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美学思想在二胡艺术实践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 众 文 艺大
24摘要:二胡这件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

每个历史时期的变革都有着其独特的变化与创新。

其每一个时期的发展都是深深受到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的。

尤以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道家美学思想最为突出,二胡艺术实践从练习到情感的表达及音乐内涵的注入,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老庄美学思想的指导。

本文主要从练习规律的探索、情感的表达与演奏境界的追求三个方面来阐述老庄美学思想在二胡艺术实践中的运用。

关键词:老庄;美学;二胡;艺术实践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而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观点,与老子的学说一脉相承,因此被后世并称为“老庄学派”。

老庄学派在音乐美学方面倡导自然之乐、追求自然之美。

一、练习规律的探索
二胡自刘天华先生首次引进小提琴的技法与西方创作手法之后,技术技巧上取得了不可忽视的突破。

它的技巧性数量不断增多、难度不断增大。

但是每个技巧都是有着一定规律可循的。

对于这种技巧性的练习,我们可以效仿老庄思想中“庖丁解牛”的典故。

庖丁在最初解牛的时候,他看到的都是整头牛,解牛的难度相当的大,但是经过几年反复同样的动作,他看到的便不再是整头牛了。

最后完全可以达到只用心去体会、不用目测就能依照牛体的自然生理结构将牛解剖出来。

这个典故适用于二胡艺术实践中的任何技能,就比如胡高难度的技巧之一的跳把来说,由于二胡本身特点决定了它没有固定的把位和音高,它不像钢琴,古筝那样有固定的音位,要从一个把位准确又快速地跳到另一个把位是难度相当大的。

其中刚开始的两个音1到3之间相隔了一个八度,在开始练习的时候,有些老师为了方面学生的练习会采取做标记的方法,但是这样的标记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乐曲的熟练程度和情感的表达,不利于学习者更深一层的学习。

我们只有在很慢的速度前提下,结合目测与听觉、反复地摸索音的准确位置,当然,这个阶段的出错率是很高的。

然而,一旦摸索到一定的规律时,一切都会变得很明朗,出错率也在不断地降低。

就如同庖丁解牛的第二阶段一样,只要心神的接触便能能透过整头牛看清牛体的生理结构。

在此基础上加之反复的练习,便会形成一种“动力的定型”,不需要目测就能很流畅的换把,并且找到自己所需要的音。

形成了动力定型之后,出错率基本上就属于意外了。

同时,也提高了演奏者的演奏水平,更有利于演奏者对乐曲情感的表达。

这种“动力定型”的形成过程就是从练习者通过不断探索规律,加之反复练习达到“游刃有余”的过程,为演奏解决好基本的技术性问题。

二、音乐情感地表达
二胡长于抒情,因此,情感的表达是二胡演奏是否成功地关键。

在二胡技艺中,情感的表达主要依靠左右手的相互协调,尤以运弓和揉弦最突出。

这种情感的表达离不开老庄思想中“刚柔相济”思想的指导。

例如:右手的运弓,具有刚柔、轻重、急缓等特点。

演奏时要求持弓松弛、自然,大臂小臂自然下沉。

但是松弛并不代表松懈,而是用力恰到好处。

这样才能达到强而不燥、弱而不虚、抑扬顿挫目的。

在演奏不同风格乐曲时,这种刚柔的表现更为突出:江南的乐曲温柔细腻,而北方的乐曲则更加豪放粗犷,在演奏这不同风格乐曲时,对于演奏者的运弓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一个成功的演奏者,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他演奏的音乐能够打动听众的心,这对演奏者情感的表达要求很高,而这恰恰又是与刚柔相济的运弓手法是息息相关的。

例如:二胡曲《二泉映月》,悲凉中充斥着愤世嫉俗的气息;又如《汉宫秋月》,凄婉中又不乏深深地哀怨。

正是有着刚柔相济的演绎手法,才能将乐曲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之所以我们会说:会拉二胡的人能将乐曲的情感线勾勒得清晰明了,而不会拉二胡的人则只能将乐曲平淡无奇地演示出来。

这一切都与刚柔相济的运弓有着不可分割的重要作用。

除了运弓、强弱的处理也是情感表达的重要手段。

老子有云:“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可见,在老子的思想中充斥着正言若反的思辨性。

这在二胡演绎中,对于情感的表达是一个很重要的启示。

在二胡乐曲的处理方面,常常是以这种审美观入手的:力度的变化通常都是欲强先弱,欲弱先强,以此来造成强烈的反差,从而达到强弱鲜明对比的目的。

就例如《新婚别》这首乐曲中,在描述在新婚夜丈夫被抓去充军那段时,二胡就采用紧拉慢唱的手法,将一种撕心裂肺的分离之情,万分的不舍之情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又如《江河水》这首乐曲,中间一段回忆性的乐曲,情感表达很平淡,没有过于激烈的地方,正是这样平淡的乐段,为后面最后一段悲愤情绪的爆发做了充分的铺垫,这样强烈的对比使得乐曲表现手法才使得情感表达更加清晰,更加感人肺腑。

