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课教案

合集下载

综合实践课微型课教案(2篇)

综合实践课微型课教案(2篇)

第1篇课程名称:社会实践与生活技能培养课时: 1课时年级:六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社会实践的意义,掌握基本的日常生活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实地观察、动手操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和生活自理能力。

教学重点:1. 社会实践的意义。

2. 基本的日常生活技能。

教学难点:1. 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社会实践相关资料、日常生活技能操作视频、实践场地安排。

2. 学生准备:携带必要的生活用品、社会实践记录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展示一幅城市社区的画面,引导学生思考:社区中的人们都在做些什么?社区对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2. 学生分享自己对社区的认识,教师总结:社区是我们生活的共同体,社会实践是我们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社会实践的意义,强调社会实践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2. 结合实例,讲解基本的日常生活技能,如烹饪、洗衣、整理房间等。

三、小组讨论与交流(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你认为社会实践有哪些好处?- 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技能是我们需要掌握的?- 如何将所学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2. 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实践操作(20分钟)1. 教师示范日常生活技能操作,如烹饪一道简单的菜肴。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学生分享实践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2.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内容,强调社会实践与生活技能的重要性。

3. 布置课后作业:记录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技能的经历,并撰写一篇心得体会。

六、课后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社区,了解社区服务设施和居民生活。

《非洲》微型课教学设计 微型课教案

《非洲》微型课教学设计 微型课教案

《非洲》微型课教学设计微型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

2. 使学生掌握非洲的主要国家、民族和文化特点。

3. 培养学生对非洲大陆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非洲的地理位置: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东临印度洋,西濒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

4. 非洲的主要国家、民族和文化特点:了解非洲的54个国家和地区,主要民族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非洲的主要国家、民族和文化特点。

2. 教学难点:非洲的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非洲的自然地理风光、人文景观等。

2. 采用对比教学法,引导学生了解非洲的地形、气候特点。

3. 采用案例教学法,介绍非洲的主要国家、民族和文化特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非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引发学生的兴趣。

2. 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a. 地理位置:展示非洲大陆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引导学生理解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b. 地形:通过多媒体展示非洲的地形特点,如高原、山脉等,引导学生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

c. 气候:介绍非洲的气候特点,如热带草原、热带沙漠等,引导学生了解非洲的气候类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非洲的主要国家、民族和文化特点:a. 国家:列举非洲的主要国家,引导学生了解非洲的政治格局。

b. 民族:介绍非洲的主要民族,引导学生了解非洲的民族多样性。

c. 文化:展示非洲的传统文化、艺术、宗教等,引导学生了解非洲的独特文化。

5. 板书设计:非洲微型课教学设计一、地理位置:东半球西部,东临印度洋,西濒大西洋二、地形:高原面积广大,被称为“高原大陆”四、国家、民族和文化特点:54个国家和地区,民族多样性,独特的文化传统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非洲大陆自然地理特征的理解程度。

微型课教案(五篇材料)

微型课教案(五篇材料)

微型课教案(五篇材料)第一篇:微型课教案《草虫的村落》微课教学设计草虫的村落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2、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关爱小生灵的情怀。

3、学会6个会认字,并能按要求进行词语积累。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学习过了《猫》、《珍珠鸟》和《海豚救人》这三篇课文后,越发感到了动物是我们人类的伙伴。

其实在动物界不仅仅是这些哺乳动物非常可爱,就连大自然中我们常见的那些不起眼的小虫子也别有一番情趣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虫子的家去感受这份快乐,那里就是?(学生齐说课题,教师板书)(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要做到正确、流利。

注意将自己在预习时自学到的生字新词读准确。

2、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是否正确,反馈预习情况。

3、默读全文,想一想:“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之后学生可简单谈谈,可以用文中的词语,也可用自己的话。

(三)默读课文,把握内容: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想一想你在“草虫的村落”中看到了什么,画一画你是从那些描写中体会到作者的丰富想象和独特感受的?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交流自学情况,教师点拨:(1)从“归来的游侠”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虽然迷了路,但仍有着傲然的气势。

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了一条路。

”追问:作者为什么要把黑甲虫称作“游侠”呢?小结:从这位勇敢的游侠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者的喜悦。

它是快乐的,作者看到了它,并做了合理丰富的想象,也感到了快乐。

(2)从“村民和谐生活”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可抓住“驻足痴望”、“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等关键词句,体会小甲虫们不但同类之间相处友好,和异类的关系也十分融洽。

