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及其根源_崔新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喜悦之中。然而自然却以不言的形式惩罚了人类,印证、确证、供给关系变成了否证、惩罚关系。科技的另一个功效就是使一切神秘的东西都无所遁其身,科学与信仰的二元思维方式使唯物主义哲学命题变成了物质主义的行为方式。人类精神需要要以物质为基础,但并不就是物质本身。在以主体间关系为基本形式的社会关系中,隐规则的弱化甚至消失、显规则的失效与缺失使风险急剧增加(德国社会学家贝克称之为风险社会的来临)。在规则认同与践行上,起于心意以内的由己性变成了对外界的完全依赖。耻感文化愈亦暴露其弱点:没有了外在的监督、没有了道德上的谴责,羞耻就变得可有可无。不是人们缺少认同、践行规则的能力,而是故意不去遵守。羞耻感的丢失、罪感的先天缺失使各种关联之间的可预期性问题完全变成了组织与政府的事情,这对于正在建立市场社会且没有宗教传统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的难题。

共识与认同的最大问题还在于精神生活世界问题。物质生活质量的极大提升只是提升精神生活的基础,其间的逻辑过渡要比人们想象的复杂得多。无意义感的日益强化,使人们陷入怀疑和迷茫之中,沉浸在不断地追问之中:什么是生活?什么是好生活?如何过上好生活?精神生活问题只能通过精神过程和精神产品来解决,而这恰是市场社会最大的共识与认同问题。原子主义的价值导向以及消费主义价值观的确立使共识与认同在两个向度上展开:我的利益、需要、满足是我的活动的唯一的目的,对他者的无视、漠视成了主体间陌生化的主要成因;市场社会中收益最大化只能通过生活资料的快速增长和快速消费来完成,GDP增长和消费增长是衡量社会发展的两大指标,这种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发展观把人变成了纯粹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而人的精神需要却变成了可有可无的事情。用以提升人们心志和修养的精神产品匮乏,即便有这样的产品,人们也没有体悟其真谛的能力和情趣。过问、倾听、关怀成了最为稀缺的“公共物品”,更为可怕的还在于每个人都在抱怨得不到他人的过问、倾听与关怀,而却不是考虑我首先应该如何为。“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思维方式和做人方式使市场社会中的共识与认同变得极为困难。只有从每个人做起,从转变思维方式和做人方式入手,是重塑人文生态社会的根本出路。

文化认同及其根源

崔新建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100875)

一般说来,认同就是指对共同或相同的东西进行确认。世界上许多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共同或相同的东西,但对这种共同性进行相互确认,只有在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中才可能做得到。这意味着,认同总是存在于关系当中,或者说认同本身就是一种关系,而且认同关系就是指人与人、人与群体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认同不同于认可,后者只是确认或承认,不意味着接受和赞同,而认同则可理解为确认并赞同,或者是承认并接受。认同也不同于趋同或同化,无论是趋同还是同化,都是指走向相同的过程,而认同指的是确认相同的过程。

作为一种关系,认同必然包括认同者和被认同者,必然是双向和互动的。无论是在人与人之间还是在人与社会之间,单向的、一厢情愿的所谓认同并不能在人与人之间建立真正的认同关系。认同不仅包含着认知,而且还包含着信任和承诺。信任与承诺,都只能是双向和互动的,甚至是平等的。这种信任与承诺,又是建立在相互认知基础上的。没有必要的相互认知即“知己知彼”,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信任与承诺。因为无论是相互认知、相互信任还是相互承诺,都是要在人们的相互关系中,减少

102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总第184期)

不确定性,降低相互交流、合作的“成本”和“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说,认同就是要在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增加确定性、建设性的因素。

认同又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这种自我中心表现在:第一,认同双方都是按照自己的标准来确定“同”或“异”的。这里的“同”或“异”,都是与认同者自己的相同或相异。个人对他人或社会认同的不同程度,正体现了个人同他人或社会之间相似的程度。在人与自然关系中普遍存在的拟人化思维和“移情”现象,都是追求自我认同的特殊表现。第二,认同是对自我身份的寻找和确认。认同的过程,就是人们通过他人或社会确认自我身份的过程,也就是在自我之外寻找自我、反观自我的过程。在英文中,“认同”概念的本义,就是“身份”。换句话说,认同不过是认同者从别人或社会那里折射出来的自我而已。第三,认同的目的是为了使自我的身份趋向中心。如果说,认同产生危机是自我的被边缘化,那么认同则是自我向中心的自觉趋近。就此而言,认同总是同人们的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相关联的。人们自我意识的程度,直接影响着他对他人或社会认同的程度。无论是从人类的发展史来看,还是从个体发展的历程来看,人们每一次认同即自我身份危机的出现,都是同自我中心主义的破除相伴随的。比如,从“人是万物之灵”到“人是一种高级动物”,在破除人类中心主义的同时,也带来人类自我认同上的一次重大危机。

认同问题还是一个终极性的问题。这种终极性主要体现在:首先,认同是所有人必然会遇到的问题;只要人类存在着,认同问题就不会消失;认同问题也不可能一次性、一劳永逸地解决。其次,认同本质上是对自我根源的不断追寻,对自我身份的不断追问,是对人类自然家园和精神家园的双重探究,是对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的归宿在哪里?”认同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对这些永恒问题的暂时性解答。最后,认同问题对于人类的思维和行为具有根源性。人们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困惑,以及由此而衍生的种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归根到底都是从认同问题中派生出来的,都是以某种认同预设为前提的。

从类型上看,认同包括种族认同、民族认同、社会(群体)认同、自我认同、文化认同等多种类型,但核心是文化认同。一方面是因为在民族认同、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中都包含着文化认同的内容,即使是种族认同,也包含着文化认同的因素。在种族认同中,不仅涉及对人们的肤色、体质等生理特征的认知,而且还涉及到对这些生理特征的评价,这些评价本身就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比如,在种族认同过程中,有色人种(包括黑种人和黄种人)和白色人种不仅强调自己同其他人种在肤色上的区别,更强调自己肤色的优越性和美感。因此可以说,在种族认同中出现的种族歧视、种族优越论等极端形式,也从消极的方面体现了文化对种族认同的影响。另一方面,认同所蕴涵的身份或角色合法性,都离不开文化。身份、角色、合法性,都只能在一定的文化中才能具有意义。即使是与认同不可分割的自我概念,从根本上说也是文化的产物。此外,当代认同危机的要害,也是文化认同上的危机:文化认同的危机表现最突出、最普遍,解决难度也最大;文化认同的危机还直接制约着其他认同危机的解决。

文化认同,就是指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是文化认同的依据。认同是文化固有的基本功能之一。拥有共同的文化,往往是民族认同、社会认同的基础。而个人对社会的认同,主要体现在个人的社会化,即对社会所创造和拥有的文化的学习与接受;社会对个人的认同,则体现在社会的基本文化规范在个人中的普及、推广和传播。人们之间在文化上的认同,主要表现为双方相同的文化背景、文化氛围,或对对方文化的承认与接受。

同其他认同形式一样,文化认同的主题是自我的身份以及身份正当性的问题。具体地说,一方面,要通过自我的扩大,把“我”变成“我们”,确认“我们”的共同身份;另一方面,又要通过自我的设限,把“我们”同“他们”区别开来,划清二者之间的界限,即“排他”。只有“我”,没有“我们”,就不存在认同问题了;只有“我们”,没有“他们”,认同也失去了应有的意义。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文化认同的独特之处就在于,认同的指标不是人们的自然属性或生理特征,而是人们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

103

崔新建 文化认同及其根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