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开发区产业布局规划[案例]

合集下载

精彩跨越写华章——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型工业发展走笔

精彩跨越写华章——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型工业发展走笔

修 的道路宽阔平坦 路两边满眼绿色 连 空 气都
, ,
变得 清新 湿 润起来
”。Biblioteka 祖祖 辈辈生 活在 台北 盐
场墅港工 区 的华茂绿化工 程公 司工 人 张义 荣感
叹道 在产业发展 的同时 连云 港开发 区 同步打


造绿色生态园区


三 年来 万 顷盐滩上 崛起 的 是

个绿色产业 区

三 纵 七横绿色 网带 4 0 0
维普资讯
精彩跨越 写华章
连 云 港 经 济技术开 发 区 新型 工 业 发展走 笔


金 功 亭 /文 吉志强 /图
总投资 2 亿美元 的韩 国汉 同汽车轮毂及 零部件项 目正 在打桩 总




中共连 云 港市委常委 连云 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 委书记 漕 委
“ ”

开发 区采访 所 到之 处 无不让 人 振存 更 多的大项 目集聚 更 新 的产 业
发 区将产 业定位为



主 导 三 新型 两 促 进
、 、


即:以 临港产业 为 主
” ,
趋 向 更优 的园 区环 境 昭示 着开发 区不 同寻常的跨越



近 几年来 连 云 港 开 发 区 高扬跨越发展 主旋 律
相关负责人 告诉我 们 之 所 以选择 在连 云 港投 资兴 业


特 总投资 1
投资

j
亿美元 的氨纶 六 期 总投资 2 7 亿 厂 的青年 汽车 总 L


方 面 是 因 为连
12

江苏连云港徐圩高新技术产业区概念规划10总体布局设计

江苏连云港徐圩高新技术产业区概念规划10总体布局设计

货物运输
链接世界性和区域性生产 贸易、消费的中心纽带
增值服务 拓展功能
港口职能拓展
贸易基地
服务中心
港口地位
案例研究1
鹿特丹港
是欧洲最大的港口,有“欧洲门户” 之称。
港口成为人力、物力、信息技术 等汇集的综合体,是区域性的资 源配置中心。
港口成为城市发展现代服务业、提 升城市综合功能的重要依托。
连云港徐圩高新技术产业区概念规划
2009.11
日景鸟瞰图
夜景鸟瞰图
工作内容

三港


226 省 道
大 道
纵 五 路
徐 新
烧香河支河

27平方公里概念规划
本次汇报内容

定位研究

概念规划

城市设计

景观设计
一 定位研究
1. 规划背景及认识 2. 规划回顾 3. 案例研究 4. 规划愿景 5. 功能定位
规划回顾
要点:
1、2009.6批准通过。标志着以连云港为龙头的江苏省沿海开发已经上升 到国家战略层面。《沿海开发总体规划》
2、总体规划提出“一体两翼、一心三极”的空间结构。徐圩片区做为两 翼中的重要一翼,随着徐圩港30万吨航道的建设完成,成为依托徐圩港区 发展的临港产业基地与循环经济示范区。《连云港总体规划》〈徐圩片区 概念规划〉
3、徐圩片区发展钢铁、石化、机械制造、机电组装、船舶制造等产业功 能,同时发展物流、居住、办公、商务、研发等产业综合配套服务功能。
认识与研究
世界大港发展趋势
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大港除货
物运输的职能外,积极完成提供增值服 务和拓展功能的新历史使命。

连云港赣榆县海洋经济开发区项目发展战略规划报告94页XX年

连云港赣榆县海洋经济开发区项目发展战略规划报告94页XX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海洋经济开发区较其他三个产业园区呈现出下列特点: ✓产业发展滞后 ✓土地资源丰富 ✓城市岸线延伸 ✓省级园区政策
四大园区错位协同 城市岸线预留保护
产业园区
主导产业
柘汪临港产 临港型产业,钢铁
业园
、石化产业为主
海洲湾生物 生物化工、海洋化
科技园
工等
海洋经济开 水产品深加工、汽
发区
车零配件等
赣榆县经济 技术开发区
•研究工作回顾(3/3)
•1 •总结,吸收第一阶段交流沟通意见,进一步校准方向,明确研究重点
•1、基于产业方向假设进行产业细化研究 •2、基于策略措施研究需要展开案例研究
•电子元器件产业论证和细化
•相关产业集群案例研究
•2
•+ •光电材料产业论证和细化
•汽车电子设备产业论证和细化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论证和细化
装备制造、生物医 药、汽车零配件、 新能源、电子机械 等
开发现状
多个大型项目落地,镔鑫特钢 、新海石化等临港型项目后期 持续建设中 赣榆县临港产业发展重地
县域生物化工产业逐渐向区内 集聚,产业门类单一 未来产业用地有限
落地项目较少,开发处于起步 阶段 未来可发展用地较可观
•制约因素
环境制约:位于县城上风口,对产业项目环境要求门槛高 规划冲突:青口盐场易主,赣榆新城向北拓展,海洋经济 开发区现状用地与城市总规有所冲突
•海洋经 济开发区
•青口盐 场易主
海洋经济开发区只有合理制定发展战略,才能有效利用县城资 源,同时又能规避制约因素。
•作为赣榆沿海四大产业园区之一,产业发展滞后, 但岸线资源较好
•产业空间布局专题研究 •公共平台策划专题研究 •产业招商策略专题研究

