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生理学练习题
名词解释
1. 乳酸阈:在递增负荷运动中,运功强度较小时,血乳酸浓度与安静值接近,随运动强度的增加,乳酸浓度逐渐增加,当运动强度超过某一负荷时乳酸浓度急剧上升的开始点称为乳酸阈。
2. 肺活量:最大吸气后,尽力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为肺活量
3. 吸收:食物经消化后成长的小分子物质,以及维生素、无机盐和水通过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等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称为吸收。
4. 肌肉力量: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称为肌肉力量
5. 身体素质:肌肉在其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如力量、速度、耐力以及灵敏和柔韧等机能能力统称为身体素质。
6. 第二次呼吸:“极点”出现后,如果依靠意志力和调整运功节奏继续坚持运动,一些不良的生理反应便会逐渐减轻或消失,此时呼吸变得均匀自如,动作变得轻松有力,运动员能以较好的机能状态继续运动下去,这种状态称为“第二次呼吸”
7. 运动性疲劳:在运动过程中,当机体生理过程不能
继续保持在特定水平上进行和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时,即称为运动性疲劳。
8. 赛前状态:人体在参加比赛或训练前,某些器官、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称为赛前状态。
9. 动作电位:当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膜两侧电位的极性即发生暂时迅速的倒转,为动作电位。
10. 缩短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大小外加的阻力时,肌肉缩短,并牵引股杠杆做相向的运动的一种收缩形式。
11. 拉长收缩:当肌肉所产生的张力小于外力时,肌肉积极收缩但被拉长,这种收缩形式称为拉长收缩。
12. 等长收缩:当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等于外力时,肌肉积极收缩,但长度不变,这种收缩形式称为等长收缩。
13. 氧亏:人在进行运动时,摄氧量随运动负荷的增加而增大,在运动初期运动所需要的氧和摄氧量之间出现差异,这种差异称为氧亏。
14. 速度素质:
15. 基础代谢率: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率。
16. 兴奋性:机体活其组成部分的细胞、组织具有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成为兴奋性。
17. 肌小节:两相邻Z线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小
结。
18. 单收缩:
19. 最大摄氧量: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参加的长时间激烈运动中,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内所能摄取的最大氧气量称为最大摄氧量。
20. 准备活动:是指在正式训练和比赛前为提高身体机能而进行的有组织、有目的、专门的身体练习。
21. 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
22. 静息电位:静息时细胞膜处于某种极化状态,表现为膜的两侧存在着一个膜内为负膜外为正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23. 自动节律性:心肌细胞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
的特性,称自动节律性。
24. 心力储备:心输出量可以随着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具有一定的储备,
称为心泵功能储备,简称心力储备。
25. 肺换气:肺泡与血液之间,以及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O2和CO2的交换。
26. 疲劳:
27. 时值:是指以2倍基强度刺激组织,刚能引起组
织兴奋所需的最短作用
时间。
28. 屈肌反射:当皮肤或肌肉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引起受刺激一侧的肢体快
速地回撤,这一反射称为屈肌反射。
29. 牵张反射:在脊髓完整地情况下,一块骨骼肌如受到外力牵拉使其伸长
时,能反射性地引发受牵扯的同一肌肉收缩,这种反射被称为牵张反射。
30. 状态反射:头部空间位置的改变以及头部与躯干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
将反射性地引起躯干和四肢肌肉紧张性的改变,这种反射称为状态反射。
31. 运动后蛋白尿:健康人运动过后出现的一过性或暂时性的蛋白尿称为运
动后尿蛋白。
32. 能量代谢: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储存、释放、转移和
利用,称为能量代谢。
简答题
1. 恢复过程可简要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第一阶段,运动时物质消耗过程占优势,消耗大
于恢复,第二阶段,运动后物质恢复过程占优势,恢复大于消耗。
第三阶段,超量恢复,在这阶段消耗的物质及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恢复超过原来水平。
2. 小脑对人体运动有哪些调节功能?
答:①维持身体平衡○2调节肌紧张○3协调随意运动 3. 影响有氧耐力的因素?
