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概述
浅谈城市新中心区城市设计——以成都新都区新城中心概念规划为例

标志性基础上 , 还将提升核心区周边用地 的土地价值 和发展 潜力 , 给该片 区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
2 设 计原则 与 目标
21 “ . 活力新 区” —— 多元复合 的城 市功能
中央商务 区是城市 土地价值最高 的区域 , 结合本地 特点 在此规划较 高 的土地 开发 强 度 , 以广 场为 中心 向外 围递 并
● _ ●
等设施 。北边 因行政 中心的存在 , 使该 区域首先具有 了行政
考虑城市空间 、 景观视 距及城 市对 景等 因素 , 将与建设 大厦 以北 紧邻 电子路地块 内的建筑控制 为与之相 当的高 度 、 体量 和平 面形态 , 以此 形成 围合 市政 广场 空 间 的第一 环 , “ 即 内 环” 。而两地 块在靠 近电子路 与主干一路 的交叉 口处宜分别 空 出绿地 、 广场等 , 以形 成 能使市 政广场 空间得 以延伸 的开 敞型城市节点 。外 环 : 即沿弧 形环道 的地块 , 分别 设置 为高 度相对较 高, 以点式塔 楼为主 的建筑 群 , 并在环 道周边 设置 较宽 阔的市政绿化 带 , 以提高 区域环境 景观 品质 , 也为 城市 交通 的远期发展 留出余 地 , 外 环” 即“ 。而且 , 环上 的六幢 外 现代建筑 与具 有地 方 特色 的行 政 中心 建筑 群一 起 , 比烘 对 托, 和谐 相处 , 在丝毫不 削弱行 政 中心建筑 群 的构 图统 制地
2 2 “ 率新 区” . 效 —— 安全 高效的城 市交通
在现有城市道路 系统下 , 综合 区域 内人 、 车流量等 因素 , 规 划完 善开放的步行 系统 体系 , 障中心 区 的交 通便捷 与 保
天府新区彭山产业新城概念性规划及重点区域城市设计

绿地结构:
一条中央绿轴:
滨水公园、中央公园、生态水畔。
一横一竖生态廊道:
通济渠生态廊道 毛河生态廊道
高品质社区公园:
打造高品质产业及生活环境
至保胜乡
至青龙镇
社区 公园
湿地 公园
社区 公园
社区 公园
社区 公园
社区 公园
社区 公园
湿地公园
庙儿山山体公园
4.系统规划分析
庙儿山湿地生态公园
比例(%)
20.49 1.80 2.20 0.15 0.12 1.10 0.14 0.19 0.24 0.12 0.14 4.59 2.55 0.93 1.11 43.42 19.09 24.33 1.26 1.26 0.64 0.64 16.90 16.79 0.11 9.42 2.73 6.69 100.00
小学幼儿园
谢家综合 服务组团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南区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用地性质
居住用地 混合用地
用地代码
用地面积 (hm²)
R
531
BR
26
比例(%)
16.29 0.79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A
行政办公用地
A1
文化设施用地
A2
其中
中小学用地
A33
医疗卫生用地
A51
文物古迹用地
1.规划条件梳理:
资源与特色
北部片区资源
遗址特色资源:龙门寺、李密故里石刻 山水资源:香山仙洞、白杨沟水库、龚石水库、冷家沟水库等 乡野自然风光:保胜乡及各村田园风光
南部片区资源
遗址特色资源:天皇寺 山水资源:毛河、通济渠、庙儿山等 乡野自然风光:谢家镇、义和乡等田园风光
宣城市彩金湖新区概念性规划及核心区城市设计

