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主义流派

合集下载

结构主义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

外部语言和内部语言
• 二者的关系表现为:“外部语言学首先引发内 部语言学问题,继而成为内部语言学的承载, 内部语言学则不失时机地转化为外部语言学的 前提。内部语言学涉及言语体系的恒定方面, 它超越时间和空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是语言 抽象的部分;外部语言学则观照语言的动态方 面,受制于时间或空间,是言语体系的具象的 部分。”“没有外部语言学我们便不可能聚焦 于内部语言学,便不可能理解那种抽象的‘普 通’的存在,而没有内部语言学,我们便无从 感知理论形态与实际中具象的言语之间的关系, 便无从实现理论的升华与转化。”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体系
•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体系的全景结构: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的理论大厦是由内部语言学与外 部语言学这两大支柱共同支撑的,内部语言 学包括言语的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和语言系 统,外部语言学包括言语的语言学、历时语 言学以及地理语言学。作者强调,索绪尔所 建构的语言学体系是内部语言学与外部语言 学的辩证统一。内部语言学研究言语体系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语言的组织以及语言的内在系统,它的研究 对象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严密的、同质的分 类原则;外部语言学则研究言语体系中言语 的地理扩展和方言的分裂语境,它的研究对 象包括民族语形成的历史及地理、普通语音
语言学家: 语言学家:【美】诺姆·乔姆斯 诺姆 乔姆斯 基(Noam Chomsky) )
• 英国著名的《前景》杂志为纪念创刊十周年, 会同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进行了一次网络调 查,评选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名公共知识分 子。日前,两份杂志公布了评选结果,美国著 名的语言学家诺曼·乔姆斯基被评为当代最伟 大公共知识分子。 在2万张有效投票中,乔姆斯基共获得了 4800张选票,两倍于位居第二的艾柯。现年70 岁的乔姆斯基是当代最著名的语言学家之一, 但乔姆斯基的影响力并不局限于语言学。

布拉格学派 (1)

布拉格学派 (1)
理论主张深受俄罗斯咯山派语言学家博杜恩“德” 古尔特内的影响。而且该学派的两位主要成员特鲁 别柯依和雅柯布森都曾是俄罗斯学者,都在俄罗斯 的学术环境中受到熏陶,并都在俄罗斯语言学界工 作过。 4、布拉格学派的语言活动范围
布拉格学派的语言活动范围甚广,积极参加国际
学术活动,具有鲜明的国际性。不但同苏联语言学 界有较深的关系,且与西欧的学者和科学中心也有 密切联系。
三、 重要观点
在布拉格学派的诸多观点中,有三点至关重要。 第一,强调语言的共时研究,因为共时研究可以从完整、
可控制的语言材料中抽取素材,但也没有严格从理论上将之 与历时语言研究分隔开。
第二,强调语言的系统性这一本质属性,指出语言系统中 的任何成分,如果从孤立的观点去研究,都不会得到正确的 分析和评价,只有明确该成分与同一语言中其他共存成分之 间的关系,才能做出正确的评价。换句话说,语言成分是彼 此在功能上的对比或对立。
• 在语言学史上,一种方法的提出和发展往 往是基于对已有的方法的批判性的继承的。 1911年,马泰修斯在布拉格发表了《论语 言现象的潜势》的著名演讲,索绪尔在日 内瓦讲授共时语言学,博阿斯撰写序言的 《美洲印第安手册》在美国出版。这表明 共时研究的思想已经在同一个阶段在不同 的地区产生的。
2、索绪尔理论的影响 布拉格学派主要领导人马泰修斯的许多
布拉格学派(亦称功能结构主义)是欧洲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大流派之一,是“现 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之后最有影响 力的西方语言学流派。 正如美国语言学者鲍林杰所说:“欧洲任 何其他语言学团体都没有像布拉格产生如 此巨大的影响。”下面我们从产生背景、 代表人物及著作、理论研究、主要成就等 四个方面对布拉格学派作简要的评述。
2、语言系统的研究
布拉格学派强调语言的系统性这一本质属性,指出语言 系统中的任何成分,如果从孤立的观点去研究,不可能做出 正确的评价,必须考虑同一语言系统中的其他成分。因为在 一个系统里,成分之间的关系经常受到影响并被其他的关系 取代,这些变化的主要目的就是保持这一语言系统的平衡, 这些变化的主要目的就是保持这一语言系统的平衡。雅克布 森同时还指出世界上没有一种语言具有完全平衡的系统,都 有结构上的缺陷,但即使有缺陷,也并不影响用结构的方法 研究语言。相反,这正好符合语言系统作为一个动态的看法。 如果语言系统不是动态的,如果语言结构没有缺陷,语言也 不可能发展。

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语言学派是20世纪30年代在欧美形成和发展的一种语言学派。

这一学派是在索绪尔语言学说的基础上形成的,一般公认索绪尔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开创者。

结构主义语言学派有四个支派:(1)以特鲁别茨柯依、雅谷布森为代表的捷克布拉格学派;(2)以布隆达尔、叶尔姆斯列夫为代表的丹麦哥本哈根学派;(3)以弗斯为代表的英国伦敦学派;(4)以布龙菲尔德等为代表的描写语言学派。

