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思想道

合集下载

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区别

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区别

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区别有人说,道家思想是出世的,儒家思想是入世的包括佛教思想也是出世的我不这么看,我认为道家与佛教出世的思想只是相比于儒家相对多了一些而已,可是说是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情,而儒家是以入世的思想以及规则来教育世人做入世的事情,入世因素多了一些而已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后来有人利用道家思想创立了宗教,而历代统治者却把儒家作为第一思想的道理,因为宗教是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统治者是以入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不能说是完全的出世或入世,只是多少而已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等,比较出名的代表作,论语等.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等,比较出名的代表作,道德经等.儒家入世、道家出世.儒家讲先天下之忧而忧、道家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儒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家政治渺小艺术永恒儒家讲究礼仪尊孔孟之道道家讲求修身养性~有朴素唯物主义儒道互补,这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是个老而又老的话题了,然而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我们又可以从这个古老的话题中不断地引发出新的思考.从内在的、隐蔽的、发生学的意义上讲,儒道互补有着两性文化上的内涵;而从外在的、公开的、符号学的意义上讲,儒道互补又有着美学上的功能.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国内学者根据由马克思、恩格斯所肯定的西方现实主义的价值取向,将具有“兴、观、群、怨”传统、主张用艺术来干预现实的儒家美学,看作中国古典艺术的主流;而将“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塞瞽旷之耳”的道家思想, 视为文化虚无主义和艺术取消主义的逆流.最近一个时期,作为庸俗社会学的一种反动,大陆学者则又与港台学界彼此呼应,在“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道家美学中发现了西方现代派艺术所梦寐以求的写意的风格和自由的境界,认为这才代表了中国艺术的真正精神;相比之下,儒家的那套“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诗教传统,却因急功近利而显得过于狭隘了…….应该承认,以上这两种观点各有各的道理,但放到一起,则又相互龃龉、彼此冲突.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种非此即彼的态度只能看到儒、道一方其片面的合理性,而无法解释这二者之间彼此“互补”的辩证关系,及其在中国美学史上的整体功能.在我看来,尽管儒道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可以用不同的结构模式来加以分析,但从对华夏美学的贡献而言,儒家的功能主要在“建构”,即为中国人的审美活动提供某种秩序化、程式化、符号化的规则和习惯;道家的功能则主要在“解构”,即以解文饰、解规则、解符号的姿态而对儒家美学在建构过程中所出现的异化现象进行反向的消解,以保持其自由的创造活力.正是在这种不断的“建构”和“解构”过程中,中国古典美学才得以健康而持续地发展,从而创造着人类艺术史上的奇迹.一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儒家在进行礼乐文化的重建过程中,为铸造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习惯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我们知道,人与动物的不同,就在于人是一种文化的动物,而文化则是以符号为载体和传媒的.在这个意义上,着名符号论美学家卡西尔曾经指出,人是一种符号的动物.而以“相礼”为职业的儒者,最初恰恰是这种文化符号的掌管者和操作者.“近代有学者认为,‘儒’的前身是古代专为贵族服务的巫、史、祝、卜;在春秋大动荡时期,‘儒失去了原有的地位,由于他们熟悉贵族的礼仪,便以‘相礼’为谋生的职业.”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下卷,第73页.这种看法是有一定根据的,孔子所谓“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论语·子罕便是最好的说明.当然了,孔子所开辟的儒学事业,绝不仅限于这种外在符号的掌管与操作,他要使职业的“儒”成为思想的“家”,就必须通过以“仁”释“礼”的方式,而为外在的行为规范符号形式找到内在的伦理准则价值观念的支持,从而克服文化符号混乱无序的历史局面,以保持世人的文化品味.所谓“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即表明,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里,礼乐的复兴在孔子那里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物质形式而已,它本身就标志着人与非人的界限.从政治的意义上讲,只有遵循礼乐本身所规范的行为法则和等级制度,才能使人与人在进退俯仰之间保持一种行而有等、爱而有差的和谐而有度的社会秩序,即所谓“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颜渊从文化的意义上讲,只有掌握了礼乐本身所具备的有意味的符号形式,才能使人与人在温、良、恭、俭、让的社会交往中保持一种高于蒙昧和野蛮色彩的文明形象,即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尽管在孔子那里,文化的建构是要以生命的繁衍和物质的保障为前提的,“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即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然而这种“庶”——“富”——“教”的渐进过程也表明,文化的建构才是使人最终成其为人的关键.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够理解,一向强调忠孝安邦、礼义治国的孔子,何以会发出“吾与点也”论语·先进之类的喟叹.显然,在这种文化符号系统的建构过程中,人们产生了一种艺术的经验和美的享受.因为说到底,“艺术可以被定义为一种符号语言”,“美必然地、而且本质上是一种符号”,这类包含着艺术和美的“符号体系”,“在对可见、可触、可听的外观中给予我们以秩序”,“使我们看到的是人的灵魂最深沉和最多样化的运动”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12、175、214、189页..这一点,我们的前人在乐记·乐本篇中似乎已有所领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乐者,通伦理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惟君子为能知乐.”在这里,声、音、乐三者的区别,标志着禽兽与人、野蛮的人与文明的人之重要区别.所谓“情动于中,故形于声”,是说由人嘴里发出来的声音,是人之情感的自然流露;但是当这种情感的自然流露还没有进入符号系统,还只是一种无法通约的声响时,它便等同于野兽的嚎叫:虽然也表达了一定的情绪,却无法加以辨别,也没人可以听懂.只有当这种声响进入了符号的系统,它才是一种主观情感的“人的”表达方式,即“声成文,谓之音”.这里的“声成文”,既可以理解为声响通过交织、组合而具有文彩,又可以理解为声响进入表义的符号网络而具有文意.事实上,只有当自然的声响进入了表义的符号系统,才可能具有无限丰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动物可以发出各种各样的声响,但是由于这些声响既无法在符号的意义上加以区分,更无法在区分的基础上加以组织并重构,因而总归是单调的.说到底,而无论文彩还是文意都只是人才具有的,这正是人与非人的区别所在,“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也.”进一步讲,声音一旦进入了符号系统,便不仅具有了通约的可能,而且具有了伦理的意义,即“人的灵魂最深沉和最多样化的运动”.因此,如果人们只知道声音可以传达情感而看不到这种情感背后所潜伏的只有人才具备的伦理内涵的话,那么他充其量也还只是个野蛮的人而不是文明的人,故曰“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惟君子为能知乐”.所谓“惟君子为能知乐”一句,抛开儒家的阶级偏见来看,它指的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的人对于美的多样形式和多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孔子在三代文化的基础上所奠定的这一套“郁郁乎文哉”的伦理规范和典章制度,古代人的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不仅会变得杂乱无章,而且会显得单调无趣.甚至还可以这样讲,如果没有孔子及其儒家为建构礼乐文化所进行的历史性努力,以“礼仪之邦”而着称的中华民族,将会在很长时间或很大程度上停留在蒙昧和野蛮的状态之中.这很容易使我们想起宋人的那句多少有些夸张的话:“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从“符号系统”的角度来讲,孔子所重建的这套礼乐文化囊括了诗、乐、舞三个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礼”和“乐”之间的关系,乐记·乐论篇中有一段言简意赅的分析:“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这就是说,“乐”可以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礼”可以辨别长幼尊卑之界限.光有“乐”而没有“礼”,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就会放任自流,缺乏秩序感,少了等级观念;光有“礼”而没有“乐”,不同地位的人就会离心离德,缺乏沟通感,少了凝聚力.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以“乐”助“礼”,以“礼”节“乐”,从而达到一种和而不同、爱有差等的境界.由此可见,“礼”、“乐”之间的辩证关系,就是“仁”、“礼”之间的矛盾运动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直接表现.而作为这一表现的情感符号,广义的“乐”又是由语言诗歌、旋律音乐、动作舞蹈三个要素组成的.合而言之,当这些要素共同伴随着礼仪而沟通着人们心灵的时候,它便会引起一种情感的共鸣和美的享受.所以论语·学而才会有“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的论述.分而言之,当这些要素得到独立发展的时候,它们便会成为不同的艺术形式并各自发挥其美的功能.所以,对于诗,孔子才会有“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的训导;对于乐和舞,孔子才会有“三月不知肉味”,“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之类的感受.