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量一量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测量的初步认识认识测量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测量的初步认识认识测量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测量的初步认识认识测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测量的定义和意义;2. 认识并灵活运用长度单位:厘米、米;3. 能够正确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4. 培养测量的观察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引入测量概念,解释测量的定义和意义;2. 介绍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定义和比较;3. 围绕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讲解使用尺子、直尺等测量工具的方法;4. 进行一些简单的实践活动,如测量自己的身高、课桌的长度等。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测量场景,引发学生对测量的兴趣,并展示测量的重要性。

2. 探究2.1 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常见的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帮助他们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2.2 告诉学生常见的测量工具有哪些,如尺子、直尺等,并示范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工具进行测量。

3. 实践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活动,如测量课桌的长度、测量同学的身高等。

教师逐一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并进行记录。

4. 总结总结测量的定义和意义,强调正确使用测量工具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点1. 掌握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定义和使用;2. 学会使用尺子、直尺等测量工具进行测量;3. 培养测量的观察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扩展对于进步较快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思考更复杂的测量问题,并进行进一步探究,如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长度、测量时间等。

六、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表现、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来评价学生的测量能力。

七、教学资源尺子、直尺、小白板、白板笔等。

苏教版数学二上《量一量》教学设计4

苏教版数学二上《量一量》教学设计4
1.完成一课一练。
《一课一练》P41中第1、2、3、4题。
思考题《一课一练》P41中智力冲浪。
2.全班交流、学生自己订正,优生自主练习思考题。
择测量工具,进行正确的测量。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设计合理的测量方法。
教学资源
有了前面的知识积累,本节实践活动课能让学生进一步增强合理选择测量工具的意识,提高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设计测量方法的能力。
学生自带皮尺、卷尺或其他尺,长方形纸。
预习设计
1.阅读书本P55,和父母合作,量出自己和父母的一拃、一步、一庹大约有多长。
师:尺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人们都用它们来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我们今天就用尺来量一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预设13分钟)
1.自由选择物体测量。
学生交流后自主选择量一量一些物体的长度,然后同桌交换测量,看量得是否准确。
2.长方形的测量。
量量长方形的每条边,并把测量的结果填在书上。
量一量
年月日
教学
内容
书本第54—55页内容。
共几课时
1
课型
实践活动课
第几课时
1
教学目标
1.能选用适当的单位表示长度。
2.能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在测量活动中体验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估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空间观念,探索意识和合作意识。
3.用各种尺量。
出示一拃、一步、一庹的示意图。
想想怎样量出自己一拃、一步、一庹的长度,引导采取合作、相互测量的方式。
学生活动,记录测量数据。
交流测量结果。
三、综合应用,拓展延伸。(预设11分钟)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量一量,比一比丨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量一量,比一比丨苏教版

《量一量,比一比》教学设计【内容分析】(一)地位与作用该活动安排在“长度单位”之后,旨在让学生运用所学过的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去测量身体上的尺子,再以身体尺子去量身边熟悉的物体的长度,在实际测量中,对所测对象形成清晰的表象,为以后估计、认识其他物体的长度提供更多的参考标准,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

(二)活动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实际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巩固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体会测量的实质,能选择合适的标准,用不同的方式表示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长度观念和数感。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这是一节综合与实践课,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积累丰富的测量经验,并将直接经验与某些间接经验相结合,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因此本活动的重难点是对“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建立长度观念以及选择合适的测量“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整体规划】问题引领:1、如何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2、如果没有尺子,你能想办法测量出教室一些物体的长度吗?3、用身体尺子或身边熟悉的物体的长度为尺子去描述动物的身高或身长,围绕着这三个核心问题展开,激发兴趣,采取了采取三个活动贯穿整个活动。

活动一:量一量(巩固测量方法,建立所测物体的直观形象并内化为表象)活动二:比一比(选择合适的身体尺子描述物体的长度,体会测量的本质)活动三:说一说(选择身体尺子或“其他尺子”描述事物的长度或高度)拓展活动:将活动扩展为课内和课外两部分相结合,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探究时间课堂探究活动:用合适的身体尺子或“其他尺子”描述事物的长度或高度。

