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置换PPT课件
合集下载
膝关节置换术手术配合ppt课件
![膝关节置换术手术配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53b81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cc.png)
术前评估
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包括心、肺、肝、肾等重要脏 器功能,以及血糖、血压、感染
等指标,做好术前准备。
心理护理
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让患 者了解手术的目的、过程和注意事 项,减轻其紧张、焦虑的情绪。
皮肤准备
术前需对手术区域进行皮肤清洁和 消毒,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预防 术后感染。
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骨科手术,适用于严重的膝关节 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等疾病,以及部 分先天性膝关节发育不良和肿瘤等疾病。
手术适用人群
01
主要适用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尤其是女性,因为女性患膝关 节骨关节炎的概率高于男性。
02
适用于因膝关节疾病导致疼痛、 活动受限、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 响的患者。
核对患者身份
03
在手术开始前,核对患者身份信息,确保手术针对正确患者。
手术配合技能注意事项
熟练掌握手术流程
了解并熟悉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流程,包括手术步骤、操作顺序 等。
密切观察病情
在手术过程中,时刻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异 常情况。
熟练掌握手术器械使用
熟悉并掌握手术器械的名称、用途及操作方法。
术中出血控制
使用止血带、压迫止血等措施控 制术中出血。
术后出血处理
保持引流通畅,及时更换敷料, 密切观察患肢肿胀情况。
神经血管损伤及处理
神经血管损伤预防
熟悉解剖结构,避免过度牵拉或损伤神经血管。
术中神经血管损伤处理
及时发现并处理神经血管损伤,如修复、移植等。
术后神经血管损伤处理
密切观察患肢感觉、运动功能,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暴露关节
分离肌肉和软组织,暴露出关节 。
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包括心、肺、肝、肾等重要脏 器功能,以及血糖、血压、感染
等指标,做好术前准备。
心理护理
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让患 者了解手术的目的、过程和注意事 项,减轻其紧张、焦虑的情绪。
皮肤准备
术前需对手术区域进行皮肤清洁和 消毒,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预防 术后感染。
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骨科手术,适用于严重的膝关节 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等疾病,以及部 分先天性膝关节发育不良和肿瘤等疾病。
手术适用人群
01
主要适用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尤其是女性,因为女性患膝关 节骨关节炎的概率高于男性。
02
适用于因膝关节疾病导致疼痛、 活动受限、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 响的患者。
核对患者身份
03
在手术开始前,核对患者身份信息,确保手术针对正确患者。
手术配合技能注意事项
熟练掌握手术流程
了解并熟悉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流程,包括手术步骤、操作顺序 等。
密切观察病情
在手术过程中,时刻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异 常情况。
熟练掌握手术器械使用
熟悉并掌握手术器械的名称、用途及操作方法。
术中出血控制
使用止血带、压迫止血等措施控 制术中出血。
术后出血处理
保持引流通畅,及时更换敷料, 密切观察患肢肿胀情况。
神经血管损伤及处理
神经血管损伤预防
熟悉解剖结构,避免过度牵拉或损伤神经血管。
术中神经血管损伤处理
及时发现并处理神经血管损伤,如修复、移植等。
术后神经血管损伤处理
密切观察患肢感觉、运动功能,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暴露关节
分离肌肉和软组织,暴露出关节 。
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ppt课件优选全文
![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ppt课件优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18251ad7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71.png)
全 膝
平衡本体感觉训练:
关
节
置
换
术
后
康
复
动静态平衡训练
◆ 第Ⅴ阶段(术后9-16周)
全
康复目标
膝
→ROM:主动辅助屈膝≧115度。接近术中假体屈曲限值
关
→起立时双腿负重对称和相等
节
→独立进行ADL,包括系鞋带和穿袜子
置
→上下楼梯练习:上楼梯台阶高15-20CM,下楼梯台阶高10-15CM
换
→“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imed up and go test, TU GT﹤15S)
节
患者一开始就建立起正常的运动模式。
置
换
术
后
康
复
◆ 第Ⅰ阶段(术后1天-1周)
全
关节活动度训练:
膝
关
节
置
换
伸直训练
术
后
康
复
被动保护下屈腿
活动髌股关节 主动助力屈腿
◆ 第Ⅰ阶段(术后1天-1周)
全
肌力训练:
膝
1.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关
2.腘绳肌等长收缩
节 置
3.臀肌等长收缩 每个动作维持6-10秒,20-30个/组,3组/天 踝泵运动:背伸与跖屈各维持6-10秒,30个/组,5组/天
康
→正确使用冰敷。
复
◆ 第Ⅰ阶段(术后1天-1周)
全
一般治疗:
膝
关
节
置
换
抬高肢体,保持膝为伸直位
术
后
康
复
IFC
冰敷
循环气压泵
踝泵运动
全
◆ 第Ⅰ阶段(术后1天-1周)
膝
负重训练 :根据手术医生的要求给予控制性负重,一般来说术 后2-4天可以下地,以患者的忍受情况而定。
表面膝关节置换假体ppt课件
![表面膝关节置换假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29c020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0f.png)
每侧5种型号,最大可能满足不同患者的 需要。
胫骨假体解剖型设计
内侧
Churchil DL, et al. The transepicondylar axis approximates the optimal flextion axis of the knee. Clin Orthop,1998,356:111-118
(Insall , Orthopedics 1998)
活动半月板构件
应力载荷的分布试验
固定半月板
活动半月板
活动半月板构件
正常膝关节在屈伸活动过程中存在旋转运动,由于活动半月板的存 在,大大减少了膝关节假体旋转对胫骨假体的剪切力,降低了假体 的松动率 胫骨假体所受的旋转应力:固定半月板>活动半月板
活动半月板构件
髌股关节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是髌骨在股骨髁间滑槽中运动轨迹的 改变,活动半月板假体中旋转平台的旋转可以调整髌骨的运动轨 迹始终处于良好位置 髌股关节友好:固定半月板<活动半月板
活动半月板构件
股骨假体与旋转平台为完全的面接触,并且之间的形合度高, 所以提供了假体之间全方位的稳定 假体之间的稳定:固定半月板<活动半月板
(聚乙烯垫片型号根据股骨假体 来选择,使得股骨假体与聚乙烯 垫片形合度更加)
活动半月板垫片解剖型设计
• 半月板的前唇均较高, 即使在无法保留后叉韧 带的情况下也可维持关 节的稳定性
Gemini MKII为我们提供了:
• 解剖型设计和符合生物力学特征的固定 • 假体之间良好的形合度 • 低接触应力和低磨损 • 灵活的旋转能力消除假体固定界面的不良应力 • 简捷精确的假体植入技术 • 超过94 % 的病人手术后HSS评分达到优良
股骨假体解剖型设计
胫骨假体解剖型设计
内侧
Churchil DL, et al. The transepicondylar axis approximates the optimal flextion axis of the knee. Clin Orthop,1998,356:111-118
(Insall , Orthopedics 1998)
活动半月板构件
应力载荷的分布试验
固定半月板
活动半月板
活动半月板构件
