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计算题答案
统计原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统计原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社会现象B. 自然现象C. 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的科学D. 经济现象答案:C2. 下列哪个不是统计数据的来源?A. 人口普查B. 抽样调查C. 实验设计D. 个人猜测答案:D3. 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指标是?A. 方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极差答案:C4. 以下哪个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A. 众数B. 中位数C. 均值D. 方差答案:D5.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图表?A. 条形图B. 饼图C. 散点图D. 流程图答案:D6.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0, 1)B. [-1, 0)C. [-1, 1]D. (-∞, +∞)答案:C7. 以下哪个是参数估计的方法?A. 点估计B. 区间估计C. 点估计和区间估计D. 以上都是答案:D8. 假设检验的零假设通常表示什么?A. 研究者想要证明的假设B. 研究者想要拒绝的假设C. 研究者认为不可能的假设D. 研究者认为可能的假设答案:B9. 以下哪个是时间序列分析的用途?A. 预测未来趋势B. 确定变量间的关系C. 分析数据的离散程度D. 以上都是答案:A10. 以下哪个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分析软件?A. ExcelB. SPSSC. RD. 以上都是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统计学中的总体和样本的区别。
答案: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而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总体具有无限性,样本具有有限性。
总体参数是固定的,而样本统计量会因抽取的样本不同而变化。
2. 解释什么是正态分布,并说明其在统计学中的重要性。
答案:正态分布是一种连续概率分布,其概率密度函数呈钟形曲线,也称为高斯分布。
正态分布在统计学中非常重要,因为许多统计方法和理论都建立在数据服从正态分布的假设之上,如假设检验、回归分析等。
3. 描述什么是抽样误差,并解释其产生的原因。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答案]统计学计算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答案]统计学计算题及答案【试卷考卷】统计学计算题及答案篇(一):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从标志与统计指标的对应关系来看,标志通常与( )相同。
2.某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为开口组,上限为8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95,则首组的组中值为( )。
3.国民收入中消费额和积累额的比例为1:0.4,这是( )相对指标。
4.在+A的公式中,A称为( )。
5.峰度是指次数分布曲线项峰的( ),是次数分布的一个重要特征。
6.用水平法求平均发展速度本质上是求( )平均数。
7.按习惯做法,采用加权调和平均形式编制的物量指标指数,其计算公式实际上是( )综合指数公式的变形。
8.对一个确定的总体,抽选的样本可能个数与( )和( )有关。
9.用来反映回归直线代表性大小和因变量估计值准确程度的指标称( )。
二、是非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统计史上,将国势学派和图表学派统称为社会经济统计学派。
2.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在任何条件下都存在变换关系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3.学生按身高分组,适宜采用等距分组。
4.根据组距数列计算求得的算术平均数是一个近似值。
5.基尼系数的基本公式可转化为2(S1+S2+S3)。
6.对连续时点数列求序时平均数,应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方法。
7.分段平均法的数学依据是Σ(Y-YC)2=最小值。
8.平均数、指数都有静态与动态之分。
9.在不重复抽样下,从总体N中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则所有可能的样本个数为Nn个10.根据每对x和y的等级计算结果ΣD2=0,说明x与y 之间存在完全正相关。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在综合统计指标分析的基础上,对社会总体的数量特征作出归纳、推断和预测的方法是A.大量观察法B.统计分组法C.综合指标法D.模型推断法2.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分别进行简单分组,形成A.复合分组B.层叠分组C.平行分组体系D.复合分组体系3.交替标志方差的最大值为A.1B.0.5C.0.25D.04.如果采用三项移动平均修匀时间数列,那么所得修匀数列比原数列首尾各少A.一项数值B.二项数值C.三项数值D.四项数值5.可变权数是指在一个指数数列中,各个指数的A.同度量因素是变动的B.基期是变动的C.指数化因数是变动的D.时期是变动的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反映以经济指标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指标总体系包括A.社会统计指标体系B.专题统计指标体系C.基层统计指标体系D.经济统计指标体系E.科技统计指标体系2.典型调查A.是一次性调查B.是专门组织的调查C.是一种深入细致的调查D.调查单位是有意识地选取的E.可用采访法取得资料3.下列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有A.月末商品库存额B.劳动生产率C.历年产值增加额D.年末固定资金额E.某市人口净增加数4.重复抽样的特点是A.各次抽选互不影响B.各次抽选相互影响C.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逐渐减少D.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始终不变E.各单位被抽中的机会在各次抽选中相等5.下列关系中,相关系数小于0的现象有A.产品产量与耗电量的关系B.单位成本与产品产量的关系C.商品价格与销售量的关系D.纳税额与收入的关系E.商品流通费用率与商品销售额的关系五、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要求:(1)写出必要的计算公式和计算过程,否则,酌情扣分。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按字母排列,考试必备,大全)
一、填空题A按照普查资料汇总特点不同,可分为(一般普查)和(快速普查)两种组织形式。
B比较相对指标的数值常用(百分数或倍数)表示,强度相对指标则用(复名数)表示本期定基发展速度与前一期定期发展速度之比等于(本期环比发展速度),本期累计增长量与本期逐期增长量之比等于(前期累计增长量)。
变量按其取值的连续性可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两种。
变量数列中各组标志值出现的次数称(频数),各组单位数占单位总数的比重称(频率)。
累计(頻数)和累计(頻率)可以更简便地概括总体各单位的分布特征。
表示单位属性方面特征的标志是(品质标志),而表示单位数量方面特征的标志是(数量标志)。
C抽样极限误差等于(抽样平均误差)与(概率度)的乘积。
