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康复ppt课件
合集下载
脑卒中神经康复PPT课件

03 脑卒中神经康复的评估与 治疗
评估方法与工具
量表评估
利用特定的量表对患者的认知、语言、运动等功能进行评估。
神经影像学检查
通过核磁共振、CT等手段观察脑部病变情况。
评估方法与工具
• 实验室检查:检测血液中的相关指标,了解身体 状况。
评估方法与工具
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MMSE):评估患 者的认知功能。
运动功能评价量表: 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 状况。
改良巴氏指数 (MBI):评估患者 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治疗方法与技术
药物治疗
使用抗血小板聚集、降脂、降压等药物控制病情。
康复治疗
通过物理疗法、作业疗法等手段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治疗方法与技术
•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脑卒中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以减轻压迫或取出血栓。
方法
包括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心理疗法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 适的方法进行康复训练。
神经康复的时机与过程
时机
脑卒中后应尽早开始神经康复,一般 在病情稳定后即可开始进行康复训练。
过程
神经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 续进行数周、数月甚至数年。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 划,逐步提高康复训练的难度和要求。
社会支持
鼓励社会各界关注脑卒中患者,为其提供更 多的支持和帮助,减轻其康复过程中的经济 和心理负担。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案例一:早期康复的成效
早期康复的重要性
脑卒中后早期进行康复治疗, 有助于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
患者的生活质量。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男性,55岁,因脑梗塞导 致右侧肢体偏瘫。
康复治疗方案
周围神经病损的康复ppt课件

5
周围神经损伤的分类
6
◆ 神经的再生:
一般认为神经细胞损伤后不能再生,而周围神经纤 维可以再生
神经损伤后24小时,在电镜下可见纤维的神经轴芽,而伤后7~10天才 开始向远侧生长
损伤的神经修复后,再生的轴突进入远侧的鞘膜管内,并以每日1~ 2mm的速度向远侧生长,当再生轴突与终末器官相连后即发挥功能
20
强度—时间曲线检查
通过时值测定和曲线描记判断肌肉为完全失神经支配、 部分失神经支配及正常神经支配
如神经支配逐步恢复,第一个特征是出现扭结,比临 床恢复早3个月
21经损伤 运动功能障碍 感觉、知觉功能障碍 关节肿胀、僵硬 日常生活活动不能自理 有压疮的可能 心理障碍 职业、经济上的问题
等级
标准
0级(S0):感觉无恢复
1级(S1):深感觉恢复
2级(S2):浅感觉和触觉部分恢复
3级(S3):痛觉和触觉恢复,感觉过敏消失
4级(S4):感觉达到S3水平,两点辨别觉部分恢复
5级(S5):完全恢复
16
ADL能力评定
■ Katz指数 ■ PULSES评定 ■ 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 BI) ■ 功能独立性评定
5-
抗充分阻力时,关节能完成大部分范围的活动 (ROM>50%)
5
抗充分阻力时,关节能完成全范围的运动
注:ROM(range of motion)关节活动范围
12
关节活动范围 (range of motion, ROM)
13
运动功能恢复分级(英国医学研究院神经外伤学会)
等级
标准
0级(M0):肌肉无收缩
周围神经病损的康复
Rehabilitation of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周围神经损伤的分类
6
◆ 神经的再生:
一般认为神经细胞损伤后不能再生,而周围神经纤 维可以再生
神经损伤后24小时,在电镜下可见纤维的神经轴芽,而伤后7~10天才 开始向远侧生长
损伤的神经修复后,再生的轴突进入远侧的鞘膜管内,并以每日1~ 2mm的速度向远侧生长,当再生轴突与终末器官相连后即发挥功能
20
强度—时间曲线检查
通过时值测定和曲线描记判断肌肉为完全失神经支配、 部分失神经支配及正常神经支配
如神经支配逐步恢复,第一个特征是出现扭结,比临 床恢复早3个月
21经损伤 运动功能障碍 感觉、知觉功能障碍 关节肿胀、僵硬 日常生活活动不能自理 有压疮的可能 心理障碍 职业、经济上的问题
等级
标准
0级(S0):感觉无恢复
1级(S1):深感觉恢复
2级(S2):浅感觉和触觉部分恢复
3级(S3):痛觉和触觉恢复,感觉过敏消失
4级(S4):感觉达到S3水平,两点辨别觉部分恢复
5级(S5):完全恢复
16
ADL能力评定