正常膝关节在屈伸活动过程中存在旋转运动,由于活动半月板的存 在,大大减少了膝关节假体旋转对胫骨假体的剪切力,降低了假体 的松动率 胫骨假体所受的旋转应力:固定半月板>活动半月板
活动半月板构件
髌股关节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是髌骨在股骨髁间滑槽中运动轨迹的 改变,活动半月板假体中旋转平台的旋转可以调整髌骨的运动轨 迹始终处于良好位置 髌股关节友好:固定半月板<活动半月板
活动半月板构件
股骨假体与旋转平台为完全的面接触,并且之间的形合度高, 所以提供了假体之间全方位的稳定 假体之间的稳定:固定半月板<活动半月板
(聚乙烯垫片型号根据股骨假体 来选择,使得股骨假体与聚乙烯 垫片形合度更加)
活动半月板垫片解剖型设计
• 半月板的前唇均较高, 即使在无法保留后叉韧 带的情况下也可维持关 节的稳定性
Gemini MKII为我们提供了:
• 解剖型设计和符合生物力学特征的固定 • 假体之间良好的形合度 • 低接触应力和低磨损 • 灵活的旋转能力消除假体固定界面的不良应力 • 简捷精确的假体植入技术 • 超过94 % 的病人手术后HSS评分达到优良
股骨假体解剖型设计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ppt课件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69d92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9.png)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2-09
contents
目录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概述 • 术前准备 • 手术过程 • 术后处理与康复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发展与前景
01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概述
定义与背景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 一种用于治疗严重膝关节疾病的
定位的准确性,使患者恢复更快。
02
新型材料的研发
新型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好
的治疗效果。例如,高分子聚乙烯材料的出现提高了假体的耐磨性和寿
命,降低了患者术后疼痛和感染的风险。
03
计算机辅助手术
计算机辅助手术的应用使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更加精确和安全。通过
术前规划、术中导航和术后评估等手段,可以减少手术创伤、提高假体
疼痛
手术后,患者可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疼痛,需要适当使用 止痛药进行缓解。
血栓形成
手术后,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这可能导致下肢 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血栓脱落可能导致肺栓塞或其他器官 的栓塞。
肿胀
由于手术创伤和止血带的使用,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局部 肿胀,一般需要数天至数周的时间才能消退。
特殊并发症
减轻肿胀
术后应抬高患肢,并进行适当的冷敷或热敷,以减轻肿胀程度。同时 ,也可以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06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发展与 前景
技术进步与新发展
01
手术技术改进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技术也在不
断改进,包括手术操作的精细化、手术器械的优化等,提高了手术的成
汇报人: 2023-12-09
contents
目录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概述 • 术前准备 • 手术过程 • 术后处理与康复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发展与前景
01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概述
定义与背景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 一种用于治疗严重膝关节疾病的
定位的准确性,使患者恢复更快。
02
新型材料的研发
新型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好
的治疗效果。例如,高分子聚乙烯材料的出现提高了假体的耐磨性和寿
命,降低了患者术后疼痛和感染的风险。
03
计算机辅助手术
计算机辅助手术的应用使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更加精确和安全。通过
术前规划、术中导航和术后评估等手段,可以减少手术创伤、提高假体
疼痛
手术后,患者可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疼痛,需要适当使用 止痛药进行缓解。
血栓形成
手术后,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这可能导致下肢 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血栓脱落可能导致肺栓塞或其他器官 的栓塞。
肿胀
由于手术创伤和止血带的使用,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局部 肿胀,一般需要数天至数周的时间才能消退。
特殊并发症
减轻肿胀
术后应抬高患肢,并进行适当的冷敷或热敷,以减轻肿胀程度。同时 ,也可以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06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发展与 前景
技术进步与新发展
01
手术技术改进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技术也在不
断改进,包括手术操作的精细化、手术器械的优化等,提高了手术的成
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ppt课件(图文)全
![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ppt课件(图文)全](https://img.taocdn.com/s3/m/144ce046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4.png)
膝关节置换术被认为是治疗终末期或严重的膝关节炎最有效、 最成功的手术之一。
02
膝关节解剖
膝关节解剖
膝关节解剖图(前面观)
髌关节面
膝关节解剖
切除胫骨头
膝关节置换术后
03
手术适应症 禁忌症
手术适应症、禁忌症
退行性骨关节炎(OA)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强直性脊柱炎(AS) 创伤性关节炎 膝关节结核强直后 骨肿瘤切除术后
围手术期护理
5 术后并发症护理
假体松动
预防
• 不可蹲跪及过度扭曲膝关节 • 避免剧烈运动 • 选择比较适合的运动,如步行等。 • 有需要时,应使用助行器。 • 避免负荷过重,应注意控制体重和负托重件。 • 一旦发现膝部负重时疼痛进行性加重且无力, • 应立即制动,拍膝关节片了解假体情况
围手术期护理
骨科小讲课
全膝关节置换术围 手术期护理
汇报
时间
202X.X. X
目 录
CONTENTS
1
简介
Profile
2
膝关节解剖
Anatomy of knee joint
3 手术适应症、禁忌症
Indications and contraindications
4 围手术期护理
Perioperative nursing
以下情况不宜过早下床活动:
骨科制动、心衰、严重感染、颅脑及开胸术后、肝修补、腹外疝 修补及肾脏手术等。
围手术期护理
4 康复护理
足踝运动
麻醉苏醒后即可开始足和踝关节伸屈活动,最大角度屈伸踝关节, 维持5s,放松5s,每小时做10次。
围手术期护理
4 康复护理
卧位屈膝锻炼
仰卧位,双手十指交叉抱住大腿下1/3处,绷紧脚尖,用力向下弯 曲膝关节,达到最大忍耐限度后维持5s,再缓慢伸直膝关节,休 息5s后重复,每小时10~20次。
02
膝关节解剖
膝关节解剖
膝关节解剖图(前面观)
髌关节面
膝关节解剖
切除胫骨头
膝关节置换术后
03
手术适应症 禁忌症
手术适应症、禁忌症
退行性骨关节炎(OA)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强直性脊柱炎(AS) 创伤性关节炎 膝关节结核强直后 骨肿瘤切除术后
围手术期护理
5 术后并发症护理
假体松动
预防
• 不可蹲跪及过度扭曲膝关节 • 避免剧烈运动 • 选择比较适合的运动,如步行等。 • 有需要时,应使用助行器。 • 避免负荷过重,应注意控制体重和负托重件。 • 一旦发现膝部负重时疼痛进行性加重且无力, • 应立即制动,拍膝关节片了解假体情况
围手术期护理
骨科小讲课
全膝关节置换术围 手术期护理
汇报
时间
202X.X. X
目 录
CONTENTS
1
简介
Profile
2
