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学业评价体系改革方案
n+1学业评价改革典型案例
n+1学业评价改革典型案例
N+1学业评价改革典型案例是指在教育评价体系中,突破传统的单一学业成绩评价,采用更多元、全面的方法衡量学生的学术和综合素质。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案例:
1. 浙江省第三批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其中包括了52个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如能力导向的实习教学多元评价体系构建、立德树人课程思政质量多元评价体系构建等。
这些案例突出职业能力导向的发展性多元评价,强调过程评价,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能力评价证明。
2. 教育质量四维评价:温州市教育评估院提出的“教育质量四维评价”体系,从四个方面全面评价教育质量: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和社会评价。
这一体系旨在推动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
3. 五权下放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绍兴市教育局在中小学实施“五权下放”改革,包括招生权、课程设置权、教学方法权、教师评价权和学生评价权。
这一改革旨在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4. 构建校本化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绍兴市诸暨市牌头镇中心小学建立了一套校本化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从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劳动成果等多个方面评价学生的劳动教育成效。
这一体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5. 强调创新精神、突出创新能力:浙江大学等高校在评价体系中强调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探索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教育模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这些典型案例均体现了教育评价改革的趋势:从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转变,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这些改革举措对于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三学三创三评”活动实施方案
2024年“三学三创三评”活动实施方案三学三创三评是指全面推行学习型、创新型、评价型的活动。
其目的是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 培养创新能力, 推动教育改革发展。
下面是2024年“三学三创三评”活动的实施方案, 共____字。
一、活动背景和目标____年, 教育部提出了“三学三创三评”活动, 通过学习、创造和评价三个环节, 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经过三年的实施,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024年, 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三学三创三评”活动, 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
活动目标:1.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勇于创新和探索;3.建立科学、公正的评价机制,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创新成果。
二、活动主要内容和形式1.学习环节学习环节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
我们将通过以下方式实施学习环节:(1)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 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学习水平, 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 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2)开展课外学习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科技创新项目等课外学习活动, 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3)推行课程创新:引入跨学科教学、项目制学习等创新方法,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4)建立学习记录和反思机制: 学生每学期需建立自己的学习记录和反思, 记录学习过程、收获和不足, 借此反思优化学习方法和策略。
2.创造环节创造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我们将通过以下方式实施创造环节:(1)开展科研实践活动: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 进行科学实验和研究,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2)支持创新创业项目: 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平台和资源, 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 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3)组织创新竞赛: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创新竞赛, 如科技创新、机器人比赛等, 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4)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企业、社会团体等,了解社会实践, 并鼓励学生开展社会实践项目。
学业水平评语及评价方案
学业水平评语及评价方案评价学业水平是衡量学生学术能力和学习成就的关键指标之一、学业水平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准确、客观的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学习方法和提升学习成绩。
以下是一个评价学业水平的方案。
一、学业水平评价内容:1.学术能力评价:包括学生在各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可以通过学科考试、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来评估学生的学术能力。
2.学习态度评价:体现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可以考察学生的学习计划制定情况、学习时间的合理利用、对学习任务的紧迫感和责任心等。
3.学习方法评价:考察学生是否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如笔记整理、归纳总结、问题思考和解决能力等。
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笔记、提问和答疑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方法。