连云港产业和空间结构分析

连云港产业和空间结构分析

连云港产业和空间结构分析城市简介:连云港,位于东经118°24′~119°48′和北纬34°~35°07′之间,古称郁洲、海州,建国前称连云市,建国后称新海连市,别称“港城”。

东西长129公里,南北宽约132公里,水域面积1759.4平方公里。

连云港下辖新浦、海州、连云三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赣榆、灌云、东海、灌南4县。

连云港市是中国于1984年首批提出沿海开放的14座城市之一。

连云港市1984年被国家确定为首批14个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

改革开放20年来,连云港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高新技术园区、旅游度假区等特色园区,已经成为该市扩大开放的重要窗口、经济合作的重要载体。

经济2011年,全市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

初步核算,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1410.52亿元,增长13.0%,总量居全省第十二位;增长幅度居全省第三位,较上年前移一位。

人均水平跃上新的台阶。

全市人均GDP 突破3万元,达到32119元,增长13.7%。

其中市区人均GDP达到48147元,增长10.8%。

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型,优质、高效农业比重进一步提高。

工业结构调整继续推进,传统工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以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制造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支撑的新型工业体系正在形成。

服务业产业层次逐步提高,对连云港经济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显现。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04.41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53.98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52.13亿元,增长13.4%。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3:45.7:39.0调整为14.5:46.4:39.1。

指标单位小康社会目标值目标值(2012)目标值(2030)一、经济发展1.人均GDP 元≥24000 26000 877002.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92 91 973.城市化率% 55 52 754.城镇登记失业率% <5 <4 <4二、生活水平5.居民收入(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6000 >20000 57000 (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8000 7800 20000 6.居民住房(1)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 32 34 (2)农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40 30 40 7.居民出行(1)农村行政村通灰黑公路(或航道)比重% 100 100 100 (2)城镇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2 15 15 8.居民信息化普及程度(1)百户家庭电话拥有量部200 200 200 (2)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台40 25 409.居民文教娱乐服务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 18 15 1810.恩格尔系数% <40 <40 <35地理连云港市,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平原、海洋、高山齐全,河湖、丘陵、滩涂俱备。

连云港市功能分区和城市空间结构规划

连云港市功能分区和城市空间结构规划

连云港市功能分区与城市空间结构规划2008-2030年新一轮的连云港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分为市域、都市发展区、中心城区及南翼三大层次。

此轮总体规划确定连云港为我国沿海中部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国际性的港口工业城市,现代化的滨海旅游城市。

城市职能为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重要节点与区域中心城市;我国中部沿海的国际性干线大港;江苏省乃至国家级临港产业基地;山海相拥、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海滨城市;开放创新、和谐发展的生态宜居城市。

一、规划城市功能分区1. 城市功能分区布局:“一心三极”。

“一心”即滨海新城,“三极”分别为新海城区、南翼新城和赣榆新城。

滨海新城:包括滨海核心区和连云城区,为本规划重点培育的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区。

规划主要承担行政办公、商业贸易、商务流通、文化娱乐、旅游接待等综合服务中心职能,以及连云区的区级中心职能。

同时,滨海新城也是高标准建设的现代化特色滨海社区。

新海城区:主要承担市级高等教育职能,以及行政办公、商贸服务、文化体育、生活居住等职能,成为配套比较完善、生态环境优美、历史文化淳厚、城市尺度宜人的城区。

南翼新城:依托徐圩港区重点打造的江苏省乃至国际级临港产业基地,主要承担为南翼港区及临港工业园区综合配套服务的职能,远景进一步拓展成为产业实力雄厚、配套设施完善的临港新城。

赣榆新城:承担都市发展区北翼的中心服务职能,重点发展区级行政办公、商贸服务、文化体育、生活居住等功能,形成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具有较高水准的复合型城区。

滨海新城:包括滨海核心区和连云城区,为本规划重点培育的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区。

规划主要承担行政办公、商业贸易、商务流通、文化娱乐、旅游接待等综合服务中心职能,以及连云区的区级中心职能。

同时,滨海新城也是高标准建设的现代化特色滨海社区。

新海城区:主要承担市级高等教育职能,以及行政办公、商贸服务、文化体育、生活居住等职能,成为配套比较完善、生态环境优美、历史文化淳厚、城市尺度宜人的城区。

连云港市徐圩片区发展战略规划

连云港市徐圩片区发展战略规划

连云港市徐圩片区发展战略规划(缩编版)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管委会适逢江苏沿海综合开发的时代机遇,连云港市提出“城市东进、拥抱大海”城市发展战略,构建“一体两翼、一心三极”滨海大城市框架,打造真正意义的东方大港。

江苏省政府下决心先行开挖30万吨航道工程,以此带动港口和临港产业发展,“一体两翼”南翼的徐圩片区(徐圩港区及临港工业区)的开发建设提上紧迫的议事日程。

为使徐圩片区的建设更具前瞻性、科学性和操作性,在已有的多项专业规划(南翼分区规划、交通集疏运规划、水利防洪规划、连云港港总体规划…)的基础之上,连云港市徐圩开发建设指挥部展开了《徐圩片区发展战略规划》课题研究。