膝关节解剖
Anatomy of knee joint
3 手术适应症、禁忌症
Indications and contraindications
4 围手术期护理
Perioperative nursing
以下情况不宜过早下床活动:
骨科制动、心衰、严重感染、颅脑及开胸术后、肝修补、腹外疝 修补及肾脏手术等。
围手术期护理
4 康复护理
足踝运动
麻醉苏醒后即可开始足和踝关节伸屈活动,最大角度屈伸踝关节, 维持5s,放松5s,每小时做10次。
围手术期护理
4 康复护理
卧位屈膝锻炼
仰卧位,双手十指交叉抱住大腿下1/3处,绷紧脚尖,用力向下弯 曲膝关节,达到最大忍耐限度后维持5s,再缓慢伸直膝关节,休 息5s后重复,每小时10~20次。
膝关节置换的手术操作和技巧ppt课件
![膝关节置换的手术操作和技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bbbca0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16.png)
关节僵硬预防
坚持进行康复锻炼,避免长时间制 动导致关节僵硬;定期随访评估关 节功能恢复情况。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趋势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膝关节置换手术基本概念 和原理
介绍了膝关节置换手术的定义 、目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等基 本概念,以及手术原理和步骤 。
术前评估和准备
详细阐述了术前评估的内容和 方法,包括患者病史、体格检 查、影像学检查等方面的评估 ,以及术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和具体内容。
切口选择与暴露方法
切口选择
常用前内侧或前外侧切口,也可根据 具体情况选择其他切口。
暴露方法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显露 膝关节前方结构,注意保护周围血管 神经。
关节清理及软组织平衡技巧
关节清理
彻底清除关节内病变组织,如滑膜、增生骨质等,同时处理影响关节活动的骨赘。
软组织平衡
评估软组织张力,通过松解紧张侧软组织或加强松弛侧软组织来达到软组织平衡。注意保持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及 稳定性。
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 包括心肺功能、下肢肌
力、关节活动度等。
影像学检查
进行X线、CT或MRI等 影像学检查,评估膝关 节病变程度和周围软组
织情况。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常规、尿常规、 生化等实验室检查,评 估患者的生理指标和手
术耐受性。
术前用药及注意事项
术前用药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嘱,给予必要的术前用药,如抗生素、止痛药等。
04 假体选择与安装技巧
假体类型介绍及选择依据
膝关节假体类型
主要包括全膝关节假体、单髁膝关节假体和髌骨假体等。
选择依据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活动量、膝关节病变程度以及影像学表现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假体 类型。
坚持进行康复锻炼,避免长时间制 动导致关节僵硬;定期随访评估关 节功能恢复情况。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趋势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膝关节置换手术基本概念 和原理
介绍了膝关节置换手术的定义 、目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等基 本概念,以及手术原理和步骤 。
术前评估和准备
详细阐述了术前评估的内容和 方法,包括患者病史、体格检 查、影像学检查等方面的评估 ,以及术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和具体内容。
切口选择与暴露方法
切口选择
常用前内侧或前外侧切口,也可根据 具体情况选择其他切口。
暴露方法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显露 膝关节前方结构,注意保护周围血管 神经。
关节清理及软组织平衡技巧
关节清理
彻底清除关节内病变组织,如滑膜、增生骨质等,同时处理影响关节活动的骨赘。
软组织平衡
评估软组织张力,通过松解紧张侧软组织或加强松弛侧软组织来达到软组织平衡。注意保持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及 稳定性。
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 包括心肺功能、下肢肌
力、关节活动度等。
影像学检查
进行X线、CT或MRI等 影像学检查,评估膝关 节病变程度和周围软组
织情况。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常规、尿常规、 生化等实验室检查,评 估患者的生理指标和手
术耐受性。
术前用药及注意事项
术前用药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嘱,给予必要的术前用药,如抗生素、止痛药等。
04 假体选择与安装技巧
假体类型介绍及选择依据
膝关节假体类型
主要包括全膝关节假体、单髁膝关节假体和髌骨假体等。
选择依据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活动量、膝关节病变程度以及影像学表现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假体 类型。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ppt课件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a15a3b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8f.png)
1
避免牵引过紧,以免腓骨小头受压造成腓总神经损伤。
2
患肢下方置入软垫,抬高,可防止下肢外旋,腓骨头受压。
3
进行持续被动关节活动器锻炼时,肢体放于机器上应注意不可外旋。
4
对于持续硬膜外镇痛的患者应注意观察,以免延误诊断。
5
腓总神经损伤
术后感染
A
F
B
D
E
C
预防措施:
临床表现: 大部分DVT发生在小腿腓肠肌静脉丛,部分通过繁衍扩展而向上侵犯股静脉。 病人会有疼痛、腓肠肌或大腿肌肉的压痛、单侧小腿水肿。Homans征阳性。 如何预防:术前、术后常规血管彩超检查 抬高患肢,腿下垫软枕或体位垫。 鼓励患者做踝关节及膝关节屈伸活动。 应用足底静脉泵促进血液回流,消肿治疗。 应用弹力绷带或有压力阶差的弹力袜。 术后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及早开始活动,如按摩下肢等。 观察患者有无腓肠肌压痛。 遵医嘱预防性的应用抗血栓药物等。
脚踝的运动 目的:手术后第一天即可开始做,可减轻水肿、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小腿肌肉力量。 方法:1.足跖屈运动— 2.足背伸运动--- 将脚趾向上朝腿部弯曲 将脚趾向下朝足底屈曲
股四头肌及腘绳肌等长运动 目的:保持大腿前方肌肉的力量,避免肌肉萎縮以作为离床前的 准备。 方法:1.平躺,患侧肢体伸直 大腿肌肉绷劲及放松 20-30次/组,1组/小时 患肢膝垫毛巾,用力收缩大腿肌肉使膝窝紧贴毛巾,膝盖向下压,数1-5秒后放松,20-30次/组,1组/小时
02
遵医嘱按时、合理使用抗生素,注意配伍禁忌,确保疗效。预防口腔、呼吸道,肺部继发感染,积极改善组织缺氧,保护皮肤完整性,安排和理膳食,加强营养。
0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可利用看书、听音乐等转移疼痛注意力 当疼痛剧烈时,遵医嘱合理使用镇静、止痛剂 鼓励患者深呼吸
膝关节置换术后PPT课件
![膝关节置换术后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4d9af54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ac.png)
训练。
注意安全
在康复过程中,患者应注意安 全,避免摔倒等意外情况的发
生。
03 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生活护 理
日常活动指导
术后康复锻炼
休息与活动平衡
根据手术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适当的康 复锻炼,如关节屈伸、肌肉力量训练等, 以促进术后恢复。
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 动,同时也要进行适量的活动,以保持关 节灵活度和肌肉力量。
亚急性期康复
术后3-6周,逐渐增加关 节活动度和灵活性训练。
慢性期康复
术后6周以后,全面恢复 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术后康复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遵循医嘱