课后实践活动:把本节课的所获或所想以画画或数学日记的形式表达出来。

【活动过程】课堂实践活动:用合适的身体尺子或“其他尺子”描述事物的长度或高度。

课堂活动1:量一量(测量身体尺子)师:同学们,你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有哪些吗?生:卷尺、米尺、软尺、皮尺、测量轮(生回答后出示图片)师:是的,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其实啊,我们身体上也有一些尺子,你知道有哪些吗?生:一庹、一步、肩宽、一拃(板书)师:那你还记得怎样去测量一庹吗?测量一:一庹活动要求:1、每个小组的组长选定一个同学2、其他组员一起去测量这个同学的一庹长3、汇报展示师:哪个小组愿意来展示你们的测量方法呢?生汇报(选1个小组,边汇报边演示测量方法)师:谢谢第()小组,他们不仅给大家展示了测量一庹的方法,还提醒了大家在测量时该注意什么,他们测量的一庹是(),那你们测量的一庹是多少呢?(请2个小组回答)师:奇怪了,同样是测量一庹,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生:因为每个人手臂的长短是不一样的。

二年级上册数学《量一量比一比》的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量一量比一比》的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量一量比一比》的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量一量比一比》的教案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上册数学《量一量比一比》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上册数学《量一量比一比》的教案1活动目标:1、认识工具,懂得选择和使用工具。

2、让幼儿掌握锯和量的方法,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1、长木条、锯子、小椅子、小筐、剪刀。

2、毛线、尺子、粉笔、画笔,纸条。

活动过程:一、和幼儿一起讨论怎样锯,怎样量。

1、师:看,这是你们上次为小猪兄弟做的围墙,你们做的围墙是干什么的,那你们觉得这围墙怎么样?幼:太矮。

师:怎么办?幼:再钉木块。

幼儿操作发现没有木块。

根据提供的材料幼儿发现可以把长木条改成短木块。

师:怎么改?引导幼儿想不同的方法:如用锯子锯,用刀砍等。

2、师:可是小猪兄弟有个要求:希望你们把木条改成这么长(出示小木块),那应该怎样办?(幼儿:量。

)怎么量呢?(幼儿一起讨论),二、幼儿自己动手操作,锯一锯、量一量,并从中总结出最好的1、师:你们说得很好,现在请你们自己找一个合作伙伴,两人一组,用你喜欢的方法量一量。

幼儿操作。

师:你们刚才用什么量的?请几个幼儿把几种典型的方法表演一下,并让其他幼儿看一看哪种方法量得最快。

2、师:现在我们量好了,那长木条又怎样变成短木条的?(幼儿:用锯子和刀),那你们去试一试吧,要求你们操作的`时候,不要大声讲话,并且一定要注意安全,小心手中的工具伤到其他小朋友了。