大家在这个小天地中,生活得真是其乐融融。

《非洲》微型课教学设计 微型课教案

《非洲》微型课教学设计 微型课教案

《非洲》微型课教学设计微型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范围、人口分布等基本概况。

(2)掌握非洲的主要气候类型、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

(3)了解非洲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观察、数据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运用比较法,使学生能够理解非洲的多样性与独特性。

(3)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关注非洲的经济发展与社会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非洲大陆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地理学习的热忱。

(2)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和民族,树立全球观念。

(3)培养学生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非洲的地理位置与范围(1)非洲大陆的位置、相邻大洋和海域。

(2)非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其对气候、交通等的影响。

2. 非洲的人口与城市(1)非洲的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非洲的主要城市及其特色。

3. 非洲的气候类型(1)非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2)气候对非洲农业、人类活动等的影响。

4. 非洲的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1)非洲的自然资源特点及其开发利用。

(2)非洲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5. 非洲的历史与文化(1)非洲的主要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2)非洲的文化特色、民族风情及艺术表现形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非洲的地理位置、人口分布、气候类型及自然资源。

(2)非洲的经济发展状况、历史与文化特点。

2. 教学难点:(1)非洲的气候类型分布及其对农业、人类活动的影响。

(2)非洲的经济发展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法:引导学生通过地图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范围等。

(2)案例分析法:分析非洲的经济发展、社会问题等实例。

(3)比较法:使学生理解非洲的多样性与独特性。

(4)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非洲的发展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非洲的地理、气候、人口等数据图表。

初中微型课获奖教案

初中微型课获奖教案

初中微型课获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理解,使学生掌握《背影》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父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增强家庭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背影》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2. 分析父亲的形象,体会父爱的伟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

2.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背影》的写作背景。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作者情感。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父亲的形象,引导学生从细节描写中感受父爱的伟大。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情感体验:让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亲情故事,感受家庭的温暖,培养感恩情怀。

6. 小结作业: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

五、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音乐、图片等手段,营造温馨的氛围,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学习。

2.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2. 学生对父爱认识的深化,家庭观念的增强。

3. 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感恩情怀的培养。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背影》,感受父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微课微教案【优秀9篇】

微课微教案【优秀9篇】

微课微教案【优秀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应急预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emergency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微课微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微型课实践教学设计(3篇)

微型课实践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教学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微型课实践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具有教学时间短、内容集中、形式灵活等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设计旨在通过微型课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微型课实践教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了解微型课实践教学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微型课实践教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内容1. 微型课实践教学的基本概念:介绍微型课实践教学的定义、特点、类型和作用。

2. 微型课实践教学的原则:阐述微型课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如实践性、创新性、针对性、综合性等。

3. 微型课实践教学方法:介绍微型课实践教学的具体方法,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模拟实验、小组讨论等。

4. 微型课实践教学评价:讲解微型课实践教学的评价方法,如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微型课实践教学的成功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微型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2. 讲解微型课实践教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结合实例,讲解微型课实践教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微型课实践教学的基本知识。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微型课实践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实践过程、方法、成果等,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

4.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微型课实践教学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5.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某一微型课实践教学主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6.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微型课实践教学的经验和教训,反思自己的实践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十分钟微型课教案(3篇)

十分钟微型课教案(3篇)

第1篇课时:1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包括阳光、水分、土壤、温度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1. 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2. 观察植物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变化。

教学难点:1. 学生对植物生长条件的理解。

2. 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一盆绿植,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外观。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吗?它们需要哪些条件呢?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阳光、水分、土壤、温度等。

2.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不同植物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变化。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植物需要这些条件?三、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a. 植物生长的四个基本条件分别是什么?b. 如何判断植物是否得到了充足的水分、阳光、土壤和温度?c. 如果植物缺少某个条件,会有什么影响?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四、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一个植物生长案例,如:将一盆植物放在室内和室外,观察其生长情况。

2. 提问:为什么放在室外的植物比室内的植物长得更好?3. 学生分析原因,得出结论。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六、课后作业1. 观察家中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植物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变化。

2. 结合所学知识,为家中植物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十分钟微型课的形式,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微课的教学设计优秀5篇

微课的教学设计优秀5篇

微课的教学设计优秀5篇微课程教学设计篇一《三角形的面积》微课程教学设计洛阳偃师第二实验小学庞改霞学习内容: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的面积》。

学习目标:1、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学习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学习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具准备:学生准备三种类型三角形(每种类型准备2个完全一样的)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学习过程:一、先学探究■先学提纲1、出示一个底是4分米,高是3分米的平行四边形。

