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语文诗词教学衔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通常可从形象的 形、色、动、静。虚实 等角度分析理解。
•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独坐(节选)
唐 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
宋 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
• (1)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现象;(1分)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 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1分)王诗描写的是动景,(1分)周诗描写的是静景。(1分)
(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 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8.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鉴赏景物形象类题目
【设问方式】 1.诗中描写了某物(景物)的哪些特点?使用了什么手法? 2.两首诗均写了某物,但又有所不同,请具体加以说明。 3.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其情感?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
• 分析诗词中的意象 ,要根据诗歌描绘的具体物象或画面识别意象、意境的特征和情与景的交融,进 而理解诗歌蕴含的思想情感,或体会其哲理内涵。
方法点拨: 1、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物形象的身份; 2、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细节、侧面描写中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3、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要特别注意作者及其经历、注释、题目等;要注意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但不能
任意拔高。在此基础上明确人物形象及其特征、典型意义。 4、人物描写的方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中考语文试题)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景物,其中“割”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 字好在何处? 2、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两句?请说说喜欢的理由。
初高中语文诗词教学衔接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关于诗词欣赏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五点: ①欣赏诗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②领略诗歌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和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③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④对诗歌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⑤能品味诗歌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鉴赏指导
【题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变式提问:请分析抒情主人公当时的心情?
答案构成: (1)什么形象;——身份 (2)形象的基本特征;——性格(结合诗句简析形象) (3)形象的意义。——情感
鉴赏指导
【题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变式提问:请分析抒情主人公当时的心情?
(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 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 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
知识型:读读背背,了解内容。(初中) 知识能力型:分析形象、意象、意境、表现手法,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感情,鉴赏诗歌。 (高中)
(二)真题回放
(2016年安徽省中考试题)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
。 (诸葛亮《出师表》)
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问变体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 的思想?
2、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 的情怀?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 草堂时。
问题: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典型例题
1、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身份)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 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 渐的潇洒疏放。(性格—具体分析)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意义)
初高中语文诗词衔接
分析意象意境
【考纲解读】分析诗歌的形象和意境
诗歌意象:是作者在诗中选取的融铸作者思想感情的人、事、景、物等诸要素。诗歌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 和事物形象。
这也就是需要我们在初中分析诗歌的形象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情感,即从鉴赏形象到感知意境。
Biblioteka Baidu
(1)人物形象。指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和诗人“我”的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 诗人自己。

,江春人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
⑤晓镜但愁云鬓改,
。 (李商隐《无题》)

,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⑦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