请幼儿示范并比较哪种方法好,又安全。

四、结的方法再一次进行尝试,要求用最快的量的方法和安全的锯的方法进行操作。

老师进行引导。

五、活动延伸:我们一起帮小猪把围墙做起来吧。

二年级上册数学《量一量比一比》的教案2活动目的: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粗细,并用语言准确表达。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推荐】《量一量》教案设计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推荐】《量一量》教案设计
4.量一量折痕的长度。
问:怎样折,折痕最长,是多长?
想一想,如果用米尺或卷尺来量这张长方形纸方便
吗?为什么?
说明:根据所要测量的物体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5.说说一拃、一步、一庹分别表示什么长度?选用什么尺测量最适合?你的一拃、一步、一庹分别是多少厘米?
【板块五】
先整体练习,再全班校对,错题及时进行纠正,进行强化巩固。
(学生尺、米尺、卷尺)
2. 全班交流。
二、预习拓展引新
揭示课题,认定目标。
三、自主尝试解答
1. 自主学习菜单:
(1)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
量一量它的长度,然后同桌交换
测量,看量得是否准确。
(2)把测量到的每条边的长度
填在书上。
(பைடு நூலகம்)仔细观察你量到的长度,
发现什么?
(4)任意把这张长方形的纸折
一次,再打开,折痕大约长多少
追问:如果用米尺或卷尺来量这
张长方形纸方便吗?为什么?
小结:在测量时要根据所要测量的物体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5.拿出预习本汇报自己的一拃、一步、一庹是多长,以及父母的一拃、一步、一庹是多长?
五、即时巩固内化
必做题:
1.用一拃估测课桌大约多长?用一步估测教室大约多长?
2.再用合适的尺来量一量,看
3.从实践活动中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准确的选择测量工具,用各种尺进行正确的测量。
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设计合理的测量方法。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一、交流预习成果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搜集的各种尺。
交流时让学生拿出各种尺展示并介绍它们的用途,再全班交流。

苏版二年级数学量一量教案

苏版二年级数学量一量教案

苏版二年级数学量一量教案第一篇:苏版二年级数学量一量教案课题:量一量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常用尺,加深对米和厘米的认识。

2通过对长方形各条边以及折痕的测量,初步感知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3.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实际测量,培养学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探索意识。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与难点:加深对米和厘米的表象认识。

能合理利用测量工具,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计测量方法的操作能力。

课前准备:米尺一把、卷尺一把、学生尺一把、三角尺一副、一张长方形纸。

活动一:认识尺1.提问:谁来介绍一下自己带来的尺呢?着重介绍学生尺、米尺和卷尺2.提醒:你的尺可以量哪些物体呢?如何来量呢?追问:量时应先找到什么?(o刻度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在认识尺的活动中,目标主要是两个:一就是介绍几种常见的测量工具;二就是如何来看这些工具的刻度。

活动二:用学生尺量1.选择工具。

讨论:要想量它的每条边长度,该用什么尺呢?(用学生尺量一量)2.测量长方形的边。

讨论:通过测量你发现了什么? 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学生量后,汇报测量的结果。

(上下两边相等,左右两边相等)2.测量长方形的折痕。

追问:你知道怎样折,折痕是最长的吗?(长方形对角折的折痕最长)4.讨论。

想一想:这样的一张长方形纸,如果用米尺或卷尺来量方便吗?为什么? 5.小结: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根据物体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这很重要。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在这个环节中,主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长方形边的特征,要让学生明确用什么工具量,如何量。

要强调选择工具的重要性。

在每一个活动中,都要渗透估测的意识。

活动三:用各种尺量1.选择。

提问:要量出自己的一拃、一步和一庹大约有多长,要用什么工具呢? 2.测量。

3.比较。

讨论:先估计一下数学书的长大约有几拃? 4.说明。

小结:我们测量出来的一拃、一步、一庹的长度可千万不要小看。

有的时候没有测量工具的情况下,我们就能用它们来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学习测量 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学习测量 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学习测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了解长度、重量和容量的基本概念;- 学会使用标准度量单位测量长度、重量和容量;- 能够比较和排序不同物体的长度、重量和容量;- 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测量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长度、重量和容量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 教学教具:尺子、天平、量杯等;- 教学素材:不同长度、重量和容量的物体。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与展示(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具有不同长度、重量和容量的物体,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对测量的好奇心。

2. 研究基本概念(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引导学生了解长度、重量和容量的基本概念,并与其日常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3. 研究测量方法(15分钟)- 长度的测量:向学生展示不同长度的物体,并使用尺子进行测量,引导学生学会读取和标记长度。