本规划作为第一个相对系统地探讨徐圩片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课题,全面分析了连云港徐圩片区的项目背景、区域背景和发展条件,探讨了徐圩片区开发建设的战略机遇、发展理念、核心策略,明确了徐圩片区的产业方向、战略定位、空间策略等内容。

虽然本规划研究于徐圩设立初期,片区规划范围、潜在项目等因素都发生了变化,但规划中除了空间部分的大部分规划成果都得以延续,为徐圩新区后续规划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徐圩片区发展背景分析(一)规划范围徐圩片区规划总面积约290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大至由三部分构成:北起烧香河,西至烧香支河,南至善后河、埒子河口中心线(含徐圩湿地),东至海堤路,面积约194平方公里;方洋港至埒子河口13公里岸线,规划建设的双堤环抱式港湾面积约74平方公里,其中填海形成陆域面积约45平方公里;中云台国际物流园约22平方公里规划区域。

图1:徐圩片区范围示意图(二)背景分析连云港的发展引起了中央和江苏省的高度重视,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南翼规划区是连云港“一体两翼”产业布局中的核心区域之一,有望成为未来江苏省最主要的产业基地之一。

项目组认为,连云港市委市政府设立徐圩开发建设指挥部,开发徐圩片区的决策意义深远。

1、组合港口成就“东方大港”梦想“一体两翼”组合港建设新战略,打破了拘泥于现有狭小地区发展产业的旧思维,确立了建设港口群、发展组合港的思路,提出了以现有港区为主体,跳出现有港池,向两翼拓展,形成由海湾内的连云港区、南翼的徐圩和灌河港区、北翼的赣榆和前三岛港区共同组成“一体两翼”的组合港新的发展战略,形成三区联动的空间功能框架,既增加了连云港港区的运作空间,又扩展了连云港城市发展的战略空间,成就连云港“东方大港”的梦想。

基于_空间准入_的开发区产业布局规划研究_以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基于_空间准入_的开发区产业布局规划研究_以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规划设计[摘 要]立足于科学发展观,空间规划应以“理性约束”为理念,引入空间准入的规划方法。

基于空间准入的控制性规划方法对于城市开发区规划更具有针对性,也符合国家目前对开发区发展政策的需要。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以产业空间适宜评价为基本思路,确定空间效益准入门槛、环境准入门槛、开发强度准入指标、综合分区空间准入条件,以此形成综合的产业布局。

[关键词]规划方法;空间准入;开发区;产业布局规划[文章编号]1006-0022(2008)03-0037-04 [中图分类号]TU984.13 [文献标识码]B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Zone Industry Layout Planning Based on “Spatial Entrance Permission”—A Case Study of Lianyung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Wang Xingping, Qian Defu, Qi Wen[Abstract] Based on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rationally restricted, spatial planning shall introduce spatial en-trance permission approach. Spatial entrance permission based regulatory plan is pertinent to city development zone planning and accords with current national policy. Based on spatial suitability appraisal, Lianyung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planning sets spatial benefit permission threshol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ermission threshold, development intensity permission indexes, comprehensive zoning spatial permission, to form comprehensive industry layout.[Key words] Planning approach, Spatial permission, Development zone, Industry layout planning基于“空间准入”的开发区产业布局规划研究① —以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王兴平,钱德福, 齐 文进入21世纪,中国在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这既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城乡格局、社会结构,又影响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

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连云港市开发园区建设发展规范的通知

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连云港市开发园区建设发展规范的通知

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连云港市开发园区建设发展规范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0.10•【字号】连政办发[2012]161号•【施行日期】2012.10.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连云港市开发园区建设发展规范的通知(连政办发〔2012〕161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单位:《连云港市开发园区建设发展规范》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2年10月10日连云港市开发园区建设发展规范开发园区是工业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是加快推进我市沿海开发的主阵地。

为指导全市开发园区的合理布局、规范建设和科学发展,加快建设环境优美、功能完备的现代化工业新城区,特制定本规范。

一、总则本规范主要依据国家、省对开发园区建设发展的要求,结合我市开发园区建设实际现状制定,是全市开发园区在建设发展中参照执行的指导性规范,是评价与考核开发园区建设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

执行本规范的开发园区是指国家级、省级经济开发区和参照省级经济开发区管理的园区(以下简称省级开发区)。

其他园区的建设发展可参照本规范。

列入本规范管理的开发园区名单如下:1.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2. 连云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省级)3. 东海经济开发区(省级)4. 赣榆经济开发区(省级)5. 赣榆海洋经济开发区(省级)6. 灌云经济开发区(省级)7. 连云港化学工业园(省级)8. 海州经济开发区(省级)9. 连云经济开发区(省级)10. 徐圩经济开发区(省级)11. 灌云县临港产业区(拟升格省级开发区)12. 灌南经济开发区(拟升格省级开发区)13. 新浦经济开发区(拟升格省级开发区)二、规划布局1.基本要求。

开发园区规划应严格执行《连云港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相应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地域特点,突出本区域经济、社会、生态、景观、文化等特征,科学处理产业与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综合交通等之间的关系,构建现代化、精品化的生态经济园区。