4.协作与合作评价:体现学生在小组合作、团队项目中的表现,如沟通协调能力、团队精神、领导才能等。
可以通过学生在小组作业、项目中的角色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协作与合作能力。
二、学业水平评价方法:1.定期考试:以学科知识为基准,通过定期的考试评估学生的学术能力和学习成绩。
可以采用综合、客观、主观题型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科知识和能力。
2.作业评价:通过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可以设置不同难度和形式的作业,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分和反馈。
3.实验报告评价:对实验课程中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价,考察学生的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能力。
可以通过对实验报告的评分和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实验技巧和科学写作能力。
4.学习档案评价: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记录学生的学习计划、学习笔记、课堂提问和答疑情况等。
通过对学习档案的审核和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
5.小组合作评价:对学生在小组作业、团队项目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考察学生的沟通、协调和领导能力。
可以采用评分表或评估表的形式,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角色扮演和贡献度。
清华学业评价:百分制变等级制
清华学业评价:百分制变等级制——避免过度竞争降低对结果关注度清华大学今天上午正式公布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业评价体系”方案,将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新的学业评价体系。
从2015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开始,清华大学学生正式成绩单中的成绩记录将以等级制形式呈现,百分制将成为历史。
清华大学副教务长郑力表示,新的学业评价体系,不是简单地以等级制代替百分制,“我们希望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自主地学习,而不是为了分数而被动学习。
我们不希望学生为了追求几分的提高而浪费精力,应该把这些精力放在更多感兴趣和有意义的事情上。
”郑力认为,从百分制变为等级制只是评价改革比较表层的表现。
等级制好处在于计分较模糊,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师生对结果的关注度,避免过度竞争。
清华大学这项改革历经5年,通过多层次对不同学科、不同课类的教师和学生访谈,对近20所国内外著名大学的评分和评价体系进行调研,最终形成改革方案。
根据新方案,依据考核方式的不同,学生课程成绩以A+、A、A-、B+、B、B-、C+、C、C-、D+、D、F形式记载,其中获得A+的人数不超过该课程修读总人数的5%;或者以P(通过)、F(未通过)形成记载。
针对同一课堂,尽管任课教师可任选等级制或百分制记载课程成绩并录入教务系统,但若为百分制形式,系统自动会将百分制转换为等级制。
等级制评价体系,学校只给出参考标准,自主权完全交给院系和教师,他们可根据课程目标设定登记评价细则。
“我们把核心的权利交给院系和老师,交给学术权利,学校行政部门只起到监督的作用。
如果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有异议,学校行政部门会请老师给出解释和说明,不作最终判断。
最终由院系的教学委员会作出裁决。
”郑力说。
同时,改革方案还允许学生在部分课程上自由选择等级制或者通过制。
这些课程包含专业必修课、通识核心课之外的其他课程,院系根据专业要求制定规则。
方案规定,在引入等级制成绩后,百分制成绩将作为内部原始成绩供学生本人查阅;而由百分制成绩自动转换得到的等级制成绩将作为官方正式成绩供外部使用。
“破五唯”背景下研究生学业水平多元化评价
“破五唯”背景下研究生学业水平多元化评价作者:徐雪松张永贤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24年第12期[摘要]研究生学业水平评价是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书和育人都具有较强的诊断性、导向性。
就研究生学业水平多元化评价体系进行了探讨,通过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克服过去研究生学业评价中“重学术、轻育人”,“重数量、轻质量”,“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既有利于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发展;也可以为教学与管理提供反馈,推动教学和管理的改革与进步。
[关键词]研究生;学业水平;多元化评价[基金项目] 2021年度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破五唯’视野下工科研究生学业评价研究”(JXYJG-2021-112)[作者简介]徐雪松(1970—),男,江西德兴人,博士,华东交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机器人控制领域、研究生培养与管理研究;张永贤(1975—),男,山西临汾人,硕士,华东交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研究生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4)12-0013-04 [收稿日期] 2023-02-20引言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高校深化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發展”,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
为破除“五唯”顽瘴痼疾,不少研究生培养单位对建立新的教育评价体系进行了探索[1-3]。
例如:清华大学历经一年多的研讨,于2019年发布了《清华大学关于完善学术评价制度的若干意见》,提出“研究制定符合学科特点的分类评价制度”“完善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价标准”“完善大学生荣誉奖励体系”“完善学术诚信教育和惩戒制度”等“七大任务”,为其他院校提供了较好的借鉴。
清华绩点算法
清华绩点算法简介绩点是大学教育中的一种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方法,它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成绩表现。
清华大学作为中国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也采用了自己独特的绩点算法来评估学生的学业成绩。
清华大学绩点计算方法清华大学的绩点计算方法相对复杂,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成绩转换为百分制首先,将每门课程的原始成绩转换为百分制。
清华大学采用4.0为满分制,其中90分以上为优秀(A),80-89分为良好(B),70-79分为中等(C),60-69分为及格(D),60分以下为不及格(F)。
2. 加权平均计算总成绩将每门课程的百分制成绩乘以该课程对应学分数,得到加权后的成绩。
然后将所有课程加权后的成绩相加,得到总加权成绩。
3. 计算总学分将所有课程的学分数相加,得到总学分。
4. 计算绩点根据总加权成绩和总学分,计算出最终的绩点。