答:○1氧运输系统的功能○2骨骼肌的特征○3神经调节能力○4能量功能特点
4.神经纤维传导兴奋具有哪些特征?
答:○1生理完整性○2双向传导○3不衰减和相对不疲劳○4绝缘性
5.为什么在运动前要做准备活动?
答:○1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水平○2增强氧运输系统的机能○3使体温升高4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增强弹性,预防肌肉损伤○5增强皮肤血流,利于散热,○
防止热应激性伤害
6.呼吸包括哪几个过程?
答:包括外呼吸,气体的交换与运输,内呼吸三个过程
7.决定无氧耐力的生理基础?
答:○1肌肉无氧酵解的能力肌纤维的百分比及乳酸脱氢酶的活性。
○2缓冲乳酸的能力:血液中碱贮备的含量及碳酸酐酶的活性。
○3脑细胞对血液酸碱度变化的耐受力
8.什么是极点?产生极点的主要原因?
答:在进行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剧烈运动中,由于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动不能满足运动器官的需要,练习者常常产生一些非常难受的生理反应,如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心率剧增、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甚至产生停止运动的念头等,这种机能状态称为“极点”。
产生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内脏器官的机能惰性大,每分吸氧量水平的提高不能适应肌肉活动对氧的需求,造成供氧不足,乳酸积累使血液ph值向酸性偏移。
9. 反应速度的生理基础?
答:○1反应时○2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3运动条件反射的巩固程度
11.激素作用的特征有哪些?
答:1相对特异性○2激素作用的高效性○3激素间的相互作用○4激素的信息传○
递作用○5激素的半衰期
12.影响最大摄氧量的因素?
答:○1心脏的泵血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2遗传因素○3年龄、性别因素○4训练的影响
13.生理应激的三个阶段是?
答:警戒反应阶段、抵抗阶段和疲惫阶段。
14.运动对血浆和血细胞的影响?
答:○1运动对血浆的影响○2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3运动对白细胞的影响
15.第二次呼吸及其产生的原因?
答:“极点”出现后,如果依靠意志力和调整运动节奏继续坚持运动,一些不良的生理反应便会逐渐减轻或消失,此时呼吸变得均匀自如,动作变得轻松有力,运动员能以较好的机能状态继续运动下去,这种状态称为“第二次呼吸”。
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运动中内脏器官惰性逐步得到克服,氧供应增加,乳酸得到逐步清除。
此外,由于极点出现后运动强度的下降,使运动的每分需氧量减少,这样机体的内环境得到改善。
动力定型得到恢复。
16.影响“极点”与“第二次呼吸”的因素?
答:运动项目、运动强度和训练水平,准备活动、赛前状态及呼吸方式等。
17.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答: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它具有运输、维持内环境稳态、保护和防御份等功能。
18.肌肉的物理特性?
答:伸张性、弹性和黏滞性
19.能量的来源与去路?
答:来源: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去路:是一部分能量储存在ATP中,给细胞内各种反应提供能量,其它的能量不能储存在ATP中就以热能的形式散发,维持体
温。
20.比较分析三个能量系统的特点。
答:磷酸原供能系统:功能总量小,持续时间短,功率输出最快,不需氧不产生乳酸的中间产物
糖酵解供能系统:功能总量较磷酸原系统多,持续时间短,功率输出次之不需要氧,终产物是导致疲劳的物质—乳酸。
有氧氧化供能系统:ATP生产总量很大,但功率很低。
需要氧的参与,终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不产生乳酸类副产物。
论述题
1. 试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答:○1搏出量:在外周阻力和心率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每搏输出量增大,动脉血压升高,主要表现为收缩压升高,脉压增大。
2心率:当心率加快时,心舒期明显缩短,在心舒期内流向外周的血量减少,○
心舒末期存留于主动脉内的血量增加,使舒张压升高.
