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与密州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东坡与密州(诸城)

常山,位于诸城市城南10 公里处,原名“卧虎山”。过去人们在此山祈山祈雨常常灵验,帮更名为“常山”。

雩泉亭,坐落于常山之北的一条山涧中,涧中有一古泉,泉水很旺,“汪洋折旋如车轮,清凉滑甘,冬夏如一。余流溢去,达于山下 ................... ”是扶淇河

的一条支流。

雩泉亭历经沧桑,今已无存,但雩泉尚在,今被姑子庵村群众用作水井。井底呈方形,凿痕宛在,即为原雩泉。

超然台:坐落在原北城墙偏西处,今台下巷北端与北关路交汇处。台高10 米左右,北面紧靠城墙,台面略成梯形,前沿东西长约28 米,南北宽25 米。台上分前后两院,前院中间有3 间厅堂,明柱出厦,门悬横匾"慕贤亭" ;后院有东西两庑,各3 间,较前矮小,内置刻石。后堂3 间,内有苏轼泥塑坐像,一手捧书,一手扶膝,神态文雅庄重,风度超然脱俗。

苏轼《雩泉记》

【引文】

雩泉,是位于常山北坡山溪西侧的一眼自然山泉,泉水“汪洋折旋如车轮”,满溢成溪,北流而下,注入扶淇河中。古时人们多经此路到常山祈雨。

苏轼深爱此泉,每登常山,必临其泉。祈雨祭神毕后,常站在泉边高坡上,北俯密州城,“雉堞楼观,仿佛可数”。尤其当祈雨应验,更是欣喜万分。为表达自己对常山和雩泉的喜悦之情,于熙宁九年(1076)四月,作《雩泉记》,以述心怀从中,我们也可以感觉到苏轼的真挚爱民之心。

【原文】

常山在东武郡治之南二十里{2} ,不甚高大{3} ,而下临城中,如在山下,雉堞楼观{4} ,仿佛可数。自城中望之,如在城上,起居寝食,无往而不见山者。其神食于斯民{5} ,固宜也。东武滨海多风,而沟渎不留,故率常苦旱。祷于兹山,未尝不应。民以其可信而恃,盖有常德者,故谓之常山。熙宁八年春夏旱,轼再祷焉,皆应如响{6} 。乃新其庙{7} 。庙门之西南十五步有泉,汪洋折旋如车轮,清凉滑甘,冬夏若一,余流溢去,达于山下。兹山之所以能常其德,出云为雨,以信于斯民者,意其在此。而号称不立,除治不严,农民易之{8} 。乃琢石为井,其深七尺,广三之二,作亭于其上,而名之曰雩泉。

古者谓吁嗟而求雨曰雩{9} 。今民吁嗟其所不获,而呻吟其所疾痛,亦多矣。吏有能闻而哀之,答其所求,如常山雩泉之可信而恃者乎!轼以是愧于神,乃作《吁嗟》之诗,以遗东武之民{10} ,使歌以祀神而勉吏云:

吁嗟常山,东武之望{11} 。匪石岩岩{12} ,惟德之常。吁嗟雩泉,维山之滋。维水作聪{13} ,我民所噫{14} 。我歌《云汉》{15} ,于泉之侧。谁其尸之{16} ?涌溢赴节。堂堂在位,有号不闻{17} 。我愧于中,何以吁神{18} ?神尸其昧{19} ,我

职其著{20} 。各率尔职,神不汝弃。酌山之泉,言其蔬。跪以荐神 {21} ,神其吐之 {22} ?