无论是欧洲结构主义语言学派,还是北美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它们都接受索绪尔的基本观点与理论,如区分语言和言语、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认为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体,对语言学家来说,重要的不是声音、文字等实体,而是内在结构,研究语言是研究其结构,即语言系统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正如象棋中重要的不是棋子的材料,而是棋子的位置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结构主义语言学派的基本原则是:语言中的每一个成分只是由于它跟系统巾的其他成分的关系而存在;在语言系统的框架结构中关系统驭成分,因此,可以采用形式分析和数学方法来研究语言。

这种结构主义观点影响了人类学、社会学、文学评论等其他学科研究。

其哲学基础是逻辑实证主义。

结构主义语言学有三个流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布拉格学派也称功能语言学派。

该学派创立于1926年10月,以布拉格语言学会成立为标志,其创始人为马泰休斯,他担任这个学会的首任会长。

马泰休斯是布拉格学派的早期理论家,他深刻地分析了新语法学派的缺陷,强调以共时观指导语言研究。

特鲁别茨柯依是布拉格学派的杰出代表,他的《音位学原理》是现代音位学的经典著作。

另一位成就卓著的代表人物是雅柯布逊,他提出的“区别性特征”的学说对现代语言学具有重大意义。

法国著名语言学家马丁内虽然没有正式参加布拉格语言学会,但由于他的语言观体现了布拉格学派的学术思想,所以有的学者把他作为布拉格学派的代表人物。

布拉格学派自称结构-功能学派,他们的语言观是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的结合。

他们提出语言是多功能的结构体系,由多个相互依存的次系统构成;建立了音位学说;提出了“语言联盟”的理论和“句子的实际切分”的学说。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个流派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个流派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个流派导读: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是结构主义的创始人。

索绪尔的思想对整个人文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索绪尔之后,出现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个流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下面对这三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基本学术观点及其贡献作一个简明的介绍。

布拉格学派也称功能语言学派。

该学派创立于1926年10月,以布拉格语言学会成立为标志,其创始人为马泰休斯,他担任这个学会的首任会长。

马泰休斯是布拉格学派的早期理论家,他深刻地分析了新语法学派的缺陷,强调以共时观指导语言研究。

特鲁别茨柯依是布拉格学派的杰出代表,他的《音位学原理》是现代音位学的经典著作。

另一位成就卓著的代表人物是雅柯布逊,他提出的“区别性特征”的学说对现代语言学具有重大意义。

法国著名语言学家马丁内虽然没有正式参加布拉格语言学会,但由于他的语言观体现了布拉格学派的学术思想,所以有的学者把他作为布拉格学派的代表人物。

布拉格学派自称结构-功能学派,他们的语言观是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的结合。

他们提出语言是多功能的结构体系,由多个相互依存的次系统构成;建立了音位学说;提出了“语言联盟”的理论和“句子的实际切分”的学说。

布拉格学派主要以音位研究著称,其主要贡献是首次系统地阐明了音位学的任务、原理和研究方法,使它在结构主义语言学诸领域中居于领先地位。

美国语言学家鲍林格评价说:“欧洲任何其他语言学团体都没有象布拉格语言学会那样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

”哥本哈根学派也称丹麦学派,又叫语符学派,创立于1931年,以哥本哈根语言学会成立为标志。

代表人物为叶尔姆斯列夫、布龙达尔、乌尔达尔。

代表著作有叶尔姆斯列夫的《语言理论纲要》、布龙达尔的《结构语言学》、乌尔达尔的《语符学纲要》。

哥本哈根学派的核心人物是叶尔姆斯列夫,他对语言的观察细致入微,注意到了语言的一些重要特质:语言的遗传性、社会性、符号性;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言语的区别等。

心理学三大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心理学三大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心理学三大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心理学流派大致有: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存在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功能主义心理学、结构主义心理学。

这些流派着重于心理本质的探索,是其基本理论部分。

下面对这些流派进行逐一分析,实际这种种流派都是着重心理现象、过程或功能的某个环节,而忽落其他环节所引起的,是片面、局部或环节性的研究,没有进行整体、全面或本质的研究。

行为主义心理学侧重于心理外化的一个表现(行为)进行研究。

心理通过神经系统来支配肌肉收缩和舒张产生动作,从而产生行为。

心理的这种发挥作用的方式是心理发挥作用的主要而且明显的渠道。

心理发挥作用的方式还有许多渠道,例如:谈话、书面语言和眼神等。

实际上,心理通过神经系统表现于外的整体现象是体态,行为是从体态之中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这个分支被优先发展而且突出出来,以致掩盖整个体态。

体态的其他分支好比星辰,而行为就好比太阳,行为掩盖了其他分支的光芒,人们往往是从明显而突出的部分着手来研究的,所以行为在心理学研究中被突出出来。

甚至以研究行为来代替心理的研究,把心理学定位为研究行为的科学,这是研究方向的歧化和膨胀。

行为主义心理学只是对心理的一个外在现象的研究,心理表现的整体是体态,体态还有其他形式----言谈、书面语言和眼神等等,近年来语言心理学的兴起就是一个明证。

精神分析心理学研究的侧重方向是潜意识功能的探究,确切的说是对压抑在潜意识中的伤害意识的研究。

而心理的其他方面都很少涉及。

其实潜意识与意识的界限并没有弗洛伊德所说那样明显。

比如边骑自行车边看风景,骑自行车的行为控制可以根据情况变化随时出入潜意识。

本质上意识也是潜意识,意识的内容一旦不被注意就压入潜意识,变成潜意识的内容。

人的绝大部分行为是受潜意识控制的,受意识控制的行为只占很小的比例,这样有利于一个人同时从事多项运动,更深刻讲有利于人类适应自然,人的心跳、呼吸和眨眼等基本生理活动都是受潜意识控制的,这有利于减轻意识的压力。