抽样估计就是利用实际调查计算的(样本指标值)来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数值。
抽样误差范围决定估计的(准确性),而概率保证程度决定估计的(可靠性)。
抽样方案的检查主要有(准确性检查)和(代表性检查)两方面。
抽样推断的主要内容有(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个方面重复抽样平均误差的大小与(样本单位数)成反比例关系,又与(标准差)成正比例关系。
重复抽样的样本单位数扩大为原来的4倍,抽样平均误差将缩小(一半),如抽样平均误差允许增加一倍,则样本单位数只需抽原来的(四分之一)。
长期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分析方法有(累计法)和(水平法)两种。
从全及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的犯法有(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两种。
从相关方向上看, 产品销售额与销售成本之间属于(正)相关关系,而产品销售额与销售利润之间属于(负)相关关系。
D调查资料准确性的检查方法有(逻辑性检查)和(计算检查)。
调查时间是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也称(客观时间),调查时限是进行调查工作的期限,也称(主观时间)。
动态数列是由反映(时间顺序)变化和(各指标值)变化的两个数列所构成的。
F分组相关表可分为(单变量分组)和(双变量分组)相关表两种。
分析分组的分组标志称为(原因标志),与其对应的标志称为(结果标志)。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和计算题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和计算题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举例说明统计标志与标志表现有何不同?答:标志是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特征或属性,即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
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是标志的实际体现者。
标志是所要调查的项目,标志表现是调查所得到的结果。
例如:学生的“成绩”是标志,而成绩为“90”分则是标志表现。
2、简述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答:品质标志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数量标志表明总体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可以用数值表示,即标志值。
例如某人的“职业”是品质标志;而“工资水平”就是数量标志。
3、变量分组的种类及应用条件。
答:变量分组是指按数量标志分组,分组的种类有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
由于变量有离散型和连续型之分,所以变量分组要根据变量的类型。
如果离散型变量的变量值变动幅度比较小,则采用单项式分组,如果离散型变量的变量值变动幅度很大,项数又很多,就要采用组距式分组。
而连续变量由于不能一一列举变量值,所以不能作单项式分组,只能进行组距式分组。
4、简述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并举例说明。
答:结构相对指标是以总体总量为比较标准,计算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况的综合指标。
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相对数,用以分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之间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
如:各工种的工人占全部工人的比重是结构相对指标。
而某地区工业企业中轻重工业比例就是比例相对指标。
5、简述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区别并举例说明。
答:调查对象是应搜集其资料的许多单位的总体;调查对象由调查目的所决定。
调查单位是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它是进行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的组成要素;报告单位也叫填报单位,也是调查单位的组成要素,它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一般是基层企事业组织。
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统计学原理》参考答案
附录:参考答案第一章一、填空题1、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2、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3、调查;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4、总体单位(个体);总体5、性质相同;总体6、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督职能;提供信息7、数量;品质二、单项选择题1、A2、C3、C4、B5、A6、B7、A8、B9、C 10、A三、简答题1、所谓统计,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总体现象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动规律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是对总体现象数量方面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的总称,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最有效的工具。
统计通常有三种涵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其中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概括。
2、统计是研究大量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的,如果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和指标没有差异(变异),其具体表现都一样,那么只要调查一个便可知全体,这样就用不着统计了。
只有变异才能统计,变异是统计的前提。
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具有的特征,指标是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的。
区别:⑴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个体)特征的;而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
⑵标志中的数量标志是可以用数值表示,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而所有的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不存在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指标。
⑶标志中的数量标志不一定经过汇总,可以直接取得;而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得来的。
⑷标志一般不具备时间、地点等条件;而作为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一定要有时间、地点、范围。
