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弘扬---以九年级语文课本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弘扬---以九年级语文课本为例

发表时间:2017-01-03T15:47:38.980Z 来源:《文化研究》2016年10月作者:唐仕和[导读] 自人类历史诞生起,中华民族的祖先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

云安区镇安镇中学

摘要:自人类历史诞生起,中华民族的祖先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华文化,就像一棵苍天大树,枝繁叶茂。又像一个精灵,飘荡千年,流传至今,一直影响我们的生活学习。随着国际交往的日趋频繁,中国社会逐渐向现代化转型,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碰撞,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正着眼这一点以九年级语文课本为例浅谈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弘扬。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教学传统文化弘扬

一、正识传统文化及意义

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民族成员在长期共同生活中的结果,是集体和个人的创造力与智慧的体现。它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是一个民族的骄傲。它的存在也是中华民族存在的重要标志,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覆盖之广,历史之长。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究其核心是人文思想的闪烁,其内容主要包括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勇、让等人文精神,而集中表现在自强不息、以和为贵、平均平等、求是务实、豁达乐观、精忠报国等方面。其范围涉及民俗习惯、伦理道德、制度规范、文学艺术等。因此它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强大的生命力,我国《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吸收丰富博大的民族文化精髓。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教学只有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好传统文化之根,使学生的思想受到传统文化精神的滋养,让学生既学文化,又学做人,语文现代文教学之鸢才能在传统文化博大的天空中吮吸着甘甜的雨露自由飞翔!

二、立足课本、善于挖掘

初中九年级的语文现代文教材中承载着许多的传统文化内涵,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传统文化的弘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然而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老师们在实际教学中只重视传授文化知识,只重视以分数来论质量。而忽视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思想、精神。总体的效果并不理想,核心价值观不能很好的弘扬,舍本逐末的做法让语文失去了其固有的光华与生机。那么,如何从应试教育的牢笼中解放出来,让语文重新沐浴在中华民族灿烂传统文化的阳光下?除了加强教师自身传统文化修养外,还要对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进行适当的挖掘。

古人云:“文以载道”。老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丰富的精神文化对学生进行教育。如《敬业与乐业》这篇课文中就蕴含了做任何职业要采取怎样的态度,即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及吃苦耐劳的品质,并在尽职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的人文精神。正如孔子所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的实事求是,务实的精神。为寻求真理而自强不息的奋斗探索。《傅雷家书两则》中“赤子之心”,在淳淳教导中感受做人的坚强及面对烦忧时应采取积极乐观的心态。《蒲柳人家》中浓浓的地方乡土气息,风俗人情,带着我们去领略文中人物的多情多义、爽朗豪放、侠肝义胆,质朴的人情美。《谈生命》中讲述了生命的本质和规律,在于蓬勃成长,奋勇前进,生命的过程是进取、斗争的过程。让我们不仅要感谢生命,还要珍惜生命,把握生命中的人间温暖幸福。这些名篇都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思想、精神。作为一名语文教学者要善于不断的从中进行挖掘,使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现代文教学中。

三、课堂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弘扬传统文化不是一句口号,不能光说不做。在教学中必须把传统文化与课堂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课本是展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课堂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巨大舞台。因此要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来科学的传承与弘扬,这需要语文教学工作者在此进程中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首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作为语文教师就要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利用传统文化充实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其次,语文教师要承担起价值引领的重责,要审慎、准确把握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将一些推荐给学生阅读的文化作品拿来进行全面“透视”,然后将一部分有价值的内容挑选出来给学生们看。竭力引导学生在感受、感悟传统文化底蕴的过程中,能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

最后,在教学活动中,要明确教师的主导角色,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强调课堂内的互动,要努力构建“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合作探究——课外拓展”的新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精髓应有的甜味与魅力。例如讲授《敬业与乐业》这篇课文时,我首先设置了一个关于“职业选择”的情境,让学生自主选择,对职业产生思考,由此提问:假如你有一份职业,你将如何对待?带着这个问题学生们纷纷进入课题。进行完阅读后,再次将这篇课文的背景引入课堂中,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课文呢?原来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定背景下,中国人的职业观向来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人们读书目的又是“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官本位的文化,极度蔑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人们纷纷以出人头地、显亲扬名做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梁氏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的积极作用。再通过“怎样才能做到敬业?”这个问题让全班同学一起合作探究,最终使学生们明白了只有忠实,有责任心的去做好每一件事才是敬业。由此拓展对于我们周围这些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如:农民、环卫工、修鞋匠等这些人我们该怎样去看待。只要是尽职尽责,有责任心的都是高尚的,都是值得崇敬的。这不仅让学生把握了课文的内容,同时也让传统文化的精神深入人心。

总之,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我们的骄傲,不管历史如何变迁、时代如何进步,我们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责任大力去弘扬传统文化,让它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大放光彩。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 【最新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2] 肖华莲.《营造语文课堂传统文化氛围的策略分析》[J].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3.第10期.

[3] 汪清县第一实验小学.《让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之中》.[D].2013.

唐仕和(1981---),男,35,汉族,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镇安镇中学语文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