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主要哲学思想及其代表人物讲解

合集下载

第六讲 中世纪哲学(NEW)

第六讲 中世纪哲学(NEW)
第一阶段:教父哲学。以希腊哲学功底,确立基督 教教义、信条。
第二阶段: 经院哲学。理性精神,信仰首位
二、教父哲学
(一)教父哲学对待理性和信仰的的态度 (二)奥古斯丁的哲学思想
二、教父哲学
理性和信仰
1.希腊教父(理性精神, logs 中心主义)
(1)早期为基督教合理性辩护,《米兰赦令》后, 批判异端思想,确立正统教义。
“无中生有” “道成肉身”。 “你一言而万物资始,你是用 你的 ‘道’—言语—创造万有。” ——奥古斯丁
(2)上帝造的物在本质上是善的,而不可能是恶的东西。 问题:创世之前,上帝在哪里?是为奥秘,不可诘致,只能信
仰。
(三)被造的世界
2.种质(The Seminal Principles)
在创世活动中,上帝已经把种质(rationes semi-nales)植 于物质之中,因而也就把所有会出现的物种的潜能安放 在了自然之中。这些种质是事物的胚芽,它们是看不见 的,但具有作为原因的力量。因而所有的物种都携有一 种看不见的和潜在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使它们成为它 们现在尚不是的东西。
(二)上 帝
上帝就是永恒的真理本身。 上帝的本质即知识、智慧、善和力量的统一。 上帝是纯粹的、完满的、最高的存在, “并不存在 于空间的区间或范围之中”,同样也“不存在于时间 的区间或范围之中”,亦即上帝是“永恒的”。 对上帝知之最多的人可以最为深刻地理解世界的真实 本性,特别是人的本性和人的命运。
——德尔图良
二、教父哲学
(一)教父哲学对待理性和信仰的的态度
3. (早期)基督教的基本教义的确立 (1)上帝论 德尔图良:“三位一体” (2)基督论——基督的神人两性 (3)人性的问题——“原罪”与 “救赎”

西方哲学史中世纪哲学

西方哲学史中世纪哲学

西方哲学史中世纪哲学在中世纪的封建社会时期,天主教会是最大的封建统治者,它支配了中世纪的世俗权力和精神生活,哲学不过是用理性解释信仰的工具,成了神学的婢女。

中世纪的科学也和哲学一样屈服于宗教的支配。

这时人们所注意的中心不是世俗生活而是脱离世俗的天国。

中世纪的主要哲学问题是神与人、天国与世俗的关系问题。

◇德国科隆大教堂天主教会“教会”在希腊文化里是召告公民一起讨论问题,一起表决的公民集会。

天主教会是指在天主的救恩计划中,天主拣选了以色列民族做他的子民,并且和以色列民族订立盟约;“教会”这个名词就被以色列民族引用为“上主的集会”。

集会时,以色列人敬拜上主,聆听上主的诫命。

到了新约初期教会时,基督徒沿用“教会”一词。

天主教会认为以色列民族完成了天主救恩的第一个阶段,也就是和天主订立盟约。

而真正新而永久的盟约,是到了天主的独生子耶稣基督降生成人,在十字架上完成的。

教会不是平常的团体,它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属于过去,属于现在,也属于未来。

中世纪(约476~1453)西欧历史上一个重要时代,始于西罗马帝国灭亡,终于文艺复兴。

“中世纪”一词是从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

这个时期欧洲在政治上战争频繁,经济上生产力发展停滞,文化上教会统治非常严厉,教士不能结婚,主张禁欲,要求人们将一切献给上帝才能死后上天堂,圣职买卖现象严重,学校教育也都是为了服务于神学,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

因此中世纪在欧美普遍称做“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A.奥古斯丁(354~430)中世纪哲学家,教父哲学代表人物。

出生于北非的塔加斯特,即今阿尔及利亚的苏克阿赫腊斯。

早年曾信仰摩尼教。

他先后在塔加斯特、迦太基、罗马、米兰等地教授语法和修辞。

他在青年时代生活极为放荡,但求知欲甚强,思想颇为敏锐。

33岁时皈依了基督教。

396年被提升为北非希波城的主教。

奥古斯丁第一次在哲学上系统论证了基督教教义,完善了基督教的教义系统。

西方哲学史——中世纪哲学

西方哲学史——中世纪哲学

中世纪教父哲学奥古斯丁1、奥古斯丁是罗马帝国时期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

其研究方向主要是以新柏拉图主义论证宗教教义,将哲学与神学整合起来,主要的思想内容包括种子理型论,主观时间说,固有观念论,神圣光照论,对自由意志与恶的探讨以及神学历史观。