3外周阻力:在每搏输出量和心率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外周阻力增加,阻○
止动脉血流流向外周,在心舒期末存留在主动脉内的血量增多,舒张压升高幅度大于收缩压升高幅度,脉压减小。
4大动脉管壁的弹性:动脉管壁的可扩张性和弹性具有缓冲动脉血压的作○
用,可使脉压减小。
当大动脉弹性减弱时,其可扩张性减小,对血压的缓冲作用减弱,使收缩压升高,脉压加大。
5循环血量:在正常情况下,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积是相适应的,也是○
相对稳定的.只有在人体失血过多或者严重脱水时,循环血量大幅减少,此时动脉血压迅速降低,
2. 试述影响肌肉力量的生理学因素。
答: 影响肌肉力量的因素很多,根据这些因素的解剖和生理特点,一般分为肌源性和神经源性两类,其它一些影响因素如年龄、性别和激素等通常是通过以上两类因素发挥作用的。
肌源性因素作用:肌肉生理横断面积;肌纤维类型;
肌肉初长度;关节运动角度。
神经源性因素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运动中枢神经对肌肉活动的协调和控制能力;
3. 试述肾泌尿的过程。
答:○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当血液流过肾小球毛细血
管时,除血细胞和血浆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以外,其余的水分和小分子溶质均可滤入肾小囊,形成肾小球滤液。
2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重吸收方式有主动重吸收和被动重吸收。
主动重○
吸收是指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耗能过程,逆着物质的浓度梯度和电位梯度,将小管内的溶质转运到小管周围细胞间液的过程。
如葡萄糖、氨基酸和钠离子等物质的运转。
被动重吸收是指小管液中的水和溶质一浓度差、电位差或者渗透压差为动力,进入小管周围细胞间液的过程。
这种重吸收过程是顺着-化学梯度进行的,不需要消耗能量。
3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作用: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是指其管腔上皮细胞通○
过新陈代谢,将所产生的物质分泌到滤液的过程。
4. 试述运动技能形成过程及各阶段特征?
答:运动技能的形成有其阶段性变化和生理规律,只是每一阶段的长短,随动作的复杂程度、教法和训练水平而不同。
一般说来,可划分为相互联系的三个阶段。
泛化阶段:学习动作初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以及学生自己的实践,只能获得一种感性认识,对运动技能内在规律并不完全理解。
表现在肌肉的外表活动往往是动作僵硬,不协调,费力,出现多余动作。
分化阶段: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对运动技能的内在
规律有了初步理解,一些不协调和多余动作也逐渐消除。
由于大部分错误动作得到纠正,能比较顺利地连贯地完成完整动作技术。
这是初步建立了动力定型。
但动力定型尚不巩固,遇到新异刺激,多余动作和错误动作可能重新出现。
巩固阶段:通过进一步反复练习,运动条件反射系统已经巩固,达到巩固的运动动力定型阶段。
在环境条件变化时,运动技术也不易受破坏,同时也感到省力、轻松自如。
不仅运动准确、优美,而且某些环节的动作还可现自动化。
5.影响有氧耐力的因素有哪些?