市彩金湖新区概念性规划及核心区城市设计(项目编号:FW-2012193)资格预审文件招标人:市彩金湖新区管委会招标代理:市招投标中心政府投资项目代理处编制时间:2012年12月18日目录第一章资格预审公告 (3)第二章投标人须知 (7)第三章资格审查办法(有限数量制)资格审查办法前附表 (15)第四章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格式 (19)第五章项目设计任务书 (34)第一章资格预审公告市招投标中心受市彩金湖新区管委会的委托,现对市彩金湖新区概念性规划及核心区城市设计进行公开招标,欢迎符合条件的投标人参加投标。
1.项目概况与招标围1.1、市坐落于省东南部。
位于浙、皖、三省结合部,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文房四宝之乡”、皖江城市带重要组成部分,宁杭城市发展轴上的新兴城市。
在古代有“土控吴兼越,川连歙与池。
山河地襟带,军镇国藩维”之誉,是一座非常典型的山水城市。
现行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性质为“皖东南中心城市,皖浙毗邻地区的现代工贸城市,和谐宜居的山水园林城市”,中心城区至2020年人口规模为65万人,用地规模65平方公里,远景到2030年人口约100万。
市彩金湖新区位于市西南部,区有工业大学校区和规划中的市体育中心,现状以丘陵岗地为主,地形起伏较大。
彩金湖新区是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新的政务中心所在地,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
1.2、规划设计周期安排:本次招标分两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发出公告之日起至投标截止时间)主要是从投标人综合实力、业绩、奖项、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人员构成情况、对该项目规划思路的思考等方面选定6家单位入围;第二阶段(确定入围单位后约2个半月提交方案成果)由入围单位做规划设计方案。
1.3、项目设计容:市彩金湖新区概念规划;市彩金湖新区核心区(约2平方公里)城市设计(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
1.4、规划围:市彩金湖新区位于主城区西南侧,是城市空间拓展的重要空间,本次规划围包括彩金湖新区及其周边地区:东南至思源路,东北至合杭高速,南至500Kv高压线,西至创新路西侧约260米,北至宝城路,占地面积约22平方公里(含合工大校区170公顷,规划市体育中心100公顷)。
四会市大沙新区产业新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区总体概念规划及城市设计

四会市大沙新区产业新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区总体概念规划及城市设计一、引言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四会市大沙新区产业新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作为广东省的重要发展项目,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优化城市布局、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该项目的总体概念规划及城市设计进行详细阐述。
二、项目背景四会市位于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西北部,是珠三角通往粤西地区的交通要道。
大沙新区产业新城位于四会市南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为推动该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城市品质,广东省政府决定在此设立新型城镇化示范区。
三、总体概念规划总体概念规划以“绿色、智慧、宜居”为核心理念,注重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可持续性。
规划目标是将大沙新区产业新城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创新示范城市、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岭南魅力之城。
在空间布局上,规划形成“一核两带三片区”的城市结构。
“一核”指大沙新区的核心区,包括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等设施;“两带”指生态景观带和产业创新带,分别依托南北向的生态廊道和东西向的产业廊道,打造绿色生态和创新发展的城市脉络;“三片区”分别为北部的科教创新区、中部的产城融合区和南部的生态宜居区。
四、城市设计城市设计以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为核心,注重人文关怀和公共空间的设计。
具体设计理念如下:1、尊重自然: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如水系、山体等,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绿色空间。
2、延续文脉:保护和传承当地的历史文化,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塑造具有文化底蕴的城市风貌。
3、宜居宜业:优化公共设施布局,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创造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
同时,产业发展需求,构建创新创业环境,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4、绿色交通:优化城市交通网络,提倡公共交通出行,鼓励绿色出行方式(如骑行、步行等),降低交通压力。
5、智慧城市: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提高市民生活便利性。
青山湖科技城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

青山湖科技城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杭城西郊,吴越故里,宁静的青山湖畔正孕育着一座崭新的科技城。
在长三角战略转型、浙江省探究创新开展形式的历史机遇下,青山湖科技城以其较好的产业根底,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突出的政策主导优势,有条件建立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科技新城。
一、概念性规划目的定位规划突出科技与品质两大主题,聚焦科技创新建立“科技新区〞,围绕青山湖打造“品质新城〞。
新的产业体系规划重点强化研发,突出创业孵化;强化效劳,突出成果转化;强化引领,突出制造联动。
聚焦新材料、装备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物联网〕和生命安康产业,建构研发、转化、制造三者联动的产业体系,形成“三区多谷〞的产业空间布局。
新的生活方式为吸引高端人才,会聚高端产业,规划〔1〕多元居住提供多元化的居住选择,满足不同层次的居住需求。
〔2〕低碳生活建立快速公交、城市公交和旅游公交互相配合的公共交通体系,搭建步行与自行车两套慢行交通系统,表达低碳安康的出行理念。
〔3〕个性消费构建功能完善、形式多元的效劳体系,提供个性化的消费场所,满足不同层级的消费需求。
〔4〕和谐共生建立环境友好的生态平安格局和魅力多彩的景观体系,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
规划构造规划形成“一心三城、四廊多园〞的区域空间构造。
一心:环湖筑心,突出青山湖滨湖现代效劳区集聚总部经济、创意产业和现代效劳等综合功能,滨湖高尚低密度居住区表达高品质居住。
环湖运动休闲区打造面向区域的生命科学谷和都市康体疗养胜地。
滨湖生态山林区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构成科技城的生态屏障。
同时,通过环湖道路的建立、环湖景观的塑造,将青山湖打造成为科技城品质生活之心。
三城:倚水兴城,突出科技城规划通过空间与功能上的整合,打造高新产业城、宜居生活城和创新科技城,实现研发-产业-效劳的功能互动,科技城为产业城提供智力支持,产业城为科技产品的市场推广提供产业环境并反哺科技城的成长,生活城那么为科技城和产业城的开展提供效劳。
成都新区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ppt课件