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按时进行康复训练。
适度锻炼
避免过度锻炼导致关节肿胀和 疼痛,根据自身情况适度调整
。
保持积极心态
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 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完成康复
手术时,医生会通过切开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和组织,暴露出关节表面,然后将人工 关节假体植入到膝关节中。
在植入人工关节假体后,医生会进行止血和缝合伤口,并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和药 物治疗,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02 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
术后康复的重要性
恢复关节功能
术后康复可以帮助患者 恢复关节的活动度和灵 活性,提高生活质量。
血栓形成
血栓的症状
血栓形成是膝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症状可能包 括手术部位的疼痛、肿胀、皮肤温度升高、浅静脉曲张等。
血栓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血栓形成的关键在于术后的早期活动和物理治疗。患者 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进行康复训练,并避免长时间卧床 休息。如果怀疑有血栓形成,应及时进行血管超声检查,并 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处理。
注意安全
在康复过程中,患者应注意安 全,避免摔倒等意外情况的发
生。
03 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生活护 理
日常活动指导
术后康复锻炼
休息与活动平衡
根据手术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适当的康 复锻炼,如关节屈伸、肌肉力量训练等, 以促进术后恢复。
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 动,同时也要进行适量的活动,以保持关 节灵活度和肌肉力量。
亚急性期康复
术后3-6周,逐渐增加关 节活动度和灵活性训练。
慢性期康复
术后6周以后,全面恢复 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术后康复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遵循医嘱
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按时进行康复训练。
适度锻炼
避免过度锻炼导致关节肿胀和 疼痛,根据自身情况适度调整
。
保持积极心态
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 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完成康复
手术时,医生会通过切开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和组织,暴露出关节表面,然后将人工 关节假体植入到膝关节中。
在植入人工关节假体后,医生会进行止血和缝合伤口,并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和药 物治疗,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02 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
术后康复的重要性
恢复关节功能
术后康复可以帮助患者 恢复关节的活动度和灵 活性,提高生活质量。
血栓形成
血栓的症状
血栓形成是膝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症状可能包 括手术部位的疼痛、肿胀、皮肤温度升高、浅静脉曲张等。
血栓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血栓形成的关键在于术后的早期活动和物理治疗。患者 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进行康复训练,并避免长时间卧床 休息。如果怀疑有血栓形成,应及时进行血管超声检查,并 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处理。
膝关节置换标准技术 ppt课件
![膝关节置换标准技术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c68a6802020740bf1e9b4b.png)
ppt课件
8
膝关节置换
• 股骨远端截骨
– 要求:垂直力线
6o
– 参考点:股骨轴线
– 力线于股骨轴线有6度夹角
• 操作方法:
以股骨轴线为参考,外翻6度进行截骨(外翻角)
ppt课件
9
膝关节置换
• 股骨前后髁截骨
– 要求:垂直力线,形成矩形空间 – 参考点:股骨后髁(关节线) – 关节线与胫骨截骨线不平行
胫骨处理
• 间隙测量
– 工具:间隙测量器+胫骨平台试模 – 方法:
• 取出所有试模 • 将间隙测量器放入股骨-胫骨间空隙
– 目的:检测伸直间隙和屈曲间隙,保证两个 间隙相同
ppt课件
30
髌骨处理
• 髌骨截骨
– 工具:髌骨截骨导向器+截骨定位器+动力锯
– 方法:用导向器将髌骨夹住
定位器与髌骨骨面接触
– 力线:股骨头-膝中心-踝中心
– 力线与垂直线夹角3度
– 关节线与垂直线垂直
– 力线与关节线夹角87度
– 股骨轴线与力线夹角6度(外翻角) – 胫骨轴线与力线重合
股 骨 轴
关节线
ppt课件
4
膝关节置换
• 纠正膝关节畸形
– 膝内翻 – 膝外翻 – 屈曲畸形
– 根据力线进行截骨,安装假体,进行软组 织平衡,即可纠正畸形
沿导向器开槽截骨
– 截骨厚度取决于假体厚度
接触骨面
截骨槽
ppt课件
31
髌骨处理
• 髌骨骨床准备
– 大小测量
• 工具:髌骨夹钳+髌骨钻导向器 • 方法:夹持髌骨,根据导向器上的刻度选择髌骨大小
– 骨床准备
• 工具:髌骨夹钳+髌骨钻导向器+钻头+动力钻 • 方法:依髌骨钻导向器进行钻孔
膝关节置换术手术配合ppt课件
![膝关节置换术手术配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fa02297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58.png)
术后早期康复锻炼
踝泵运动
01
术后即可开始进行,通过踝关节的屈伸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02
术后第一天开始,绷紧大腿前方肌肉,每次持续5秒,放松2秒
,反复进行。
CPM机锻炼
03
术后第三天开始,使用CPM机进行膝关节屈伸活动,角度逐渐
增大。
术后中晚期康复锻炼
膝关节主动屈伸
CHAPTER 02
膝关节置换术手术步骤
术前准备
患者准备
评估患者全身状况,确保 手术耐受性,术前进行康 复训练教育。
手术室准备
确保手术室环境符合无菌 要求,准备相关手术器械 和药物。
团队准备
组建专业手术团队,明确 各自职责,进行充分沟通 。
术中操作
01
02
03
04
麻醉与体位
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确保患 者安全舒适,采取仰卧位,患
温度22-25℃,湿度50%-60%, 确保患者舒适。
严格消毒
术前术后对手术室进行全面清洁 和消毒,确保无菌环境。
手术设备准备
手术床
无影灯
电刀、吸引器
麻醉机、监护仪
可调节高度和倾斜度, 方便手术操作。
提供充足照明,减少手 术视野阴影。
确保术中止血和清理术 野。
保障患者术中生命体征 平稳。
手术器械及材料准备
疼痛管理
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案,减轻患 者疼痛,提高舒适度。
康复训练
制定个体化康复训练计划,指 导患者进行关节活动度练习、 肌力训练和平衡功能训练等。
定期随访
术后定期随访,评估患者恢复 情况,指导后续治疗。
CHAPTER 03
膝关节置换术ppt课件
![膝关节置换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6d56a7e783e0912a3162a13.png)
其重要性 ROM练习开始于术后第2
天 关节活动度超过90度后开
始肌力专项练习 膝关节侧向不稳的病人应早
期开始肌力练习
膝关节置换术
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置换术
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置换术
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置换术
强直性脊柱炎
病理特点
通常病变累及多个关节 关节毁损重,甚至骨性融合 关节周围软组织受累变性 关节畸形普遍 肢体出现废用性骨萎缩 病人病变关节周围肌肉萎缩、肌力下降甚至肌力为零
2-4周 4-6周 1-3月
蜡疗+光疗+中频电疗 关节松动+等张+坐位平
+冰疗
衡+站立床
蜡疗+中频电疗+冰疗 等张+坐位平衡+站立架
