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设计基础知识
1第一章汽车车身结构讲课用概述
![1第一章汽车车身结构讲课用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db43985069eae009581bec62.png)
三段双梁式车架
1.2.1车架结构
双梁式车架
单梁式车架
单双组合式车架
1.2.1非承载式车身
优点:
减振性能好:发动机和底盘各主要总成,直接装配在介 于车身主体的车架上,能较好地吸收来自各方面的冲 击与振动。 工艺简单:壳体与底架共同组成车身主体,它与底盘 可以分开制造、装配,然后 再组装到一起,总装工艺 因此而简化。 易于改型:以车架作为车身的基础,易于按使用要求 对车身进行改装、改型 和改造。 安全性好:当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冲击能量的大部 分由车架吸收,对车身主体 能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4.鱼形汽车
1.1.1 汽车车身发展史 6.楔形汽车
“鱼形鸭尾式”车型虽然部分地克服了汽车高速行驶时 空气的升力,但却未从根本上解决鱼形汽车的升力问题。 设计师最终找到了一种新车型——楔形。
第一次按楔形设计的汽车是1963年的司蒂倍克〃阿本提。 1968年,通用公司的奥兹莫比尔〃托罗纳多改进和发展了 楔形汽车,1968年又为凯迪拉克高级轿车埃尔多所采用。 楔形造型主要在赛车上得到广泛应用。
固有频率震动低,噪音小 。
1.2.2承载式车身优缺点
缺点:
底盘部件与车身结合部在汽车运动载荷的作用下, 易发生疲劳损伤 。
乘客室易受到来自汽车底盘的振动与噪声的影响。 事故碰撞导致的汽车整体变形复杂,会直接影响到 汽车的行驶性 能。
汽车碰撞钣金维修作业中复原参数时,须使用专门 设备和特定的检查与测量手段。
1.1.1 汽车车身发展史 (视频)
总之,汽车车身给驾驶人提供便利的工作 条件,给乘员提供舒适的乘坐条件,保护 他们免受汽车行驶时的振动、噪声、废气 的侵袭以及外界恶劣气候的影响,并保证 完好无损地运载货物且装卸方便。
白车身专业知识(车身设计规则)
![白车身专业知识(车身设计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81ff14e13186bceb19e8bb77.png)
白车身设计规则1.基本原则1.1 白车身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并行设计过程,要彻底地摒弃孤立地单个零件设计方法,任何一个零件只是其所处在的分总成的一个零件,设计时均应考虑其与周边相关零部件的相互关系。
(我们参考一下侧围、车架总成)1.2 任何一种车型的白车身结构均可按三层板的设计思想去构思结构设计,即最外层是外板,最内层是内板,中间是加强板,在车身附件安装连接部位应考虑设计加强板。
(比如侧围、前罩板总成)1.3 所设计的白车身结构在满足整车性能上、结构上、冲压工艺、焊接工艺、涂装工艺、总装工艺是否比参考样车或其他车型更优越,是否符合国内(尤其是客户)的实际生产状况,以便预先确定结构及工艺的改良方案。
1.4 白车身在结构与性能上应提供车身所需的承载能力,即强度和刚度要求。
2.白车身钣金的材料选取原则汽车覆盖件所用材料一般是冷轧钢板。
2.1按国家标准选取钣金材料2.1.1钣金按表面质量分有I,II两级:I级质量最好,适用于外板;II级次之,适用于内板与加强板。
2.1.2钣金按冲压拉延等级分有P,S,Z,F,HF,ZF六级P:普通拉深级,适用于拉延深度浅的零件;S:深拉深级,适用于拉延深度一般的零件;Z:最深拉深级,适用于拉延深度较深的零件;F:复杂拉深级,适用于结构复杂且拉延深度较深的零件;HF:很复杂拉深级,适用于结构较复杂且拉延深度较深的零件;ZF:最复杂拉深级,适用于结构非常复杂且拉延深度较深的零件;2.1.3钣金按强度等级分有:普通强度,高强度,超高强度高强度和超高强度钢板按其强化机理分为:固溶强化、析出强化、组织强化,复合组织强化、热处理硬化型强化、相变强化、冷作强化、时效强化等。
高强度钢板的强化机理定义:固溶强化利用固溶铁中原子产生的格子变形的强化机理。
析出强化使Ti、Nb、V等的碳化物和氮化物以细小的形态析出,由于这些析出物,位错活动受到阻碍,据此形成强化的机理。
组织强化利用将钢从高温的奥氏体急冷时生成硬质的马氏体和贝氏体的强化机理。
汽车基础知识(车身方向)试题及答案精选全文
![汽车基础知识(车身方向)试题及答案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ddb34d26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5.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汽车基础知识(车身方向)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乘用车下车身包括地板总成、前舱总成和车身辅料。
( )2、乘用车多为非承载式车身( )3、使车身能满足刚度和强度的要求,结构设计中采用各种结构加强措施。
是有必要的。
( )4、从车身结构来看,承载式车身的强度和刚度要比非承载式车身的大( )5、钢板是目前乘用车车身占比最大的材料种类。
( )6、上车身和下车身一起组成了白车身&彩车身,彩车身过了涂装完成电泳喷漆后,成了白车身。
( )7、一辆白车身需要涂10公斤左右的密封胶。
( )8、涂胶工艺需确保如下要求:防水、尘、气流、污染气体侵入车体;防振动、噪音、热量侵入室内;防腐蚀介质侵蚀车身板件。
( )9、侧门开闭系统主要包括:侧门锁体总成、侧门锁环、车门外把手、侧门限位器总成、侧门密封条。
( ) 10、门框密封条中的海绵胶泡管内含金属骨架,起到加强胶条的定型及固定作用。
( ) 11门框密封条中的密实胶柔软并富有弹性,起着受压变形,卸压反弹的功能。
( )12、升降系统主要包括:前后门活动导轨总成、前后门玻璃总成/角商玻璃总成(车门安装)、玻璃升降器、外水切、内水切、玻璃呢槽、前后门亮饰条。
( )13、佩戴过程带扣插入力,是体验评价安全带的力学性能之一( )14、车身附件产品开发的关键,是要建立早期验证,模拟客户使用工况进行分析验证提升体验舒话性( )15、前期对安全布置设计不合理,会造成安全带佩戴过程拿取不方便,佩戴后有磕脖或滑肩的问题。
( )16、除了因为布置上造成的问题,安全带佩戴后感觉有压迫感等舒适性问题,会造成乘客不愿意去系安全帯。
( )17、车身平台科负责下车身平台化规划工作,负责车身新技术研究、开发及推广工作。
( )18、车身部尺寸工程科的职责为负责牵头尺寸性能小组工作,落实项目产品尺寸工程实施,根据项目需求提供各阶段、各级系统性尺寸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各阶段各系统性尺寸性能类问题解决和精度提升工作,研究尺寸工程行业发展趋势,掌握尺寸工程应用相关理论,探索尺寸工程实际应用方法,建立并推行尺寸性能开发工作体系。
汽车设计基础知识点
![汽车设计基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eac552a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7f.png)
汽车设计基础知识点汽车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工程、美学、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