■ Katz指数 ■ PULSES评定 ■ 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 BI) ■ 功能独立性评定
5-
抗充分阻力时,关节能完成大部分范围的活动 (ROM>50%)
5
抗充分阻力时,关节能完成全范围的运动
注:ROM(range of motion)关节活动范围
12
关节活动范围 (range of motion, ROM)
13
运动功能恢复分级(英国医学研究院神经外伤学会)
等级
标准
0级(M0):肌肉无收缩
周围神经病损的康复
Rehabilitation of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神经重症康复专家共识ppt课件

7 中医传统疗法:合理的运用中医传统疗法作为综合治疗方 案的一部分,穴位按压、针灸推拿等,都可以发挥有效的作 用。
吞咽管理包括对神经重症患者吞咽障碍的评定、康 复技术的运用和误吸/隐性误吸的防范。
对于神经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时间>24h、神经 肌肉病变、气道或食管损伤等(如外伤、肿瘤 、放疗),无论有无意识障碍,都建议进行吞 咽功能评估。
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血液动力学,预防和处理是循环管理 的重要内容,应予以高度重视。
神经重症患者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下降,动脉血
氧分压低于正常范围,伴或不伴二氧化碳分压升高 ,提示存在呼吸功能障碍,是死亡率增高及住院时 间延长的重要原因[12],必须及时介入呼吸管理。
呼吸康复是呼吸管理的重要环节。有意识障碍;呼 吸困难;咳排痰能力下降;机械通气;ICU滞留预 期较长;存在ICU获得性肌病等神经重症患者,均
康复介入及暂时中止时机的标准判断是源自允许运动 康复的介入。1.1 运动功能评定
神经重症患者运动功能评估是判断患者适合 开展哪种运动功能干预的前提。常见功能问 题的评定包括肌张力、肌力、关节活动度和 活动能力、运动模式、协调性和平衡等。其 中肌张力和关节活动度无论患者清醒与否均 可评定,其他评估则须在意识清醒条件下实 施。评定量表推荐采用常用的标准量表。量 表的测定要考虑重症病人的意识、使用药物 、诊疗措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4 摄食评估:经口喂半流质食物,观察评估口 腔控制情况、进食前后咽部声音变化、吞咽动 作的协调性等。
5 其他临床检查:反复唾液吞咽试验、分级饮 水试验等。
6 仪器评定:吞咽X线造影录像、内窥镜、食管 动力学检查等常被选择性采用。软管内窥镜吞 咽功能检查(flexible endoscopic evaluation of swallowing,FEES)是吞咽功能评估的首选 仪器检查方法。有助于判断重症患者是否可以 拔除气管套管。FEES可以直接观察吞咽动作及
吞咽管理包括对神经重症患者吞咽障碍的评定、康 复技术的运用和误吸/隐性误吸的防范。
对于神经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时间>24h、神经 肌肉病变、气道或食管损伤等(如外伤、肿瘤 、放疗),无论有无意识障碍,都建议进行吞 咽功能评估。
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血液动力学,预防和处理是循环管理 的重要内容,应予以高度重视。
神经重症患者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下降,动脉血
氧分压低于正常范围,伴或不伴二氧化碳分压升高 ,提示存在呼吸功能障碍,是死亡率增高及住院时 间延长的重要原因[12],必须及时介入呼吸管理。
呼吸康复是呼吸管理的重要环节。有意识障碍;呼 吸困难;咳排痰能力下降;机械通气;ICU滞留预 期较长;存在ICU获得性肌病等神经重症患者,均
康复介入及暂时中止时机的标准判断是源自允许运动 康复的介入。1.1 运动功能评定
神经重症患者运动功能评估是判断患者适合 开展哪种运动功能干预的前提。常见功能问 题的评定包括肌张力、肌力、关节活动度和 活动能力、运动模式、协调性和平衡等。其 中肌张力和关节活动度无论患者清醒与否均 可评定,其他评估则须在意识清醒条件下实 施。评定量表推荐采用常用的标准量表。量 表的测定要考虑重症病人的意识、使用药物 、诊疗措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4 摄食评估:经口喂半流质食物,观察评估口 腔控制情况、进食前后咽部声音变化、吞咽动 作的协调性等。
5 其他临床检查:反复唾液吞咽试验、分级饮 水试验等。
6 仪器评定:吞咽X线造影录像、内窥镜、食管 动力学检查等常被选择性采用。软管内窥镜吞 咽功能检查(flexible endoscopic evaluation of swallowing,FEES)是吞咽功能评估的首选 仪器检查方法。有助于判断重症患者是否可以 拔除气管套管。FEES可以直接观察吞咽动作及
神经外科重症早期康复 ppt课件

• 2.乱:监测仪器设备、管道多。
3.骨窗:多处于高张力减压期, 不能压迫,影响体位摆放。
• 4.脑保护策略:为最大限度保护神经细胞 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降低颅内压,保 证脑灌注,镇静镇痛,降低脑细胞兴奋 性,抑制脑代谢。
• 避免刺激兴奋,不能升高颅压,不能降 低脑血流
如何合作?