蜡疗+中频电疗+冰疗
+站立平衡
等张+动态平衡+助行器
膝关节置换术
强直性脊柱炎
膝关节置换术
LOGO
保留后交叉
不保留后交叉
人工膝关节的类型
全膝关节置换(连接式)
翻修手术 膝内外翻畸形:>15º 内外侧副韧带损伤关节不稳
人工膝关节的类型
特殊假体
肿瘤重建假体
膝关节置换术
病理特点 治疗要点 康复策略
膝关节置换术
病理特点
骨肿瘤
好发于长骨的干骺端
治疗要点
手术切除病灶的同时 通常需要超关节切除 以及病灶以远15cm
要性 ROM练习开始于术后第2天 术后早期关节周围肌肉进行中频
电刺激 早期开始坐位及站立练习刺激本
体感受器,促进肌肉恢复收缩
膝关节置换术
强直性脊柱炎
康复策略
天 关节活动度超过90度后开
始肌力专项练习 膝关节侧向不稳的病人应早
期开始肌力练习
膝关节置换术
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置换术
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置换术
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置换术
强直性脊柱炎
病理特点
通常病变累及多个关节 关节毁损重,甚至骨性融合 关节周围软组织受累变性 关节畸形普遍 肢体出现废用性骨萎缩 病人病变关节周围肌肉萎缩、肌力下降甚至肌力为零
2-4周 4-6周 1-3月
蜡疗+光疗+中频电疗 关节松动+等张+坐位平
+冰疗
衡+站立床
蜡疗+中频电疗+冰疗 等张+坐位平衡+站立架
蜡疗+中频电疗+冰疗
+站立平衡
等张+动态平衡+助行器
膝关节置换术
强直性脊柱炎
膝关节置换术
LOGO
保留后交叉
不保留后交叉
人工膝关节的类型
全膝关节置换(连接式)
翻修手术 膝内外翻畸形:>15º 内外侧副韧带损伤关节不稳
人工膝关节的类型
特殊假体
肿瘤重建假体
膝关节置换术
病理特点 治疗要点 康复策略
膝关节置换术
病理特点
骨肿瘤
好发于长骨的干骺端
治疗要点
手术切除病灶的同时 通常需要超关节切除 以及病灶以远15cm
要性 ROM练习开始于术后第2天 术后早期关节周围肌肉进行中频
电刺激 早期开始坐位及站立练习刺激本
体感受器,促进肌肉恢复收缩
膝关节置换术
强直性脊柱炎
康复策略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手术配合PPT课件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手术配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e2d723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05.png)
关节松动与脱位
关节松动与脱位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可能导致手术失败和患者疼 痛。
关节松动与脱位的原因可能包括手术操作不当、术后康复不当、患者自身条件等。
处理关节松动与脱位的方法包括手法复位、手术治疗等,同时需注意加强术后康复 指导和护理。
06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展望
新型假体材料研究
生物相容性材料
假体安装
将假体放置在适当的位置,调整假体的角度和位 置,确保关节稳定性和活动度良好。
04
手术后护理
疼痛管理
疼痛评估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适当的评估工具进行 评估,如VAS评分。
02 药物治疗
根据评估结果,给予适当的止痛药,如非甾体消 炎药、阿片类药物等。
03 物理治疗
如冷敷、热敷、按摩等,有助于缓解疼痛和肌肉 紧张。
体位摆放
患者应取仰卧位,患肢伸直并固定在手术台面上,以便 于手术操作。
手术切口与暴露
01
切口选择
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前侧、后侧或内侧切口,切 口应尽量避开大血管和神经。
02
暴露手术区域
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分离肌肉和筋膜,暴露出 膝关节和周围组织。
假体选择与安装
假体类型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膝 关节假体,如单髁置换、全膝关节置换等。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手 术配合PPT课件
目录
• 手术简介 • 手术前准备 • 手术过程 • 手术后护理 • 并发症及处理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展望
01
手术简介
手术定义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通过替换病变的膝关节表面来 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的治疗方法。
该手术通常适用于严重的膝关节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 炎等引起的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PPT课件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3093c32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27.png)
2024/6/30
康复治疗
• 成功的术后康复应从术前开始
– 肌力训练 – 关节活动度训练
• 患者教育
2024/6/30
康复治疗Ⅰ(1-4周)
2024/6/30
康复治疗Ⅰ
2024/6/30
康复治疗Ⅰ
2024/6/30
康复治疗Ⅰ
2024/6/30
康复治疗Ⅰ
2024/6/30
康复治疗Ⅰ
2024/6/30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
2024/6/30
知识要求
• 膝关节的解剖 • 膝关节的生物力学 • TKA的发展史 • TKA术后的康复治疗流程 • TKA术后康复治疗的出院指导
2024/6/30
膝关节解剖
• 膝关节
髌股关节 胫股关节
2024/6/30
髌股关节
2024/6/30
胫股关节
2024/6/30
膝关节的解剖
• 膝关节:最复杂
– 前、后交叉韧带 – 内、外侧半月板 – 胫、腓侧韧带 – 横韧带
2024/6/30
ACL/PCL的作用
• ACL
– 防止胫骨过度前移
• PCL
– 防止胫骨过度后移
2024/6/30
内、外侧半月板
• 半月板的作用 润滑作用 适合关节面 吸收震荡 稳定膝关节
2024/6/30
康复评定
• 软组织-肿胀、粘连 • 疼痛-VAS • 髌骨活动度 • ROM • 肌力-股四头肌、股二头肌 • ADL
2024/6/30
康复目标
• ROM-120
– 下楼梯-87~106(楼梯高度) – 椅子坐起-90 – 穿袜子-115~120
康复治疗
• 成功的术后康复应从术前开始
– 肌力训练 – 关节活动度训练
• 患者教育
2024/6/30
康复治疗Ⅰ(1-4周)
2024/6/30
康复治疗Ⅰ
2024/6/30
康复治疗Ⅰ
2024/6/30
康复治疗Ⅰ
2024/6/30
康复治疗Ⅰ
2024/6/30
康复治疗Ⅰ
2024/6/30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
2024/6/30
知识要求
• 膝关节的解剖 • 膝关节的生物力学 • TKA的发展史 • TKA术后的康复治疗流程 • TKA术后康复治疗的出院指导
2024/6/30
膝关节解剖
• 膝关节
髌股关节 胫股关节
2024/6/30
髌股关节
2024/6/30
胫股关节
2024/6/30
膝关节的解剖
• 膝关节:最复杂
– 前、后交叉韧带 – 内、外侧半月板 – 胫、腓侧韧带 – 横韧带
2024/6/30
ACL/PCL的作用
• ACL
– 防止胫骨过度前移
• PCL
– 防止胫骨过度后移
2024/6/30
内、外侧半月板
• 半月板的作用 润滑作用 适合关节面 吸收震荡 稳定膝关节
2024/6/30
康复评定
• 软组织-肿胀、粘连 • 疼痛-VAS • 髌骨活动度 • ROM • 肌力-股四头肌、股二头肌 • ADL
2024/6/30
康复目标
• ROM-120
– 下楼梯-87~106(楼梯高度) – 椅子坐起-90 – 穿袜子-115~120
膝关节置换PPT课件
![膝关节置换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72b43a6bd97f192279e998.png)
16
优点: 1.高吻合性,低接触应力,低磨损,低固定 界面应力 2.可旋转的内衬可自动纠正不良的旋转力线, 改善髌骨轨迹 缺点: 1.有脱位和半脱位风险 2.手术难度高 3.需要严格的相等屈伸间隙 4.韧带平衡要求高
17
18
设计特点: 1.增大的股骨后髁具有较小的半径,以减少聚乙 烯接触应力,可提供155°活动范围 2.增大的股骨后髁需要额外的股骨后侧截骨24mm 3.增加第三接触面以减 少接触应力
31
内侧插入Hohmann牵开器 后内侧切除残余骨膜达半膜肌在骨的插入点水平 屈膝切除部分半月板及前叉韧带
32
手术显露深层解剖
外翻髌骨 极度屈曲膝关节 凿除股骨边缘及髁间窝骨赘
33
切除内侧半月板
屈膝90°,胫骨外旋,后内侧分离 清楚显露股骨内髁 切除半月板
34
切除外侧半月板
显露外侧髌骨韧带以电刀切断
22
相对禁忌症
年轻、肥胖、高膝关节负荷者 伸膝功能障碍、周围软组织缺损尚可纠正 膝关节感染史 关节强直且无疼痛 血友病、合并症多
23
手术核心何在?