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古代诗、乐、舞等表现艺术相对发达的历史特征便可以在儒家以礼乐来建构文化的独特方式中找到根据.儒家建构礼乐文化的这种历史性努力,对中华民族审美心理习惯的形成和艺术价值观念的确立是影响巨大的、深远的,甚至夸张地说,是从无到有的.但是,这种由伦理的观念符号而衍生出来的艺术的情感符号又有其先天的弱点和局限.在形式上,由于后儒并未真正理解孔子“克己复礼”的深刻含义,因而不断地在“礼”的外在形式上大作文章,从而在周礼、仪礼、礼记等着作中为我们留下了一套举世罕见的繁文缛节,使人们在冠、婚、丧、祭、燕、享、朝、聘等一切社交活动中的举手投足都必须经受严格训练,受其影响,“乐”的形式也由简到繁,成堆砌雕琢之势.在内容上,由于“礼”的等级观念始终规范着“乐”的自由想象,致使艺术的形式发展得不到观念更新的配合与支持,以至于万变不离其宗,总是在“发乎情,止乎礼义”的情感模式中转圈子,由中庸而平庸.于是,最初是富有创造性的“建构”活动便导致了形式和内容的双重异化.在这种情况下,道家的“解构”活动便具有了特殊的历史意义.二黑格尔在小逻辑一书中指出,绝对的逻辑起点只能有一个,那就是“有”,即不加任何规定性的纯有,然而当这个“有”纯而又纯,以至于没有任何规定性的时候,它便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变成了另一个逻辑环节——“无”.如果我们用这对范畴来理解中国文化,那么儒家的建构目标便是“有”,道家的解构目的则是“无”.同黑格尔观点相同的是,儒家的“有”在前,道家的“无”在后,二者的逻辑关系是不可易位的,否则,道家的解构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同黑格尔观点不同的是,儒家的“有”并不是由于缺乏规定性而自觉地转化为“无”的,相反的,它恰恰是由于过多的规定性而需要用“无”来加以消解,以实现一种历史性的回归.作为这种历史性的回归,道家的创始人首先在伦理政治的层面上对儒家的那套仁义道德提出了质疑.老子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十八章因而主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老子·十九章庄子更为激烈,他直接对“圣人”讨伐道:“纯朴不残,孰为牺尊白玉不毁,孰为圭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夫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庄子·马蹄之所以如此坚决地反对儒家伦理,是因为老、庄在那套君君臣臣的关系中发现了不平等,在那种俯仰曲伸的礼仪中发现了不自由,在那些文质彬彬的外表下发现了不真诚.在这一层面上,道家的学说,确实具有着反抗异化的特殊意义.但是,由于老、庄所反抗的异化现实有其历史存在的合理性,因而对这种反抗本身并不能简单地在哲学的意义上加以肯定.在反抗儒家伦理的同时,道家的创始人还进一步将批判的矛头对准儒家所建构的那套文化符号体系,并企图加以彻底地解构和颠覆.老子主张“绝学无忧”老子·二十章,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十二章庄子更为激烈,干脆断言:“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 工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庄子· 胠箧在这一层面上,道家的学说,又确实具有某种反文化的色彩.但是,由于道家这种反文化的倾向是具有特殊的背景和前提的,因而对这种反抗本身又不能简单地在美学的意义上加以否定.换言之,道家的“无”是针对儒家的“有”而言的,道家的“解构”是针对儒家的“建构”而言的,因此,无论是在哲学的意义还是在美学的意义上,对道家的理解都必须是以对儒家的评判为前提的. 在美学的意义上,道家对儒家所建构的礼乐文化的解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解构文饰,即消除文明所附丽在物质对象之上的一切修饰成分,使其还原为素朴的混沌形态.我们知道,孔子在强调了“文”、“质”之间的辩证关系,主张“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论语·雍也的前提下,对“文”还是相当重视的,所谓“焕乎其有文章”论语·泰伯就是对尧之时代所创立的雕琢文饰的感官文化的赞誉,所谓“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论语·泰伯就是对禹之时代所创立的绚丽多彩的礼仪服饰的褒扬,而所谓“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则正是“吾从周”论语·八佾的必要前提.在谈到人之修养的时候,孔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这里所谓的“文之以礼乐”,即是把礼乐作为一种文饰而附丽在人的身上,使之具有高贵的品质和文化的意味.在谈到文章辞令的时候,孔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论语·宪问这里所谓的“修饰之”、“润色之”,显然是一种辞章的加工和语言的装饰.在谈到艺术欣赏的时候,孔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论语·泰伯这里所谓的“洋洋乎盈耳哉”,则无疑凝聚了艺术家的手法和匠心.这种思想,在后儒那里表述得更加明确,荀子曰:“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荀子·礼论…….然而这一类“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见论语·学而引诗经句的文化努力,在道家看来则恰恰是违背自然和人性的.老子认为,“明道若昧,进道若退”老子·四十一章,“道之华而愚之始”老子·三十八章也如此说来,一切人为的努力、文明的追求,非但不能接近“道”的原初境界,反而背“道”而驰,创造出一大堆虚假、扭曲、芜杂的文化垃圾.——“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非道也哉”老子·五十三章在这种“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老子·四十八章的情况下,他主张,不如放弃过多的感官享受和精神欲求,“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老子·六十三,在简单而质朴的生活中体验纯洁而原始的生命乐趣,进入一种“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十九章的境界.庄子及其后学也对那种雕琢和文饰的人为努力持怀疑和批判的态度:“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真.”庄子·秋水因而主张“人籁”不如“地籁”,“地籁”不如“天籁”,“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庄子·知北游由此可见,老、庄解构文饰的这一努力,并非只具有消极的破坏作用,而是在消解文化符号的过程中寻求着一种回归自然、法天贵真的新的美学意义.其次,道家在解构物质对象之外部文饰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解构儒家创造文化符号所遵循的内在法则.我们说过,在孔子那里,“礼”和“乐”这类文化符号是“仁”和“礼”之价值观念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直接表现,因此,作为特殊的“情感符号”,艺术所遵循的创作法则完全是以其“过犹不及”的行为标准和“中庸之道”的思维模式来决定的.孔子一向是主张以理节情、“绘事后素”论语·八佾的,用颜渊的话来说,就是“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论语·子罕.以这样的法则来对待艺术,才能够创造出关雎之类“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的符合伦理道德标准的佳作,并起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论语·阳货之类的警示作用…….然而在道家看来,既然儒家所遵循的那套伦理标准本身就是值得怀疑的,那么用这套标准来规定艺术的功利价值,则更是不得要领了.老子认为,不应该以艺术为手段来限制和扭曲人的自然情感,而应让人的生活和艺术遵循自然的法则和规律,以进入一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的境界.在这个境界里,艺术是朴素的、自然的、非功利的,而只有以此三者为前提,人们的艺术活动才能够实现自由的想象和不断的创造,即所谓“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 然而善谋.”老子·七十三章这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似乎比儒家那套“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观点更加符合艺术创造的规律.庄子及其后学也认为:“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庄子·庚桑楚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一套“乘物以游心”的人生——艺术境界.所谓“乘物”,就是遵循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只有最大限度地顺应自然,才能够“游心”——以实现精神的自由和解放.这就象庖丁解牛一样,只有“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才能够“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乃至于“砉然向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庄子·养生主由此可见,老、庄对艺术法则的解构,只是要摒弃人为的功利标准,并不是要践踏客观的自然规律;相反的,在处理自然与自由的辩证关系上,道家的“解构”活动则是有其独到的见解和创意的.在解构文饰、解构法则的基础上,道家思想的极端性发展便是对于文化现象之载体的语言符号体系的解构.我们知道,早在孔子之前,以礼乐为核心的文化符号体系就已存在,只是由于缺少伦理价值观念的支撑,使得这一体系十分松散、很不牢固.而儒家的所谓“建构”,就是要以“仁学”的价值观念来支撑“礼乐”的符号体系,以克服“礼崩乐坏”的局面.针对当时文化符号体系混乱的现状,孔子曾发出“觚不觚,觚哉觚哉”论语·雍也的慨叹.在他看来,“觚不觚”这类表层符号的混乱,意味着“君不君”、“臣不臣”等等深层价值观念的动摇.因此,他竭力主张以“正名”的方式来重新整顿价值观念和符号体系,并理顺二者之间的表里关系:“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事实上,在孔子表述自己观点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他对于语言符号的运用是十分讲究并充满信心的.例如,在谈到仁人的品格时,孔子说:“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在谈到诗歌的艺术功能时.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尽管儒家对逻辑学和修辞学并不太感兴趣,但所有这一切,至少能说明孔子等人对语言符号的肯定态度…….然而在以“解构”为能事的道家那里,对待语言符号的态度则刚好相反.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一章在他看来,真正本体性的内容,是不可能用语言符号来加以表述的,一旦我们用有限的符号来形容“道”的时候,这个本体的无限意蕴便不可避免地被遮蔽起来,这就是所谓的“道隐无名”老子·四十一.在他的影响下,庄子也看到了语言符号的局限性:“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庄子·知北游并进而指出:“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庄子·天道如此说来,由形色名声所组成的整个语言符号系统,都。