3,546,240 50,992
合计
1594.2
0.6 10,205,800 129,818
分区
中心区 北区 南区
用地面积
(公顷)
537.1
518.5
538.6
合计
1594.2
容积率
1.1 1.0 1.0 1.0
建筑规模 (平方米)
5,098,920 4,940,995 5,260,355 15,300,270
四川省成都温江区人民政府 成都华新国际城市发展有限公司
成都温江新区 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
(最终成果)
2002.11.
1
本项目共包括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控规调整 第二部分:光华大道城市设计 第三部分:中心区城市设计
最新课件
2
本项目共包括四个工作阶段
第一阶段:2002.5.20--6.17
控规调整(中期)
33.8
0.6
202,800
3,346
N-4
R
32.7
0.6
196,200
3,237
N-5
R
33.7
0.6
202,200
3,336
N-6
G
5.9
-
N-7
G
5.9
-
N-8
R
33.3
0.6
199,800
3,297
N-9
R
21.2
0.6
127,200
2,099
N-10
R
39.6
0.6
237,600
3,920
步道/混生林木构成最的新课开件 放空间
93
公共开放空间(四)
宁波市江北姚江新区概念规划及城市设计

宁波市江北姚江新区概念规划及城市设计近年来,宁波市江北姚江新区成为了宁波市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作为宁波市的子区,姚江新区不仅是宁波市的经济增长点,也是宁波市的城市发展的方向之一、在这背后,宁波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概念规划和城市设计方案,旨在提升姚江新区的城市形象和吸引力。
首先,宁波市政府对姚江新区进行了区域发展的概念规划。
根据规划,姚江新区将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生活业态。
这不仅能够提升姚江新区的经济实力,也能够满足居民对于更好的生活品质的需求。
在规划中,姚江新区将引进国内外先进制造业企业和创新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不断推动产业创新和技术进步。
同时,姚江新区还将重点发展高端商务服务、金融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宁波市政府还对姚江新区进行了城市设计,旨在提升新区的城市形象和城市品质。
首先,姚江新区将进行交通规划与设计,提升交通网络的便捷性和流畅性。
这将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进驻姚江新区,推动经济的发展。
其次,姚江新区还将进行建筑规划和设计,注重建筑的风格与功能的统一性和美观性。
规划中强调要加强公共空间和绿地的建设,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此外,姚江新区还将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优化城市的气候环境和生态环境。
除了以上概念规划和城市设计,宁波市政府还提出了一系列建设目标和指标。
首先,希望在规划期限内,姚江新区实现经济总量、居民收入和城市人口的稳定增长。
其次,要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投入,提升新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同时,还要加强对公共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吸引力。
最后,希望姚江新区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协同发展的局面。
总之,宁波市江北姚江新区的概念规划和城市设计旨在提升新区的经济实力、城市形象和城市品质。
通过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生活业态,引进先进企业和创新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升级。
郑州郑东新区及经开区概念规划设计

中原大地,黄河奔涌,孕育神州数千年 郑州之东,筑巢兴业,引领崛起新篇章
中部崛起,城市东进, 国家郑州经济开发区已迈入发展新纪元
目录
设计概要
第一部分:概述 ………………………20
1.区位 2.规划范围 3.现状及优劣势分析
第二部分:定位与总体目标 …………28
1.区域-城市发展维度的认识与审视 2.企业-产业发展维度的认识与审视 3.定位目标与策略
2.产业前提
高
经开区
价值链曲线
郑东新区
郑汴产业带 其他产业园
空港 大学城
CBD 国际物流区
低
核心资源支撑
空港 大学城
CBD 国际物流区
基于价值链竞争的产业发展支撑需求:
外部:担负完善区域产业价值网络核 心重任
三大自身需求:
(1)整体环境与服务品质提升 (2)引入2.5产业,引导“价值链” 延伸与互动整合 (3)建构发展平台,促进产业协作
附加价值 高
技术支持 专利保护 生活服务
中介服务 市场信息
低 要素支撑
价值链延伸
要素支撑
基于价值链竞争的产业发展支撑需求:
内部:提供企业获取价值链竞争优势的发 展平台
经开区与郑东新区:打造区域坐标 中心的双核引擎,构筑郑州发展的 新平台
概要
1.结构前提
确立工作前提
(1)结构开放,具有向东 持续生长性
确立工作前提
区域-城市分析审视
产城互动
产业发展审视
确立规划设计目标
建立秩序
•衔接与辐射区域的弹性结 构秩序; •综合功能、形象、交通等 要素系统的空间设计秩序。
提升价值
•从区域城市与产业发展高 度重新定义区位价值; •整合提升价值空间;保证 空间价值均好,保障市场开 发投资吸引力。
天府新区彭山项目概念性规划及重点区域城市设计政府汇报材料170222