连云港市经济开发区及工业园目录

连云港市经济开发区及工业园目录

连云港市经济开发区及工业园目录一、连云港市经济开发区连云港市经济开发区始建于1984年,是江苏省重点开发的一类开发区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开发区总面积约为36平方公里,分为东渡江区和西淮海区两个区域。

开发区坐落于中国东部,紧临港口,交通便利,是一个理想的工业园区。

1.产业布局连云港市经济开发区主要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等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目前,已聚集了大量的企业,其中不乏一些知名的公司,如华为、长虹、恒孚科技等。

这些企业的入驻,为开发区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2.优惠政策为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企业入驻,连云港市经济开发区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这些政策主要包括税收优惠、用地优惠、金融支持等。

其中,最具吸引力的是税收优惠政策。

根据企业所在行业和投资金额的不同,可享受的税收减免和返还力度也不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提高了投资回报率。

二、连云港市工业园连云港市工业园位于市区的南部,距离连云港港口较近,交通便利。

工业园总面积约为16平方公里,分为东港区和西港区。

工业园的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现已发展成为江苏省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工业基地。

1.产业布局连云港市工业园主要发展食品加工、纺织制造、机械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等传统产业和现代制造业。

园区内已建设了一些大型的生产基地和工业园区,如国药集团、拜耳化学等。

这些企业为园区的发展和带动了周边企业的发展,形成了较好的产业链。

2.服务配套连云港市工业园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

园区内有配套的水、电、气供应系统,以及通讯网络和交通设施。

此外,园区还提供土地供应、融资支持、人才培训等多样化的服务,为企业提供便利。

总结连云港市经济开发区及工业园是连云港市两个重要的经济区域,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吸引了众多的企业和投资者入驻。

在未来的发展中,这两个区域将继续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和优惠政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推动连云港市经济的持续增长。

连云港猴嘴片区规划设计方案

连云港猴嘴片区规划设计方案
一、基地地理位置 1、周边要素 2、周边土地利用 二、基地现状 1、土地利用现状 2、现状道路 3、现状水系
CHA PTER 4 规划理念篇 Planning Conception ——生态城市主义的实践运用
一、规划理念 二、成功案例 1、曹妃甸国际生态城 2、马斯达尔“零碳城市” 3、上海8号桥
CHAPTER 5 规划实践篇 Planning & Practice ——猴嘴概念规划实践
视觉效果篇
创意产业园效果图
视觉效果篇
居住区效果图
视觉效果篇
居住区效果图
Chapter 2 背景研究篇
背景研究篇 一、连云港区位
连云港位于鲁中南丘陵与淮北平原的结合部,陇海铁路终点(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东濒黄海,与朝鲜、 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北与山东郯城、临沭、莒南、日照等县市接壤;西与徐州新沂市、宿迁市沭阳县毗邻;南 与淮安市涟水、盐城市响水2县相连。
景观商贸轴效果图
视觉效果篇
景观商贸轴效果图
视觉效果篇
景观商贸轴效果图
视觉效果篇
景观商业轴效果图
视觉效果篇
景观次商业轴效果图
视觉效果篇
景观次商业轴效果图
视觉效果篇
景观生活轴效果图
视觉效果篇
景观生活轴效果图
视觉效果篇
盐坨核心商果图
视觉效果篇
创意产业园效果图
国际产业园区:重点发展都市型工业,以高新技术研 发、加工制造为主。由于该园区区位条件优越,规划 增加路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密度,为远景工业功能 置换或产业升级奠定基础。
国际产业园 宋跳—大埔产业园
云台山风景区
云台山风景区:国家4A级风景区
大埔工业园区:主要以高新技术及都市加工业为主,主 要包括新材料、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生物化工、化学 建材以及仓储、物流、科研等。 宋跳高新技术园区:引进技术和资金,建成产学研一体 化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复合材料、硅材料产 业和医药等高附加值产业。

江苏连云港徐圩高新技术产业区概念规划10总体布局设计

江苏连云港徐圩高新技术产业区概念规划10总体布局设计

规划背景及认识
连云港——新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
连云港
发展视野:放眼全球,做大作强连云港。
规划背景及认识
国家战略——是国家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重要战略节点
苏北的龙头、江苏省 发展的新增长极
是陇海线经济发展与 沿海经济发展相沟通的 一个纽带,在东中西合 作中扮演重要角色。
拉动沿海中部地区的 增长极,对接环渤海、 长三角两大经济圈
外高桥保税区区位
规划区区位
案例研究3
外高桥保税区
全国第一个规模最大,启动最早的自由贸易区域 。规划面积总计 10 平 方公里。 集物流仓储、生产加工、国际贸易、保税商品展示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截止2006年12月底,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04家入驻保税区。累计吸引 投资总额130.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8.6亿美元。区内企业从业人数达 17万,其中外籍工作人员8600余人。
规划回顾
要点:
1、2009.6批准通过。标志着以连云港为龙头的江苏省沿海开发已经上升 到国家战略层面。《沿海开发总体规划》
2、总体规划提出“一体两翼、一心三极”的空间结构。徐圩片区做为两 翼中的重要一翼,随着徐圩港30万吨航道的建设完成,成为依托徐圩港区 发展的临港产业基地与循环经济示范区。《连云港总体规划》〈徐圩片区 概念规划〉
《连云港市徐圩片区综合交通规划(2009-2030)》
公路
铁路
航道
S242
徐圩-新 海公路
S226
板桥-穆 圩公路
徐圩-板 浦公路
连宿高速 公路
板桥站
226省道
北通道
南铁路 专用线
烧香支河 三级航道
中通道
港区南站
南通道
钢铁企业 专用航道