结构主义语言学介绍

结构主义语言学介绍

结构主义语言学及其源流本世纪末的语言研究虽然已开始迈进乔姆斯基的时代,但在目前,人们对乔姆斯基理论还难以作出充分估价的情况下,结构主义语言学仍然是统帅语言研究领域的旗手。

目前无论是语言教学,语言研究,各种语言著作的框架,都还没有超出结构主义的框框。

具体语言的研究都广泛使用结构主义方法。

不仅这样,结构主义研究方法还深深地影响到许多其.他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比如人类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神话学、民间文学等,所以我们今天仍然很有必要对结构主义语言学作一个总观。

一、结构主义语言学创立的背景结构主义语言学创立之前,语言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由古希腊哲学家和语文学家创立的“语法”。

这种“语法”是以逻辑为基础建立的一些规则,没有涉及到语言结构。

第二阶段是到了十八世纪末出现的语文学。

语文学派认为语言不是唯一的研究对象,相反他重视的是古文献,因此,语文学主要是确定、解读和评注古文献,而忽视活的、现时的语言研究。

最重要的是第三阶段,比较语文学或称比较语法阶段。

比较语法源于英国东方学家威廉•琼斯,他曾在东印度公司任职,精通梵语和波斯语。

在长期的语言实践过程中,他发现印度的古语言—梵语,有许多语法形式和词根跟欧洲的一些语言有联系,1786年他在印度..亚洲学会宣读论文.阐述了这些新的看法。

进入十九世纪初,威廉•凉斯的看法被人们所重视,这样,在欧洲掀起了语言比较研究的热潮,先后出现了一连串著名的学者和著作,如法朗兹•葆朴、雅各布•格里木、波特、库恩、马克思•缪勒、布劳恩、古尔替乌斯、施来赫尔等等,著作如葆朴的《梵语动词变位系统》(1816年)、缪勒的《语言科学讲话》(1861年)、古尔替乌斯的《希腊语词源学原理》(1879年)、施来赫尔的《印度日耳曼语比较语法纲要》(1861年)等等。

在十九世纪整整百余年时间,比较语法达到空前繁荣的阶段,尤其是印欧语系语言的比较研究做得非常细致和深入。

人们对印欧语系的语言已经有了详细的了解。

当代西方教育流派介绍五(结构主义)

当代西方教育流派介绍五(结构主义)
布鲁纳提出,现代学校的课程设计和教 材编写都必须以“学科的基本结构”为中 心 。所谓“学科基本结构”,就是指某门 学科的基本概念、定义、原理和原则,它 包括学科的题材结构和学科结构。
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意义: 1.基本结构是学科的精髓和概要,掌握了
学科的基本结构就可以理解和把握整个学科, 且使这种理解易于进行。
2.基本结构是一种简化的知识,有助于学 生记忆。
3.基本结构具有“广泛而又强有力的适应 性”,结构化的知识越是基本,它对新问题的 适应面就越宽广。
4.基本结构“能够缩小学校‘高级’知识 和‘初级’知识之间的差距”,使各级学校中 的知识保持连贯性。
课程的制定、教材的编写,应由各科领域的学 者、专家和有经验的教师共同参与完成。
(二)尽早教授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
学科的基础知识应尽可能早地教给学生,这是 布鲁纳在“何时教”问题上的重要观点。 “任 何学科都能用在智育上是诚实的方式,有效地 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
为此,在教材的组织上,布鲁纳反对传统的“ 学科中心课程”偏重知识本身逻辑顺序的“直 线式”编排,也不赞成进步教育“儿童中心课 程”注重儿童兴趣的“圆周式”排列,他强调 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之间的转换和沟通,提出 以学科基础知识理论知识为中心的“螺旋式” 的课程编排。
良好的知识结构具有两个重要特点:
一是简约性。即任何良好的知识结构总是 以最经济、最简单、最具有概括性的方式 表述自己的。
二是迁移性或生成性。即经过简约的结构 化的知识具有繁衍的价值,可以概括化的 结构性知识推出或生成新命题,使知识具 有广泛的适应性,增加知识的活力。
三、论课程与教学
(一)掌握“学科基本结构”
2.物理经验和逻辑数学经验。物理经验是主体作用于客体 过程中,通过抽象而发现的客体的性质;逻辑数学经验则 是主体从自身的动作中抽取出的经验。

述评结构主义教育流派

述评结构主义教育流派

述评结构主义教育流派
结构主义教育流派是在20世纪50年代盛行的一种教育思潮,其理论基础是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该理论认为,儿童从遗传性的认识“图式”开始,通过对环境的不断“同化”和“顺应”,发生主体与客体的平衡联系,从而使认识能力不断发展。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儿童的认识结构具有独自的特点,与成年人本质不同。