在进行汽车设计时,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汽车设计的基础知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汽车设计。
一、汽车设计的三大要素在汽车设计中,有三个重要的要素需要考虑,分别是外观设计、内部空间设计和人机工程学设计。
1. 外观设计外观设计是汽车设计中最直观、最易于被人感知的方面。
它包括车身形状、线条设计、前脸设计等。
一个好的外观设计应该具有美观、个性、与品牌风格相符合等特点。
2. 内部空间设计内部空间设计主要考虑车内乘坐舒适度、空间布局和储物空间等方面。
在内部空间设计中,需要考虑座椅的布置、仪表盘的布局、储物空间的设计等因素,以提供愉悦的驾乘体验。
3. 人机工程学设计人机工程学设计是将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与汽车设计相结合,以提高操作的便捷性、降低驾驶员的疲劳度。
在人机工程学设计中,要考虑到人的身体尺寸、视觉需求、操作习惯等因素,从而设计出符合人体工学原理的汽车。
二、汽车设计的审美原则汽车设计是一门艺术,它需要符合一些审美原则。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汽车设计审美原则。
1. 流线型流线型是指具有流畅线条和动感外观的设计。
流线型的汽车在行驶时能减少空气阻力,提高燃油经济性。
2. 黄金分割黄金分割是指车身比例的艺术设计原则。
车身的长宽比例应该接近1:1.618,这样能够使汽车看起来更加协调美观。
3. 对称美对称美是指汽车的左右两侧对称布局的设计。
对称美能够给人一种稳定感和平衡感。
4. 品牌风格汽车设计需要与品牌风格相符合。
不同品牌的汽车应该具有独特的设计元素,以区分不同的品牌。
三、汽车设计的材料选择汽车设计涉及到许多材料的选择,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1. 钢材钢材是汽车制造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它具有高强度、耐腐蚀等特点,能够提供良好的车身刚性和安全性能。
2. 铝合金铝合金具有轻量化的特点,能够减轻车身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
汽车设计基础知识
![汽车设计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e7c8bcf6529647d272852b9.png)
汽车设计基础知识目录前言1、轿车车身2、轿车造型与空气动力学3、导流板与扰流板5、汽车档风玻璃6、汽车档风玻璃28、现代汽车的造型设计9、轿车车身上的三大立柱车身外型设计的两对矛盾汽车风阻的五个组成部分汽车外形的演变车身主要构件轿车的面漆汽车的噪声轿车的降噪措施汽车的色彩汽车内饰件的材料内饰件与模块化汽车木质内饰件电动玻璃升降器电动座椅现代轿车座椅的要求车顶盖轿车的门车用塑料燃油箱轿车的仪表板总成轿车的前照灯未来的轿车大灯汽车上的雨刮器现代轿车音响氙灯——一种新型的前大灯人机工程学与汽车设计现代轿车设计概况“优化设计”与轿车产品材料疲劳——汽车安全的大敌塑料在汽车上的应用镁合金在汽车上的应用车用材料的新发展汽车铝质材料纳米技术和汽车车用钢板新型车身材料绿色浪潮与汽车汽车信息化网络汽车蓝牙技术与汽车汽车移动影院与信息化Wi-Fi与汽车车载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汽车保险杠安全气囊前言汽车作为一种商品,首先向人们展示的就是它的外型,外型是否讨人喜欢直接关系到这款车子甚至汽车商的命运。
在全球各大汽车企业中,汽车造型工作都是由公司的最高层直接领导。
当然除了汽车公司自己的设计队伍,还有一些独立的、专业的汽车设计公司,如著名意大利设计大师乔治亚罗的设计公司[ 、意大利博通设计室[ 等等。
好,先让我们看一下什么是汽车造型设计汽车造型设计是根据汽车整体设计的多方面要求来塑造最理想的车身形状。
汽车造型设计是汽车外部和车厢内部造型设计的总和。
它不是对汽车的简单装饰,而是运用艺术的手法科学地表现汽车的功能、材料、工艺和结构特点。
汽车造型的目的是以其的美去吸引和打动观者,使其产生拥有这种车的欲望。
汽车造型设计虽然是车身设计的最初步骤,是整车设计最初阶段的一项综合构思,但却是决定产品命运的关键。
汽车的造型已成为汽车产品竞争最有力的手段之一。
汽车造型设计需要你掌握哪些知识汽车造型主要涉及科学和艺术两大方面。
设计师需要懂得车身结构、制造工艺要求、空气动力学、人机工程学、工程材料学、机械制图学、声学和光学知识。
车身结构基础知识
![车身结构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dab35070722192e4536f6d8.png)
② 保险杠与护条
保险杠的防护结构应包括两部分: 一是减轻行人受伤的软表层,主要由弹性较大的泡沫塑料 制成; 二是能吸收汽车一部分碰撞能量的装置,有金属构架、全 塑料结构、半硬质橡胶缓冲结构、液压或气压装置等形式。
车身侧面的护条与行人接触的可能性很小,一般由半硬质塑料或 橡胶制成。
③ 汽车其他外部构件
典型的非承载式车身和车架结
1—内、外发动机罩 2—底板和外侧座椅支架 3—后侧轮罩内板 4—后侧围板 5—车门槛板和底板侧梁 6—内外板、门铰链侧板 7—前内隔板 8—前围板 9—散热器支架 10—发动机罩锁扣支架 11—防振梁 12—内、外中边梁 13—上、下中横梁 14—后边梁 15—后横梁 16—后边梁
车身顶部结构
1—落水槽 2—车顶横梁 3—车顶 4—车顶边梁 5—内衬板
车身后部结构细节
1—后翼子板 2—后上围板 3—行李箱门铰链臂 4—后侧车轮罩钣件 5—后下围板 6—后裙钣件 7—后底板
3)车外安全防护装置。 ① 车身壳体结构的防护措施 A.使乘客舱具有较大刚度的方法。 B.使车身的头部、尾部等其他离乘员较远的部分具有 较小刚度的方法。 C.使乘客舱侧面较强固,以便承受较大的撞击力的方 法。
3)车身壳体结构。
① 非承载式车身 ② 承载式车身 ③ 半承载式车身
(2)货车车身
1)驾驶室
① 驾驶室的类型 货车驾驶室按其结构大体可分为长 头式、短头式和平头式,如图所示。
② 驾驶室的结构
货车驾驶室多采用非承载式无骨架的 全金属壳体结构,它是由薄钢板冲压件焊 接而成的。 驾驶室没有明显的骨架,由外部覆盖 件和内部钣件焊合成壳体,通过3点或4点 弹性悬置与车架连接。
② 承载式车身。绝大多数轿车都采用承载式车身结构。 ③ 非承载式车身和承载式车身的碰撞特点。
(汽车行业)汽车车身设计基础知识
![(汽车行业)汽车车身设计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dca6809279563c1ec5da71b0.png)
(汽车行业)汽车车身设计基础知识汽车车身设计基础知识车门、车窗及其附件和密封车门是车身上重要部件之壹。
按其开启方式可分为顺开式、逆开式、水平移动式、上掀式和折叠式等几种。
顺开式车门即使在汽车行驶时仍可借气流的压力关上,比较安全,而且便于驾驶员在倒车时向后观察,故被广泛采用。
逆开式车门在汽车行驶时若关闭不严就可能被迎面气流冲开,因而用得较少,壹般只是为了改善上下车方便性及适于迎宾礼仪需要的情况下才采用。
水平移动式车门的优点是车身侧壁和障碍物距离较小的情况下仍能全部开启。
上掀式车门广泛用作轿车及轻型客车的后门,也应用于低矮的汽车。
折叠式车门则广泛应用于大、中型客车上。
在有些大型客车上,仍备有加速乘客撤离事故现场以及便于救援人员进入的安全门。
轿车、货车驾驶室的车门以及客车驾驶员出入的车门通常由门外钣、门内钣、窗框(有的车上仍装有三角窗)等组成。
门内钣是各种附件的安装基体。