连云港市徐圩片区发展战略规划

连云港市徐圩片区发展战略规划

连云港市徐圩片区发展战略规划连云港市徐圩开发建设指挥部上海东滩投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2009.05)目录前言 (5)第1部分总体定位分析 (7)一、项目背景分析 (7)(一)规划范围 (7)(二)背景分析 (7)二、区域背景分析 (8)(一)东西层面: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 (8)(二)南北层面:环渤海经济圈与长三角经济带的融合点 (9)(三)区域层面:构筑淮海经济区经济发展轴心 (10)(四)省域层面:引领江苏沿海开发和苏北崛起的龙头 (11)(五)市域层面:连云港市未来拓展的主要载体 (12)三、开发条件分析 (13)(一)地块地理条件 (13)(二)区位交通条件 (13)(三)城镇基础条件 (14)(四)产业基础条件 (14)(五)徐圩港区规划 (14)(六)重大项目引进 (14)(七)开发条件评述 (15)四、区域战略分析 (17)(一)区域层次 (17)(二)时间维度 (17)(三)开发理念 (18)(四)核心策略 (19)(五)空间策略 (19)第2部分产业发展定位 (20)一、产业假设分析 (20)(一)依托区位条件做好国际通道 (20)(二)依托区域经济做好协同错位 (21)(三)依托港口资源做大临港经济 (21)二、产业定位分析 (23)(一)产业定位原则 (23)(二)产业筛选分析 (24)三、产业体系组合 (26)(一)产业体系组合内涵 (26)(二)产业体系关系分析 (27)四、主导产业规划 (28)(一)港口物流业 (29)(二)金属冶炼及加工业 (34)(三)化工产业 (39)(四)清洁能源产业 (46)(五)装备制造业 (51)第3部分总体战略定位 (56)一、战略定位原则 (56)(一)承接上位规划、打造区域增长极 (56)(二)争取政策支持、兼顾市场操作性 (56)(三)呼应周边地区、推动区域大循环 (56)(四)遵循生态理念、打造绿色工业区 (57)二、战略定位提出 (57)(一)江苏沿海新型工业基地 (58)(二)东西合作发展示范区 (58)(三)循环经济示范区 (59)(四)江苏沿海新的经济增长极 (60)三、战略定位内涵 (61)(一)江苏沿海新型工业基地 (61)(二)东西合作发展示范区 (62)(三)循环经济示范区 (64)四、战略定位实现 (65)(一)江苏沿海新型工业基地 (65)(二)东西合作发展示范区 (66)(三)循环经济示范区 (68)第4部分区域空间布局 (69)一、空间布局原则 (69)(一)基于地块条件和交通体系进行总体布局 (69)(二)结合产业特性和循环经济进行工业布局 (69)(三)结合区位条件和服务对象进行物流布局 (70)(四)基于资源条件和工业做生活配套区布局 (70)(五)结合资源条件和文化脉络进行生态布局 (70)二、功能分区建议 (71)(一)空间总体布局 (71)(二)功能分区建议 (71)三、分区发展建议 (73)(一)临港物流产业集群 (73)(二)钢铁产业集群 (75)(三)石化产业集群 (77)(四)IGCC多联产工业园 (79)(五)北部综合物流园区 (80)(六)北部综合产业园 (82)(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84)(八)西部生活居住区 (87)(九)南部生态涵养带 (88)(十)北部滨海文化休闲带 (90)规划编制人员 (91)连云港徐圩开发建设指挥部 (91)上海东滩投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91)前言适逢江苏沿海综合开发、沿海铁路建设、东陇海线产业带规划等多种时代发展机遇,连云港市提出“城市东进、拥抱大海”城市发展战略,构建“一体两翼、一心三极”滨海大城市框架,打造真正意义的东方大港。

中国连云港工业区规划

中国连云港工业区规划

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级新医药产业基地一景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连云港千樱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连云港市鼓励产业导向
硅工业
以硅资源加工高新化、产 业化为方向,鼓励、引导 硅(信息)材料产业从基 础产品系列向先进的集成 电路封装产业、集成电路 测试产业、太阳能电池级 多晶硅和电子信息产品整 机制造等高端产业发展。
圣戈班陶瓷材料有限公司
连云港市鼓励产业导向
食品工业
积极发展酿造业、奶制品 业、果蔬深加工业、粮油 加工业、海产品加工业和 肉类加工业等。
神仙紫菜
连云港市鼓励产业导向
机械产业
以工程机械、集装箱、纺 织机械、风力发电机械等 为重点,培育和扶植一批 大企业集团,强化产业配 套和行业合作,形成产业 集聚效应。创造条件发展 大型船舶修造工业 。
高速公路
连云港是全国规划建设 中的45个公路主枢纽之
一,连霍、同三两条
国家公路大动脉在此交 汇,高速公路总里程 244公里,密度位居全 国前列。
至北京、上海、青岛、 南京、苏州、盐城、徐 州、淮安等已实现全程 高速。
青岛 徐州
南京 盐城
徐州
青岛 徐州 南京 上海
2.5小时 2小时 3小时 5小时
青岛 连云港
连云港市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
天明机械已在L-park入驻,位
居世界500强的圣戈班陶瓷在Lpark也建有独资企业。在Lpark及其周围,还有杜邦、三 菱、罗盖特等世界500强投资的 企业。
L-park是2004年GDP,比上年增 长多少,在连云港市市级开发 区中排名第一。
L-park精神:诚信立足,协作立业,效率致胜,创新致远,这是我们的精神。 L-park人深知自己的使命:投资者的成功,才是我们的成功。

