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飞机适航审定流程体系研究
民用飞机机组工作量适航验证程序研究
2O 13正
V o1 .1 3,N O .4
A pr ., 201 3
4月
民用飞机机组工作量适航验证程序研究
张 强 ,程伟 豪 ,刘旭 华
( 中 国 飞行 试 验 研 究 院 飞 机 所 ,西 安 7 1 0 0 8 9 )
摘 要: C C AR 2 5 部 1 5 2 3奈 和 附录 D 对 飞机 机 组 工 作 量 有 明确 的要 求 , 所 以 在 新 研 制 飞 机 的合 格 审定 过 程 中需 要 对 机 组 工作 量 进 行 验证 。本 文介 绍 了常 用 的 飞 机 机 组 工 作 量 的 等 级 、 评价 方法和机 组工作量 符合性验 证程序 , 并介 绍 了国 内 某 型 飞机 的 验证 科 目和 试 飞 安 排 。本 文 可 以为 民用 飞 机 的驾 驶 舱 设 计 和机 组 工 作 量 的 适 航 取 证 工 作 提 供 参 考 。
统等 。任 务 的价值 和可 用 时 间 对 于机 组 工 作 量 产 生 很 大影 响 , 任 务 的价值 是 指飞行 任 务 的重要 程度 以及
它们 的紧迫 性 。可用 时 间是 指 在 当前 的处 境 下容 许 机组 做 出判 断 和实施 决策 的可 用 时间 , 也就 是机 组完
成 特定 的任 务或 者 多 个 任 务 可 以利 用 的 时 间 。飞行
任 务数 越 多 , 飞 行员 的工 作 负荷就 越 大 。飞 行 任务 越 重要 , 给 飞行 员造 成 的压力 也 就越 大 , 其 工作 负 荷 就
解、 判 断 和利用 能力 下 降 , 不 能 对 驾 驶 舱 信 息 资源 进 行 有效 地综 合判 断 和利 用 。操 控 能 力 的 下 降表 现在 飞行 员不 能及 时准 确地操 控 飞机 , 导致 飞机 进入 危 险
民用无人机产品适航审定管理程序
民用无人机产品适航审定管理程序
民用无人机产品的适航审定管理程序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首先,制造商需要进行无人机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工作。
设计应满足相关的技术要求和标准,包括机体结构、航电系统、通信系统、动力系统等方面。
2. 接下来,制造商需要进行无人机产品的实验验证。
这一步骤通常包括地面实验和飞行实验,以验证无人机的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
3. 在实验验证完成后,制造商需要申请适航审定。
申请材料通常包括无人机产品的详细设计文件、实验验证报告、技术规范等。
4. 适航审定机构根据申请材料对无人机产品进行审查,并进行评估和检验。
评估内容包括无人机产品的结构强度、飞行性能、通信性能、导航性能等方面。
5. 经过评估和检验后,适航审定机构会对无人机产品进行合格认证,并颁发适航证书。
适航证书是无人机产品合法上市和使用的凭证,制造商需要按照适航证书的要求进行产品制造和销售。
6. 制造商在销售无人机产品前需要标明适航证书编号和有效期,并提供产品的说明书和使用手册,确保用户正确使用无人机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适航审定管理程序可能会略有不同,以上内容仅为一般性的概述,具体操作应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来执行。
此外,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适航审定管理程序也会不断更新和改进。
民用飞机适航审定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
0 引 言
适 航 是 指 航 空 器 能 在 预 期 的 环 境 中安 全 飞 行 ( 括起 飞和着 陆 ) 固有 品质 , 种 品质 可 以通 过 包 的 这
求 的适 航专业 系统 , 为 与 民用 飞机 适 航 相关 的设 可 计 、 析 、 合性 验证 和 管 理 提供 支 持 , 适航 工 作 分 符 为 提 供支 持 , 适航 活动 开展提 供帮 助 , 项 目适航 管 为 为
ma ae t e n g m.Ho t o s u te ce tM I fr a oties cr f a o h w o c nt c f i S o i r n s e ict n,b c me te y e cr f a o p r v ae j rp o l r f n i w r h ti i e o h t e ict n ap o a f d a ma r be p ti i l c o m.B y
Aiwo tie s C ri C t n o vl Ai rf M a1g me t r r n s e t ai f Ci i h i f o r at c J e n a
t f  ̄ ai n Sy t m s a c a d no t se Re e r h n De e o me t o v l p n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适航审定管理程序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适航审定管理程序随着无人驾驶航空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使用需求越来越广泛,但其适航审定管理仍面临许多挑战。
为保障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安全运行,需要建立适航审定管理程序。
该程序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适航审定文件的编制
适航审定文件是无人驾驶航空器适航审定的依据,包括适航性设计规范、适航性证明计划、适航性证明报告等。
适航审定文件的编制应遵循国家、行业和技术标准,确保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适航性符合要求。
二、适航审定机构的认可
适航审定机构是对无人驾驶航空器进行适航审定的专业机构,应具有相应的资质和能力。
适航审定机构的认可应遵循国家和行业标准,保证适航审定机构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三、适航审定的流程和方法
适航审定应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进行,包括设计审查、试飞测试和适航性证明等环节。
