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环境风险评估指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化环境风险评估指南
(试行)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2016年4月
1.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中国石化在我国境内行使经营管理责任、涉及环境风险物质的企业环境风险源的识别与评估,包括: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销售、储运等企业的生产设施,辅助生产设施,储运设施,销售经营设施等。

2.规范性文件
本指南内容参照或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
《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2013年完整版);
《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安监总危化〔2006〕10号);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2014]34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和调整首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中部分典型工艺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3〕3号);
《国家海洋局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应急预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水上交通事故统计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4年第15号);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
《废水排放去向代码》(HJ 523-2009);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水体环境风险防控要点(试行)》;
《中国石化油气田钻井和作业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3.术语和定义
3.1环境风险
是指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可能性及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危害程度。

3.2环境安全隐患
本指南中的环境安全隐患,是指各类不符合有关突发环境事件应对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制度,可能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的缺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上的缺陷,以及可能引发次生、衍生环境事件的安全生产及设备隐患。

3.3设备管理规范
本指南中的设备管理规范,是指中国石化设备管理制度中对各专业设备管理、质量控制提出的管理要求,包括:《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设备管理办法》、设备专业管理制度、油田设备维护检修规程、油田设备维护检修费定额标准、设备检查细则等。

3.4特种设备
本指南中的特种设备特指涉及环境风险物质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专用机动车辆等设备设施。

3.5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及临界量
本指南提出的环境风险物质,从其事故释放能直接导致危害人群、环境或生态系统损害角度,划分为四大类:毒性物质、易燃物质、其他类有害物质和其他重金属及其化合物。

环境风险物质名称及临界量见附件。

3.6环境风险源
指相对独立、存在环境风险物质的环境风险评估基本单元。

3.7环境风险受体
指在突发环境事件中可能受到危害的企业外部人群、具有一定社会价值或生态环境功能的单位或区域等。

3.8临水生产设施
本指南临水生产设施指油气田位于河堤内(靠近河流一侧)滩涂的生产设施。

3.9紧急关断措施
指事故状况下能够对环境风险源实施紧急关断,阻止环境风险物质泄漏的措施。

3.10事故污染物围控处置措施
指事故状况下防止环境风险物质溢出厂(场)界,进入周边环境的措施,如装置围堰、码头围堰、罐区防火堤、事故储存设施、厂(场)界内转输设施等固定措施,及围油栏、收油机、有毒有害气体捕消降解等应急设施。

4.环境风险源识别范围
(1)陆地石油天然气开发和钻井作业施工过程涉及环境风险物质的油(气)井场、计量站、接转站、联合站、集气站、净化站、油气集输管线、油库、船舶、车辆等;
(2)海洋(含滩海陆岸)开发和钻井作业施工过程和涉及环境风险物质的平台、计量站、管线、码头、船舶、车辆等;
(3)炼油、化工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涉及环境风险物质的生产装置、油库、罐区、码头、厂际管线、船舶、车辆等;
(4)销售企业运营过程中涉及环境风险物质的油库、站场、加油(气)站、输油管道、码头、船舶、车辆等;
(5)管道储运企业运营过程中涉及环境风险物质的油库、站场、输油管道(含海底管道)、码头、船舶、车辆等。

5.环境风险评估的原则与一般要求
5.1环境风险评估原则
环境风险等级按照涉及环境风险物质数量、可能影响的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环境风险控制水平等因素进行评估,分为重大、较大和
一般三级。

5.2环境风险的一般要求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应当及时划定或重新划定本企业环境风险等级,编制或修订本企业的环境风险评估报告:1)环境风险未划定等级或环境风险等级划定已满三年的;
2)涉及环境风险物质的种类或数量、生产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或周边可能受影响的环境风险受体发生变化,导致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变化的;
3)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并造成环境污染的;
4)环境风险评估标准或规范性文件发生变化的。

(2)企业可以自行编制环境风险评估报告,也可以委托中国石化系统内相关评估机构编制。

(3)新、改、扩建相关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的环境风险评价内容(时效期内),可作为所属企业编制环境风险评估报告的组成内容。

6.环境风险评估程序
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按照资料准备、环境风险源现场核查、环境风险识别与分析、环境风险控制水平评估、划定环境风险等级、编制环境风险评估报告六个步骤实施。

7.环境风险等级评估
7.1陆上油气田钻井作业施工过程环境风险评估
7.1.1 适用范围
本部分适用于陆上油气田具有环境敏感受体的钻井和井下作业过程环境风险隐患识别评估。

