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产业集群问题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泉州市产业集群问题研究

【摘要】以产业集群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催生了新一轮的区域经济发展浪潮,产业集群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如何促进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成功实现保持产业集群升级,对区域经济的长期繁荣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泉州产业集群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政策建议,对于知道泉州产业集群的健康有序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泉州市;产业集群;政策建议

引言

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个特定产业中相互关联的、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若干企业和机构的集合。[1]产业集群的崛起是产业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趋势,是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它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应是其他形式难以相比的。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泉州市民营经济发展的起步(1979年至1992年)、发展(1992年至1997年)、提升(1997年至今)三个主要阶段,泉州市产业集群历经萌芽、发育、壮大阶段,从创业之初“满天星斗”、靠“三来一补”起步的乡镇企业发展到“专业镇”、“专业村”,由粗放到集约,从模仿到创新,在某些地区、某些行业逐渐形成的中小企业区域横向聚集的发展模式,形成了产业内部相互协作、独具竞争优势的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产业营销网络。

一、泉州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据福建省发改委统计,泉州市产业集群统计有16个,占

26.7%-29.6%,数量排福建省第一名,产值100亿元的产业集群个数为4个,产值30-100亿元的产业集群个数为8个,产值30亿元以上产业集群占泉州产业集群(产值10亿元以上)的75%。目前,泉州市已形成纺织、服装、石化、制伞、电子、造纸及纸制品、玩具、藤铁、树脂工艺品、陶瓷、雕刻工艺、食品饮料、水暖器材、建陶、石材、包袋、运动鞋、皮鞋(休闲)、钢铁、水泥、木制家具、机械制造、汽车配件、陶瓷、灯具、茶叶、水产品、芦柑等一批年产值超10亿元的产业集群,实现产值2030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9l%,其中产值上百亿元的有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石油化工、食品饮料、石材、制鞋7个产业集群。

二、泉州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

(一)区域特色化发展

在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中,各地立足经济发展的实际,充分发挥各县(市、区)产业特色优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精心培育,发展壮大,全市产业集群显现出区域化发展趋势。石化以泉港为主,纺织以晋江、石狮、市区、南安为主,服装以石狮、晋江为主,鞋业以晋江、石狮、市区为主,石材以南安、晋江、安溪、惠安为主,建筑陶瓷以南安、晋江为主,机械以晋江、南安、市区为主,水暖器材以南安为主,电子以市区为主,工艺陶瓷以德化为主,石雕以惠安为主,树脂以市区为主,玩具以晋江为主,竹藤以安溪为主,

包袋以市区、南安为主,纸业以南安、永春、晋江、石狮、市区为主,伞业以南安、晋江为主,家具以晋江、南安、市区为主,糖饼以晋江、惠安为主,文体用品以石狮为主,饮料以惠安、市区为主,茶业以安溪、永春为主,水产品以石狮、市区、惠安、晋江为主,芦柑以永春为主,花卉以南安、市区为主。

(二)具有较大的总量规模、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泉州市产业集群在培育发展中十分注重打造产品品牌,注重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增强了产业整体竞争力在由全球五大品牌价值评估机构之一的世界品牌实验室(wbl)和被誉为“经济联合国”的世界经济论坛(wef)共同编著的2004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书中“七匹狼”、“惠泉”、“柒牌”、“安踏”、“特步”、“劲霸”、“九牧王”、“虎都”8个品牌入选,占全省入选品牌总数的36.36%。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日前出炉“中国百佳产业集群”,晋江中国休闲运动鞋和石狮中国休闲运动服装两大产业集群闯进百强。

(三)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改革开放初期,泉州市鼓励农民依靠侨资侨力,以联户集资方式发展家庭企业,地区工业化从以私有产权为主体的家庭工业起步。许多家庭企业[2]由于资金投入量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制约。只能选择专业技术不高的纺织、服装、制鞋、玩具、建陶、石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发展方向。逐步发展成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目前,泉州市纺织、服装、制鞋、玩具、建陶、石材

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70%左右。

(四)中小企业为主,综合实力雄厚

产业集群中以中小企业为主,从泉州市单位平均吸纳从业人员看,从业人员50人以下的法人单位数所占比例高达81.47%,在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大多集中在100人以下的企业。从业人员在100人及以下的企业为23860个,占89%。但几千家甚至上万家同类企业集聚在一起,就形成较大的总量规模和较高的占有率。如,晋江现在有鞋业生产经营企业30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35万人,[3]年产量7亿多双,年产值150多亿元,出口创汇超12亿美元,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泉州市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仍然呈轻型结构

据统计,2001年以来,泉州市纺织鞋服、建筑建材、工艺制品、食品饮料、机械制造五大传统产业集群年均增长超过20%,其中2006年产值和利润增幅仍然达到26%和25.3%,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70%。虽然五大新兴产业集群有新的拓展,2006年增长达到34.2%,但是主要来自石油化工和电子信息产业,其中2006年石油化工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345.14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完成产值35.93亿元,分别增长35.6%和30%,船舶修造、汽车制造、生物制药等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项目刚刚落地,有的逐步开始投产。说明泉州市产业主要仍然集中在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领域,竞争力还不够强。

(二)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很强

据统计,在近3000家规模以上传统产业企业中,有自主科技创新活动的企业不到200家,研究开发经费占其销售收入的比重仅0.3%;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企业只有93家,研究开发经费支出仅占其销售收入的0.4%,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占其销售收入比重不到1%。2005年全市科研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占gdp的比重仅0.36%,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更低于全国平均1.3%的水平。由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4]导致产业链中缺少研发、创新等高端环节,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集群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三)人才缺乏问题突出

科技因素和人力资本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才缺乏,特别是高级管理人才、科技人才缺乏是集群中企业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人才不足的直接后果就是:企业总体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低。在许多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如服装和鞋业,虽然已经成为国内外重要的生产基地。已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优势,但是这一优势只是产品价格优势,技术上特别是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大多是靠模仿的,新产品研发能力弱。另外,配套企业的加工水平更是普遍偏低,所以,产品质量档次也低,大多数出口产品卖价偏低。

四、促进泉州市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加强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不断营造产业竞争优势

1、立足产业升级。五大传统产业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依然是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