著作包括《忏悔录》《上帝之城》2、奥古斯丁通过柏拉图的理念论提出存在大链条,将事物按照存在的程度将宇宙万物排列成一个大链条。

存在的程度可以理解成为“实在的程度”,“真实的程度”,“完善的程度”。

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相应的存在的程度,即分有善的程度。

奥古斯丁还吸取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观点事物的完善性或存在的程度可以通过数来加以规定。

3、为了解释《圣经》中对于时间问题的矛盾,奥古斯丁根据斯多亚学派的“种子理型”概念,提出种子理型论。

“种子理型”就是在实践中有待发展出事物的胚种,即上帝置于实践之中有待将来进一步展开的事物的不可见的潜能。

是一切事物的直接原因。

上帝创造出种子理型,再由潜能转化为现实,产生有形的事物。

4、奥古斯丁认为,对事件的度量其实是在现在之中对过去与将来的度量,现在中包含了对过去的记忆与对将来的期望。

时间不过是心灵的伸展,他将实践归结为了主观的东西。

他将时间的样态区分为“过去的现在”“现在的现在”“将来的现在”,分别是记忆,直接感觉和期望。

奥古斯丁的主管时间说体现了人类理性的限度,对西方形而上学传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海德格尔:“将时间归结为现在,是西方形而上学的核心”)。

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由此成为一种“在场的形而上学。

”但他也同时强调客观时间,认为实践是上帝创造的,因此有开端并于事物的存在结合。

5、奥古斯丁的认识论的核心问题是有限的心灵如何认识无限的真理,他强调记忆和感觉。

他认为知识只是认识上帝,获得“至福”的手段,真理就是关于上帝的知识。

心灵受到上帝的吸引,是因为我们的心灵中天然具有对上帝的“记忆”,而后才认识上帝。

a.感觉论:奥古斯丁指出心灵在感知的过程中是主动的,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一方面由于外部刺激,另一方面更取决于内在激活。