道家文化中的“无为而治”思想解析

道家文化中的“无为而治”思想解析

道家文化中的“无为而治”思想解析一、道家文化简介道家文化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代表人物有老子和庄子等。

道家文化强调“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规律,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清静无为等思想。

二、无为而治的含义1.无为:道家认为,宇宙万物皆遵循自然规律,人类应当顺应自然,不应过分干预和改变自然。

无为就是指不违背自然规律,不强行干预,让事物按其自然属性自发地发展。

2.而:表示顺承的关系,强调在无为的基础上实现治理。

3.治:指治理国家、管理事务。

无为而治即指在国家治理中,统治者应顺应民意和自然规律,不过分干预,让百姓自发地安居乐业。

三、无为而治的思想内涵1.顺应自然:道家认为,自然规律是宇宙万物发展的根本原则,人类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不应强行与自然对抗。

这一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反对干预:道家主张不干预事物的发展,让事物按其自然属性自发地发展。

这一思想体现在国家治理上,即统治者不应过度干预百姓的生活,让百姓自由发展。

3.重视民意:道家强调统治者应关注百姓的需求和意愿,顺应民意进行治理。

这一思想体现了民主和民本的理念。

4.简化行政:道家主张简化行政程序,减少政府对百姓的压迫和干预。

这一思想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治理效率。

5.重视道德教化:道家认为,道德教化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

统治者应以身作则,弘扬道德,引导百姓自觉遵守社会规范。

四、无为而治的现代价值1.环保理念:无为而治强调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符合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民主政治:无为而治强调尊重民意,有利于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3.简政放权:无为而治主张简化行政程序,减少政府干预,有利于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