因此,他反对传统教育把儿童看做“年幼的成年人”进行教育,而主张依据儿童心理结构的特点进行教育与教学。

布鲁纳是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提高对知识的掌握、转换和迁移的能力,使学生的智力获得最好的发展。

总体而言,结构主义教育流派强调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注重依据儿童心理结构的特点进行教育与教学。

然而,也有一些人认为,这种教育方式可能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心理学各流派举例

心理学各流派举例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领域。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心理学流派,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论。

以下是一些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举例:1. 结构主义流派:结构主义是心理学的早期流派,由德国心理学家威廉·旧金斯创立。

他认为心理学的目标是研究心灵的结构和组成部分。

结构主义者采用观察和实验等方法,通过分析人们的感知、注意力和意识等过程来揭示心理活动的结构。

2. 功能主义流派:功能主义是心理学的另一早期流派,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

他关注心理过程的功能和目的,强调心理活动如何适应和帮助个体在环境中生存和适应。

功能主义者更加关注行为的结果,注重研究心理现象的功能和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3. 行为主义流派:行为主义是20世纪初期的一种主导性心理学流派,其代表人物包括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和伯福德·斯金纳。

行为主义者认为心理学应该关注可观察的行为,而非不可观察的内在过程。

他们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影响,通过实验和条件反射等方法来研究和解释行为。

4. 心理动力学流派:心理动力学是由奥地利医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立的一种心理学流派。

弗洛伊德提出了无意识、潜意识和童年经验等重要概念,认为人类行为受到潜意识冲突和童年经验的影响。

心理动力学流派注重解析个体的心理过程,并通过治疗方法如精神分析来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

5. 人本主义流派: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和积极成长。

该流派的代表人物包括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和亚伯拉罕·马斯洛。

人本主义者关注人的主观体验和自我意识,认为人们有积极的动机和自我实现的愿望。

他们强调个体的自由意志和选择,并注重探索人类的潜力和快乐。

6. 认知流派:认知心理学是20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心理学流派。

该流派的代表包括美国心理学家乔治·米勒和尼尔·古德弗雷德。

认知流派关注人类的思维、记忆、学习和问题解决等认知过程。

简述心理学各流派的主要观点与特征

简述心理学各流派的主要观点与特征

心理学各流派的主要观点与特征1. 结构主义心理学结构主义心理学是心理学的早期流派之一,它关注人类意识的结构和组成。

以下是结构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和特征:•研究对象:结构主义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意识的结构和组成,通过分析感知、认知和情感等元素来了解人类思维过程。

•方法论:结构主义者采用实验方法,通过让被试者描述他们在特定任务或情境中的体验来获取数据。

•原子论观点:结构主义者认为意识可以被分解为基本的感觉和知觉元素,类似于化学中的原子。

•内省法:内省法是一种自我反思的方法,被用于研究个体在经历某种体验时所产生的感受和想法。

•提出“三个自我”:结构主义者将人类意识分为三个层次,包括生物自我(基本生理需求)、社会自我(社会角色和期望)和精神自我(个体独特性格)。

2. 功能主义心理学功能主义心理学是对结构主义心理学的一种反思和批判,它关注人类意识的功能和目的。

以下是功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和特征:•研究对象:功能主义心理学关注人类意识在适应环境中的作用和功能,强调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方法论:功能主义者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观察行为并分析其目的和效果来获取数据。

•关注行为的目标:功能主义者认为人类行为是有目标和意图的,它们可以帮助个体适应环境、满足需求和实现目标。

•强调实用性:功能主义心理学追求实用性,关注如何利用心理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教育、工业管理等领域。

•倡导个体差异:功能主义者认为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并且这些差异对于适应环境和实现目标至关重要。

3. 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它将注意力集中在可观察到的行为上。

以下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和特征:•研究对象:行为主义心理学关注可观察到的行为,忽略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方法论:行为主义者采用实验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通过观察和测量行为来获取数据。

•强调学习:行为主义者认为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他们关注如何通过刺激和反馈来塑造和改变行为。

语言学流派(结构主义语言学)

语言学流派(结构主义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三大流派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是结构主义的创始人。

索绪尔的思想对整个人文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索绪尔之后,出现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个流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以下就这三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基本学术观点及其贡献分别作一个简要介绍。

一、布拉格学派也称功能语言学派。

该学派创立于1926年10月,以布拉格语言学会成立为标志,其创始人为马泰休斯,他担任这个学会的首任会长。

马泰休斯是布拉格学派的早期理论家,他深刻地分析了新语法学派的缺陷,强调以共时观指导语言研究。

特鲁别茨柯依是布拉格学派的杰出代表,他的《音位学原理》是现代音位学的经典著作。

另一位成就卓著的代表人物是雅柯布逊,他提出的“区别性特征”的学说对现代语言学具有重大意义。

法国著名语言学家马丁内虽然没有正式参加布拉格语言学会,但由于他的语言观体现了布拉格学派的学术思想,所以有的学者把他作为布拉格学派的代表人物。

布拉格学派自称结构-功能学派,他们的语言观是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的结合。

他们提出语言是多功能的结构体系,由多个相互依存的次系统构成;建立了音位学说;提出了“语言联盟”的理论和“句子的实际切分”的学说。

布拉格学派主要以音位研究著称,其主要贡献是首次系统地阐明了音位学的任务、原理和研究方法,使它在结构主义语言学诸领域中居于领先地位。

美国语言学家鲍林格评价说:“欧洲任何其他语言学团体都没有象布拉格语言学会那样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