联系:⑴一般来说,指标的数值是由标志值汇总而来的;⑵标志和指标存在着一定的变换关系。
4、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
第二章一、项选择题1.B2.B3.D4.A5.B6.C7.B8.C二、判断题1.(×)2.(×)3.(×)4.(×)5.(√)6.(√)7.(×)8.(×)三、简答题1.相同点:三种调查都是一时性的非全面调查,都是从总体中抽出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及参考答案
3.某地区历年粮食产量如下:1、某生产车间3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 30 26 42 41 36 44 40 37 37 25 45 29 43 31 36 36 49 34 47 33 43 38 42 32 34 38 46 43 39 35 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各组的频数和频率,编制次数分布表;(2) 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零件数。
(20分)解:(1)根据以上资料编制次数分布表如下:则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为:17.38301145===∑∑fxf x(2)当产量为10000件时,预测单位成本为多少元?(15分)xbx a y n x b n y a x x n y x xy n b c 5.2808010703125.232105.26151441502520250512503210128353)(222-=+==+=⨯+=-=-=-=--=-⨯⨯-⨯=--=∑∑∑∑∑∑∑因为,5.2-=b ,所以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即x 增加1单位时,单位成本的平均变动是:平均减少2.5元 (2)当产量为10000件时,即10=x 时,单位成本为55105.280=⨯-=c y 元>课程的测试,甲班平均成绩为81分,标准差为9.5分;乙班的成绩分组资料如下:计算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并比较甲.乙两班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解: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f xf x ,所需的计算数据见下表:75554125===∑∑fxf x (比较甲.乙两班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要用变异系数σν的大小比较。
)甲班%73.11815.9===xσνσ 从计算结果知道,甲班的变异系数σν小,所以甲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
%65.207549.1549.152405513200)(2======-=∑∑x ffx x σνσσ计算(1)产品产量总指数及由于产量增长而增加的总成本.(2)总成本指数及总成本增减绝对额. 解;(1)产品产量总指数为: %42.1112102342106351120605010060%10550%102100%12000==++=++⨯+⨯+⨯=∑∑qp qkp 由于产量增长而增加的总成本:∑∑=-=-242102340000qp q kp(2)总成本指数为:%62.10721022660501006046120011==++++=∑∑qp qp总成本增减绝对额:∑∑=-=-16210226011qp q p计算第二季度平均每月商品流转次数和第二季度商品流转次数. 解:商品流转次数c=商品销售额a/库存额bba c =商品销售额构成的是时期数列,所以67.23837163276240200==++==∑na a 库存额b 构成的是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所以33.533160327545552453224321==+++=+++=b b b b b 第二季度平均每月商品流转次数475.433.5367.238===ba c 第二季度商品流转次数3*4.475=13.425解:甲市场的平均价格为:04.123270033220027001507001080007350011009007001100137900120700105==++=++⨯+⨯+⨯==∑∑fxf x乙市场的平均价格为74.1172700317900700800120031790013795900120960001051260009590096000126000==++=++++==∑∑xM M x。
统计原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统计原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中的总体是指:A. 所有可能的样本B. 研究对象的全体C. 研究对象的一个样本D. 研究对象的一部分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描述统计的内容?A. 集中趋势B. 离散程度C. 相关性D. 概率分布答案:C3. 标准差是衡量数据:A. 集中趋势的指标B. 离散程度的指标C. 相关性的指标D. 正态分布的指标答案:B4. 以下哪个不是参数估计的方法?A. 点估计B. 区间估计C. 回归分析D. 假设检验答案:C5. 抽样分布是指:A. 总体的分布B. 样本的分布C. 样本统计量的分布D. 样本数据的分布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什么是统计学中的样本?请简述其重要性。
答:样本是总体中的一部分,用于代表总体进行研究。
样本的重要性在于,通过对样本的研究,我们可以对总体进行推断,从而在不研究整个总体的情况下,了解总体的特征。
2.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区别是什么?答:描述统计关注的是对数据集的描述,包括集中趋势、离散程度等,而推断统计则是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3. 请解释什么是正态分布,并简述其在统计学中的重要性。
答:正态分布是一种连续概率分布,其形状呈现为对称的钟形曲线,也称为高斯分布。
正态分布在统计学中的重要性在于,许多统计方法和理论都建立在数据符合或近似符合正态分布的假设上。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某班级有50名学生,他们的平均成绩是80分,标准差是10分。
如果随机抽取一名学生,求这名学生成绩高于90分的概率。
答:首先,我们需要计算这名学生成绩的标准分数(Z分数),计算公式为:Z = (X - μ) / σ,其中X是学生的成绩,μ是平均成绩,σ是标准差。
将90代入X,80代入μ,10代入σ,得到Z = (90 - 80) / 10 = 1。
然后,我们查找标准正态分布表,找到Z分数为1对应的累积概率,这个概率大约是0.8413。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设某地区有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 )。
.每一家工业企业家工业企业.每一件产品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有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些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家公司的全部职工家公司的每一位职工家公司所有职工的全部工资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一个统计总体()。
.只能有一个指标 .可以有多个指标.只能有一个标志 .可以有多个标志.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
.数量标志 .品质标志 .数量指标 .质量指标.在调查设计时,学校作为总体,每个班作为总体单位,各班学生人数是()。
.变量值 .变量 .指标值 .指标.年龄是()。