康复人员的角色
临床医师:康复能带来——
• 1.预防和治疗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 2.改善预后,缩短住院天数。
康复医师:麻烦——
• 所有系统均出现功能障碍 • 康复需求迫在眉睫 • 延期的康复会给康复医师带来更大的困
难。
镇 静,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合并 症多,手术多,气管切开多,易 交叉感染。
• 全面无反应性量表(FOUR) 更能反映昏迷 患者神经功能变化。
• 脑电图和诱发电位、无创经颅多普勒 (TCD)技术、颅内压监测(ICP)以及神经 影像技术(CT和MRI)等均可为判断意识 障碍患者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Glasgow意识评分
睁眼反应
语言反应
运动反应
自动睁眼 (4) 回答正确 (5) 按吩咐动作 (6)
呼唤睁眼 (3) 回答错误 (4) 刺痛能定位 (5)
刺痛睁眼 (2) 答非所问 (3) 刺痛定向回缩 (4)
不能睁眼 (1) 能发音 (2) 刺痛肢体异样屈曲(3)
不能言语 (1) 刺痛肢体伸直 (2)
刺痛肢体无反应 (1)
全面无反应性量表 FOUR
意识障碍治疗
• 高压氧 • 可显著增加脑组织氧
分压、改善脑组织代 谢及降低颅内压,可 以明显降低死亡率和 改善6个月功能预后 • 开始时间越早效果越 佳
意识障碍治疗
• 正中神经电刺激(MNS) :通过 对周围神经的刺激,增强脑电 活动,使脑干网状上行系统及 大脑皮质保持兴奋状态,同时 神经电刺激信号可作用于脑的 血管舒张中枢,引起脑血管扩 张,提高脑病灶的局部血流量 ,从而起到改善昏迷患者意识 水平的作用。
3.骨窗:多处于高张力减压期, 不能压迫,影响体位摆放。
• 4.脑保护策略:为最大限度保护神经细胞 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降低颅内压,保 证脑灌注,镇静镇痛,降低脑细胞兴奋 性,抑制脑代谢。
• 避免刺激兴奋,不能升高颅压,不能降 低脑血流
如何合作?
康复人员的角色
临床医师:康复能带来——
• 1.预防和治疗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 2.改善预后,缩短住院天数。
康复医师:麻烦——
• 所有系统均出现功能障碍 • 康复需求迫在眉睫 • 延期的康复会给康复医师带来更大的困
难。
镇 静,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合并 症多,手术多,气管切开多,易 交叉感染。
• 全面无反应性量表(FOUR) 更能反映昏迷 患者神经功能变化。
• 脑电图和诱发电位、无创经颅多普勒 (TCD)技术、颅内压监测(ICP)以及神经 影像技术(CT和MRI)等均可为判断意识 障碍患者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Glasgow意识评分
睁眼反应
语言反应
运动反应
自动睁眼 (4) 回答正确 (5) 按吩咐动作 (6)
呼唤睁眼 (3) 回答错误 (4) 刺痛能定位 (5)
刺痛睁眼 (2) 答非所问 (3) 刺痛定向回缩 (4)
不能睁眼 (1) 能发音 (2) 刺痛肢体异样屈曲(3)
不能言语 (1) 刺痛肢体伸直 (2)
刺痛肢体无反应 (1)
全面无反应性量表 FOUR
意识障碍治疗
• 高压氧 • 可显著增加脑组织氧
分压、改善脑组织代 谢及降低颅内压,可 以明显降低死亡率和 改善6个月功能预后 • 开始时间越早效果越 佳
意识障碍治疗
• 正中神经电刺激(MNS) :通过 对周围神经的刺激,增强脑电 活动,使脑干网状上行系统及 大脑皮质保持兴奋状态,同时 神经电刺激信号可作用于脑的 血管舒张中枢,引起脑血管扩 张,提高脑病灶的局部血流量 ,从而起到改善昏迷患者意识 水平的作用。
神经康复ppt课件

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感觉功能
神经系统负责接收和处理来自身 体各部分的感觉信息,如触觉、 痛觉、温度觉等。
调节功能
神经系统对内脏器官和腺体的活 动进行调节,维持机体内环境的 稳态。
01 02 03 04
运动功能
神经系统通过控制肌肉收缩和舒 张来实现身体的各种运动。
认知功能
神经系统参与学习、记忆、思维 、情感等高级认知活动。
作业治疗
作业治疗目的
通过有针对性的作业活动,提高患者 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作业治疗方法
注意事项
根据患者兴趣和病情选择合适的作业 活动,注意活动安全和保护患者自尊 心。
包括日常生活技能训练、手工艺制作 、职业前训练等。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目的
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增强康 复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神经康复ppt课件
目录
• 神经康复概述 • 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 • 神经康复评估 • 神经康复治疗技术 • 神经康复护理与营养支持 • 神经康复预后与生活质量
01
神经康复概述
Chapter
定义与目的
定义
神经康复是指通过多学科、综合性的医疗手段,对 神经系统受损或疾病导致的功能障碍进行预防、评 估、治疗和训练,以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和提高生活 质量的过程。
常用药物
包括神经营养药、改善脑 循环药、抗抑郁药、抗焦 虑药等。
注意事项
需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停 药或改变剂量,注意药物 间的相互作用。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种类
包括电疗、光疗、磁疗、 超声波治疗等。
物理治疗作用
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 解疼痛,促进神经肌肉功 能恢复。
