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周记伴随我们成长(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发言材料之五

辅导员周记伴随我们成长

复旦大学辅导员包涵

(2006年4月27日)

各位领导,各们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复旦大学的辅导员包涵。很荣幸能够作为辅导员代表在今天这样一个场合向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汇报我担任辅导员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我汇报的主题是“辅导员周记伴随我们成长”。

2001年秋天,我作为复旦大学“人才工程”预备队第七批队员正式开始担任化学系本科200l级的辅导员。“人才工程”队员在复旦是一个特别的群体,我们边读研究生边担任四年学生辅导员,与专职辅导员、兼职青年教师共同组成了学校的辅导员队伍。从1994年开始至今,人才工程已经发展到了第十二批了。十二年来,校党委一直都很关心我们的成长,着力为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开辟渠道、搭建舞台。我们的很多师兄师姐有的已经成为了学校管理和科研教学的中坚力量,有的走向了社会,在更开阔的舞台上建功立业。在学校敬业、乐群、奉献、秉公的辅导员工作文化的熏陶下,我开始了我的辅导员之路。

在学生正式报到以前,我问了自己几个问题:曾经的大学四年求学生涯里,你最想从辅导员那里得到的是什么?今天你又想用怎样的方式教给你的学生?我的师弟师妹们喜欢用怎样的方式和辅导员交流?如今我将会面临的是怎样的学生,怎样才能开展真正适合他们、对他们有引导作用的思想政治工作?

带着对学生的关爱和对辅导员工作的憧憬,2001年9月16日,我写下了第一篇辅导员周记。在之后的四年时间,我坚持每周给学生发布一篇周记,到2005年7月学生毕业为止,共撰写了辅导员周记150余篇,累计12万余字。周记的内容涉及学生工作的各个方面,既有学习生活的指导,也有个人经验的点滴感悟;既有班级活动的分析,也有学生现象的特别点评。

学生刚入校的时候,我顺着自己的思路写了不少关于大学生活的展望和对他们的希望,虽然在和学生的谈心中也能了解一些他们对周记的反应,但是学生主动的反馈却并不多。撰写了一段时间后,我曾经想过是否要停止写周记。而就在那个时候,学生用一个特别的标记给了我鼓励。他们在自主策划的年级宣传栏版面上用区域颜色特别留出了一个空间,专门用来张贴我的“辅导员周记”,而且标题所使用的字体也和我平时使用的一模一样。这让我相信我的周记得到了他们的认同,他们已经习惯了每周来看我的周记。

大二那年,我从侧面了解到一个本来生活挺简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国家奖学金下发后经常请同宿舍的同学出去吃饭。于是我的一篇周记就从设立国家奖学金的原因讲起,谈到了我们班贫困学生各方面取得的进步,也特别谈了艰苦朴素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周末,我收到了那位学生的Email。在检讨了自己出于虚荣心而经常请同学吃饭的做法以后,最后一句写着“谢谢老师用这样的方法来提示我。”出乎意料的是,我还收到了这位学生同宿舍同学的短信。他们说,“老师,我们以后都会注意节俭生活的。”这样的周记还促成了由国家奖学金获奖同学自发捐赠设立的班级应急基金,这在后来的集体生活中解决了不少贫困同学的燃眉之急。

步入三年级以后,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关心和思考自己人生发展的问题。在平时与学生谈心和集体讨论中,不少学生都或多或少地反应了他们的迷茫和焦虑。于是我利用了大约半个学期的时间,写了一系列的周记,一方面针对毕业后的各种选择作了解释;另一方面也在这样的解读中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使他们懂得任何一种选择都应该与自身的长远发展结合起来,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结合起来,不能狭隘地看待个人的成功。几天后,我特意在年级里组织召开了一次“梦想与现实之间”的主题班会。在班会上,同学们讨论的主题不再是如何找一份好

工作这样的“现实”问题,而是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专业人才,他们应该为国家的发展做些什么这样的“理想”问题。有的同学在会后对我说:“包老师,你的周记点燃了我们的雄心壮志!”

大四的学生都各自奔忙在自己的战场上,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似乎也略有减退。于是,在周记里我又写下了,“接下来的日子里,不妨去关心一些或许你曾经并不怎么熟悉的同学,去了解或许你曾经错过了机会去了解的同学,也许会有新的发现、新的突破。如果这样的两三个月时间,能让你在这个集体里面挖掘到最后一桶金的话,那么何乐而不为呢?”在之后的毕业活动中,我加大了对班委活动策划的指导,引导班委更走近同学,在充分了解同学需求的基础上开展一系列的凝聚类活动,让班级中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在毕业前夕更加强烈地感受到集体生活的力量;我也会抽出时间赶到活动现场,有时还会担任特邀摄像师,适时地促进班级学生间集体情感的升华。

我曾经对年级里面的每一个成员提出了一个大学成长的计划,用一年时间来适应大学生活,用一年时间来开拓和调整自己的大学生活方式,用一年时间来回顾分析走过的大学学习生活和准备选择将来的道路,最后用一年时间去寻找将来发展道路的起点。而整个集体也经历了这四个阶段,即学习、适应、选择和冲刺。作为辅导员,我和我的学生们一起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我是一个基础理科的研究生,科研学习任务也比较繁重。为了给自己加把劲,我往往会在班委会后或谈心结束的深夜,回到实验室继续做实验或者彻夜在寝室阅读文献。我认为作为一名辅导员,只有具有良好的学术形象,才能给学生全方位的感染和指导。记得曾有学生到我的实验室来参观,看到展板上我所发表的论文的记录。之后的一个月里,主动来和我聊科研、聊发展的学生增加了很多。在这四年里,学生上课的时候我在实验室埋头苦干,学生下课的时候我就要留出时间来观察、思考和回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即使是这样,在每一个周日的下午和晚上,我一定会放下手边的工作慢慢捕捉、仔细回忆,为的是写下于学生有益的周记。十二万字就是这一百五十多个周末最真切的记录。一篇篇周记,伴随着我和学生的谈心,伴随着学生的每学期总结和计划,伴随着四年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着学生一路走来,我和他们一起完成了一个“起、承、转、合”的过程。

回首四年的辅导员生活,学校“人才工程”队伍的良好梯队结构和“传、帮、带”的氛围使我获得了充分的经验指导,而系统科学的辅导员专业能力素质培训则赋予了我更加开阔的工作眼界和更加开放的工作思路,教会了我从生活之中发现,从细小之处入手,春风化雨般地用心来教育学生。从中,我也更加深刻地感悟到了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的指引者,成长成才的导航人,担负的是一项极具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工作。从对学生的盲目爱护到理解关爱,从对身份的盲目自信到重视责任,从对工作的简单摸索到研究创新,周记的一笔一划渗透着我对那一群可爱学生的爱,工作的每日每夜表达了我要用自己的智慧引导他们成长的努力。

虽然我做得还远远不够,但我深知只有把“爱”与“智慧”交融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好的辅导员,一位好老师!现在我又迎来了一批新的学生,我一定会用周记、用更加深入细致的工作更好地诠释对学生的“爱”与“智慧”。

感谢一直以来关心和帮助我的复旦大学的领导和老师,以及陪伴我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亲爱的学生。如果我取得了一点成绩的话,那也是你们对我“爱”与“智慧”引导的结果,没有你们,我甚至不知道该如何迈出第一步!

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