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疗方法挖掘、整理

合集下载

发挥中医特色的具体措施

发挥中医特色的具体措施

发挥中医特色的具体措施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

为了发挥中医特色,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一、加强中医传承与研究1.加强对中医经典文献的研究和整理,深入挖掘中医理论的内涵和精髓。

2.推动中医教育的传承和发展,加强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教学。

3.建立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教学示范中心,推动中医临床实践与研究的结合。

二、弘扬中医文化1.加强对中医文化的宣传和推广,提高民众对中医的认知和理解。

2.开展中医讲座和主题活动,让更多人了解中医的特点和疗效。

3.建立中医药文化交流平台,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中医学者进行交流与合作。

三、完善中西医结合模式1.推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和实践,将中医的特色与西医的优势相结合,提高医疗效果。

2.建立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指南和规范,统一中医和西医在临床实践中的操作标准。

3.加强中医药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的应用和推广,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疗效。

四、推动中药现代化研发与应用1.加强对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促进中药产业的发展。

2.推动中药现代化研发,从传统中药配方的提取与纯化开始,加强中药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的研究。

3.加强对中药临床应用的研究,推动中药在临床上的应用和扩大中药的临床使用范围。

五、加强中医师队伍建设1.完善中医师资格认证制度,提高中医师的专业水平和素质。

2.加强对中医师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临床实践和医疗技术水平。

3.加强中医师的交流和合作,推动中医师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以上是发挥中医特色的一些具体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促进中医的传承与创新,提高中医的疗效和声誉,为人们的健康问题提供更多有效的解决方案。

中医是中国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加强对中医的保护和发展。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诊疗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诊疗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诊疗数据分析中的应用经过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中医学形成了特有的理论体系,其疗效受到广泛认可,但因中医理论更关注有关疾病的症、治、效之间的关联关系,而不是现代自然科学所探究的因果关系,导致其科学性屡遭质疑。

近年来,基于真实世界的临床研究模式和“大数据”理念日益受到重视,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将研究重点放在疾病干预措施与结局指标的相关关系上,这一转变以及计算机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的进步,无疑给中医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带来重大契机。

本文归纳总结了近年来中医诊疗中用到的数据挖掘技术,如聚类分析、决策树、贝叶斯网络、神经网络和多示例学习等,展示了如何运用这些方法从大量中医病症数据中揭示中医诊疗规律,发现隐藏在数据中的知识,以数据为支撑而显示中医学的有效性。

关键字:中医诊疗;数据挖掘;聚类分析;决策树;多示例学习;神经网络;述评Application of Data Mining Technology for Data Analysis of TCM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A Meng-yu1,SHEN Lu2,WEN Tian-cai1,3,XIA Yong1 (1.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Xi’an 710072,China;2. Shaanxi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Xi’an 710003,China;3.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700,China)Abstract:Through several thousand years’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by Chinese peopl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has formed its unique theoretic system,whose efficacy has been widely accepted. However,because TCM theory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syndromes,treatment and efficacy,instead of the cause-and-effect relationship explored by modern natural science,the scientificity of TCM has always been questioned. In recent years,because virtual-world clinical research mode and the conce pt of “big data” were emphasized,increasing researchers began to put their research emphasis on the correlativity between intervening measures of diseases and outcome indicators. This change and the advancement of computer data mining and analysis technology,bring great opportunitie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CM theory and practice. This article concluded data mining technology used in TCM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recent years,such as clustering analysis,decision tree,Bayesian network,neural network and multi-instance learning,which showed how to apply these methods to reveal rules of TCM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rom a large number of TCM syndrome data,find knowledge hidden in data,and show TCM effectiveness supported by data.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data mining;cluster analysis;decision tree;multi-instance learning;neural network;review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1]。

基于大数据的中医文献数据挖掘

基于大数据的中医文献数据挖掘

基于大数据的中医文献数据挖掘一、引言中医作为中国独特的传统医学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和知识。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中医文献数据,可以匡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医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和治疗方案。

本文旨在介绍基于大数据的中医文献数据挖掘的方法和应用。

二、数据采集为了进行中医文献数据挖掘,首先需要采集和整理相关的中医文献数据。

我们可以从各种中医文献数据库、期刊、书籍和论文中获取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中医诊疗案例、中药方剂、中医理论等内容。

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可以采用多种数据采集方法,如手动爬取、自动抓取和人工整理。

三、数据预处理在进行数据挖掘之前,需要对采集到的中医文献数据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的目的是清洗和转换数据,使其适合于后续的数据挖掘算法。

预处理的步骤可以包括数据清洗、数据集成、数据转换和数据规约等。

数据清洗主要是去除重复数据、缺失数据和错误数据。

数据集成是将多个数据源的数据进行整合。

数据转换是将数据转换成适合挖掘的形式,如将文本数据转换成向量表示。

数据规约是减少数据集的大小,以提高挖掘效率。

四、数据挖掘方法在中医文献数据挖掘中,可以应用多种数据挖掘方法,如关联规则挖掘、分类、聚类和文本挖掘等。

关联规则挖掘可以用来发现中医病症和治疗方法之间的关联关系。

分类可以根据中医文献数据的特征,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

聚类可以将相似的中医文献数据会萃在一起,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文本挖掘可以从中医文献中提取关键词、疾病信息和治疗方案等。

五、数据挖掘应用基于大数据的中医文献数据挖掘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

在临床医学中,可以利用挖掘出的中医病症和治疗关联规则,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选择。

在中医药研究领域,可以通过挖掘中医文献数据,发现新的中药方剂和治疗方法,推动中医药的创新和发展。

在中医教育领域,可以利用挖掘出的中医理论知识,设计教学课程和教材,提高中医教育的质量。

六、挖掘结果分析在进行中医文献数据挖掘后,需要对挖掘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中医病证规律下的数据挖掘论文