适航审定的方法应科学、规范、有效,充分考虑无人驾驶航空器的特点和安全性。
四、适航审定的监管和评估
适航审定的监管和评估应建立健全的机制,包括适航性监管、适航性评估和适航性保障。
监管和评估应覆盖无人驾驶航空器的整个生命周期,确保其安全性和适航性。
总之,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适航审定管理程序,是确保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
适航审定程序介绍
14
4. 航空器的设计/制造批准构架(续)
4.3 系统/分系统/设备供应商 为型号合格证申请人提供系统/分系统/设备的供应商,他们 可以是: 4.3.1系统/分系统/设备的设计制造供应商,直接接受申请人的设 计和工程质量控制。他们要承担系统设备级的适航符合性责任 ,参与和支持全机型号合格审定和生产批准审定过程。从最新 的适航部门政策考虑,他们属于系统设备级的设计组织和生产 组织 ;或是 4.3.2来图/料加工的系统/分系统/设备制造商,直接接受申请人 的工程质量控制,除为取得本国适航部门颁发的TSOA证件的 情况外,并不承担系统设备级的适航符合性责任。属于纯粹的 系统设备级生产组织 ; 4.4标准件/材料供应商 • 产品符合经申请人/适航部门认可的标准; •质保系统得到申请人/适航部门的批准/认可; •交付产品纳入用户的质量保证体系监控。
17
5. 实施适航管理的要素(续)
5.1 管理机构 5.1.1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有关机构--立法决策层: 我国涉及适航管理的机构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法授权— 5.1.1.1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航空器适航司:负责航空器的初始适航审定和证后管理的立 法决策、协调监督实施 。 5.1.1.2飞行标准司:负责航空器营运批准和投入使用后的持续适航管理的立法决策、 协调监督实施; 5.1.1.3飞行标准司通过提前介入航空器的部分营运批准活动,支持适航司的初始适航 审定活动; 5.1.1.4适航司通过航空器投入使用后的证后设计更改批准支持飞行标准司的持续适航 管理; 5.1.1.5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批准民用航空器无线电执照(无线电频 率、选呼码、ID); 5.1.1.6民用航空局航空技术安全中心:为民用航空适航管理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 5.1.1.7民用航空总局法规司:支持以上两司的法规制订工作。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适航审定管理程序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适航审定管理程序本文旨在介绍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适航审定管理程序。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无人机被用于民用领域,如航拍、物流配送等。
为了保障空中交通安全和保障公共利益,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必须经过适航审定。
适航审定是指对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的设计、制造、运营等方面进行审核,确保其满足航空器适航要求,符合航空器设计标准和操作规程。
适航审定由民用航空局负责,其主要内容包括:
1. 适航文件的编制和审批:适航文件是指包括设计、制造、维修和运营等方面的各种文件,如设计说明书、制造规范、操作手册等。
适航文件的编制和审批是适航审定的重要环节。
2. 设计审定:设计审定是指对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的设计进行审查,确保其满足适航要求和设计标准。
设计审定包括设计说明书的审核、试飞计划的制定等。
3. 制造审定:制造审定是指对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的制造过程进行审查,确保其满足适航要求和制造规范。
制造审定包括制造质量控制体系的审查、制造过程的监督等。
4. 运营审定:运营审定是指对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的运营过程进行审查,确保其符合适航要求和操作规程。
运营审定包括操作手册的编制、飞行员资质的认证等。
5. 适航证书的颁发:适航证书是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进行适航
审定后获得的证书,证明其符合适航要求和设计标准,可以投入运营。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适航审定是确保无人机安全运营的重
要环节,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民用飞机研制流程研究
民用飞机研制流程研究民用飞机的研制流程是一个复杂且需要详细规划的过程,它涉及到材料、设计、测试、认证等多个方面的工作。
在飞机工业中,研制一款民用飞机需要通过严格的流程以保证飞机的安全性和性能。
本文将从材料选择、设计过程、测试阶段以及认证流程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读者了解民用飞机研制的全过程。
1. 材料选择在民用飞机的研制过程中,材料选择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飞机材料主要包括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和先进材料等,这些材料的性能将直接影响到飞机的安全性和性能。
在材料选择阶段,工程师需要根据飞机的使用环境、飞行性能、以及成本等因素进行详细的评估,以确定最适合的材料。
由于飞机涉及到大量的结构件和零部件,因此不同的部位可能需要选择不同的材料,比如机身使用高强度、轻质的复合材料,而发动机则需要耐高温、高压的金属材料,因此需在材料选择上进行综合考量,确保飞机的整体性能。
2. 设计过程设计是飞机研制的核心环节,它包括外形设计、结构设计、动力系统设计等多个方面。