.变量值 .连续型变量 .离散型变量. 连续型变量,但在实际应用中常按离散型处理.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登记的方便 .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确定调查的范围 .确定调查的单位.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职工调查 .工业普查 .工业设备调查 .未安装设备调查 .通过调查大庆、胜利、辽河等油田,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方式是()。
.典型调查 .抽样调查 .重点调查 .普查.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月日至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调查时间 .登记期限 .调查期限 .标准时间.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
.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确定组距和组中值.确定组距和组数 .确定全距和组距.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最小组为开口组,组限为,又知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则下开口组的组中值为()。
.统计表的主词是统计表所要说明的对象,一般排在统计表的()。
.左方 .右方 .上端中部 .下方.某大学个分院共有学生人、教师人、设置专业个。
若每个分院为调查单位,则总体单位总数是()。
.分院数 .教师数 .学生数 .专业数.数值可以直接相加总的指标是()。
统计原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统计原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 社会经济现象B. 自然现象C. 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D. 社会经济现象的质的方面2. 统计调查中,调查对象是()。
A. 总体B. 个体C. 样本D. 总体和样本3. 统计数据的搜集方法不包括()。
A. 直接观察法B. 报告法C. 抽样调查法D. 理论推导法4. 统计学中,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A. 总体中的个体在所研究的属性上完全相同B. 总体中的个体在所研究的属性上完全不相同C. 总体中的个体在所研究的属性上基本相同D. 总体中的个体在所研究的属性上完全不同5. 统计数据的整理过程中,编制分组表的目的是为了()。
A. 便于计算平均数B. 便于计算中位数C. 便于计算众数D. 便于计算方差6. 统计分析中,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不包括()。
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7. 标准差是衡量数据()的指标。
A. 集中趋势B. 离散程度C. 相关关系D. 偏态分布8.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A. (-∞, +∞)B. (-1, 1)C. [0, 1]D. [-1, 1]9. 统计指数中,综合指数的特点是()。
A. 可以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B. 可以消除数量变动的影响C. 可以消除基期的影响D. 可以消除个体因素的影响10. 统计分析中,时间序列分析的主要目的是()。
A. 描述现象的变化趋势B. 预测现象的未来变化C. 分析现象的周期性D. 以上都是答案:1. C2. B3. D4. C5. C6. D7. B8. D9. B 10. 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属于统计数据的有()。
A. 某市2023年的GDPB. 某市2023年的人口总数C. 某市2023年的降雨量D. 某市2023年的最高气温12. 统计调查的类型包括()。
A. 全面调查B. 抽样调查C. 重点调查D. 非全面调查13. 统计数据的整理方法包括()。
统计学原理课后计算题答案
第三章P541、某工厂工资水平如下表所示:月工资额分组/元工人人数/人比重/% 组中值/元1500以下80 9.4 1050 ①1500~2400 150 17.6 1950 ②2400~3000 190 22.4 2700 ③3000~3600 200 23.5 3300 ④3600~4800 140 16.5 4200 ⑤4800以上90 10.6 5400 ⑥合计850 100=*100%工人人数比重总人数①2400-1500=-=1500-=105022相邻组组距缺下限的开口组组中值上限②~⑤ +=2上限下限组中值 ⑥4800-3600==4800+=540022相邻组组距缺上限的开口组组中值下限+第四章1.(1)该产品计划完成程度指标:252626.527.5100%105%100+++⨯=(2)0.590512 4.512622.52624⨯⨯-⨯+=+-() 答:该企业提前6个月22.5天完成五年计划规定指标。
2. 解: (1)480+598+600+612+120+180+250+1502500=119.6% (2) 提前完成计划时间=(计划期月数-计划完成月数)+超额完成计划数平均每日计划量数=(5*12-4.5*12)+9025005*365=8个月零6天答:该企业提前8个月6天完成五年计划规定指标。
3、(1)计算产量结构相对指标:2006年:甲车间=1200100%40%⨯=3000乙车间=1800100%60%⨯=30002007年:甲车间=2400100%60%⨯=4000乙车间=1600100%40%⨯=4000(2)2006年的平均单位成本=60040%70060%660⨯+⨯=2007年的平均单位成本=60060%70040%640⨯+⨯=2007年成本低的所占比重小,2008年成本低的所占比重大,甲成本较低,甲增产使总量增加,进而使成本降低。
4、平均工资=(500×60+600×100+700×140+800×60+900×40)400=680方差=(500-680)2×60+(600-680)2×100+(700-680)2×140+(800-680)2×60+(900-680)2×40400=136所以标准差=2136≈5、按平均每人约收入分组 /元职工户数f 组中值x 向上累计100-200 6 150 6200-300 10 250 16300-400 20 350 36 400-500 30 450 66 500-600 40 550 106 600-700 240 650 346 700-800 60 750 406 800-900 20 850 426 职工家庭平均每人月收入=1506250103502045030550406502407506085020619.486102030402406020xf f⨯+⨯+⨯+⨯+⨯+⨯+⨯+⨯==+++++++∑∑中位数位置=42621322f ==∑ 职工户数213在工资为[600,700]内中位数= 142610622600100644.58240m mfS L d f ---+⨯=+⨯=∑(元)职工户数最多集中在工资区间为[600,700]内 众数=24040600100652.63(24040)(24060)-+⨯=-+-分布特征:从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可以知道,职工的月收入主要集中在600-700内,月收入少于600或大于700的人数较少,呈现出中间高,两边少的趋势。
统计学原理A卷答案
统计学原理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总计20分)1.统计一词的基本含义是(D)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B。
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计算C.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D。
统计科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2.调查某大学5000名学生学习成绩,则总体单位是(C)A。
