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的三主六步式语文教学导读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我的“三主六步式语文教学导读法”

蒲窝中学王忠科

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中。”作为教师学习名师的教育思想、教学艺术可谓是不断成长的一条捷径。语文教育界的特级教师是人才济济,全国重要的语文教学改革试验也不胜枚举:上海钱梦龙教改试验,北京宁鸿彬“卡片教学”和“初中语文能力过关”教改试验,辽宁欧阳代娜“初中语文能力过关(管用)”教改试验,辽宁魏书生教改试验,湖北洪镇涛教改试验,福建陈日亮“培养学生学习语文习惯”教改试验,山东吴心田“课堂教学模式”教改试验,内蒙古李敬尧“学导式”教改试验,湖北宜昌于蕾“课内外衔接、提高学生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教改试验等等,为语文功能的实现和语文教学高效率的获得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我认为中学语文教学法永远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幻想找到一劳永逸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永远是不可能的。文无定法,课无定法,教无定法,学无定法,观念要新,方法要活,思路要广,终生勤奋,教学法的改革永无止境,语文学科的科学探索精神也无止境。把某个人的中学语文教学法神秘化或绝对化的观点也是不科学的,每个语文老师只有自己探索出的教学法才是最有效的,最适合自己的。语文素质教育教学法的核心是创新。伴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语文教改的呼声也越来越响,我认真研究了各位名师及其教改实验,特别是在借鉴钱梦龙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和魏书生的的六步课堂教学法的基础上通过教改实践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法———“三主”“六步”式语文教学导读法。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主”和以“审题,辩体,朗读,导向,研讨,拓展”为主的“六步”式语文教学导读法。

钱梦龙的导学式教学模式,全称是“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它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为教学指导思想,以“自读式、教读式、作业式、复读式”四式为其要素,以“导读”为其标志的教学模式。

魏书生的课堂教学的六步教程是:①定向(提出学习和训练的重点、难点);

②自学(学生根据重点、难点自行读书,解决问题);③讨论(对自学中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集思广益,寻求答案);④答疑(对学生经过讨论尚未解决的疑难或存在分歧的问题,引导解答);⑤自测(学生根据“定向”提出的重点、难点自拟测试题目,进行自我测试和评价);⑥自结(在上述步骤完成的基础上,学生自我总结学习收获)

我的“三主”是沿用钱梦龙老师的。语文是最开放的学科,语文无处不在。多年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已习惯了以教师为中心展开的教学活动,这种封闭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统治着课堂教学,严重禁锢了教师、学生的思想,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钱梦龙老师针对“以单纯的语文知识为主体,以单元的教学为主宰,以单向的接受为模式”的封闭式语文教学,鲜明地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育思想。这种教育思想“把眼光主要投向学生,即确认学生是具有主体能动性的

实践者与认识者。”把“三主”紧密联系起来,使之统一于一个完整的教学构思中,并以之为指导思想,切实地运用于教改实践,对我们的语文教学定会有所增益。

我的“审题,辩体,朗读,导向,研讨,拓展六步式语文教学导读法”则侧重课堂教学的设计。

第一步:审题。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我们往往能够透过这双“眼睛”窥视到文章的思路、中心和内容。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分析课题入手,发挥这双“眼睛”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学习课文。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做法。

一、从课题的类型入手,了解课文内容。课文题目可粗略地分为下面的几种类型:

(1)有用地点作题目的:如《蟋蟀的住宅》、《故乡》等。

(2)有以人物作为课题的:如《我的叔叔于勒》、《藤野先生》等

(3)有用相关联的人或物作为题目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蛇和庄稼》、《我和狮子》。

(4)有用动物作为题目的如《燕子》、《缝纫鸟》。

(5)有用景物、景观作为题目的:如《苏州园林》

(6)有用物件作为题目的:如《项链》。

(7)有以事件作为题目的:如《夜走灵馆峡》

(8)有用修辞手法命题的:如《药》。

教师指导学生弄清题目的类型,有助于他们了解课文,有助于他们对同类型题目的课文进行比较学习。

二、从课题的重点词语入手,抓住文章关键,学习课文

题目中的重点词语往往暗示着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教师可以从课题的重点词语入手,抓住文章关键,直奔中心,以主带次,进行阅读教学。