4.社会和谐:无为而治强调和谐共生,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减少社会矛盾。

5.人文关怀:无为而治强调关注民生,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道家文化中的无为而治思想,是一种强调顺应自然、尊重民意、简化行政、重视道德教化的治国理念。

论老子的无为思想

论老子的无为思想

论老子的无为思想摘要:道家,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以老子、庄子、杨朱为主要代表。

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

道家的理论奠定于老子,老子《道德经》一书上下五千言,字字珠玑,书中广论道的形上学义、人生智慧义,提出一种有物混成且独立自存之自然宇宙起源论,也提出世界存在与运行原理是“反者道之动”的本体论思想,对于存活于其中的人类而言,其应学习的就是处世的智慧,于是老子也提出了众多的政治、社会与人生哲学观点出来,但重点都在保身修身而不在文明的开创,可以说他是以一套宗本于智慧之道的社会哲学与理论来应对混乱的世局,而无意制造社会的新气象,因为那些都不是大道之本。

关键词:老子道家无为《道德经》保身修身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汉族,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

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老子无为思想的涵义老子是道家的奠基人,他提出的“无为”思想,无论是对当时,还是后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那么,什么是“无为”?无为,是《道德经》中的重要概念。

其意为:道,就是严格按照自己的职责办事,职责范围以内的事,一定要做得恰到好处;职责范围以外的事,一概不做。

后来演变为道教的信仰,无为成为道教徒对自然界的运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认识。

《明道篇》有诗云:“自然之道本无为,若执无为便有为。

得意忘言方了彻,泥形执象转昏迷。

身心静定包天地,神气冲和会坎离。

料想这些真妙诀,几人会得几人知。

”《道德经》中有十二处提到无为。

第三章称“为无为,则无不治”。

无为是顺应自然,不妄为的意思。

杜光庭称:“无为之理,其大矣哉。

无为者,非谓引而不来,推而不去,迫而不应,感而不动,坚滞而不流,卷握而不散也。

从何而来讲道概论

从何而来讲道概论

从何而来讲道概论摘要:一、引言二、道的定义与来源三、道家思想的核心观念四、道家的历史发展五、道家思想的影响及现代价值六、结论正文:【引言】在我国古代哲学中,道家学说是一朵奇葩,以其独特的宇宙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着后世。

本文将从道的定义、来源、道家思想的核心观念、历史发展及其影响等方面,对道家学说进行概述。

【道的定义与来源】道,是道家学说的核心概念,源于《道德经》一书。

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

道家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规律,无所不在、无所不包。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产生的根源,是宇宙间最根本的规律。

【道家思想的核心观念】道家学说的核心观念包括:无为而治、顺应自然、道德伦理、养生延年等。

无为而治,是指在治理国家和个人生活中,不采取过多的干预和强制措施,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顺应自然,是指顺应宇宙和人生的规律,不强求、不抗拒,以达到身心和谐、人际和谐。

道德伦理,是指道家强调道德修养,提倡真诚、善良、宽容等道德品质。

养生延年,是指道家注重身心健康,追求长寿和身心和谐。

【道家的历史发展】道家学说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创立阶段,主要代表人物为老子和庄子;发展阶段,主要代表人物为列子、杨朱、宋钘等;成熟阶段,主要代表人物为黄老学派、道教等。

【道家思想的影响及现代价值】道家学说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后世哲学、文化、科技、艺术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启示。

道家学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此外,道家学说中的养生延年观念,也为现代人的健康生活提供了指导。

【结论】总之,道家学说作为我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和现实意义。

道教教义和思想文化

道教教义和思想文化

道教教义和思想文化1、问:何为道教及基本信仰是什么?答:道教以学道、修道、行道为主。

发源最早,始於轩辕黄帝,为中国民族固有的宗教。

道教基信仰是“道”,故称道教。

尊奉《老子》一书为《道德经》,作为主要经典。

道教认为,道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万象以之生,五行以之成”,也就是说,宇宙、阴阳、万物都是由它化生的。

道教认为:在万物中,除了人居住的世界外,还有神仙居住的所谓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

道化为三种气,再化成三位至高无上的神,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

道教信奉的神还有许许多多,拥有庞大的神团系统。

如三官、四御、四值功曹、六丁六甲、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真武大帝、东岳大帝、碧霞元君、斗姥元君、骊山老母、关圣帝君、城隍、土地、灶君、门神等等。

信仰“道”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相信人可以长生不死,可以成仙。

道教认为道具有永恒的生命,获得它、保持它便可长生,这也叫作“德”。

德即得,即得道。

道教重生,追求长生,相信人通过求神或修炼可以得道,不仅可以享受人间的幸福,而且可以返本还元,与道同体,肉体永生,白日飞天,长存仙界。

2、问:道教为何是中国固有的宗教?答:道教始源於黄帝,发扬於老子,成教於张道陵天师。

战国及秦汉诸儒,皆崇黄帝老子之学,称为道家。

唐宋以降悉宗道教学术思想,信仰崇奉,普及於中华民族,故道教是为中国固有的宗教。

3、问:道教为什么以道名教呢?答:道教徒对老子之道,一要信仰、二要研究、三要继承、四要发扬,所以《典论》中说:道士者,要“以道为事”。

4、问:什么是道与德?答:老子所说的“道”是道教教义的核心,是以“清静为宗、虚无为体、柔弱为用”的一种“道”。

这种“道”是宇宙的本源与主宰者,它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它是一切的开始与万事万物的生化者。

《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所说的“道”既是指“宇宙”的本体,又是指“自然”的规律。

老子《道德经》全文及各章主题思想概述

老子《道德经》全文及各章主题思想概述

⽼⼦《道德经》全⽂及各章主题思想概述发布时间:2016-12-3编辑:互联⽹⽼⼦道德经全⽂第⼀章道可道,⾮常道。

名可名,⾮常名。

⽆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异名,同谓之⽞。

⽞之⼜⽞,众妙之门。

第⼆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相⽣,难易相成,长短相形,⾼下相盈,⾳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是以圣⼈处⽆为之事,⾏不⾔之教;万物作⽽弗始,⽣⽽弗有,为⽽弗恃,功成⽽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是以圣⼈之治,虚其⼼,实其腹,弱其志,强其⾻。