注意事项
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注意治疗剂量和时间, 避免过度刺激。
面神经炎的康复PPT课件

深入研究康复机制
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面神经炎的康复机制,为康复治疗提供 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方案。
创新康复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可以期待更多的创新康复技术应用于面神经 炎的治疗,提高康复效果。
扩大康复服务范围
希望未来能够扩大康复服务的范围,为更多的面神经炎患者提供及 时和专业的康复治疗。
THANKS
轻症状。
目的和目标
目的:通过有效的康复治疗,帮助面神经炎患 者恢复面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01
1. 减轻面部疼痛和麻木。
03
02
目标
04
2. 恢复面部肌肉的正常运动功能。
3.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肌肉萎缩和口角 歪斜等。
05
06
4. 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和生活质量。
02
面神经炎概述
定义和类型
定义
面神经炎是一种面部肌肉功能障 碍的疾病,由于面神经受损导致 面部肌肉无力或瘫痪。
04
面神经炎的预防和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面部温暖
避免面部受到寒冷刺激, 如用冷水洗脸、吹冷风等, 以预防面神经炎的发生。
增强免疫力
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的 运动和均衡的饮食,以提 高身体免疫力,减少病毒 感染的风险。
控制基础疾病
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基 础疾病,应积极治疗和控 制,以降低面神经炎的发 病风险。
显提高。
案例三:药物治疗对面神经炎康复的影响
患者情况
患者王先生,48岁,因左侧面部肌肉无力、味觉减退等症状就诊, 诊断为面神经炎。
治疗过程
口服糖皮质激素、神经营养药物等药物治疗,同时进行物理治疗和 康复训练。
康复效果
经过3个月的治疗和康复训练,患者面部肌肉功能明显改善,味觉减 退等症状消失。药物治疗对面神经炎的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神经康复学概述PPT课件

17 返回主目录
二、理论基础
g 细胞移植
18
返回主目录
二、理论基础 h 神经生长因子和免疫因子
• 神经生长因子
结合
细胞上的受体
调 控
神经元
神 • 免疫反应对中枢神经系统修复具有双向调节 作用。
19 返回主目录
二、理论基础
i j k
其他 损伤区周围组织水肿的 消退,侧 枝循环的建立 20 返回主目录 药物 脑保护剂
反射运动 随意运动 节律性运动
3
运动:
中枢系统起主导作用
控制机构由低级到高级:脊髓
脑干 大脑皮层 小脑 基底节
返回主目录
22
二、理论基础
主要的四种运动控制理论
1 反射理论
: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患者可通过
反射刺激运动的产生。 局限性: ①它不是行为动作的主要成分。 ②它没能解释感觉刺激缺失时的运动。 ③它不能解释快速运动。 ④它不能解释单一刺激引起的多个反应。 意义:为康复治疗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
二、理论基础
• 学习和记忆过程的实现:
学习和记忆过程是通过神经回路中突触的变 化而实现的。 Hebb最早提出突触修饰学说,即:两个相互连 接的神经元同步活动导致它们联系的加强。 • 基本神经机制: 突触效率的增强或减弱、数目的增加或减少。
16 返回主目录
二、理论基础 f
定义:
成年神经发生
成年神经发生指哺乳动物中枢神经损伤后, 其前脑室下层(SVI)和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层(SGI) 的神经发生增加,内源性的神经祖/干细胞向损 伤区迁移,并产生新的神经细胞,使功能得以部 分恢复。 成年神经发生是神经干细胞内源性修复的一 种。
23 返回主目录
二、理论基础 2 分级理论
二、理论基础
g 细胞移植
18
返回主目录
二、理论基础 h 神经生长因子和免疫因子
• 神经生长因子
结合
细胞上的受体
调 控
神经元
神 • 免疫反应对中枢神经系统修复具有双向调节 作用。
19 返回主目录
二、理论基础
i j k
其他 损伤区周围组织水肿的 消退,侧 枝循环的建立 20 返回主目录 药物 脑保护剂
反射运动 随意运动 节律性运动
3
运动:
中枢系统起主导作用
控制机构由低级到高级:脊髓
脑干 大脑皮层 小脑 基底节
返回主目录
22
二、理论基础
主要的四种运动控制理论
1 反射理论
: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患者可通过
反射刺激运动的产生。 局限性: ①它不是行为动作的主要成分。 ②它没能解释感觉刺激缺失时的运动。 ③它不能解释快速运动。 ④它不能解释单一刺激引起的多个反应。 意义:为康复治疗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
二、理论基础
• 学习和记忆过程的实现:
学习和记忆过程是通过神经回路中突触的变 化而实现的。 Hebb最早提出突触修饰学说,即:两个相互连 接的神经元同步活动导致它们联系的加强。 • 基本神经机制: 突触效率的增强或减弱、数目的增加或减少。
16 返回主目录
二、理论基础 f
定义:
成年神经发生
成年神经发生指哺乳动物中枢神经损伤后, 其前脑室下层(SVI)和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层(SGI) 的神经发生增加,内源性的神经祖/干细胞向损 伤区迁移,并产生新的神经细胞,使功能得以部 分恢复。 成年神经发生是神经干细胞内源性修复的一 种。