中医病证规律下的数据挖掘论文

中医病证规律下的数据挖掘论文1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病证规律研究中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中医病证规律研究领域,其基本流程为针对所研究疾病或证候整理相关文献资料,搜集具备中医诊疗信息、处方信息的海量数据,使用数据挖掘技术相关算法及其程序系统实行数据分析[5],总结该病或该证候的核心理论、诊疗方法及特色方药,提炼具有中医特色的个性化诊疗方案。

因为疾病及中医证候种类繁多,作者通过中国知网信息检索平台,搜索关键词“数据挖掘”,查找并学习2010—2014年相关期刊文献,汇总中医病证诊疗方面的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成果,旨在为内、外、妇、儿等常见学科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1.1内科疾病在心血管疾病方面,杨静等对冠心病的证候用药规律实行数据挖掘,结果显示冠心病以气虚血瘀证多见,另有心血瘀阻证、气阴两虚证,丹参、黄芪、葛根等为核心用药。

崔松等通过挖掘何立人治疗心悸的用药分析,总结其治疗心悸的基本方,归纳出以心悸为主重用淮小麦,以心律失常为主重用生黄芪等因症施药的特点。

赵健等通过对严季澜辨治的109例高血压病患者用方数据实行挖掘,总结出严季澜自拟调肝理血汤的用方要点与学术思想。

在消化系统疾病方面,王萍等挖掘整理了唐旭东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证证型及用药规律。

Liu等[10]应用支持向量机技术研究中医舌诊舌象在胆囊炎患者中的分类,为数字化辨病辨证提供了可靠依据。

吴嘉瑞等[11]应用关联规则和复杂系统熵探索颜正华治疗泄泻用药经验。

杜斌等通过检索现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挖掘出常用灌肠方药及药对。

在肾病及内分泌疾病方面,展俊平等[13]采用文本挖掘技术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证治方药规律实行总结分析,发现该病证候以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为主,核心治法以益气养阴、化湿利水为主。

凌颖茹等挖掘了黄春林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方药使用经验。

霍保民等[总结了戴希文教授分期诊疗慢性肾脏病的辨证及用药规律。

袁敏探析魏子孝教授诊治糖尿病善补气、活血的用药特点。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项目(精)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项目(精)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项目技术操作规范文本课题编号国中医药科 2002ZL41课题名称运用长圆针以解结法辨证松解膝周结筋病灶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疼痛的研究第一完成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第一完成人薛立功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新仓 18号邮政编码移动电话电话 /传真电子信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四年制一、前言1、疾病简要概况关节痹痛是常见病,关节炎是头号致残疾病。

全世界有 3.55亿人患有各种关节疾病。

关节疾病在老年群体中的发病率约为 60至 80%,致残率高达 53%。

关节疾病如此猖厥是与对本病的诊治存在盲区分不开的。

随着人口老龄化 , 中老年骨性关节病受到人们的关注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多发病、常见病。

由于膝关节处于股骨与胫骨两个长骨之间 ,在屈伸活动过程中承受体重与加载重量数倍的杠杆力 , 经数十年的劳损 ,致使关节软骨、半月板均有不同程度的磨损 , 因此,关节间隙变窄。

由于内分泌的变化和运动量的减少 ,骨量也在不断丢失 , 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

尤其是膝关节周围肌腱附着点的骨皮质、腱周附属组织的长期疲劳损伤及其纤维化、骨化性修复 , 使腱附着点处逐渐出现骨性赘生物。

从而发生骨性关节炎。

膝骨性关节炎的 x 光表现为增生性、狭窄性改变。

据统计报导 , 50岁以上约 80%, 60岁以上约 90%、 70岁以上约 100%有这种增生性与关节间隙狭窄等改变。

膝骨性关节炎可使膝关节变形 , 引起膝关节功能障碍。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主要痛苦是膝部活动时疼痛。

膝骨性关节炎的疼痛主要来自经筋损伤 , 可用“ 长圆针疗法” 治疗。

2、疗法简要介绍(尤其是特点和优势长圆针疗法是从《黄帝内经》挖掘整理的新疗法。

是在经筋理论指导下 , 运用长圆针,以解结法,辨证松解结筋病灶点,以治疗骨解深邪远痹 (关节顽痛及筋性经络、内脏疾病的诊治疗法。

是《内经》辨证论治体系的重要内容。

本方法快速消除关节顽固疼痛, 大部分可以根治或明显减轻疼痛, 可明显改善膝功能 , 可避免本病长期服药带来的毒副作用。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医案的应用研究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医案的应用研究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医案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探讨了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医案中的应用研究。

首先介绍了中医医案的特点,包括综合性、个性化和经验性。

然后阐述了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医案中的应用,如关联规则、聚类和分类算法等。

接着介绍了研究方法,以及实践案例分析,展示了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医案中的价值和意义。

分析了技术优势,探讨了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医案中的应用前景。

最后总结了研究成果,提出了未来的发展展望。

该研究对于挖掘中医医案中的知识规律,提高中医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有望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中医医案、数据挖掘技术、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特点、研究方法、实践案例分析、技术优势、应用前景、研究成果总结、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国医学源远流长,中医学作为独特的医学体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中医医案作为中医临床实践的总结和宝贵资料,承载着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

随着医疗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中医医案记录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医疗的需求。

数据挖掘技术的出现为中医医案的挖掘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数据挖掘技术可以通过分析大量的中医医案数据,发现其中的规律和模式,为中医临床实践提供更科学、更精准的指导。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药的特点和规律,发现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变化规律,提高中医临床诊疗的效率和准确性。

对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医案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通过将数据挖掘技术与中医医案相结合,可以进一步挖掘中医医案中蕴含的宝贵信息,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