中世纪哲学

中世纪哲学

早期教父哲学:1.奥古斯丁:基督教是真正的哲学(1)在奥古斯丁的时代,人们普遍将哲学视为能够解答如何获得幸福的学问。

但是奥古斯丁却认为只有基督教才是真正的哲学,因为基督教真正为如何获得幸福提供了唯一正确的途径。

当时的哲学家所追求的智慧并不是真正的幸福,因为他们的学说只会引起争论,使人远离幸福状态。

并且依靠个人的才华和前人的知识遗产是不可能获得最高的幸福的。

相反,基督教把幸福看作是上帝赐予人的福分,只有被上帝拯救的人才能获得幸福,只有认真履行上帝智慧的人才能被拯救。

上帝的智慧早已被铭刻在圣经之中。

这样一来,基督教和一般的哲学的区别就不再是宗教和哲学的区别,而是真正的哲学和现世的哲学的区别。

(2)虽然奥古斯丁批判现世哲学,但并未真正否定它的一切价值。

相反,他认为经过改造的现世哲学可以为真正的哲学基督教所用。

因为上帝将智慧恩赐给人类,那些哲学家与信仰一致的学说只是接受了上帝的智慧,并不是他们自己发明的。

所以基督徒应该将其从不正当的主人那里拿回来,用以传授福音。

基督徒可以合法的使用异教徒的精神财富。

同时,奥古斯丁也强调现世的哲学必须经过改造才能为基督教所用。

基督徒们不能沉溺于哲学典籍,而是应该潜心研读神圣的经文。

这样,奥古斯丁站在理性辩护主义的立场上,批判和吸收了古代文化遗产以便服务于他的基督教哲学的建构。

2.上帝存在的知识论证明奥古斯丁通过对知识的确定性从何而来,人为什么有确定性的知识等问题的考察出发,得出了上帝就是真理本身以及真理来源的结论。

他的探究并未直接诉诸教义,而是以严密的逻辑推理来证明人的认识性质、过程和标准。

(1)他吸收了柏拉图主义中关于知识与对象等级的观点,认为外在事物、外感觉、内感觉、理性构成了一个严格的等级秩序,而理性就拥有真正的知识。

真正的知识在他看来,指的是确定的真理,包括数学命题、逻辑原则以及人人都追求幸福这样的哲学命题。

(2)那么他接着追问人的理性所拥有的真正的知识的来源是什么,只有三种可能的答案:理性之下,理性之中,理性之上。

第二讲中世纪哲学

第二讲中世纪哲学

经。我立刻拿起圣经,念最先看到的经文:“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
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 放纵私欲。”(罗13:13~14)我不愿意再念下去,也实在无此需要。念完了这一段,似乎有一道光照射到我心中,把所有疑虑的暗影 一扫而空。
三位一体论
• 三位一体:同一个上帝具有三个位格:圣父、圣 子和圣灵。
见过的。我连忙停止哭泣,站起身来,心想这必定是从你来的命令,
要我打开圣经,读那最先接触到的章节。我曾听说安东尼因为读了福
音书所载“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
跟从我。”那一段话而受了感动,改变成新造的人,归在你名下。於
是我赶快回到原来和阿理培修同坐的地方,因为我在那里留下一本圣
原罪论
• 罪的本质:人拒绝服从神的旨意,不让神 决定他一生路程,而决意选定走自己的路。
• 原罪要素:知识上不信与骄傲;意志上有 与神同等的欲望;感情上放纵与放任
• 人类祖先亚当违背神的命令,无视精神生 活,贪图物质享受,败坏本性,犯了“原罪”, 贻害全人类。从此,人不能不犯罪。
救赎论和预定论
• 教父们还宣扬神的救赎论,即神不仅主 持正义,又体现仁爱,为了拯救人类,派 遣基督代为赎罪。而人类唯有依靠神才能 恢复早先败坏了的本性。所以,神的帮助 即所谓“神恩”对人来说是决不可少的。 奥古斯丁等教父们又进一步提出,人的任 何活动都是神预先安排的,得出神的“预 定论”结论。
遣的先知。他们是教父哲学的创始者。
• 另一派的代表人物有: 德尔图良 、杰罗姆、 安布罗斯、 A.奥古斯丁 、格雷高里等。他 们生长在西方并用拉丁文宣讲和著书,故 称西方拉丁教父。他们对古希腊哲学作了 明确的选择,主要把新柏拉图主义塞进基 督教教义中,使哲学和神学混为一体。他 们是教父哲学的组织者。奥古斯丁则是最 后的完成者,他把教父哲学推向了全盛时 期。

西方文化概论 第九讲 中世纪哲学、科学及其他

西方文化概论 第九讲  中世纪哲学、科学及其他

上帝之城
《上帝之城》是奥古斯丁最重要的著作。因为,410 年,“永恒之城”罗马被西哥特人攻陷,有的罗马贵族 把这一灾难归罪于基督教。为了反驳这一非难,426年 ,奥古斯丁发表了这部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他系统地 阐述了基督教教义,创立并阐述了基督教的历史哲学。 奥古斯丁认为,由于亚当犯了罪,使世界分裂为两 部分,一部分是上帝之城,一部分是尘世之城,世界历 史便是上帝之城与尘世之城斗争并最终战胜尘世之城的 历史。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永恒的 幸福;二是指世上由基督亲自设立的唯一正宗的“大公 教会”。尘世之城也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恶人最后审判 中被打入的地域;二是指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上帝之 城是善的,由对上帝的爱所建立,甚至于藐视自己;世 俗之城是恶的,建立于自爱,甚至于藐视上帝。上帝之 城必兴旺,永远长存;尘世之城必衰败:遭受审判而毁 灭。
2. 托马斯· 阿奎那:经院哲学的最大代表
经院哲学是在天主教学校里传授的以神学为基础和归宿 的哲学。经院哲学一词,原意为“学院中人的思想”。11至 12世纪,神学教学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教师与学生经常在课 堂上展开讨论,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据此进行研究,提出解 决问题的途径和答案。这样做的结果,使人们开始重新认识 教父典籍中涉及的哲学问题、概念和命题,从而形成了新的 哲学思想和哲学风格,基督教哲学便由早期的教父哲学发展 成为中世纪的经院哲学。经院哲学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它 以“经院”(及教会或修道院办的学校)为生存环境,二是 它以辩证法(即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论辩推理)为操作原则。 经院哲学是哲学家力图把理性应用于启示,用古希腊的 哲学概念和逻辑原理来解释和阐明基督教教义的尝试,其根 本特征是理性与信仰相结合;其实质是要调和理性与信仰, 实现理性与信仰的统一。托马斯· 阿奎那是经院哲学的最大代 表。

中世纪哲学与神学思想史

中世纪哲学与神学思想史

中世纪哲学与神学思想史一、概述从公元5 世纪末到15世纪,是封建社会形成、发展和繁荣时期,历史上一般把这段时期称为“中世纪”。

在这约千年的时间里,哲学进展缓慢,总的特点是与神学相合流。

由于具体历史条件的不同,东西方各国哲学又各有自身的特色。

1.西欧中世纪哲学发展概况在西欧中世纪,基督教会支配了中世纪的世俗权力和精神生活,哲学不过是用理性解释信仰的工具,成了神学的婢女。

这时人们所注意的中心不是世俗的生活而是脱离世俗的天国。

中世纪的西欧哲学是经院哲学,即基督教哲学占统治地位,其主要哲学问题是一般和个别、信仰与理性、天国与世俗的关系问题。

西欧中世纪哲学主要是古希腊罗马哲学,特别是柏拉图哲学、亚里士多德哲学和新柏拉图主义同基督教合流的产物。

但在各个阶段上,这些成分所占的比重又各不相同。

以奥古斯丁为代表的教父哲学在时间上属于古代,但就其思想意识形态来说,则属于中世纪,它是基督教哲学的最初形态。

奥古斯丁运用新柏拉图主义论证基督教教义,确立了基督哲学,他首先提出信仰第一,然后理解的原则,为西欧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奠定了基础。