在其上装有:门铰链、升降玻璃及其导轨、玻璃升降器、门锁、车门开度限位器等附件。
有的轿车门内仍布置有暖气通风管道和立体声收放音机的扬声器等等。
车门借铰链安装在车身壳体上。
在汽车行驶时,车身壳体将产生反复扭转变形。
为避免在此情况下车门和门框摩擦产生噪声,车门和门框之间留有较大的间隙,靠橡胶密封条将间隙密封。
汽车的前、后窗通常采用有利于视野而又美观的曲面玻璃,借橡胶密封条嵌在窗框上或用专门的粘合剂粘贴在窗框上。
为便于自然通风,汽车的侧窗玻璃通常可上、下或前、后移动。
在玻璃和导轨之间装有呢绒或植绒橡胶等材料的密封槽。
某些汽车的侧窗仍采用有利于汽车布置的圆柱面玻璃。
侧窗玻璃采用茶色或降热层可使室内保温且具有安闲宁静的舒适感。
具有完善的冷气、暖气、通风及空调设备的高级客车常常将侧窗玻璃设计成不可移动的,以提高车身的密封性。
汽车车身造型的演变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汽车设计师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汽车的机械工程学的发展和革新上。
到了20世纪前半期,汽车的基本构造已经全部发明出来后,汽车设计者们开始着手从汽车外部造型上进行改进,且相继引入了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人体工.程学以及工业造型设计(工业美学)等概念,力求让汽车能够从外形上满足各种年龄、各种阶层,甚至各种文化背景的人的不同需求,使汽车成为真正的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最佳表现形象,最终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精选CATIA汽车车身设计资料
![精选CATIA汽车车身设计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7f5490beefdc8d377ee320b.png)
CA TIA汽车车身设计方法汽车车身除了要有漂亮的外表和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同时还要能安全可靠地行驶,这就需要整个设计过程融入各种相关知识,包括车身结构、制造工艺要求、空气动力学、人机工程学等。
细化开发流程与同步开发手段,对于设计出消费者认可的新车型至关重要。
汽车车身设计简单理解是根据一款车型的多方面要求来设计汽车的外观及内饰,使其在充分发挥性能的基础上艺术化。
汽车车身除了要有漂亮的外表和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同时还要能安全可靠地行驶,这就需要整个设计过程融入各种相关的知识:车身结构、制造工艺要求、空气动力学、人机工程学、工程材料学、机械制图学、声学和光学知识。
从一个灵感到最后实现,需要一系列的步骤。
得到市场的认可,性能优良的内“芯”,再加上一袭新衣包装,才是新车待嫁时。
下面,让我们看看正向设计如何为一款新车设计“嫁衣”。
项目策划项目策划包括:项目计划、可行性分析、项目决策及组建项目组等几个方面。
图1为项目策划阶段的示意图。
图1 项目策划阶段示意图汽车企业的产品规划部门必须做好企业产品发展的近期和远期规划,具有市场的前瞻性与应变能力。
项目前期需要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生成项目建议书,明确汽车形式及市场目标。
可行性分析包括:政策法规分析、竞争对手和竞争车型、自身资源和研发能力的分析等。
项目论证要分析与审查论点的可行性和论据的可靠性与充分性。
经过这一阶段,要开发一个什么样的车型,类似于同行什么等级的车型,其性价比方面有哪些创意与特点即展现在我们面前。
项目策划的最后阶段是组建项目组:组建新品开发项目小组、确立项目小组成员的职责、制定动态的项目实施计划、明确各阶段的项目工作目标、规定各分类项目的工作内容、计划进度和评价要求。
概念设计阶段概念设计在新产品开发中有着重要地位,因此,新产品概念设计流程再造是新产品开发流程再造成败的关键所在。
一个全新的汽车创意造型设计分为以下几部分:1. 总体布置草图设计:绘制产品设计工程的总布置图(如图2),一方面是汽车造型的依据;另一方面它是详细总布置图确认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将产品的结构具体化,直至完成所有产品零部件的设计。
汽车车身车体结构培训课件精选全文
![汽车车身车体结构培训课件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a7458020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09.png)
D 小型结构件:模具制作周期短、成本低、质量要求较高,制作难度低,一般 供应商自制。
3、车身构造
3.6 按零件大小划分
大型外覆盖件
BIW
大型内覆盖
中型结构件
小型结构件
4、车身件号命名规则
6、影响车身结构的各种因素
6.1 造型 为了满足一定了汽车外型风格和审美要求,需要对汽车进行造型,根
据造型结果得到内外的表面3D数据,根据这些数据进行车身结构设计。 造型对车身结构的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a 直接影响车身零件形状,比如外部覆盖件的形状是根据造型确定的, 如车门、侧围、顶盖、翼子板、前罩板、行李箱盖等零件; b 限制了车身结构的空间,比如A、B、C立柱的空间大小由造型确 定。
3、车身构造
3.2 车体构成
车体构成
上车体 下车体
3、车身构造
3.3 闭合件构成 由冲压件构成,通过铰链、螺栓方式连接的,可以拆卸的车身部分;
这些零件的特点是属于外覆盖件,表面质量要求高,材料通常采用镀锌钢 板,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A 前后车门总成
B 翼子板
C 前罩板总成
D 行李箱总成
3、车身构造
6、影响车身结构的各种因素
6.3 成本等因素 为了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一般在策划前期对车身的成本、重量、
配置有要求,这些指标对车身结构有较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6.3.1增加配置需要车体做相应的支架或者一定形状要求,影响车身结构; 6.3.2增加配置会占用一定空间,影响其他零件布置; 6.3.3限制车身重量,对车身优化结构要求严格,否则难以满足安全法规; 6.3.4零部件价格限制对结构设计要求严格,否则影响招标;
汽车车身及制图详解
![汽车车身及制图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48ddce3cbe23482fb4da4c6e.png)
第二节 轿车车身
二. 车身构造型式
1. 有车架车身结构 图1-2为典型的有车架车身结构示意图。轿车的壳体与车架是可
分离的两个部分。车架承受汽车运行所受到的载荷;车厢通过减 振装置与车架相连接,基本上不承受荷载。早期轿车车身大都采 用这种结构形式。20世纪80年代以后,轿车车身的结构转向以 无车架整体式结构为主。 2.无车架整体式车身结构 图1-3位典型的无车架整体式车身结构示意图。整体式车身不再 依靠车架承受荷载,而是将汽车的动力系统、行驶系统等主要部 件直接安装在车身的指定位置上。这样做,可以大大减轻汽车自 身质量,降低整车重心高度,是现代轿车设计的主导结构。但是, 由于汽车行驶中的振动和噪声直接传给车身,影响汽车的舒适性 ,因此,要求采取更为有效的防振、隔振措施,以充分发挥其优 势。