7.1.2 环境风险源识别
在同一敏感受体范围内的陆上油气田钻井施工和井下作业施工过程。

7.1.3 环境风险物质可能进入风险受体的最大量
按照相似工程条件下曾经发生的钻井或井下作业施工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事故中,进入环境的有害物质最大泄漏量计算,泄漏量分为两类各四种情况:
(1)含油混合液体
1)Q1≤1t;2)1t<Q2≤10t;3)10t<Q3≤100t;4)Q4>100t。

(2)含H2S气体(按H2S质量计)
1)Q1≤1t;2)1t<Q2≤2t;3)2t<Q3≤5t;4)Q4>5t。

7.1.4 环境风险控制水平
采用评分法对陆上油气田钻井和井下作业施工安全生产及设备质量管理、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等指标进行评估汇总,确定风险源环境风险控制水平。

评估指标及分值分别见表7-1-1与表7-1-2。

表7-1-2环境风险控制水平
(1)安全生产及设备质量管理
按照表7-1-3对风险源安全生产及设备质量管理情况进行评估。

表7-1-3 环境风险源安全生产及设备质量管理评估
(3)环境风险控制
按照表7-1-4评估风险源环境风险控制措施。

表7-1-4 风险源环境风险防控措施评估
7.1.5 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判别
根据环境风险受体的重要性和敏感程度,由高到低将企业周边的环境风险受体分为类型1、类型2和类型3,分别为E1、E2和E3。

如果井场周边存在多种类型环境风险受体,则按照重要性和敏感度高的类型计。

环境敏感受体类别见表7-1-5。

表7-1-5 环境风险受体情况划分
7.1.6 环境风险等级评估
根据风险源周边环境风险受体的3种类型,按照环境风险物质可能进入风险受体的最大量(Q)、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矩阵,确定环境风险等级。

风险源周边环境风险受体属于类型1时,按表7-1-6确定环境风险等级。

表7-1-6类型1(E1)——环境风险源分级表
风险源周边环境风险受体属于类型2时,按表7-1-7确定环境风险等级。

风险源周边环境风险受体属于类型3时,按表7-1-8确定环境风险等级。

表7-1-8类型3(E3)——环境风险源分级表
7.2 海(水)上钻井、井下作业施工过程环境风险评估
7.2.1 适用范围
本部分适用于中国石化海(水)上、滩海陆岸(人工岛)钻井及井下作业环境风险源识别评估。

7.2.2 环境风险源识别
一个海(水)上、滩海陆岸(人工岛)钻井及井下作业平台,可作为一个环境风险源。

7.2.3 环境风险物质可能进入风险受体最大量
按照相似工程条件下曾经发生的钻井或井下作业施工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事故中,进入环境的有害物质最大泄漏量计算,泄漏量分为两类各四种情况:
(1)含油混合液体
1)Q1≤1t;2)1t<Q2≤10t;3)10t<Q3≤100t;4)Q4>100t。

(2)含H2S气体(按H2S质量计)
1)Q1≤1t;2)1t<Q2≤2t;3)2t<Q3≤5t;4)Q4>5t。

7.2.4 环境风险控制水平
采用评分法对风险源安全生产及设备质量管理、施工运行控制、
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等指标进行评估汇总,确定环境风险控制水平。

评估指标及分值分别见表7-2-1与表7-2-2。

表7-2-1环境风险控制水平评估指标
(1)安全生产及设备质量管理
安全生产及设备质量管理情况按照表7-2-3进行评估。


2)施工运行控制
按照表7-2-4评估风险源施工运行状况。

表7-2-4风险源施工运行情况评估
(3)环境风险控制
按照表7-2-5评估风险源环境风险控制措施。

7.2.5 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判别
根据环境风险受体的重要性和敏感程度,由高到低将环境风险受体分为类型1、类型2和类型3,分别以E1、E2和E3表示。

表7-2-6海上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类型
7.2.6 环境风险等级评估
根据环境影响后果和风险源环境风险控制水平评估环境风险等级,具体如表7-2-8~表7-2-10所示。

表7-2-8类型1(E1)——环境风险风险源分级表
表7-2-9类型2(E2)——环境风险风险源分级表
表7-2-10类型3(E3)——环境风险风险源分级表
7.3 陆上油气田井场环境风险评估
7.3.1 适用范围
本部分适用于具有环境敏感受体或处于汇水区域内的陆上油气田井场单井拉油、单井拉压缩气环境风险源识别评估(不含进流程的井场)。