这是一个什么图形?它的面积如何计算?2、你是怎样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公式?3、长方形、正方形面积怎样计算?4、激情引入:三角形面积怎样计算?■学情预判:学生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可能有点困惑,这一点要加强教学。

二.交流共享■后教预设:出示二个板块的挂图,通过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板块一】学习例4:仔细观察这3个平行四边形,请说出如何求每个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你是怎样求出每个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究竟有怎样的关系?三角形的面积应当如何计算?思考:1、能否把三角形也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哪个图形呢?2、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你有哪些发现呢?【板块二】学习例5:1、出示例5:用例5中提供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

2.启发提问:(1)、能否把三角形也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哪个图形呢?(2)、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你有哪些发现呢?(3)、你能否依照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呢?3.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1)学生拼摆,教师加以指导。

(2)演示课件:拼摆图形(3)思考:①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能帮助我们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吗?为什么?②观察拼成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4.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1)组织学生利用手里的学具试拼。

小学古诗微型课模板教案

小学古诗微型课模板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古诗《______》。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并背诵古诗《______》。

2. 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中蕴含的意象和哲理。

2. 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古诗《______》的音频、相关图片等。

2. 学生准备:预习古诗《______》,了解诗人的生平和背景。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古诗《______》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二)新课学习1.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古诗《______》,注意字音、节奏和韵律。

2. 学生分组讨论,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3. 教师请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拓展延伸1. 教师展示与古诗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图片与古诗之间的联系。

2. 学生发挥想象力,续写古诗《______》,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古诗《______》的主题和情感。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表达对古诗的喜爱。

六、作业布置1. 学生背诵古诗《______》。

2. 家长签字确认学生背诵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朗读、理解和鉴赏能力。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微课教学设计优秀8篇

微课教学设计优秀8篇

微课教学设计优秀8篇微课微教案篇一微教案本课是人教版pep教材小学三年级下册,at the zoo单元中的一部分内容。

本课时主要学习it has句型的运用,动物园贴近学生生活,因此教师可以展开贴近生活的教学活动,进而培养学生运用语言交流的能力。

三年级的学生通过了一学期的英语学习,对英语这种外来语有了初步的认识,词汇和句型也有了简单的积累,通过之前的学习,能够初步说出一些动物名称。

掌握句型it has...在实际情境中的运用。

step1热身/复习(warm-up)1、学生抢答动物园中动物名称 step2呈现新课(presentation)1、学生听录音,并回答what animal do they talking about?引出本节课师生讨论的动物——大象。

2、通过描述图中的动物,引出短语如a long nose,a short tail, small eyes and big ears引导孩子理解。

3、引导孩子们猜测it has 的意思。

4、总结本节课大象的特点。

step3趣味操练(practice)1、出示其他动物并尝试用it has去描述其特点。

2、布置作业,在实际情境下的运用。

微课微教案篇二一、课题比多少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节的内容,主要内容是认识”“>”“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描述数的大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探究的精神,从而产生浓厚的学科学习兴趣;2.认识“>”“四、课型新授课五、教学重点1.认识“>”“2.一一对应方法的应用六、教学难点1.认识“>”“七、教学方法发现法任务驱动法八、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九、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今天天气格外晴朗,森林的好多小动物们带着食物都去野外郊游啦。

看呀,这几只小兔子正在草坪上有说有笑呢,小朋友们,你们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它们的数量分别是多少?让我们数一数,分别把它列举出来吧?3.带领列举,提出问题ppt呈现列举的兔子水果的相关图片,再提出问题:“看看兔子和苹果,你们发现了什么?” 3.学习新知,层层推进兔子有四个,苹果也有四个,兔子和苹果一样多,写作4=4,解释“=”含义。

微课的教案8篇

微课的教案8篇

微课的教案8篇微课的教案篇1一、教学内容:校园安全、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二、教学目标:1、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2、对学生进行校园安全、人身安全、饮食安全和交通安全等教育。

3、进让学生了解常遇到的安全问题及注意事项,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校园安全、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并出现危险的情况下保护自己。

三、教学过程:一、小学生应注意安全的地方:1、学生讨论。

作为小学生,我们应从哪些方面注意安全?2、集体归纳: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3、下面就请同学们分别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做才叫注意安全。

二、交流安全注意事项(一)人身安全在校安全问题1、按时到校离校学生上午上学时间是7:40,中午是1:50,不得提早到校,进校时应衣着整洁,穿好校服,佩戴好红领巾,背好书包。