部分总结。

1.2 研究意义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医案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中医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治疗方案。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医医案进行分析挖掘,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中医理论、改进临床诊疗技术,提高中医临床实践水平。

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帮助中医医案进行大规模的数据挖掘和分析,发现其中隐藏的规律和关联性。

中医诊疗方法挖掘、整理

中医诊疗方法挖掘、整理

中医诊疗方法挖掘、整理与应用(一)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是中医药发生、发展的基础。

中医药文献资料浩如烟海,每一个献身于中医药事业的人穷其毕生也难窥其一斑。

如此海量的中医药数据更要有效地利用这些宝贵资源。

近年来,随着医院信息系统和数字医疗设备的广泛应用,数据库的信息容量不断膨胀,文献挖掘的效能与可靠程度亦不断提高。

中医药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文献数据,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医学信息资源来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的决策,挖掘、整理出可以广泛应用的诊疗方法,提高中医药特色疗法的疗效、给患者带来福音,是我专科医护人员专注的焦点,旨在加速中医药现代化进程,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服务。

一、文献挖掘方法中医药领域的无数临床实践与理论研究积累了海量的科学知识,这些知识包含在中医药古籍文献以及当前的研究文献中。

据统计,目前国收藏的中医药古籍文献13000多种,其中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的古籍近1000种。

1911年以后出版的中医药书籍达12000多种,中医期刊230多种。

根据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显示,1987-2015年发表的中医药文献高达1715000篇。

其中涉及中医骨伤科学科的文献达312000余篇。

为从浩渺无际的中医药文献中找到适用于本专科的、有效的、实用的相关诊疗方法,挖掘出潜在的规律,我专科采用如下线索进行数据挖掘:1.以名老中医为线索的诊疗方法挖掘该法就某位名老中医诊疗肺系疾病的辨证思维方法、用药经验、组方特点、经验方应用、独特疗法进行归纳、总结及对其学术思想进行剖析。

如《炳南临床经验集》、《外台秘要》、《名老中医之路》、《林如高正骨经验》、《骨科诊疗学》等。

这种方法多为名老中医本人的经验总结,或其学术继承人、学生在跟随老师学习的过程中,对老师的学术思想和治疗某病的独特经验等进行总结,并列举典型病例加以论证,或对老师经验方的应用进行疗效观察,以典型医案、医论医话、有效验方等形式形成文献,对临床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项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项目
6
附件 技术研究背景: 1、概述 本研究目的:为中老年多发常见的骨关节疼痛病因、病机找到较合理的主
攻方向(经筋辨证)和诊治方法(长圆针疗法)。 申请者通过对《内经》等古经典的认真分析,并充分运用现代解剖理论、生
骨也”。 “输刺者,直入直出,深内至骨,以取骨痹。”
对有骨膜下出血和渗出的患者,直刺结筋病灶点深层,做摩骨样切割,使近骨 膜横络松解减压。
以上操作均根据结筋病灶点所在部位选择采用。出针后给予按压,敷无菌敷 料包扎二天,防止可能的感染。
3、治疗时间及疗程治疗日程: 7 天一次,一次为一疗程。一至三疗程(7--21 人口老龄化,中老年骨性关节病受到人们的关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 中老年人多发病、常见病。由于膝关节处于股骨与胫骨两个长骨之间,在屈伸 活动过程中承受体重与加载重量数倍的杠杆力,经数十年的劳损,致使关节软 骨、半月板均有不同程度的磨损,因此,关节间隙变窄。由于内分泌的变化和 运动量的减少,骨量也在不断丢失,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尤其是膝关节 周围肌腱附着点的骨皮质、腱周附属组织的长期疲劳损伤及其纤维化、骨化性 修复,使腱附着点处逐渐出现骨性赘生物。从而发生骨性关节炎。
4、关键技术环节:经筋辨证论治,即用长圆针予结筋病灶点施以解结法。 5、注意事项(特别是安全性保障措施)(见六) 6、可能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案(见六)
5
六、不良反应/事件(根据课题立项前后的临床实践列举) 合并症及处理: ①局部出血:按压,亦可在解结处注入生理盐水等以加压止血。 ②感染:严格按无菌操作进行,遇有感染者可用敏感抗菌素治疗。 ③神经、血管损伤: A、准确定位结筋病灶点,严格控制在结筋病灶点内解结,松解操作幅度严格 控制,不能超出结筋病灶点范围。 B、熟悉各结筋病灶点局部解剖,对周围有重要神经、血管者应提前在体表划 出标识,做为长圆针操作时的警示。 C、操作时应沿神经、血管走行方向挑剥,避免垂直横行。 D、凡进针或解结操作遇有电击感、剧痛感者,应停止操作。结筋病灶点多近 肌肉、韧带末端,无大神经血管,微小神经损伤而麻木者,可用神经营养修复 药物(如维生素B族)治疗。 E、出血用按压法可以防止。 F、在委阳次附近有腓总神经通过;在合阳次下有胫神经通过,在气冲次下有股 神经通过,故对有重要神经通过者应在术前、术后检查并记录其功能状况:即 踝伸屈功能、肌力、运动感觉等如实记录。为防止可能的损伤,要严格按照操 作要求执行,在行“关刺、恢剌、短刺”法时,一定要沿神经方向操作。

数据挖掘方法在中医医案研究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方法在中医医案研究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方法在中医医案研究中的应用作者:王康尹玉洁李雅文秘红英李红蓉贾振华来源:《世界中医药》2021年第11期摘要中医医案作为中医诊疗经验及学术观点的载体,历来是中医传承研究的重中之重。

传统的“个人领悟式”方法在分析医案时难以避免存在片面性和主观性。

因此,寻找一种可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医案中隐藏信息的医案研究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些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挖掘技术在医案研究中的应用也日益深入。

