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谈谈你对孔子“ 思考:谈谈你对孔子“仁”、“礼”主张的认识
“仁” 既有宽恕待人意思(发展为仁政),也强调自我修 仁 既有宽恕待人意思(发展为仁政), ),也强调自我修 身,是内外兼修的道德概念 “礼”意思是恢复西周之礼,是恢复等级,但其作用是双 礼 意思是恢复西周之礼,是恢复等级, 向性的(守旧与加强自身修养) 向性的(守旧与加强自身修养)
第三,董仲舒对儒家思想其他内容的发挥: 第三,董仲舒对儒家思想其他内容的发挥:
A,对“礼”、“修身”等理论的发挥,提出“三纲 , 修身”等理论的发挥,提出“ 五常” 五常” B,对仁政,提出限制土地兼并和轻徭薄赋 ,对仁政,
第四,对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的基本认识: 第四,对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的基本认识:
第三,教材内容的归类( 第三,教材内容的归类(见目录)
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
第一, 第一,单元的主要内容和发展的基本线索
核心是儒家思想是如何逐步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 核心是儒家思想是如何逐步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 如何逐步成为 主流思想的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兼容并蓄中突围而出 官方统治思想(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官方统治思想(既服务 又约束统治阶级) 又约束统治阶级) 糅合学术、兼容民间, 宋明理学 糅合学术、兼容民间,终于成为整个民 族认同的主流思想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探求农业文明的新出路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发展的贡献
第一, 第一,秦及汉初的政治和经济发展
一,秦统一后,开创新的社会制度,并以法家思想作为治 秦统一后,开创新的社会制度, 国基本思想,但很快因暴政而亡… … 国基本思想,但很快因暴政而亡 汉立国之初,政治上一是循秦制,二是废除暴政; 二,汉立国之初,政治上一是循秦制,二是废除暴政;经 济上“休养生息” 这就是“无为而治” 济上“休养生息”,这就是“无为而治”,但这是形势所 王国问题, 然,王国问题,匈奴问题一直是汉中央政府的大患 三,近70年的休养生息,经济恢复,但随之而来的土地兼 70年的休养生息,经济恢复, 年的休养生息 并使社会矛盾凸显… 西汉进入新秩序重建时期, 新秩序重建时期 并使社会矛盾凸显 … 西汉进入新秩序重建时期,需要 新的思想作为社会规范建设的指导 四,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形成“新儒学”,使之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形成“新儒学” 顺应了这一时代需要, 顺应了这一时代需要,成为官方的正统思想
参考资料: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参考资料:伯恩斯《世界文明史》如此说春秋战国的
东方思想: 东方思想:“中国的思想家对自然科学和玄学都没有多少 兴趣,他们提供讨论的哲学是社会的、政治的和伦理的。 兴趣,他们提供讨论的哲学是社会的、政治的和伦理的。 从规劝和改良的语气来看, 从规劝和改良的语气来看,这种哲学无疑反映了一个屡起 冲突、政治混乱的时期……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 冲突、政治混乱的时期 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 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 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
特点是: 特点是: 融合阴阳五行家、黄老学说及其他思想对传统 融合阴阳五行家、