放学及时回家不耽搁,不得随意在学校逗留。

上课不迟到,不早退。

因病、因事做好请假手续,不随便、无故缺课,不旷课。

2、课间纪律课间在班内或楼道内不做危险游戏;上下楼梯靠右行;上厕所或者打水做到文明有序。

3、不去危险场所,专用教室未经允许不得进入。

4、上学不带危险用具,手工劳动如需带剪刀类用品,必须严格按照要求使用。

5、劳动时,不挥舞劳动工具,以免误伤他人;6、不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特别是吸毒者;7、课外不玩火,不随意动学校插销和电器校外安全问题1、放学直接回家,不在校外逗留,有事延迟回家必须和家长打招呼。

2、不去危险场所游玩。

3、不去网吧等未成年人禁止入内的场所。

4、不与陌生人来往,遇到主动搭讪的陌生人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

(二)食品安全教育1、不饮生水,不吃不卫生的食品,不吃有病的鸡肉、猪肉等。

2、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霉变或过期食品。

3、早餐尽量在家里吃饭,尽量不买校外食品,除水果外,不得将零食带到学校。

(三)交通安全1、行走时应怎样注意交通安全,并联系实际当前学生行走时存在问题。

①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靠路右边走。

微型课堂教育教案模板及范文

微型课堂教育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知识点)。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知识点)进行(能力训练)。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知识点)的兴趣,培养(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重点知识:(知识点)。

2. 重点能力:运用(知识点)进行(能力训练)。

三、教学难点1. 难点知识:理解(知识点)的内涵。

2. 难点能力:将(知识点)应用于实际情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入(知识点)的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讲解(知识点)的基本概念、特点、应用等。

3. 能力训练:通过(能力训练)活动,让学生运用(知识点)。

4. 总结回顾:回顾(知识点)的重点内容,巩固学习成果。

5. 作业布置:布置与(知识点)相关的作业,加深理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情况。

2. 能力训练:评价学生在能力训练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二、范文课题:小学数学——《认识分数》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分数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严谨的数学思维。

二、教学重点1. 重点知识:分数的意义、读写方法。

2. 重点能力:分数的加减运算。

三、教学难点1. 难点知识:理解分数的意义。

2. 难点能力:分数的加减运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讲解分数的意义、读写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

3. 能力训练: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总结回顾:回顾分数的意义、读写方法、加减运算规则,巩固学习成果。

5. 作业布置:布置与分数相关的练习题,加深理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情况。

微课的教案通用6篇

微课的教案通用6篇

微课的教案通用6篇微课的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1、编辑指导思想低年级美术造型与表现,主要是引导学生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简单找到的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这是一节动手课,目的在于培育学生的制作力量。

通过对旧画报、海报、旧挂历、蜡光纸进展粘贴、剪刻等方法进展制作。

学生剪贴画时,思维活动贯穿整个取材、撕、摆、组合、粘贴的全过程,犹如积木嬉戏一样是一种手、脑、眼的综合训练。

课本第38页展现了学生剪贴的各种作品,风格多样,稚拙好玩,充分表现出小喜爱生活的情感。

2、⑴、教学内容与目标a、显性内容与目标尝试使用不同纸材,体验造型欢乐。

b、隐性内容与目标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对生活的喜爱。

⑵、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在美术嬉戏中尝试用不同纸材撕贴一幅《美丽的建筑》。

难点: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纸材给予作品的不同感受。

3、学习材料废旧挂历纸广告纸蜡光纸剪刀固体胶等。

二、教学设计1、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教学方法⑴学生介绍自己最喜爱的建筑今日学习《美丽的建筑》,这里的建筑主要是指房子,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见过各种各样的房子,请你和四周的小朋友自由沟通一下,说说你见过的最美丽的房子是什么样的?请几名同学用自己宠爱的方式(说说、画画)向大家介绍自己最宠爱的建筑。

⑵观赏不同风格的建筑图片人类最初的建筑物是遮风避雨的住宅,虽然较其简陋,但它分散了人的劳动与制造,使人感到舒适和安全。

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人们在追求有用功能的同时,还要求它的形状和空间更加完善和抱负化,由于不断地追求和制造,使中国的建筑艺术形式多样,并且具有鲜亮的风格。

师生共同观赏建筑图片,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建筑的名称,回忆在哪儿见过,观看建筑的外形、颜色、装饰特点。