外形设计是飞机的外观布局,需要考虑气动性能、机载设备布置、乘客舒适度等因素。
结构设计则是飞机的主要构件设计,需要保证机身和机翼的强度、刚度,以及降低飞机的重量。
动力系统设计则是保证飞机具备足够的动力来完成飞行任务,包括发动机选择、推进系统设计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飞机的系统集成、故障安全性等因素,以确保飞机的可靠性。
3. 测试阶段飞机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多个阶段的测试,包括地面测试和飞行测试。
地面测试主要包括静态测试、振动测试、燃油系统测试等,用于验证飞机的结构和系统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而飞行测试则需要在实际飞行中验证飞机的飞行性能、操纵性、机动性等。
在飞行测试中,飞机将经历各种飞行姿态和飞行环境,以评估飞机的空气动力学性能、结构强度、系统可靠性等。
在测试过程中,飞行员和工程师需要紧密合作,确保测试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
4. 认证流程最终,飞机需要通过相关的认证机构的认证才能投入使用。
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体系综述
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体系综述刘佳嘉;潘超【摘要】基于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体系的构成及管理流程的特点,立足于通用航空迅速发展的大背景,对民航适航管理体系进行了论述.在给出了适航的定义并总结了适航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适航管理的作用,从动态和静态两个环节总结了适航管理体系框架的构成并剖析了各部分的逻辑关系,然后按照立法定标、颁发证件和审核管理的管理流程依次论述了法规文件体系,证件管理体系和组织机构体系,并以民航飞行学院为具体实例对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流程进行了阐述.【期刊名称】《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28)005【总页数】5页(P19-23)【关键词】适航管理;民用航空器;民航法规【作者】刘佳嘉;潘超【作者单位】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航空工程学院四川广汉613807;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北京100710【正文语种】中文适航是适航性(Airworthiness)的简称,通俗的来说就是只有适航性达标,才允许飞行,否则禁止飞行。
民用航空器的适航管理是以保障民用航空器的安全性为目标的技术管理,是政府适航部门在制定了各种最低安全标准的基础上,对民用航空器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等环节进行科学统一的审查、鉴定、监督和管理[1]。
为了使航空器适航,需进行适航符合性验证,即设计制造方或使用维修方,向审查方提供各种证据和资料,表明航空器符合适航条款,以此达到保障民用航空器安全运行的目的[2]。
组织适航符合性验证的主体即是适航管理。
适航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最终为公众和社会提供安全、经济、舒适的航空运输工具[3],其在民机适航性控制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分析适航管理体系,对我国适航管理的建设与完善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和参考价值。
如图1所示,将适航管理体系分为静态和动态两部分。
其中静态部分由法规和文件体系,适航管理证件体系以及组织机构体系构成[3]。
适航管理主要是验证航空器适航的符合性,这一过程需要进行动态的业务控制。
航空器适航审定规范
航空器适航审定规范一、前言航空运输作为现代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极高。
为确保航空器的适航性,各国均制定了相关的航空器适航审定规范。
本文旨在介绍航空器适航审定的相关规范和标准,提升读者对航空器适航审定工作的理解。
二、航空器适航审定的定义航空器适航审定是指对航空器进行合规性评估和验证的过程。
适航审定包括了航空器设计、材料选择、制造过程、性能测试等多个方面,旨在确保航空器在设计、制造和运营阶段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适航性。
三、航空器适航审定的流程航空器适航审定流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制定适航审定计划:根据航空器的类型、用途和运行环境,制定适航审定计划。
该计划包括了适航审定的目标、方法和时间安排等。
2. 审查设计文件:审查航空器的设计文件,包括结构设计、系统设计、材料选择等内容。
确保设计符合适航标准和规范要求。
3. 制造和装配过程审核:对航空器的制造和装配过程进行审核,包括材料检验、工艺流程、质量控制等。
确保航空器的制造过程符合规范要求。
4. 性能测试和验证:对航空器进行性能测试和验证,包括飞行试验、地面试验等。
评估航空器的飞行性能、机动性能、航空电子设备等各方面性能。
5. 适航证书颁发:根据适航审定的结果,颁发适航证书。
适航证书是航空器正式投入运营的依据。
四、航空器适航审定的规范和标准航空器适航审定的规范和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和制造标准:航空器的设计和制造需要符合特定的标准和规范,包括结构强度、飞行操纵性、系统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
2. 材料选择标准:对航空器使用的各种材料进行选择时,需要考虑其机械性能、耐久性、耐腐蚀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材料。
3. 性能测试规范:航空器适航审定需要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和验证。