答:。
① 氧运输系统的功能:肺的通气与换气机能影响人体吸氧能力。
肺通气量越大吸入体内的氧就越多,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影响肺通气量的变化。
运动时提高和掌握有效的呼吸动作,增强呼吸机能就能提高有氧耐力。
心脏的泵血功能与有氧耐力密切相关。
心输出量受每搏输出量和心率的制约而每搏输出量决定于心肌收缩力量和心室腔容积的大小。
红细胞的数量是影响有氧耐力的一个因素。
血液中红细胞所含的血红蛋白,携带氧进行运输。
运动员血红蛋白含量假如下降10%,则往往引起运动成绩下降。
② 骨骼肌的特征:肌组织的有氧代谢机能影响有氧耐力。
肌肉内毛细血管网开放数量的增加,可使单位时间内肌肉血流量增加,血液可携带更多的氧供给肌肉。
优秀的耐力运动员慢肌纤维百分比高,肌红蛋白、线粒体和氧化酶活性
高、毛细血管数量增加。
③ 神经调节能力: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稳定性,以及中枢之间的协调性影响有氧耐力。
长期耐力训练可以改善神经的调节能力,节省能量消耗,保持较长时间的肌肉活动。
④ 能量供应特点:糖和脂肪在有氧的条件下,能保持长时间供能的能力是影响有氧耐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供能物质的储存、肌肉有氧氧化过程的效率、各种氧化酶的活性,以及动用脂肪供能的能力,可通过有氧耐力训练提高。
/
运动生理学习题集
绪论
一、是非判断题
1、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
2、任何组织都具有兴奋性。
3、人体对运动的适应性变化是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4、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本质,它是机体组织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移的过程。
5、神经调节是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这是通过条件反射活动来实现的。
二、选择题一、是非判断题参考答案:
1、、、、、
二、选择题参考答案:
1、、、、、
6、、、
1、运动生理学是的一个分支。
A、生物学
B、生理学
C、人体生理学
2、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对运动的。
A、反应
B、适应
C、反应和适应
3、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来观察分析各种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
A、人体实验
B、动物实验
C、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
4、任何组织对刺激发生的最基本反应是
A、兴奋
B、收缩
C、分泌
D、物质代谢改变
E、电变化
5、神经调节的特点是而,体液调节的特点是而。
A、缓慢
B、迅速
C、广泛
D、精确
6、负反馈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正反馈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
A、加强
B、减弱
C、不变
D、加强或减弱
7、组织对刺激反应的表现形式是
A、兴奋
B、抑制
C、兴奋和抑制
8、人体机体的机能调节主要由来完成。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三、概念题
1、运动生理学
2、新陈代谢
3、刺激
4、应激性
5、兴奋
6、兴奋性
7、适应性
8、神经调节
9、体液调节
*10、正反馈
*11、负反馈
四、简答题:
1、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是什么?
五、问答题:
1、为什么要学习运动生理学?
答案:
一、是非判断题参考答案:
1、、、、、
二、选择题参考答案:
1、、、、、
6、、、
四、简答题答案:
1、答: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主要指新陈代谢,应激性,兴奋性和适应性。
五、问答题答案