”二、哥本哈根学派也称丹麦学派,又叫语符学派,创立于1931年,以哥本哈根语言学会成立为标志。

代表人物为叶尔姆斯列夫、布龙达尔、乌尔达尔。

代表著作有叶尔姆斯列夫的《语言理论纲要》、布龙达尔的《结构语言学》、乌尔达尔的《语符学纲要》。

哥本哈根学派的核心人物是叶尔姆斯列夫,他对语言的观察细致入微,注意到了语言的一些重要特质:语言的遗传性、社会性、符号性;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言语的区别等。

政治学结构主义

政治学结构主义

政治学结构主义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现象、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学科。

在政治学的研究中,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其中结构主义是政治学中较为重要的一种。

本文将介绍政治学结构主义的主要流派和观点。

1.政治结构主义政治结构主义是一种以结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政治学研究方法。

它强调对政治现象进行静态的、宏观的和整体的研究,关注政治现象之间的结构关系和相互作用。

政治结构主义认为,政治现象是由一系列的结构所组成的,这些结构包括权力结构、组织结构、制度结构等。

通过对这些结构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揭示政治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2.政治文化主义政治文化主义是一种以文化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政治学研究方法。

它强调对政治现象进行动态的、微观的和个体层面的研究,关注政治现象背后的文化因素和文化对政治的影响。

政治文化主义认为,政治现象是由一系列的文化所构成的,这些文化包括价值观、信仰、习俗等。

通过对这些文化的分析和研究,可以理解政治现象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意义。

3.政治功能主义政治功能主义是一种以功能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政治学研究方法。

它强调对政治现象进行功能的、动态的和比较分析的研究,关注政治现象的功能作用和在不同社会中的适应性。

政治功能主义认为,政治现象是由一系列的功能所组成的,这些功能包括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社会公正等。

通过对这些功能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比较不同社会中政治现象的功能作用和适应性。

4.政治精英主义政治精英主义是一种以精英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政治学研究方法。

它强调对政治精英进行研究和关注政治精英对政治的影响,关注政治精英在决策和政策制定中的重要作用。

政治精英主义认为,政治现象是由一系列的精英所组成的,这些精英包括统治者、政客、商人等。

通过对这些精英的分析和研究,可以理解精英对政治的影响和作用。

5.政治制度主义政治制度主义是一种以制度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政治学研究方法。

它强调对政治制度进行研究和关注政治制度对政治的影响,关注政治制度的形成、演变和作用。

当代西方教育流派介绍五(结构主义)

当代西方教育流派介绍五(结构主义)
发现法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要使学生在教师的帮 助下能够亲自发现事物的结构和规律,像数学 家那样思考数学,像历史学家那样思考历史, 为此,布鲁纳提出了有效进行发现教学的几个 要点:
1.鼓励学生积极探究。 2.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 3.培养学生运用假设、对照的技能。
第四节 奥苏伯尔的 教学与学习理论
一、生平与著作 奥苏伯尔(S.P.Ausubel,1918- )是 与布鲁纳同时代的美国著名教育心理 学家。
2.基本结构是一种简化的知识,有助于学 生记忆。
3.基本结构具有“广泛而又强有力的适应 性”,结构化的知识越是基本,它对新问题的 适应面就越宽广。
4.基本结构“能够缩小学校‘高级’知识 和‘初级’知识之间的差距”,使各级学校中 的知识保持连贯性。
课程的制定、教材的编写,应由各科领域的学 者、专家和有经验的教师共同参与完成。
第三节 布鲁纳的结构 主义教学思想
一、生平与著作 布鲁纳(J.S.Bruner,1915―― )是美国 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 育思想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教育过程》 《教学论探讨 》《婴幼儿教育》《教育的合适性》《 教育过程再探》《论教学的若干原则》 等。
二、论认知结构与知识结构
四、论教育应当成为一门科学
皮亚杰竭力主张教育应当成为一门科学。他认 为,教育学还远没有成为一门科学,而要真正 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科学就必须使教育学建立在 科学的心理学的基础上。
五、论智力和道德能力的发展
皮亚杰极为重视儿童智力和道德能力的发 展。他指出,教育的主要目标就在于形成 儿童智力的与道德的推理能力。
结构主义教育思想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都将有关儿童认知结构发生、发展的认知 心理学理论作为教育学理论的基础。

结构主义语言学介绍

结构主义语言学介绍

结构主义语言学及其源流本世纪末的语言研究虽然已开始迈进乔姆斯基的时代,但在目前,人们对乔姆斯基理论还难以作出充分估价的情况下,结构主义语言学仍然是统帅语言研究领域的旗手。

目前无论是语言教学,语言研究,各种语言著作的框架,都还没有超出结构主义的框框。

具体语言的研究都广泛使用结构主义方法。

不仅这样,结构主义研究方法还深深地影响到许多其.他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比如人类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神话学、民间文学等,所以我们今天仍然很有必要对结构主义语言学作一个总观。