汽车车身及制图
第一节 汽车车身简介 第二节 轿车车身 第三节 大客车及载货汽车的车身 第四节 车身制图基础知识 第五节 汽车车身设计与制图
第一节 汽车车身简介
一. 汽车车身的分类
1. 按用途分类 (1)客车车身:客车车身又可按车身的大小、特点分为以下两种。 ①轿车车身:有4门车身、2门车身、双座车身、活顶车身、客货
杆式天线、车门扶手、点烟器、烟灰盒等。 6. 座位 汽车上的座位由支架、靠背和坐垫组成。 7. 其他装置 汽车车身上除了上述结构件外,还有安放行李的内、外行李架,
有的具有取暖、通风装置,有保护驾驶员的被动安全技术——气 囊装置等多种。
上一页 返回
第二节 轿车车身
一. 轿车车身形状
图1-1所示为典型的轿车车身形状。从车门上看,有2门、3门、 4门、和5门等四种形式;从功能上看,有无行李厢的与有行李厢 的、有敞篷式与非敞篷式等。图1-1中各种轿车的简要情况分述 如下:
第一章:汽车车身的构造型式
![第一章:汽车车身的构造型式](https://img.taocdn.com/s3/m/94700dbe4afe04a1b071de8a.png)
第一章:汽车车身的构造型式知识目标:1、了解汽车车身的作用、结构。
2、了解汽车车身的组成。
3、了解轿车车身构造。
能力目标:1、能够掌握常见汽车车身的作用和结构。
2、能够掌握轿车车身的构造。
第一节:概述1.车身的作用汽车车身是用来运送乘客和货物并保护其免受尘土、雨雪、振动、噪声、废气等侵袭的具有特定形状的结构。
它作为汽车上与发动机、底盘相并列的三大组成之一,对行驶安全、乗坐舒适、运輪效率等均有很大影响。
车身应保证汽车具有合理的外部形状,在汽车行驶时能有效引导周围的气流,以减少空气阻力和燃料的消耗。
此外,车身还应有助于提高汽车行驶稳定性和改善发动机的冷却条件,并保证车身内部良好的通风。
同时,车身还具有保护乘员和货物安全的作用。
汽车车身是一件精致的综合艺术品,以其明断的造型艺术、优雅的装饰以及悦目的色彩使人获得美的感受,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
电子技术和材料科学的进步,大大推动了车身向豪华化、多样化、居室化、商务化方向发展,提高了驾驶员的操纵方便性和乘员的舒适性,以适应现代人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2.车身的结构汽车车身主要结构包括车身壳体及门窗,前后饭金件,车身附件,内外装饰件,座椅以及通风、暖气、冷气等空气调节装置。
在货车和专用汽车上还包括车厢和其他专用装备。
(1)车身壳体。
车身壳体是一切车身零、部件的安装基础。
是由纵梁、横梁和支柱等主要承力元件以及与它们相连接的飯件共同组成的刚性空间结构。
客车车身都具有明显的骨架,而轿车车身和货车驾驶室大多数没有明显的骨架。
车身壳体结构的分类如下:①按壳体的结构形式分为骨架式、半骨架式和无骨架式3种。
骨架式:像骨骼一样彼此连接成一个整体,蒙皮就固定在骨架上。
应力由骨架承受,蒙皮不承受应力,这类车身壳体的整体刚度好、承载能力强,多用于城市客车、长途汽车、游览客车车身。
半骨架式:只有部分骨架(如单独的立柱、拱形梁和其他加固件)。
它们既可彼此相连也可借蒙皮相连。
半骨架式结构简单、节省空间,在轻型客车、载货汽车驾驶室等车身壳体上应用较为广泛。
整车开发工程知识点总结
![整车开发工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3fadeb0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14.png)
整车开发工程知识点总结一、整车开发工程概述整车开发工程是指从整车概念设计、构思、分解、分析,到零部件设计、试制、评价、调整等一系列工作的综合体。
整车开发工程需要结合市场需求、技术发展趋势、制造工艺、成本控制等因素,最终设计出满足客户需求且有竞争力的整车产品。
整车开发工程需要协调并整合各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包括机械设计、电子电气、自动控制、材料科学等。
下面对整车开发工程的一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二、整车概念设计整车概念设计是整车开发工程的第一步,也是整个开发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整车概念设计需要考虑市场趋势、竞争对手产品、客户需求、底盘布置等诸多因素。
概念设计需要将这些因素综合考虑,并进行结构分析、仿真模拟、可行性分析等工作,最终确定出适合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的整车产品的整体方案。
整车概念设计需要有较高的创新性和前瞻性,需要有丰富的经验和对整车系统的深入理解。
三、整车构思整车构思是在整车概念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优化整车方案。
整车构思需要考虑底盘系统、传动系统、悬挂系统、驱动系统等各个子系统的布置和集成。
同时还需要考虑整车的动力、操控、舒适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性能要求。
整车构思需要和底盘设计、发动机设计、车身设计等各个专业领域进行广泛的沟通和协调,确保整车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四、整车分析整车分析是整车开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整车分析包括结构分析、动力学分析、操纵性分析、疲劳分析、碰撞分析、噪声振动分析等。
通过整车分析可以评估整车的结构强度、刚度、耐久性、安全性、舒适性等方面的性能,并对整车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和优化。
整车分析需要借助各种仿真软件和计算工具,可以在任何设计阶段进行,并持续到整车试制阶段。
五、整车试制整车试制是整车开发工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整车开发工程的落地阶段。
整车试制包括整车样车制作、整车试验、整车调整等一系列工作。
整车试制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并及时发现和解决试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车辆工程知识点总结
![车辆工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73ce614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31.png)
车辆工程知识点总结车辆工程是指以设计、制造和维护车辆为主要内容的工程学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车辆工程的研究和应用也在不断深化和扩展。
本文将对车辆工程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车辆设计、动力系统、车辆检测与维修、车辆安全等方面。
一、车辆设计1.1 车辆结构设计在车辆工程中,车辆结构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车辆结构设计包括车身结构设计、底盘结构设计、悬挂系统设计等。
其中,车身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车身的强度、刚度、安全性以及舒适性等方面的因素。