【注释】

①熙宁九年(1076)四月十八日作。清乾隆《诸城县志》卷14《金石考》录苏轼 本文,末有“(熙宁)九年四月癸卯,朝奉郎、尚书祠部员外郎、直史馆、知密州 军州事、骑都尉苏轼记”之语。《乌台诗案》“祭常山作放鹰一首”记载:“熙宁 八年五月,轼知密州内,于本州常山泉水处祈雨有应,轼遂立名为雩泉。九年四月 癸卯,立石常山之上。”癸卯为十八日,立石者即《雩泉记》。 雩(音于)泉:在 密州诸城县南常山上。 雩,求雨的祭祀。 ②常山:《太平寰宇记》卷24 “常

山”条引晏氏《齐记》:“祈雨常应,故曰常山。”案东晋十六国时南燕晏模(一 作谟)撰《齐地记》,《太平寰宇记》所引当即此书。 东武郡治:指密州治。西 汉置东武县(即北宋密州诸城县),北魏置东武郡,其地在北宋密州,苏轼常以东 武借指密州。 治,地方官署所在地。密州治诸城县(今山东省诸城市)。 ③ 不甚高大:常山今海拔297米。 ④雉堞:城上短墙。古代以雉计算城墙面积, 高一丈,长三丈为一雉。堞为城上呈齿形的短墙,也称女墙。 ⑤食:鬼神享受 祭献的供品。 ⑥“熙宁八年春夏旱”三句:熙宁八年四月苏轼作《祭常山祝文》

第一首,这是第一次祷雨。同年五月苏轼作《祭常山神祝文》,这是第二次祷雨。 再:两次。 响:回声。《易•系辞上》:“其受命也如响。”孔颖达疏:“如响

之应声也。” ⑦乃新其庙:熙宁八年苏轼作《祭常山祝文》第二首:“自我再

祷,应不旋毂。迨兹有秋,岁得中熟。嗟此薄礼,曷称其德。陶匠并作,新其楹桷。 岂以为报,民苟不怍。”“陶匠并作”二句即言更新常山神庙事。 ⑧易: 轻视。 ⑨古者谓吁嗟而求雨曰雩:《礼记•月令》“乃命百县雩祀”。郑玄注: “雩,吁嗟求雨之祭也。” 吁嗟:叹息。 ⑩遗(音谓):送交。 {11}望:

帝王遥祭日月、星辰、山川。《淮南子•人间训》:“郊望尝。”高诱注:“望, 祭日月、星辰、山川也。”本文望字用为名词。 {12} 匪:同“非”。 岩岩: 高大。《诗经•鲁颂•宫):“泰山岩岩,鲁邦所詹。” {13}聪:听。 {14} 噫:叹息。 {15}我歌云汉:(云汉)为《诗经•大雅》诗篇,全诗忧旱求雨,

苏轼此处用其义。 云汉:天河,银河。 {16}尸:主持。《诗经•召南•采》: “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17} “堂堂在位”二句:《乌台诗案》:“云‘堂

堂在位,有号不闻',以讥讽是时京东连年蝗旱诉闻,邻郡百姓诉旱,官吏多不接 状依法检收灾伤,致令怨叹之声盈于上下。当时之人耳如不听,故《记》有嗟呼之 诗也。” 京东:路名,密州属京东东路。 检收:当作“检放”,指验灾免税。 苏轼《论河北京东盗贼状》:“寻常检放灾伤,依法须是检行根苗,以定所放分数。 今来二麦元不曾种,即无根苗可检,官吏守法,无缘直放。若夏税一例不放,则人 户必至逃移。” {18} 吁:呼告。 {19} 昧:不明。 {20} 职:主管。《史 记•秦始皇本纪》:“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

《书》、百家语者,悉 诣守、尉杂烧之。” 著:明。 {21} 荐:进献。 {22} 其:岂,难道。 译文】

不很高大,而从山上俯视州城,州城如在山下, 从城中眺望常山,常山如在城上,在日常生活中, 无论到哪里都可以看见它。常山神享受密州百姓的祭祖奉献,确

实是合适的。密州 临海多风,沟渠又不留水,所以经常为干旱所苦。在常山祷雨,没有不感应降雨的。 百姓因为它可以信赖,有始终不变的德性,所以把它称为常山。熙宁八年春夏干旱, 常山在密州州治之南二十里,

城上短墙和城中楼观都隐约可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