交通导向策略
与天府新区6条通道对接 规划外围快速路、青黄快速通道、彭三快速路、工业大道 、X072、环天府快速路。 规划区南北地块有4条通道对接 成雅高速谢家连接线、县道071-工业大道、工业大道、成乐高速。
至天府新区
成都 天府新区
彭山
保胜 出口
新津 出口
青 龙 出 口
彭三快速路
彭祖新城 新彭山出口 原彭山出口
概念性规划及重点区域城市设计
华夏幸福基业 2017.02
整体规划构思
1. 规划条件梳理 2. 规划发展构想 3. 整体发展定位 4. 规划设计构思 5. 规划设计方案
1.规划条件梳理:
区位与交通
基地位于成都半小时经济圈,紧邻天府新区,距离成都市区约60KM; 南区毗邻彭山老城区,北区与青龙相邻; 占地总面积约102平方公里,南区约50平方公里,北区约52平方公里;
彭祖 新城
彭山 老城
成 绵 乐 城 际
成 昆 铁 路
铁
路
庙儿山
5. 规划设计方案
土地利用规划图
南区建设用地总规模42.98平方公里,总人口11万人。
居住用地 混合用地
26公顷 0.60%
560公顷 13.03%
居住类 586
13.63%
工业用地 物流仓储用地 公用设施用地
51 1.19%
26 0.61%
833 73 89 6 5 45 6 8 10 5 6 187 104 38 45 1765 776 989 51 51 26 26 687 683 4 383 111 272 4066 8 7 6176 271 5798 107 10256
比例(%)
20.49 1.80 2.20 0.15 0.12 1.10 0.14 0.19 0.24 0.12 0.14 4.59 2.55 0.93 1.11 43.42 19.09 24.33 1.26 1.26 0.64 0.64 16.90 16.79 0.11 9.42 2.73 6.69 100.00
城市新区规划与设计

城市新区规划与设计城市发展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议题,城市新区规划与设计是城市发展的关键环节。
在迅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新区的规划与设计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城市新区规划与设计的必要性、原则和关键内容等方面进行论述。
1.城市新区规划与设计的必要性城市新区的规划与设计是针对城市发展阶段提出的解决方案,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必要性:首先,城市新区的规划与设计可以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供应逐渐紧张,因此,城市新区规划与设计的必要性更为突出。
通过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可以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实现土地的有效配置。
其次,城市新区的规划与设计可以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城市面临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绿地缺乏等问题。
而良好的规划和设计可以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提供良好的居住条件,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
最后,城市新区的规划与设计可以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城市迅速的发展。
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可以为城市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通过规划与设计可以规划出合适的经济产业布局,吸引投资,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2.城市新区规划与设计的原则城市新区的规划与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科学规划。
城市新区的规划与设计应该基于客观的城市数据和科学的理论分析,充分考虑城市的发展趋势和需求。
只有科学规划才能做到因地制宜,适应城市的快速发展。
其次,人本导向。
城市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因此,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应该以人为本,重视人的需求和利益。
在规划与设计过程中,应注重人的福祉,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再次,可持续发展。
城市的规划与设计需要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应考虑到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的保护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参与共享。
城市新区的规划与设计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倾听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南宁市五象新区概念性总体规划简介