通过垂直力线截骨,重建膝关节屈伸间隙,最终恢复下肢正常力线
下肢力线:股骨头-胫骨平台中心-踝中心 垂直轴-3°-股骨力线(机械轴)-6°-解剖轴 股骨力线与关节线夹角87° 胫骨力线与解剖轴重合
膝关节置换核心
胫骨截骨 要求:垂直力线 参考线:胫骨解剖轴 胫骨解剖轴与力线重合 操作方法: 垂直胫骨解剖轴截骨
27
手术步骤
28
手术显露---皮肤切口
膝前正中入路(insall入路)
29
手术显露
避免过多的皮瓣皮下分离 近端显露至髌骨上缘3~5cm,下至胫骨结节上缘5cm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ppt课件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3c1140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83.png)
处理感染
如果发生感染,医生会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使用抗生素、清创和手术引流等。感染控制后,患者 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膝关节的功能。
术后血栓的预防和处理
预防血栓
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 议,进行适当的活动和锻炼,以预防血 栓形成。同时,避免长时间卧床或久坐 ,也是预防血栓的重要措施。
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预期效果和目标
提高关节活动范围
使患者能够自主屈曲和伸展膝关节,恢复正常生活自理能力。
增强肌肉力量
提高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增强关节稳定性。
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预期效果和目标
• 减轻疼痛:通过康复治疗,减轻膝关节疼痛,提高生活质 量。
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预期效果和目标
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使患者能够进行基本的日常生活活动,如行走、上下楼梯、坐立 等。
康复进展评估
心理支持
通过复查和随访,医生会对患者的康复进 展进行评估,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在康复过程中,患者可能会遇到一些心理 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医生会提供相应 的心理支持和治疗建议。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3
术后康复计划
康复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康复目标设定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康复目标,如恢复关节活动 度、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行走能
力等。
康复计划内容
包括物理治疗、运动疗法、按摩、 针灸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 选择和安排。
康复计划实施
在专业医师和康复师的指导下,逐 步实施康复计划,并根据患者的反 馈进行调整和优化。
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
通过患者主动屈曲和伸展膝关节来评估关节活动范围。
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
如果发生感染,医生会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使用抗生素、清创和手术引流等。感染控制后,患者 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膝关节的功能。
术后血栓的预防和处理
预防血栓
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 议,进行适当的活动和锻炼,以预防血 栓形成。同时,避免长时间卧床或久坐 ,也是预防血栓的重要措施。
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预期效果和目标
提高关节活动范围
使患者能够自主屈曲和伸展膝关节,恢复正常生活自理能力。
增强肌肉力量
提高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增强关节稳定性。
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预期效果和目标
• 减轻疼痛:通过康复治疗,减轻膝关节疼痛,提高生活质 量。
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预期效果和目标
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使患者能够进行基本的日常生活活动,如行走、上下楼梯、坐立 等。
康复进展评估
心理支持
通过复查和随访,医生会对患者的康复进 展进行评估,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在康复过程中,患者可能会遇到一些心理 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医生会提供相应 的心理支持和治疗建议。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3
术后康复计划
康复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康复目标设定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康复目标,如恢复关节活动 度、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行走能