如果说“庖丁解牛”的练习法是演奏者技艺成熟的过程,那么“刚柔相济”运弓与正言若反的思辨性则是演奏者情感升华的催化剂。

三、演奏境界的追求
演奏境界是二胡艺术实践中的最高追求。

表演者是否能够真实地像听众传达作曲家的思想,主要源自艺术境界的创造。

这种演奏境界的追求离不开老庄思想中“大音希声”“大气磅礴”的思想指导。

其实,说到“大气磅礴”,我立刻就联想到了二胡曲《长城随想》。

从作曲家的创作、到乐队的伴奏、再到演奏者的演奏,纵观整个过程,我觉得用大气磅礴来形容这首乐曲最为恰当了。

作曲家刘文金先生是在一次赴美访问时,看到休息室里的“万里长城”壁毯是,激发出的创作灵感。

整首乐曲抒发当代人对于古老长城的感受,讴歌中华民族光辉的历史和未来,每一个音符都注入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自然也就为演奏者创造了一个大气磅礴的前提;整个乐队以协奏的方式,时而辉煌、时而紧张急促、时而深沉、时而充满希望,在很大程度上为演奏者营造了一个大气磅礴的气氛。

当然,演奏者自身内涵地提升也是“大气磅礴”境界创造的重要前提。

艺术上,有这么一种评价,说“最美的声音是听不到的”这正于老庄思想中“大音希声”的观点相和。

有声的演奏是终究要停止的,而希声却可以无限时的永恒存在着。

只有两者相互依存着,才能拥有动人的旋律。

正所谓“余音不绝,绕梁三日。

”好听的音乐即使已经演奏完毕,但还犹如在我们耳边回荡一样,是值得我们深深回味的。

这种思想在二胡演奏中也是屡见不鲜的:很多时候没了延续音乐的乐思,时值已经拉足的时候,但是弓子还是在运动,而此时的运动就是一种无声的运动。

模仿哭腔的那一段,就会常常用到这样的演奏手法,如5到3的时候,5音的时值就稍长,但是在5音刚出来的时候声音立马就弱下来直至没有,弓子一样在运动,但是不出声音,来演绎兰花花想哭却又不敢放声大哭的心理。

如果说没有这样一种演奏手法,那么演奏者是无法将这样一种悲凉凄婉的兰花花呈示在观众的面前,而是用大音希声的美学思想作为指导,不出声音但是弓子依然在运动,为我们呈现出一种钟声缭绕的感觉。

纵观整个老庄学派美学思想,其对于一个二胡演奏者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个演奏者演奏技巧地形成离不开对于技巧规律的探索和勤奋刻苦的练习。

然而,在技巧成熟的同时,要想再有所提高,则就与一个演奏者的文化修养密切相关了。


老庄美学思想在二胡艺术实践中的运用
屠庚晨 (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江苏徐州 221116)
理论研究・音乐
大 众 文 艺
25
我们人类自诞生以来,便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哪里有人类的足迹,哪里就有音乐。

音乐是人们精神世界里最亲密的伴侣,。

他就像一位纯洁美丽的天使,给人们带来和谐和幸福,送来温馨与欢乐,给你鼓舞和力量,既与你共享甜美与欢欣,也与你分担痛苦与哀伤。

世界上恐怕没有任何一种信仰与宗教,拥有像音乐一样众多的信徒。

从历代伟人到普通的平民百姓,都为之倾倒、沉醉。

这无形无影、瞬息即逝的音乐竟有如此震撼人心的巨大魅力,她到底是由什么构成的呢?热爱音乐的人们都渴望着打开音乐王国瑰丽神奇的大门,去探究她无穷的奥妙。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来记叙客观事物,描写出动人的文学形象;绘画是通过线条、色彩等作为物质材料来造型构图、创作出平面中有立体的视觉形象;舞蹈则以多变的形体动作、姿态及面部表情为工具,协同音乐来表达特定的情绪和气氛,给观赏者以美的享受。

千姿百态的文化形象,总是由一定的物质材料所构成,而音乐是由什么材料构成的呢?
声音的波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人类就生活在充满着声音波动的世界里,而音乐就是由这些波动的声音构成的,产生波动的声音就是构成音乐的物质材料,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机器的马达声、金属的撞击声、玻璃的破碎声、动物的畎叫声等等,这些都是一种没有规律的声波造成的“噪音”,是一种不悦耳的声音。

而音乐的声音是物体有规律震动而产生的一种动听悦耳的声音,我们称为“乐音”。

构成音乐的物质材料“乐音”及其体系,是人类对自然界原已存在着的声音进行了选择和组织的产物,是人类智慧和情感的结晶。

一切艺术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音乐又是如何利用这些在时间中流动的有组织的乐音群去反映这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的呢?音乐使用的材料是有组织的乐音,而乐音既不具有语义性,也不具有指物性。