- 重量的测量:向学生展示不同重量的物体,并使用天平进行测量,引导学生学会读取和标记重量。

- 容量的测量:向学生展示不同容量的,并使用量杯进行测量,引导学生学会读取和标记容量。

4. 比较和排序(10分钟)通过给学生一些物体,让他们通过测量比较和排序不同物体的长度、重量和容量,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5. 实际问题解决(15分钟)给学生提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测量问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与拓展(5分钟)通过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总结,并提出一些相关的拓展问题,激发他们对数学测量的兴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实践和应用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长度、重量和容量的测量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测量和比较,但个别学生在标记和读取测量值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加强指导和训练。

下一节课将继续巩固和拓展这些知识,注重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情境,提高学生的测量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量一量》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量一量》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量一量》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量一量》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88、8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通过实际的测量锻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创新发展的能力。

(2)在活动中渗透统计的初步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测量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分工意识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

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学会正确测量实物。

教学难点:
掌握测量的方法。

教法学法:
尝试指导法、小组研讨法。

教学准备:
测量工具,长方形的纸,能输入数据的统计表,学生分为3人一组。

教学过程:
一、选择测量工具
(1)认识各种尺。

讲述:请把你带来的尺拿出来,在小组内看一看。

指名学生介绍学生尺、米尺和卷尺。

问:你用学生尺、米尺和卷尺测量过长度吗?量的什么?
(2)认识自己身上的尺。

介绍拃、步和庹的长度。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量一量》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量一量》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量一量》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理解、使用“重”、“轻”、“多”、“少”等量词。

2.能通过实物量的比较,发现事件数量的差异,并用量词进行表述。

3.能够通过实践体会到量的单位,了解人民币的构成和计数方法。

二、教学重点
1.重点掌握“重”、“轻”、“多”、“少”等量词的使用。

2.重点让学生感知数量的差异,并用量词进行表述。

三、教学难点
1.让学生能够灵活、正确地使用量词。

2.让学生理解人民币的构成和计数方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课题(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介绍不同物品的重量和数量,并引导学生掌握基本量词。

2. 比较轻重(10分钟)
教师介绍“轻”和“重”这两个量词,然后出示不同重量的物品让学生比较重量,并用量词进行描述。

3. 比较数量(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数量的物品,然后让学生进行数量比较,并用量词进行描述。

4. 计算物品数量(20分钟)
教师先介绍人民币的基本面值和构成,然后出示不同面值的纸币和硬币,让学生进行数量计算。

5. 知识回顾及巩固(10分钟)
教师用游戏方式进行回顾,让学生通过游戏巩固所学的知识,强化对量词和人民币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
这堂课通过比较物品的重量和数量,让学生掌握了量词的使用方法,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人民币的构成和计数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在讲解时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在游戏环节中,我注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让学生在游戏中深入体会所学的知识。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量一量_苏教版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量一量_苏教版

第五单元、厘米和米教材简析:本单元是教学线段的认识、厘米和米的认识,以及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物体或线段的长度。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意义,并能熟练进行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所有这些都是教学本单元的重要基础。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一方面能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从量的角度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拓宽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范围,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也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学习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测量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线段的特征,能在一些简单的图中识别线段,会数线段的条数,会选择合适的工具画线段。

2.结合实际问题,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计量单位的必要性,形成相应的长度观念。

3.联系具体情景认识厘米和米,建立初步的1厘米和米的实际长度表象,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能估计它们的长度,会画指定的线段,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使学生在相关的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的合作交流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认识线段、会画线段。

量一量教学内容:练习十,教材第66、67页的内容。

教学三维目标:1.加深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提高学生计算,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逐步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

3.让学生养成仔细解题的习惯,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1.谈话:同学们,我们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生:厘米和米)一般情况下,“厘米”用来表示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距离,“米”用来表示较长的物体长度或距离。

你能举出例子吗?(学生举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什么情况下用厘米作单位,什么情况下用米作单位?二、课堂练习1.我会填:填“米”或“厘米”床长2()粉笔盒高8()黄瓜长20()旗杆高15()2.我会画:(1)先估计红习十第3题两条线段的长度,再实际量一量,集体交流反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量一量 1 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量一量 1 教学设计