现通过对目前医案研究领域常用的数据挖掘方法、软件及平台的应用现状进行梳理,并对每种方法在医案研究中的适用领域进行简要评述,以期为医案研究者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提供参考,为传承医案中蕴含的诊疗经验及发展中医药事业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中医医案;中医诊疗经验;数据挖掘;统计学方法Abstract As the carrier of experi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nd academic viewpoints,medical records of TCM have always been the most priority in TCM inheritance and research.The traditional comprehension-based analysis method is hard to avoid partial face and subjectivity in the analysis of medical records.Therefore,it is important to find a method of medical records research that can comprehensively and objectively reflect the hidden information in medical records.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recent years,the application of data mining technology in medical records research is increasingly in-depth.The author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data mining methods,software and platform commonly used in the field of medical records research,briefly reviews the application of each method in medical records research,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medical records researchers to choose the appropriate methods,and provide methods to inherit the experience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hidden in medical records of TCM and provide ideas to develop TCM.Keywords Medical recor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peri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Data mining; Statistical method中圖分类号:R242;R249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1.11.003中医医案,又称病案、诊籍、方案、脉案等,是记录中医医家临床辨证、立法、处方用药的第一手资料[1]。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领域应用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领域应用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领域应用标签:数据仓库;数据挖掘;中医药;综述近年来,运用新科技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已成为中医药的发展趋势。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有一批中医药数据库较好地解决了中医药信息资源索取的困难,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但是,中医本身是一个非线性、多维、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其中蕴藏着海量的信息与数据,简单的数据处理工具和淺层的、经验性的中医信息分析处理已不能解决中医现代化发展的根本要求,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提高,现有数据库系统的模式和内容已难以满足需求。

而数据挖掘技术正适用于复杂、多维的系统,能借助于大量的数据,通过相应的算法寻找其中规律,有可能突破中医药“信息庞杂,知识匮乏”的局限性。

笔者以数据挖掘技术为主要目标,通过调研近10年相关文献,探讨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方面应用的技术支持、应用方向及可发展性。

1 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中医药的技术支持数据挖掘就是从海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看似随机的数据集合中,提取隐含其中的、事先未预知的、但又有价值的知识和规律的过程[1]。

目前,数据挖掘的主要算法有聚类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粗糙集、贝叶斯网络、神经网络、人工智能等。

这些算法各有特点,根据主题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算法。

如中医方剂研究多用关联规则分析,找出复方中的主要及配伍规律;中医定量诊断可以用叶贝斯网络;对中医医案的挖掘可以用聚类分析等。

2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主要应用2.1 方剂研究中药方剂是中医治疗的主要手段,通过辨证立法,以法统方,以方遣药。

在方剂中,方、药、证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对应关系。

由于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反映多维数据之间的相互映射关系,为现代方剂的研究提供了非常有力的研究工具。

当前在中医领域,数据挖掘应用最广泛的是在中药(复方)的研究中,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张氏等[2]利用关联规则,探讨了古今哮喘方的用药规律,对古今治疗哮喘用药进行对比,得出治疗哮喘的核心药物为麻黄、杏仁、甘草、半夏和五味子等,麻黄-杏仁、麻黄-甘草、杏仁-甘草、麻黄-半夏、半夏-甘草为高频药对。

中医证型的关联规则挖掘

中医证型的关联规则挖掘

中医证型的关联规则挖掘一、引言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观察病人的脉象、舌苔等身体特征来确定病人患有何种病症。

中医证型是指将这些身体特征按照一定规律归纳总结,用于帮助医生确定治疗方案和预测疗效的一种方法。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尝试运用关联规则挖掘的方法来发现中医证型之间的关联关系,以进一步提高中医诊疗的准确性和效果。

二、关联规则挖掘简介关联规则挖掘是一种数据挖掘技术,用于发现数据集中项集之间的关联关系。

在关联规则挖掘中,项集是指一组相关联的数据项。

关联规则是一种表示不同项集之间的相关性的模式,它以”如果…那么…“的形式进行描述。

其中,”如果”部分称为前提,“那么”部分称为结论。

关联规则通常使用两个指标来评估其关联性: - 支持度(Support):反映一个项集在整个数据集中出现的频率。

- 置信度(Confidence):反映在前提成立的条件下,结论出现的概率。

关联规则挖掘的目标是发现具有高置信度和支持度的关联规则。

通过分析这些关联规则,可以发现数据集中隐藏的模式和趋势,提供决策支持和预测分析。

三、中医证型的关联规则挖掘中医证型是根据病人的脉象、舌苔等身体特征,结合中医经验和理论,归纳总结出的各种病症类型。

传统的中医诊断是基于医生的经验和直觉,因此存在主观性和局限性。

而关联规则挖掘则是一种能够基于大量数据,自动发现隐含模式和规律的方法,可以用来辅助中医诊断和疗效预测。

3.1 数据准备进行中医证型的关联规则挖掘需要准备充足的数据。

一般来说,可以从医院或中医诊所的病历中获取相关数据,包括病人的基本信息、症状描述、诊断结果等。

为了保护病人隐私,这些数据需要进行匿名化处理和加密存储。

3.2 数据清洗和预处理获得数据后,需要进行数据清洗和预处理,以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数据清洗包括去除重复数据、处理缺失值、处理异常值等。

数据预处理则包括数据标准化、数据离散化等步骤,以便于后续的关联规则挖掘。

中医在身边(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下册

中医在身边(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下册

教案:中医在身边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认识到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培养学生对中医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中医知识的欲望。

3. 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中医养生方法,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4. 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中医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中医的发展历程3. 中医的诊疗方法4.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5. 中医文化传承与发扬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医的基本概念、特点、诊疗方法和养生保健知识。

2. 教学难点:中医诊疗方法的实际操作和中医文化的传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中医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关注中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中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让学生对中医有初步的认识。

3. 案例分析:介绍中医的诊疗方法,如望、闻、问、切,并结合具体病例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中医的诊断过程。