三、从题目的特点入手,猜想文章的思路、中心和内容

例如: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变色龙》,教师可以这样指导学生自学:让学生根据这个题目,猜一猜课文会写些什么内容,会运用什么方法写,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去阅读课文。这样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促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理解了课文内容,弄清了作者写作思路和顺序。

四、分析题目每个词的含义,从文章的思路入手,指导学生阅读,简单地说就是“抓审题,揭思路”

五,分析标题的语法结构如,《荷塘月色》通过分析此标题为并列短语,以此抓住课文的重点。

六,设疑分析课文标题,如,《纪念刘和珍君》,可设置几个问题,(1)刘和珍是什么人,(2)作者为什么要纪念她,(3)刘和珍有哪些值得纪念的地方,反映出这个人怎样的品质。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可以激起学生读文兴趣,同时看到作者贯穿全文的悲愤之情。

七、分析比较整个单元的课文题目的特点,从单元训练重点入手进行学法迁移,学习课文

第二步:辨体。文体,是指独立成篇的文本体栽(或样式、体制),是文本构成的规格和模式,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某种历史内容长期积淀的产物。它反映

了文本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特点,属于形式范畴。文体的构成包括表层的文本因素,如表达手法、题材性质、结构类型、语言体式、形态格式,以及深层的社会因素,如时代精神、民族传统、阶级印记、作家风格、交际境域、读者经验等。每一种文体都具有其他任何一种体裁所无法取代的功能,以及审美效应。语文教学中的文体一般指白话文中的实用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学作品(诗歌.散文.

小说.戏剧)和文言文。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鲁迅说:“分类有利于揣摩文章。”将文章进行分类教学,可以使学生把握各类问题的特点,从而更快的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各类文体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会讲到,这里不再多说。

第三步:朗读。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意的活动。其表现形式为用响亮清晰的有声语言来转换书面的文字语言。它是教学中最常见的基本训练方式。在教学中学生对课文内容可通过朗读去获得感知,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掌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揣摩作者蕴涵的情趣和意旨。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趣等,使课文内容立体化,形象化,进而对文章的内容产生真切敏锐的感受,自然而然的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从而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语言的感受能力,培养了语感。叶圣陶先生有这么一段关于朗读活动在最终目标中的作用的描述:“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的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朗读,像一位出色的导游,把诵读者引入神奇美妙的境界;朗读取得的效果,有时靠分析是永远得不到的。“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宋代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背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的尔”。可见朗读如此重要,但新课程标准同时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教师要允许学生多角度的独特的个人体验,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并将这种独特性和差异性视为一种财富予以充分开发。要是学生读出真情实感的、能准确理解和表达朗读内容的,都应该给予肯定。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于一个问题从多角度、多层面加以比较、分析、理解,从而获得一种可贵的思维方法和表达技能,因此教学时可:设计问题——指导读,创设情境——诱导读,运用语体——提示读,巧用评价——引导读,借鉴述说——迁移读,凭借教师——示范读。方法尽管多样但我都遵循以下原则:

一、从生活经验入手,确定初读课文的感情基调。

唱歌会根据内容先定调子。朗读也不例外,每次学课文之前,我都要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确定读课文的感情基调。这样,一入课文,读课文的基调就定准了,使朗读有了初步的效果。

二、在学生品味语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带着感受不断读好。

注重朗读细节的环节指导,给学生反复朗读语句的机会,一遍一遍地指导,每次在原有基础上提出新要求,直至进步为止,使朗读达到最佳效果。

三、随时产生朗读指导语的生成,突出“读字当头”的理念。

我在实践中,经常在学生研读文本语言的同时,把学习目标落实在朗读上。我总结了许多成功的有关朗读指导语的范例。通过引导点拨,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提高了朗读的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