23 返回主目录
二、理论基础 2 分级理论
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培训课件

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
51
患者急性昏迷期经抢救后,生命体征趋于稳定 丘脑下部及脑干自主功能充分保存 维持正常体温、自主呼吸、心率和血压 可有吞咽、咀嚼、咳嗽,有睡眠—觉醒周期 能自动睁眼或刺激下睁眼,貌似清醒 但缺乏持续性视觉追踪,无意识活动 随意运动和认知功能丧失,不能理解和表达语言 不能执行指令,二便失禁,脑电图平坦或呈慢波
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
40
5.痉挛状态 上运动神经元的损害,使脊髓水平的中枢 反射机构从抑制状态释放出来,产生肌张力的 亢进状态 脑血管病的肢体瘫痪在恢复过程中几乎都 会出现痉挛
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
41
上肢肩关节内收内旋 肘关节屈曲,前臂内收,腕关节、掌指关 节、指间关节均屈曲 下肢髋关节、膝关节伸展,踝关节内翻
使其突触处于受抑制的多阈值状态,从而 改善其功能
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
15
二、神经康复的方法 药物 西药、中药 手术、运动 物理疗法 高压氧、激光、生物电反馈、针灸等 心理治疗以及护理等
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
16
在偏瘫等功能康复上 运动疗法是主要的 不同的理论与手法
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
17
某些药物能提高运动疗法功效: 意大利学者将百忧解或路滴美(盐酸马普替
代谢 在突触前阻断乙酰胆碱在神经肌肉接头的
释放 造成肌肉的化学性失神经支配,达到降低
肌张力
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
49
肉毒杆菌毒素仅作用局部周围神经 对中枢神经无影响 临床已经证明该方法是安全可行的方法
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
50
6.植物状态 一种特殊形式的意识障碍状态 可由各种病因引起,如颅脑外伤、脑血管 病、各种中毒和缺氧性脑病、中枢神经系统感 染及慢性代谢性疾病等
周围神经损伤康复培训课件

、拇长伸肌、小指伸肌、示指伸肌 ➢ 桡浅神经: 前臂桡侧下1/3皮肤和手背桡侧
周围神经损 34 伤康复
周围神经损 伤康复
桡 神 经
35
桡神经沟损害
➢ 肱三头肌不受影响 ➢ 前臂和手的全部伸肌受累 ➢ 感觉障碍: 手背桡侧、拇指与示指背侧 ➢ 注意: 在腕下垂时,指外展力是弱的,容易
误认为伴有尺/正中神经损害。要将患者腕 被动伸直。
周围神经损 27 伤康复
尺神经
周围神经损 28 伤康复
肘部病变
➢ 主要以运动症状为主
➢ 手内侧肌群无力:4.5指不能握紧
➢ 小鱼际肌萎缩
➢ 大鱼际肌萎缩:拇收肌、拇短屈肌短头萎缩,拇指 外展功能正常
➢ 尺侧腕屈肌
➢ 感觉:手尺侧(4.5指)
➢ 前臂内侧感觉正常,若异常则损害部位高于尺神经
周围神(经臂损丛或根)
➢ 肩不能外展,上肢不能内外旋 ,不能屈肘
➢ 手的功能正常 ➢ 感觉: 上臂、前臂外侧和手的
外侧面
周围神经损 67 伤康复
伤康复
周围神经损 47 伤康复
周围神经损 48 伤康复
康复治疗
➢ ROM: 踝背伸、踝内外翻 ➢ 肌力 ➢ 支具 ➢ 步态
周围神经损 49 伤康复
胫神经
➢ 足内在肌: 高弓足、爪形趾畸形 ➢ 踝跖屈、内收、内翻受限 ➢ 康复治疗:
周围神经损 50 伤康复
股神经
➢ 支配肌肉: 股四头肌、髂肌、缝匠肌 ➢ 膝关节过伸 ➢ 康复治疗: ➢ 肌力训练 ➢ 步态训练
肩后伸 周围➢神关经节损 活动度:
43
伤康复
肌皮神经
➢ 屈肘、旋后受限 ➢ 康复治疗: 重点是肱二头肌肌力训练
周围神经损 44 伤康复
周围神经损 34 伤康复
周围神经损 伤康复
桡 神 经
35
桡神经沟损害
➢ 肱三头肌不受影响 ➢ 前臂和手的全部伸肌受累 ➢ 感觉障碍: 手背桡侧、拇指与示指背侧 ➢ 注意: 在腕下垂时,指外展力是弱的,容易
误认为伴有尺/正中神经损害。要将患者腕 被动伸直。
周围神经损 27 伤康复
尺神经
周围神经损 28 伤康复
肘部病变
➢ 主要以运动症状为主
➢ 手内侧肌群无力:4.5指不能握紧
➢ 小鱼际肌萎缩
➢ 大鱼际肌萎缩:拇收肌、拇短屈肌短头萎缩,拇指 外展功能正常
➢ 尺侧腕屈肌
➢ 感觉:手尺侧(4.5指)
➢ 前臂内侧感觉正常,若异常则损害部位高于尺神经
周围神(经臂损丛或根)
➢ 肩不能外展,上肢不能内外旋 ,不能屈肘
➢ 手的功能正常 ➢ 感觉: 上臂、前臂外侧和手的
外侧面
周围神经损 67 伤康复
伤康复
周围神经损 47 伤康复
周围神经损 48 伤康复
康复治疗
➢ ROM: 踝背伸、踝内外翻 ➢ 肌力 ➢ 支具 ➢ 步态
周围神经损 49 伤康复
胫神经
➢ 足内在肌: 高弓足、爪形趾畸形 ➢ 踝跖屈、内收、内翻受限 ➢ 康复治疗:
周围神经损 50 伤康复
股神经
➢ 支配肌肉: 股四头肌、髂肌、缝匠肌 ➢ 膝关节过伸 ➢ 康复治疗: ➢ 肌力训练 ➢ 步态训练
肩后伸 周围➢神关经节损 活动度:
43
伤康复
肌皮神经
➢ 屈肘、旋后受限 ➢ 康复治疗: 重点是肱二头肌肌力训练
周围神经损 44 伤康复
神经康复ppt课件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进步,患者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已 不满足于生存,而是要能参与日常生活,社交活动 这对神经康复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9
根据临床客观状态改进现有方法和寻 找更为有效的新方法
是摆在每个神经康复工作者面前亟待 解决的问题和必须面对的新的挑战
·
10
一.神经康复治疗的基础 脑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是神经康复的主要机