7.3.2 环境风险源识别
陆上油气田涉及环境风险物质,具有环境敏感受体或处于汇水区域内的,相对独立的油(气)井场、井组、井群。

7.3.3 环境风险物质最大存在量
(1)单井拉油
将井场采出液最大存在量分为三种情况:1)Q1≤10t;2)10t<Q2≤50t;3)Q3>50t。

(2)单井拉压缩气
将井场压缩天然气最大存在量分为三种情况:1)Q1≤1t;2)1t<Q2≤5t;3)Q3>5t。

7.3.4 环境风险控制水平
采用评分法对陆上油气田井场风险源安全生产及设备质量管理、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等指标进行评估汇总,确定风险源环境风险控制水平。

评估指标及分值分别见表7-3-1与表7-3-2。

表7-3-1 环境风险控制水平评估指标
表7-3-2环境风险控制水平
(1)安全生产及设备质量管理
按照表7-3-3对风险源安全生产及设备质量管理情况进行评估。

(2)环境风险控制
按照表7-3-4评估风险源环境风险控制措施。

表7-3-4 风险源环境风险防控措施评估
7.3.5 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判别
根据环境风险受体的重要性和敏感程度,由高到低将环境风险受体分为类型1、类型2和类型3,分别为E1、E2和E3。

如果井场周边存在多种类型环境风险受体,则按照重要性和敏感度高的类型计。

环境敏感受体类别见表7-3-5。

表7-3-5 环境风险受体情况划分
7.3.6 环境风险等级评估
根据风险源周边环境风险受体的3种类型,按照环境风险物质可能进入风险受体的最大量(Q)、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矩阵,确定环境风险等级。

风险源周边环境风险受体属于类型1时,按表7-3-6确定环境风险等级。

表7-3-6类型1(E1)——环境风险源分级表
风险源周边环境风险受体属于类型2时,按表7-3-7确定环境风险等级。

表7-3-7类型2(E2
)——环境风险源分级表
风险源周边环境风险受体属于类型3时,按表7-3-8确定环境风险等级。

表7-3-8类型3(E3)——环境风险源分级表
7.4海(水)上油气田系统环境风险评估
7.4.1 适用范围
本部分适用于中国石化海(水)上、滩海陆岸油气生产设施(不含油、气、水管线)的环境风险评估。

7.4.2 环境风险源识别
海上油气开发的中心平台、井组平台、单井平台;滩海陆岸油气开发的井台;水上油气开发的井台。

7.4.3 环境风险物质可能进入风险受体最大量
将采出液可能进入环境风险受体最大量分为四种情况:1)Q1≤
1t;2)1t<Q2≤10t;3)10t<Q3≤100t;4)Q4>100t。

7.4.4 环境风险控制水平
采用评分法对风险源生产工艺危险性、安全生产及设备质量管理、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等指标进行评估汇总,确定环境风险控制水平。

评估指标及分值分别见表7-4-1与表7-4-2。

表7-4-1环境风险控制水平评估指标
表7-4-2环境风险控制水平
(1)生产工艺
按照表7-4-3评估风险源生产工艺危险性情况。

(2)安全生产及设备质量管理
安全生产及设备质量管理情况按照表7-4-4进行评估。

表7-4-4 环境风险源安全生产及设备质量管理评估
(3)环境风险控制
按照表7-4-5评估风险源环境风险控制措施。

7.4.5 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判别
根据环境风险受体的重要性和敏感程度,由高到低将环境风险受体分为类型1、类型 2 和类型3,分别以E1、E2 和E3表示。

表7-4-6海上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类型
表7-4-7水上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类型
7.4.6 环境风险等级评估
根据环境影响后果和风险源环境风险控制水平评估环境风险等级,具体如表7-4-8~表7-4-10所示。

表7-4-8类型1(E1)——环境风险风险源分级表
表7-4-9类型2(E2)——环境风险风险源分级表
表7-4-10类型3(E3)——环境风险风险源分级表
7.5站场及炼化装置环境风险评估
7.5.1 适用范围
本部分适用于中国石化油气田联合站、接转站、计量站、集气站、净化站,管道储运站场,炼油、化工企业生产装置,各类油品、化学品、高浓度污水集中储存设施的环境风险识别与等级评估。

7.5.2 环境风险源识别
环境风险源识别应遵循以下原则:
(1)长期或临时生产、加工、使用、储存、转输等涉及环境风险物质的相对独立的一个(套)装置、设施或场所;
(2)炼油、化工企业油品、化学品、高浓度污水集中储存设施的一个罐组作为一个风险源;
(3)管道、储运企业中间站场及所属储罐作为一个风险源。