常使民⽆知⽆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为,则⽆不治。

第四章道冲,⽽⽤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象帝之先。

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乎?虚⽽不屈,动⽽愈出。

多⾔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神不死,是谓⽞牝。

⽞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之不勤。

第七章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故能长⽣。

是以圣⼈后其⾝⽽⾝先;外其⾝⽽⾝存。

⾮以其⽆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章上善若⽔。

⽔善利万物⽽不争,处众⼈之所恶,故⼏于道。

居善地,⼼善渊,与善仁,⾔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尤。

第九章持⽽盈之,不如其已;揣⽽锐之,不可长保。

⾦⽟满堂,莫之能守;富贵⽽骄,⾃遗其咎。

功遂⾝退,天之道也。

第⼗章载营魄抱⼀,能⽆离乎?专⽓致柔,能如婴⼉乎?涤除⽞鉴,能如疵乎?爱国治民,能⽆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四达,能⽆知乎?第⼗⼀章三⼗辐,共⼀毂,当其⽆,有车之⽤。

埏埴以为器,当其⽆,有器之⽤。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有室之⽤。

故有之以为利,⽆之以为⽤。

第⼗⼆章五⾊令⼈⽬盲;五⾳令⼈⽿聋;五味令⼈⼝爽;驰骋畋猎,令⼈⼼发狂;难得之货,令⼈⾏妨。

是以圣⼈为腹不为⽬,故去彼取此。

七年级下册道法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道法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道法知识点总结道法作为一门古老而神秘的学问,一直深受人们的关注。

在七年级下册的学习中,我们也接触了一些道法知识点,下面就让我们来总结一下。

一、何为道法道,是天人合一之理,万物之根;法,是物理之规,人事之准。

道法合一,是至高无上的大学问,是关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养。

二、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流派之一,思想内核为“至简至真”,注重物我合一、人心相印、天人合一的道德精神,重视自然的本真和自然的神秘力量。

道家传统的典籍有《道德经》、《老子》等,其中《道德经》被誉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对后世影响深远。

三、道法修炼道法修炼是指通过修炼生命能量,达到强身健体、调和内外、自我融合进而进入超越人类的神秘境界的一种实践活动。

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气功修炼:气功是一种利用呼吸、身体姿态配合心理观念的方式调节人体气血功能的艺术,有助于修复生命能量和平衡身体功能。

2、太极养生:太极拳,是集传统的“养生术”与现代的“拳技术”于一体的,具有神奇的养生效果。

3、静坐打坐:也称静思默想,是道家修炼中的一种传统方式,通过安静地坐下来练习,引导自己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宁静,有助于增强自身抵抗力和促进身心健康。

四、道教传统节日1、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年节、浪卷节,在仙侠小说中是一个极为常见的场景。

元宵节的传统活动是赏花灯、吃元宵。

2、清明节:又称扫墓节或祭祖节,是一个缅怀祖先和亲人的节日。

传统的活动是扫墓、烧纸钱、祭拜祖先。

3、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是尊敬老人、弘扬孝道的节日。

传统的活动是登高、赏菊、吃重阳糕。

五、道家名人1、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著作《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作品。

2、张三丰:是中国道教创始人之一,被尊称为“太极祖师”。

3、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京剧剧作家。

他的作品与道家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六、道家符号道家与其他文化一样会使用特定的符号表达其思想。

何为道心,何为人心的意思

何为道心,何为人心的意思

何为道心,何为人心的意思道心和人心,这俩玩意儿可有意思啦!咱就说,道心就像是咱心中那盏永远明亮的灯,指引着咱往正确的方向走。

它没啥私心杂念,纯粹得很呢!而人心呢,哎呀,那可复杂啦!有时候贪心,想要这个想要那个;有时候又小气,为了一点小事就计较个不停。

你想想看,就好比我们走在路上,道心就是那笔直的大道,一直向前,不会拐弯抹角。

而人心呢,就像路边那些弯弯绕绕的小道,一不小心就容易走偏啦。

咱平时生活里,不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嘛。

比如说,看到别人有个好东西,道心会告诉你,要为别人高兴,可人心说不定就开始嫉妒啦,想着自己咋没有呢。

再比如,遇到困难的时候,道心鼓励你勇敢面对,坚持下去,可人心可能就打退堂鼓啦,想找个容易的法子逃避。

那道心咋培养呢?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啊!就跟练功似的,得慢慢练。

咱得多读书,从那些智慧的文字里汲取力量;得多跟品德高尚的人在一起,学学人家的为人处世。

别小看这些小事儿,积累起来可就厉害啦!那人心是不是就一无是处啦?也不是呀!人心让我们有了各种情感,让我们感受到快乐、悲伤、愤怒,这些都是生活的滋味呀。

但咱得学会驾驭人心,不能让它乱了套。

就像骑马一样,你得拉住缰绳,让它乖乖听话。

你说,要是人人都能把道心守得牢牢的,把人心管得好好的,这世界得有多美好呀!大家都按正道走,不贪心,不自私,互相帮助,那该多和谐呀!道心和人心,一个是我们的精神支柱,一个是我们的情感源泉。

它们俩就像我们内心的两个小伙伴,有时候会打架,有时候又会合作。

我们得学会平衡它们,让它们都发挥出好的作用。

咱不能只跟着人心走,那容易迷失方向;也不能完全不顾人心,那生活不就没了乐趣嘛。

就好比一艘船,道心是舵,指引方向;人心是帆,给我们动力。

只有两者配合好了,我们才能在人生的大海上顺利航行呀!所以啊,咱得好好琢磨琢磨这道心和人心,让它们成为我们生活的好帮手,而不是捣乱鬼。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

道家思想学习心得

道家思想学习心得

道家思想学习心得•相关推荐道家思想学习心得(精选10篇)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

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道家思想学习心得(精选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道家思想学习心得篇1每个人都有私有欲,面对私欲,必须先自反自省,然后自清自虚,若能做到自知、自胜、知足,那么就可以算是得道。

当社会需要用礼智维系的时候,虚伪巧诈也就慢慢的产生了,祸乱也跟着来了,自以为聪明的人,以智取巧,实在是愚昧的根源,因此我们应守质朴的大道,不要虚伪的巧智,取用道的精神,舍弃礼智的浮华。

一切需自然而行,道的作用是柔弱谦下,天下万物是从有而产生的,而有却是从无产生而来的,无是道之体,有是道之用,人应无为、无事、无智、无知、无欲、无我、无私才能达到道德最高境界。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但是精神世界却越来越空虚,人类的道德观念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其中不乏有些人冲破道德的底线,追求权力,物质,金钱,荣誉。

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同样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为人谦虚、心态平和、淡泊名利、时刻反省,尽职尽责。

人生短暂,笑对人生也是过,心情烦躁也是过,我们何不在工作学习中端正心态呢?谦虚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个人的修养,并不是象人们所说的谦虚就是虚伪,我觉得谦虚有两层意思,谦是谦卑,是一种处事的修养,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虚就是虚心学习,使之更加完善,做得更好。

当别人夸奖你时,你完全可以说声“谢谢”,因为这是别人对你工作的肯定,你完全受得起,但并不是说你就此停滞不前了,还需要虚心求教,找出不足,让自己有更大的进步。

心态平和是安心工作之本,只有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五行与道家哲学和思想有何联系?