连云港市新浦经济开发区西园区规划设计

连云港市新浦经济开发区西园区规划设计

附件一:《连云港市新浦经济开发区西园区规划设计》编制任务书一、项目名称:连云港市新浦经济开发区西园区规划设计二、规划编制范围:规划编制范围: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沈海高速以西),50平方公里的概念规划;西园区,25平方公里,做到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度,但仅对10平方公里的近期发展区域制作分图图则。

城市设计范围:发展路两侧及近期启动区等重点区域。

具体编制范围见下图:1.新浦开发区西园区在连云港城市总体规划中区位2.规划编制范围三、规划编制背景:新浦经济开发区位于山海相拥的海滨城市、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连云港市中心城区,南临锦屏山,北接太平入海口,平原广布,四季分明,是连云港市的“左岸明珠”。

新浦开发区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距离市中心不到5公里,紧临二Ο四国道与三二三省道,距机场16公里,火车货站2公里,区内设有沿海高速出口,建有千吨位内河货运码头,交通极为便捷。

园区蓬勃发展,产业快速集聚,现已初步形成了硅材料、机械、电子、电力器材、新型建材、物流、化纤等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

四、规划依据及参考资料1、本编制任务书2、《连云港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3、《江苏省城市设计编制导则》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5、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划编制成果及已有规划审批资料五、规划内容及深度要求:符合《江苏省城市设计编制导则》中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城市设计深度要求。

六、规划时间进度初步安排第一阶段:征集确定编制单位2012年3月29日网上公告2012年4月9日前设计单位提交报名表2012年4月12日—2012年4月18日评选确定设计单位,商谈合同第二阶段:委托规划设计2012年4月25日—2012年4月30日,现场调研;5月底第一轮案汇报6月中下旬向市、区主要领导汇报7月完成成果七、规划编制成果要求1、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和附件。

规划说明、基础资料和研究报告收入附件。

文本应完整、系统、有条理,充分反映规划设计内容。

连云港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深入研究

连云港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深入研究

连云港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深入研究连云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高新区的地理位置:高新区前身为宋跳工业区,其范围东至新墟公路,南至高渠道,北至宋跳河,西至陇海铁路,目前已开发5.74平方公里。

现在高新区位于连云港市的城郊,紧靠中心城区新浦,距市中心3公里2.高新区的投资现状:高新区已经吸引了日本、韩国、法国、意大利、美国、澳大利亚以及台湾、香港等35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进区,建成了医药、纺织、电子、化工、食品、机械、建材等一批大中型企业,有4个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8个省级高新技术企业,9个在国内同行业排名第一的企业。

3.高新区吸引外资的原因:(1)交通优势: 宁连高速公路和临连高速公路的起点位于园区内,并毗邻连云港-新疆霍尔果斯、黑龙江同江—海南三亚等多条高速公路,其西侧是陇海铁路。

(2)完备的基础设施:道路、供电、供水、雨水、通讯等设施已基本建成,道路成网格状,纵横交错,所有路网都同步完成了绿化、亮化工程。

(3)丰富的劳动资源和自然资源:因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且人口基数大,致使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低廉且丰富,而2005年以后工业比例才超过农业的农业大市的连云港,自然资源相当丰富,尤其是非金属硅的矿藏量很大(4)优惠的政策:在高新区投资开发,可以同时享受国家级开发区和省级高新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包括"科技发展金"扶持政策、土地优惠直至零地价、科技企业孵化器支持、规费征收减免等政策【投资政策】在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兴业,可以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各种优惠政策,符合产业导向的重大项目,可享受“一事一议”的特殊扶持政策。

区内设有“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两证一卡”的扎口收费制度,可确保项目审批事项全部在区内办结。

【出口加工区优惠政策】连云港出口加工区内企业除享受国家级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各项优惠政策外,还享受下列优惠政策:●税收(1)免税。

在加工区内加工、生产的货物和应税劳务,免征增值税、消费税;生产所需机器、设备、模具、维修用零配件,基建物资、自用的办公用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

连云港产业发展规划

连云港产业发展规划

附件4:
连云港产业开展规划
【综合定位】
依托连云港港和正在规划建设的南北两翼港口群,将重点开展石化、造船、冶金等临港重型产业工程;依托现有产业根底,将优先开展以化学合成药、现代中成药、生物及海洋医药、新型医疗器械和医疗包装材料等为特色的新医药产业,同时大力开展以硅〔信息〕材料、封装材料等为特色的新材料产业,以风力发电、太阳能利用等为特色的新能源产业;还将进一步壮大和提升食品、纺织、化工、机械、电子等优势产业;接着开展出口加工业;积极开展现代效劳业,特殊是现代物流业,快速凸起沿陇海线新的经济增长极,打造苏北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开展的示范区,使连云港开发区成为全国一流开发区。