南宁市五象新区概念性总体规划简介五象新区,是南宁城市规划中一个全新的城区,是邕江之南的一个辽阔区域,包括了——北起邕江,南至那马,西起良凤江东侧连片丘陵,东至邕宁老城区和八尺江,以良庆区的蟠龙小区、良庆镇、玉洞经济园区、沿海经济走廊开发区、龙岗新区、邕宁老城区和那马组团为主的175平方公里的土地。
五象新区规划让城市南部未开发的这片土地,一跃成为城市未来的建设区域,也将在未来被建设成为我们城市的形象代表。
规划中的五象新区核心区,是一个功能复合的城市中心区,也是一个以文化体育、行政办公为主,集居住、物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新区,更是一个融入自然的生态城市典范。
五象新区,这个175平方公里的区域,虽然还只是刚刚绘就的一幅蓝图,但已经引发了我们城市许多的激情和豪情:因为她的未开发,因为她的无限可能,更因为她的即将崛起和必然腾飞。
虽然认真说来,五象新区至今还只是一个就是思维时空、规划时空。
但那些与“五象新区”关联的词句,已经构筑了一种南宁生活的“新时空”,而从现在开始,这个新时空会一点一点地融入我们的生活中——五象新区的建设序幕已经拉开。
2006年4月28日,五象大道的开工、兴建,标志着五象新区建设正式启动。
而从现在开始,五象新区已经成为我们城市发展的重点建设区域。
建的是一个新区,也是一个新南宁。
这个新的造城传奇,让我们一起关注。
因为,五象的发展建设周期虽然还很长,但我们城市美好的远景已经指日可待;而其中的一切理念、设想,都将成为我们城市的历史中,不可磨灭的记忆。
五象·时间2005年2005年4月,时任广西区党委副书记的刘奇葆同志,在视察南宁时提出,南宁市应该重视加大向南发展,江北主要是完善为主。
根据这一思路,南宁市委、市政府开始进行向南发展的可行性研究。
经多方论证、马飙书记多次现场视察,市委、市政府最后确定五象新区为新一轮城市建设重点区域。
11月28日,中共南宁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一五”期间(2006至2010年),南宁“城市建设以邕江为轴线,西建东扩,完善江北,提升江南,重点向南”,“启动五象岭新区和龙岗新区建设,推动江南片区发展。
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

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是指对一个项目或区域进行规划设计时,根据相关要求和目标,提出一系列的概念性措施和方案,以指导后续的详细设计和实施工作。
本文将针对某个具体项目的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详细阐述和讨论。
一、项目背景和目标该项目位于城市中心区,占地面积1000亩,原计划用作商业和住宅混合开发,旨在提供便利的购物、娱乐和居住环境。
项目的目标是打造一个现代化的综合性城市社区,吸引更多的人群居住和消费,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规划原则和理念1. 人文环境优先:以人为本,注重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提供舒适、便利的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
2. 生态可持续发展:减少环境影响,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提倡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方式。
3. 经济发展引擎:促进商业和产业发展,吸引投资,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地方经济收入。
4. 城市与自然融合:强调城市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提供宜人的城市绿地和开放空间。
三、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1. 商业区:占地面积300亩,包括购物中心、餐饮娱乐场所、超市等商业设施,以满足居民的购物和娱乐需求。
2. 住宅区:占地面积500亩,分为高层住宅区和别墅区,提供多样化的住房选择,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 公共服务区:占地面积100亩,包括学校、医院、社区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为居民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
4. 绿地和景观区:占地面积100亩,布局合理的城市绿地和景观,提供休闲和健身的场所。
四、交通规划1. 道路网格化布局:通过规划合理的道路网格系统,提高交通的便捷性和流畅度,减少拥堵问题。
2. 公共交通优先:加强公共交通的建设,提供便利的公共交通设施,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出行。
3. 步行和骑行系统:规划步行和骑行系统,鼓励居民步行和骑行,减少汽车使用,改善空气质量。
五、环境保护和节能措施1. 绿色建筑设计: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提高建筑能效,减少对环境资源的消耗。
2. 垃圾分类和处理:建立垃圾分类系统,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理和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济南市滨河新区城市发展战略及重点地区概念性规划公示

济南市滨河新区城市发展战略及重点地区概念性规划公示济南市滨河新区城市发展战略及重点地区概念性规划公示前言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要求,科学引领滨河新区建设发展,按照高起点规划的原则,市规划局、小清河开发建设投融资管理中心共同组织编制了滨河新区城市发展战略及重点地区概念性规划、核心区城市设计,现予以公示。
滨河新区区位图滨河新区空间布局图滨河新区范围图滨河新区核心区区位图一、规划背景近年来,我市“一城三区”的城市发展框架全面拉开。
滨河新区是“一城三区”中的重要功能区,高起点、高水平编制相关规划,进一步明确新区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对于推动滨河新区协调快速发展和强化省城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全面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二、规划范围滨河新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范围东至绕城高速东环线,西至济南西编组站,南至北园大街及工业北路,北至黄河南岸,规划用地面积约158平方公里。
滨河新区核心区位于泉城特色风貌带的北延地段,规划用地范围西起顺河高架路,东至历黄路,南起标山南路,北至新黄路南侧城市次干道,总用地面积约184.10公顷。
三、规划原则及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各种功能的组织及高品质开敞空间体系的营造,保持地区发展的持续活力;坚持环境友好、生态和谐的规划理念,保证滨河新区建设的整体环境品质;注重与其他区域之间在功能、交通和景观等方面的衔接,实现功能互补与协调发展;坚持集约利用土地资源,高效率组织城市交通,提高城市综合服务水平;充分考虑市场经济的不确定因素和分期开发的需要,加强规划引导与控制的弹性和适应性;充分挖掘与提炼滨河新区的风貌特色,塑造高品质的城市空间与特征鲜明的新区形象。
济南市滨河新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在对滨河新区现状空间结构与形态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确定滨河新区功能定位,提出滨河新区的城市建设目标与空间发展原则,优化用地布局结构与形态,提出空间发展时序,同时对重点地区进行概念性规划设计。
控规层面上城市设计和概念规划的应用分析--以重钢片区规划为例