4.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中医诊疗方法的实际操作,如脉诊、舌诊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5. 中医养生保健:讲解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如饮食调理、情志调养、运动养生等,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中医知识来保持身体健康。

6. 中医文化传承:介绍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强调中医文化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中医文化的意识。

7.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8. 作业布置:布置与中医相关的作业,如查阅中医资料、撰写中医养生心得等,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实践操作能力,了解他们对中医知识的掌握程度。

2. 结果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他们对中医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反馈评价: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展示中医发展历程、中医诊疗方法等。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总结精选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总结精选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总结基本情况:2010年我科共收治膝骨性关节病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例,腰椎管狭窄症例,颈椎病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例,股骨颈骨折例,胫腓骨骨折例;所有病例的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中西医结合治疗率、中成药辨证使用率均为100%。

病种分析和整改:我科膝骨性关节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病例所占比例比其他病种稍多,中西医结合治疗率到100%,说明我科膝骨性关节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现行的诊疗规范已经比较成熟,也说明了当前社会患此病的人数较多,我院可加强开展一系列新的特色疗法,吸引更多的颈椎病患者就医。

治疗情况:1、膝骨性关节病:我科住院的此类病人诊断较明确,均为门诊治疗无效而住院,均采取诊疗方案的中医辨证治疗及关节镜清理术,所有病人均能改善疼痛症状,行走活动改善,治疗有效率100%。

2、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为按诊疗方案的中医辨证治疗,部分症状重且非手术治疗效果不满意者行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所有患者症状均改善,有效率100%。

3、腰椎管狭窄症:我科此病种也是100%明确诊断,均为门诊治疗无效而住院,均采取诊疗方案的中医辨证治疗及椎间盘镜下神经松解术,所有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4:其他病种由于病例少,未能进行总结及分析。

中医治疗的难点分析:目前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以传统手法、牵引、理疗中药辨证治疗等综合治疗为常规治疗手段,对于大多数都能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且治疗过程相对安全可靠。

但是对于部分的顽症,以上中医治疗方法就不能完全解决或者无法解决。

针对难点同时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中医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为目标,组织专科协作组开展中医药治疗的临床观察,并对其疗效进行随访评价研究,以形成疗效较为确切的中医综合干预治疗方案。

2. 加强中医康复及物理治疗的优点,我科购进骨伤治疗仪、微波治疗仪各一台,加强中医物理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

3.对部分经治疗无好转的患者,采取微创手术的方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认为手术是中医较早就使用的方法,应该加以挖掘使用并进一步改善。

中医特色传统诊疗器具及设备的挖掘整理

中医特色传统诊疗器具及设备的挖掘整理

中医特色传统诊疗器具及设备的挖掘整理中医特色传统诊疗器具及设备在中医临床诊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些器具和设备不仅可以辅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还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医特色传统诊疗器具及设备。

一、针灸器具针灸是中医的重要疗法之一,而针灸器具是针灸治疗的必备工具。

常见的针灸器具有针管、针头、针盒等。

针管是用来放置针头的管状器具,方便医生使用;针头则是用来刺激穴位的部分,根据病情和治疗需要选择合适的针头;针盒则是用来存放和保护针头的容器,以确保其清洁和安全。

二、拔罐器具拔罐是一种通过产生负压来刺激皮肤和组织的疗法,可以改善气血循环,舒缓疼痛。

拔罐器具包括吸罐、火罐和玻璃罐等。

吸罐是使用负压泵产生负压,将罐贴附在患者的皮肤上;火罐是在罐内点燃火焰,产生负压,然后迅速贴附在患者的皮肤上;玻璃罐则是利用燃烧后的热胀冷缩原理,将罐快速贴附在患者的皮肤上。

三、刮痧器具刮痧是一种通过刮擦皮肤来改善气血循环和促进新陈代谢的疗法。

刮痧器具主要包括刮痧板和刮痧油。

刮痧板一般是由玉石、牛角等材质制成,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光滑度,以确保刮擦时不会对皮肤造成伤害;刮痧油则是用来润滑皮肤,减少摩擦力。

四、艾灸器具艾灸是一种通过燃烧艾叶产生的热量来刺激穴位的疗法,可以温通经络、调理气血。

艾灸器具包括艾绒、艾灸盒和灸具等。

艾绒是用来包裹艾叶的绒状物,可以保护皮肤不受热量直接烫伤;艾灸盒是用来放置艾绒和燃烧的艾条的容器,以防止艾灰散落;灸具则是用来点燃艾条的工具,一般有火机和灸针等。

五、推拿器具推拿是一种通过按摩和压迫穴位来调理气血和舒缓疼痛的疗法。

推拿器具主要包括推拿板、推拿球和推拿油等。

推拿板是一块平整的木板,用来进行按摩和推拿手法;推拿球是用来按摩和压迫穴位的球状物,通常由橡胶或硅胶制成;推拿油则是用来润滑皮肤,减少摩擦力,方便推拿手法的施展。

中医特色传统诊疗器具及设备是中医临床诊疗的重要工具。

这些器具和设备不仅可以辅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还能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4中医诊疗方法挖掘整理与运用

4中医诊疗方法挖掘整理与运用

脑病科文献记载的中医诊疗方法挖掘、整理与运用一、针刺头皮针概述头皮针即头针是在头部进行针刺以治疗各种疾病的一种方法。

它根据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在头皮上划分出相应的刺激区进行针刺,或根据头颅解剖部位,以脏腑经络理论,在头部选取相关经穴进行治疗。

本疗法是在传统的针灸医学理论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70年代始见报道,经过20余年的临床实践和经验积累,目前对头针刺激区的定位、适应范围、刺激方法等更为完臻。