五行与道家哲学和思想有何联系?

五行与道家哲学和思想有何联系?道家哲学和五行学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道家哲学倡导“无为而治”,追求自然之道。

而五行学说则是通过对自然界五种元素的研究,揭示了世界万物间的相互关系。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五行与道家哲学和思想的联系。

一、五行与道家哲学的关系1. 相辅相成的关系道家哲学强调“无为而治”,认为顺应自然规律、追求无为而得的生活方式是道家修身养性的核心。

而五行学说则是通过研究自然界五种元素的相互关系,揭示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变化规律。

五行学说与道家哲学的核心理念相一致,都强调顺应自然、追求自然之道。

2. 引导人们追求心灵的安宁道家哲学倡导人们放下执着、安住于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

五行学说通过研究五种元素的变化和相互关系,提供了一种理解世界的方式,帮助人们放下对外在世界的执着,从而追求心灵的宁静和内在的和谐。

3. 规范行为的准则道家思想强调无为而治,让人们顺应自然,不去强求。

五行学说则规范了人们的行为,通过将五种元素与五种情绪、五种品质相对应,指导人们在生活中保持平衡、避免过度追求或偏执,使人们能够从容应对各种境遇。

二、五行与道家思想的联系1. 相互促进的关系五行学说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变化规律,为道家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

道家思想追求无为而治、顺应自然,而五行学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认识和理解万物变化的框架,帮助人们理解并顺应世界的运行方式,从而更好地践行道家思想。

2. 道法自然的思想根基道家思想主张追求自然之道,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而五行学说则揭示了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为实现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通过研究五行学说,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自然的规律,同时认识到自己在这个自然大环境中的角色和作用。

3. 帮助人们修身养性道家思想倡导修身养性、追求内心的宁静。

而五行学说通过研究五种元素的相互关系,提供了一种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方式,帮助人们认识到自然的变化和万物间的互动关系,从而使人内心更加平和、修身养性更加从容。

道家学派的基本价值观

道家学派的基本价值观

道家学派的基本价值观
1. 道的观念
道家学派的核心观念是“道”。

道被视为宇宙万物的根源和规律,是一种超越个体和事物的绝对存在。

道家强调人们应当追求与道的
合一,通过顺应自然法则来实现内心的平衡和和谐。

2. 自然与自由
道家学派强调自然的重要性。

它认为自然是包容万物、自由流
动的,而人应当与自然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

道家主张顺应自然,
不过度干预和改变自然秩序,以避免破坏生态平衡。

3. 无为而治
道家学派提倡“无为而治”的理念。

它认为过度干预和主动干涉
往往会导致问题的产生,而应当以自然的方式去处理事务。

道家主
张以柔克刚,以静制动,通过无为而达到最佳的效果。

4. 温和与谦逊
道家学派强调温和、谦逊和无私的品德。

它认为过度的争斗和欲望会带来痛苦和不幸,而温和谦逊的态度则能够带来内心的安宁和和谐。

5. 简朴与自省
道家学派倡导简朴和自省的生活方式。

它认为过度追求物质财富和享乐只会带来虚无和焦虑,而通过反思和修身养性可以达到精神的升华和内心的满足。

道家学派的基本价值观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秩序的塑造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提倡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内心的平衡和和谐,并通过温和、谦逊的品德来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儒家道家思想与人格修养

儒家道家思想与人格修养

规矩和准则;是对他人的尊重,是一种文明教养。
6、义 ● 符合社会道义的公正、合理的行为 ; ● 达到目的手段的正当途径; ●评判人们思想、行为的基本原则。 ● 孔子: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孟子: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
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由此推及,周围的人也会融合为一家人,天下人都可
以视为同胞手足: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管鲍之交、刎颈之交
3、忠 忠指为人诚恳厚道、尽心尽力,忠于职守;对事
对人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对他人对事的品德:尽心他人;忠于职守,对自己 的份内事尽职尽责。 ●对社会责任感:人是社会的人。纯粹独立的个人是 不存在的。没有人可以在没有社会交往的情况下独自 一人生活。因之,每个人都要有对他人负责,对社会 负责,而不仅仅是为自己的欲望而生活,这样才能使 社会变的更加美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苏轼:儒家的执着,道家的洒脱,佛家的圆融
苏轼是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对儒释道 三种思想都有吸收,且有独到的见解,认为三 者相通。他将三者相互融通,注入自己的生命 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形态,为后人欣羡和瞻 仰。
儒家·执着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士人的文化基因,“圣贤书”培养了
他们的思想根基。苏轼信奉儒家仁民爱物、经世济民的政治理 想,自言青年时“好贾谊、陆贽(西汉名儒)书”。年少时, 其母程氏为他读《后汉书·范滂传》,小东坡听后,就有志于学 习东汉名士范滂勇敢、刚正不阿的精神。
高考作文思想积累——儒家思想与人格修养
一、现代社会发展的不和谐 1、科学、经济已进入现代化阶段:
●国家富强;(GDP全球第二;“一带一 路”……)

谈谈苏轼作品中的儒释道思想

谈谈苏轼作品中的儒释道思想

教材解析JIAO JIE XI 黄州,是苏轼的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站,也是他精神突围的主战场。

乌台诗案之后,苏轼被贬到黄州。

名义上是担任团练副使,一个并无实权的小官,实际上属于朝廷的监管人员,并不能随意离开。

可以说,这一时期是他人生中的低谷,但是,在黄州的这些日子里,他对儒释道三家的思想进行了融会和批判,创作也进入了巅峰期。

如果没有黄州的那片山水,苏轼又怎么可能脱胎换骨,找到真正的自我呢?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不要害怕树林中风雨的声音,不妨放开歌喉吟唱,从容前行。