天坛祈年殿》北京三层圆顶、蓝色琉璃瓦、红色门窗、白色的基座和栏杆。

天安门城楼》北京宏伟壮美,金碧辉煌,红墙黄瓦、雕梁画柱高台基、大屋檐、多圆柱屋顶多样,等级清楚屋脊“仙人”、“走兽”。

小学微型课教案-2024鲜版

小学微型课教案-2024鲜版
小学微型课教案
2024/3/28
1
目录
2024/3/28
• 教学目标与要求 • 教学内容与步骤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评价方式与标准 • 备课资料准备及来源 • 注意事项及应对策略
2
01
教学目标与要求
2024/3/28
3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基本的概念、原理和公式,理解相关知 识点的内涵和外延。
小组合作探究策略
明确任务
为每个小组分配明确的探究任务 ,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究 活动中。
展示评价
让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展示探究成 果,其他同学和老师进行评价和 建议,促进共同进步。
01
合理分组
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等因素, 将学生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 内的学生具有互补性。
02
03
合作交流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讨 论和交流,分享彼此的观点和想 法,促进思维的碰撞和融合。
2024/3/28
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9
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参与度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将教学内容与学 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 设计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求
,增加课堂趣味性。
知欲和探索精神。
2024/3/28
2024/3/28
12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2024/3/28
13
启发式教学法应用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 生主动发现问题,激发他们的思
考兴趣。
2024/3/28
启发学生思考
利用比喻、类比等手段,帮助学生 理解抽象概念,启发他们深入思考 。

五分钟微型课试讲教案模板

五分钟微型课试讲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_______授课年级:_______年级授课班级:_______班授课时间:_______分钟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学生能够运用(知识点)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活动或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知识点)的核心概念和原理。

2. 教学难点:- (知识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和拓展。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实物教具、图表等。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内容,准备问题。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提问、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 提出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2. 简要回顾:-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帮助学生复习巩固。

(二)新课讲授(15分钟)1. 讲解新知识:- 详细讲解(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通过实例、图表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2. 活动与实验:- 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或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

3. 小组合作:-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交流。

- 每组完成一个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课堂练习:- 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 课堂展示:- 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四)总结提升(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提问、回顾等方式,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

2. 布置作业:- 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评估:- 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评估教学效果。

新小学数学微课教案范文通用6篇

新小学数学微课教案范文通用6篇

小学数学微课教案范文通用6篇5小学数学微课教案范文第一篇1.导入环节:微课使用了复习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了一厘米的长度,然后又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体会一厘米有多长。

这个环节相当细致,有理论有实践,几乎等同于讲新课了,不过设计者的精细用错了位置,3分钟的微课,导入环节用去了1分15秒,后面的讲授很显然要收到影响。

2.讲解新知环节:(1)微课通过测量一个不足厘米笔记本的厚度,启发学生探寻"比厘米还小的单位",通过数小格的个数,得知一厘米等于10毫米。

这一点是很巧妙的,问题从实践中来,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但是在数小格之前,就告诉学生"厘米包含了10个小格",然后再去煞有介事的数。

答案已经呈现,下面的实践还有意义吗?(2)知道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一毫米的之后,教师便迫不及待地去测量笔记本的厚度,全然忘掉了微课的学习任务"认识毫米",知道一个小格的长度是一厘米就算是认识了吗?在复习旧知环节,认识厘米的时候还可以联系实际让学生直观认识一厘米的长度,到了讲授新知环节,认识毫米的时候,就不能联系实际了,来个直观感受吗?除了直观感受,毫米在尺子上的刻度线特点,也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下:表示毫米的线都比较短,中间较长的是5毫米刻度线。

这样充分认识之后,后面的测量活动就非常好开展了。

磨刀不误砍柴工,一定要把学生的刀磨快了,再去实践。

例如这个笔记本的厚度,知道了中间那个较长的刻度线是5毫米之后,根本不用数8个格,数三个就可以了。

3.练习环节:这一环节,测量的是蜜蜂的长度,根据情景设计还是一只活着的小蜜蜂。

既然是教学生测量,那么在案例上就要想想学生能不能有这个条件去实践。

对不起,这个环节学生是无法跟着参与的,总不能先暂停视频,然后到花丛中抓一个活着的小蜜蜂,再来测量吧。

不是我求全责备,制作微课时尽量想着学生跟着实践,不能想当然。

总评:从技术上来说是一节无可挑剔的微课,教师语言、师生对话,设计得都非常出色。

15分钟语文微型课教案

15分钟语文微型课教案

15分钟语文微型课教案15分钟语文微型课教案(一)《错误》教学目标:1、学会分析诗中的意象,感受意象美。

2、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三、教学时数:15分钟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有一种错误是美丽的,在郑愁予的笔下被刻画得入木三分,无论是语言还是结构,都是那么美丽,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感受这首诗中的意象美。