在针灸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头者精明之府”。

说明头部与人体内的各脏腑器官的功能有密切的关系。

头为诸阳之会,手足六阳经皆上循于头面。

手足阳明经分布于前额及面部。

手足少阳经分布于头侧部。

手足太阳经分布于头颊、头颈部。

督脉“上至风府,入于脑、上巅、循额、至鼻柱。

”六阴经中则有手少阴与足厥阴经直接循行于头面部。

尤其是足厥阴肝经在“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除手少阴与足厥阴经脉直接上行头面之外,所有阴经的经别合入相表里的阳经之后均到达头面部,在气街学说中“头之气街”列为首位,其原因也在于此,并因此而有“气出于脑”的阐述。

这些都说明头面部是经气汇集的重要部位,针灸治疗非常重视头针的重要作用。

定位及主治由于临床上定穴的方法有所差异,本疗法的具体内容及其应用也有所不同。

现介绍如下,(一)以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为主,为了便于刺激区的定位,先设二条定位线:前后正中线:从眉心至枕外粗隆下缘的头部正中连线;眉枕线:从眉毛上缘中点至枕外粗隆尖端的头部侧面水平连线。

刺激区的定位与主治(见下表)表头针刺激区的定位和主治(二)、以头颅解剖部位定位为主此头皮针标准线的定位与主治如下:1.额区(1)额中线:定位在额部正中、前发际上下各0.5寸,即自神庭穴向下针1寸。

属督脉。

主治癫痫等。

(2)额旁1线:定位在额中线外两旁直对目内眦角,发际上下各0.5寸。

名老中医临证经验的数据挖掘现状

名老中医临证经验的数据挖掘现状
据采 用 F — rwh P G o t 算法进 行 了数 据分 析 , 主要选 择 了症状 、 辨证 、 治法 、 处方 四维信息 , 分别挖掘 了症状与处方之 间 、 辨 证与处方 之间 、 症状 与辨证之 间的关联规则 , 获取 了该名老 中医在 中医诊疗 中的一些经验。如对于规则“ 气滞 胃脘一木
1名老 中医继承研 究模 式的不足 .
文献整理 和跟师学 习的继 承模式 、 回顾性病例分 析 、 文 献、 病案资料整 理研究 以及独 立的小样本前 瞻性研 究 , 息 信
量相对较 少 , 多有用 的信息很难 采集齐全 , 许 整理 的范 名老 中医中长 期的 甚 至是整个 医疗生 涯的临证诊疗经 验缺乏系统整体 的记录
系 及 中 医 医案 分 析 、 中医 临 『 断 等 方 面 末诊 。
决策树 ( eio re则是 对数据进行分类的一种有效 D c i Te ) sn
方法 , 过 I 3 法或 C .算法 , 将名 老中医数据 生成一 通 D 算 45 先 棵决策树 , 利用预先剪 枝或后剪枝 法对决策树进 行优化 , 再 最后建好 的决策树模 型就可对数 据提取分类规则 , 多应用 于 中医辨证分型 , 归纳 名老 中医对症 候辨证研究 的经验 , 建立 中医辨证准则 , 达到辨证施治的 目的。 聚类分析 ( ls r n l i) Cut a s 又称 群分 析 。 eA y s 是根据 “ 以类 物 聚” 的道理 , 对样 品或指标进行 分类 的一种 多元统计 分析 , 大 致分 为 : ①划分 方法 ; ②层次方 法 ; 基于密度 的方法 ; ③ ④基
研究结论 , 含着中医基础理论 和名老 中医的独创 心得 , 蕴 是 临床实践与 中医学理论结合 、 突破 、 创新 的结果 , 是发展中医

中医诊疗方法挖掘整理

中医诊疗方法挖掘整理

中医诊疗方法挖掘整理一、中医诊断方法1.望诊:中医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舌质、体态等进行诊断。

通过观察来判断患者的气血运行情况和病情变化。

2.闻诊:中医通过闻取患者的气味来诊断。

例如,中医可以通过患者呼出的气味来判断病情是否严重以及病理变化。

3.问诊:中医通过与患者的交谈来了解病情。

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病程、饮食习惯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和体质。

4.切诊:中医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诊断。

中医根据患者脉搏的弦缓、滑涩等情况来判断患者的体质和病情。

二、中医治疗方法1.中药治疗:中医通过中药来治疗疾病。

中药按照其性味、功能和归经等属性来治疗不同类型的疾病。

2.针灸治疗:中医通过针灸来治疗疾病。

针灸是指中医将针插入人体穴位,通过调节经络来达到治疗目的。

3.推拿按摩治疗:中医通过推拿按摩来治疗疾病。

推拿按摩可以通过按摩经络、放松肌肉等方式来调节人体功能,达到治疗目的。

4.中医养生:中医通过养生方法来调节健康状态。

养生方法包括饮食调理、运动锻炼、情志调节等方面,旨在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健康。

5.中医气功疗法:中医通过气功来治疗疾病。

气功是一种通过调节呼吸和运动来调节气血运行的方法,可以帮助人体达到健康状态。

6.中药外治疗法:中医通过外用药物来治疗疾病。

外用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患者的病变部位,起到治疗作用。

以上列举的中医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没有一一列举。

中医诊疗方法具有独特的理论和方法,注重治疗疾病的根源和整体性,强调以增强人体自身抵抗力来治疗疾病。

同时,中医诊疗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现代医学的发展下,中医诊疗方法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

许多疾病无法用西医治疗有效时,可以采取中医诊疗方法进行治疗。

中医诊疗方法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对症下药,使得治疗更加针对性和个体化。

总之,中医诊疗方法是中医学的独特之处,它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还在现代医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诊疗方法挖掘、整理与应用(一)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是中医药发生、发展的基础。