力等。
康复计划内容
包括物理治疗、运动疗法、按摩、 针灸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 选择和安排。
康复计划实施
在专业医师和康复师的指导下,逐 步实施康复计划,并根据患者的反 馈进行调整和优化。
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
通过患者主动屈曲和伸展膝关节来评估关节活动范围。
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髁截骨量两侧不对称,内 > 外
1 3
4 2
内
外
手术配合-股骨处理
• 股骨髁间处理
– 工具:髁间截骨模块+截骨锉+动力钻 – 方法:将截骨模块放置于股骨上
• 拧松螺丝A,拧松旋钮C
手术配合-股骨处理
• 股骨远端截骨
– 确定远端截骨方向
• 工具:力线杆+连接器 • 目的:检查截骨线垂直于股骨力
线
– 截骨线方向通常选择外翻5度。 即垂直于股骨的力线方向
– 如果患者内翻畸形严重,可选 择较小的外翻角度;如果患者 外翻畸形严重,可选择较大的 外翻角度
手术配合-股骨处理
膝关节置换
如何配合手术
膝关节置换
• 手术目的
– 恢复下肢正常力线 – 纠正畸形
• 手术原则
– 垂直于力线安装假体
膝关节置换
• 恢复下肢正常力线
垂 力直 线轴
– 力线:股骨头-膝中心-踝中心
– 力线与垂直线夹角3度
– 关节线与垂直线垂直
– 力线与关节线夹角87度
– 股骨轴线与力线夹角6度(外翻角) – 胫骨轴线与力线重合
四合一截骨器把手
钉
器械及假体准备
• 股骨器械
外翻定位模块
股
远端截骨模块
骨
测
量
外旋器
钩
钻头
四合一截骨模块
股骨测量器
器械及假体准备
• 股骨器械
股骨试模 髁间截骨锉
测量刮片
髁间截骨模块
器械及假体准备
• 胫骨器械
胫骨截骨测量钩
股骨打器
抱
踝
器
胫骨截骨模块
髓外定位杆
器械及假体准备
• 胫骨器械
胫骨柄 成形器
• 操作方法: 垂直胫骨轴线进行截骨
膝关节置换
• 股骨截骨
– 远端截骨 – 前后髁截骨
膝关节置换
• 股骨远端截骨
– 要求:垂直力线
6o
– 参考点:股骨轴线
– 力线于股骨轴线有6度夹角
• 操作方法:
以股骨轴线为参考,外翻6度进行截骨(外翻角)
膝关节置换
• 股骨前后髁截骨
– 要求:垂直力线,形成矩形空间 – 参考点:股骨后髁(关节线) – 关节线与胫骨截骨线不平行
– 工具:股骨大小测量器+测量钩
– 方法:将测量器置于股骨远端
• 紧贴股骨远端截骨面 • 紧贴股骨后髁
刻度
• 测量钩置于股骨前方皮质与前髁移行处
– 通过测量器刻度决定股骨大小
• 选小不选大
手术配合-股骨处理
• 股骨前后髁截骨
– 确定截骨方向:决定股骨假体的 外旋,通常为外旋3度
• 工具:外旋模块+钻头+动力钻 • 方法:将外旋模块置于测量器上
胫骨柄钻套筒
胫骨平台打器
胫 骨 间柄 隙钻 测 量 器
胫骨柄导向器 平 台 试 模 把 手
胫骨平台试模
胫骨柄成 形器把手
器械及假体准备
• 髌骨器械
髌骨固定头
髌 骨 夹 钳
髌 骨 钻 导
向
器
髌骨截骨定位器 髌 骨 卡尺 试 模
髌骨钻头
髌骨截骨导向器
器械及假体准备
• 垫片试模
MP垫片试模
器械及假体准备
– 工具:改锥
– 搬动螺丝B至指定位置,拧紧
• 连接到髓内定位杆上
B
– 拧紧旋钮C
手术配合-股骨处理
• 股骨远端截骨模块的固定
– 将组装好的截骨模块及外翻模块推向股骨髁,使 外翻模块紧贴股骨髁
– 固定截骨模块
• 工具:固定钉 • 钉孔选择:通常为截骨模块上的“0”孔或“STD”孔
– 取出髓内定位杆和外翻模块
• 操作方法 以关节线为参考旋转3度进行截骨(外旋角)
膝关节置换
• 股骨前后髁截骨
– 参考点:股骨髁间窝线 股骨内外上髁连线
– 髁间窝线垂直于胫骨截骨线 – 内外上髁连线平行于胫骨截
骨线
• 操作方法 垂直于股骨髁间窝线或平行于股骨内外上髁连线截骨
如何配合手术
• 术前测量 • 器械假体准备 • 手术室环境及无菌原则 • 术中配合 • 术后处理、总结
• 股骨远端截骨
– 工具:远端截骨模块+动力锯+测量刮片
– 截骨厚度:一般根据假体的厚度、患者的屈曲 畸形程度来确定,截骨厚度影响关节的伸直间 隙
– 操作:通过 A 槽截骨
厚度为9mm
A
B
B槽:厚度+4mm(13mm) 可以通过钉孔平移截骨模块调节截骨厚度,幅度为2mm
手术配合-股骨处理
• 股骨大小测量
• 目的是获得一个矩形的关节间隙
手术配合-股骨处理
• 股骨髓内定位
– 目的:确定股骨轴线 – 工具:开髓钻+髓内定
位杆+把手 – 入点为股骨髁间窝内上
角偏内、偏前方 – 植入方向应平行于股骨
轴线
手术配合-股骨处理
• 组装外翻定位模块及股骨远 端截骨模块
– 工具:改锥
A
– 旋紧螺丝A
C
• 确定外翻角
• 假体准备
– 不保留后交叉韧带假体 Advance® MP – 保留后交叉韧带假体 Advance ® DH – 两种关节只有垫片不同,股骨、胫骨、髌骨
假体完全一致
手术配合
•手术室环境及无菌原则
– 手术室的环境
• 污染区(非洁净区):可以穿便服 (鞋)入内,器械箱可以入内
• 相对洁净区(清洁区):需换刷手 衣、拖鞋入内,器械箱不可入内, 假体应放在手术室提供的平台上
股 骨 轴
关节线
膝关节置换
• 纠正膝关节畸形
– 膝内翻 – 膝外翻 – 屈曲畸形
– 根据力线进行截骨,安装假体,进行软组 织平衡,即可纠正畸形
膝关节置换
• 垂直力线安装假体-如何截骨?
– 股骨截骨 – 胫骨截骨
垂直力线进行截骨,形成一个矩形空间
膝关节置换
• 胫骨截骨
– 要求:垂直力线 – 参考点:胫骨轴线 – 胫骨轴线与力线重合
术前测量
• 侧位X片 • 将模板放置于X片上 • 假体前缘与股骨前髁前
缘重合,后缘与股骨后 髁后缘重合 • 假体前缘平行与股骨前 方皮质,保证方向与股 骨轴线一致
器械及假体准备
• 通用器械 髓
内
定
位
杆
垫片打器
把 手
力线杆连接器 股骨把持器
滑 锤 开髓钻 髓内定位杆
力线测量杆
持钉器 拔钉器
固
定
改锥
标识面向术者(分左右) 通过模块上的孔钻孔 • 目的:使得两孔间连线相对与股骨 后髁连线外旋3度
两孔连线垂直于股骨髁间窝线
手术配合-股骨处理
• 股骨前后髁截骨
– 工具:四合一截骨模块+把手+动力锯 – 方法:将四合一模块插入到股骨远端上的钻孔上 – 目的:进行股骨前后髁截骨 – 观察要点:前髁截骨不能触及股骨前方皮质
• 洁净区(消毒区):穿刷手衣、手 术衣入内。器械、假体和病人应从 后门入内
手术配合