5000名学生B。
5000名学生的成绩C。
每一名学生 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3.就一次统计活动来讲,一个完整的过程包括的阶段有(D)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决策B。
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预测C。
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审核、统计分析D.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4.变量是(D)A。
可变的质量指标 B.可变的数量指标和标志C.可变的品质标志D。
可变的数量标志5.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是(A)A.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B。
数量性、大量性、差异性C.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D。
同质性、大量性、可比性6.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B)A.工人年龄B.工人性别C。
工人体重D。
工人工资等级7.统计指标的特点是(B)A.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B.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C.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D.科学性、客观性、社会性8.数量指标一般表现为(C)A.平均数B.相对数C.绝对数D.指数9.对某市占成交额比重大的7个大型集市贸易市场的成交额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的组织方式是(C)A.普查B。
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D。
典型调查10.要了解我国农村经济的具体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B)A.普查B。
典型调查C。
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11.统计分组的结果表现为(A)A.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B.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12.下面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有(C)A。
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 B.企业按工业总产值分组C.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D.企业按资金占用额分组13.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以百分数表示)的总和应该(D)A。
《统计学原理(第五版)》习题计算题答案详解参考word
《统计学原理(第五版)》习题计算题答案详解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1. 见教材P402 2. 见教材P402-403 3. 见教材P403-404第三章 综合指标1. 见教材P4322. %86.1227025232018=+++=产量计划完成相对数3.所以劳动生产率计划超额1.85%完成。
4. %22.102%90%92(%)(%)(%)===计划完成数实际完成数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一季度产品单位成本,未完成计划,还差2.22%完成计划。
5.%85.011100%8%110%1=⨯++==计划完成数实际完成数计划完成程度指标计划完成数;所以计划完成数实际完成数标因为,计划完成程度指%105%103== 1.94%%94.101%103%105,比去年增长解得:计划完成数==()得出答案)将数值带入公式即可以计算公式,上的方程,给大家一个很多同学都不理解也可以得出答案,鉴于(根据第三章天)。
个月零天(也即是个月零(月)也就是大约)(上年同季(月)产量达标季(月)产量超出计划完成产量达标期完成月数计划期月数超计划提前完成时间达标期提前完成时间完成计划的时间万吨。
根据公式:提前多出万吨,比计划数万吨产量之和为:季度至第五年第二季度方法二:从第四年第三PPT PPT 6868825.8316-32070-7354-60--3707320181718=+=+=+==+++()天完成任务。
个月零年第四季度为止提前(天),所以截止第五)(根据题意可设方程:万吨完成任务。
天达到五年第二季度提前万吨。
根据题意,设第万吨达到原计划,还差万吨产量之和为:季度至第五年第一季度方法一:从第四年第二6866891-91*20)181718(1916707016918171816=++++=+++x xx6. 见教材P432 7. 见教材P433)/(2502500625000)/(2702500675000亩千克亩千克乙甲======∑∑∑∑f xf X x mm X在相同的耕地自然条件下,乙村的单产均高于甲村,故乙村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做得好。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及答案第四章1、某生产车间3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30 26 42 41 36 44 40 37 37 25 45 29 43 31 36 36 49 34 47 33 43 38 42 32 34 38 46 43 39 35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 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整理编制次数分布表。
(2)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
答 案:(1)4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次数分布表为:(6分)(2)平均日产量17.3830==∑=f x (件) (4分) 2、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57 89 49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81 67 81 54 79 87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0 86 85 89 89 64 57 83 81 78 87 72 61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 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1)将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编制一张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分组方法的类型;分析该班学生考试情况。
答 案:(1)40名学生成绩的统计分布表:(6分)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是数量标志。
(1分)分组方法是变量分组中的组距分组,而且是开口式分组。
(1分)该班学生的考试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形态。
(2分)3、 某厂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根据以上资料计算:(1)一季度三个车间产量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