【开展规划】
所处的都市位置及地质条件、山海环境决定了开发区开展规划宜采纳组团式结构,沿新墟运河及铁路编组站周边农田用地形成的大型绿化生态隔离带和沿铁路预留通道形成的大型交通防护绿带将开发区自然划分成多个相对独立的组团,形成五大产业片区、三大生态轴线和两个中心。

●五大产业片区
→中云产业区
→台北东产业区
→台北西产业区
→宋跳-大浦产业区
→朝阳产业区
●三大生态轴线
①沿临洪河形成南北向的生态绿化带,依托现有的湿地条件建设开发区的外部生态廊道;
②沿新墟运河保留约800米左右的绿化廊道,是连接山、海等自然要素的要紧生态通廊;
③沿排淡河规划沿河绿化景看带,是贯穿开发区、联系新浦城区和开发区的都市景看生态走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发区服务业发展
现状: 开发区整体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但是局部地区已有一定基础,例如朝 阳镇服务业发展保持快速增长,2004年三产完成1.08亿元,同比增长66.7%,基 础设施建设也比较完善。中云街道2004年第三产业产值1.142亿元,占GDP的44.8 %,接近二产所占比重47.7%。 发展定位:面向淮海地区,建成区域性物流、商贸、居住、旅游休闲、信息服务 中心,提升开发区商务服务功能、贸易流通功能、生活服务、旅游休闲四大功能, 增强开发区对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人流的吸引和控制能力,从而提升开发区 的活力与竞争力。 服 务 业 发 展 的 结 构 形 式 立足港口和交通优 势的产业 立足周边旅游资源 的产业 重点发展港口物流业、 商贸流通 旅游服务、休闲度假 房地产业和教育产业;邮电通信、金融保 险、信息、中介、研发等生产服务业;科 教、文卫、商业等生活服务业
立足连云滨海,承接东部沿海,服务淮海,辐射陇海,面向国际的 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集中区,连云港滨海新区的核心区; 依山望海的生态型产业新城。
开发区总体目标:
江苏全省最佳的滨海国际产业区,苏北最大的现代临港工业城和淮海 最美的绿色生态工业园,成为我国长三角与环渤海间最强的滨海新区。
具体目标: 高效、创新、开放、和谐、生态
规划内容框架
全球视野、宏观把握的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规划
港城一体、组团布局的总体结构与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弹性引导、刚性控制的产业空间分区准入控制规划 分区整合、分类控制的基础设施建设框架规划 区域一体、城乡统筹的空间整合规划
规划内容框架
发展条件 产业政策 空间特征 环境要求 竞争力评价 产业前景 空间结构 与规模 效益要求
已完成七通一平的土地面积 —————————————————*100% 经批准的开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面积 已出让出租土地面积 —————————————*100% 已完成七通一平的土地面积 已建成面积 ——————————*100% 已出让出租土地面积 土地开发累计投入总额 —————————— 开发区已征用土地面积 开发区国内生产总值 —————————— 开发区已征用土地面积 开发区税收收入 —————————— 开发区已征用土地面积 开发区工业总产值 ———————————— 开发区已建成工业用地面积 开发区工业用地单位面积产值 ——————————————*100% 所在城市工业用地单位面积产值
产业选择基本原则与流程、依据
基本原则 高端定位,符合总体功能要求 市场导向,具有广阔增长前景 立足基础,巩固提升现有产业 体现特色,突出带动支撑作用 合理布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环保至上,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依据 一是现有产业中的优势产业和潜力性产业; 二是国内适应需求和市场变化、具有增长 前景的产业; 三是参与国际市场分工的产业; 四是承接国内发达地区转移的产业; 五是能够发挥临港优势的产业; 六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产业。
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南京城理人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布局规划
开发区的处境发生重大转型
作为国家首批批准设立的14个沿海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连云港经济技术开 发区规模小、位置偏、发展慢,开发区的发展长期以来徘徊滞后。
连 云 区 开发区
产业空间布局模式
整体定位
产业选择
产业空间
空间准入
研 究 框 架
分区布局 基础设施 产业布局引导 管理政策
成果内容
成果:综合报告、图则 附件:专题研究
专题一:开发区综合竞争力分析与区域定位研究 专题二:开发区产业选择与产业定位研究 专题三:开发区第三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专题四:开发区产业空间的规模与效益研究 专题五:开发区的空间整合策略研究 专题六:开发区产业空间布局模式研究 专题七:开发区产业的空间准入条件研究 专题八:开发区基础设施投入模式研究 专题九:中国沿海开发区发展的比较与借鉴
开发区产业选择方案
在重点发展产业中,围绕优势企业和重点项目,延伸产业链和
实施产业集中布局,打造提升5大产业集群: ①医药工业集群。 ②食品工业集群。 ③化学工业集群。 ④机械工业集群。 ⑤纺织服装集群。 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①造纸工业。
②电子信息产业。
开发区产业准入
(1)开发区鼓励发展的产业。原则上讲,上述四大重点产业都属于中近期内鼓 励类产业。同时,鼓励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如生物医 药、依托新材料的电子信息产业、海洋深加工产品等。对于鼓励类产业,要规 定投资规模和投资密度、投资收益率、土地容积率、技术水平等标准,限制低 水平项目的进入。 (2)开发区限制发展的产业。主要是国家产业政策限制、超出开发区布局分工 的产业;技术层次低、缺少经济规模的产业;与开发区未来发展方向有所冲突 的产业。包括:冶金工业中的钢铁、建材中的水泥等;一般性食品加工、纺织 服装等;现有产业中的小型造纸、一般建材加工、一般机械制造等;基础化工 应创造条件向“南翼”化工园区迁移。 (3)开发区外布局的产业。主要包括为环境风险和公共安全风险大的产业:高 污染且难以治理的产业;具有高危险性、易燃、易爆的产业。具体讲包括:铁 合金、电解铝及氧化铝、焦炭、电石等冶金工业;污染重点且较难治理的化学 工业;纺织中的印染工序,等等。