中医药文献资料浩如烟海,每一个献身于中医药事业的人穷其毕生也难窥其一斑。

如此海量的中医药数据更要有效地利用这些宝贵资源。

近年来,随着医院信息系统和数字医疗设备的广泛应用,数据库的信息容量不断膨胀,文献挖掘的效能与可靠程度亦不断提高。

中医药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文献数据,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医学信息资源来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的决策,挖掘、整理出可以广泛应用的诊疗方法,提高中医药特色疗法的疗效、给患者带来福音,是我专科医护人员专注的焦点,旨在加速中医药现代化进程,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服务。

一、文献挖掘方法中医药领域的无数临床实践与理论研究积累了海量的科学知识,这些知识包含在中医药古籍文献以及当前的研究文献中。

据统计,目前国内收藏的中医药古籍文献13000多种,其中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的古籍近1000种。

1911年以后出版的中医药书籍达12000多种,中医期刊230多种。

根据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显示,1987-2015年发表的中医药文献高达1715000篇。

其中涉及中医骨伤科学科的文献达312000余篇。

为从浩渺无际的中医药文献中找到适用于本专科的、有效的、实用的相关诊疗方法,挖掘出潜在的规律,我专科采用如下线索进行数据挖掘:1.以名老中医为线索的诊疗方法挖掘该法就某位名老中医诊疗肺系疾病的辨证思维方法、用药经验、组方特点、经验方应用、独特疗法进行归纳、总结及对其学术思想进行剖析。

如《赵炳南临床经验集》、《外台秘要》、《名老中医之路》、《林如高正骨经验》、《骨科诊疗学》等。

这种方法多为名老中医本人的经验总结,或其学术继承人、学生在跟随老师学习的过程中,对老师的学术思想和治疗某病的独特经验等进行总结,并列举典型病例加以论证,或对老师经验方的应用进行疗效观察,以典型医案、医论医话、有效验方等形式形成文献,对临床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2.以疾病为线索的诊疗方法挖掘这种方法是对某种病名如“腰痛”、“颈痛”、“痉证”、“痿证”、“痹症”等为检索单元,分别进行归纳整理,得出每个疾病的用药特点、组方规律、诊疗方法等信息。

这种研究均以已出版的文献为基础,主要整理总结传统经验。

本专科查阅过的文献主要有《唐·蔺道人仙方理受续断秘方》、《外科正宗》、《素问·逆调论》、《外伤科学》、《中医伤科讲义》、《中医治疗颈椎病验方》、《中西医结合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百余种书籍。

3.以方剂为线索的研究方法此种方法分为3方面,一是传统的方剂研究方法,即以辨证治则治法、性味归经、复方析释、文献研究为主导,对名老中医治疗肺系疾病的诊疗方法及经验进行总结,如《名医名方录》。

二是沿用西药量化研究方法,对名老中医专方、验方的每味药进行成分变化的分析测量和药理研究,及制剂有效成分的血清浓度和临床药学的比较研究,从中寻找有关定量的规律性。

三是现代数学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方剂研究,从统计数学方法的角度对名中医的方剂配伍特征和类方予以量化。

专业术语参照:《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治法部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疾病分类与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等。

4.以思维方法为线索的经验总结近年来,临床思维方法的研究已成为中医临床理论研究的热门话题,我专科针对这种研究多运用文献追溯法、调查法、内省法和实验法等,对中、西医、古、现代名家著作、医案、医论医话等文献资料及多位专家本人的思维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以及模糊数学、黑箱方法、哲学方法等现代科学方法进行剖析、总结。

如《近代名老中医临床思维方法》、《骨科疾病临床诊疗思维》等书即以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的思维方法为线索,又体现西医临床思维特点,以医案为依据,透过治疗过程探索中西医名医诊治骨伤科疾病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内在规律。

二、文献分析整理(一)名老中医经验分析整理颈椎病辨证论治研究1、冯少玲等将椎动脉型颈椎病分为肝阳上亢、气血亏虚和痰浊中阻三型加以辨证论治。

(1).肝阳上亢型:治以平肝潜阳、活血通络,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l0克,钩藤15克,石决明20克(先煎),牛膝15克,黄芩15克,栀子15克,杜仲l0克,桑寄生l5克,鳖甲25克(先煎),川芎l0克,夜交藤l5克,丹参l0克,红花l0克。

(2).气血亏虚型:治以益气养血、健脾升阳,方用归脾汤加减:黄芪25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当归l0克,龙眼肉15克,酸枣仁20克,木香l0克,升麻l0克,陈皮l0克,柴胡l0克,川芎l0克,丹参l0克,红花l0克。

(3).痰浊中阻型:治以涤痰化浊、健脾和胃,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法半夏l0克,白术l5克,天麻l0克,茯苓15克,大枣5枚,生姜l0克,陈皮l0克,竹茹l0克,锻牡蛎25克(先煎),党参15克,川芎l0克,红花l0克,丹参l0克。

以上三型用药,每天l剂,l0天为1个疗程。

一般治疗l~3个疗程。

总有效率87.69%。

2、胡晓明依据脏腑、气血辨证理论,对颈椎病进行系统的辨证治疗。

(1).急性外伤型患者,治以舒筋活血止痛,用桃仁四物汤合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治疗;对风湿痹阻型患者治以祛寒除湿,温经通络止痛,用桂枝加葛根汤合羌活胜湿汤加减治疗;(2).气血不足型患者,治以健脾益气补血,用八珍汤合桂枝加葛根汤治疗;对湿困中焦、经络痹阻不通型患者,治以健脾化湿、理气止痛,用二陈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加葛根汤治疗;(3).肝脾不和型患者,治以调和肝脾、滋阴潜阳,用柴胡疏肝散或天麻钩藤饮合桂枝加葛根汤治疗,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3、杨安礼等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依据辨证施治的原则,将神经根型颈椎病分为风寒湿型、血瘀气滞型、气血虚弱型,以中药I为主,配合按摩、牵引、局部封闭等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9例,获得满意疗效,总有效率90.6%。