底盘结构设计主要包括底盘的受力分析和设计、悬挂系统的设计和布置等。
在车辆结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材料的选择、连接方式、工艺流程等方面的因素。
1.2 车辆动力学车辆动力学是研究车辆运动规律和行驶性能的学科,包括车辆的加速、制动、转向、稳定性等方面。
在车辆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车辆动力学的影响,以确保车辆具有良好的行驶性能和安全性。
车辆动力学还涉及到车辆悬挂系统设计、车辆操纵性能分析、车辆行驶稳定性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1.3 车辆流体力学车辆流体力学是研究车辆流体动力学特性和气流对车辆运动的影响的学科。
在车辆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气流对车身的影响,以确保车辆具有良好的气动性能和降低空气阻力。
车辆流体力学还涉及到车辆外形设计、空气阻力测试、尾流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1.4 车辆电子与控制系统车辆电子与控制系统是指应用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来实现对车辆的控制、监测和调节的系统。
在车辆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车辆电子与控制系统的设计,以满足车辆对智能化、高效化和安全性的需求。
车辆电子与控制系统还涉及到车辆传感器的选择与布置、车辆控制算法的设计与优化等方面的内容。
1.5 车辆新能源技术车辆新能源技术是指运用新能源技术来实现车辆动力来源的技术。
在车辆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新能源技术的应用,以满足对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的需求。
车辆新能源技术涉及到混合动力系统设计、电动车辆技术应用、燃料电池车辆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内容。
商用车汽车车身
![商用车汽车车身](https://img.taocdn.com/s3/m/3596b62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6e.png)
商用车汽车车身商用车是指专门用于商业运输活动的车辆,包括货车、客车、商务车等。
而车身是商用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了商用车的外观造型、载货能力以及乘客舒适性等方面。
本文将从商用车汽车车身的设计、材料选择以及创新技术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商用车汽车车身的设计商用车汽车车身的设计旨在满足不同运输需求的同时,也要考虑外观美观、空气动力学、车身结构强度等因素。
设计师需要在实现商用车功能性的前提下,尽可能使车身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提高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1.1 外观造型设计商用车的外观造型设计需要考虑到其使用环境和品牌形象。
货车车身一般以方正为主,注重空间利用率和载货能力,而客车和商务车则更注重外观的流线型设计,以提高车辆的空气动力性能,减少燃料消耗。
1.2 空气动力学设计商用车车身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可以减少空气阻力,提高燃油经济性。
一些商用车制造商会采用流线型设计,通过细致的车身线条和气流导流装置,减少车身对空气的阻力,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
1.3 结构强度设计商用车需要具备足够的结构强度,以保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设计师会采用高强度钢材或者更先进的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来增加车身的刚性和抗碰撞能力。
二、商用车汽车车身的材料选择商用车汽车车身的材料选择直接影响着车身的质量、强度以及成本。
常用的商用车车身材料包括钢材、铝合金、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等。
2.1 钢材钢材作为一种传统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刚性,能够满足商用车的载货和承载需求。
同时,钢材价格相对较低,使用成本较为可控,因此在商用车车身中得到广泛应用。
2.2 铝合金铝合金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良好的抗腐蚀性能,相比于钢材更轻便耐用。
商用车采用铝合金车身可有效降低整车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同时还可减少车辆磨损。
2.3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轻质高强度和制作灵活性。
商用车使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车身可以降低整车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并且具备较好的抗腐蚀性能,延长车身的使用寿命。
车辆设计的美学知识点
![车辆设计的美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39e4e2d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79.png)
车辆设计的美学知识点车辆设计是一门融合技术与美学的艺术。
当我们看到一辆优雅、独特的汽车时,往往会被它的外观所吸引。
这种吸引力不仅来自功能性的设计,更来自车辆设计所凝结的美学知识。
本文将介绍车辆设计中的一些美学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赏汽车设计。
1. 比例与线条比例和线条是车辆设计中最基础的美学元素。
良好的比例意味着车身各部分之间的尺寸和比例关系协调一致,给人一种和谐的美感。
线条则能够塑造车辆的轮廓和造型,决定了它的整体风格和气质。
流线型的线条可以提高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性能,而弯曲的线条则能够增加车辆的动感和运动感。
2. 材质与质感材质的选择和质感的表现也是车辆设计中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材质会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和观感,比如金属材质可以显示出稳重和豪华感,而碳纤维材质则能够带来轻盈和运动感。
同时,通过使用哑光、光泽、亮面等不同的质感处理,可以增强车辆的质感和观赏性。
3. 灯光设计车辆的灯光设计也是美学的重要方面之一。
灯光不仅是为了照明和安全,更是车辆的“眼睛”和“脸部表情”。