导致及加重抑郁的外部原因
·
27
治疗首先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在脑卒中发生后给予心理支持 帮助患者消除悲观、消极情绪 树立起战胜疾病的决心,加强身心锻炼,积 极配合治疗
·
28
合并有抑郁症,及时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 5-HT再摄取抑制剂 该类药副作用小,依从性好,及时服用该 药可使80%以上患者好转 其他类型的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氯丙咪嗪 均可试用
林片) 加用运动疗法与对照组只用运动疗法者相
比,发现前者疗效最好 对照组疗效优于运动疗法组
·
18
神经递质对功能恢复影响的研究进展 为神经康复中功能恢复提供了应用药物刺 激神经功能恢复的基础
·
19
中枢觉醒水平与功能恢复有关 去甲肾上腺素能影响中枢的觉醒水平 中枢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与脑损伤后 功能恢复有关
三.到目前为止上述许多神经系统疾 病均无特殊治疗办法
不能根治 对症治疗 有不同程度遗留各种障碍
·
6
神经系统疾病的特点 决定了康复医学在神经系统疾病的 治疗体系中的地位及必要性
·
7
神经康复是一门复杂而庞大的学科 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纷繁的方法
·
8
有效的方法,在不断出现的新的临床问题面前也迫切 地需要改进
外伤、脊髓病变、周围神经及肌肉疾病
·
9
根据临床客观状态改进现有方法和寻 找更为有效的新方法
是摆在每个神经康复工作者面前亟待 解决的问题和必须面对的新的挑战
·
10
一.神经康复治疗的基础 脑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是神经康复的主要机
导致及加重抑郁的外部原因
·
27
治疗首先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在脑卒中发生后给予心理支持 帮助患者消除悲观、消极情绪 树立起战胜疾病的决心,加强身心锻炼,积 极配合治疗
·
28
合并有抑郁症,及时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 5-HT再摄取抑制剂 该类药副作用小,依从性好,及时服用该 药可使80%以上患者好转 其他类型的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氯丙咪嗪 均可试用
林片) 加用运动疗法与对照组只用运动疗法者相
比,发现前者疗效最好 对照组疗效优于运动疗法组
·
18
神经递质对功能恢复影响的研究进展 为神经康复中功能恢复提供了应用药物刺 激神经功能恢复的基础
·
19
中枢觉醒水平与功能恢复有关 去甲肾上腺素能影响中枢的觉醒水平 中枢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与脑损伤后 功能恢复有关
三.到目前为止上述许多神经系统疾 病均无特殊治疗办法
不能根治 对症治疗 有不同程度遗留各种障碍
·
6
神经系统疾病的特点 决定了康复医学在神经系统疾病的 治疗体系中的地位及必要性
·
7
神经康复是一门复杂而庞大的学科 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纷繁的方法
·
8
有效的方法,在不断出现的新的临床问题面前也迫切 地需要改进
外伤、脊髓病变、周围神经及肌肉疾病
面神经炎康复ppt课件

注意事项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局部处理方法, 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引起烫伤或冻 伤。
超声波、红外线等物理因子选择依据
超声波
通过机械振动作用促进面 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 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促 进神经再生。
红外线
通过热辐射作用促进面部 血管扩张和血液循环,缓 解疼痛和炎症,促进神经 再生和修复。
选择依据
误区提示
不要盲目自行进行面部肌肉训练,需在专 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过度训练可能会导致 面部肌肉疲劳或损伤。
CHAPTER 06
心理干预在康复中作用
心理问题筛查与评估工具
焦虑、抑郁量表
使用专业的心理测评量表,如SAS、SDS等,对面神经炎患者进 行心理问题的筛查和评估。
面部表情评估
观察患者面部表情变化,评估其对面部神经麻痹的认知和心理反 应。
家属沟通技巧培训
有效沟通技巧
教授患者家属有效的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关心等,以增进与患 者的情感交流。
情感支持技巧
指导家属在患者康复过程中提供情感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 的信心。
应对压力技巧
教授家属应对自身和患者压力的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以缓解紧 张情绪。
成功案例分享
康复效果展示
分享面神经炎患者经过心理干预后的康复效果, 包括面部表情改善、心理状态好转等。
CHAPTER 02
康复治疗原则与目标
早期干预重要性
防止炎症进一步加重
早期干预可以有效控制面神经炎的炎 症反应,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缩短病程与提高治愈率
早期干预可以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降低后遗症发生率。
促进神经修复与再生