竹杖和草鞋的轻便胜过骑马,这些小事有什么可怕的呢?披着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料峭的春风把“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微感到一些寒冷,山头的斜阳似乎在欢迎“我”,回首来时风雨潇潇的情景,回去吧,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在“乌台诗案”的第三个年头,他写下了这首词。

那时,他刚好要去沙湖买田,却突然遇雨。

看上去是平常无奇的一场雨,却让他进入了“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

在苏轼的362首词赋中,“归”字出现过一百多次。

“归”不仅是作者的一种人生选择,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那么,苏轼究竟要归向何处呢?是入世、避世,还是出世呢?这就要从他的思想观念说起。

苏轼能自由地出入于儒释道之间,在出世和入世之间没有丝毫的冲突,济世安民不影响他参禅悟道,畅游山水也不影响他治国理政,儒释道三种思想和谐共生。

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

一、儒家思想:入世苏轼年少时接受的主要是儒家思想,这一点从他的父亲为他们兄弟二人取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来。

苏轼,“轼”是指车上的横木。

苏辙,“辙”是指车子留下的印迹。

兄弟二人的名字体现了儒家经世致用和中庸的思想。

何为“道”——孔子之道的分化与解析

何为“道”——孔子之道的分化与解析

第35卷第1期延边教育学院学报Vol.35No.12021年2月Journal of Yanbi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Feb.2021145何为“道”——孔子之道的分化与解析王晓璇(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摘要:“道”是中国传统社会儒士追求的最高目标。

孔子歿后,儒家分派。

各家学派对孔子之道的理解也全然不同。

本文以孔子的三位弟子曾参、有若、子贡对“道”的理解,将孔子之道分为“忠恕”说、“仁”说以及“文章、性与天道”说,并分析了孔子之“道”的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孔子;道;分化;解析中图分类号:B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564(2021)01-0145-05明儒吕坤《呻吟语》曾言,“道在天地间不限于取数之多,心力勤者得多,心力衰者得少,昏弱者一无所得。

……毕竟是世有圣人,道斯有主;道附圣人,道斯有用。

”[1]在吕坤看来,“道”是客观存在于天地间的,但得道之人,却依据自身的条件,有“道”之多寡的异同。

“道”之所存能够世代流传,皆是因圣人得“道”多而传承于世间。

“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

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2]韩愈的话明确阐明“道”的传授体系,虽然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学派没有提出“道统”一词,但道统意识是儒家自孔子以来的一贯思想。

孔孟歿后,儒家分成很多派别,哪家哪派才是真正道统的传承者,各家各执一词。

中国传统社会一直将孔子视为“道”的继承者与传承者。

“天子之位也,是谓治统;圣人之教也,是谓道统。

”[3]“治统”与“道统”是本身是一对无法调和的概念,古代帝王一直苦苦追寻“治教合一”的平衡,但在中国历史上,二者始终处于博弈状态,绝大多数皇帝将追求“治教合一”作为崇高目标,然而更倾向将“道统”凌驾于“治统”之上。

以圣贤孔子之道为核心,在礼仪制度上,孔庙是“道统”的形式化;从国家制度来看,学校是“道统”的阵营地。

《持无为之心,行有为之道》 议论文

《持无为之心,行有为之道》 议论文

《持无为之心,行有为之道》议论文曾听人问道:“有为是才,无为也是才,那么有为无为,孰优孰劣?”欲答此疑,必先知道何为有为,何为无为。

古人云:“为无为,则无不治”、“夫唯不争,故无尤”。

清静无为,是道家的思想,讲求“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的治世之法。

与儒家相比,道家治世或许显得较消极一些,但是,上至汉文帝“半壁江山一纸书”,下至曾国藩写给曾国荃的“低头一拜屠羊说”——又有多少可在史书上留名的英才是不谙道家“无为”妙学的呢?所以,有为不如无为。

汉代名儒贾谊,可谓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了。

他年少即入仕为官,且官居博士,是当时众博士中最年轻的一位,正所谓“年少得志”。

但后来。

他只因时政问题多次向皇帝参本奏折、尽忠上谏却不被皇帝采纳就一时忧郁愤懑、志气消沉,以致最后郁郁而终,年仅三十三岁。

昔日凌云壮志一朝湮没,徒留千年后苏轼的一篇《贾谊论》在为他嗟叹哀惋。

贾谊,有为也。

才思敏捷、名满天下,但是,他仍停留在“有为”境界。

他锋芒毕露、急于求成,想把所有的宏伟抱负付诸行动,于是在此时得罪了当时的权臣周勃、灌婴等人;他想有所作为,可最终他因人诬陷中伤而失败,被贬长沙。

而且他败得彻底:他轻易地输掉了最宝贵的筹码——生命,他只因一次碰壁就放弃了全部,让人惋惜也让人怜悯。

他忽略了最重要的方面:无为。

那么,何谓无为?汉文帝刚即位时面临着相当严峻的内忧外患,其中最大的隐患是雄踞长江以南地区、对帝位早存觊觎之心的南越王赵佗。

若为了消除隐患而发兵大动干戈,那么刚安稳下来的大汉社稷不免要再遭战乱之苦,且这一场战争的胜算至多不过五五之数。

于是,后来深谙道学的汉文帝仅凭与赵佗的两封往来书信就平息了这场看似避无可避的战争。

那信中无丝毫威逼之意,也只字未提让南越王放弃发兵,反而是对南越王加以慰劳:“朕以王书,罢将军博阳侯,亲民在真定者,已遣人存问,修治先人冢”,但确实是使南越王承认了汉文帝的天子之位,并且臣服于文帝。

