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媒体新闻语言的规范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媒体新闻语言的规范化

摘要:新闻语言的规范化是新闻语言能被大众接受,传播迅速广泛,并进一步达到准确、鲜明、生动的先决条件。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媒介社会化”的信息时代,语言是一种信息的载体,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对新闻语言规范化、标准化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次新闻受众最为广泛,社会各个阶层、人民大众每天都要接触接触各种新闻信息,它的语言是否符合规范,将会直接影响新闻的传播准确性和传播效果,和新闻媒介还具有文化承载和传播的功能。这就要求新闻媒介要不断适应新世情、国情、民情的要求,不断加强新闻语言的规范性,并具备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闻语言规范化问题。

关键词:新闻语言;规范化;对策

新闻媒介作为一种直接面对全社会受众的大众媒体,无论报纸、通讯、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哪种方式,在语言上都有严格的要求。首先要求准确无误,分寸得当,严谨而无纰漏,平正而不偏颇;其次要求言简易懂,让人一听就懂,一看就明白,力戒隐晦生涩,令人难以捉摸[1];再者要求新鲜生动,贴近生活,使用大众喜闻乐见、形象鲜明的语言,报道大众所关切的刚发生的事件,新发表的言论,等等。以上这几方面都很重要。但对新闻语言最根本的要求是规范化。规范化是新闻语言能被大众接受,传播迅速广泛,并进一步达到准确、鲜明、生动的先决条件。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语言是一种信息的载体,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对新闻语言的规范化、标准化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2]。新闻受众最为广泛,社会各个阶层、人民大众每天都要接触接触各种新闻信息,它的语言是否符合规范,将会直接影响新闻的传播准确性和传播效果。其次,新闻媒介还具有文化承载和传播的功能。由此可见,在促进新闻语言规范化的进程中,注意新闻语言的规范化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一、媒体新闻语言现状简介

随着大众传媒的多元化和不同层次大众传媒的大量涌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快速发展,因而社会生活的剧烈变化和飞速发展,新事物的层出不穷和国外新事物的不断涌入,我国新闻媒体为了及时准确地报道这些变化、发展,广泛地吸收使用了社会上产生的新词、外来词,这为丰富我国的语言和新闻事业自身的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但是作为语言文字工作窗口的新闻传媒,在使用时新闻语言时,由于语言原则性与语言灵活性的内在矛盾,对语言规范化重视不够,新语言失范现象愈来愈严重,不加消化地盲目吸收网络语言和外来词语,滥用方言词语,任意生造词语、篡改成语等诸多问题,严重地影响了语言文字的规范[3]。

二、媒体新闻语言规范化问题及其治理措施

(一)关于新闻语言词汇规范化方面

1. 纠正用词不当,妨碍表达,甚至适得其反。例如:(1)昨天晚上××地方发生一起凶残的情杀案件。“情杀”是指因爱情的纠纷而引起的凶杀。但看报道,是因强奸未遂杀人,这里不应该使用“情”杀。(2)上级领导发现严重污染的问题以后,立即追咎有关部门的责任。追查责任应用“追究”,如用“追咎”,那就成了追查罪过,显然不是这样。(3)这是家庭赋予他的重任。“赋予”经常表示国家、时代、历史的托付,用于“家庭”,是“大词小用”了,这里应说“交给” [4]。

2. 有些人受到小品、相声的影响,爱用那些没有进入普通话词汇的方言词语,让读者看不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例如:四川《华西都市报》题为《女生教室内被强迫脱光上衣拍照》的新闻报道的导语: 夜色下的大学校园,一条黑影悄悄咪咪闪进教室,摸到一名上自习的美女身后冷森森地对她说:“莫闹!乖乖给我走!”这不是啥子悬龙门阵哦,也不是著名烂片《梅花档案》里的什么恐怖镜头,而是3 月13 日真真实实发生在成都某高校的一幕。昨天记者听说,那个侮辱女大学生的色狼胡某没跑脱,遭公安机关刑拘了。在这段短短的文字里,出现的典型方言竟然达到七处之多,如“悄悄咪咪”、“闪进”、“摸”、“莫闹”、“啥子”、“跑脱”、“遭”等等。短短的一篇新闻报道里出现如此多的方言,可以说是不严肃甚至不妥的[5]。