利用学生现实生活图,让学生表达图意,培养学生理解、表达能力。

小组合作交流,学生自主探究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师以学生的身份参与,让学生在讨论中解决难点。

组织多样的交你为什么喜欢它?指名学生上台介绍。

(3)提问:你用学生尺、米尺、卷尺测量过长度吗?量的是什么?二、选择测量工具
实际测量。

(1)提问:通过量,你发现了什么?
(2)让学生把这张长方形的纸任意折一次,再打开,然后量出折痕的长度,再指名回答。

(3)讨论:怎么折,折痕最长?大约是多少厘米?
(4)提问:把你量出这条折痕的长度与长方形的边长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最长的折痕比这张长方形任意一条边都长。


提问:刚才你们量长方形的边和折痕的长度是用什么尺量的?如果用米尺或卷尺来量,方便吗?
学生通过交流得出:由于这张长方形的纸的边长和折痕都比较短,所以用学生尺来量就可以了;如果用米尺或卷尺来量,反而更麻烦。

三、识自己身上的“尺”
1. (1)谈话引出我们身上的“尺”并出示一拃、一步、一庹的图示,让学生比画这三个长度。

(2)让学生量出自己的一拃、一步、一庹的长度。

(3)指名说出自己的一拃、一步、一庹的长度。

(4)强调学生记住自己一拃、一步、一庹的长度,用他们作为自己身上的尺。

2.估测物体的长度。

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任选一件物体,用一搾、一步或一庹先估测,再选。

二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比一比》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比一比》教案、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把尺子和一些测量物品,如铅笔、书本等。
2.学生小组合作,用尺子测量物品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3.各小组讨论如何使用比较符号进行比较,并将结果在黑板上展示。
4.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尺子进行测量,并强调注意事项:“使用尺子测量时,要确保尺子与被测物体平行,不能歪斜。读数时要准确地认出厘米和米的位置。”
3.教师通过实例讲解比较符号的使用:“当我们比较两个物体的长度时,可以使用大于(>)、小于(<)和等于(=)这三个比较符号。比如,如果小明比小红的身高高,我们就可以写成小明的身高大于小红的身高,用符号表示就是小明的身高>m小红的身高。”
5.总结反馈,巩固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总结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在实践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分享测量心得,讨论在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6.课后延伸,拓展思维:布置富有挑战性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思考和探索。
3.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提醒学生课后加强练习。
4.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测量和比较,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长度测量和比较大小的方法,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家庭实践作业:请同学们在家中找出三种不同长度的物品,如筷子、书本和窗帘等,使用尺子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测量结果。然后,运用比较符号将这三个物品按照长度从长到短进行排序,并与家人分享你的测量过程和比较结果。
2.观察日记:请同学们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例如教室的门窗、课桌椅、同学的身高等,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物体进行测量,并记录下物体的长度。连续观察一周,记录每天的变化(如果有的话),最后在日记中写下你的观察感受。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量一量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量一量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量一量》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这是一次实践活动。

教材分三段安排活动内容。

第一段是熟悉经常使用的尺:学生尺、米尺和卷尺,以便选择测量工具;第二段是用学生尺量长方形纸的四条边及一些折痕的长度,提高测量技术,并初步感受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渗透长方形的对角线大于长方形的边;第三段是用各类尺量,第一量自已的一拃、一步、一庹的长,再量铅笔、圆珠笔和粉笔的长度,最后到操场上量篮球场的长及篮球场里其他线段的长,使学生体会要依照需要选用不同的尺进行测量,并在测量活动中进一步提高测量技术。

[教学目标]:一、让学生经历用学生尺、米尺和卷尺测量不同物体长度的进程,体验合理选用测量工具的必要性,加深对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熟悉。

二、让学生探讨并把握一些测量物体的策略,并能灵活地运用于现实生活中,增强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育学生的操作能力、空间观念、探讨意识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选择不同的尺测量不同物体长度的进程。