3 . 1 重钢 片 区城市 设计
( 1 ) 设计构 思 : 延 续“ 百年重钢 ” 辉煌 , 传承“ 重钢 精神 ” ; 保
护地域生态资源. 突 出滨 水 岸 线 特 色 . 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 ( 2 ) 设 汁理念 : 工业遗产价值再生 ; 生态基底优先 ; 滨水岸线再造 。 ( 3 ) 空 间结 构 : “ 一 核 一 区二 带 五 廊 多 组 团 ” 。
参考 , 也 不 是法 定 规 划
开 发 单 位 结合 市 场 情况 在 2 0 1 1年 批 复 的控 规 基 础 上 ,同 时 也
遵 循 前 述 调 规 原 则 前 提 下 ,对 刘 家 坝 片 区进 行 了 概 念 规 划 研
究 。最 终 于 2 0 1 3 年 9月 , 结 合 最 新 的概 念 规 划 完 成 了 新一 轮刘
l I 研究园地
控规层面上城 市设计和概念规划的应 用分析
以重钢片区规划为例
曾 琳
( 重 庆 渝 富 资产 经 营管 理 集 团有 限 公 司 , 重庆 4 0 1 1 2 1 )
摘
要: 以重钢为例 , 重点探讨控规层 面上城 好 的衔接 , 以灵活应对
工 程 管 线 控 制 性 位 置 以及 空 间环 境 的规 划 . 是 城 乡 规 划 主 管 部
地储 备 机 构 特 向 市 政 府 申请 在 “ 配套设施 不减少 , 建 筑 规 模 不
增加 , 主干路不改变” 的 原则 下 调 整 片 区 控 规 。 在 调 整 控 规 前 ,
门作 出规 划 行 政许 可 、 实 施 规 划 管理 的依 据 。
2 三类规划在规划 中的结合与运用
城市新区规划方案-更新版

城市新区规划方案概要城市新区是近年来城市化发展的重要领域,是现代城市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划新区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新区规划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包括环境建设、交通配套、人口分布、产业布局等。
本文将以某城市的新区规划方案为例,介绍城市新区规划的一般过程、方法和重点。
规划目标和原则制定城市新区规划方案首先需要确定规划目标和原则,以保障新区在未来的发展中有足够的活力和可持续性。
某城市新区规划方案制定的目标和原则如下:目标1.建设现代化的城市中心区,提高城市形象和软实力;2.优化城市结构,改善环境质量,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3.打造以创新为驱动的城市产业体系,提升城市经济潜力和竞争力;4.营造便捷高效的交通体系,提高市民出行质量;5.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原则1.推崇人文、生态、绿色、开放、共享的城市规划理念;2.遵循科学性、适应性和实际可行性原则;3.尊重历史文脉,保障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4.以人为本,注重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方向;5.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原则。
规划内容城市新区规划工作的内容应该包括新区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交通等多个方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某城市新区规划方案:经济城市新区的建设应该从产业发展出发,德州新区规划了宜居宜业、宜商宜创、宜人宜养、宜游宜行的四大主导产业。
其中,宜居宜业产业包含了众多的新兴产业和生态产业,如、生命健康、新能源、环境保护等。
鼓励各类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业向新区聚集。
同时,特别重视文化创意、商务服务、旅游综合性产业的发展,并通过重点引进、集聚等方法,培育新兴产业和优势传统产业。
社会在城市新区社会建设中,德州新区规划建设多种纵深发展,包括生态宜居区建设,城市文化、创新人居、奥体体育馆、美术馆升级、广场音乐厅等文化类配套建设。
同时,新区内还将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可谓是“一站式”服务集聚,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养老等多方面的服务。
立足“三生融合”发展理念的城市新区规划——以岑溪市岑东新区概念性规划及城市总体设计为例