3.有的虚词(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 使用欠妥,有的动宾搭配不当,有的主谓结构脱节,有的句子结构残缺等等。类如:(1)要为大家建立一种自由、宽松的环境。“建立……环境”搭配不当,这里应说“创造……环境”。(2)本报记者与铁路管理局局长谈铁路安全问题。介词“与”使用欠妥,看了报道,才知道是铁路管理局局长与记者谈……问题。由此不难看出有少数新闻工作者对新闻语言规范化认识不足,把它当成了“咬文嚼字”,“吹毛求疵”,这是一种误解,为了提高新闻语言的规范化水平,必须消除这样那样的误解。此外,还要注意学习语言知识,加强文字基本功的训练。遇到模棱两可的问题,且莫以为是,应当动手查字典、词典,确实搞清楚。久而久之,就能养成不妄置一词、不妄下一字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严格规范选词造句,严格慎用方言词[6]。

(二)整治滥用和规范使用网络语言

每种新文化的兴起都会带来一些新的词汇。著名的社会语言学家陈原先生曾说:“社会生活任何变化,哪怕是最微小的变化,都会或多或少地在语言主要在语汇中有所反映,因为语言是社会生活所赖以进行交际活动的最重要的交际手段。”网络媒体的崛起带来网络语言的兴盛。类如“PK”( 对决) 、“粉丝”( 歌迷) 等来源于网络的语汇,随着“超级女声”风靡一时,在大众媒体上频频出现,“PK”一词更是成为一种时尚语汇,广泛运用于体育、文化、经济、民生等新闻报道中,每天的各类报纸几乎都可以见到出现“PK”一词的新闻标题。这

些网络语汇看似新鲜,但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却非常不规范,不具备全社会的通用性,令一些中老年读者不知所云,因而影响了新闻的传播效果[7]。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看,任何语言的出现都有一定的社会情境和语境,语言的运用不仅要考虑其社会情境语境,更要考虑社会、文化、价值等因素。新闻工作者不应只顾追随一时的潮流,或为满足一部分受众的需求,滥用那些未得到广泛认可的网络新词。因此国家相关部门要制定完善关于规范使用网络语言的法律法规;由于网络语言进入现实语言的源头在网络媒体,放大的途径是传统媒体,因此,必须加强对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监督管理。

(三)不用歧视性语言。歧视性语言,就是指记者报道新闻时不平等地看待新闻报道对象现实中从对“弱势群体”的报道中频频发现歧视性的语言。“弱势群体”是指那些处于社会底层、无力与新闻媒体相抗衡,甚至对新闻报道无动于衷或者持麻木态度的一类人,这类人大多是普通的劳动者。类如:将民工为讨血汗工钱跳楼自杀的惨剧称作“跳楼秀”,将人头部被汽车碾过的血腥事故写成《骑车人“中头彩”惨死》和《公交车轮从头越》,将30 余人因酷暑死亡报道为《“酷”毙三十余人》,将农民办了城镇户口写为《农民致富跳龙门高升成了城里人》,将对小偷在公车上作案的报道总结为对读者的“温馨”提醒:“要提防外地人模样的人”等[8]。事实上这些普通的劳动者,只要他们所从事的是正当的劳动和服务,他们的人格就应该受到尊重,新闻媒体不应对他们采取任何形式的歧视。新闻媒体歧视性语言的大量滋生,其实是新闻记者无道德准则的表现,体现出记者对他人尊重、关爱之心的丧失和平等意识的淡漠,不利于我们的新闻语言向着更文明、更具人性的方向进化的。

(四)规范使用专业术语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因此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新闻报道中不可避免地要用到一些法律术语、医学术语和经济学术语。因此许多随意使用、混用、私自滥造专业术语的行为也屡见不鲜。类如:有的记者在法制新闻的报道中,自造“破坏计划生育罪”、“坑骗罪”、“变造印章罪”、“轮奸罪”等罪名,或适用的刑罚也不是刑法中规定的种类,如使用诸如“少年管教10 年”、“不予刑事处分”、“判决有关部门给予党纪和行政处分”等不符合法律规范的用语。

(四)增强语言使用主体的语言规范意识,和加大宣传的力度,营造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社会风气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如果缺乏明确的规范,就难以发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承载文化的功能。要通过教育引导,增强语言使用主体的语言规范意识。在语言使用主体中,学生占现有4.85亿网民的近30%,不但比例高,数量多,而且可塑性比较强,所以应把学生作为宣传教育的重点和关键。一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宣传活动,如美文欣赏、经典诵读、汉字书写等,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国语言文化的影响,引导学生珍惜祖国的语言文字。二要引导学生分清网络语言和传统语言适用的不同场合,增强他们的分辨能力,引导他们掌握和运用比较规范的网络语言,自觉规范语言行为,远离网络语言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