清华大学的绩点计算公式如下:绩点 = 总加权成绩 / 总学分绩点等级和评价标准清华大学根据学生的绩点水平,对其进行等级评价。
以下是清华大学常用的等级评价标准:•绩点4.0以上为优秀•绩点3.7-3.9为良好•绩点3.3-3.6为中等•绩点2.7-3.2为及格•绩点2.0-2.6为不及格特殊情况和特殊处理重修课程处理如果学生在某门课程不及格,但选择了重修该课程并通过了,那么该门课程的原始成绩将被替换为重修后的成绩,并重新计算加权平均。
选修课程处理对于选修课程,其成绩在计算总加权成绩时不会被纳入考虑范围。
但是选修课程的学分数会被计入总学分。
免听免考处理如果学生通过了免听或免考申请,那么该门课程的学分数不会被计入总学分,也不会参与绩点计算。
退选课程处理如果学生在选课期间退选了某门课程,那么该门课程的学分数不会被计入总学分,也不会参与绩点计算。
绩点的影响和作用绩点在清华大学的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标准,也是评判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奖励机制:清华大学设立了一系列奖励机制,如奖学金、荣誉称号等。
评价改革总体实施方案
评价改革总体实施方案评价改革总体实施方案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对于教育改革的推进和学生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评价改革的总体实施方案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价,包括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标准等。
在评价改革总体实施方案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性发展,注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促进教育公平和个性化发展。
首先,评价改革总体实施方案需要关注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传统的考试评价主要以笔试为主,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因此,在评价改革总体实施方案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包括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同时,评价内容还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特长,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
其次,评价改革总体实施方案需要创新评价方式。
除了传统的笔试评价外,还应该引入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如开放性题目、实践操作、课堂表现等。
这样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评价方式的创新也需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的应用,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进行评价,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此外,评价改革总体实施方案还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应该既考虑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兼顾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
评价标准的建立需要充分调研和论证,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和等级划分。
同时,评价标准还应该注重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对接,促进评价和教学的有机结合。
综上所述,评价改革总体实施方案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评价改革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评价改革的实施中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的持续改善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信通过评价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完善,我国的教育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清华大学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方案
清华大学双创示范基地工作方案2016年6月清华大学双创示范基地工作方案根据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等文件精神,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创业模式和机制,结合清华大学实际,整合全校创新创业资源,全方位推动“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条件清华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有着优良传统。
上世纪80年代起学校组织了“挑战杯”等科技赛事,上世纪90年代初学校成立清华科技园。
1997年清华大学成立学生创业协会,1998年清华大学在全亚洲首次发起举办了创业计划大赛,随后该项比赛发展成为全国性赛事。
同年清华大学在国内首次开设MBA创新创业管理方向的教育课程。
1999年清华科技园成立了启迪孵化器。
2003年起清华大学开始系统建设创业课程,2010年清华大学在全国率先开始举办公益创业实践赛,将创业与公益相结合,用商业化手段运营公益项目,该项赛事也已经推广至全国。
2015年5月4日青年节之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回信清华大学学生创客,勉励他们丰富创客文化、播撒创客的种子。
2015年6月11日,由清华大学发起的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迈上新的台阶。
1.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清华大学一直引领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长期以来,以不同形式、层面和角度形成了较为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生态系统。
目前学校已经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设相关课程,实施创新创业教育。
首先是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通识化,2015年面向全校开设了2学分的通识课程《创业导引》,邀请了20余位创业名家为学生授课。
同时,作为清华教改重点举措之一,学校正在大力推进的培养方案改革突出强调了授课内容注重创新、授课方法注重互动、培养方案管理注重灵活。
学校重点建设了《跨学科系统集成设计挑战》等15门挑战性学习示范课,围绕当前全球性挑战问题进行课程设计并采用小班授课,师生密切互动引导学生“做中学”,突出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成为学校创新教学模式的先行和示范。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体系的国际比较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n Student Assessment System in Basic Education
作者: 康叶钦[1] 李曼丽[2] 李越[2]