(2)一季度三个车间平均单位产品成本。
答 案 产量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81.10172073310.122005.13159.0198220315198==++++==∑∑x m m (5分) 平均单位成本75.1022031519822083151019815=++⨯+⨯+⨯==∑∑f xf (元/件) (5分)4、 某自行车公司下属20个企业,1999年甲种车的单位成本分组资料如下:试计算该公司1999年甲种自行车的平均单位成本。
《统计学原理》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习题及答案(第四章)一、判断题1、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2、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3、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一个平均数。
(×)4、在特定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5、用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求得的相对指标。
说明总体内部的组成状况,这个相对指标是比例相对指标。
(×)6、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7、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小。
(√)二、单项选择1、总量指标数值大小( A )A、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增大B、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小C、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D、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2、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C )A、平均指标B、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变异指标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 D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B、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D、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4、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 B )A、总体单位总量B、总体标志总量C、质量指标D、相对指标5、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C )A、小于100%B、大于100%C、等于100%D、小于或大于100%6、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 ( D )A、无名数B、实物单位与货币单位C、有名数D、无名数与有名数7、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 B )A、结构相对数B、动态相对数C、比较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8、假设计划任务数是五年计划中规定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可采用( B )A、累计法B、水平法C、简单平均法D、加权平均法9、按照计划,今年产量比上年增加3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10%,同上年比今年产量实际增长程度为( D )。
统计学原理A卷答案
统计学原理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总计20分)1.统计一词的基本含义是(D)A。
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ﻩ B.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计算C.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 D.统计科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2。
调查某大学5000名学生学习成绩,则总体单位是(C)A.5000名学生ﻩﻩﻩB.5000名学生的成绩ﻩC.每一名学生ﻩﻩ 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3.就一次统计活动来讲,一个完整的过程包括的阶段有(D)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决策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预测C.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审核、统计分析D.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4.变量是(D)A.可变的质量指标B。
可变的数量指标和标志C.可变的品质标志ﻩD。
可变的数量标志5.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是(A)A。
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ﻩﻩB。
数量性、大量性、差异性C。
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ﻩD。
同质性、大量性、可比性6。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B)A.工人年龄ﻩﻩB。
工人性别C.工人体重ﻩD。
工人工资等级7.统计指标的特点是(B)A.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ﻩB.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C.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D。
科学性、客观性、社会性8。
数量指标一般表现为(C)A.平均数ﻩﻩB.相对数C。
绝对数ﻩD。
指数9.对某市占成交额比重大的7个大型集市贸易市场的成交额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的组织方式是(C)A。
普查ﻩB。
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ﻩ D.典型调查10.要了解我国农村经济的具体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B)A.普查B。
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11.统计分组的结果表现为(A)A.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B.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ﻩ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12.下面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有(C)A.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ﻩﻩB。
企业按工业总产值分组C。