巧妙的灯光设计可以赋予车辆个性和情感,比如独特的大灯造型和日间行车灯等都能够有效地增加车辆的辨识度和美感。
4. 色彩运用色彩的运用也是车辆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颜色不仅能够传递情感和气氛,还能够影响人们对车辆的观感和认知。
明亮的色彩可以增加车辆的活力和运动感,而暗淡的色彩则能够增加车辆的稳重和庄重感。
同时,不同色彩的搭配和运用也要考虑到品牌形象和市场定位。
5. 内饰设计内饰设计是车辆设计美学的延伸,它同样需要考虑人机工程学、材质选择、色彩运用等多方面因素。
合理的内部布局和流线型的仪表盘能够提高驾驶者的舒适感和操作便利性。
而运用高级材质和精细的工艺,以及独特的内饰设计细节,可以增加车辆的豪华感和品质感。
6. 品牌识别最后一个美学知识点是品牌识别。
车辆设计不仅要满足美学要求,还要充分展示品牌的独特性和特征。
每个汽车品牌都有自己的设计语言和标志性元素,车辆设计要在满足品牌需求的同时,注入设计师的创意和风格,使车辆在市场上有强烈的辨识度。
汽车设计基础知识名词解释
![汽车设计基础知识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b543a1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e7.png)
汽车设计基础知识名词解释汽车设计基础知识名词解释一、发动机燃油消耗率:标准答案:答:发动机每作1kWh的有效功所消耗的燃油量称为有效燃油消耗率二、动力传动系统:标准答案:答:指动力装置输出的动力,经传动系统到达驱动车轮之间的一系列部件的总和,它使汽车实现起步、变速、减速、差速、变向等功能,为汽车提供良好的动力性与燃油经济性能。
三、主销内倾角:标准答案:答:转向主销内倾角是指从车辆正面看在转向轮上转向主销轴线与铅垂直线的夹角。
四、标准化:标准答案:答: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其中的活动主要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
五、车辆的交通特性:标准答案:答:主要研究各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性能(动力性能、稳定性、可靠性、操纵特性、通过行和经济性等),研究成果将可为道路设计、交通设施、交通管理、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提供依据六、制动距离:标准答案:答:制动距离是指在一定制动初速度下,汽车从驾驶员踩着制动踏板开始到停住为止所驶过的距离。
七、汽车被动安全性:标准答案:答:指发生事故时,汽车保护乘员的能力,常称为碰撞安全性。
八、侧倾中心:标准答案:答:指在前轴及后轴各轮心的横向垂直平面内,汽车在横向力作用下汽车车身侧倾的瞬时回转中心。
九、标准:标准答案:答: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
该文件经协调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淮。
十、电子控制单元(ECU):标准答案:答:电子控制单元是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的电子控制装置,它具有丰富的计算功能和逻辑判断功能,是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指挥中心。
十一、离合器:标准答案:汽车在起步、制动与换档时必须先切断动力,然后再与内燃机接合将动力传给传动系,将能完成此项功能的机构称为离合器。
十二、二次碰撞:标准答案:指发生碰撞时,外部冲击力传递至汽车内部,引起乘员与汽车内部结构的碰撞。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简答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简答](https://img.taocdn.com/s3/m/9006506225c52cc58bd6be82.png)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复习思考题第一章车身概论1.现代汽车车身有何特点?车身的特点:10、是使生产工艺、壳体力学、人体工程学、工业设计、材料学、运输学、心理学、经济学、销售学等众多各不相同的学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工业产品,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0、车身的发展取决于科学技术水平和物质技术条件;30、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舒适性;货物完整性;保护乘员安全。
40、汽车的更新换代,关键在车身;50、车身是汽车工业中一个最年轻而又发展迅速的分支;60、整车生产能力的发展取决于车身的生产能力,汽车的更新换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车身;70、对销售和用户心理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80、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产品。
2.为什么说汽车是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密集型——大量采用最尖端技术,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很高——自动加工、装配线、机械手、机器人等;劳动密集型——相当一部分仍需手工完成——车身钣金件的手工打磨、补焊、涂胶、内饰及附件装配等。
3.车身对汽车性能有哪些影响?车身对整车性能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决定整车装载质量的大小——运输能力的高低2、决定整车的整备质量Go(自重)和造价3、影响整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4、车身形状与汽车的气动阻力密切相关5、车身形状影响汽车高速行驶的稳定性6、影响客车的乘卧舒适性、操纵舒适性7、与行驶安全密切相关 8、与整车宜人性密切相关(除舒适性外)9、影响整车的通过能力4.汽车诞生120多年来轿车车身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历程?其设计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一辆汽车计师全力以赴解决动力、传动装置和操纵机构,配上了当时最现代化的门、窗等→现代车身开始出现。
马车型汽车,车身由原来的敞开式改为封闭式,其舒适性、安全性都有很大提高。
箱型汽车,运用大型冲压件组成带门洞的全金属车身。
甲壳虫型汽车,接触点焊技术开始用于车身连接,从而改进了车身的连接方式→降低了劳动量,消除了以往薄板焊接变形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楚甲良. 汽车车身可靠性优化设计及其应用研究〔A〕.〔硕士论文〕.贵阳:贵州工业大学,1999
〔7〕江爱川编著. 结构优化设计〔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6,12.
