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砖” 世界“第一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第一砖”世界“第一瓦”
面对这些古老的屋面瓦我们会忍不住好奇:在这些成熟的板瓦和筒瓦诞生之前,烧结瓦经历了怎样的、多么漫长的发展?虽然在我们的日常词汇中,“砖”和“瓦”常常是联袂出现的词语,但是至今考古学家和史学家们还无法理清烧结砖与烧结瓦诞生之间有没有关系!烧结瓦究竟是何时诞生的?何时出现了现代形体概念上的瓦?又是何时出现了筒瓦、板瓦等不同的分类和功能?
先民的智慧,推动着烧结砖瓦的进步,在现代形体概念烧结砖出现的两千多年之后的西周早期,我们的先民又发明了大型空心砖。
也就是说距今3000多年前中国就有了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空心砖(陕西宝鸡岐山,长约100cm,宽约30cm,厚约21cm,孔洞率约60%;按照现代建筑材料界的概念,这种大型空心砖应该称为空心砌块)。
在古代因烧结砖是很金贵的,只能是供给大王或统治者使用的奢侈品,所以历史遗留也很少。
我们希望考古能发现出更多的实物。
如在西安蓝田新街遗址发现的约为5300~5500年前用氧化焰烧制的红色实心砖(其中一块是青灰色的,并非某媒体宣传中所说青砖出现于4500年前),而到西周早期一下子就出现了用还原法烧制的青灰色大型空心砖、四钉砖、1m长的带孔条形砖等使用功能明确的烧结砖。
这也说明从陕西蓝田5300~5500年前的红色实心砖到3100年前西周早期的、用还原法烧制的大型空心砖之间有着产品形状、使用方式以及烧制方法上的演进。
如还原法烧制、空心化、带孔条砖、带钉方砖、1m长的大型实心砖等。
或许也因为烧结砖瓦有着很好的重复利用性,从而造成历史上的遗存很少,从而造成了我们对在仰韶文化时期出现现代形体概念上的烧结砖(5500年左右)之后到西周早期(3100年)这一长达2000多年期间烧结砖演变历史的缺失。
也许以后的考古新发现将会弥补这一缺憾。
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考古发掘取得了丰硕成果,许多地下文物的出土,证实了古籍中记述的真实,并以不可辩驳的历史事实推翻了欧洲人所谓中华文化“西来说”及日本学者坪井清足在《中国考古学研究》论文集中发表的题为《瓦的起源的东西方比较》一文中提到的“瓦的起源始于公元前七世纪初,中国、希腊、土耳其几乎同时出现”的观点。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因为缺少实物的佐证,“昆吾作瓦”只能停留在传说阶段。
那些曾经恢宏壮丽的宫殿也逐渐消失在岁月的尘埃中,只留下“昆吾作瓦”的记载,零星散落在《博物志》等古籍中。
实际上中国考古发掘已出土的瓦(4000多年陕西龙山文化时期,陕西宝鸡桥镇遗址)要比古希腊科林斯的瓦早约1300多年,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瓦”。
中国毫无疑问是世界砖瓦的发祥地之一。
西周到秦汉,中国砖瓦就已成为集文人之心,传大匠之技,融民族之魂的艺术珍品。
春秋战国时期砖瓦就分类,秦汉时期模数概念已形成。
中国烧结砖瓦的历史根本就不是常说的“秦砖汉瓦”,也根本不是先有西周瓦,后有战国砖之说。
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大型空心画像砖(陕西宝鸡凤翔壅城遗址),秦汉时期发展到了鼎盛。
大型空心画像砖以及实心画像砖使用了阴线刻、阳线刻、浅浮雕、高浮雕的装饰技艺,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生活的万象,艺术造诣之高,令后人称奇。
从春秋战国起,砖的表面像瓦当一样,也开始出现象征吉祥的装饰纹饰。
一种融雕刻和绘画于一体,以砖为纸,以刀代笔的独特的艺术形态——画像砖出现了。
其中以秦都咸阳宫殿遗址出土的阴刻大型画像空心砖最具有代表性(秦都咸阳宫殿遗址出土的大型双龙托壁、双龙绕凤、水神骑凤、虎纹等画像空心砖),使得这些图案的形象愈加传神,栩栩如生。
烧结砖瓦建筑的美感,还呈现在砖瓦的装饰功能上,值得重视的是,砖瓦从诞生之初,就已经具有了初步的装饰功能。
自烧结砖瓦一出现,古人们便在其表面上进行着装饰,如良渚文化时期带“红衣”的“红烧土坯”;4100多年前的青灰色砖瓦上就带有各种纹饰;4000多年前陕西龙山文化时期的瓦表面也有绳纹等;3900年前的甘肃齐家文化时期的瓦上也有纹饰。
西周瓦当及瓦当装饰纹的发明,拉开了烧结砖瓦装
饰艺术的序幕。
春秋战国时期的瓦当装饰艺术形成三大流派(秦、齐、燕),令历代文人墨客津津乐道,也是当今盛世收藏家们争相收藏的重要内容;秦汉时期的瓦当装饰艺术历来被作为艺术品中的瑰宝,至今仍闪烁着光辉。
北魏平城(距今约1600~1700年)时期就出现了琉璃瓦和表面被打磨的、漆黑发亮的烧结铺地方砖,也许从那时起中国就有了皇宫铺地专用的、最早形式的“金砖”(可见青棍砖瓦的出现很早,并非某媒体所说的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的烧结砖瓦装饰艺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闻名后世的青棍砖,青棍瓦(可惜其制作方法已失传)。
自北魏到隋唐,琉璃砖瓦,青棍砖瓦和窑后砖雕制品的相继问世,直接推进了宋元明清各代古建筑的发展与进步,并且惠及民间,使东方建筑文化享誉世界。
世界砖瓦网。