作者机构: [1]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天行教育研究中心,北京100084 [2]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北京100084
出版物刊名: 外国中小学教育
页码: 42-47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5期
主题词: 学业成就 评价体系 基础教育 教育质量监测
摘要:近年来,在世界教育改革强调教育问责和国际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影响下,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高度重视基础教育质量,并通过组织全国性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来实施监测。
本文基于已有研究成果,以比较的视角,探讨了21世纪以来新一轮全国性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兴起的背景、评价标准、实施状况、评价结果的报告与利用等,旨在为我国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提供借鉴。
学教评一体化
学教评一体化1. 背景学校教育是社会稳定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学校的办学水平是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
然而,当前的学教评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评估方式单一、评估内容不够全面等。
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需要对当前的学教评工作进行深入的改革与创新。
2. 目标本次学教评一体化的改革旨在:•打破学、教、评各自独立的状态,实现学教评的一体化;•建立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的学教评制度和评价机制;•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
3. 措施3.1 学教评指标体系的设计为了实现学教评指标的一体化,需要对学、教、评指标进行整合和优化,设计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指标体系。
具体设计原则如下:•覆盖面广:涵盖学生、教师、管理、课程等方面;•可操作性强:指标的落实应具有可操作性,方便学校实际操作;•易于评价:指标的评价应具有客观性、准确性、公正性,便于评价者进行评价。
3.2 学教评数据收集和分析对于学教评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需要运用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技术,挖掘数据中蕴含的价值。
具体措施如下:•建立学教评数据中心,负责学教评数据的收集、存储和管理;•运用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将分析结果及时反馈给学校和相关部门,为学校教育决策提供参考。
3.3 学教评结果的应用学教评结果应用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教学改进方案:根据学教评结果,制定教学改进方案,优化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奖励机制:为教师和学生进行奖励,激励更多的人投入到学校教育工作中;•监管机制:根据学教评结果,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对学校教育质量进行监管。
4. 实施方案4.1 学教评一体化工作的组织架构学教评一体化的工作组织架构如下:•领导小组:负责整个学教评一体化工作的统筹和协调;•工作组:负责学教评指标体系的设计、学教评数据收集和分析等具体工作;•学校自查组:负责根据学教评要求,对学校进行自查和整改;•评估组:根据学教评指标体系,对学校进行专项评估。
清华大学试水学分绩等级制
清华大学试水学分绩等级制作者:暂无来源:《民生周刊》 2015年第11期不能再像以前一样简单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了解到在职业中如何进行价值判断。
《民生周刊》记者刘燕交“终于能任性地选课了,再也不用为了追求成绩的高低,选一些自己不合适、不需要、不喜欢但是要求比较简单、分数很高的水课了。
”知道学分绩改革的消息后,清华大学2014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系的学生段光说。
除了“学术大牛”、知名教授的经典课程外,几乎每个学校,都会流传着一本“水课大全”——容易修、管得松、给分高的课程。
为了刷到一个好看的学分绩,考前刷题、过度答题、不敢选有挑战的课程等,这成为当下大学校园里的“常态”,清华大学学分绩制度的改革将有望使这一“常态”得到改变。
5月15日,清华大学公布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业评价体系”方案,全面改革现有学业评价体系——从2015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新生起,清华学生的成绩单上,将看不到百分制的分数,而是根据考核方式的不同,以A、A-、B+、B、B-、C+、C、C-、D+、D等形式记录,其中获A和A-的人数不超过该课程修读总人数的20%(如有特殊情况,任课教师需要向教学主管部门提交情况说明);或者以P(通过)、F(未通过)形式记录。
学生:淡化分数差别由来已久的百分制计分会引导学生分分计较,每分必究,加剧学生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学习观。
而等级制则一定程度淡化分数概念,引导学生不必过分关注自己的分数高低,重在培养自己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学术志趣的养成和多样化的成长。
清华大学副教务长郑力表示,学校将全面改革现有的学业评价体系,不是简单地以等级制代替百分制。
“我们希望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自主地学习,而不是为了分数被动学习。
我们不希望学生为了追求几分的提高而浪费精力,应该把这些精力放在更多感兴趣和有意义的事情上。
”郑力说。
大学中,很重要的是训练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比如自主学习、适应社会的能力。
大学是一个宝贵的“半社会”,它既不完全社会化,也跟中学不一样。
北京大学校庆校长致辞
北京大学校庆校长致辞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四月的清华园,阳光明媚,春和景明,清华大学迎来了105岁的生日。
我谨代表学校向海内外广大校友和全体师生员工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向多年来关心支持我校发展的各界人士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过去一年,清华大学全面推进综合改革,办学质量不断提升,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学校党的建设和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人事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是是建设一支与世界一流大学相对应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是综合改革的难点和重点。
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方案的制定工作已按时完成,38个院系的人事制度改革全部启动,吸引优秀人才、促进人才成长的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教学和学术并重、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的文化氛围日趋浓厚。