奥古斯丁以后的西欧中世纪哲学分为三个时期:(1 )西欧早期中世纪哲学从公元5 世纪末到公元11世纪,是中世纪哲学的早期。

这个时期,新柏拉图主义在哲学中占有优势,主要代表人物是波爱修和厄里根纳。

波爱修的贡献是把古代哲学和中世纪哲学联系起来了,他对3 世纪时的波菲利关于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问题作了自己的回答。

他重视多样的个别事物的真实性,是中世纪唯名论的先驱。

厄里根纳是新柏拉图主义者,他主张“否定的神学”,与正统的基督教神学观不相一致。

厄里根纳认为统一的普遍的实体是最真实的。

不过,他认为多样性和最高的统一体“上帝”之间有桥梁可通,这就是“理念”。

厄里根纳的这种思想渊于柏拉图哲学和新柏拉图主义,是西欧中世纪实在论的先驱。

(2 )西欧中期中世纪哲学从11世纪末到13世纪末,是西欧中世纪哲学的中期,即经院哲学的全盛期。

中世纪主要哲学思想及其代表人物

中世纪主要哲学思想及其代表人物

堂 识真理,认识真理就是认识
神。
▪ 奥古斯丁以其丰富的思想和
▪ 思想体系:有着很明显的新柏拉图 聪颖的思辨能力为基督教建
主义的色彩;看重永恒而形上的事 物,轻视感官可及的事物;看重理 论性的冥思,轻视实用的知识为此 生的必须和无奈;坚持要借着从感
立了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完 整体系,对西欧中世纪哲学 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编辑ppt
9
经院哲学
▪ 经院哲学是为基督教神学作论证的,是西欧封建社 会的官方哲学 ,其内部存在着唯名论与唯实论的争 论。
▪ 唯实论代表经院哲学的正统派,它认为一般概念先 于个别事物,个别事物由一般概念所派生;代表人 物:安瑟尔谟
▪ 唯名论则是其反对派,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真实 的存在,一般概念不过是表示一类个别事物的名称 或符号。代表人物:洛色林和阿伯拉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托马斯无疑是中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托 马斯主义不仅是经院哲学的最高成果,也 是中世纪神学与哲学的最大、最全面的体 系。
▪ 主要著作:《反异教大全》、《神学大全》 ▪ 《论存在与本质》、《论自然原理》、
《论真理》、《波埃修<论三位一体>注》、
编辑ppt
12
托马斯·阿奎纳主张
▪ 托马斯·阿奎那从变化的现实世界出发,把亚里士多德提出 的“第一动因”与基督教信仰中的神结合,运用亚里士多德 的潜能与现实的思想来分析存在,认为在非存在与现实存在 之间,潜能是未确定的存在,还未曾具有形式,是未实现的 存在。
▪ 在罗马天主教系统,他被封为 圣人和圣师,并且是奥斯定会 的发起人。对于新教教会,特 别是加尔文主义,他的理论是 宗教改革的救赎和恩典思想的 源头
编辑ppt
7

中世纪主要哲学思想及其代表人物

中世纪主要哲学思想及其代表人物

约翰〃邓斯〃司各脱
(John Duns Scotus,约 1265-1308 ) 罗吉尔〃培根(Roger Bacon), 苏格兰中世纪经院哲学家、 1214年~1292年。 神学家、唯名论者 英国唯物主义思想家、伟大 曾经大胆地提出了物质具有 的科学家。他的著作很多, 思维能力的推测。他认为, 著名的有《大著作》等。 上帝是万能的,它完全可以 赋予物质思维的能力。
经院哲学的衰落
约翰.邓斯·司各特认为神的意志绝对自由,人的有限理性不可能理解神。 宗教信仰与理性的分离导致对神学的怀疑,威廉(奥康的 )主张一切知 识以事实为标准,宗教信仰的内容不可能成为理性探究的对象。承认不 可能靠理性维护宗教信仰。 这时哲学家探讨的问题发生了变化,哲学讨论的问题转向神与世界和人 的关系:神的一体三位之间关系,人的灵魂的功能,神恩的地位及其与 人的善行、自由意志的关系,神是否预知人的自由意志的选择等。这反 映出人们在神学体系中力求扩大人的地位的思想。在基督教内,传统神 学与教会权威的没落还体现为思辨神秘主义的兴起。 14世纪初,德国多米尼克会修道僧弗赖堡的犹崔奇从新柏拉图哲学出发, 称人的灵魂中心直接受神光照,是神圣的安息之所,为其后的思辨神秘 主义奠定了基础。
主要著作:《忏悔录》、 《论三位一体》、《上帝之 城》、《论自由意志》、 《论美与适合》
奥古斯丁
奥 古 斯 丁 教 堂
思想体系:有着很明显的新柏拉图 主义的色彩;看重永恒而形上的事 物,轻视感官可及的事物;看重理 论性的冥思,轻视实用的知识为此 生的必须和无奈;坚持要借着从感 官的奴役得解放以达于灵魂的化。
奥 古 斯 丁
托马斯〃阿奎纳
制作人:yh
论中世纪哲学思想及代表人物
总论 发展背景 发展历程 结语