1、答: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的影响下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是体育科学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
通过学习,在正确认识人体机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可掌握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发展变化的影响,体育教学训练过程中的生理学原理以及不同年龄、性别、运动项目,不同训练水平运动员的生理特点,从而能科学地组织体育教学,指导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更好地为体育实践服务。
第一章肌肉收缩
1、、、、、、、
8、二、选择题参考答案:
一、是非判断题
1、肌肉纤维是组成肌肉的基本单位。
2、肌原纤维最基本的结构是肌小节。
3、在肌小节中肌肉收缩时明带和暗带在变化。
4、温度对肌肉的伸展性和粘滞性没有影响。
5、肌肉不是一个弹性体而是粘弹性体。
6、引起肌肉兴奋的条件是强度。
7、阈值越高肌肉的兴奋性越高。
8、利用时越长组织的兴奋性越低。
9、时值是评定组织收缩的一个重要指标。
10、膜电位是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11、静息电位水平为+70mv—+90mv。
12、动作电位的去极化表示组织兴奋达最高水平。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1、2、3、4、5、
26、7、8、9、
13、动作电位的复极化表示组织的兴奋达最低水平。
14、动作电位产生的一瞬间形成膜外为正膜内为负。
15、兴奋在神经上传导随神经延长而衰减。
16、兴奋在神经肌肉上的传导实际就是局部电流的传导。
17、运动终板是运动神经未稍的接点。
18、运动终板神经未稍释放乙酰胆碱。
19、终板电位不等于动作电位。
20、兴奋是电变化过程而收缩则是机械变化。
21、兴奋一收缩耦联中Na起了重要作用。
22、横桥与肌凝蛋白结合导致了收缩开始。
23、最大收缩与刺激强度呈现正比。
24、一次电刺激可产生一次强直收缩。
25、等长收缩不表现为作功。
26、等张收缩时肌肉张力不变。
27、初长度增加肌肉兴奋性增加。
28、红肌属慢肌具有耐力较强的特点。
29、毛细血管丰富而收缩速度快是快肌的特点。
二、选择题:
1、组成肌肉的基本单位是。
A、肌腹
B、最小肌肉群
C、肌纤维
D、肌腱
2、阈刺激值要求较低意味着该组织的兴奋性越
A、越低
B、越高
C、不变
D、改变
3、时间阈值是指能引起组织兴奋的作用时间。
A、最长
B、最短
C、延迟
4、强度时间曲线是反映组织的曲线。
A、兴奋性
B、收缩性
C、延迟性
5、固定刺激时间,改变刺激强度,刚刚引起组织兴奋的强度叫。
A、时间强度
B、阈强度
C、阈上强度
6、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而形成静息状态下的膜电位差。
A、K+外流
B、K+内流
C、Na+外流
D、Na+内流
7、膜电位差的特征是
A、内正外负
B、外正内负
C、电位为零
8、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的流动而引起暂时性的电位逆转形成去极化。
A、Na+
B、K+
C、Ca+
9、动作电位而形成的逆转电位特征为
A、内正外负
B、内负外正
C、电位不变
10、动作电位的复极化过程是由于而使电位恢复到原来水平。
A、K+外流
B、K+内流
C、Na+外流
11、动作电位恢复静息电位水平前微小而缓慢变动为。
A、后电位
B、零电位
C、局部电位
12、动作电位恢复后钾离子和钠离子的恢复依赖于。
A、钠钾泵
B、浓度差
C、化学结合
13、运动终板神经末稍释放的神经递质为。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乙酰胆碱
14、运动终板神经末稍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肌膜受体结合后首先产生。
A、动作电位
B、静息电位
C、终板电位
15、肌肉由兴奋过程转为收缩过程称为。
A、兴奋过程
B、收缩过程
C、兴奋—收缩耦连过程
16、兴奋—收缩耦连过程的连接因子是。
A、Ca++
B、Na+
C、K+
17、构成骨骼肌肌原纤维的主要蛋白是
A、肌凝蛋白
B、肌纤蛋白
C、肌凝蛋白和肌纤蛋白
18、肌原纤维中直接与收缩有关的蛋白质是
A、肌凝蛋白
B、肌纤蛋白
C、肌凝蛋白和肌纤蛋白
19、肌原纤维中粗丝是由组成。
A、肌纤蛋白
B、肌凝蛋白
C、原宁蛋白
20、肌肉收缩时是相结合。