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出创新举措。
开展学业评价体系改革,将百分制改为相对等级制。
成立教学委员会,致力于推动教育教学创新。
大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我校学生超算团队第一次包揽了三大国际超算赛事冠军;倡议成立了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创立了跨院系交叉的技术创新创业辅修专业。
向20某某级本科新生赠书,实施学生深度阅读计划。
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扎实推进。
召开第17次科研工作讨论会,出台《清华大学关于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正式启动。
加强学科交叉,成立交叉学科学位工作委员会,建立校内教师跨院系兼职制度。
瞄准国家战略需求,积极推进高温气冷堆、燃气轮机、未来网络、转化医学、地球数值模拟器等重大项目。
成立药学院,进一步完善生命医学学科布局。
启动长城工程科技会议,成立中国工程科技创新联盟,主动服务国家工程科技战略。
启动“人文清华”讲坛,构建新的人文公共空间,打造清华新人文格局。
学科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19项优秀科技成果获得20某某年度国家科技奖。
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燃料元件完成堆内辐照试验入选中国十大核科技进展。
清华大学学业评价体系改革方案.pdf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业评价体系”改革方案在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为形成学生全面发展反馈机制和个性化发展支持机制,建立尊重志趣、激发自信的多样化评价方式,经过前期的多方调研和在第24次教育工作讨论会期间多轮的研讨,经“学业评价体系改革”专家工作组的讨论、审定,形成“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业评价体系”改革方案。
一、清华大学本科生学业评价的现状分析近几年来,我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座谈、专家讨论会等方式,对清华在校本科生进行了学情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清华本科生存在着严重的“GPA导向的学业成就观”,具体体现在学生缺乏学习的内在动机,学习的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强烈,出现了诸如盲目追求分数、考前“刷题”、过度答题、刷“水课”、丧失学习意义感、缺乏学术志向等现象,损害了大学教育的内在价值和质量。
教师访谈反映出不少教师对学业评价功能的认识较为单一,对评价策略和方法的了解有限。
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过度强调评价的选拔功能和管理功能,忽略了评价的教育功能和发展功能;二是虽然使用了平时表现加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的综合性评价方式,也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等考核方式,但针对学生在评价中出现的学习态度、思想问题,教师缺乏及时、深入的反馈,没有围绕评价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三是在评价内容上较为单一,以知识的考核为主,缺乏对创新、合作、沟通等能力和素质的考核。
从对近20年来清华学生成绩的统计分析来看,清华存在明显的“分数膨胀”现象,即教师出于学生评教、生源竞争等压力,给学生评定的成绩可能超出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增长。
数据显示,各类型课程的平均学分绩和高分段学生人数皆逐年增长,平均学分绩从1994年的81上升到2014年的86,85分以上人数比例从1994年的19%上升到2014年的62%。
分数虚高可能在一定时间内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但长期来看,却是以牺牲学术志趣、损害学生对学习和学术本真意义的认识为代价的。
北京2024高考改革最新方案
北京2024高考改革最新方案高考改革是中国教育系统的一项重要改革,旨在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减少对分数的过度依赖。
为此,北京市教育局提出了一系列关于____年高考改革的最新方案。
以下是该方案的详细内容:一、综合素质评价与智能测试并行1. 继续实行高考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取消单一的高考分数制度。
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评价系统,考虑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科外的综合素质等综合因素。
同时,学生还需要参加智能测试,评估学生的综合智力和创新能力。
2. 综合素质评价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个层次。
定性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科兴趣和学科智能,通过学校推荐、社团活动、实践实习等方式进行评价。
定量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包括学科成绩、学业竞赛、科研成果等。
3. 智能测试将采用先进的测评技术和工具,全面评估学生的智力水平、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测试内容包括语言表达、逻辑思维、数学推理、创造性思维等。
二、选科赋能,拓宽学业发展空间1. 高中阶段实行选科制度,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和发展方向,在一定的限制范围内自主选择学科。
学生可选择主要学科和选修学科,主要学科为必修学科,选修学科为选修学科。
2. 主要学科的考试内容将更加贴近实际应用和社会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选修学科的考试内容则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培养。
3. 学校将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选课资源,包括学科课程、科研实践、社团活动以及实习实践等。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业发展。
三、多元录取,促进教育公平1. 引入多元录取方式,综合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和智能测试成绩,同时也考虑学校升学指标和招生计划。
录取过程将更加灵活、公正,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生的潜力。
2. 学校将建立招生指导机构,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潜力提供相关咨询和指导,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升学计划,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和选择适合的学校和专业。
清华强基综合分和标准分
清华强基综合分和标准分清华大学作为中国最顶尖的高等学府之一,自创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培养优秀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而清华强基综合分和标准分两个指标,则是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会一步一步地解答这两个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清华强基综合分。