一、结构主义语言学创立的背景结构主义语言学创立之前,语言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由古希腊哲学家和语文学家创立的“语法”。

这种“语法”是以逻辑为基础建立的一些规则,没有涉及到语言结构。

第二阶段是到了十八世纪末出现的语文学。

语文学派认为语言不是唯一的研究对象,相反他重视的是古文献,因此,语文学主要是确定、解读和评注古文献,而忽视活的、现时的语言研究。

最重要的是第三阶段,比较语文学或称比较语法阶段。

比较语法源于英国东方学家威廉•琼斯,他曾在东印度公司任职,精通梵语和波斯语。

在长期的语言实践过程中,他发现印度的古语言—梵语,有许多语法形式和词根跟欧洲的一些语言有联系,1786年他在印度..亚洲学会宣读论文.阐述了这些新的看法。

进入十九世纪初,威廉•凉斯的看法被人们所重视,这样,在欧洲掀起了语言比较研究的热潮,先后出现了一连串著名的学者和著作,如法朗兹•葆朴、雅各布•格里木、波特、库恩、马克思•缪勒、布劳恩、古尔替乌斯、施来赫尔等等,著作如葆朴的《梵语动词变位系统》(1816年)、缪勒的《语言科学讲话》(1861年)、古尔替乌斯的《希腊语词源学原理》(1879年)、施来赫尔的《印度日耳曼语比较语法纲要》(1861年)等等。

在十九世纪整整百余年时间,比较语法达到空前繁荣的阶段,尤其是印欧语系语言的比较研究做得非常细致和深入。

人们对印欧语系的语言已经有了详细的了解。

结构主义课程论流派的研究

结构主义课程论流派的研究

结构主义课程论流派的研究结构主义课程论是以结构主义哲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发现学习”为核心理念。

本文主要介绍了结构主义课程论流派的基本情况,阐述了结构主义课程论流派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并对它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总结。

标签:结构主义;课程论;课程论流派;发现学习一、结构主义课程论流派已有的研究结构主义课程论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布鲁纳、施瓦布和费尼克斯。

通过查阅已有的资料,了解到相关的著作和期刊论文比较多,但对结构主义课程论流派的研究很少。

通过文献梳理,对结构主义课程论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

(一)国外的研究概况在查阅的资料中,发现国外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大都见于其流派代表人物的著作中。

如: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提出了许多观点。

施瓦布对美国课程从结构到实践乃至校本课程的发展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代表作是《学科结构的意义和重要性》(二)国内的研究概况我国关于结构主义课程论流派的相关研究,主要有钟启泉写的《国外课程改革透视》1993年和《现代课程论》2003年;胡学曾写的《现代课程论纲要》1998年;李森写的《解读结构主义教育思想》2007年;何其宗写的《现代外国教育理论流派述评》2006年;张斌贤写的《外国教育思想史》2007年等。

国内的这些著作对结构主义课程论流派有了一定程度上的阐述,但很少与我国的课程体系联系到一起,缺乏创新。

国内研究结构主义课程论相对于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期刊比较少,而且有时二者会容易混淆其中的界限。

对结构主义课程论的研究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理论基础:①科学教育推动了结构主义课程论流派的产生;②以哲学为基础是结构主义产生的背景;③以皮亚杰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心理学为基础。

持此观点的著作及期刊有:李森写的解读结构主义教育思想载《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张斌贤写的《外国教育思想史》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吕达写的《课程概论》载《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王美岚,王琳写的《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及其启示》载《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张华等写的《课程流派研究》载《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structural view 结构主义语言学

structural view 结构主义语言学

1.structural view 结构主义语言学起源、发展、观点、评价、代表人物、跟语言学的关系定义:The structural view of language is that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structurally related elements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meaning. These elements are usually governed by three linguistic units: phonological morpheme and syntax.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五大流派:(1) 布拉格学派:代表人物是Trubetzkoy, jakobson. 最突出贡献是音位学研究:Phoneme, phonological oppositions, Distinctive features and Theme and rhyme. (2) 伦敦学派:重点研究语言的社会功能,代表人物是Firth (Context, prosody; structure vs system)) and Halliday. (system, function and register: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3) 哥本哈根学派:代表人物是布农达尔和Hjelmslev (1899-1965), 重点研究语符学,认为语音和语意的关系才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glossematics and glossemes (the smallest meaningful units of language).(4) 美国学派:奠基人是Boas,代表人物是Bloomfield,重视语言的形式描写.(5) 莫斯科学派:又称控制结构语言学派,代表人物是邵勉,重视语言模式化研究.2.索绪尔对语言的贡献Langue & paroleSignifier (sound) & Signified (concept)Synchronic (static) & diachronic (evolutionary) linguisticsSyntagmatic (横组合) & paradigmatic(纵组合)relations索绪尔语言理论以语言和言语的区分为基础,认为语言学只能“就语言而研究语言”,排除任何非语言因素(如社会的、物理的、言语的……)的干扰;而就语言来说,必须区分共时和历时,语言学只研究共时的语言系统,排除任何历时因素的干扰;而就共时的语言系统的研究来说,只研究形式,不研究实质,“语言是形式,不是实质"的论断就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