〔8〕吴世伟编著. 结构可靠度分析〔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8.
在考虑对整车结构影响不大的基础上,我们对车身作了部分简化处理。蒙皮对整车刚度和强度都有一定的影响,但基本上不承受剪切力,忽略不计。车身实际变形中包括了前后悬架的弹性变形引起的整车结构的刚体位移。在我们计算中,剔除了这一变形。就是把悬架处理成大刚性杆,放松在铰接点处的自由度。后悬架钢板弹簧处采用铰支,前悬架对不同工况采用不同的支撑方式处理。由于本身的侧倾角很小,这样作对内力的影响不大。其它简化方法同上述的有限元分析,建立模型与上述有限元计算模型一致。经计算,车身结构的最小可靠度为0.986453。
在进行可靠性分析时,采用了可靠性作为约束条件,先进行数据预处理,使之符合截尾寿命数据的要求,进而采用先行回归拟合法把预处理的数据进行统计。由于车身各部分分布形式不一,采用当量正态化方法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在此基础上转化为标准正态分布形式,推导出可靠度求解方程,并进行了线性化。
在优化方面,选取截面空间尺寸为设计变量,并进行了设计变量的缩并,从而简化了求解过程。结合可靠性和优化设计两大理论,进行优化设计研究,并提出了同时解决这两大问题的优化方案,建立了优化数学模型,并给出了求优方法。把可靠性和优化设计两大理论结合起来应用到车身设计中去,此时可靠性作为优化数学模型的一个约束条件加入进去。
4 优化设计
为了设计的更好、更优,我们对车身进行优化设计。具体的优化理论参阅其它有关文献。在这里,只考虑在扭转工况下进行截面尺寸的优化问题,选用截面空间的尺寸为优化设计变量,因而对车身作了部分简化处理。骨架结构基本为矩形钢焊接而成,尤其是腰梁、窗立柱、上大边、门柱这些主要受力构件,这对简化计算机模型,暂时忽略螺栓、铆接等这类局部应力复杂区域的影响较为理想。蒙皮对整车刚度和强度都有一定的影响,但基本上不承受剪切力,可以忽略不计。车身实际变形中包括了前后悬架的弹性变形引起的整车结构的刚体位移。在计算中,剔除了这一变形。就是把悬架处理成大刚性杆,放松在铰接点处的自由度。后悬架钢板弹簧处采用铰支,前悬架对不同工况采用不同的支撑方式处理。由于本身的侧倾角很小,这样作对内力的影响不大。在靠的很近的接头处,采用节点合并。同时,在刚架系统中,用等截面替换变截面,用直杆代替曲杆,用刚接头代替螺栓、铆接结构。最后得到的车身计算模型同上。经过优化计算后,车身质量为1870kg。质量减轻10.9%,效果较好。
为了论证设计的可行性,我们对设计的可行性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主要作了匀速高速行驶、高速急刹车、高速急转弯且左前轮悬空等三种工况的有限元分析。有限元模型如图2所示。
分析结果为:匀速高速行驶时,最大拉应力σ1=47.20 MPa,产生在乘客门右立柱上端,最大压应力σa=43.12MPa 产生在乘客门右立柱下端;高速急刹车时,最大拉应力σ1=98.275MPa,产生在乘客门右立柱上端,最大压应力σa=95.8875MPa 产生在乘客门右立柱下端;高速急转弯且左前轮悬空时,最大拉应力σ1=146.73MPa,产生在右侧围中部,最大压应力σa=135.75MPa 产生在右侧围中部。
式中:σs——材料的屈服极限,取σs =235MPa;n-安全系数,一般取安全系数为1.4;
可得:〔σ〕=167.9MPa
以上结果都满足σ<〔σ〕,符合强度条件。
3 设计可靠性分析
为了保证设计的可靠性,我们把可靠性考虑进来。目前可靠性在各国都受到了足够的重视。
日本断言今后世界产品的市场竞争点是可靠性,美国把可靠性列为企业的主要奋斗目标。经典有限元是一种在力学模型基础上进行近似计算的方法。近似计算就是结构的离散化模型,通过单元的划分,单元分析,整体分析,从而求出各节点的位移和应力。这种方法能处理确定量,不能处理概率量。随机有限元是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处理随机现象的分析工具,它指的是引进相应的确定性分析方法,显式处理任意不定参数,并求其对所求物理量的响应。此法的特点在于将随机参数空间离散化,并将随机输入变为一个方差矩阵依赖于有限元网格划分的随机变量。具体的随机有限元理论和可靠性理论参阅其它有关文献。
根据客车的具体结构情况进行了以下的简化措施:
①不计一些次要的杆件
不计非基础构件(或非承载件),它们的截面积很小,承受的载荷比较小,对结构的变形和内力影响很小,且与整车骨架的连接关系较弱,所以在计算中略去了这些次要的杆件。
②简化曲杆为直杆
在车身结构设计中,为了外型的美观和改善空气动力性能,在车身四周都设计成圆弧过渡,如前围与侧围,顶棚与侧围的联结部分,这些圆弧形构件的曲率不大,顶盖横梁、前风窗下梁等曲杆可划分成若干直杆,对整个结构的计算影响很小。
对于半承载式客车车身,它保留了底盘车架,将车身结构构件刚性地与车架连接,使车身也参与整车承载,从而可以适当的减轻车架的质量和减少断面的尺寸,以达到合理利用材料的目的。这种车身与车架的连接一般是通过将车身骨架的立柱焊接在由车架纵梁两侧悬伸的牛腿上来实现的。所以分析时必须考虑客车的底架。由于整车车身结构复杂,必须对车身模型进行简化。客车的骨架结构由抗扭刚性很高的钢管构件焊接形成的空间框架。由前、后围骨架、底架、左右侧围骨架和顶盖骨架六部分组成。
③将一些临近的节点可以进行合并处理
在车身制造中,为了结构布置的需要或工艺方面的要求,几个构件的联结点往往错开一些距离,这些联结点之间的连接刚度较大,且在实际计算中短梁可能会导致方程病态,使计算结果误差较大。因此,在结构简化中将距离很近的一些节点进行合并。
④截面形状的简化
在车身骨架结构中,除使用各种型钢外,还有许多板材翻边焊接而成的构件。另外,对于一些象底架横梁及牛腿等变截面的构件,都简化成最小截面,最后结果比实际值大,作最保守的计算。