音乐的表现手段的抽象性不像绘画、文学、戏剧、电影、舞蹈等姊妹艺术那样直观。

绘画可以逼真的、惟妙惟肖地描绘具体的形象,文学可以将动人的故事情节和复杂的人物心理活动准确的用文字传述出来,戏剧和电影可以利用综合的手段将激烈的矛盾冲突直接展示在人们面前。

而这些,音乐是难以达到的,音乐没有准确概念的语言,没有声音形象与现实物象之间的对应关系。

音乐是听觉艺术,不能直接勾画出物体的形状、大小和色彩,这些都是音乐的局限性。

音乐所使用的是纯感情影响的手段,在乐音群的流动中以十分概括而又特殊假定的声音形象表达人内心的感受,爱与恨、幸福与悲痛、山川与河流、壮丽的自然景观----这一切生活印象都可以融化成音乐形象得到生动的体现。

音乐最擅长的不是叙述和描绘,而是它的抒情功能。

音乐的抒情功能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我国最早的音乐美学理论著作《乐记》中说:“乐者,音之所由生也。

其本在人之感于物也。

”《毛诗序》中说:“情动于中故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音乐是表达情感的工具,而人的情感有时是无法用语言的概念来表达的,有些情感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正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有时在戏剧或电影中,主人公受到强烈的感情浪潮的冲击,没有语言,一言不发,沉浸在他复杂的内心情感世界之中,这时,音乐就突出到首要的地位,尽情用音乐来表达他内心的感受,从而给观众以强烈的震撼,音乐的特殊魅力对人心灵的深刻洞察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柴可夫斯基说过:“在语言无能为力的地方,有充分准备的音乐便出现了。

”谢罗夫也写到:“如果人心灵中发生的一切都可以用言词来表达,世界上也就不会有音乐。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以流动的乐音作为自身的表层结构。

在人类的生活中,声音同人的情绪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人的语言音调(语气、语调)都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高亢的语调表达了激昂或愤怒的情绪,低沉的语调往往表达忧伤或消沉的情绪。

如果说语言是表达人思想感情的工具,那么语调则是情感的声音表现。

音乐表现人的感情,可以不依赖逻辑思维的帮助,而可直接表现为对语调的模仿,而这种模仿是由音乐家经过选择加工了的有组织的乐音音调。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在时间里发展、变化和延续。

而人的内心情感活动中的喜怒哀乐等各种内容,也是在时间的延续中展开的,各种情感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人的心理活动的运动状态也表现为力度强弱和节奏的张弛。

乐音在时间里运动以及乐音运动的力度强弱、高低走向、节奏的急缓与人的情感心理活动中的物理属性快、慢、强、弱、升、降有着一种类似的同构关系,这就使得音乐能够非常直接又非常真切、自然地将人类种种复杂的情感充分表现出来。

当人们欣赏一副绘画时,可以通过对画中的艺术形象的想象和联想产生某种感情,但不会不断的发展,这是由于绘画艺术的静态性和非时间性所决定的。

而当人们欣赏音乐时,情绪就会随着音乐的时间流动而不断产生变化。

可以这样理解,感情和音乐都在时间的过程中进行,都具有一种非物体的性质,虽然与视觉的固定性无关,但都内含有动力性的运动性。

而赋予这种最单纯的旋律乐思以生气的,除了力的运动,还有一种一时性的感情冲动,也会随着力的运动的发展而赋予它生气。

这表明,音乐的音响具备了与心理状态相融合的可能性。

音乐确实是一门极为特殊的艺术,尽管他与其他姊妹艺术一样,都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但这是一种独特的反映。

我们很难在音乐中找到他所反映的直接对象,也难以表达具体准确的概念,但他却能以巨大的力量表达人类所经历的欢乐、痛苦、激动和节日的狂欢。

你能从中感知其蕴含的深刻哲理和情感的力量,它强烈地吸引着你,使你沉浸其中,促使你深沉思索,不断地去探寻它的奥秘。

德国著名诗人海涅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写到:“音乐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昨天我在入睡前想了几小时。

音乐具有一种奇妙的东西,我甚至要说,音乐——这就是奇迹。

它处在思想和现象之间,它像一个偶然的中介物而处于精神和物质之间。

它与二者都有亲密关系,但与二者又有区别。

它是精神,但这是一种需要用时间加以衡量的精神;它是物质,但是这是能够不要空间的物质。


音乐是如何打动人心的
牛利君 (济源高级中学 河南济源 454650)
此,我们应当在研究学习二胡本身演奏技巧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读书破万卷”,我们只有多读书,才会从书中领略到演艺的技巧。

面对我们的未来,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抓住每一个提高自身文化修养的机会,努力肩负起传承民族器乐的艰巨使命。

参考文献:
[1]张前. 音乐表演艺术论稿[M].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1986.
[2]蔡德予.论老子的美学思想[J].中国音乐学,2000(4).[3]李耳,庄周. 老子,庄子[M].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4]马凌云.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对二胡演奏艺术的影响[D],天津音乐学院2007.
作者简介:
屠庚晨(1988- ),女,江苏连云港人,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表演(二胡)。

理论研究・音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