心理学十大流派

心理学十大流派

心理学十大流派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科学领域,它通过不同的流派和理论来解释和理解人类思维、情感、行为以及其背后的心理过程。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的十大流派,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对心理学的贡献。

一、结构主义流派结构主义是心理学的最早一个流派,它强调研究心理现象的结构和构成。

结构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是威廉·詹姆斯,他提出了“意识流”理论,认为人的心理体验是一系列连续的意识状态。

结构主义流派对实验心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功能主义流派功能主义流派相较于结构主义,更加关注心理现象的功能和目的。

其代表人物是威廉·詹姆斯的学生,也是第一位美国心理学教授之一的约翰·杜威。

功能主义流派认为心理活动是个体适应环境的产物,强调心理过程的功能和作用。

三、行为主义流派行为主义流派以行为为研究对象,将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局限于可观察到的行为,忽略了心理过程。

行为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是约翰·B·华生和伊万·巴甫洛夫,他们通过对动物行为的研究,建立了行为主义的基本原则。

四、人本主义流派人本主义流派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和内在价值。

该流派的代表人物是卡尔·罗杰斯和亚伯拉罕·马斯洛。

他们认为人具有自我动力和自我决定的能力,注重心理健康和积极的人际关系。

五、认知流派认知流派关注个体的思维过程,强调人的信息处理和思维方式。

认知流派的代表人物有乔治·米勒、诺曼·库伯等。

他们提出了信息处理模型,认为人的信息加工过程和认知结构对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六、解释主义流派解释主义流派关注个体的主观理解和经验,强调理解人的现实世界和社会文化背景的重要性。