中世纪欧洲的宗教和哲学思想

中世纪欧洲的宗教和哲学思想

中世纪欧洲的宗教和哲学思想在当时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对这一时期的宗教和哲学思想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更好地了解中世纪欧洲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一、基督教的传播与影响中世纪欧洲以基督教的传播和影响为主导。

在476年古罗马帝国灭亡后,整个欧洲政治、文化、经济、宗教等各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

基督教成为新的信仰,伴随着东罗马帝国和西欧各国王朝的崛起,基督教的传播和影响力也得到了不断加强。

中世纪欧洲,基督教在政治、文化和宗教方面都发挥了重要影响。

首先,基督教的信仰成为了欧洲国家统一的宗教教义和文化中心。

西欧各国不断加强基督教的宣传和传播,让更多人接受基督教信仰,使基督教产生了很大的政治和文化影响力。

其次,基督教信仰在社会生活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基督教强调爱与助人为乐的思想,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世纪欧洲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

二、哲学思想的发展中世纪欧洲哲学思想的发展始于古希腊哲学的传承,又结合了基督教信仰的思想。

在这一时期,哲学家们着重研究人类意识、生命和宇宙的本质,忠于真理,探究宇宙奥秘与日常现实的关系。

其中,最重要的哲学家是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

托马斯是中世纪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信仰和理性的结合”这一思想。

他认为,信仰和神学只在所涉及的主题上是与理性无关的,而在其他方面它们是相互独立且互相支持的,信仰不会否认理性,也不会把它排斥在外。

此外,另一个哲学派别是名学派,即以语言学分析作为其代表的哲学思潮。

他们认为,只有通过精确的语言描述才能真正理解和表达有关世界的知识和道理。

名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威廉·奥卡姆(William of Ockham)和皮埃尔·阿贝拉尔(Pierre Abélard)等。

三、哲学思想对社会的影响中世纪欧洲哲学思想对当时的社会影响很大。

一方面,由于哲学家们坚持了真理和理性的观点,他们的思想和观点对中世纪欧洲的社会变革的推动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哲学家们的思想也反映出当时社会文化的某些缺陷,从而成为改变社会现状的一个有效手段。

中世纪封建社会的哲学1

中世纪封建社会的哲学1

中世纪封建社会的哲学(总结)一- 经院哲学1.经院哲学的定义基督教的哲学就是所谓经院哲学。

所谓经院哲学就是在教会的学院里面讲习的基督教哲学。

2.经院哲学的实质一种宗教神学体系,用唯心论哲学来为基督教教义做论证,把哲学变成“神学的侍俾”。

3 经院哲学的地位西欧封建社会中的统治思想。

4 经验哲学的前身是所谓教父哲学(1)关于教父哲学最早的由教会神父们制定的基督教教条和对于这些教条所做的辩护。

(2)对比经院哲学与教父哲学二者并无本质上的差别,教父哲学不过是经院哲学的准备。

而经院哲学则是在教父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加系统化和更加繁琐的神学体系。

(3)教父哲学提倡盲目信仰宗教最早代表人物:德尔图良“正因为它荒谬,所以我才相信”。

主要代表人物:奥古斯丁(天主教主教)主要著作《天城》他提出理性应当服从信仰,哲学应当服务于神学,只有神秘的自我认识才是哲学等观点; 他利用新柏拉图主义来论证上帝创世的基督教教义; 他宣传“原始罪恶”的思想; 他宣传宿命论和禁欲主义,要穷人只爱上帝,轻视物质生活,忘掉物质生活,不要反抗; 所有这些思想都是为教会的统治辩护,为封建社会的剥削辩护。

5 教父哲学发展为经院哲学的历程随着封建剥削制度的加强,农民与被压迫农民不断反抗,展开了日益广泛有力的起义。

教会与统治者为巩固加强统治,在政治上残酷镇压,在思想上企图统治奴役人民,教父哲学于是变成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大致从八至十世纪开始形成,十一世纪广泛发展,十三世纪最为鼎盛。