7.5.3 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
1、装置设施
计算该风险源所涉及的每种环境风险物质的最大存在总量(如存在总量呈动态变化,则按公历年度内某一天最大存在总量计算)与其临界量的比值R:
(1)当风险源只涉及一种环境风险物质时,该物质的总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即为R;
(2)风险源存在多种环境风险物质时,则按下式计算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R:
R=q1/Q1 + q2/Q2 +……+ q n/Q n
式中:q1, q2,..., q n——每种环境风险物质的最大存在量,t;
Q1, Q2,..., Q n——每种环境风险物质的临界量,t。

根据R值计算结果划分为:①R<1;②1≤R<10;③10≤R<100;④R≥100四种情况,分别以R0、R1、R2和R3表示。

2、罐组
(1)当罐组内只涉及一种环境风险物质时,罐组内最大储罐环境风险物质存在量与其临界量比值为R;
(2)当罐组内涉及多种环境风险物质时,分别计算每种物质最大储罐存在量与其临界量比值,取最大R计算;
根据R值计算结果划分为:①R<1;②1≤R<10;③10≤R<100;④R≥100四种情况,分别以R0、R1、R2和R3表示。

7.5.4环境风险控制水平
采用评分法对风险源生产工艺危险性、安全生产及设备质量管理、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等指标进行评估汇总,确定风险源环境风险控制水平。

评估指标及分值分别见表7-5-1与表7-5-2。

表7-5-1环境风险控制水平评估指标
表7-5-2环境风险控制水平
(1)生产工艺危险性
按照表7-5-3评估风险源生产工艺危险性情况。

表7-5-3 环境风险源生产工艺危险性评估
(2)安全生产及设备质量管理
按照表7-5-4对风险源安全生产控制情况进行评估。

表7-5-4 环境风险源安全生产及设备质量管理评估
(3)环境风险控制
按照表7-5-5评估风险源环境风险控制措施。

表7-5-5 风险源环境风险防控措施评估
7.5.5 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判别
根据环境风险受体的重要性和敏感程度,由高到低将风险源周边的环境风险受体分为类型1、类型2和类型3,分别为E1、E2和E3,具体如表7-5-6所示。

如果风险源周边存在多种类型的环境风险受体,则按照重要性和敏感度高的类型计。

7.5.6 环境风险等级评估
根据风险源周边环境风险受体的3种类型,按照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R)、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矩阵,确定环境风险等级。

风险源周边环境风险受体属于类型1时,按表7-5-7确定环境风险等级。

表7-5-7 类型1(E1)——环境风险源分级表
风险源周边环境风险受体属于类型2时,按7-5-8确定环境风险等级。

表7-5-8 类型2(E2)——环境风险源分级表
风险源周边环境风险受体属于类型3时,按表7-5-9确定环境风
险等级。

表7-5-9 类型3(E3)——环境风险源分级表
7.6加油加气站环境风险评估
7.6.1 适用范围
本部分适用于中国石化所属销售企业加油(气)站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

7.6.2 环境风险源识别
一个加油(气)站可作为一个环境风险源。

7.6.3 环境风险物质最大可能泄漏量
(1)陆上加油加气站
将陆上加油加气站根据总容积或单罐容积可分为三级、二级和一级,分别用Q1、Q2和Q3表示。

具体分级标准参照《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 50156-2012)。

(2)水上加油站
计算风险源涉及油品最大可能泄漏量(考虑最大油舱容量),将最大可能泄漏量分为:①Q<50t,②50t≤Q<100t,③Q≥100t三种情况,并分别以Q1、Q2和Q3表示。

7.6.4环境风险控制水平
采用评分法对风险源安全生产及设备质量管理、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等指标进行评估汇总,确定风险源环境风险控制水平。

评估指标及
分值分别见表7-6-1与表7-6-2。

表7-6-1环境风险控制水平评估指标
表7-6-2环境风险控制水平
(1)安全生产及设备质量管理
按照表7-6-3对风险源安全生产及设备质量管理情况进行评估。

(2)环境风险控制
按照表7-6-4评估风险源环境风险控制措施。

表7-6-4风险源环境风险防控措施评估
7.6.5 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判别
根据环境风险受体的重要性和敏感程度,由高到低将风险源周边的环境风险受体分为类型1、类型2和类型3,分别为E1、E2和E3。

如果风险源周边存在多种类型的环境风险受体,则按照重要性和敏感度高的类型计。

表7-6-5风险源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划分
7.6.6 环境风险等级评估
根据风险源周边环境风险受体的3种类型,按照环境风险物质最大可能泄漏量Q、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矩阵,确定环境风险等级。