该流派的代表人物有赫尔曼·埃宾豪斯、弗洛姆等。

他们通过对个体生活故事的分析,揭示了人的认知和行为的多样性。

七、动机与人格流派动机与人格流派研究人类的动机和个体差异对行为的影响。

该流派的代表人物是亨利·穆雷和列文托尔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里达曾指出,解构主义幵不是要取代结构主义或者形而上 传统,也取代不了。因此,对待解构主义的最好态度不是把 它当作教条,而是把它当作一种反观传统和人类文明的意识。 解构主义反对权威,反对对理性的崇拜,反对二元对抗的狭 隘思维,认为既然差异无处不在,就应该以多元的开放心态 去容纳。在对待传统的问题上,解构主义也幵非像一些人认 为的那样,是一种砸烂一切的学说。恰恰相反,解构主义相 信传统是无法砸烂的,后人应该不断地用新的眼光去解读。 而且,即使承认世界上没有真理,也幵不妨碍每个人按照自 己的阐释确定自己的理想。解构主义是一种“道”,一种世 界观层次的认识,而不是一种“器”,一种操作的原则。所 以,把解构主义作为文本分析策略的耶鲁学派最终走入了一 条死胡同,而解构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却渗透到了很多自认为 绕过了解构主义的思潮和流派里面,比如女权主义、后殖民 主义等等。岳飞说:“运用乊妙,存乎一心。”我们对待解 构主义,也应作如是观。
解构主义 - 建筑理论
• 从字义来看,解构主义是指对于正统原则与正统标准的 否定和批判。这里的所谓正统原则和正统标准,是指现 代主义,国际主义的原则和标准。因此,如果要对解构 主义有一个真正的认识,其实应该是从对于现代主义, 国际主义,或者是现代主义组成部分乊一的结构主义有 一个真正的认识。和对后现代主义的研究与认识一样, 如果没有一个对现代主义的真正了解和透彻认识,是没 有可能对解构主义有真正的了解的。 乔治 格鲁斯博格在他的《解构主义导论》一问中文说 过,解构主义不是一个学派,也不是一个符号,它不过 是一个激迚的方面,目的是发现,和对于我们自身的发 现。
•量子力学和混沌理论否定了这一观念。在微观粒子 领域,发挥作用的是概率决定论,每一次具体的结 果都是不可预测的。混沌理论指出,很多系统对具 有对初始条件的极端敏感性,初始条件的细微差异 都将导致天壤乊别的结果。另外,传统哲学把物质、 时间和空间看成实体,但相对论却指出,时间和空 间只是物质的属性,物质又等价于能量,所以,作 为实体的物质不存在,相对论用“事件”代替了 “物质”。总乊,二十世纪物理学的基本走向就是 关系取代了实体。德里达用无形的“踪迹”取代有 形的“符号”,用“文本间性”打破了封闭的文本, 与物理学的走向是一致的。
洛杉矶迪士尼音乐厅(盖里)
• 位于美国加州洛杉矶, 是洛城音乐中心的第 四座建物,既像数艘 在大海上扬帆破浪的 帆船,又似外星人用 巨型银色钢块堆砌的 雕塑,在秋日艳阳的 照射下,迪斯尼音乐 厅的银色不锈钢外表 熠熠生辉,令其周围 那些高楼黯然失色。
洛杉矶迪士尼音乐厅(盖里)
洛杉矶迪士尼音乐厅(盖里)
• 换言乊,解构主义一旦被定义, 或被确定为是什么,它本身随乊 就会被解构掉。解构的两大基本 特征分别是开放性和无终止性。 解构一句话、一个命题、或一种 传统信念,就是通过对其中修辞 方法的分析,来破坏它所声称的 哲学基础和它所依赖的等级对立。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解构 主义所运用的逻辑、方法与理论, 大多是从形而上学传统中借用的。 如此看来,解构主义不过是一种 典型的权宜乊计,或是一种以己 乊矛攻己乊盾的对抗
• 1929年2月28 日出生于 加拿大多伦多的一个犹 太人家庭,17岁后移民 美国加利福尼亚,以设 计具有奇特不规则曲线 造型雕塑般外观的建筑 而著称。他现在归化于 美国籍,幵且生活在洛 杉矶,是纽约哥伦比亚 大学中有名的建筑教授。 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 解构主义建筑设计家。
• 运用丰富的波浪线条设计了天花板,幵营造了一个华丼的环形的音乐殿堂, 为使在不同位置听众都能得到同样充分的音乐享受,音乐厅采纳了日本著名 的声学工程师永田穗的设计,厅内没有阳台式包厢,全部采用阶梯式环形座 位,做仸何位置都没有遮挡视线感觉。音乐厅的另一设计亮点是,在舞台背 后设计了一个12米高的巨型落地窗自然采光,白天的音乐会则如同在露天丽 行,窗外的行人过客也可驻足欣赏音乐厅内的演奏,室内室外融为一体,此 一设计绝无仅有。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李伯斯金)
• 无数连续的曲折脉络
• 无数破碎断片的直线脉络
德国维特拉消防站(哈迪德)
• 建筑的构成元素都呈现出不规则、极不稳定的状态,无 论是墙体还是天棚都少有平行或直交的关系,使人感觉 随时都会有行动的爆发。
解构主义-风格特征
散乱:即支离破碎,结构零散,以传统程式参 照,其形式 、色彩、比例等方面的处理手法 活跃自由。 残缺:即强调不完整状态,敀意破损某些局部, 使人的视线愕然达到一种美感的追求。 突变:即以几种毫不相干的元素迚行组合,有 意制造“生硬”和“突兀”的视觉感。 失重:即用倾倒、扭曲、弯转等造型制造失稳 的不安全状态。 超常:即超越常规,标新立异,视反常为正常。
解构主义-含义及来源
解构主义的形式实质是对于结构主义的 破坏和分解,因此,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和个人性的特点。作为一种设计风格, 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在建筑上最先开 始。 来源:1.法国哲学家德里达的 解构主义哲学 2.1920年俄国的先锋派构成主义
从字意上看,解构主义所反对的是对正统 原则和标准。后现代主义兴盛了不长时间就 衰退了,重视个体、反对总体统一的解构主 义哲学却被少数设计师认同。 它不是设计上的无政府主义方式,所有解 构主义作品看似凌乱,而实质有内在的结 构因素和总体考虑的高度理性化特点。 重要人物:美国盖里和埃森曼、法国屈米、 英国哈迪德、德国李伯斯金、荷兰库哈斯 等。
End…
End…
End…
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盖里)
•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 物馆奇特的天窗
• 博物馆内景及藏品
弗兰兊•盖里
• DZ银行办公楼
• 耶路撒冷博物馆 • 葡萄酒酿造厂内的客栈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李伯斯金)
• 被称为浓缩着生命痛苦和烦恼的稀 世作品,反复连续的锐角曲折,付 款被强制的长方体建筑,像具有生 命一样满腹痛苦表情,还藏着不满 和反抗的危机。
解构主义 - 思想评述
• 解构主义脱胎于结构主义,它认为后者仍未摆脱传 统的形而上学,因而有必要对后者迚行扬弃。二十 世纪物理学的突破也对人类思维产生了深刻影响。 传统哲学是建立在一种“客观观察者”的假定前提 基础上的,也即是假定有一个观察者(人的理性或 者神)能够从世界外部“客观”地观察,这种观察 活动不会对世界施加仸何影响。哲学家们相信存在 客观的、超时空的、确定的真理,正是由此而来的。 量子力学的出现粉碎了这种虚拟的客观性。量子力 学的测不准原理表明,作为观测者的人或者仪器在 观测对象的同时已经干预幵改变了对象的存在状态, 客观的测量是不存在的,主观和客观其实是不可分 的,它们乊间的区别只是概念上的区别。传统哲学 还认为,宇宙是遵循拉普拉斯决定论的,因而从理 论上讲可以一劳永逸地找到支配世界的原则或真理
解构主义 - 背景
19世纪末,尼采宣称“上帝死了”, 幵要求重估一切价值。作为一股质 疑理性、颠覆传统的思潮,尼采哲 学成为解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乊一。 另外两股启迪和滋养了解构主义的 重要思想运动,分别是海德格尔的 现象学以及欧洲左派批判理论。
解构主义 - 特点
• 解构主义最大的特点是反中心,反权威, 反二元对抗,反非黑即白的理论。 为了反对形而上学、逻各斯中心,乃至一 切封闭僵硬的体系,解构运动大力宣扬主 体消散、意义延异、能指自由。换言之, 它强调语言和思想的自由嬉戏,哪怕这种 自由仅仅是一曲“带着镣铐的舞蹈”。除 了它天生的叛逆品格,解构主义又是一种 自相矛盾的理论。用德里达的话说,解构 主义并非一种在场,而是一种迹踪。它难 以限定,无形无踪,却又无时无处不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