的儒家思想进行改造(兼容又排它) 的儒家思想进行改造(兼容又排它) A,强化皇权,强调秩序,在当时利于巩固国家 ,强化皇权,强调秩序, 基调是: 基调是: 统一和稳定社会 B,借“天人感应”说限制服务皇权,宣扬仁 天人感应”说限制服务皇权, , 政 第五,小结: 第五,小结: 1 ,“罢黜百家”后,儒学、道学在官府竞争局面结束, 罢黜百家” 儒学、道学在官府竞争局面结束, 儒学逐步成为历代官府推崇的学问,成为官方思想, 儒学逐步成为历代官府推崇的学问,成为官方思想,但只 是官方的教育思想,统治者治国所奉行的基本仍是“ 是官方的教育思想,统治者治国所奉行的基本仍是“外儒 内法”策略,对民间则以儒教化, 内法”策略,对民间则以儒教化,民间仍是思想多元 2,东汉时期,佛教传入,道教兴起,儒学受到严重的冲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道教兴起, 及至隋唐,虽有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 击;及至隋唐,虽有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但儒学 仍只是官府主流思想, 仍只是官府主流思想,仍未真正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
A.所谓“百家”: 法 道 墨 所谓“百家” 儒 所谓 B.争鸣的内容和目的:如何管理好变化着的社会(协调人 争鸣的内容和目的: 争鸣的内容和目的 如何管理好变化着的社会( 的关系), ),重建社会秩序 的关系),重建社会秩序 C.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思想 解放时期;是中国学术文化和思想 解放时期; 道德发展的重要时期, 道德发展的重要时期,百家争鸣奠 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文化发展史”开篇 文化发展史” 文化发展史
第一, 文化”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第一,“文化”所指 第二,各种“文化” 第二,各种“文化”产生的基本过程
1,对社会问题、人际关系解决的探索 ,对社会问题、 思想文化产生和发展 2,在改造自然、认识自然过程中的努力创造 ,在改造自然、 自然科学理论的成果 3,在思想文明、物质文明发展作用下产生了各文 ,在思想文明、 学艺术的表现样式
附:先秦“儒”和西汉以后“儒”思想的比 先秦“ 和西汉以后“ 汉儒糅合各家学说,同时又强调“罢黜百 汉儒糅合各家学说,同时又强调“ 较:
家”,要树立儒家的学术“独尊”,缺乏 要树立儒家的学术“独尊” 学术方面: 兼容” 学术方面:“兼容” 先秦儒学直接批评暴政,宣扬仁政, 与统治者 先秦儒学直接批评暴政,宣扬仁政,致力于 建立理想的社会政治秩序 关系方面:汉儒学对仁政的追求则是退而求次, 关系方面:汉儒学对仁政的追求则是退而求次,首先承 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 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尤其是皇帝凌驾 于天下的专制地位, 于天下的专制地位,然后才是对统治者提出 劝谕倡议 先秦儒虽然发展迅速,但开始时并受重视, 先秦儒虽然发展迅速,但开始时并受重视, 学术的社会 孟子虽受礼遇, 孟子虽受礼遇,但各国君主并没打算接受
A.核心内容“仁”和“礼”,从研究人的伦理道德关系入 核心内容“ 核心内容 手,逐步演发为协调社会各种关系的准则 B.孔子思想还包括教育思想等 孔子思想还包括教育思想等 C.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 孔子的政治主张是“ 节用而爱人” 孔子的政治主张是 为政以德” 民信”成为以后“民本思想” “民信”成为以后“民本思想”的基础
第二, 第二,董仲舒新儒学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核心是 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 “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 A,天是万物主宰,人君受命于天,以此推断 ,天是万物主宰,人君受命于天, 基本含义: 基本含义:
“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强调皇权至 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高无上,顺应大一统需要) 高无上,顺应大一统需要) B,强调人君职责是管好天下(灾异威慑说和 ,强调人君职责是管好天下( 伤败” 引发“仁政”理论) “伤败”说,引发“仁政”理论) 效果是,汉武帝接受“独尊儒术”的主 效果是,汉武帝接受“独尊儒术” 影响一是儒家学说越来越受到重视, 影 张响一是儒家学说越来越受到重视 实际效果 影响一是儒家学说越来越受到重视,迅速成 为官方正统思想 和影响: 和影响: 影响二是汉代以后,儒家思想经过改造,发 影响二是汉代以后,儒家思想经过改造, 生了系列变化