强基综合分是清华大学研招办根据考生在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的成绩以及相关的学业考核情况,综合评定的一个分数。
这个分数主要用于筛选和选拔具备较强综合素质的研究生候选人。
强基综合分是清华大学独有的评分体系,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学业成绩评定分和学科竞赛奖励加分。
学业成绩评定分主要是根据考生在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的成绩计算得出的。
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一项全国性的考试,包括数学、外语、专业综合等科目。
考生在考试中的成绩直接影响到强基综合分的高低。
一般来说,成绩越高,综合分数也就越高。
而学科竞赛奖励加分则是针对在全国学科竞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而设立的。
清华大学非常重视学科竞赛的成绩,对于在全国性的学科竞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的考生,会分别给予相应的加分。
这种加分主要是鼓励考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提高自身的学科水平和能力。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清华标准分。
标准分是国际上常用的一种标准化评分方法,用于将不同考试的分数进行统一对比。
清华大学引入标准分制度,是为了公正、科学地评价考生的综合能力。
清华的标准分制度采用了T分数和Z分数两种方式。
T分数是根据考生的成绩与全体考生的成绩相对比计算得出的。
T分数的计算方法是:将考生的原始分转化为原始T分,然后再转化为标准T分。
原始T分是将考生的原始分和全体考生的原始分进行比较,得出一个相对的分数;标准T分是根据原始T分和全体考生的均值和标准差计算得出的。
Z分数是根据考生的成绩与全体考生的成绩的离散程度相对比计算得出的。
Z分数的计算方法是:将考生的原始分转化为原始Z分,然后再转化为标准Z分。
原始Z分是将考生的原始分和全体考生的平均值进行比较,得出一个相对的分数;标准Z分是根据原始Z分和全体考生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计算得出的。
我国“双一流”大学平均学分绩点(GPA)制度调查与反思——基于内容分析法
2021年第4期高教探索Higher Education Exploration我国“双一流”大学平均学分绩点(GPA)制度调查与反思——基于内容分析法曹文振王涛利摘要:在“双一流”建设目标指引下,我国高等教育迈向国际化,源于欧美国家的平均学分绩点(GPA)成为大学生学业评价的新制度并出现了“分数膨胀”(Grade Inflation)现象,但强调微观层面个体利己主义的过往研究视角或许掩盖了背后的结构性制度困境。
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双一流”建设高校成绩评价制度的关键要素开展编码与分析,发现“双一流”高校的学生成绩评价制度存在明显差异,GPA生产过程有着清晰的制度线索,“分数膨胀”不仅是个体行为的结果,更是制度逻辑的产物。
基于此,研究提出GPA 转换体系应有合理敏感度,突出其作为分级评价与原始分的不同作用;建立具有可比性的GPA制度框架,增强其在跨校评价中的作用;优化GPA评价结果的理性分布,兼顾教师享有的评价自主权;改进GPA评价制度的整体公平性,为学习困难学生留下“容错”空间。
关键词:平均学分绩点;GPA;“双一流”建设高校;成绩评价制度;大学生;学业表现一、研究缘起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制度经历了从不完备到逐渐完善,乃至体系化的过程。
自2005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提出“考核和成绩评定方式,由学校规定”[1]以后,政府对高校的控制权开始下放,高校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评定的自主权逐渐扩大,学分制改革的进程不断加快。
在2017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目标以后,中国大学成绩评价体系逐渐与欧美高校并轨,作为舶来品的平均学分绩点(Grade Point Average,简称GPA)成为愈发盛行的学习质量评价指标。
在学生评奖评优、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海外升学等特定情景下,原始分数发挥的作用被削弱,GPA的地位愈加突出,俨然成为了成绩评价的代名词;在就业市场中,GPA也是有吸引力的衡量依据[2]。
学生学业水平评估方案
学生学业水平评估方案近年来,学生的学业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业水平,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始使用学生学业水平评估方案。
本文将探讨学生学业水平评估方案的意义、方法和改进措施。
一、方案的意义学生学业水平评估方案是评估学生在不同学科和领域的学习成果的工具。
它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水平,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促进其全面发展。
同时,方案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反馈和指导,指导教育改革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二、评估方法学生学业水平评估方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其中常见的方法包括考试、作业、课堂观察、学习记录等。
同时,还可以结合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如学习态度、创新能力、协作精神等,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
三、评估范围学生学业水平评估方案应涵盖学生在不同学科和领域的学习成果。
除了基础学科如语文、数学、英语等外,还应包括艺术、体育、实践技能等领域的评估,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四、评估标准学生学业水平评估方案应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
这些评估标准应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标准可以参考国家、区域以及学校制定的教育标准,也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五、评估结果的应用评估结果应用于提供学生学习支持和指导。
学校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提供针对性的学习资源和辅导服务,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评估结果也可作为教育决策的重要参考,用于确定教学改进措施、优化教学资源配置等。
六、评估方案的改进为了不断改进学生学业水平评估方案,教育机构和学校应定期进行方案评估和优化。
可以组织专家评估、教学研讨会和学生参与的座谈会等活动,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在评估过程中,还可以探索采用新的评估方法和技术,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七、家校合作学生学业水平评估方案需要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