道家、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

道家、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

天师,因而又叫“天师道”。后又分化为许多派别。
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他为“太上老君”。因以
“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
本原,故名。东汉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为道
教的定型化之始。南北朝时宗教形式逐渐完备。奉
老聃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以《道德经》
(即《老子》)、《正一经》和《太平洞经》为主
1)内修“夫有因无而生焉,形须神而立焉。有者, 无之宫也。形者,神之宅也。故譬之於堤,堤坏则 水不留矣。方之於烛,烛糜则火不居矣。身劳则神 散,气竭则命终。根竭枝繁,则青青去木矣。气疲 欲胜,则精灵离身矣。夫逝者无反期,既朽无生理, 达道之士,良所悲矣!”
h
31
所以内修主要分两方面:
一是精神上的超脱,“比 崇高於赘疣,方万物乎蝉 翼”;:“遏欲视之目,遣损 明之色,杜思音之耳,远乱听 之声,涤除玄览,守雌抱 一,……以全天理尔。”即 遏制过多的欲求,保持精神 的清静,使形神合一。
无为而治,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 而已。
“治大国若烹小鲜”
h
8
应当注意的是,老子“无为”的主张并不意味 着要取消任何对社会的控制行为。老子称,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h
9
3、弱用之道术 对于老子来说,不仅治理天下要因循天道,个人在 社会中如果要全身处世、长保不殆,也必须效仿天 道。
h
16
庄子将自由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待”的自 由,另一种是“无待”的自由。“有待”意 味着有所局限,即尚需受到各种社会关系甚 至个人肉体生命的制约,“无待”的自由才 是真正绝对的自由: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 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h
17

课题分离与道家思想

课题分离与道家思想

课题分离与道家思想一、什么是课题分离?人是一个个体,同时也是一个整体,在个体中独立,在整体中融合。

所以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我们需要集体,需要让自己不断得融入其中,因为我们都需要沟通和交流。

那这时候,我们是不是会因为不知道如何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而困扰?而我们又为什么会困扰呢,是不是因为我们常常分不清楚什么是别人的事情,什么是自己的事情。

而如何解决这些困扰,我们可以用课题分离的思路。

它的意思是,要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就要区分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又是我的课题。

我只负责把我的课题做好,而你只负责把你的课题做好。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个我的经历。

从小到大,我习惯于接受别人的请求,不懂得say no ,为什么呢?因为我害怕自己拒绝了,就无法更好地和对方相处下去,所以会选择满足对方的要求。

可后来才发现,一味地满足他人其实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和残忍。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每次都满足他人的欲望或者请求时,这时候在他人眼中我们是个十足的好人,可有一次当他人被拒绝时,我们心中的好人形象是不是被摧毁了。

我想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吧!所以,这时候运用课题分离的思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会拒绝他人。

当别人遇到困难提出请求时,那是别人的事;接受还是拒绝,那是我们自己的事。

我们不能因为拒绝起来有难度,就抱怨同事不该提出请求。

如果我们拒绝,别人怎么评论,那也是别人的事情,别人怎么评价我们不应该成为我们的行事准则。

就如同,大多数人都不敢尝试陌生事物,为何呢?其实是因为害怕失败?而又为何会害怕失败呢?是因为我们太在乎别人的评价了!所以无论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形下,我们都不该以别人的评价为基础来作为我们的行事准则。

一切都要以自我标准为原则来处事,才最好!二、什么是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是古代一种思想流派,最早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道家用“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间的关系。

道家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

春秋战国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道家完整的系统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

弈之道 文言文

弈之道 文言文

弈之道文言文《弈之道篇一》弈者,棋弈之事也。

余观弈,觉其中有道焉,妙不可言。

尝见二人对弈于市井之隅。

其一人,面有得色,似胜券在握者;其另一人,则凝眉深思,若临大敌。

棋盘之上,黑白交错,宛如星斗罗列。

吾思之,弈如战阵,黑子白子,恰似兵卒。

每落一子,仿若遣一兵入阵,或攻或守,皆有深意。

余幼时亦学弈,初时,以为弈者不过是争子之多寡。

于是乎,见子便取,横冲直撞,犹如蛮牛入田。

师见之,笑曰:“汝之弈,类小儿之戏,未得弈道之万一。

”吾惑而问:“何为弈道?”师曰:“弈道者,在于谋局,在于度势,而非徒争子也。

一子落而全局动,汝当瞻前顾后,不可莽撞。

”吾虽点头,然心中未以为然,心想:“弈不就是多吃子嘛,何必如此玄虚?”及长,与人弈。

方知师言不虚。

彼时,吾与一友弈,初时,吾大占上风,心中窃喜,想道:“此局吾必胜矣,看吾将汝杀得片甲不留。

”于是,越发激进,见空便钻。

然吾友不慌不忙,看似随意落子,却渐渐布下罗网。

吾欲突破,却处处受阻。

此时,吾才惊觉,吾之贸然进击,已使后方空虚,恰似孤军深入,后方无援。

吾想挽回局势,可谈何容易?吾友之棋,如铁桶一般,吾左冲右突,只是徒耗心力。

终局,吾大败。

吾方悟,弈之道,犹如人生之道。

人在世间,不可只图眼前之利,犹如弈棋不可只贪子之多寡。

需得有长远之谋划,需审时度势。

有时,看似退让,实则为进;有时,貌似进取,实则自陷险地。

吾观古之弈者,如那王积薪之流,其弈棋之时,必是心中有万千丘壑。

吾等虽不及古人之能,然亦可于弈棋之中,求一悟字。

或有人问:“弈棋小道,何足论道?”吾则笑曰:“君不知,小道亦有大理。

世间之事,无论大小,皆有其道。

弈棋虽小,然其中之谋略、眼光、耐心,皆可通于大事。

且弈棋之时,心入棋局,可忘尘世之纷扰,岂不快哉?”《弈之道篇二》弈之道,深矣,奥矣,吾且试论之。

吾尝于一老者处闻弈道之妙。

老者者,巷陌间之隐者也。

其貌不扬,然弈棋之术,堪称一绝。

一日,余见其与人弈,观者如堵。

棋盘上黑白子犬牙交错,局势紧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道德在实际中的作用
何为思想道?孔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思想道德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

他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的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不难看出思想道德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如今的社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反而出现了思想道德倒退趋势。

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等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的行为正在日益减少。

为了正好的经行思想道德教育,应将传统文化中蕴藏的丰富资源予以开发,将传统的思想道德盒当今现代人们的思想道德经行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有利于人们充实德育教育。

如今的社会,中国现代建设还未成熟和完善,各方面制度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而且一个国家的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是一个整体。

社会要进步,经济要发展,人们的思想道德要提高。

经济的飞速发展也要求人们的思想素质与之提高。

法制建设要求增强人们的道德观念,而法制观念与人们的道德素质息息相关。

近年来,新闻媒体经常报道。

老人摔倒了,没人扶。

都害怕自己做好事,却被认为成撞人的。

这是一种怎么样的心里。

到底是什么改变了这个社会的优秀传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