(注: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详细地讲过何为意象,这里不再多做补充。

) (二)、范读诗歌,引领学生进入诗境(三)、回顾故事:江南小城的春天,一位女子为爱人痴痴等待的容颜比春天更加美丽,青石板的街道上响起达达的马蹄声,女子以为是她的爱人归来了,但她还没来得及揭开窗帷,马蹄声已经渐渐远去了,这不是归人,只是一个过客而已。

(这原本可以说是一个很简单又很古老的故事,但郑愁予使用了一系列的意象进行描写后,就化腐朽为神奇,使它变得很美很美)(四)、找出诗中描写“女子”所选用的意象明确:按顺序整理是:“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柳絮不飞”“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向晚”“春帷不揭”“小小的窗扉”(五)、具体分析1、莲花的开落(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1)纯洁,回忆学过的与莲花有关的*,周敦颐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说明莲纯洁,这里作者用莲来比喻江南女子的纯洁和柔美。

(2)“莲”与“怜”同音,是爱的意思。

《西洲曲》:“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郎和莲有关,莲代表着思念。

作者在这里借用了古诗中的意象,展现了一位等待归人的女子的形象。

扩展:其实,以花喻人,在古典诗词中比比皆是,把美丽的容颜比作莲花,更是不乏其例。

白居易《长恨歌》:“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芙蓉在唐代即指莲花,容颜像莲花一样美丽,眉毛如杨柳弯弯,面对这样的佳人,却要与之分别,怎么能不泪流呢?这里分明含有一种伤感之情。

微型课模板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微型课模板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微型课教学设计微型课模板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微型课模板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板块:学情分析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课堂学习过程就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

充分抓住同学的心理特点。

八年级的学生由于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逆反心理较重,往往把母亲的叮咛当成唠叨。

借助这篇美文,让学生感受亲情,唤起内心深处对母亲的爱。

第二板块:教材分析(一)、说教材《我的母亲》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选自《胡适文集》中的《四十自述》。

体裁是传记.作者通过朴实真切的语言,抒写了怀念母亲的感情,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传统社会一位伟大的母亲形象,表现了一代人的生活感悟和血浓于水的亲情!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描写人物的,有的是传记,有的是回忆录,跟我们生活非常贴近,借助这篇美文,希望能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对母亲深深地眷恋。

同时感受人间温暖,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并且理解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能力目标1.理解文意,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

2.学习本文自然、质朴而又含意丰富的语言。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亲情,引导学生关心家庭,关心父母,培养他们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感,帮助他们形成尊重别人、关心别人、珍惜幸福的人生态度。

(三)教材重难点教学重点(1)概括事件和母亲形象特点(2)感悟作者对母亲感激之情教学难点品味自然、质朴,但又含意丰富的语言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识内容,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语言。

第二课时:课外的延伸,拓展视野,丰富语文素养。

第三板块:教法学法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因此我运用“自主阅读”教学法和“主问题引领”教学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梁山伯与祝英台》教具录音机、多媒体、钢琴教学目的 1、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2、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

3、欣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重点难点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

一、课前预习及导课。

1、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

1959年写成并首演。

当时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

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

《梁山伯与祝英台》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

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

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

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

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2、这一民间传说与史实有很大的出入。

二人可谓是千年等一回。

据史册记载,梁山伯是明朝的一个县官,因秉公办案,有“梁青天”的美称。

梁山伯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葬在山青水秀的胡桥镇。

可是在挖掘墓地时,发现一墓穴,穴中有一块刻着“祝英台女侠之墓”的石碑。

石碑背面记载着祝英台的身世:“祝英台乃是南北朝时代的陈国人,一生行侠仗义,后来遭贪官马文才父子陷害致死,当地人们偷偷将其安葬于胡桥镇。

由于二人都是为百姓办好事的人,人们便把他俩合葬在一起。

从那以后,在民间就产生了各种各样关于感人致深的故事。

二、授新课引子:乐曲一开始由长笛奏出了华彩的旋律,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

由双簧管奏出的主题音调,取自越剧的过门音乐。

呈示部:主部主题──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译出纯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

”(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多少人听了段旋律都为之陶醉。

作者在选取这段主题时可是费了一番苦心。

当年他们还是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学生。

何占豪曾在杭州越剧团当演员,他对越剧音乐既熟悉又喜爱。

在创作《》时,故事流传在浙江一带,越剧是浙江的代表剧种,他决心从越剧音乐中取材。

据平时的观察,许多越剧名演员,不论他们演出任何剧目,只要唱到一段唱腔时,台下都会博得热烈地掌声为之呼应。

作者抓住了这段唱腔作为《》中“爱情主题”的基本音调。

这段主题是全曲的核心的音调。

)副部主题──与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

音乐转入活泼、欢快的回旋曲。

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描写同窗共读时的生活情景。

(传说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去读书,在途中与梁山伯相识后两人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