学校可以定期向家长通报学生的评估结果,并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建议。
清华新生成绩单分“ABCD”等12级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清华新生成绩单分“ABCD”等12级从2015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新生起,清华大学学生的正式成绩单上,将看不到百分制的分数,而以A、B、C、D等12档等级代替。
据悉,经5年全面调研,清华大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业评价体系”方案经校务委员会核准通过,5月15日正式公布。
学生每学期可申请一科,成绩只算是否通过清华大学副教务长、教务处处长郑力介绍,改革后,清华学生的课程成绩将以“A+、A、A-、B+、B、B-、C+、C、C-、D+、D、F”的形式记载。
其中,A+为“荣誉”性质,满足清华“学霸”们的希望,但与A的绩点同为4.0,F为不及格,未限制人数比例。
任课老师如仍给出百分制形式的成绩,系统会根据对应规则,自动将成绩转换为等级制。
学生仍可查到教师给出的课程原始成绩,但这个成绩不对任何第三方公示。
每学期,学生还可在选课时,申请将专业必修课、通识核心课以外的一门课程成绩,改为以P(通过)、F(不通过)形式记载。
但须在选课时由本人提出申请,不能更改,“不能感觉自己没学好到临考试前才申请,这门课的成绩也不计入GPA(平均学分绩点)中。
”郑力说。
院系可“量身定制”不同种类学分绩推研、评奖过程中,除全校统一计算的“必修课学分绩”、“必修限选课学分绩”和“全部课程学分绩”外,清华将允许各院系根据实际需求,向注册中心提交所需的学生学分绩种类。
例如,院系推研时特别看重学生的数学类成绩,则可向注册中心提交计算“数学类课程学分绩”的要求。
在推研过程中,还将不提供逐次排名的名单,而只提供前10%、20%、40%、80%等段位的名单,郑力称,各院系将通过面试等手段,加强对学生科研潜力、素质等方面的考察。
提案人:可淡化同学对分数关注度郑力透露,最终方案也吸纳了清华本科生课程咨询委员会提交提案的建议。
作为提案人之一,清华2014级本科生任子禹解释,实行百分制时,清华学生中有“刷学分绩”的传统,不少同学还会在选课前打探,专门选报容易拿高分的“水课”,而不是依据自己兴趣选课。
强基计划对学生评价的改革
强基计划对学生评价的改革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点项目是强基计划。
该计划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才。
然而,强基计划的实施不仅仅涉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还包括学生评价体系的创新和改革。
本文将探讨强基计划对学生评价的改革。
一、评价体系的变革强基计划试图引领学生评价体系的变革,从传统的以分数为核心的评价方式转变为以素质为导向的评价方式。
传统的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成绩和知识掌握情况,忽略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而强基计划要求评价体系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和潜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强基计划的影响下,学生评价体系开始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发展,评价内容逐渐多元化。
除了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外,还包括对学生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评价方式也从单一的考试形式转变为多样化的评估方法,包括项目评估、实践评估、口头表达评估等。
这种变革使评价更贴近学生真实的表现,更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评价内容的拓展强基计划对学生评价的改革不仅仅体现在评价方式上,还体现在评价内容的拓展上。
传统的评价体系主要注重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强基计划要求评价内容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知识水平、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得到更全面的评价。
强基计划的评价内容拓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学科知识的评价。
评价体系需要全面评估学生对各个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知识的广度、深度和应用能力等方面。
其次是实践能力的评价。
评价体系需要评估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包括实验操作、实践应用、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
另外,还应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评价,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评价方式的创新强基计划对学生评价的改革还包括评价方式的创新。
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形式为主,学生只需要通过记忆和应试技巧来获取高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业评价体系”改革方案
在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为形成学生全面发展反馈机制和个性化发展支持机制,建立尊重志趣、激发自信的多样化评价方式,经过前期的多方调研和在第24次教育工作讨论会期间多轮的研讨,经“学业评价体系改革”专家工作组的讨论、审定,形成“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业评价体系”改革方案。
一、清华大学本科生学业评价的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我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座谈、专家讨论会等方式,对清华在校本科生进行了学情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清华本科生存在着严重的“GPA导向的学业成就观”,具体体现在学生缺乏学习的内在动机,学习的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强烈,出现了诸如盲目追求分数、考前“刷题”、过度答题、刷“水课”、丧失学习意义感、缺乏学术志向等现象,损害了大学教育的内在价值和质量。
教师访谈反映出不少教师对学业评价功能的认识较为单一,对评价策略和方法的了解有限。
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过度强调评价的选拔功能和管理功能,忽略了评价的教育功能和发展功能;二是虽然使用了平时表现加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的综合性评价方式,也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等考核方式,但针对学生在评价中出现的学习态度、思想问题,教师缺乏及时、深入的反馈,没有围绕评价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三是在评价内容上较为单一,以知识的考核为主,缺乏对创新、合作、沟通等能力和素质的考核。
从对近20年来清华学生成绩的统计分析来看,清华存在明显的“分数膨胀”现象,即教师出于学生评教、生源竞争等压力,给学生评定的成绩可能超出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增长。