三个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带:

空间布局结构
五个产业区:宋跳-大浦产业区;中云产业区;台北东产业区;台北西产业区;朝阳产业小区
产业空间布局模式
产业空间系统
产业空间系统划分:总体形成综合产业片
区——产业小区——产业单元系统。
产业区:以一种产业为主导,多种产业兼容 并存,配套独立生产服务设施和简单生活服 务设施。用地半径控制在2-4km。 产业小区:以一种产业为主体,配套产业共
作为126平方公里城市空间的产业布局规划,是中观尺度的城市专 项规划,经过和开发区各管理部门以及部分项目单位的深入交流和 共同探索,逐步明确产业布局规划的作用是:全面对接和落实连云 港东部城区发展战略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整合细化和适度调整原 开发区总体发展概念规划,衔接和指导各产业片区的详细规划与城 市设计,统筹计划、土地、环保、规划等不同部门的管理要求,形 成相关部门产业项目审批的共同平台。
生形成集群,配建简单的服务设施。有自己
的产业服务中心、以及若干工业生产单元。 占地约2-3个平方公里 ,产业服务中心占地 约5-10公顷。 产业单元:在城市干道之间,公用一定的能 源动力等基础设施。有独立的供电、给排水 系统和其他生产必需的设施设备,可独立计 量,明确费用承担的若干标准厂房组成。
图3-7产业区分级模式图
西发展片区、
由台北东组 团和中云组 团构成东发 展片区,朝 阳高教园区 为独立功能 组团。
空间布局结构
三条产业发展轴
依托新浦主城发展的 新浦城区→宋跳-大 浦组团→台北西组团 的产业发展轴(新港 路); 依托港口发展的港区 →中云组团的产业发 展轴(疏港东通道) 港区→台北东组团、 台北西组团的产业发 展轴(新东方大道) 发展轴。 沿新港城大道-昆仑 山路的公共服务设施 集中带; 沿大港路与新光路的 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带 ; 沿新港城大道与242省 道的朝阳公共设施集 中带。
培育完善城市功能 的产业
第二部分
总体结构与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港城一体、组团布局
基本思路与内容
2004 年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 通过对开发区空间演化过程、空间利用特征的分析,规划明确了开发区的空间容量和空间结 指标名称 国定标准 计算过程 测算结果 构,对产业空间和城市总体空间的布局关系进行了统筹考虑,对产业空间的空间布局进 土地开发进度指标 行了总体安排,对产业空间系统进行了详细划分。 土地开发率(%) 土地批租率(%) 土地建成率(%) 东部为 80, 中 西部为 60 东部为 80, 中 西部为 60 东部为 90, 中 西部为 70 东部为 2,中 西部为 1 东部为 10, 中 西部为 5 东部为 1,中 西部为 0.3 东部为 25, 中 西部为 15 东部为 200, 中西部为 150
老城区
开发区的处境发生重大转型
2005年以来,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格局正在发生重要变化: 1)发展机遇发生变化; 2)发展空间获得突破; 3)发展区位有所优化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东部沿海和江苏东陇海与沿海开发的重要空间载体 两大城区 的边缘区 126平方公里 新连云港: “一体两翼” 的中心区位
70.7 20.0 57.8
土地投入与产出评价指标 土地投入指标 (亿元/KM²) 土地产出值标 (亿元/KM²) 土地收益指标 (亿元/KM²) 工业用地效益 指 标 ( 亿 元 /KM²) 工业用地比较 效益(%) 1.12 3.83 0.57
工业用地效益评价指标 26.50
160
产业空间布局模式
用地性质 工业用地 居住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 道路用地 绿地 合计 用地面积(平方公里) 51.72 19.54 10.44 11.64 32.89 126.23 占总用地比重(%) 41 15.5 8.发区划分 为两大发展 片区和一个 独立功能发 展组团:由 宋跳-大浦 组团和台北 西组团构成
规划目标与原则
“准确定位,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弹性开发” 科学发展、率先发展、 和谐发展、效益优先
第一部分
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规划
全球视野、宏观把握
开发区功能定位
功能定位思路
上位规划 与政策 要求
区域战略 地位分析 竞争力 分析
功能定位 产业特色 分析
形象特色
价值追求
开发区功能定位
开发区综合定位:
主目标
重点产业选择
选择流程
关 联 度 与 带 动 性 动 态 比 较 优 势 可 持 续 发 展 要 求
基 准 层
竞 争 力 水 平
市 场 增 长 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