[教学难点]:把握测量物体的策略。

[教学进程]:一、熟悉各类尺一、联系生活,激发“量”的需要谈话:生活中,咱们常常会碰到需要“量一量”的事,你们去看电影时,售票阿姨会给你量一量,若是你不到1米20厘米,就能够够免票啦。

你也碰到过需要量一量的事儿吗?二、提供情境,探讨“量”的方式谈话:那么多地址都需要量一量,你明白该拿什么去量?你明白哪几种尺,给大伙儿介绍介绍!依照学生回答相机介绍:学生尺、米尺、软尺、卷尺提问:你们看,这些尺尽管长得各不相同,但你能不能在它们身上找到相同的地址?不管用什么尺量,咱们都需要先对准尺上的哪个刻度?[教材简析]:这是一次实践活动。

教材分三段安排活动内容。

第一段是熟悉经常使用的尺:学生尺、米尺和卷尺,以便选择测量工具;第二段是用学生尺量长方形纸的四条边及一些折痕的长度,提高测量技术,并初步感受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渗透长方形的对角线大于长方形的边;第三段是用各类尺量,第一量自已的一拃、一步、一庹的长,再量铅笔、圆珠笔和粉笔的长度,最后到操场上量篮球场的长及篮球场里其他线段的长,使学生体会要依照需要选用不同的尺进行测量,并在测量活动中进一步提高测量技术。

二年级数学上册 量一量教案3 苏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 量一量教案3 苏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教案3 苏教版第54~55页。

三维目标通过对常用尺的认识以及一系列的测量活动,使学生加深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初步感知长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空间观念和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常用尺的认识以及一系列的测量活动,使学生加深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初步感知长方形的特征。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空间观念和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程设计导航策略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预设5分钟)1、我们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 今天我们用我们学到的知识去量一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出示课题:量一量。

2、介绍常见的尺,着重介绍学生尺、米尺和卷尺。

【板块一】出示学生尺、卷尺和米尺,看看这些尺最多能量多长的物体。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预设20分钟)活动一:用学生尺量。

1、用学生尺量一量一张长方形的纸。

2、这张长方形纸任意折一次,再打开,用学生尺量一量折痕大约有多少厘米?学生量好,汇报各自测量的结果。

3、想一想,这么一张长方形纸,如果用米尺或卷尺来量方便吗?为什么?活动二:认识自己身上的尺。

提问:如果要量一诈有多长,你觉得用什么尺量?一步呢?一庹呢?活动三:想办法量。

学校的篮球场很大,如果要测量出它的长,你觉得用哪种尺量比较好?为什么?如果给你一根3米长的绳子,你会用绳子量篮球场的长度吗?想一想如何能在球架下面量出球架的高?【板块二】活动一:1、学生量一量,并填在书上。

在量时先找到什么?(0刻度)反馈测量的数据。

组织讨论:通过测量你发现了什么?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2、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怎样折,折痕最长?大约多少厘米?你用什么尺量的?3、根据所要测量的物体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活动二:学生分组合作测量,再汇报测量结果。

介绍:根据所测量的一诈、一庹、一步的长度,我们可以利用它们来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活动三:小组讨论具体的方案,按方案到球场去测量。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量一量,比一比丨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量一量,比一比丨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量一量,比一比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度测量的基本方法,能够准确地使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2. 培养学生比较物体长短的能力,能够准确地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关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测量和比较的任务。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能够在小组活动中积极参与,互相帮助。

二、教学内容1. 长度的测量:使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 长度的比较:比较两个物体的长短,能够准确地判断大小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度测量和比较的方法,能够准确地测量和比较物体的长度。

2.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直尺进行测量,准确地比较两个物体的长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直尺、测量物体(如铅笔、书本等)、教学PPT。

2. 学具:直尺、测量物体(如铅笔、书本等)、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物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长度,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长度测量和比较的方法,使用直尺进行示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和比较方法。

3.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测量和比较的练习,互相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量一量,比一比2. 内容:长度测量和比较的方法、注意事项、练习题目。