• 手术室环境及无菌原则
– 无菌原则
• 腰到肩为清洁区 • 铺单区为清洁区 • 从身前递送器械
清洁区
手术配合
•患患者体位、消毒区域
手术配合
• 首先进行大致的软组织平衡,清除增生 骨赘,松解韧带,消除非固定畸形
• 进行股骨、胫骨、髌骨骨床准备。次序 依厂家规定
1 3
4 2
内
外
手术配合-股骨处理
• 股骨髁间处理
– 工具:髁间截骨模块+截骨锉+动力钻 – 方法:将截骨模块放置于股骨上
• 拧松螺丝A,拧松旋钮C
手术配合-股骨处理
• 股骨远端截骨
– 确定远端截骨方向
• 工具:力线杆+连接器 • 目的:检查截骨线垂直于股骨力
线
– 截骨线方向通常选择外翻5度。 即垂直于股骨的力线方向
– 如果患者内翻畸形严重,可选 择较小的外翻角度;如果患者 外翻畸形严重,可选择较大的 外翻角度
手术配合-股骨处理
膝关节置换
如何配合手术
膝关节置换
• 手术目的
– 恢复下肢正常力线 – 纠正畸形
• 手术原则
– 垂直于力线安装假体
膝关节置换
• 恢复下肢正常力线
垂 力直 线轴
– 力线:股骨头-膝中心-踝中心
– 力线与垂直线夹角3度
– 关节线与垂直线垂直
– 力线与关节线夹角87度
– 股骨轴线与力线夹角6度(外翻角) – 胫骨轴线与力线重合
四合一截骨器把手
钉
器械及假体准备
• 股骨器械
外翻定位模块
股
远端截骨模块
骨
测
量
外旋器
钩
钻头
四合一截骨模块
股骨测量器
器械及假体准备
• 股骨器械
股骨试模 髁间截骨锉
测量刮片
髁间截骨模块
器械及假体准备
• 胫骨器械
胫骨截骨测量钩
股骨打器
抱
踝
器
胫骨截骨模块
髓外定位杆
器械及假体准备
• 胫骨器械
胫骨柄 成形器
• 操作方法: 垂直胫骨轴线进行截骨
膝关节置换
• 股骨截骨
– 远端截骨 – 前后髁截骨
膝关节置换
• 股骨远端截骨
– 要求:垂直力线
6o
– 参考点:股骨轴线
– 力线于股骨轴线有6度夹角
• 操作方法:
以股骨轴线为参考,外翻6度进行截骨(外翻角)
膝关节置换
• 股骨前后髁截骨
– 要求:垂直力线,形成矩形空间 – 参考点:股骨后髁(关节线) – 关节线与胫骨截骨线不平行
– 工具:股骨大小测量器+测量钩
– 方法:将测量器置于股骨远端
• 紧贴股骨远端截骨面 • 紧贴股骨后髁
刻度
• 测量钩置于股骨前方皮质与前髁移行处
– 通过测量器刻度决定股骨大小
• 选小不选大
手术配合-股骨处理
• 股骨前后髁截骨
– 确定截骨方向:决定股骨假体的 外旋,通常为外旋3度
• 工具:外旋模块+钻头+动力钻 • 方法:将外旋模块置于测量器上
胫骨柄钻套筒
胫骨平台打器
胫 骨 间柄 隙钻 测 量 器
胫骨柄导向器 平 台 试 模 把 手
胫骨平台试模
胫骨柄成 形器把手
器械及假体准备
• 髌骨器械
髌骨固定头
髌 骨 夹 钳
髌 骨 钻 导
向
器
髌骨截骨定位器 髌 骨 卡尺 试 模
髌骨钻头
髌骨截骨导向器
器械及假体准备
• 垫片试模
MP垫片试模
器械及假体准备
– 工具:改锥
– 搬动螺丝B至指定位置,拧紧
• 连接到髓内定位杆上
B
– 拧紧旋钮C
手术配合-股骨处理
• 股骨远端截骨模块的固定
– 将组装好的截骨模块及外翻模块推向股骨髁,使 外翻模块紧贴股骨髁
– 固定截骨模块
• 工具:固定钉 • 钉孔选择:通常为截骨模块上的“0”孔或“STD”孔
– 取出髓内定位杆和外翻模块
• 操作方法 以关节线为参考旋转3度进行截骨(外旋角)
膝关节置换
• 股骨前后髁截骨
– 参考点:股骨髁间窝线 股骨内外上髁连线
– 髁间窝线垂直于胫骨截骨线 – 内外上髁连线平行于胫骨截
骨线
• 操作方法 垂直于股骨髁间窝线或平行于股骨内外上髁连线截骨
如何配合手术
• 术前测量 • 器械假体准备 • 手术室环境及无菌原则 • 术中配合 • 术后处理、总结
• 股骨远端截骨
– 工具:远端截骨模块+动力锯+测量刮片
– 截骨厚度:一般根据假体的厚度、患者的屈曲 畸形程度来确定,截骨厚度影响关节的伸直间 隙
– 操作:通过 A 槽截骨
厚度为9mm
A
B
B槽:厚度+4mm(13mm) 可以通过钉孔平移截骨模块调节截骨厚度,幅度为2mm
手术配合-股骨处理
• 股骨大小测量
• 目的是获得一个矩形的关节间隙
手术配合-股骨处理
• 股骨髓内定位
– 目的:确定股骨轴线 – 工具:开髓钻+髓内定
位杆+把手 – 入点为股骨髁间窝内上
角偏内、偏前方 – 植入方向应平行于股骨
轴线
手术配合-股骨处理
• 组装外翻定位模块及股骨远 端截骨模块
– 工具:改锥
A
– 旋紧螺丝A
C
• 确定外翻角
• 假体准备
– 不保留后交叉韧带假体 Advance® MP – 保留后交叉韧带假体 Advance ® DH – 两种关节只有垫片不同,股骨、胫骨、髌骨
假体完全一致
手术配合
•手术室环境及无菌原则
– 手术室的环境
• 污染区(非洁净区):可以穿便服 (鞋)入内,器械箱可以入内
• 相对洁净区(清洁区):需换刷手 衣、拖鞋入内,器械箱不可入内, 假体应放在手术室提供的平台上
股 骨 轴
关节线
膝关节置换
• 纠正膝关节畸形
– 膝内翻 – 膝外翻 – 屈曲畸形
– 根据力线进行截骨,安装假体,进行软组 织平衡,即可纠正畸形
膝关节置换
• 垂直力线安装假体-如何截骨?
– 股骨截骨 – 胫骨截骨
垂直力线进行截骨,形成一个矩形空间
膝关节置换
• 胫骨截骨
– 要求:垂直力线 – 参考点:胫骨轴线 – 胫骨轴线与力线重合
术前测量
• 侧位X片 • 将模板放置于X片上 • 假体前缘与股骨前髁前
缘重合,后缘与股骨后 髁后缘重合 • 假体前缘平行与股骨前 方皮质,保证方向与股 骨轴线一致
器械及假体准备
• 通用器械 髓
内
定
位
杆
垫片打器
把 手
力线杆连接器 股骨把持器
滑 锤 开髓钻 髓内定位杆
力线测量杆
持钉器 拔钉器
固
定
改锥
标识面向术者(分左右) 通过模块上的孔钻孔 • 目的:使得两孔间连线相对与股骨 后髁连线外旋3度
两孔连线垂直于股骨髁间窝线
手术配合-股骨处理
• 股骨前后髁截骨
– 工具:四合一截骨模块+把手+动力锯 – 方法:将四合一模块插入到股骨远端上的钻孔上 – 目的:进行股骨前后髁截骨 – 观察要点:前髁截骨不能触及股骨前方皮质
• 洁净区(消毒区):穿刷手衣、手 术衣入内。器械、假体和病人应从 后门入内
手术配合
• 手术室环境及无菌原则
– 无菌原则
• 腰到肩为清洁区 • 铺单区为清洁区 • 从身前递送器械
清洁区
手术配合
•患患者体位、消毒区域
手术配合
• 首先进行大致的软组织平衡,清除增生 骨赘,松解韧带,消除非固定畸形
• 进行股骨、胫骨、髌骨骨床准备。次序 依厂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