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ﻩﻩﻩD.企业按资金占用额分组13.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以百分数表示)的总和应该(D)A.大于100%ﻩB。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期末练习参考答卷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期末练习参考答卷一、次数分布表的编制:1、某生产车间4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30 26 42 41 36 44 40 37 43 35 37 25 45 29 43 31 36 49 34 47 33 43 38 42 32 25 30 46 29 34 38 46 43 39 35 40 48 33 27 28 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编制次数分布表。
(2)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的平均日产零件数。
解、(1(2所以工人的平均日产零件数:每人每日件/5.37401500===∑∑fxf x2、有27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如下:5 4 2 4 3 4 3 4 4 2 4 3 4 3 26 4 4 2 2 3 4 5 3 2 4 3 试编制分配数列。
二、平均指标、相对指标、变量指标的计算1.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小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22件标准差为3.5件;计算乙组每个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并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171001700人件乙===∑∑f xf x ())(65.21007022件乙==-=∑∑ff x x σ。
又因为:)/(22人件甲=x )(5.3件甲=σ 1591.0225.3===甲甲甲x σν 1559.01765.2===乙乙乙x σν 即:甲ν>乙ν 因此乙组的平均数更具代表性。
2、某局15个企业99年某产品的单位成本资料如下:试计算该产品的平均单位产品成本。
解:由于组距式分组,故采用组中值计算:∑∑∑∑⨯==ffx f xf x =11×22%+13×40%+15×38%=2.42+5.2+5.7=13.32(元/件)3、 已知某局20个企业的有关统计资料如下:试计算产值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
统计学计算题(有答案)
1、甲乙两班同时参加《统计学原理》课程的测试,甲班平均成绩为81分,标准差为9.5分,乙班的成绩分组资料如下:按成绩分组学生人数(人)60以下 460~70 1070~80 2580~90 1490~100 2计算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并比较甲乙两班,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静1 己5 甲册抽二。
也二93 Z Jti片■轨*■低4=?昭f4t/h= 1(1= 25,/, = 14.^ -1V f4*UH15*14f 144 N4 S+MU釘酿加样Mb !■ ,=^=^=0.1173 片1拆川备因加<「m«i I'irwjtwft气tf]2、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产量资料如下:日产量(件)工人数(人)15 1525 3835 3445 13要求:(1)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2)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战屮如 K 的平均日严洛更内世表性3月份 1 23 4 5 6 8 11 12 库存额6055 48 43 40 50 456068又知月日商品库存额为万元,试计算上半年,下半年和全年的平均商品库存额。
解:(1)该商店上半年商品库存额:8 泊(63/2+60+55M8+43+40+50/2) =50417 (万元) (2) 该商店下半年商品库存额:b ={[(50+45)/2]*2 + [(45+60>/2]*3 + [(60+68)/2]* 1 >5275 (万元)(3) 该商店全年商品库存额:C- (50.147+52.75) / 2-51.5835 (万元)4品名单位销售额2002比2001销售量增长(%)2001 2002电视 台 5000 8880 23 自行车辆4500 4200-7合计950013080要求:()计算销售量总指标(2)计算由于销售量变动消费者增加或减少的支出金额工 K p 詔o[,23 x 5000 + ().93 x 4500 10335= -------------------- = --------------------------------------------- = ------------- =10S .79 %工 Pn% 5000 + 4500 9500ISxl5 + 25*38+35*34 +45<J3 dX)2'. fnr.^4 " !■<-h hlfln=0,267^629.5'U..VI5⑵山册吿员变功潇费者晏虫讨金敲= L K qPo<3o"LPo C5o =他饰9500-835(^<3)计霽苗种商品帝皆价格总指難和III十价格变动制悄您榊的誓响帥对飆.够见NS的思眛通过质11描标烷令指独号谓和平炖救持数处式之何的关帝壮得剋所需敎握”5、某商店两种商品的销售额和销售价格的变化情况如下:(万元)要求:(1)计算两件商品销售价格总指标和由于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绝对值(2)计算销售量总指数,计算由于销售变动消费者增加或减少的支出金额解,<”诙轴紳晦召也hl IJ2in w瀬的空,担对刃]I:I:船恪二对紀y p闭一工丄P4 =166-15032 = 15.67 万几k工PE工P0 工Pi%品備竹苗格总弗趙j-------------- =j ------------------= 寸几ItiJMSUI 和前顺的训算中y PnGi = 16(),卩“ =150.32由」旬%命苍城.占喑讪减❻的丸出伞触工卩%》几如=15°33-160 = -9厲76、某企业上半年产品量与单位成本资料如下:月份产量(千克)单位成本(元)12 73 2 3 72 34 71 4 3 73 54 69 6568要求:(1)计算相关系数,说明两个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2)配合回归方程,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平均变动多少?15033 160= 9335%,主"99二X + R 可审Ct• cao g* •<>»= 9*Z8 ・ r-zs •"=・i-z$: ・"=z 血二柬珂由 + 9=x (U -44 oooo MTT4君0 ( £》-竺N8 l 科刮站士寸孕刃衣 -4^4^ oooi nrrMT^TT=uitD “ X 岁⑷q 窪習日回Uh 耳雷宕F 丑xz8 T -ZS •"=•▲ fiiiZE ・"=gm (NR r-)-g/9Zfr= xq — « = □Z8 ・l 一 =(lN*lNy/l — GZ 〉/(9乙“INT/l -l 蔽l ) = a —严 M< M ・* M 二-心 MI/M 卜TRT-T RQTTOC6ZTZOt^E 卡 N9trSZ8^S 9 9ZN TQZtr 9T fi9* s6T^ ENWM 6 CX w卩"SIN TXFS 9T IXE9TZ ^8TS 6NZ £ Z 9" 6NW9frWZZTJLacNAA +申对侖< TT"3PTUtrl8^^OE=, 97^=18 * M<>=u<I>心M心M8^^OE=^7、根据企业产品销售额(万元)和销售利润率(%)资料计算出如下数据:(重点题目)n=7 X=18090 ' y=31.1X2=535500y2 =174.157 xy =9318要求:(1)确定以利润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2)解释式中回归系数的经济含义(1)鞘定収利涓率为丙Z的立线冋旧方程:Y=-5. 5-K), 037x(2)解释戌屮回归杀数的经济含突:产母制善额毎壊加1万元*钳您利満率平均増加6037^(3)肖常乜極为500万元时•利洞率为:¥=12. 