早期治疗有助于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 生,为后期康复创造良好条件。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局部处理方法, 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引起烫伤或冻 伤。
超声波、红外线等物理因子选择依据
超声波
通过机械振动作用促进面 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 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促 进神经再生。
红外线
通过热辐射作用促进面部 血管扩张和血液循环,缓 解疼痛和炎症,促进神经 再生和修复。
选择依据
误区提示
不要盲目自行进行面部肌肉训练,需在专 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过度训练可能会导致 面部肌肉疲劳或损伤。
CHAPTER 06
心理干预在康复中作用
心理问题筛查与评估工具
焦虑、抑郁量表
使用专业的心理测评量表,如SAS、SDS等,对面神经炎患者进 行心理问题的筛查和评估。
面部表情评估
观察患者面部表情变化,评估其对面部神经麻痹的认知和心理反 应。
家属沟通技巧培训
有效沟通技巧
教授患者家属有效的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关心等,以增进与患 者的情感交流。
情感支持技巧
指导家属在患者康复过程中提供情感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 的信心。
应对压力技巧
教授家属应对自身和患者压力的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以缓解紧 张情绪。
成功案例分享
康复效果展示
分享面神经炎患者经过心理干预后的康复效果, 包括面部表情改善、心理状态好转等。
CHAPTER 02
康复治疗原则与目标
早期干预重要性
防止炎症进一步加重
早期干预可以有效控制面神经炎的炎 症反应,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缩短病程与提高治愈率
早期干预可以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降低后遗症发生率。
促进神经修复与再生
早期治疗有助于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 生,为后期康复创造良好条件。
常见神经疾病患者康复护理ppt课件【166页】

意识和 运动
认知
言语和 吞咽
精神和 心理
21
.
康复护理评估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 生存质量评估 其他障碍评估
22
.
康复护理原则与目标
康复护理原则
➢合理饮食 ➢康复训练及指导 ➢心理护理 ➢预防复发 ➢疾病相关知识和日常生活指导
23
.
康复护理原则与目标
康复护理目标
➢短期目标:病人能适应卧床或生活自理能力降低的状态, 能采取有效地沟通方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感情,生活需 要得到满足,情绪稳定,舒适感增强 ; ➢长期目标:最大限度促进功能障碍恢复,防止废用和 误用综合征,减轻后遗症;充分强化和发挥残余功能, 通过代偿和使用辅助工具,争取患者达到生活自理,回 归社会。
17
.
康复护理评估
言语功能评估
失语症的流利性评定 :根据患者的表述情况,分为流利性失语与 非流利性失语 。
项目
非流利性失语(少语)
流利性失语(多语)
语量
少(0~50个词/分)
正常(100~200个词/分)
语音
不正常
正常
言语产生
费力
正常、轻松
短语长度
短(单个词、电报语言)
正常(5~8个词或短语)
韵律
●康复护理评估
●康复护理原则与目标
●康复护理措施
●康复护理指导
43
●小结
.
概述
◆概念 ◆发率与死亡率 ◆主要原因 ◆分类方式 ◆康复意义
44
.
概念
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 是指脑部受各种外力作用后,引起脑部 组织结构及功能改变,导致较严重的神 经功能缺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7Leabharlann 被动向患侧翻身护理人员先将患侧上肢放置于外展90º的位置,再
让患者自行将身体转向患侧。若患侧不能自行翻身可
采用向健侧翻身的方向,帮助患者翻身。
.
28
主动向健侧翻身
双手手指十字交叉握手(患手拇指置于健手拇指上),以 支持患侧上肢;健腿插入患腿下方。
双上肢伸直上举做左右侧方摆动,借助摆动的惯性, 让双上肢和躯干一起翻向健侧。康复护理人员可协助其旋转 骨盆。
吞咽障碍的患者常发生误吸引起呛咳、肺部感染, 严重者引起窒息死亡。
.
11
废用综合征:由于急性期后担心早期活动有危险 而长期卧床。这样,限制主动性活动的结果是使 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神经肌肉的反应性降低、 心肺功能减退等,加之各种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存 在和反复( 如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褥疮、严 重的肩痛和其它疼痛等) ,致使患者的主动性活 动几乎完全停止下来。时间一久,就形成严重的 “废用状态”。
.
17
肢体功能位: 在早期治疗中起重要作用,是为防止或对抗痉挛的
出现,保护肩关节,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 种治疗体位。正确的卧位姿势可以减轻患肢的痉挛、 水肿、增加舒适感。
患侧卧位、健侧卧位、仰卧位 、 坐卧位
.
18
足下垂的防治
.
22
坐位
坐位时应保持病人躯干的直立,可用大枕 垫于身后,髋关节屈曲90度,双上肢置于移动桌上, 防止躯干后仰,肘及前臂下方垫软枕以防肘部受压。
神经康复
主讲:唐朝彬
.
1
脑卒中康复 脑外伤康复 脑性瘫痪康复 多发性硬化康复 帕金森病康复 老年期痴呆康复 脊髓炎康复 面神经康复 癫痫康复 脑炎和脑膜炎康复 胶质瘤和脑膜瘤康复
.