专病专方研究1.林惠英采用牵引、超声波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收到满意的效果,显效42例,占70%,有效l8例,占30%,有效率100%。

认为牵引、超声波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够解除颈部肌肉痉挛,减少对椎间盘内压力、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使神经根所受的刺激和压迫得到缓解,神经根周围组织的粘连得到松解。

2、施杞认为脊髓型颈椎病的病因主要是气滞血瘀脊髓在中医属奇恒之腑,与骨髓统称为髓,髓由肾的精气和水谷精微所化生,其形成和功能与先天之肾气和后天脾胃之气密切相关。

根据临床表现,脊髓型颈椎病常虚实夹杂。

表现以拘挛失用为主证者,见双下肢肌张力增高,束胸感,Hoffman征阳性者,多从“痉’’证论治。

表现以痿软无力为主证者,见下肢乏力,易跌倒,双手内在肌萎缩,系扣持筷不能,多从“痿"论治。

目前认为,颈椎间盘突出后,对脊髓形成持续性或间歇性钳夹作用,引起脊髓内压力增高,血一脊髓屏障破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组织内产生水肿,进一步加重脊髓的受压,引起神经功能障碍。

同时,髓核脱离椎间盘后,其含有的蛋白多糖具有亲水特性,髓核吸收水分后充盈、膨胀,进一步加重脊髓的压迫。

作者继承石氏伤科提倡的“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痰瘀兼顾,肝脾肾同治的学术思想,同时遵循中医学“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采用益气化瘀利水法组方,消除脊髓和髓核的水肿,减轻脊髓受压,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脊髓型颈椎病中手的精细动作障碍,下肢乏力,易跌倒等证实为脊髓前角细胞损伤和白质脱髓鞘之故。

同时发现椎间盘突出物中有毛细血管形成,形成的毛细血管可促使椎间盘变小或消失。

益气温肾活血方药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和毛细血管的增多,从而促进脊髓前角细胞的修复及髓鞘再生和髓核的溶解。

痉证和痿证是中医传统两大病症。

施杞在对脊髓型颈椎病辨证过程中,根据其临床症状和体征从痉证、痿证进行调治,疗效显著。

他提出了颈椎病痉证的调治有化瘀法、泻腑法、逐水法,常用方如血府逐瘀汤、大承气汤、十枣汤(甘遂散)等;颈椎病痿证的调治有益中固本、补益肝肾、调补气血、健脾化湿法,常用方如补中益气汤合六味地黄丸、地黄饮子、归脾汤、香砂六君丸等。

他还认为:颈椎病痉证多属阳证;颈椎病痿证多属阴证;其症状有轻重缓急,但究其病因,离不开‘‘气滞血瘀”,治疗中更应突出“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痰瘀兼治”的原则。

[郑清波,施杞.脊髓型颈椎病论治经验.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l999,7(1):39~40-]3.高飞等以葛根二藤汤为基本方治疗颈椎病,药用葛根15克,钩藤15克,鸡血藤l5克,当归l5克,川芎9克,黄芪15克,桑寄生l5克,姜黄9克,白芍12克,白芥子9克,地龙9克,牛膝9克,桂枝9克,丹参15克,全蝎9克,蜈蚣2条,土鳖虫9克,木香9克,甘草6克。

椎动脉型与交感型患者加鹿角胶l5克,骨碎补9克。

服药期间毋须牵引或外敷药物等治疗方法,总有效率l00%。

气滞血瘀型及痰湿阻络型、郁热内结型颈椎病l04例,结果显示治疗组近期和远期总有效率均好于对照组,经年龄分层和中医辨证分型后发现,两种药物均适于各种年龄的患者,但伤科接骨片对痰湿阻络、郁热内结型颈椎病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复发率较低。

4.昝韬以补益气血,舒筋通络为主治疗颈椎病,方用鹿角片、鹿角胶(炸化)、熟地黄、牛膝、泽泻各l0克,黄芪30克,骨碎补、赤芍、白芍各15克,川芎、茯苓各12克,白芷6克,羌活9克。

临床可根据不同证型,以上方进行加减治疗,总有效率88%。

5.王伟等用中药外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教好效果。

药用当归、川芎、五加皮、桂枝、鸡血藤、三七各30克,地龙、全蝎、地鳖虫、红花、生川乌、生草乌各20克,蜈蚣10条,研粗末,用75%乙醇2000ml密闭浸泡4周,纱布过滤,以毛巾浸润药液后敷颈部正中,治愈好转率为96.8%。

6.陈炳坤等在服用中药的基础上,采用双柏油膏加宽谱仪照射治疗颈椎病1 13例,并与单纯内服中药组对比,结果显示在治疗神经根型的疗效方面有显著的优点,而其他各型则无显著意义。

其认为外敷双柏油膏加宽谱仪照射治疗方案主要是针对该病气虚血瘀的病机而设的。

由于颈椎病是一个主要以退行性改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疾病,气虚和血瘀互为因果,更加重了局部血瘀症状,所以在内服益气活血的中药基础上外敷活血祛瘀中药并加一定波长的不可见光照射患部,对缩短疗程和提高疗效有好处。

7、周林宽论活血祛瘀、益气养阴、利湿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属中医“痉"、“痿”、“痹”等证畴。

临床上或实或虚或虚实夹杂,实证以痉证为多表现为肌肉拘挛失用;其病在肝,属瘀血、痰湿等所致。

虚证以痿证为多,表现为肌肉痿软无力;病在脾肾,属气虚、肾亏所致。

外伤则血溢脉外,离经之血阻滞经络;久劳则气虚,“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虚则血脉失和,筋脉失养,气血不能充达肌肤·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湿着于肉则卫气不荣,肌肉顽痹;肾精不足,为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