张从人类、万物不断运动出发,阐发“转变”的辩证思 B.从人类 万物不断运动出发,阐发“转变” 从人类、 想 3)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2)老子的“无为”“无用”和辩证 老子的“无为”“无用” ”“无用 A.从“道”(方法)顺应自然出发,阐发“无为而治”主 方法)顺应自然出发,阐发“无为而治” 从 思想: 思想:
地位方面: 地位方面:
源自文库
汉儒成为官方正统,受到“独尊” 汉儒成为官方正统,受到“独尊”
程颐程灏、朱熹的理学, 程颐程灏、朱熹的理学, 陆九渊、 陆九渊、王守仁心学
第一, 第一,汉以后儒学的发展 1,虽然仍然是官方正统,但受到佛、道教的冲击 ,虽然仍然是官方正统,但受到佛、 2,唐朝统治者“尊道、礼佛、崇儒”,“独尊” 独尊” ,唐朝统治者“尊道、礼佛、崇儒” 地位有所动摇 3,韩愈提出复兴儒学 , 第二,程颐程灏、 第二,程颐程灏、朱熹的理学 两宋期间的政治、 一,两宋期间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发展特点 民族政权并立, 民族政权并立,并长期威胁汉族政权 政治方面: 政治方面:
人的作用彰显,“重人事、轻鬼神”主 人的作用彰显, 重人事、轻鬼神” 思想文化方面: 思想文化方面: 张盛行 身份教育局面被打破,“士”阶层兴起, 身份教育局面被打破, 阶层兴起, 新兴知识分子不断探讨社会转型时期的 各种关系,出现了“百家争鸣” 各种关系,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面对礼崩乐坏、新旧交替局面,孔子、老子的 面对礼崩乐坏、新旧交替局面,孔子、 主张和“百家争鸣” 主张和“百家争鸣”现象的出现 (1)孔子思想
第一,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
1,春秋与战国社会发展特点回顾: ,春秋与战国社会发展特点回顾: 社会转型时期(政治、经济、 是社会转型时期(政治、经济、人的观念各方面 的破旧立新) 的破旧立新) 政治方面: 政治方面:破分封制建县制
统治阶级内部,“尊王攘夷”逐步演变为 统治阶级内部, 尊王攘夷” 诸侯称“ 传统秩序面临“礼崩乐坏” 诸侯称“王”,传统秩序面临“礼崩乐坏” 铁犁牛耕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分封秩序, 经济方面:铁犁牛耕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分封秩序, 经济方面:局面 王、君的实力出现变化 土地私有的出现并逐步合法化而使井田制逐 步瓦解 官府垄断手工业局面发生变化,私营工商业 官府垄断手工业局面发生变化, 商业兴起
(4)战国期间儒家思想理论的发展
A.把孔子的“仁”发展为系统的仁政理论,并完 把孔子的“ 发展为系统的仁政理论, 把孔子的 孟子: 孟子:整提出“修齐治平”的自我修身理论(被视为 整提出“修齐治平”的自我修身理论( 性善” 从正宗””出发, “性善 “正宗”)出发,阐发儒家注重道德教化的主 张 A.从“性恶”出发,阐发其礼义法治并行的主 从 性恶”出发, B 张荀况的“ 荀况: 荀况的 天常” 荀况: .荀况的“天常”理论带有辩证唯物思 想荀况对儒家思想的贡献(顺应战国末年百家相互 C.荀况对儒家思想的贡献 荀况对儒家思想的贡献( 兼容趋势,开儒家吸收各家思想之先) 兼容趋势,开儒家吸收各家思想之先)
北宋统治者为稳定社会, 北宋统治者为稳定社会,官员政策上重文抑 地方管理上层层收权,导致“三冗” 武,地方管理上层层收权,导致“三冗”突 出
农业发展的同时,手工业、 农业发展的同时,手工业、商业发展迅速 经济方面: 经济方面: 土地兼并作用下, 土地兼并作用下,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民族政权抗衡中,政府军饷、 民族政权抗衡中,政府军饷、岁币负担严重 经济发展的作用下,科技文化(沈括, 经济发展的作用下,科技文化(沈括,三大 文化方面:发明)艺术等成就突出, 文化方面:发明)艺术等成就突出,各界思想活跃 经济和重文抑武作用下, 经济和重文抑武作用下,学术研究风气浓厚 小结与思考:两宋年间,可以说是经济 经济、 小结与思考:两宋年间,可以说是经济、科技文化高度 发展,政治却是内忧外患并存的时期 的时期, 发展,政治却是内忧外患并存的时期,这样特定的历史背 景下,最容易产生的社会现象有哪些?作为农业文明时代 景下,最容易产生的社会现象有哪些? 的学者,你可以为社会作出哪些贡献? 的学者,你可以为社会作出哪些贡献? 可能出现的 社会矛盾突出,动荡 社会矛盾突出, 政府不得不加税 社会现象: 思想活跃下引发道德、 社会现象: 思想活跃下引发道德、信仰危机 结论:北宋儒家学者以复兴儒学为己任, 结论:北宋儒家学者以复兴儒学为己任,以儒学为稳定社 重建社会信仰和道德体系的规范,创建了“新儒学” 会、重建社会信仰和道德体系的规范,创建了“新儒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