6 经院哲学的主要内容利用哲学来为神学服务,利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来为基督教的教条和教义做论证,是基督教变成完整的神学体系。

7 经院哲学的主要特点空洞烦锁的形式主义(咬文嚼字玩弄概念)因此,人们把一切脱离实际的无谓的钻牛角尖咬文嚼字死啃书本只凭一般概念而不顾事实和实践的情形统称为经院习气或繁琐哲学。

8 经院哲学的主要工作利用烦琐的方法来论证哲学。

它企图论证整个世界是上帝意志活动的产物,整个人类受上帝的意志支配。

西方哲学史知识点总结

西方哲学史知识点总结

西方哲学史知识点总结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是人类思考和探究生命、宇宙、真理等问题的学问。

西方哲学作为世界哲学的重要部分,在历史上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发展。

以下是西方哲学史的几个重要阶段及其主要代表人物与思想。

一、古希腊哲学时期古希腊哲学时期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历时约10世纪。

其代表人物有泰勒斯、赫拉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主要思想涵盖自然哲学、形而上学、道德哲学以及逻辑学等。

1. 泰勒斯(公元前624-560年)泰勒斯是古希腊第一位哲学家,也是自然哲学的代表人物。

他认为水是构成宇宙的基本物质,宇宙万物都由水变化而来。

2. 赫拉克利特(公元前535-475年)赫拉克利特是古希腊著名的自然哲学家,被誉为“黑暗哲学家”。

他的代表作《论自然万物的变化》主要讲述了万物皆为流动变化的思想。

3. 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柏拉图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被称为“哲学之父”。

他的重要著作《理想国》和《斐多篇》主要阐述了他的思想体系“理念论”。

4.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是柏拉图学派的弟子。

他的思想涉及形而上学、逻辑学、伦理学等方面。

二、中世纪哲学时期西方中世纪哲学时期从公元5世纪到15世纪,主要受到基督教神学的影响。

其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阿克奎那、威廉·奥卡姆等,主要思想涉及神学、形而上学、伦理学等。

1. 奥古斯丁(公元354-430年)奥古斯丁是基督教哲学的代表人物,他的重要著作《上帝之城》阐述了关于上帝、信仰和自由意志等伦理学问题。

2. 阿克奎那(1225-1274年)阿克奎那是中世纪著名的神学家和哲学家,他的重要著作《神学大全》阐述了神学与哲学的关系,形而上学、伦理学等问题。

3. 威廉·奥卡姆(1285-1347年)威廉·奥卡姆是中世纪哲学家和神学家,主张“奥卡姆剃刀原理”,即在有多种解释时,应当选择最简单的那个解释。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简介和主要哲学思想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简介和主要哲学思想

苏格拉底(469—399BC.)是开创希腊哲学研究新方向的划时代的思想家,他把研究对象从自然转向了社会和人类的内心世界,专门探讨人类的心灵智慧与活动能力,注意政治、道德、社会、人生的基本问题,在西方人的生活领域竖立起一座真善美的理想宫殿,虽然这是唯心主义的追求,却显示了人类在精神上的勇敢探索。

从此人自身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希腊哲学开始迈向一个新的高峰。

苏格拉底是雅典一个雕刻匠的儿子,出身贫寒,但崇尚知识,多方求学,逐渐成为具有全面文化休养的哲学家。

他述而不作,没留下任何著作,其思想主要是由他的两个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的作品中得知的。

他认为放弃对人自身的探讨而去研究自然是愚蠢的,是不守本分。

所以他的哲学追求便集中在认识人自己上。

他提出的命题围绕人的精神修养,比如什么是幸福、美德、真理、正义等等,其中所贯穿的一个最严肃的主题就是说服人们不要专注于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而应去改造自己的灵魂,追求真理和智慧,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

他在雅典法庭受审时曾对同胞大声疾呼:“雅典人啊!我尊敬你们,热爱你们。

我要教诲和劝勉我遇到的每一个人……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

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

金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东西。

这就是我的教义。

无论你们怎样处罚我,我决不改变自己的信仰” 因此他的哲学是道德哲学。

他的讨论虽以唯心主义为出发点,但包含着许多合理的内核,如辩证的认识,认为真理总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反面转化。

再如讨论中的问答方法,即辩证法最初的涵义,通过反复问答,揭示对话者的自相矛盾之处来达到正确认识。

他强调知识的作用,强调理性,要求人们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内心世界去了解外界事物,发现真理,并提出概念在认识中的作用,确立了一系列概念范畴。