性能测试规范包括了航空器的各项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
4. 航空电子设备标准:航空器上的电子设备需要符合特定的标准和规范,包括仪表、通信和导航设备等。
5. 维护和保障标准:航空器的维护和保障需要遵循特定的标准和规范,包括维修手册、维护计划等。
适航认证流程 -回复
适航认证流程-回复适航认证流程是指飞机或航空器经过一系列审查、测试和验证,以确保其符合国际民航组织(ICAO)和相关民航当局的适航标准和要求的过程。
适航认证是航空器设计和制造的重要环节,它确保飞机或航空器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适航性,以便它能够安全地进行商业航班和其他飞行任务。
下面将详细介绍适航认证的一般流程:1. 申请:适航认证流程的第一步是由飞机制造商或航空器运营商提出适航认证申请。
申请人需要向适航认证机构提交包括设计和制造计划、工程规范和文件、技术数据等一系列必要文件。
适航认证机构将根据申请人提交的信息进行初步评估,并安排后续的审查和测试。
2. 设计审查:适航认证机构将对飞机或航空器的设计文件进行全面审查,确保其符合适航标准和要求。
这一过程包括结构、机械、电气、航电、燃油系统、驾驶舱布局等方面的评估。
适航认证机构会验证设计文件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行性,并与设计团队进行沟通和反馈,以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3. 制造审查:适航认证机构将对飞机或航空器的制造过程进行审查,确保制造商符合适航标准和要求。
这一过程涉及到制造质量管理系统、材料选用、制造工艺、装配过程等各个方面的评估。
适航认证机构会对制造商进行现场检查和审核,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确保制造商的制造过程符合适航标准。
4. 系统集成测试:适航认证机构将对飞机或航空器的各个系统进行集成测试,以确认其性能和功能符合适航标准。
这一过程包括静态和动态试验、功能测试、性能验证等。
适航认证机构会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并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要求。
5. 飞行测试:适航认证机构将对飞机或航空器进行飞行测试,以验证其在实际飞行条件下的安全性和适航性能。
这一过程通常包括地面测试、飞行前测试、飞行试验等。
适航认证机构会对飞行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并与测试团队进行沟通和反馈,以确保飞机或航空器在各种飞行情况下都能够安全运行。
6. 适航认证证书颁发:当飞机或航空器通过了全部的审查、测试和验证,符合适航标准和要求时,适航认证机构将颁发适航认证证书。
民用飞机机载软件开发阶段适航审查工作研究
民用飞机机载软件开发阶段适航审查工作研究作者:郭祺君来源:《科技视界》2017年第32期【摘要】机载软件开发阶段的审查工作是软件适航审查工作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机载软件适航审查工作也影响着整个飞机的适航取证置信度。
本文结合了国际上通用的审查要求及程序,论述了机载软件开发阶段适航审查工作的目的原则、内容及审查方法,并对过程中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民用飞机;机载软件;适航审查中图分类号: V2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7)32-0084-002【Abstract】The review of airborne software development phase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airworthiness review of airworthiness software. At the same time, airworthiness review of airborne software also affects the confidence of airworthiness certification. In this paper, the international common review requirements and procedure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principles, contents and examination methods of airworthiness review during airborne software development are discussed. The outstanding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are analyzed.【Key words】Civil aircraft; Airborne software; Airworthiness review1 软件适航审查工作概述随着电子芯片和编程技术的高速发展,应用于民用飞机领域的机载软件不仅数量越来越多,复杂程度也日趋增高,而我国民机研制经验和国外相比起步较晚,这对机载软件的适航审查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
管理程序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编号:AP-55-AA-2019-03下发日期:2019年**月**日民用航空油料合格审定及证后监管程序目录1. 总则 (5)1.1 目的 (5)1.2 依据 (5)1.3 撤销 (5)1.4 相关文件 (5)1.5 适用范围 (5)1.6 背景说明 (6)2. 定义 (6)2.1 局方 (6)2.2 项目工程师 (6)2.3 责任经理 (7)2.4 民用航空油料 (7)2.5 审定基础 (7)2.6 质量控制资料 (7)2.7 配方评审 (7)2.8 首批产品 (7)2.9 已验证产品 (7)2.10 生产批次 (7)2.11 罐装批次 (8)2.12 首批检验 (8)2.13 验证试验 (8)2.14 全规格检验 (8)2.15 质量控制检验 (8)3. 