数据显示,各类型课程的平均学分绩和高分段学生人数皆逐年增长,平均学分绩从1994年的81上升到2014年的86,85分以上人数比例从1994年的19%上升到2014年的62%。
分数虚高可能在一定时间内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但长期来看,却是以牺牲学术志趣、损害学生对学习和学术本真意义的认识为代价的。
学业评价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推优评奖等活动息息相关,是一个具有高度关联性的改革领域,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
如何通过评价体系改革带动课堂教学的转变、增强学生学习志趣,进而满足大学对人才培养的综合要求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改革目标和思路
前期调研总结出清华现有评价体系的三个关键问题:第一,百分制的评分方式过于细化,基于细微分数差异的竞争加剧了学生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学习观;第二,重知识、轻能力
和素质的评价损害了学生学术志趣的养成;第三,教师在高等教育评价方面的理论知识有待加强,且有必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全面提升。
基于此,我们提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业评价体系”改革,改革目标和思路如下:
以引入等级制为抓手,全面改革现有的学业评价体系。
树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评价观,建立强调生师对话和反馈的评价机制,明确制定学习成效的评估方法和评分标准,确保课程教学的可持续改进,确保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在具体教学环节的实现。
三、改革内容与措施
基于对不同学科、不同院系、不同课类、不同课容量教师的访谈和学生访谈,同时参考近20所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学业评价政策和实施,成立“学业评价体系改革”专家工作组,制定以下改革内容和措施:
1 全面实行课程等级制评价体系
请参见附件《清华大学学生成绩记载规定》。
2 建立更加凸显个性化、人性化的多元评价体系
传统的学业评价做法是全校统一计算“必修课学分绩”、“必修限选课学分绩”和“全部课程学分绩”。
但实际上,由于各院系在推研、评奖、出国交流等方面对学生学业评价的规定和侧重点不一样,因此,各院系可根据实际需求向注册中心提交所需学分绩种类,注册中心为院系“量身定制”不同种类的学分绩。
好比原来只有一把尺子度量学生的学习表现,当尺子多起来以后,可间接地弱化GPA的度量功能和货币功能。
例如,某院系推研时特别看重学生的数学类成绩,可以向注册中心提交计算“数学类课程学分绩”的要求;某院系推研时特别看重学生人文素养和涉猎通识性知识的广度,则可以向注册中心提交计算“人文素质课组学分绩”的要求。
再比如,某院系在评奖时特别看重学生在校期间的进步和成长,需要对学生历年甚至是历学期以来的学分绩变化进行准确的描述,可以向注册中心提交计算“发展性学分绩”的要求。
另外,可以考虑在推研过程中,淡化学分绩的逐次排名,而只提供前10%、20%、40%、80%等段位的名单,通过面试等手段,加强对学生科研潜力、素质等方面的综合考察。
3 加强基于学习与发展成效的课程体系建设
要求各院系协同培养方案改革,逐步建立“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和培养标准的实现矩阵”,并邀请国内外同行专家对课程体系建设和教育活动是否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评估。
院系是大学落实教学目标、实践育人理念的主要阵地,也是统筹安排培养计划、进行课程建设的主要责任单位,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宏观目标和方向的顶层设计后,向院系问责课程体系设计和教学活动安排。
院系应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龙头,要通过积极探索,充分调动教师的教育教学积极性,积累人才培养的优秀经验。
每位开课教师向院系教学主管部门提交“基于培养目标的课程信息表”,回答五个问题:第一,你要学生学习什么、掌握什么?第二,如何帮助学生取得学习成效?第三,通过何种方式评价学生是否取得学习成效?第四,该课程对培养计划的作用与贡献;第五,该课程与其它课程之间的接洽及相互关系。
此表由院系教学委员会审批,主管教学院长或系主任签字,教务处或研究生院备案。
4提高教师的评价素养,制定人才培养的改进措施
由教培中心、教育研究院组织相关专家,结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针对高等教育中的课程、教学和评价中的理论和实践,尤其是高等教育的评价理论、评价策略、评价方式、反馈方式等,对各院系主管教学领导、任课教师开展系统的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评价素养。
由教培中心、教育研究院组成专家工作组,走进院系进行实地调研,帮助院系诊断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主要问题,并通过在院系开展教学研讨会、教师工作坊等方式,帮助院系提出改进方案并测评改进成效。
5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评教、评课体系
改进和加强评教、评课的制度建设,将其原有的终结性、淘汰性功能转变为以帮助教师诊断学情、教情、改进教学为主的诊断性和发展性功能,促进师生围绕学习和发展进行有效沟通。
各院系要把评教、评课纳入教育教学管理的常态化工作,定期组织教师、学生和国内外同行专家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座谈,及时了解课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在学校层面,要把评教、评课纳入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华大学学生成绩记载规定
一、成绩记载方式与对应规则
1. 以学期为单元记载课程成绩。
2. 以等级制方式记载课程成绩。
3. 依据考核方式的不同,课程成绩以A+、A、A-、B+、B、B-、C+、C、C-、
D+、D、F形式记载,或者以P、F形式记载。
建议获A-及以上等级的人数不超过该课程修读总人数的20%(如有特殊情况,任课教师需要向教学主管部门提交情况说明);获得A+的人数不超过该课程修读总人数的5%,并须逐一做出说明。
二、学分绩与平均学分绩
1. 采用平均学分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状况的基本依据。
2. 有绩点的成绩参与平均学分绩计算。
3. 课程学分绩=课程绩点*课程学分
平均学分绩=∑课程学分绩/∑课程学分
三、等级制成绩实施方案
1. 自2015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实施等级制成绩。
2. 针对同一课堂,任课教师可任选等级制或百分制记载课程成绩并录入教务
系统。
若为百分制形式,系统根据上述对应规则自动将百分制转换为等级制。
3. 学生每学期可申请某一门原来以A+、A、A-、B+、B、B-、C+、C、C-、
D+、D、F形式记载的成绩改为以P、F形式记载。
须在选课时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并经学生所在院系的教学主管院长或系主任批准后,在注册中心备案。
4. 内部原始成绩(Hidden Grades)可供学生本人查阅,不对任何第三方出示。
四、过渡期方案
1. 2015级之前的在读本科生和研究生成绩记载适用过渡期方案。
2. 过渡期方案自2015-2016学年度秋季学期开始实施。
3. 成绩单仍然保持百分制形式。
任课教师若以等级制成绩录入教务系统,系
4. 上述方案中的W、I、EX适用于过渡期。
五、其它
本规定由注册中心、教务处、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注册中心
教务处
研究生院
2015.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