这段音乐主题就是表现同窗三载共读共玩时的情景。

)在这段快板过后,音乐转入慢板,副部主题中的结束部。

在弦乐颤音的衬托下,二人同窗三载就要分别,音乐表现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依恋之情。

(传说中二人在临别时,祝英台假意说家中有个妹妹愿嫁与梁山伯,约梁山伯去探望。

故事就这样发展了下去。

)低沉的音响预示出不详的事情就要发生。

展开部:由三部分构成,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

(祝英台的父亲逼祝英台嫁与官僚马府少爷马文才,祝英台抗婚不嫁。

)铜管乐奏出了表现残暴的封建势力的主题。

紧接着小提琴采用戏曲的“散板”节奏,奏出英台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

乐队以强烈的全奏,衬托着主奏小提琴猛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主题。

逐渐形成了矛盾冲突的高潮,越来越激化,但音乐突然停顿下来,又转入慢板乐段──“楼台会”(传说中正在此时,梁山伯来祝家探望,得知祝英台为女子也得知祝英台的痛苦,二人楼台相会互诉衷肠。

)这时大提琴与小提琴对答式的手法“一问一答”,如诉如泣的曲调。

接下去音乐急转而下──哭灵投坟,乐曲运用戏曲中的紧拉慢唱的手法,将祝英台悲切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至。

(传说中在梁山伯归家后不久病故,祝英台得知后悲痛万分,她已下定了决心选择了一条道路,她与父亲约定,穿素服上花轿,并绕道梁山伯的坟前祭奠,父亲同意。

那天祝英台来到坟上向苍天哭诉后碰碑自尽。

)锣、鼓、管、弦齐鸣表现祝英台纵身投坟,全曲达到了最高潮,乐队奏出赞颂的音调。

再现部:乐曲出现了引子的音乐素材,而这已不是人世间的美景,而把我们带入了神化的意境。

“化蝶”(当祝英台撞向石碑,墓穴突开,祝英台纵身投入后,从坟墓中飞出一双蝴蝶),我们又再次听到了那段熟悉的“爱情主题”。

许多艺术家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这一动人的情节。

下面我给同学们朗读一段“化蝶”的歌词。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人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

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

楼台一别恨如海,泪染双翅身化彩蝶翩翩花丛来,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

所有的人都被二人所感动,对他们的命运给予同情,人们不甘于悲剧的结局,因为我们都憧憬未来美好生活。

一双彩蝶翩翩起舞,飞向远天,去寻找真正属于他们幸福,而给人间留下了无限地遐想。

三、总结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欣赏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我们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同命运共呼吸,是那动人的音乐调动了我们的情感,让我们时而欢喜、时而忧伤、时而悲愤、时而憧憬等等。

人的一生所能经历的情感是有限的,而置身于音乐之中,我们的人生就会丰富了许多许多,通过这首作品,也告诉我们人间最可贵的就是真情(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是一节……)艺术课程是在教育改革中诞生的新型课程,和我们原有的音乐课程所不同的是,它将音乐与美术合在了一起,克服了听觉(音乐)与视觉(美术)彼此分割的传统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艺术能力。

宋朝大诗人苏东坡写过这样一首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也就是说,精神的需要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

所以在这一课,我借现在正值秋季为由,引导学生围绕“秋”这个主题进行艺术讨论、感受与鉴赏,从中领略艺术的无穷魅力。

一进入音乐教室,就听到了舒缓、柔和的钢琴曲《秋日私语》,优美的琴声很快就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了他们思索的兴趣。

秋天是色彩丰富、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古往今来,有多少爱美而又热爱生活的艺术家,用他们的无穷智慧和创造力量,在作品中表达了对秋天的赞美。

优秀的艺术作品往往能使情与景、意与境交融在一起,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那么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幅现代派中国画《林晚》就是一幅意境深远的秋景图。

在白云与枫叶的掩映中,山中的小屋飘出了袅袅的炊烟,这满眼的美景令山路上的游人也陶醉了。

美术作品给我们带来的是视觉上的感受,而听觉上的感受就要靠音乐来完成它了。

为了让学生体会视觉与听觉彼此融合的魅力,在这里我安排了三段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听觉感受,从中为《林晚》这幅画选取最能体现其意境的一段,感受画与音乐所构成的二维欣赏效果。