合格审定程序 (8)3.1 申请 (8)3.2 受理 (10)3.3 建立审定机构 (10)3.3.1 民用航空油料适航审定委员会(FCB) (10)3.3.2 FCB组成 (10)3.3.2.1 FCB主要职责 (10)3.3.2.2 FCB会议 (11)3.3.3 审查组 (12)3.3.3.1 审查组的组成及资格 (12)3.3.3.2 审查组职责 (13)3.4 审查 (13)3.4.1 审查组首次会议 (13)3.4.1.1 会议内容 (13)3.4.1.2 符合性验证计划评审 (14)3.4.1.3 试验大纲评审 (14)3.4.2 质量体系评审 (14)3.4.2.1 质量控制资料评审 (14)3.4.2.2 质量体系运行评审 (15)3.4.3 生产工艺评审 (16)3.4.4 制造符合性检查 (17)3.4.5 航空油料性能评审 (17)3.4.5.1 首批检验 (17)3.4.5.2 已验证产品的首批检验 (17)3.4.5.3 验证试验 (18)3.4.5.4 试验结果评审 (18)3.4.6 检测能力评审 (18)3.4.6.1 非局方认可的实验室评审 (18)3.4.6.2 生产过程检验和出厂检验能力评审 (19)3.4.7 问题记录 (19)3.4.8 审查组讲评会议 (20)3.4.9 纠正措施答复 (21)3.4.10 审查组末次会议 (21)3.4.11 编制审查报告 (22)3.4.12 FCB末次会议 (22)3.4.13 证件颁发 (23)3.4.14 审查档案 (23)4. 证后监管 (23)4.1 证件管理 (23)4.1.1 证件效力 (23)4.1.2 持证人的责任和义务 (24)4.1.3 批准书和项目单的变更 (24)4.2 证后监督检查 (25)4.2.1 日常监督检查 (25)4.2.2 换证复查 (26)4.3 更改的控制 (27)4.3.1 小改 (27)4.3.2 大改 (27)4.4 信息报告 (27)5. 附则 (28)附录A 民用航空油料合格审定大纲附录B 记录表格编号规则附件1 民用航空油料合格审定申请书CAAC表AAC-55501 (XX/2018)附件2 受理申请通知书CAAC表AAC-150 (08/2002)附件3 不予受理通知书CAAC表AAC-5528 (03/2007)附件4 问题纪要CAAC表AAC-120 (03/2011)附件5 不符合项记录表CAAC表AAC-55403 (08/2014)附件6 航油适航检查发现问题通知书CAAC表AAC-5520 (07/2006)附件7 资料审查表CAAC表 AAC-55404 (08/2014)附件8 符合性声明表CAAC表AAC-55406 (08/2014)附件9 制造符合性检查记录表CAAC表AAC-55405 (08/2014)附件10 现场取样确认表CAAC表AAC-XXXXX(XX/20XX)附件11 试验观察问题记录单CAAC表AAC-XXXXX(XX/20XX)附件12 试验观察报告CAAC表AAC-XXXXX(XX/20XX)附件13 符合性检查清单CAAC表AAC-040 (11/1988)附件14 审查纪要CAAC表AAC-XXXXX(XX/20XX)附件15 整改措施答复CAAC表AAC-262 (06/2010)附件16 民用航空油料供应企业适航批准书CAAC表AAC-5503 (07/2006)附件17 民用航空油料供应企业适航批准书项目单CAAC表AAC-5504 (07 /2006) 附件18 信息报告表CAAC表AAC-5507 (01/2008)附件19 燃料发油单CAAC表AAC-55407 (08/2014)附件20 批准放行证书/适航批准标签CAAC表AAC-038 (10/93)民用航空油料合格审定及证后监管程序1.总则1.1目的为了规范民用航空油料合格审定及证后监管活动,特制订本程序。
民用飞机适航审定流程体系
严格性
国际性
适航审定流程体系对民用飞机的安全性和 可靠性要求非常严格,任何不符合标准的 设计和制造都会被视为不合格。
适航审定流程体系是国际通用的标准和要 求,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都在遵循这一体 系进行适航审查和监管。
03
适航审定流程体系组成
申请与受理
申请材料准备
准备并提交适航审定所需的申请材料 ,包括飞机设计、制造、试验和验证 等方面的相关文件和资料。
加强设计与制造符合性检查
加强设计符合性检查
对飞机设计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其符合适航标准和要求,避免设计缺陷和安全隐 患。
加强制造符合性检查
对飞机制造过程进行全面监督和检查,确保制造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工艺和质量 控制符合适航要求,保证飞机制造质量和安全性。
加强试验与验证环节管理
加强试验策划和方案制定
提升民用飞机的品质
适航审定流程体系通过对飞机性能、可靠性和耐久性等方面的全面评估,有助于发现和解 决潜在的设计和制造问题,进而提升民用飞机的品质和可靠性。
促进民用飞机产业的健康发展
适航审定流程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有助于提高国际社会对民用飞机产业的信任度,促进产 业健康发展。同时,通过与国际标准的接轨,有利于提升我国民用飞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
完善审查与批准制度
建立完善的审查制度
01
制定明确的审查标准和流程,实施多层次的审查和审批制度,
确保适航审定流程的公正、透明和科学性。
加强审批环节把关
02
对审批环节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审批过程符合适航标准和要求
,及时发现和纠正不符合项和安全隐患。
建立审批问责制度
03
对审批环节实行问责制度,明确审批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对审
民用飞机适航审定流程体系
汇报人:
2023-12- • 初步审查 • 详细审查 • 审定试验与验证 • 适航审定结论 • 后续监管与监督
01
适航审定概述
适航标准与规范
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适航规章
中国民用航空局根据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的适航标准和规范,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适航规章 ,如《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CAR-121)等。
03
持续适航文件的更新可能涉及到飞行员培训内容的变更,飞行
员需接受相关培训以确保安全操作。
THANKS
