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有效备课的研究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有效备课的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正以不同形式在各地、各校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备课是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方式,有效备课更焕发出勃勃生机。可是根据调查发现,大多新课程下的备课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形式单一,方法陈旧,甚至发现不少老师对备课的认识失之偏颇,把备课视为“例行公事”,把编写教案当成应付检查的“苦差事”,自觉不自觉地把备课当成了单纯的课堂教学的准备阶段,以致把教学过程变成了“资料→教案→黑板→学生→笔记→考试卷子”的分数“生产流水线”,置课程标准、教材的整体于不顾,把学生当成了知识容器。

就我校而言,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可我们在研究中发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仍然滞留于传统语文教学的框架之内,老师们在备课上存在着诸多的误区,如过于依赖教参,缺少对文本的个性解读;过于关注教法,缺少对目标的准确把握;盲目拓展延伸,忽视教材自身资源的挖掘等,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低下。

我校已结题的省级课题《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的成果之一——“学案式”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在如何让“学案式”教学与新课程改革有效结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其高效作用,我们仍存在大量的矛盾和困惑,没有形成科学的共识,没有找到二者完美结合的有效路径。本着进一步完善我校“学案式”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从提高备课质量开始的设想,在原课题结题之后,我们又提出“高中语文有效备课的研究”,探讨不同类型高中语文有效备课的基本理论、形态、模式,以期达成实施语文课堂有效备课、有效教学的路径和方法。

二、重要概念的界定

1、“备课”:备课的“备”,可理解为“准备”、“预备”和“完备”;“备课”就可理解成“为课堂教学作准备”和“使课堂教学更完备”。备课是教师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的一个动态过程。从广义上讲,备课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包括课前备、课中备和课后备。备课也是无止境的过程,包括教师的生活、学习、教学等活动,以及教师对人生反思、生活感受和知识增长等理性和非理性的思考和认识过程等

2、“有效备课”:这是一个结构化的行动过程,教师要遵循有利于体现有效理念的具体要求和总则,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学习活动、情感发展等方面出发,挖掘教材、创新教材,利用一切有效课程资源,搭建有效教学平台。主要从学生、课程、情境、自己和设计等五个方面进行备课行动,在此基础上,创建教师文件夹,对备课行动过程进行一次系统、完整的梳理。在备课重心上,要由备教材转移到备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来,要处处体现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学生不同需要,设计不同教学指导方案,制定适应性较强的指导策略;在备课方式上,把过去单向封闭的备课和学生孤立的预习变成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备课”,有条件可以把部分家长参与到备课行动中,吸取他们对备课的指导意见;在备课内容上,教师要由狭隘的学科本位转向开放的课程整合,教材不是备课的“枷锁”,要开发丰厚的课程资源,根据教学目标和文本内容需要创新课程,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决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备课时间上,要舍得下工夫,备课时间是没有标准的,直至达到比较满意为止。工夫舍得越多备课效果越好,不存在侥幸心理。本课题所强调的有效备课要求关注教学实效性,教学实效性主要表现关键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都会学”、“学得好”。只有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案,才是最有实效性的教学设计。

3、“高中语文有效备课”: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观照,促进高中语文课堂效益提升的有实效性的教学设计。教师能挑战传统,超越自己,大胆创新,改变长期以来的“习惯做法”,扬弃“五环节教学模式”,在语文学科基本素养形成的基础上,构建学生完满的精神世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品质,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同步协调发展,且能使学生汉语言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尽快适应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高考。

本课题着重讨论在对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教学处理的过程中,如何以新课标为基石,确立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学的策略等,正确回答课堂文本教学中要“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以形成区域内课堂文本教学前备课的基本策略和规范。

三、理论依据和假设

(一)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他的学习是主动的通过对外部信息的选择和加工主动建构信息,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替代完成。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有效备课就是在备课过程中要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为目的,课前备课要把握“我不是简单的知识呈现者”的原则,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根据来设计自己的教学内容、策略、方法等,课后备课要注意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的探讨,引导学生质疑、交流,从而使学生不断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以建构清晰、完整的认知结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这一阐述为本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有效备课的策略及模式提供了实质性理论支撑。

2、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认为,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是人发展的根本动力追求目标。当个体达到“自我实现”需要的高峰,也就进入了自由创造的境地,出现“高峰体验”——创造潜能的发挥或自我实现给人以最高的喜悦,这种主观上的感受是最高的奖赏和激励。人本主义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发展思想和主体发展地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根据人本主义理论,学生不仅应该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也应该是我们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属点。有效备课就是不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且还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的备课,是体现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地位、个性发展和认知规律,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协作者和鼓励者的备课。

3、国内的有效教学研究理论。

文喆的《课堂教学的本质: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理论,余文森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理论等。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崔允漷教授写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崔教授对有效教学的内涵、核心思想作了清晰界定,提出有效教学的理念:一是“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如智育)或某一学科(如英语、数学等)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二是“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三是“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