第一段音乐是由小提琴演奏的《思乡曲》,这段音乐节奏舒缓、旋律中带着淡淡的忧伤,小提琴低音区那婉转缠绵的音色,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什么……是远方的游子在思念家乡的亲人吗?寥寥的秋风中,纷飞的落叶飘散在他的肩头、发迹,黄昏中落日的余晖,拉长了那思乡的背影。

第二段音乐《秋叶》的前奏部分是风吹树叶的声音,这自然音响与单簧管的绝妙配合,是那么的轻松和平和,而有着典型流行音乐风格的主旋律,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了秋的浪漫、秋的遐想。

最后一段音乐是由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中国民族乐器竹笛演奏的,这里的音乐节奏相当平稳,仿佛游人漫步于林间小道,欣赏秋日美景时那份怡然自得的心情;而它的旋律又是如此清新自然,给我们带来一股秋高气爽的味道。

各位老师,你们听了这三段音乐后,觉得哪段与画面最吻合?虽然从感受上,这三段音乐描绘的都是秋日的美景,但“国画配国乐”似乎更符合我们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和情趣。

我们的学生也是这样选择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艺术的鉴赏和表现能力,我特意为他们渲染了诗情画意的气氛,引导他们站在诗人的角度,借用最恰当、最熟悉的诗句来赞美眼前的美景。

虽然学生的文学水平有限,但他们还是一下子就想到了非常熟悉的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笔调浓郁清新,婉转流畅,意境深远,既恰如其分地描绘了《林晚》这幅画的意境,也是一首秋色的赞歌。

在音乐与画面的配合下,通过学生特有的音色和声调来朗诵《山行》这首诗,初步形成了对“秋”的三维立体欣赏。

初一年音乐优质课辽阔的草原教案《辽阔的草原》教学内容:1.歌唱教学:简单的复习《牧歌》2.欣赏教学:a.声乐曲欣赏:蒙古族民歌《牧歌》独唱和无伴奏合唱欣赏,哈萨克族民歌《我们的新毡房》b.器乐曲欣赏:马头琴独奏《万马奔腾》,二胡独奏曲《战马奔腾》或者《狂野飞骏图》c.舞蹈欣赏:藏族民歌舞蹈《北京的金山上》教学目标1.学会用细腻饱满连贯的声音唱《牧歌》2.通过欣赏,了解蒙古族民歌的基本知识,认识马头琴的音色及二胡的音色3.通过欣赏,了解哈萨克族. 藏族民歌的基本常识和藏族舞蹈的特色设计思路1.以北朝民歌《敕勒歌》朗诵导入本节“辽阔的草原”的主题,引导学生细腻的无伴奏的歌唱《牧歌》和欣赏独唱及无伴奏合唱《牧歌》让学生体会草原宁静祥和的秀美2.器乐曲《万马奔腾》(马头琴齐奏)和二胡曲《战马奔腾》或者《狂野飞骏图》的欣赏体会草原热烈奔放的豪迈壮阔3.舞蹈《北京的金山上》的欣赏了解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的风采教学过程1.导入:以北朝民歌《敕勒歌》朗诵导入,介绍蒙古草原壮阔无比,生机勃勃,极目远望,田野相接的草原全景图。

蓝天,白云,绿草,羊群,风和日丽,春光明媚此情此景令人神往我们为什么不歌唱一翻呢?2.《牧歌》独唱欣赏,(注意歌曲中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连绵,语言明白如话,演唱者的演绎流露出的强烈感叹,赞美之意。

3.组织学生用细腻的饱满连贯有感情的演唱4.《牧歌》已经被改编成为多种的舞台表演形式,大提琴独奏,小提琴独奏,无伴奏合唱等。

下面我们来听听作曲家瞿希贤改编的无伴奏合唱《牧歌》5.播放无伴奏合唱《牧歌》6.问题:表演方式有什么不同a. 无伴奏合唱就是没伴奏乐器,由人声不同音色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具有很强的音乐表现力,被认为是合唱的最高艺术形式之一)b. 我们听的无伴奏合唱《牧歌》,在艺术价值,表现意境上与原民歌基本相同,但是表现的力度和表现幅度上较原民歌的单一声部要丰富课题:《美丽的村庄》课型:欣赏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标题音乐,初步了解交响诗及交响音画的一般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根据《美丽的村庄》的节奏、旋律、结构等特点,用欢快、活泼、热情、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用创造性的积极态度为歌曲伴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