风险源周边环境风险受体属于类型1时,按表7-6-6确定环境风险等级。

风险源周边环境风险受体属于类型2时,按表7-6-7确定环境风险等级。

表7-6-7类型2(E2)——环境风险源分级表
风险源周边环境风险受体属于类型3时,按表7-6-8确定环境风险等级。

7.7陆域管道环境风险评估
7.7.1 适用范围
本部分适用于中国石化陆上油气长输管道,油气田集输管道,以及炼油、化工企业厂际管道的环境风险识别与等级评估。

7.7.2 环境风险源识别
环境风险源识别应遵循以下原则:
(1)相邻两个切断阀之间的管道作为一个风险源。

(2)相对独立区域内,可以紧急关断的一条或多条油气集输管道可作为一个风险源;
(3)近年来,多次发生第三方损坏的管段(事故地段),作为重
点环境风险因素(类型)进行识别。

7.7.3 环境风险物质数量/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
(1)油品输送管道
计算风险源涉及油品最大可能泄漏量(考虑紧急关断阀门之前的泄漏量与关闭之后的可能泄漏量),将最大可能泄漏量分为:①q i<1t,②1t≤q i<10t,③10t≤q i<100t,④q i≥100t四种情况,并分别以Q1、Q2、Q3和Q4表示。

(2)天然气及化学品输送管道
计算风险源涉及环境风险物质最大可能泄漏量q i(考虑紧急关断阀门之前的泄漏量与关闭之后的可能泄漏量)与临界量Q i比值R,将R值分为:①R<1;②1≤R<10;③10≤R<100;④R≥100四种情况,并分别以R0、R1、R2和R3表示。

采用管廊输送时,分别计算每根管道最大存在总量q i与临界量Q i比值,取R值最大的作为该管廊风险源的R值参与评估。

7.7.4环境风险控制水平
采用评分法对风险源安全生产控制、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等指标进行评估汇总,确定环境风险控制水平。

评估指标及分值分别见表7-7-
1。

表7-7-1环境风险控制水平评估指标
表7-7-2环境风险控制水平
(1)安全生产及设备质量管理
对风险源消防安全、危险化学品管理等涉及安全生产的情况按照表7-7-3进行评估。

(2)环境风险控制
按照表7-7-4评估管道环境风险控制措施。

表7-7-4环境风险防控措施评估
7.7.5 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判别
根据环境风险受体的重要性和敏感程度,由高到低将风险源周边可能受影响的环境风险受体分为类型1、类型2和类型3,分别为E1、E2和E3,具体如表7-7-5所示。

如果风险源周边存在多种类型的环境风险受体,则按照重要性和敏感度高的类型计。

表7-7-5 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划分
7.7.6 环境风险等级评估
根据风险源周边环境风险受体3种类型,按照环境风险物质数量Q/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R 、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 矩阵,确定环境风险等级。

风险源周边环境风险受体属于类型1时,按表7-7-6确定环境风险等级。

风险源周边环境风险受体属于类型2时,按表7-7-7确定环境风险等级。

表7-7-7类型2
(E2)——环境风险源分级表
风险源周边环境风险受体属于类型3时,按表7-7-8确定环境风险等级。

表7-7-8类型3(E3)——环境风险源分级表
7.8海底管道环境风险评估
7.8.1 适用范围
本部分指南适用于中国石化海底管道环境风险评估。

7.8.2 环境风险源识别
海底输送管道具有截断功能设备的之间的管段作为一个风险源。

7.8.3 环境风险物质可能进入风险受体最大量
将环境风险物质可能进入环境风险受体最大量分为四种情况:1)Q1≤1t;2)1t<Q2≤10t;3)10t<Q3≤100t;4)Q4>100t。

7.8.4 环境风险控制水平
采用评分法对管道安全生产及设备质量管理、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等指标进行评估汇总,确定管道环境风险控制水平。

评估指标及分值分别见表7-8-1与表7-8-2。

表7-8-1环境风险控制水平评估指标
表7-8-2 环境风险控制水平
(1)安全生产及设备质量管理
对管道安全生产和设备设施质量控制的情况按照表7-8-3进行评
估。

表7-8-3 环境风险源安全生产及设备质量管理评估
(2)环境风险控制
按照表7-8-4评估风险源环境风险控制措施。

表7-8-4 风险源环境风险防控措施评估
7.8.5 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判别
根据环境风险受体的重要性和敏感程度,由高到低将风险源周边的环境风险受体分为类型1、类型2和类型3,分别为E1、E2和E3,具体如表7-8-5所示。

如果风险源周边存在多种类型的水环境风险受体,则按照重要性和敏感度高的类型计。

表7-8-5 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划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