他的思想对后世西方哲学有深远影响。

苏格拉底的学生、也是其思想的忠实继承人柏拉图(427—437BC.)出自雅典贵族家庭,生逢希腊城邦危机初现的时代,曾力求用自己的哲学拯救国家和社会。

中世纪哲学

中世纪哲学
中世纪哲学
欧洲5~15世纪的哲学
01 图书目录
03 三大时期
目录
02 发展过程
基本信息
中世纪是西方哲学史承上启下的时期,在此时期,西方文明的三大来源——希腊的理性主义、罗马的法制和 希伯来的宗教精神,通过基督教的哲学和神学,被整合为一个完整的文明传统。中世纪哲学对于现代人理解西方 文明传统的起源和性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继奥古斯丁之后,罗马哲学家A.M.T.S.波爱修翻译、注释亚里士多德著作,成为连结古代哲学与中世纪哲 学的“桥梁”。他针对古代波菲利关于普遍与个别的问题,作了自己的回答。认为共相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而 共相本身却不是物质性的。波爱修之后300年间,古典文化没落,仅有人作了若干保存古典文化的编纂工作。直 到9世纪,爱尔兰哲学家J.S.爱留根纳才再次探索哲学问题。他运用新柏拉图学派哲学阐述基督教信仰,但对西 欧哲学思想未产生重要影响。9世纪末以后,西欧不断遭受马札尔人、萨拉森人、北方维金人袭击,查理曼帝国瓦 解,文化学术停滞衰微达一世纪之久。
中期
自11世纪开始
理性思辨兴起,基督教神学的命题日益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教会学院的学者们以理性形式为教义作出各种 证明和解释,产生了以抽象思辨和烦琐论证为特征的经院哲学。11世纪中叶,法兰西都尔教堂学校校长贝伦迦尔 以辩证方法,论证教会圣餐仪式中的饼、葡萄酒并未因神甫祈祷而变成基督身体、血液,圣餐只不过具有象征意 义。他认为,个别事物才是真实的,共相不过是名词,这种理论后来被称为唯名论。贝伦迦尔虽遭教会谴责,但 继起的一批游方学者却到处讲学,用辩证方法向基督教传统信条挑战。11世纪末,法兰西神甫罗瑟林提出,只有 个别的具体事物才是真实的,“一般”只是代表许多事物的名词,不是客观实体。安瑟伦则指控罗瑟林否认三位 一体的神,他认为观念就证明存在,人既具有神的观念,就证明神在现实中存在。这种以观念为实体的理论被称 为实在论。他还用同样方法论证基督教关于三位一体、道成肉身、圣母童贞、原罪等信仰,全面发展了实在论。 12世纪上半叶,罗瑟林的弟子P.阿伯拉尔依据亚里士多德哲学,认为共相不是实体,而是用以判断种、属内同类 事物的共性的词语。唯名论与实在论之争在11世纪末叶至12世纪中叶之间达到高潮。它促进了理性思辨的发展, 并为其后哲学从神学中逐步分离作了思想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院哲学
▪ 经院哲学是为基督教神学作论证的,是西欧封建社 会的官方哲学 ,其内部存在着唯名论与唯实论的争 论。
▪ 唯实论代表经院哲学的正统派,它认为一般概念先 于个别事物,个别事物由一般概念所派生;代表人 物:安瑟尔谟
▪ 唯名论则是其反对派,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真实 的存在,一般概念不过是表示一类个别事物的名称 或符号。代表人物:洛色林和阿伯拉尔
▪ 托马斯无疑是中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托 马斯主义不仅是经院哲学的最高成果,也 是中世纪神学与哲学的最大、最全面的体 系。
▪ 主要著作:《反异教大全》、《神学大全》 ▪ 《论存在与本质》、《论自然原理》、
《论真理》、《波埃修<论三位一体>注》、
托马斯·阿奎纳主张
▪ 托马斯·阿奎那从变化的现实世界出发,把亚里士多德提出 的“第一动因”与基督教信仰中的神结合,运用亚里士多德 的潜能与现实的思想来分析存在,认为在非存在与现实存在 之间,潜能是未确定的存在,还未曾具有形式,是未实现的 存在。
▪ 爱留根纳(Johannes Scotus Eriugena,约800-877)是 “加洛林朝文化复兴”时期最 著名的学者他建立了中世纪第 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成为这 一时期独具一格的哲学家,被 称为“中世纪哲学之父”。
▪ 主要著作:《论自然的区分》、 《论神的预定》
▪ 安瑟尔谟: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家、神学 家,极端的实在论者,被称为“最后一名 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
▪ 教父学的特点是:否定唯物论和科学知识,提倡盲 目信仰和宗教狂热,论证上帝创造世界,鼓吹蒙昧 主义和禁欲主义。
▪ 代表人物:奥古斯丁、波爱修
主要著作:《忏悔录》、 《论三位一体》、《上帝之 城》、《论自由意志》、 《论美与适合》
奥古斯丁
▪ 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公元354年11月 13日-430年8月28日),古 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思想家, 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父 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 代表人物:威廉(奥康的 )、约翰·邓斯·司各脱 、 罗吉尔·培根
▪ 约翰·邓斯·司各脱
(John Duns Scotus,约
1265-1308 )

