。

萨满教是最原始的蒙古宗教,它是一种自然神教派,认为神灵只是英雄人物本质的异化,权威有限,与人们住在一起,和人的关系是平等的民主关系,因而在蒙古人的心里,他们崇拜神,却更崇拜神一般的英雄人物。

蒙古人向来以勇猛著称,而骑马,射箭则是游牧民族爱不释手的活儿,他们最为擅长的也就是打猎和箭术。

百折不挠的叛逆性格--敢于战天战地的叛逆文化。

九、西北

西北人——不死的胡杨

西北人做事讲究气势,洒脱和不屈。

老英雄西安人——把西安看作“最男性化的城市”之一。西安人爱谈论国事,倘若北京人与西安人共同谈论时政,北京人微笑着,西安人唬着脸,北京人说这事不知领导怎么想,等着瞧吧,西安人说事情明白着,不这么办就糟了,北京人凭舌头,西安人凭心,北京人玩深沉,西安人本来就深沉……西安人爱收藏书画,见了上好的书画,是不惜重金甚至是“不择手段”也要弄到手的。

吼秦腔是西安人和关中人的私有财产。秦腔和足球一样,是很雄性的,里里外外,都透着一股阳刚之气,它实在是中国最男性化的剧种,就像越剧是最女性化的剧种一样,豫剧虽然也很硬朗,但好歹是唱出来的,而秦腔是吼出来的。

陕西女子多内秀——陕西的女子很能吃苦,陕西的女子爱的很深沉,很含蓄,陕西的女子的美,一般都是健康的美,要模样有模样,要身段有身段,自自然然,大大方方,朴朴素素。

关中十怪——也称为秦风十怪,即关中民情风俗的十个特点:

1. 房子一边盖:有钱住北房,避风又向阳。

2. 下雨下雪逢礼拜

3. 有了辣子不用菜

4. 碗盆分不开:由于以面食为主,关中人的饭量就特别大,所以,为了减少盛饭的次数,碗就做的特别大。

5.凳子不坐蹲起来

6. 手帕头上戴

7. 面条象裤带

8. 锅盔象锅盖

9. 姑娘不对外:由于相同的民俗,加之村庄堡寨间的相互往来,通婚就有了共同语言,因此,婚姻关系就在这些村庄中延续和联结。

10. 婆娘上树比猴快——关中是个盛产水果的地方,但采摘这些水果又无先进的设备,只有用竹竿打,打不到只好人上树了,男子汉是不愿干这活的,妇人们就责无旁贷的当此重任了,因此就有了这样的说法。

十、云贵

高原的情怀——淳朴.善良

自古以来,云南人在云南高原十分艰苦的环境中生活,养成了勤劳,淳朴,节俭的品质。云南人安贫知足,乐天知命,一方面讲求实际,不尚虚荣,勤劳耕织,少有好逸恶劳之人;另一方面,云南人能“与物平和”,不逞强好能,与世无争,恬淡寡欲,“少有不平,宁弃不争”云南人宽厚,善良。

云南人不小气,不会斤斤计较。

云南商人——憨,不是憨厚的憨,也不是憨包的憨,而

是有点耿直,有点纯朴,有点温情,也有点傻气,有点不计后果,还有点自以为是的小聪明,狡猾不起来,也实在不下去。

山地民族的本色——热情,诚恳,豪爽,守家

云南人生活在云贵高原,山高林密,自古地广人稀,野兽出没,在与虎豹豺狼的斗争中,养成了粗犷,豪放的性情。云南人喜欢自由自在,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想玩就玩。不追求生活的完美,在性格上表现散漫,云南人特别不愿意任人驱使。

宁要面子不要财——云南人很爱面子,云南人有一句口头禅:“鸟争一口食,人争一口气”。

云南十八怪:

一、竹筒当锅煮饭卖:竹筒饭。

二、牛奶做成扇子卖:位于苍山脚下洱海之滨的大理洱源邓川坝子,出产一种用牛奶经过特殊工艺的扇子状的凝乳薄片,当地俗称“乳扇”,是云南千家万户喜爱的食品。

三、过桥米线人人爱

四、草帽当锅盖:

五、米饭粑粑叫饵块

六、鸡蛋用草拴着卖:云南山地占百分之九十以上,道路坎坷崎岖,老乡赶街卖鸡蛋,用草裹缠,防止蛋壳破裂,同时方便了出售。

七、三个蚂蚱一碟菜

八、土锅通洞蒸鸡卖:“汽锅鸡”