感谢观看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
不能投入运营
在未完成整改之前,飞机不能投入 商业运营,否则将被视为不安全。
可能面临处罚
如果审查不合格且未能及时完成整 改,飞机制造商和相关责任人可能 会面临处罚。
补充审查要求
增加审查内容
如果在初步审查中发现存 在需要进一步核实的问题 ,审查组会提出补充审查 要求。
提供额外证据
包括起飞、爬升、巡航、下降、着陆等性能的评 估。
02 操作特性
评估飞机的操作难度、飞行员工作负荷等。
03 运行经济性
评估飞机运行成本、油耗、航程等经济性指标。
飞机结构审查
结构设计
检查飞机结构布局、材料 选用、连接方式等。
结构疲劳
评估飞机在长时间使用过 程中的结构疲劳安全性。
结构强度
验证飞机在各种工况下的 结构完整性和稳定性。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适航标准和规范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负责制定全球统一的民用航空运输标准和规范,包括适航标准。
适航审定流程目的
保证飞行安全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地面试验室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MoC4)流程的研究
图1MoC4试验流程
另外,在试验任务书中,针对每一条测试需求,应提出清晰的测试场景和试验判据。
以便承试单位据此编写试验方案和试验大纲。
试验大纲
试验大纲是描述一次试验过程的文件。
试验大纲的内容包括试验
、试验范围、试验构型描述,制造符合性检查项,试验环境符合性检查项和试验操作程序。
试验大纲中的试验程序是验证试验程序的子根据相应的试验项目选取,一般情况下,为保证试验程序的可追溯
不为MoC4试验单独设计测试程序。
试验大纲在试验开始前需要得到适航当局的批准。
符合性声明(SOC)
符合性声明是向适航当局提交的用于表述参与试验的试验件和试验设施满足制造符合性的文件。
符合性声明是按照CCAR-21-R4
的要求填写的符合性声明表(AAC-037表)[2]。
为了充分证明试验构型
的符合性,符合性声明通常包含大量的支持文件,具体可见本文第
章的内容。
符合性声明在试验开始前需要得到适航当局的批准。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是对本次试验结果的描述文件。
试验报告反映了试验大纲中规定的每一条试验项目的结果。
试验报告完成后需要提交适航当
局审核并得到适航当局的批准。
符合性说明
简述
符合性说明是MoC4试验中的重要环节,也是MoC4试验不同于主要研究方向为航电系统集成验证。
试验程序和人员资质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其能够满足符合性所应。
民用飞机适航审定流程体系研究
适航审定流程的优化
针对适航审定流程中存在的重复性、 低效性问题,提出了优化方案,包括 简化审批流程、减少重复性审查、加 强信息化管理等。
适航审定关键技术研 究
针对适航审定流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开展了深入研究,包括适航标准的 制定、安全性评估方法、审查团队的 组建与培训等。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对象的局限性
飞行测试流程
测试计划制定
地面准备
根据适航审查的结果和飞机的特点,制定详 细的飞行测试计划。
进行飞行前的地面测试和准备工作,确保飞 机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飞行测试
数据分析与报告
按照测试计划进行飞行测试,包括性能测试 、功能测试和安全性评估等。
对飞行测试数据进行详细分析,编写飞行测 试报告,评估飞机的性能和安全性。
设计评估流程
设计资料审查
对飞机设计资料进行详细审查,确保其符 合适航标准和要求。
飞行控制系统评估
对飞机的飞行控制系统进行评估和验证, 确保其安全、可靠、有效。
结构强度分析
对飞机结构进行强度分析和验证,确保其 能够承受各种载荷和应力。
安全性评估
对飞机进行全面的安全性评估,确保其符 合适航标准和要求。
03
民用飞机适航审定流程
申请适航认证流程
申请受理
适航管理部门接受申请,并对申请 材料进行初步审查。
资料准备
申请人需提交完整的申请资料,包 括飞机设计、制造、试验等相关文 件。
审查与批准
适航管理部门对申请资料进行详细 审查,并对飞机进行现场检查,确 保其符合适航标准和要求。
飞行测试
在适航审查通过后,进行飞行测试 ,验证飞机的性能和功能是否符合 要求。
04
适航审定流程优化建议
民用飞机失速速度适航审定试飞
民用飞机失速速度适航审定试飞汇报人:2023-12-15•失速速度适航审定概述•失速速度计算与验证•失速速度试飞技术与方法目录•失速速度适航审定要求与标准•失速速度适航审定挑战与解决方案•案例分析:某型飞机失速速度适航审定试飞实践01失速速度适航审定概述失速速度是指飞机在特定条件下,机翼表面气流发生分离时的飞行速度。
失速速度定义失速速度是民用飞机安全飞行的关键参数之一,飞机在接近失速速度时,机翼失速会导致升力迅速降低,飞机可能失去控制。
失速速度的重要性失速速度定义与重要性确保民用飞机在失速速度附近的飞行安全,防止因失速导致的飞行事故。
对民用飞机的失速速度进行精确测量和验证,确保其符合适航标准,同时要求飞机在失速速度附近的飞行稳定性和控制性能满足安全要求。
适航审定目的与要求要求目的试飞流程首先进行地面试验,对飞机的气动性能进行测试和验证;然后进行飞行试验,在模拟不同飞行条件下,对飞机的失速速度进行测量和验证。
关键技术精确测量飞机的失速速度是试飞的关键技术之一,通常采用高精度的传感器和测量设备,同时需要确保试验条件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此外,试飞员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能,能够准确判断飞机的失速状态,确保试飞安全。
试飞流程与关键技术02失速速度计算与验证利用飞机气动数据,结合飞行条件,计算失速速度。
气动计算风洞试验飞行试验通过风洞试验获取飞机在不同飞行条件下的失速速度。
在实际飞行中,通过飞行员操作飞机,观察飞机失速时的表现,确定失速速度。
030201失速速度计算方法验证方法与流程验证方法采用对比验证、独立验证等方法,确保失速速度计算的准确性。