由于传统车身设计方法的缺陷,我们利用CAD软件提供的强大的复合建模功能,探索了一种车身设计新方法,为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作了一些努力,也为我们进行车身CAD新方法、新手段的探索,提供基础性的借鉴。首先在汽车产品规划提出的产品参数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车身总布置设计,确定汽车总长、总宽、总高、离地间隙、接近角、离去角、轮距、车门形状、位置等基本设计数据,建立车身三视图。在此基础上,利用CAD软件的建模功能展开设计、建模。具体的方法是:汽车新产品设计规划→车身总布局设计(三视图)→曲线建模设计(三视图)→车身各视图按轮廓线拉伸实体→作取交集的布尔运算→提取拟合车身曲面所需线条→线条转换和修改样条线→车身结构骨架设计。
利用以上方法,我们对某中型客车车身项目进行了开发设计,完成该车型设计方面的工作,
也节省了制作油泥模型等步骤的大量时间,降低了开发成本。该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模型如图1所示。
2 设计可行性有限元分析
用有限元方法进行车身计算。首先要把工程上的车身转换成能为计算机输入所接受的计算上模型。即把车身实物(或图纸)抽象为一组由力学元件构成的模型,同时要给出载荷及支持状态的数学描述——这就是模型化工作。在结构简化过程中,坚持的总原则是:在尽可能如实地反映客车车身结构主要力学特性的前提下,力求用较少的单元和简单的单元形式。
程是基于手工设计完成的。分为初步设计与技术设计两个阶段。其特点是整个过程是通过实物、模型、图纸、样板等来传递信息,至少进行1:5油泥模型、全尺寸油泥模型和样车制作等阶段; 还要进行1:5油泥模型、1:1全尺寸油泥模型、实车三次风洞试验; 还要进行车身原始数据保留的车身主图板、车身主模型制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高速图形终端和工作站的出现,引进了CAD/CAM等现代设计方法在车身设计中的应用。这种方法(传统的车身CAD方法)的一个主要工作是利用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CAGD)方法来进行车身几何造型设计,即要在计算机上建立一个车身表面模型以取代传统设计中的三维实体模型。但无论是传统的手工设计方法,还是传统的车身CAD设计方法,都免不了进行车身效果图绘制、车身油泥实物型模型制作等步聚,这就大大增加了设计开发的周期和成本。因此,建立一种汽车车身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分析的方法——虚拟样机设计方法意义重大。汽车车身采用虚拟样机的设计方法,是一种革新产品开发过程、缩短周期降低成本、改进产品设计质量、提高产品开发效率的有效途径。采用虚拟样机设计方法,在制造第一台物理样机之前,利用计算机模型可以仿真测试各种不同的设计方案,不必浪费制造物理样机所需的时间与经费,可以获得较优的乃至最优的设计方案;同时可以在计算机上方便地确定、修改设计缺陷,逐步优化设计方案,因此不但减少了昂贵的物理样机数量,而且提高了产品设计质量,大大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
整个车身设计思路见图3。
图3 汽车车身设计新思路参考文献
〔1〕王勖成,邵敏主编.有限单元法基本原理和数值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3.〔2〕〔日〕武藤真理,程正译.汽车空气动力学〔M〕.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0.〔3〕郭竹亭主编.汽车车身设计〔M〕.(上、下).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0.〔4〕C.T.Fiross. Finite Element Methods in Structural Mechanics〔J〕. America.Ellis Horwood Limited. 1985
5 总 结
本文探索一条汽车车身设计和分析方法,并行虚拟样机方法,加快了开发周期,节约了高额开发费用,降低了研发成本。在具体的研究中,利用CAD软件的强大功能,特别是复合建模功能,成功地运用各种技巧对客车车身骨架结构进行了设计;利用数据接口进行软件间的数据交换,保证了设计和分析计算机模型的一致性,减少了误差的积累,并使设计和分析做到了并行进行。
1 设计模型的建立
传统的汽车车身设计方法的整个过程是基于手工设计完成的。分为初步设计与技术设计两个阶段。其特点是整个过程是通过实物、模型、图纸、样板等来传递信息,至少进行1:5油泥模型、全尺寸油泥模型和样车制作等阶段; 还要进行1:5油泥模型、1:1全尺寸油泥模型、实车三次风洞试验; 还要进行车身原始数据保留的车身主图板、车身主模型制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高速图形终端和工作站的出现,引进了CAD/CAM等现代设计方法在车身设计中的应用。这种方法(传统的车身CAD方法)的一个主要工作是利用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CAGD)方法来进行车身几何造型设计,即要在计算机上建立一个车身表面模型以取代传统设计中的三维实体模型。但无论是传统的手工设计方法,还是传统的车身CAD设计方法,都免不了进行车身效果图绘制、车身油泥实物型模型制作等步聚,这就大大增加了设计开发的周期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