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根据物体的图片,填写它们的长度。

2. 判断题:判断两个物体的长短关系,写出正确或错误。

3. 应用题:根据实际情境,测量和比较物体的长度,解决问题。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长度测量和比较的方法。

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帮助,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但在练习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于直尺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有趣的测量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的详细说明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PPT展示不同长度的物体,如铅笔、书本、桌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长度。

2019-2020年二年级数学上册 量一量教案5 苏教版

2019-2020年二年级数学上册 量一量教案5 苏教版

2019-2020年二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教案5 苏教版附送:2019-2020年二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比一比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加深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对自己身体各部分长度的测量,及周围东西的测量,使学生感受自己正在成长的快乐。

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掌握测量方法的多样性,通过动物的身高或身长和人比一比的过程让学生对米和厘米有更深一步的认识,切实体会数学与自己生活的联系。

3、在测量中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意识;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4、在活动中初步渗透统计的思想和统计知识。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每组皮尺,卷尺,一根木条,2张练习纸。

:教学过程一、情境启发,明确目标小朋友,今天我们要到一个乐园去做游戏,你们高兴吗?(随着音乐的节奏,老师和学生一同带着舞蹈动作跳着进入教室就坐。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多媒体出示主题图,直观、形象,吸引学生注意力。

)1、启发谈话: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长度单位,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厘米、米)2、估测:1米等于多少厘米?(1米=100厘米)1米大约有多长?(估测、比划)3、强调测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那谁来说一说,测量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①从0刻度开始量起。

②尺子不能打弯。

③对准1米刻度作记号。

)(一)、在木条上测量出1米长的一段1、各组拿出木条和卷尺,小组合作在木条上量出1米长的一段,并做好记号。

2、学生测量,老师指导。

3、老师验证各组测量情况。

4、评价、奖励。

(二)、测量课桌长、宽、高的长度(多媒体出示课桌的测量情况记录表,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有序性。

)1、估测课桌长、宽、高的长度。

(1)根据你刚才实际测量到的1米的长度,请同学们来估测一下,天天和我们朝夕相处的课桌的长度、宽度、高度分别大约是多少?(结合量出的一米长的木条的长度,估测出学生熟悉的课桌长、宽、高的长度,有利于培养学生估测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一量
教学内容:
教材第54~55页。

教学目的:
通过对常用尺的认识以及一系列的测量活动,使学生加深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初步感知长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空间观念和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准备:
学生尺一把、一张长方形纸、一把常见的其他形式的尺。

教学过程:
一、认识各种各样的尺。

1.请学生介绍一下课前准备的尺。

2.着重介绍学生尺、米尺和卷尺。

二、认识自己身上的尺。

1.提问:如果要量一量一乍有多长,你觉得用什么尺量?一步呢?一庹呢?
2.学生分组合作测量,再汇报测量结果。

3.介绍:根据所测量的一乍、一庹、一步的长度,我们可以利用它们来老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三、用学生尺量。

1.用学生尺量一量一张长方形纸。

(1)学生量一量,并填在书上。

在量时先找到什么?(0刻度)
(2)反馈测量的数据
(3)组织讨论:通过测量你发现了什么?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4)小结。

2.这张长方形纸任意折一次,再打开,用学生尺量一量折痕大约有多少厘米?学生量好,汇报
各自测量的结果。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怎样折?折痕最长?大约多少厘米?你用什么尺量的?
3.想一想,这么一张长方形纸,如果用米尺或卷尺来量方便吗?为什么?
说明:根据所要测量的物体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四、想办法量。

1.学校的篮球场很大,如果要测量出它的长,你觉得用哪种尺量比较好?为什么?
2.如果给你一根3米长的绳子,你会用绳子量篮球场的长度吗?
小组讨论:具体的方案。

按方案到球场去测量。

想一想如何能在球架下面量出球架的高?
运用所学的知识,认识的测量工具,还可以量出球场上哪些线段的长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