9 寮8、某企业第二季度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资料如下:要求:(1)定量判断产量与单位成本间的相关程度(2)建立直线回归方程,并说明b的经济含义解:(1 )所需计算数据见下表:月份产量单位成本45 634 57369 68916 25219276 340合计12210508352.57、根据企业产品销售额(万元)和销售利润率(%)资料计算出如下数据:(重点题目)因为,,所以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即增加1单位时,单位成本的平均变动是:平均减少元。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试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电大专科统计学原理计算题试题及答案计算题1.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并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3)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1)组方法为:变量分组中的开放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3)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的形态,说明大多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2.2004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解:解:先分别计算两个市场的平均价格如下:甲市场平均价格(元/斤)乙市场平均价格(元/斤)说明:两个市场销售单价是相同的,销售总量也是相同的,影响到两个市场平均价格高低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各种价格的农产品在两个市场的成交量不同。
3.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要求:⑴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⑵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解:(1)(件)(件)(2)利用标准差系数进行判断:因为0.305 >0.267故甲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4.某工厂有1500个工人,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出50个工人作为样本,调查其月平均产量水平,资料如下:要求:(1)计算样本平均数和抽样平均误差(重复与不重复)(2)以95.45%的可靠性估计该厂工人的月平均产量和总产量的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某地区历年粮食产量如下:
9.某集团公司销售的三种商品的销售额及价格提高幅度资料如下:
4.某生产车间3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 30 26 42 41 36 44 40 37 37 25 45 29 43 31 36 36 49 34 47 33 43 38 42 32 34 38 46 43 39 35
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各组的频数和频率,编制次数分布表;
(2) 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零件数。
(20分)
解:(1)根据以上资料编制次数分布表如下:
则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为:
17.3830
1145
==
=
∑∑f
xf x
5、某企业第二季度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资料如下:
要求:(1)建立以产量为自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的平均变动是多少? (2)当产量为10000件时,预测单位成本为多少元?(15分) 解:(1)所需计算数据见下表:
x
bx a y n x b n y a x x n y x xy n b c 5.28080
10703
125.23
2105.2615
1441502520250512
50321012
8353)(2
2
2-=+==+=⨯+=-=
-=-=--=-⨯⨯-⨯=
--=∑∑∑∑∑∑∑因为,
5.2-=b ,所以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即x 增加1单位时,单位成本的平均
变动是:平均减少2.5元
(2)当产量为10000件时,即
10=x 时,单位成本为
55105.280=⨯-=c y 元
11.甲.乙两班同时参加<统计学原理>课程的测试,甲班平均成绩为81分
,标准差为9.5分;乙班的成绩分组资料如下:
计算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并比较甲.乙两班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
解: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
∑∑=
f
xf x ,所需的计算数据见下表:
7555
4125
==
=
∑∑f
xf x
(比较甲.乙两班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要用变异系数
σν的大小比较。
)
%65.2075
49
.1549.1524055
13200
)
(2
==
=
===
-=∑∑x f
f
x x σ
νσσ
甲班
%73.1181
5
.9==
=
x
σ
νσ
从计算结果知道,甲班的变异系数
σν小,所以甲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
6.某企业产品总成本和产量资料如下:
计算(1)产品产量总指数及由于产量增长而增加的总成本.
(2)总成本指数及总成本增减绝对额.
解;(1)产品产量总指数为:
%42.111210
234
2106351120605010060%10550%102100%1200
0==++=++⨯+⨯+⨯=
∑∑q
p q kp 由于产量增长而增加的总成本:
∑∑=-=-242102340
00
0q
p q kp
(2)总成本指数为:
%62.107210
226
605010060461200
11==++++=
∑∑q
p q
p
总成本增减绝对额:
∑∑=-=-162102260
01
1q
p q p
7.某百货公司各月商品销售额及月末库存资料如下: 计算第二季度平均每月商品流转次数和第二季度商品流转次数. 解:商品流转次数c=商品销售额a/库存额b
b
a c =
商品销售额构成的是时期数列,所以
67.2383
716
3
276240200==
++=
=∑n
a a
库存额b 构成的是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所以
33.533
16032754555245322
4321==+
++=+++=b b b b b
第二季度平均每月商品流转次数
475.433.5367.238===
b
a c
第二季度商品流转次数3*4.475=13.425
12.2008年某月份甲、乙两市场某商品价格和销售量、销售额资料如下:
试分别计算该商品在两个市场上的平均价格.
解:甲市场的平均价格为:
04.1232700
332200
27001507001080007350011009007001100137900120700105==++=++⨯+⨯+⨯=
=
∑∑f
xf x
乙市场的平均价格为
74.1172700
317900
7008001200317900137
95900120960001051260009590096000126000==++=++++=
=
∑∑x
M M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