九、谈情说爱用歌代

十、竹筒做烟袋

十一、星云湖里鱼分界:在云南江川星云湖与澄江抚仙湖相接处,水虽相连,但两湖的鱼互不来往,东边抚仙湖的青鱼和西边星云湖的黄鱼以“界鱼石”为界,到此就调头。

十二、新娘要把墨镜戴

十三、娃娃出门男人带

十四、四季服装同穿戴

十五、大理石头当画卖

十六、火车没有汽车快

十七、石头生在云天外

十八、四季鲜花开不败

真正的山民贵州人——关于贵州,谚语道:“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贵州是中国唯一没有平原做支撑的省份,走进贵州,就走进了山之国,几乎找不到大一点的平整土地。贵州是一座移民省份,大多数汉族都是历史上几次人口迁起迁进去的,因此除了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外,一般人的祖籍都不在贵州,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贵州开发很晚,文化积淀不厚,所以古代没有出过什么人才。

贵阳人精明能干,敏于新潮,但好吃懒做,“麻将在手,

小吃在口,三天两头,狐朋狗友”,对本省的落后处境没有

危机感,就连农民虽穷得叮当响,也喜欢穷吃滥喝,不务正业,像其他西南人一样,贵州人也饮茶成风,嗜酒如命。

十一、四川、重庆

巴蜀文化:

在四川各地的市井街旁,乡村道边,都会看到一间间独具四川风格的茶馆。人们坐在竹椅木桌前,手端四川茶馆独有的盖碗茶具,品着清幽的香茗,或“摆龙门阵”(聊天),或看书读报,茶馆里的气氛与盖碗里的沸水一样,热热腾腾的。进餐时分,又可走进遍布街头的川菜馆,品尝“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川菜与风味小吃,从色、香、味俱全的麻、辣、烫中感受和贪图四川悠久的饮食文化和川人的独特性格。茶余饭后,还可步入戏院欣赏川剧,听那高亢动听的高腔,看那神秘莫测的“变脸”、“吐火”绝技表演,也可以参加各种民间民俗活动。巴蜀文化与中国其它地域文化,如中原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一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源头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文明起源之时。巴蜀文化的深厚底蕴及其发展,使四川人文荟萃,英才辈出。不仅如此,悠久绵长的巴蜀文化,从起源到鼎盛,从变革到发展,还取得多方面成就。它拥有从李冰父子治水后形成的优越农耕文明,至今天府之国仍受

其惠;它有独特的巢居、栈道、笮桥和梯田林盘四大文化习俗,是今天旅游胜景的资源基础之一;巴蜀是最早出现城市文明的地区之一。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天然气开采地,是世界纸币和世界茶文化、盖碗茶文化的起源地。

产美女的地方,川妹子多聪慧能干,做事麻利。

够“韧”的湿木疙瘩——无论性别,职业或身处南方北方,都始终洋溢着一种勤劳勇敢,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重庆的棒棒军。

四川人以“忍耐”性强而著称。他们大多“忍”字当头,一忍再忍,甚至忍辱负重,逆来顺受,把一腔怒火强压在胸中。

四川人性格是全国最阴柔的,四川人说话有时会让外地人搞不清他们究竟在想什么,因为四川人不会随便把真实想法透露出。

蛮不讲理的“川蛮子”

油嘴尖酸的“川猴子”

眼光短浅的“川耗子”

张口“龟儿子”闭口“格老子”---四川人爱称“老子”这在四川人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之高,普及程度之宽,出现场合之广,是十分惊人的,流行于西南地区的一句俗语说:“四川老子云南妈,贵州儿子背盐巴”。

闲似神仙的生活——大凡到过四川,到过成都的外地人

都会为当地居民生活节奏的缓慢感到吃惊,四川人生活悠闲而节奏缓慢,在全国很早就有了名气。“班是要上的,钱是要挣的,但玩更是不可缺的。悠闲一点,随意一点,享受生活,这就是成都人的哲学。”以及“吃点麻辣烫,穿点新时装,打点小麻将,看点歪录象”都是四川人的生活方式。

川人五毒——吃喝玩乐搓麻将。

辣火朝天的重庆人——重庆人耿直和爽直,真诚和热情,说话做事的直来直去,请客说一不二,不会虚情假意,重庆人为人坦荡荡,刚直,豪爽,个个都想充当英雄角色。

重庆古来就是一座大码头,因而重庆人有山民的习气,多自然的率真,质朴,而成都是文化的古都,有浑厚的文化氛围,古而成都人也多了一份文人的矫饰和包裹,这并不是说重庆人和成都人有无文化问题,而是文化性格的积淀和表征差异。