苏格兰中世纪经院哲学家、 神学家、唯名论者

罗吉尔·培根(Roger Bacon), 1214年~1292年。
▪ 在罗马天主教系统,他被封为 圣人和圣师,并且是奥斯定会 的发起人。对于新教教会,特 别是加尔文主义,他的理论是 宗教改革的救赎和恩典思想的 源头
奥古斯丁
奥 古 斯

他认为,物质世界是暂时的, 灵界是永恒的,神是无限而
丁 永恒不变的超越存在。在神
教 堂
之中蕴含了万物的原型,灵 魂只有与感官分离,才能认
▪ 晚期中世纪哲学( 约1300~1500),是 经院哲学的衰落时期。
早期中世纪哲学
▪ 以奥古斯丁为代表的教父哲学占统治地位。教父哲 学吸收了新柏拉图学派和斯多阿学派的哲学思想。 新柏拉图学派公开主张有神论,奥古斯丁在其影响 下,把哲学与神学结合起来,以神为核心,信仰为 前提,系统地论证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
▪ 主要著作《独白》、《论道成肉身》、 《神何以化为人》、《关于真理的对话》
▪ 阿伯拉尔:法国哲学家,神学家。人称高 卢的苏格拉底认为共相是存在于人心之中 表示事物共性的概念
▪ 主要著作《神学导论》 《自我认识》
托马斯·阿奎那
▪ 托马斯·阿奎纳(Thomas Aquinas,约 1225年—1274年3月7日)是中世纪经院哲 学的哲学家和神学家,他把理性引进神学, 用 “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圣”说。 他是自然神学最早的提倡者之一,也是托 马斯哲学学派的创立者,天主教教会认为 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神学家,将其评为33 位教会圣师之一。
识真理,认识真理就是认识
神。
▪ 奥古斯丁以其丰富的思想和
▪ 思想体系:有着很明显的新柏拉图 主义的色彩;看重永恒而形上的事 物,轻视感官可及的事物;看重理 论性的冥思,轻视实用的知识为此 生的必须和无奈;坚持要借着从感
聪颖的思辨能力为基督教建 立了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完 整体系,对西欧中世纪哲学 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托马斯·阿奎那从这种理论出发,不同意安瑟伦关于神的本 体论的证明,也不同意波拿文都拉关于创世在时间之始的论 证,认为创世说无法证明,也无从确知,只能作为信仰接受。 他虽从存在出发,以感官为知识来源,确认理性有其活动领 域,但基本上仍认为:理性与一切知识并非独立,而是信仰 的补充,其作用只是支持基督教的信仰。
▪ 在日耳曼人征服罗马的过程中,基督教得到 了保全,它成为中世纪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 的意识形态。
▪ 哲学和科学成了基督教神学的婢女或工具。 ▪ 神与人、天国与世俗、信仰与理性的关系问
题是中世纪哲学探讨的主要问题。
发展历程
▪ 早期中世纪哲学(约400~1000),奥古 斯丁的思想占统治地位
▪ 中期中世纪哲学(约1000~1300), 是 经院哲学的全盛时期
晚期中世纪哲学
▪ 14世纪初,城市手工业、商业进一步发展,市民阶 级兴起,罗马公教会逐渐衰落。怀疑主义和人本主 义思潮逐渐抬头。基督教神学家面对理性主义冲击 基督教信仰的情况,谋求将宗教信仰与理性进一步 分离。
▪ 这一时期哲学思想的变化,为14世纪下半叶以后文 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思潮的兴起作了思想准备。
官的奴役得解放以达于灵魂的化。
中期中世纪哲学
▪ 由早期的教父哲学转化而来的经院哲学正式 形成,轻视经验、贬低理性、烦琐空洞等等 是其特点
▪ 公元13世纪,随着西欧封建社会走向繁荣, 经院哲学得到了广泛传播和系统化,其集大 成者是意大利的托马斯·阿奎那。
▪ 代表人物:爱留根纳、安瑟尔谟、洛色林、 阿伯拉尔、托马斯·阿奎那
奥 古 斯 丁
托马斯·阿奎纳
制作人:yh
论中世纪哲学思想及代表人物
▪ 总论 ▪ 发展背景 ▪ 发展历程 ▪ 结语
总论
▪ 中世纪哲学的核心主题是企 图结合信仰和理性。哲学家 们力求使基督教信仰可以理 喻,并证明基督教和理性的 相容性
▪ 中世纪(5~15世纪)
发展背景
▪ 5世纪后,西罗马帝国逐渐瓦解,欧洲向封建 社会过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