A、肌凝蛋白与肌纤蛋白
B、原宁蛋白与肌凝蛋白
C、肌纤蛋白与Ca++
21、肌肉收缩过程中是在移动。
A、肌凝蛋白
B、肌纤蛋白
C、原宁蛋白
22、肌肉收缩时的能量直接。
A、ADP
B、AMP
C、ATP
23、给予高频率的连续刺激肌肉可产生。
A、多个单收缩
B、一个单收缩
C、强直收缩
24、肌肉收缩力量的大小与刺激强度呈现。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毫无关系
25、如果刺激强度不变,肌肉收缩时所需要刺激时间越长,该肌肉的兴奋性越
A、高
B、低
C、不变
D、缩短
26、当达到最大收缩时给予较强刺激肌肉收缩。
A、可继续增大
B、可减弱
C、不改变
27、肌肉强直收缩后,如果继续增加刺激频率肌肉的
收缩能力则。
A、降低
B、提高
C、不变
28、肌肉收缩时张力改变而长度不变的收缩形式为。
A、等长收缩
B、等张收缩
C、单收缩
29、肌肉收缩时长度改变而张力不变的收缩形式为。
A、等长收缩
B、等张收缩
C、强直性收缩
30、肌肉收缩前适度拉长可增加
A、初长度
B、兴奋性
C、伸展性
31、肌肉的初长度增加,在一定范围内与肌肉收缩力呈。
A、反比
B、正比
C、不变
32、超过肌肉最适初长度后,肌肉的收缩能力将。
A、继续提高
B、不变
C、下降
33、人体骨骼肌纤维大概可分为
A、红肌和白肌
B、白肌和快肌
C、红肌和慢肌
34、快肌的生理特点是
A、收缩快易疲劳
B、收缩慢不易疲劳
C、收缩快不易疲劳
35、收缩速度慢但持续收缩时间较长的肌肉类型是
A、红肌纤维
B、白肌纤维
C、快白肌纤维
36、肌肉的兴奋与收缩是一种具有生理特性的过程。
A、互换
B、相同
C、不相同
37、肌肉是一种不完全的弹性体这是由于所致。
A、伸展性
B、收缩性
C、粘滞性
38、刺激时间延长则所需刺激强度下降在一定条件下。
A、不能成为正比关系
B、波动关系
C、能够成为正比关系
39、时值与时间阈值是的概念。
A、可相提并论
B、可互换的
C、不可相提并论
40、静息电信位是在记录到的一种电位差。
A、膜外
B、膜中间
C、膜内
41、超射电位发生于动作电位的过程。
A、去极化
B、复极化
C、复极化后
42、动作电位产生时,膜内外电位平衡后,电位的变化仍未停止是因为。
A、浓度差动力
B、电位差动力
C、浓度差和电位差动力
43、动作电位复极化后离子的恢复是。
A、平息过程
B、波动过程
C、耗能过程
44、神经冲动的传导就是一个一个的传播。
A、静息电位
B、超射电位
C、动作电位
45、神经冲动的传导电流传导的衰减性。
A、具有
B、不具有
C、产生
46、有髓鞘纤维的神经冲动传导要无髓鞘纤维。
A、等于
B、慢于
C、快于
47、终板电位是一种电位。
A、可扩布性
B、后电位
C、局部
48、终板膜产生动作电位的量与成正比。
A、神经冲动
B、静息电位大小
C、神经递质释放量
49、终板乙酰胆碱的作用。
A、持续较长时间
B、直到下一次冲动到来
C、很快被清除掉
50、肌纤维中三联管系统是。
A、肌细胞的独立结构
B、肌原纤维的延续部分
C、肌细胞膜延续部分
51、终池Ca++在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与相结合。
A、肌凝蛋白
B、肌纤蛋白
C、原宁蛋白
52、兴奋——收缩耦联中Ca++的释放其动力。
A、神经递质
B、浓度差
C、动作电位
53、肌小节收缩时,各光带中变化最为明显。
A、暗带
B、H带
C、明带
54、横桥结合肌纤蛋白完成一次收缩需。
A、一次完成
B、摆动、结合数次
C、多次摆动结合
55、在实际肌肉收缩过程中完全的等张收缩。
A、可变化
B、存在
C、不存在
一.名词解释
1运动生理学新陈代谢3运动单位疲劳兴奋膜电位动作电位体液人体内环境 10红细胞比容 11渗透压1碱储备 13运动性贫血 14自动节律性 15心动周期 16心输出量 17心力储备 18血
压 19动脉脉搏0呼吸 1外呼吸 2内呼吸 3呼吸运动24潮气5时间肺活量肺通气量27氧利用率28最大摄氧量29肺泡膜扩散容量 0物质代谢 1能量代谢氮平衡33基础体温激素内分泌3内分泌腺 7感受器感觉器官39感觉40视野 1中央视觉周围视觉 3视力 4前庭器官稳定性 5运动技能运动动力定性7需氧量摄氧量氧亏0运动后过量氧耗51乳酸阈2身体素质5力量素质4有氧耐力 5无氧耐力速度素质57动作速度赛前状态超量恢复60运动性蛋白尿1晶体渗透压 2运动性血尿 4姿势反射65分化抑制6“第二次呼吸”
二.填空
1.可兴奋组织包括。
2.肌肉具有和生理等特性。
3.引起兴奋的刺激条件有:,和。
4.单收缩包括三个时期:,和。
5.慢肌属于型肌纤维,收缩能;快肌属于型肌纤维,收缩,但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