验证流程先进行理论计算,再进行风洞试验和飞行试验,最后对验证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验证结果分析与评估对验证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失速速度与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失速现象的观察等。
结果评估根据验证结果,对失速速度的计算方法和验证流程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03失速速度试飞技术与方法对飞机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飞机处于适航状态。
民机适航管理体系分析及其发展研究
民机适航管理体系分析及其发展研究摘要:针对快速发展的航空事业,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不断探索研究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适航管理方法,构建和完善属于自己的适航管理体系。
阐述民机适航管理体系的作用,分析民机适航管理的体系,从而提出民机适航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及目标,对推动我国航空事业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民机;适航管理;管理体系;分析;发展;研究一个国家的民机适航管理体系和适航法规体系从本质来看,与本国航空制造业的特点密不可分,反之,作为航空制造企业,为了满足国家适航法规的要求,配合审核工作,必须建立与本国适航当局的要求相对应的适航体系,本文研究和分析了中国民机适航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
1民机适航管理体系分析1.1民机适航审定基础体系分析民机适航审定基础体系主要包括:①适航证件。
适航证件体系主要包含了型号合格证件、生产许可证件、适航证件等一系列证件。
②审定对象组织。
围绕审定的产品业务对象,按照系统和结构模块进行划分的方式,结合国际惯例和我国民机产品结构组织方法,主要包括:飞机产品结构和专业体系、ATA体系(ATA:一种通用的飞机结构划分方式)、ACSEP质量保证体系。
③审定机构与人员。
我国的适航管理机构主要由民航总局适航审定司、适航审定处和委任代表组成,其中包括了执行监督层、委任基础层,在适航审定的过程中,主要关注各种适航取证的审定机构人员组成、角色、专业是否符合标准。
④审定标准。
审定标准主要是支撑适航管理业务的相关标准,主要包含技术管理规章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CCAR25,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CCAR21等包括整机级、系统级、零部件级以及相关附加条件的基础标准。
⑤审定方法。
包括MOC0、MOC1、MOC2、MOC3、MOC4、…、MOC9。
1.2民机适航审定管理要求分析①概念设计阶段。
主制造商应考虑机载设备供应商的选择和设计保证系统的初步评估,其重点考虑的内容如下:第一,针对国外供应商重点考虑与内的合作历史和潜在政治风险;第二,针对国内供应商应避免走军机框架办民的老路;第三,针对协同开发供应商选择和评估考虑满意、柔性、风险和信任四个方面;第四,供应商的设计保证系统应含设计保证大纲、系统设计系统内部监控划、设计保证系统内部监控实施情况记录等。
适航认证流程
适航认证流程
适航认证流程是确保飞机以及相关产品和服务符合适航标准和要求的一系列程序。
以下是适航认证的基本流程:
1. 确定认证标准和要求:在进行适航认证之前,民航当局会制定一系列的适航标准和要求,包括有关飞机结构、机载设备、操作程序、材料和工艺等方面的规定。
这些标准和要求是确保飞机安全运行和适应民航运行环境的基础。
2. 适航设计审查:适航设计审查是民航适航认证的关键步骤,主要对飞机的设计进行全面审查,确保其符合适航标准和要求。
3. 申请适航证书:如果飞机的设计被认为符合适航要求,申请人可以向适航当局提交申请,要求颁发适航证书。
4. 适航审查:适航当局将对飞机进行全面的适航审查,包括对飞机的设计、制造、测试、运营等方面的审查。
如果审查通过,适航当局将颁发适航证书,证明该飞机符合适航要求并可以投入运营。
5. 持续适航监管:在飞机投入运营后,适航当局将继续对其进行监管,确保其持续符合适航要求。
包括对飞行安全、维修保养、机组训练等方面的监管。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流程和要求可能因国家或地区而异,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人士或机构。
民用飞机供应商适航管理要求研究
民用飞机供应商适航管理要求研究摘要:民用飞机是一个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系统集成程度高、工程管理难度大的产品。
民用飞机的开发具有高集成度,高投资,高难度,高管理,长时间的特点。
在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以及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的时候,建立并发展我国的民用飞机产业链,并将其与国内外民用飞机产业的蓬勃发展进行充分的对接,这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我国民用飞机供应商在产品研发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基础,但是大部分民用飞机产品的供应商缺少完整地参与适航审定流程的实际操作经验。
关键词:民用飞机;供应商;适航管理1.适航管理适航性是指航空器适合/适应于飞行(Fit to fly)的能力,是航空器的固有属性。
适航性是通过航空器全寿命周期内的设计、制造、试验、使用、维护和管理的各个环节来实现和保持的。
民用飞机适航管理是为了保证民用飞机航空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采取的一项技术措施。
民用航空器的适航管理按照其制造与维持的流程可以划分为初始适航与持续适航两种类型。
其中,初期适航性管理,是指根据各适航法,由适航部负责对民用航空器的设计、制造、型号评定、生产许可等工作;持续适航管理就是要保证一架航空器在整个使用周期中,能够一直维持在它的设计、制造阶段所要求的最基本的安全性或适航水平,并且在民用飞机航空器经过型号验证之后,按照各项操作和维修要求,取得适航证书,并能够正常使用。