立足“三生融合”发展理念的城市新区规划——以岑溪市岑东新区概念性规划及城市总体设计为例发布时间:2021-06-28T15:39:35.62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作者:代方王欢[导读] 摘要:生产、生态、生活融合发展是当今城市新区开发、旧城更新的新理念,旨在发展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优先保护生态环境、注重提升生活品质。
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规划二所广东广州 510500摘要:生产、生态、生活融合发展是当今城市新区开发、旧城更新的新理念,旨在发展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优先保护生态环境、注重提升生活品质。
岑东新区积极融入湾区经济体系带动经济发展,同时保护生态基底、构建生态网络,加强服务配套、提升人居品质。
关键词:三生融合;城市新区;概念规划;城市设计1、“三生融合”发展理念及重要意义在我国快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问题。
在城镇发展的过程中,要紧紧抓住生态发展的主轴,以环保低碳的要求,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镇发展模式。
网络生态。
强调生态基础设施对城镇扩张和土地开发利用的刚性控制。
通过将不同规模的生态廊道层次化、网格化,按照层级结构构成生态网络,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支持。
集约发展。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通过更密集化的土地利用方式、集中化的生活方式实现城市的高效运转。
强调资源集中、公共交通,实现集约性与舒适性共存。
节能高效。
注重发展低碳经济,强调环保节能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尽可能减小到最少。
复合功能。
强调在居住社区的组织和构建上注重各种功能活动的多元均衡,强调混合用地、邻里中心,增加社区活力,增加商业业态,实现温馨宜居。
2、项目概况项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东南部,距主城区5公里内,位于国道G324以南、深岑高速公路以北、义洲大道以东,规划范围约3平方公里。
交通便捷、生态优越、建设条件良好。
3、相关规划要求发展定位:岑溪位于梧州主要发展轴上,是梧州副中心城市,桂东南山水园林城市。
宜昌新区建设总体方案-宜昌新区概念规划及总体城市设计