2
主要内容
1
概述
2
主要功能障及问题
3
3
康复治疗
4
小结
5
直肠膀胱康复训练
.
3
定义
脑卒中,也可称之为脑血管意外,是指突然
复早期(亚急性期)、恢复中后期和后遗症期。 3.康复治疗计划是建立在康复评定的基础上,由康复治
疗
小组共同制订,并在治疗方案实施过程中逐步加以修正和完
善。 4.康复治疗注意循序渐进,要有脑卒中患者的主动参与
及
其家属的配合,并与日常生活和健康教育相结合。 5.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
.
8
肩痛(肩关节半脱位) 发病率81%。发病早期, 肩关节被动活动范围结 束时锐痛,整个活动范 围内出现的剧痛,接触 后出现的难以忍受的疼痛。
.
9
失语症 指正常地获得语言能力后因某种原因使得语言区
域及相关区域受到损伤而产生的后天性语言功能 障碍。听、说、读、写都或多或少发生障碍。
构音障碍 是由于发音构音器官异常,神经肌肉的器质性病
.
12
误用综合征:相当多的患者和医务工作者虽然认 识到应该较早的进行主动性训练,但由于缺乏正 确的康复知识,一味地进行上肢的拉力、握力和 下肢的直腿抬高训练,早早地架着患者下地 “走”……,结果是加重了抗重力肌的痉挛,严 重地影响了主动性运动向随意运动的发展,而使 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痉挛的运动模式强化和固 定下来,于是形成了“误用状态”。
发生的、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局限性脑功能障碍,
并维持时间超过24小时或引起死亡的临床综合征。
.
4
分类
◦ 出血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 缺血性(脑血栓形成、脑栓塞)
流行病学: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高
.
5
康复小组
神经内科医生(早期) 康复科医生 康复治疗师(PT、OT、ST) 神经内科或康复医学科护士 心理治疗师 家属 社会志愿者
.
23
.
24
床上坐位
椅上坐位 握小立柱
.
25
体位变换
方法
被动向健侧翻身 被动向患侧翻身 主动翻身动作训练
.
26
被动向健侧翻身
旋转上半身时,护理人员一手放在颈部下方,另一手放在 患侧肩胛骨周围,将头及上半身转呈侧卧位。
旋转下半身时,护理人员一手放在患侧骨盆,另 一手放在患侧膝关节后方,将其转成侧卧位,下肢放置于自 然屈曲位。
Ⅰ级 肌肉有主动收缩力,但不能带动关节活动 【可见肌肉轻微收缩】 Ⅱ级 可以带动关节水平活动,但不能对抗地心 引力 【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 Ⅲ级 能对抗地心引力做主动关节活动,但不能 对抗阻力【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吸收力,能抬离床 面】 Ⅳ级 能对抗较大的阻力,但比正常者弱 【肢体 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 Ⅴ级 正常肌力 【肌力正常,运动自如】
疗、心理治疗、传统康复治疗和康复工程等。 6. 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必要的手术治疗。
.
15
康复治疗
1.重视患侧刺激 2.保持良好的肢体位置 3.体位变换(翻身) 4.床上运动训练 5.床上坐起训练 6.语言肌群训练
.
16
重视患侧刺激
通常患侧的体表感觉、视 觉和听觉减少,加强患侧刺激可 以对抗其感觉丧失,避免忽略患 侧身体和患侧空间。房间的布置 应尽可能地使患侧在白天自然地 接受更多的刺激,如床头柜、电 视机应置于患侧;所有护理工作 如帮助病人洗漱、进食、测血压 、脉搏等都应在患侧进行;家属 与病人交谈时也应握住患侧手, 引导偏瘫病人头转向患侧;避免 手的损伤,尽量不在患肢静脉输 液;慎用热水袋热敷。
变或功能性因素而造成的发声,发音,构音.共鸣. 韵律等言语运动控制障碍。 表现为发音含糊不清,语调及速率、节奏异常, 鼻音过重等言语听觉性的改变。
.
10
吞咽障碍 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主要是由于舌咽、迷走和舌
下神经的核性或核下性损害产生的真性延髓麻痹 和双侧大脑皮质或皮质脑干束损害引起的假性延 髓麻痹。
.
6
主要功能障及问题
1.肺部感染 2.深静脉血栓 3.胃肠反流 4.尿路感染 5.褥疮 6.膀胱控制障碍
7.肢体瘫痪 8.关节僵硬、挛缩
9.肩痛 10.肩关节脱位
11.语言障碍 12.吞咽障碍 13.三大并发症
.
7
偏瘫及肌力分级
偏瘫:脑卒中患者一侧肢体的运动功能障碍 肌力分级: 0级 肌肉完全麻痹,触诊肌肉完全无收缩力
.
13
过用综合征:有的患者卒中后心急如焚拼命训练, 如过度用偏瘫步态行走造成健侧膝关节滑膜炎甚至 产生膝关节积水。
因此,最好在医院中接受正确的训练方法后再回家 训练。
.
14
康复治疗
一、康复治疗原则
1.选择合适的康复时机,一般在生命体征平稳48小时。 2.康复评定贯穿于脑卒中治疗的全过程,包括急性期、 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