因此,在民用航空器的研制过程中,飞机的初适航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持续耐航性是民用飞机航空器运行与维修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国民用飞机供应商研发的系统和零部件是民用飞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2.供应商的初始适航管理民用飞机供应商的初适航管理是民用飞机初适航管理机构与民用飞机生产供应商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协调的关系。
供应商的初期适航管理既包括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初期适航管理,也包括为更高等级的产品乃至飞机产品的设计、制造提供初期适航管理支撑。
2.1民用飞机规章对初始适航管理的要求与初始适航相关的管理规定主要是CCAR-21《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适航管理程序包括AP-21-AA-2022-11《型号合格审定程序》和AP-21-AA-2022-31R1《生产批准和监督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用飞机适航审定流程体系研究
近些年国内民用飞机的研制步伐加快,民用飞机的适航审定体系建设趋于完善,多种新研制机型的适航审定工作陆续开展,通过总结梳理新舟系列飞机的适航审定工作,研究民用飞机的适航流程审定体系,为新研制民机的适航审定工作提供参考。
标签:适航审定;流程;民用飞机
1 适航体系
目前,国际上存在2种比较全面和完善的民用飞机适航体系标准,一是以美国的FAA为主的适航体系,另外一种是以欧洲的EASA为主的民机适航体系。
我国当前的民航适航审定体系主要是参照美国FAA的适航标准制定,包含”行政法规”、“适航规章”、“适航管理程序”、“适航咨询通告”以及“适航管理文件”等规章标准。
新研制机型在整个生命周期中,要经历初始适航和持续适航两个阶段。
其适航管理涵盖飞机初始概念设计,方案优化更改,制造工艺,试验试飞,市场运行等各个方面。
从初始设计到完成试验试飞获得适航审批的这个阶段属于初始适航,当交付用户后的市场运行阶段属于持续适航。
飞机的初始适航主要有设计符合性审批和生产符合性审批。
其中设计符合性的审批是新研制的飞机按照相应的适航条款进行各种符合性验证并取得该机型的型号合格证TC的过程,或者改进机型按照相应的适航条款进行各种符合性验证并取得该机型的补充型号合格证STC的过程。
生产审批指对飞机制造人进行资格审定,以保证该产品的制造符合已批准的设计要求,取得生产许可证PC的过程。
2 适航审定过程
飞机研制的过程较长,一般要经历10多年时间,而在这漫长的研制过程中,飞机的适航审定部门是在全程介入审核的。
民机适航审定的主要工作流程见图1。
(1)概念设计阶段。
从新型号的研制初期概念設计开始,飞机研制单位就要和适航审定当局就当前的初始设计进行沟通、熟悉和合作。
包括型号合格审定过程的宣贯,安全保障合作计划(PSP)的签署或修订,审定适用规章的指导,潜在审定项目的熟悉,审定计划的讨论,设计保证体系的初步评估等。
(2)要求确认阶段。
随着设计的深入,研制人要针对适航审定条款的内容进行优化设计,提交型号合格证的申请,局方要决策是否受理申请,以及首次TCB会议前的准备,召开首次TCB会议,编制合格审定项目计划,按需编制专项合格审定计划草案,专用条件、等效安全和豁免的审批,召开中间TCB会议直至确定审定基础。
(3)符合性计划制定。
审定基础制定之后,研制单位即要开展详细设计并和适航当局进行沟通,商榷最终的审查组介入范围,确定授权与监督范围,制定制造符合性检查计划,完成审定计划或专项合格审定计划,TCB审议审定计划或专项合格审定计划。
(4)计划实施。
依照前期设定的审定计划进行逐步验证实施,并邀请局方对符合性试验进行检查,按照适航标准逐条符合之后,适航当局就会颁发型号合格证TC或补充型号合格证STC。
计划实施有3类:a.与产生符合性验证数据有关的活动,如试验(工程验证试验和飞行试验)、分析、检查等符合性验证数据或资料生成类的计划实施。
b.申请人应用符合性验证数据向审查组表明符合性的活动,如编写符合性报告等符合性表明类的计划实施。
c.审查代表对申请人表明的符合性进行确认的活动,如审查申请人提交的符合性报告、进行必要的飞行试验等来确定型号设计构型、确认型号设计对审定基础的符合性、判断航空器是否有不安全的状态等符合性确认类的计划实施。
(5)证后持续适航阶段。
取得型号合格证之后,就要完成型号合格审定总结报告,完成型号检查报告,设计保证系统、手册以及更改的控制与管理,持续适航文件的修订,证后适航文件的修订,证后评定,资料保存,以及航空器交付时所需的必要文件。
之后就可以按照局方批准过的型号设计资料进行制造生产。
当交付用户运营后,就属于持续适航的管理范畴。
3 审定体系
随着新研制机型在概念设计阶段与局方接洽,商定规章政策和审定基础后,申请人向局方提交新机型的型号合格证TC申请。
局方初步对申请人的资历以及设计保证体系进行评估,评估完成,申请人首先要向适航当局提交合格审定计划,局方对申请人进行预评审,以考虑是否受理申请人的TC申请。
局方考核完成正式受理TC申请后,便立即成立型号合格审定委员会(TCB),并召开首次TCB 会议,组建适航审定体系。
典型的适航审定体系见图2。
4 流程模型模型
将适航审定的五个流程(概念设计、要求确定、符合性计划、计划实施和证后管理)和适航审查过程中的主要审查任务,按照先后顺利进行梳理,形成整个新研制飞机的审定流程模型,结果见图3。
5 结束语
在整个适航取证过程中,“要求确定”至“符合性计划实施”阶段的适航管理工作异常繁重,型号申请人的各个专业组内部、各个专业组之间以及和适航审定当局的关系错综复杂。
文章对该阶段的适航任务进行了梳理,采用图示模型的方式将任务顺序予以标明,使得在型号研制中各个阶段的适航工作更加清晰明了。
国内民用飞机的适航审定工作相对国外发展的比较晚,但随着新舟60系列飞机持
续运营、新舟700的适航取证工作的深入,民机适航审定各方面流程和规范必将更加完善和规范。
参考文献
[1]CCAR-21.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S].
[2]CCAR-25.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S].
[3]AP-21-AA-2008.民用航空器及其相关产品适航审定程序[S].
[4]AP-21-AA-2011航空器型号合格审定程序[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