1 破题——迈向宜昌大都市区的特色之路
1.3 新区战略——全面推进宜昌大都市区建设的锚点
1.3.3 应对现状矛盾与问题
改善环境:
在新区建设遵循高标准的环境建设的同时,结合 老城改造对老城环境进行改善,同时结合休闲产 业的发展,整合周边环境资源。
宜昌新区概念规划及总体城市设计
彰显特色:
新区建设和老城改造同步推行,划定都 市核心景观特色区,进行环境和城市特 色的重点设计和改造,形成未来的城市 名片和活力中心。
宜都市陆城街道、红花套镇、高坝洲 镇、姚家店镇、五眼泉镇、枝城镇、 秭归县茅坪镇等地的行政辖区,总面
鸦鹊岭镇、白洋镇、安福寺 镇、顾家店镇、红花套镇、 高坝洲镇等地的行政辖区,
宜昌新区的提出,是在总规框架下,除现 状老城区以外,中心城区的核心建设范
生态环境待改善:
城区周边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基 础对于城区环境的改善尚未发挥 优势作用,引绿入城,森林与城 市共生应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长 久战略。
城市特色不足:
缺乏反应山水城市特色的风貌核 心区,城区对外形象缺乏知名度 和有效的宣传名片,急需形成反 应城市特色的核心景观片区。
1 破题——迈向宜昌大都市区的特色之路
1 破题——迈向宜昌大都市区的特色之路
1.1 背景:新区发展的宏观环境 1.2 矛盾:宜昌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3 新区战略——推进宜昌大都市区建设 1.4 目标:宜昌大都市区的愿景 1.5 模式:宜昌新区拓展的特色化路线
1 破题——迈向宜昌大都市区的特色之路
宜昌新区概念规划及总体城市设计
1.1 背景:新区发展的宏观环境
1 破题——迈向宜昌大都市区的特色之路
1.2 矛盾:宜昌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宜昌新区概念规划及总体城市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地性质
R G R R R G G R R R RC C C C G G C C C RC RC RC G G R R G
用地面积 容积率 (公顷)
29.4
0.6
9.3
33.8
0.6
32.7
0.6
33.7
0.6
5.9
5.9
33.3
0.6
21.2
0.6
39.6
0.6
18.6
1.1
6.8
1.3
7.1
1.3
“水乡花园城市”
规划原则
尊重旧城区现有的城市纹理和脉络 特色、个性、可识别性 合理的用地分区和配套设施 交通的便利性 环境的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 完整的绿化系统和人性化的生活空间 多样化的都市活动及场所 具有世界级水准的中心区
“水乡花园城市”
“水乡花园城市”
区位关系(1)
区位关系(2)
1%
11
1%
15
1%
11
1%
42
2%
22
1%
76
144
54
253
376
1,780
比例 (%)
43% 7%
4% 8% 3% 14% 21% 100%
规划结构
交通动线
道路结构
公共交通系统
绿化系统
生态系统
城市绿地范围图
分期建设
地块划分
地块指标(例:北区)
地块编号
N-1 N-2 N-3 N-4 N-5 N-6 N-7 N-8 N-9 N-10 N-11 N-12 N-13 N-14 N-15 N-16 N-17 N-18 N-19 N-20 N-21 N-22 N-23 N-24 N-25 N-26 N-27
原总体规划分析 原控规分析
道路系统 交通动线 道路设计 公共交通系统
土地使用假设条件 地块划分原则 地块指标 地块退红线
假设开发法 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水乡花园城市”规划理论
经济、生活、环境三位一体 人、社区与自然 新都市主义 水乡花园生态系统 大众运输系统
经济、生活、环境三位一体
四川省成都温江区人民政府 成都华新国际城市发展有限公司
成都温江新区 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
(最终成果)
2002.11.
本项目共包括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控规调整 第二部分:光华大道城市设计 第三部分:中心区城市设计
本项目共包括四个工作阶段
第一阶段:2002.5.20--6.17
控规调整(中期)
第二阶段:2002.6.20--7.19.
GIS分析
都江堰水利系统
现状水系
机会与限制
原有总体规划
原有控制性详细规划
控规调整总平面图
用地平衡
用地名称
居住用地 公共用地
社区中心公建用地 社区混合用地 工业用地 道路用地 绿地 规划总用地
行政用地 文化用地 会展用地 商业用地 办公用地 商用公寓用地
用地面积
(ha)
761
116
15
大众运输系统TOD
公交干线
(轻轨或直达公车)
中心社区 次发展区
开放空间
支线公车 次级社区 已建成区
公共交通导向的城市发展 TOD
次发展区
居住区
600米 就业区
开放空间
交通中转
中心商业
就业区 至公车干线
中心社区
次发展区
轻轨
居住区
就业区
交通中转
中心商业
就业区
次发展区
次级社区
居住区
至公车干线
交通中转 中心商业
经济
ECONOMICS
1 2
3 4
生活
LIFE
5
环境
6
ENVIRONMEN T
1 生活水准提高 2 消费能力提高 3 资源的有效利用 4 资源的提供 5 环境的保护 6 生活休闲设施的提供
人、社区与自然
人
PEOPLE
1
2
社区
3
COMMUNITY
自然
NATURE
1 生活与经济 2 休闲与生态 3 都市环境与
区位 机会与限制 GIS分析 现状水系 现状土地使用 业主意见
总体规划 用地平衡 规划结构 分期建设
绿化与公共 开放空间系统
生态系统 城市绿地范围
规划理念 现状分析 原规划分析 控规调整总体规划 控规调整道路系统 控规调整绿化生态系统 控规调整地块划分指标 土地价值研究报告
支线公车
英国花园城市典范 —Milton Keynes
规划目标
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保持平衡 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绿色环境质量 保护当地水乡田园景观 提供便利的交通 适应并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合理的经济投入与产出 改善住宅及其配套设施以提高生活质量 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水乡花园城市”
当地文化
新都市主义
大众运输系统 传统邻里关系 城市田园村落 街坊社区
新都市主义的特点
以人为本 大众运输系统替代汽车
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
密度较高的混合功能中心区
商业/零售/公园/办公/市政/服务/交通
生态系统
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
生物环境
防止水土流失 避免土壤侵蚀 水资源提供 水质净化 空气净化
6.1
1.3
7.9
5.2
6.9
1.3
7.1
1.3
6.1
1.3
18.7
1.1
16.9
1.1
30.3
1.1
15.4
23.4
64
0.6
27.5
0.6
5.7
518.5
0.6
建筑规模 (平方米)
176,400 -
202,800 196,200 202,200
199,800 127,200 237,600 200,880 89,760 93,720 80,520 91,080 93,720 80,520 201,960 182,520 327,240 384,000 165,000 3,333,120
人文景观的保存 微气候的调节 文化与休闲 舒适的生活环境
生态体系的恢复 与保持
野生动物的保护
生态系统——自然环境
生态系统——人文环境
生态系统——生物环境
大众运输系统 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 TOD )
有效的土地利用 保留较多的开放空间 降低空气污染 不同密度的住宅开发 商住混合,减少对汽车的倚赖
人口规模 (人)
2,911
3,346 3,237 3,336
3,297 2,099 3,920 3,135
673 703 604
683 703 604 3,152 2,849 5,108
控规调整(完成) 光华大道城市设计(中期)
第三阶段:2002.7.20—8.21.
光华大道城市设计(完成) 中心区城市设计(中期)
第四阶段:2002.8.23—9.27
光华大道城市设计(修改) 中心区城市设计(完成)
最后阶段:2002.10.—至今
控规调整(修改)
第一部分 控规调整
“控规调整”包含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