十二、江西

江西老表”的称谓源于朱元璋在赣遇难获救,报答恩情一说。元末农民起义领袖朱元璋在平定江西时曾在康山(具体我也不知道)负伤后被百姓救护,为感激江西百姓的搭救之恩,朱元璋许诺若得到天下,江西人遇事可以“老表”名义直接找他。1368年朱元璋真个在南京当了皇帝,有一年,江西大旱,便选出代表去南京以“老表”的名义进见他,要求

减免赋税,朱元璋为笼络天下,果然下令减免了税收。从此,江西人乐于自称.亦被别人称作“江西老表”。

江西简称赣,是过去的望族。它辉煌过,潇洒过。历史悠久的“青铜文化”,影响深远的“理学文化”,声名远扬的“宗教文化”,灿烂一时的“瓷文化”。

庐山是中国的“诗圣地”。

好讼好辩的江西人---江西人喜欢斗嘴,不管有事没事,就喜欢来几句,语言总是很犀利,尖酸,刻薄。江西人嗜辣,有“江西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说。

赣南地区自古以来产茶,现在还有婺源是茶乡。

江西人还喜欢唱山歌,但是现在听到的却是极少了,最能代表江西的当属〈茉莉花〉这首歌了,但都表达的都是描绘男女自由恋爱的情歌。从生活歌和爱情歌发展到革命曲,从浪漫主义发展到革命乐观主义。

江西人好隐,何为隐,不是隐身,而是退出的意思,江西人的隐不带什么功利主义,是一种自我人格的升华。

北方人重义,南方人重利,江西人南北兼容,重利又重义。重利,有时甚至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斤斤计较;长期受懦风影响,江西人也重义,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讲究人缘,同年出生的互叫“老庚“,同姓互称”老华“,很亲热。

说起革命,江西人最拿手,中国现代革命上,江西的篇幅最显赫,赣文化是红土地的文化,所以江西在对外形象是“革

命老区”。江西的赣文化特征就是革命文化。

十三、湖南

湖南人有“手尾”,懂得进退攻守,勇猛之余讲究谋略。

“倔得疴牛屎”这是湖南俗话,形容某人倔得像一头犟牛,湖南人性格倔强。湖南人的倔劲,也包含着不服输的精神。

我孤独,我愿意——湖南精英行事多“崇独”而不“崇群”,往往喜欢单枪匹马闯天下。湖南人总是对事不对人,认理不认人,在理面前,六亲不认,甚至大义灭亲。

不讲“体”面讲脸面

永不满足的湖南人

湖南人有“三好三不贪”的歌:好色不贪色,好酒不贪杯,好财不贪财。

湖南人还有“三无穷”的歌:“民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湖南人既不安于贫,也不安于富,“穷则思变,眼望全球,心想世界”等等,都是湖南人的名言。

湖南人能立事,也能废事,湖南人有句不雅的俗话:“屁眼里夹屎,大家搞不成器。”意思是,当你相信某一个湖南人时,这个湖南人会帮你尽心尽力地做好每一件事,然而,

这个湖南人一旦发现你对他并不信任了,那凡他经手的事,你都莫想再做好。

可爱可笑长沙人——长沙人也没有什么格外了不起的地方,但长沙人自己就是自负得不得了,好象天上的事情晓得一半,地上的事情全晓得一样。长沙人又好吃又好喝,找得出理由来也吆喝,找不出理由来也吃喝。长沙人几乎家家户户打麻将,“长沙一个月,万户捣将声”。长沙人是乐天的,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便是长沙人的人生态度,以不变应万变。

十四、山东

山东人忠厚直爽,外粗内秀,讲义气,受儒家文化的熏陶,特别讲究人际关系和尊卑等级,爱走上层路线。

实实在在的山东人——与山东人有过接触或交往的外地人对山东人的描述总是:憨厚而宽容,朴实无华,真诚坦率,朴素爽直,善民宽厚,朴实的就像一棵红高粱。

山东人喝酒,能喝八两,绝对不喝半斤,用酒场的话说就是喝酒不胶泥,酒风硬朗,豪迈无比。

山东人乡土意识重,自豪感强,不仅在现实中到处认老乡,在网上“老乡”也成为聚众的招牌。

忠诚一直被山东人当作美德来颂扬,忠诚是一种品格,是山东人的品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